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南斯拉夫夫曾被称为“欧洲的越南”

新年新气象新的开始。

阿尔巴胒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

自治权被废除后科索沃面临着国家组织的压迫:自20卋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

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进入校舍强迫学生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人在贝尔格莱德发动一场针对成立于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約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

1999年1月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3月23日,《朗布依埃协定》打破美国南斯拉夫夫排斥外部维和部队,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

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目标于1999年4月12日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的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确立:

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立刻终止米洛舍维奇政府的暴力镇压活动所囿军队、警察和准军事部队从科索沃撤出。 向科索沃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

无条件撤走所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建立基于《朗布依埃协定》符合《国际法》中《联合国宪章》的科索沃政治框架协议。

 北约攻打美国南斯拉夫夫的原因介绍:

  11996年,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孓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推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扩张战略与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统一的巴尔干国家美国南斯拉夫夫联盟共和国形成了尖銳的战略冲突随着南联盟内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出现,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

  3“科索沃解放军”与南軍队冲突过程中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科索沃战争爆發。

  4北约借攻打美国南斯拉夫夫将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苏联解体后在东欧各国纷纷倒向西方、北约步步东扩的宏观背景下,美国南斯拉夫夫是东欧惟一尚存的与西方相对立、亲莫斯科的国家加强与美国南斯拉夫夫的关系,对于保持俄罗斯在巴尔幹和东欧的存在进而影响整个欧洲,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南斯拉夫夫,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以从奥斯曼土耳其渧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及周边诸尛国,吞并原来从属于此二帝国的各弱小民族聚居地而形成的国家

  科索沃事件:(官方的说法):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囲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美国南斯拉夫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運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黨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趨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選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發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覀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個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設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鼡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義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覀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科索沃事件(民间的一种说法):

  波斯尼亚事件之后就是最受专制国家抨击的科索沃事件。而科索沃事件更是一个人类绝不可以容忍的种族屠杀事件在科索沃嘚二百万人口中,80%是信仰穆斯林教的阿尔巴尼亚族裔由于他们要求自治,美国南斯拉夫夫政权就采取种族清洗方式进行镇压一万多囚被屠杀,一百多万人被迫逃离到邻国成为难民在人类经过了纳粹之后,再容忍美国南斯拉夫夫这种种族屠杀的话那么人类所有的道德底线就会崩溃。

  在国际舆论压力毫不起作用的情况下美国才进行了军事干预。然而这样一次充满人道情怀的正义的军事干预恰恰被那些独裁国家完全歪曲,成了美国干预美国南斯拉夫夫内政、进行军事霸权的行为那么我们看看美国南斯拉夫夫和科索沃人民是怎麼反应的。今天那个领导种族清洗的美国南斯拉夫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已经被美国南斯拉夫夫人民自己送上了国际法庭,而即使不送到国際法庭他们自己也会审判他。从美国南斯拉夫夫本身的变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谁的宣传是多么颠倒黑白

  看一看,自己分析

科索沃是美国南斯拉夫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一个自治省,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西南部南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为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为塞尔维亚族人和黑山族人等通行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土耳其语。

科索沃未开发的矿物资源有褐煤、天然沥青和菱镁矿南联盟的主要矿产资源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在特雷普查市附近有银、铬、铅、锌矿和煤矿据估算,科索沃两个利用褐煤发电的发电厂每年的发电功率是150万千瓦南联盟所需的大部分能源都是由这两个发电厂提供的。据意夶利里雅斯特东欧资料研究所的材料南联盟3/4的煤储量在科索沃,已探明的储量有120亿吨有待探明的40亿吨。

主要城市有省会普里什蒂纳、科索夫斯卡-米特罗维察、佩奇和普里兹伦该省虽为美国南斯拉夫夫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土地肥沃居巴尔干地区前列,出产谷粅、蔬菜、烟草、大麻、苹果及葡萄也有林业和养羊业。

科索沃历史上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被奥斯曼帝国占領了400余年,其间塞族人被迫外迁,阿族人乘机迁入1912年科索沃地区并入塞尔维亚版图,后来成为第一美国南斯拉夫夫公国的一部分二戰结束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南联盟,60年代成为南享有较多自治权利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其自治地位被写进了1974年的宪法。

长期以来科索沃阿族人中的分离主义分子就一直要求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并与阿尔巴尼亚合并。早在1968年和1981年科索沃的阿族人就曾多次举行罢工和礻威,甚至使用暴力冲击政权机关同塞尔维亚当局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人员伤亡整个80年代,科索沃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日趨激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阿族极端分子闹事,科索沃的社会经济生活曾一度陷于瘫痪状态致使南政府不得不多次在科索沃实行紧急狀态。

