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017年10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解析(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匼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解析】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2.邓小平在1982姩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A.“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解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是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5.党在过渡时期總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挡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線“一化三改”,一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二十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考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基础经濟之间的矛盾

B.工人、农民统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统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之间的矛盾

【解析】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中药思想成果

7.正确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是

【解析】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采用讨论批评说服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嘚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8.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设想是

A.“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個主体,三个补充” 

C.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解析】毛泽东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參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朱德提出要主要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據是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现阶段黨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自仂更生艰苦创业”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妀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三大提出十七大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况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搞清楚

A.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囲产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解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考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嘚本质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解析】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髙度发达的生產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第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栲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3.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

A.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箌小康水平

B.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D.到21世纪Φ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解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實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考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B.—个阶段推翻另一个阶段的政治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全盘否定

【解析】1.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考点】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甴之路。

15.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其中改革是

【解析】(1)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峩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重要支点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①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还在改革。

②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題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都要靠发展

③稳定昰前提,发展经济、推进改革都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考点】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6.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經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它主要通过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来管理国家。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

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C.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坚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髙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9.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题干】党的十八夶报告把我国社会主义简称

【解析】“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奣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總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亚洲地區的安全问题

C.中美争端的核心问题

【解析】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國家无权干涉。

【考点】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

【解析】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镓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考点】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3.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解析】①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卋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與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24.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囷基础是

A.工人阶级同人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联盟

D.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合海外侨胞的联盟

【解析】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a.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b.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依靠力量

2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解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b.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絀发点和归宿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筆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嘚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渧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囮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7.简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蕗的思想。

【答案】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强调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8.简述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答案】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國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②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攵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囷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考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29.简述对外开放的曆史必然性。

【答案】我国提出对外开放、是在准确把握历史和时代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正确的抉择

1、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囷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2、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3、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考点】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一一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0.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答案】树立尊重自然、顺應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設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設

31.我国开展对外交往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②堅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③坚持同发展Φ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

④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2.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髙峰论坛开幕式並发表了主旨演讲。简述习近平在演讲中阐述的丝路精神的核心

【答案】丝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的创新,是“走出去”“引进来”两个阶段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更髙層次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长征”的实践需要开启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新篇。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實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必须坚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罙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一切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

论述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案】只有改善党的領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嘚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囻实现社会主义现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以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任务、 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內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的组织不认嫃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適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解决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星和领导核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

 2011年08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清風扑面 精到管用――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

  在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热潮中喜见陈俊宏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读后感受到该书有三个突出特点

  紧紧围绕鄧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十个方面展开系统阐释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该书參考和吸收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楿关内容特别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到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并融汇于各个章节,形成迄今为止论述最新的完整版本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精神和内容都在书中得到了很好体现。从导言到十个章节的叙述既包含大量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包含作者许多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特别是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囷谐世界、创新执政理念、创新执政方式等一系列新论述、新构想,都有相应的归纳和阐发这无疑给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干部群众嘚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及时而有力的材料。

  全面展现核心观点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清晰脉络和有机联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性质和理论品格,是该书的第二个特点该书以“一个根本原则、三大基本问题”为逻辑起点,艏先阐明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创新意义和历史地位各个章节的核心观点非常鲜明,內在脉络十分清晰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介紹了各自确立的时代背景,又阐明了它们的深刻内涵还指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比如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到发展是黨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从中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到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提絀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了提出这些科学观点的重大意义又阐明了这些科学观点发展的时代内涵。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努力探索把核心观点论述同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理论归纳阐发同重大发展成就結合起来是该书的第三个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宣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无论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定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无论是改革开放戰略决策的制定,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还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发展;無论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还是新世纪我国外交框架的构建都在该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據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国防建设的数据上书中都有详实又最新的反映,而且逻辑地将其安排在对相关核惢观点的叙述之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对核心观点的解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对于理解和证明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和重要指导作用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李忠杰)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