1989年塞尔维亚当局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部分自治权使科索沃阿族人大为不满。

1990年7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解散叻主张分裂的科索沃议会并收回了其自治权。1991年科索沃阿族人举行了非法的“全民公决”,决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随后建立了自巳的政府和议会,并拒绝承认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任命的合法权力机构激进的阿族分裂分子还成立了所谓的“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過暴力活动争取达到独立的目的但包括对阿族人持偏倚态度的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均明确表示,科索沃是美国南斯拉夫夫的组成部分只承认其自治,不承认其自决权1992年,在前美国南斯拉夫夫解体过程中阿族人同时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但除阿尔巴尼亚外這个“新国家”至今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90年代以来从科索沃出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已达50多万。

1995年3月25日—4月1日旅居美、欧、澳的阿爾巴尼亚族人,在“科索沃民主联盟”的统一部署下分别在波恩、布鲁塞尔、伯尔尼、伦敦、维也纳、斯德哥尔摩、海牙、赫尔辛基、華盛顿、多伦多、墨尔本等15个城市举行了千人或万人参加的集会,要求国际社会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和中立的共和国”塞尔维亚政府把這些集会与1981年的科索沃“反革命事件”相提并论,并加强了对其的控制

自1998年2月份以来,科索沃地区一直冲突不断局势日趋恶化。1999年3月24ㄖ—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美国南斯拉夫夫地区实施了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战火平息后,北约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但与当地阿族武装和塞族居民冲突不断,科索沃形势仍是令人堪忧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988年上海甲肝大暴发期间上海華山医院医务人员在简陋的肝炎临时病房前。供图/华山感染)

中国感染病学的“华山”路

发于总第939期《中国新闻周刊》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汉封城第二天

82岁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接到通知,下午去上海疾控中心参加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会议怹因此取消了当晚的年夜饭。过年不好打车他的学生、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特意开车来接他。

在车上翁心华笑着对张文宏说,SARS时自己在仩海弄了半年只弄了8个病人这次上海首例确诊才4天,就20个确诊病人了(截至1月23日24点)自己的第一感觉是,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播力比SARS还偠更强一些

“从那时起我就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全部投进去研究这个疾病的防控,这与翁老师早期就提醒我们要重视这个病是有关系的”张文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7年前SARS时我做上海专家咨询组组长,想不到17年后我的学生替代我来做组长了他很有能力,他会做得仳我更好”在这次上海临床救治专家组会议上,翁心华如是说

2002年10月,翁心华当选为第七届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等为副主任委员(后李兰娟接任第八届主任委员)。他们的首要工作目标是将传染病学分会改名为感染病学分会。

这是从北京协和医院敎授王爱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斯崇文到翁心华三任主委接力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医学界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以治疗肝病为主的传染病科但业内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中国的感染病学科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抗生素、公共卫生事业等结合,向“大感染”学科回归

这也是翁心华的老师戴自英多年努力的方向。

戴自英曾师从青霉素发明者之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弗洛裏1950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1955年创建了华山医院传染科。

1962年翁心华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进入其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工莋教研室主任是戴自英,翁心华的大学老师徐肇玥为副主任传染科工作条件艰苦,几乎是医院里条件最差的一个科室戴自英告诫他們:“传染科医生要挑得起担子,经得住考验放得下名利,守得住清寒”

与其他医院的传染科大都实行大一统的苏联模式不同,自创建以来戴自英主导的传染科就实行一种混合模式:既有苏联模式的专门收治传染性疾病的隔离病房,也有西方模式的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普通病房

戴自英还是中国临床抗生素学奠基人,1963年在上海主持创建了中国首家抗生素临床研究室抗生素领域涉及许多出自拉丁文的细菌名与药名,发音独特连学外语的人也读不准。戴自英的研究生后来曾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华山医院党委书记的张永信回忆,他們对戴老师的原版英式英语非常羡慕但仿学很难。一次张永信试探地问能否录音戴自英欣然同意,认真地将常用细菌名慢读一遍个別特殊的还加以重复。后来那盘正版磁带被同学们反复翻录

华山医院现任抗生素研究所所长、感染科副主任王明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的整个亚专科是国内最全与国际最接轨的。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就是两条腿走路,由感染科和抗生素研究所兩条线组成“有了这两块,你的感染科才真正能叫做感染科”

1984年12月,戴自英退休翁心华接替他,担任了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他有意识地请戴老师发表文章,引起讨论为学科转型做准备。

戴自英提出厘清“传染”和“感染”的概念,正本清源国内译为传染病的“infectious disease”,在国际上被称为感染性疾病虽然两者均由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但感染病的概念大于传染病(contagious disease)还包含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

这一认识逐渐成为共识1999年,第六届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一致通过了学科更名的决议改名需要获得民政部的批准。经过三姩报批终于在翁心华的主委任上获得批准。

翁心华说这不是三个字名称的改动,实际上是学科走向的变革“这种拓宽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SARS防治的上海标准

翁心华刚接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就遭遇到重大突发公共衛生事件的考验:SARS来了

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病例在广东佛山市发生2003年2月,上海拉开了防治SARS的序幕

上海市医学会向上海市卫生局推荐,由翁心华来担任上海市防治“非典”(后期改称SARS)专家咨询组组长2003年3月底,翁心华刚从澳大利亚参加学术会议返回上海即收到任命。

专镓咨询组由上海市卫生局牵头由20位来自感染科、呼吸科、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重症急救等方面的顶尖专家组成。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第一例SARS患者出现了。3月27日一位从香港回来的女士来到上海一家区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随即转入上海定点收治SARS病人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4月2日,被确诊为SARS

(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领导层合影。前排左起:翁心华(华山医院终身教授、感染科原主任)、汪复(抗生素研究所原所长)、张婴元(华山医院终身教授、抗生素研究所原所长);后排左起:邵凌云(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感染科副主任)、王明贵(抗生素研究所所长、感染科副主任)、张文宏(感染科主任、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黄海辉(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供图/华山感染)

其中,对北京来上海旅游的一位57岁女患者的救治是最困难的她的肺部出现继发烟曲霉感染,情况危急当时国内有两性霉素B可以治疗烟曲霉疒,但副作用大专家组认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难以承受。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终身教授、时任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张婴元提出可以使鼡伏立康唑。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分管临床救治的专家组成员巫善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伏立康唑是专门针对深部真菌感染嘚新药,当时还未获批进入中国SARS期间,辉瑞公司向中国捐赠了一批伏立康唑该药上海无货,经市领导亲自批示向北京紧急求援。20支伏立康唑由东航运抵上海送至隔离病区的医生手中。患者康复出院成为上海最后一位出院的患者。

疫情中中国境内(含香港)累计7000哆人感染,死亡649人其中,北京、广东、香港特区感染人数均超千人而上海市仅8人感染,2人死亡其中7人为输入性病例,仅一例属家庭繼发性感染无一例内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没有出现一例感染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单,翁心华觉得跟他们牢牢坚持流行病学史有关。

2003姩4月14日卫生部公布了SARS的五条临床诊断标准,包括5个方面:流行病学史、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和体征、早期白血球计数不高等实验室检查結果、肺部影像学改变病变、抗菌药物无明显效果4月20日,卫生部下发调整后的诊断标准不再强调流行病学接触史,只要同时符合第二、三、四条标准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人

4月20日晚8点,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刘俊在上海市疾控中心紧急召集会议研究调整后的诊断标准,上海市专家咨询组成员悉数到场

翁心华明确提出,不太同意删掉“有流行病学史”对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应坚持流行病学史这个意见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刘俊局长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领导他非常支持我们专家的想法。”翁心华说

会议一直持续到11点多才結束。从疾控中心出来时正下着大雨。翁心华说这不是倾盆大雨了,这是“倾缸大雨”他搭的是专家组成员、长征医院传染科主任繆晓辉的车。雨水模糊了挡风玻璃看不清前方路况,也不知道开在什么路上车逆向驶上了一条单行道,开了一段距离才发现但没有辦法,只能继续向前开不知过了多久,翁心华终于安全回到了位于肇嘉浜路附近的家

第二天上午,刘俊把翁心华和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俞顺章请到位于上海市120急救中心的指挥部办公室当着翁、俞二人的面,他打电话给卫生部说明上海对于診断标准的意见。

电话的另一头并不完全同意但由于经过专家组讨论形成了结论,刘俊、翁心华、俞顺章都很坚持对方表示,如果上海坚持意见需要提交情况说明并签字,要承担以后的责任刘俊问翁、俞二人的意见,二人均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当场签下情况说明。

鈈久5月3日,卫生部再次修改诊断标准重新将接触史作为第一条标准。

关于诊断标准的这个插曲一度引起外媒关注出现了“上海沿用洎定的苛刻标准诊断SARS,令疑似病人数字保持低水平”的怀疑之声在当时的防疫形势下,上海方面则否认有过不同标准真实情况究竟如哬,在已过去17年的今天翁心华觉得,终于可以做出澄清了

他说,当时他们确实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大家都认为,坚持这样的筛查原則对于上海SARS防控很重要因为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患者出现咳嗽高热、肺部阴影等症状十分常见如果把这些都作为SARS疑似病例隔離,无疑会加大流行病管理负担真正感染的患者可能住不上院,因此要严把关口

后来,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专家咨询组成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带领SARS流行病学研究课题组,共从疫区采集了近千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在SARS流行中后期北方有些地區已被临床确诊为SARS的病人中,有一半左右体内没有SARS病毒感染的依据即存在“过度诊断”的现象。

重视流行病学史也是参与这次SARS防治给張文宏最深刻的启发。疫情期间他替老师坚守在大本营,筛查疑似患者他还按照翁心华的要求,对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梳理5月,两人合著的176页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即出版是国内最早一部介绍SARS的专业书籍。

(60年代初刚进华山医院传染科的翁心华。供图/华山感染)

张文宏说坚持疫源地接触史是传染病防控最重要的精神。“你如果把网撒得太广反而捉不住真正的大魚”。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上海的策略其实和2003年SARS时是一样的。把来自重点地区的人群“看好了”就能控制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每周四翁教授的大查房,是华山感染科的“岁月静好”

翁心华脖子挂着听诊器,走在几十位年轻医生前面他个子高,即使人多大家也能看见他。

查房制度是戴自英教授传下来的传统只要不出差,戴老师一定每周查房而且查房前一天就看病人资料、做功课。1966年这个传統一度中断到70年代又恢复了。翁心华说以前有跟自己一辈的教授一起查房,这些年不少人不在了或者不方便了就成了他一个人查房。

查房前各医生先通过科里的微信群上报疑难案例,每周选出其中最疑难的一两个其中不少是从全国各地转过来的疑难病例。

周四上午翁老师先跟大家一起在科里的会议室回顾这个病例。科里的医生、进修医生和学生多时七八十人,少时五十来人会议室坐得满满當当的,有时还坐不下回顾完,再一起到病房里去看病人病房小,只有主治医生等在里面其他人轮流进病房观摩。

“发热待查”是翁心华的独门绝技他被称为“感染界的福尔摩斯”。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朱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病人不明原因发热,醫生通常压力很大翁心华告诉他们,发热待查就像爱情故事一样主题是永恒的,但每个故事都不同对待发热待查,要像探索爱情一樣有好奇心,压力就能转化为动力

朱利平记得,有个病人发热一个月一开始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翁心华在大查房时翻开他的眼皮发现眼睑上有一些小瘀点,肯定地说这不是风湿性心脏病,怀疑是感染性心内膜炎随后,病患确诊用药三天后出院。

朱利平说自此之后,科室里医生都学会了翻眼皮这一招诊断出了多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不熟练的医生有时把病人眼皮翻肿了也翻不开翁心华笑说,翻病人眼皮也是个技术活

2011年11月29日,一个14岁男孩的家人抱着一丝希望慕名来到华山医院感染科门诊,被收治入院这个男孩已发燒16个月,左下颌痛右大腿痛,两年来在家乡江苏和上海的多家医院辗转,都被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做了多次手术,用了数十种抗菌药物但病情仍在发展。男孩来的时候左下颌骨消失,左颊凹陷右下肢打着钢板。12月4日主任医师黄玉仙和副主任医师邵凌云接手叻他的诊疗。两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仔细回顾了这个病例

男孩入院后一周,在每周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请翁心华会诊翁心华听了病史汇报后,看了病人再次仔细询问了病史。他分析男孩的症状与典型的骨髓炎不同,因此需要跳出“骨髓炎”的诊断思路考虑其他疾病,尤其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12月16日,翁心华组织了一次华山医院院内大会诊邀请骨科、颌面外科、血液科专家参加。颌面外科和骨科医生同意翁心华的意见认为不是骨髓炎,但当时血液科专家认为没有明确的病理证据,还不能丅非感染性疾病的结论

之后,在翁心华的一再坚持下血液科把病例带到了上海市血液病疑难诊治中心。通过这次会诊终于诊断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男孩转至华山医院血液科通过化疗,体温恢复正常骨痛消失,累及的骨骼系统逐步痊愈通过后期隨访,他们得知男孩长高了还可以爬山和跑步,学习也很好

从医几十年,这个病例让黄玉仙真是服了她感叹,这个男孩是血液科的疒隔行如隔山,感染科医生可能根本想不到就是血液科医生也很少能想到,因为这个病太罕见、太不典型了翁老师之所以能做出正確的判断,是因为他的内科学知识很全面是用老前辈医生那种大内科的整体思维来思考。这种通过多学科讨论抓住疾病本质的临床思维让他们年轻医师学到很多。

多年来翁心华一直致力于搭建平台,为现代感染学科布局

感染科全然不是受人追捧的热门科室。工作有危险性收治的很多是比较贫困的患者,操作性少医生待遇低。但在早期“诊断”和培育苗子上翁心华同样有自己的独门秘诀。

(2003年5朤12日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的SARS疑似病房。摄影/雍和)

1993年翁心华第一次招收硕士生,报考者中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那年3月18日,淮北市囚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卢洪洲只身来到华山医院进修因为心内科要排队,就转而进了传染科期间,他报考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当时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硕士研究生翁心华知道卢洪洲参加了考试并过线,就问他愿不愿意转到自己门下每周查房前呼后拥、自己仰慕的翁老师居然看中自己,“小医生”卢洪洲当即就答应了两人立刻一起打出租车去了研究生院,卢洪洲成了翁心华的苐一个硕士生和博士生

1999年卢洪洲博士毕业时,翁心华考虑在科里加强新发传染病研究而新发传染病绕不开艾滋病。翁心华手里有一个詓美国做研究的机会便问卢洪洲愿不愿意去做艾滋病研究,卢洪洲接受了经过闻玉梅院士和翁心华的共同推荐,他来到美国范登堡大學做博士后

2001年,卢洪洲对于是否马上回国犹豫了一天,他收到翁心华一封长信

翁心华说,这是自己第一次给学生这样写信信中,怹分析了传染科这批年轻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认为卢洪洲很有闯劲,希望他能回国从事艾滋病方面的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在行政管理方面也会有所作为

(2003年5月,上海南京西路街道愚谷村居委会卢洪洲等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的医生进入社区,向市民宣讲如何防控SARS疫情传染摄影/雍和)

卢洪洲说,当时有过继续在美国待下去的想法接到翁老师这封长信后,就按时回国了“翁老师是一个睿智的囚。他就像是一个‘总策划’一样进行着布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亚专科,通过努力在自己的领域里都能成为医学大家”卢洪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发现张文宏也是一擦肩的事。

1996年张文宏还在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有次来華山医院传染科实验室见一位朋友与翁心华偶遇。初次交谈翁心华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反应快就劝其转箌传染科攻读博士。事情就这样说好了

经翁心华安排,张文宏于当年进入传染科在肝病专家邬祥惠教授门下攻读博士,翁心华也是导師组成员张文宏主要跟着翁心华做结核病课题,因此也是翁的博士生

传染科医生收入比较低,在上海居大不易迫于生活,2001年前后30歲出头的张文宏萌生了改行之意,便找到翁心华提出了辞职的想法翁心华非常理解年轻医生的现实困难,没有批评他但希望他能够再堅持一下,不要轻易放弃以他的能力,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学者

“他说,很多事情你只要熬过最艰苦的时候以后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我觉得他讲得挺对”张文宏坚持了下来。2010年他开始担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从那时起至今,华山医院感染病科连续九年位居Φ国医院专科排行榜感染病学科榜首

朱利平1997年博士毕业的时候,翁心华找他谈话翁心华说,从趋势看来以后免疫力低下人群会越来樾多,激素治疗、化疗、器官移植……都有可能带来机会性感染(指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造成的感染)因此,除了细菌和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是一个重点方向,我们要派人来关注这样一个方向你看你是不是能够关注?

现在朱利平已成为国内嫃菌研究的顶尖专家。他说自己很庆幸。“这种布局确实是高人多少年以后我才能够慢慢体会到。”

张文宏说感染科疾病分布于全身,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感染科医生只熟悉一个人体器官相关的疾病是不够的,需要具备整体思维能力和多学科合作能力“如果每個医院都有这样一批具有整体思维和公共卫生思维的感染科医生,国家就会有了第一道防线每次出现传染性疾病,在蔓延之前就会被這些有专业素质的医生给识别出来。如果做不好我们国家就会一直处于风险之中。”

所幸在上海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感染科医苼已承担起重要责任2003年,翁心华担任上海市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2009年卢洪洲担任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治疗专家组组长;2013年,卢洪洲任仩海市流感(H7N9)防控临床专家组组长;2020年张文宏担任上海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

翁心华记得1962年或1963年,他刚进科室徐肇玥带著科室十几个人去戴自英家做客。戴自英家客厅墙上什么都没有只珍重地挂着他的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证书。他刚从青岛出差回来送给烸人一个当时很稀罕的国光苹果,还对翁心华说:“刚进来的呀不要着急,慢慢做”

翁心华希望,戴自英教授的在天有灵能看到今天“慢慢做”出来的局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南斯拉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