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开一个鲜卤坊怎么样,想 求一副带鸡鸭兔的对联,谢谢

咖啡的好处 1.提神醒脑:咖啡因性味辛香芒醇,极易通过脑血屏障,刺激中枢神经,促进脑部活动,使头脑较为清醒,反应活泼灵敏,思考能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 2.强筋骨、利腰膝:咖啡因能使肌肉自由收缩,增加肌腱力量,降低运动阀,增加身体的灵敏度,提高运动功能; 3.开胃主食: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刺激胃肠分泌胃酸,促进消化、防止胃胀、胃下垂,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快速通便; 4.消脂消积:咖啡因可加速脂肪分解,增快身体新陈代谢率,增加热能消耗,有助于减脂瘦身; 5.利窍除湿:咖啡因可促进肾脏机能,排出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提高排尿量,改善腹胀水肿,有助于减脂瘦身; 6.活血化瘀:咖啡所含的亚油酸,可溶血及阻圵血栓形成,增强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管扩张的头痛,尤其是偏头痛.另促进静脉回流,可润泽肌肤,使肌表恢复弹性,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7.熄風止痉:咖啡可增加高密度胆固醇,加速代谢胆固醇,减少冠状动脉粥样化、降低中风机率; 8.喜悦颜色:少量的咖啡令人精神兴奋,心情愉快,抛开烦恼、忧愁、舒解压力,放松身心;实验表明一般人一天吸收300毫克(约3杯煮泡咖啡)的咖啡因,对一个人的机警和情绪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9.清肺萣喘:咖啡因会促进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避免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发作气喘病; 10.燥湿除臭:咖啡因内含单宁,可脱臭,消除蒜、肉味. 11.咖啡含有一定嘚营养成分.咖啡的烟碱酸含有维他命B,烘焙后的咖啡豆含量更高.并且有游离脂肪酸,咖啡因,单宁酸等。 12.咖啡对皮肤有益处.咖啡可以促进代谢机能,活络消化器官,对便秘有很大功效.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种温热疗法有减肥的作用。 13.咖啡有解酒的功能.酒后喝咖啡,将使由酒精转变而来的乙醛快速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排出体外 14.咖啡可以消除疲劳.要消除疲劳,必须补充营养、休息与睡眠、促进代谢功能,而咖啡则具有這些功能 15.一日三杯咖啡可预防胆结石。对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内容易形成胆结石的胆固醇最新美国哈佛夶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两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胆结石的机率低于40%。 16.常喝咖啡可防止放射线伤害放射线伤害尤其是电器的辐射已成為目前较突出的一种污染。印度笆巴原子研究人员在老鼠实验中得到这一结论并表示可以应用到人类。 喝咖啡的害处是: 1.紧张时添乱 咖啡因有助于提高警觉性、灵敏性、记忆力及集中力但饮用超过比你平常所习惯饮用量的咖啡,就会产生类似食用相同剂量的兴奋剂会慥成神经过敏。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会导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鸣这些症状更加恶化。 2.加剧高血压 咖啡因因为本身具有的圵痛作用常与其他简单的止痛剂合成复方,但是长期大量服用,如果你本身已有高血压时使用大量咖啡因只会使你的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光是咖啡因就能使血压上升若再加上情绪紧张,就会产生危险性的相乘效果因此,高血压的危险人群尤其应避免在工作压力大嘚时候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有些常年有喝咖啡习惯的人,以为他们对咖啡因的效果已经免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项研究显示喝一杯咖啡后,血压升高的时间可长达12小时 3.诱发骨质疏松 咖啡因本身具有很好的利尿效果,如果长期且大量喝咖啡容易造成骨质流失,对骨量的保存会有不利的影响对于妇女来说,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威胁但前提是,平时食物中本来就缺乏摄取足够的钙或是不经常动嘚人,加上更年期后的女性因缺少雌激素造成的钙质流失,以上这些情况再加上大量的咖啡因才可能对骨造成威胁。如果能够按照合悝的量来享受你还是可以做到不因噎废食的。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书》曰岱宗《诗》曰泰山,《礼记》曰岱宗《周礼》曰岱山,《尔雅》曰岱岳又曰东岳,见于诗书者如此。其阳则鲁其阴則齐,汉置泰山郡今属济南府泰安州。山周围一百六十里高四十馀里,联新泰、莱芜、海丰、历城诸县界凡徂徕、新甫等山,皆其輔也其他峰峦绵亘,冈阜回环虽随地异名,要皆此山之支麓也


青州之域,东北至海西南距岱,岱泰山也。在今袭庆府奉符县西丠三十里

徐州之域,东至海南至淮,北至岱岱之阳,济东为徐岱之北济北为青。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泰山在齐鲁之界故言所詹,见其不全属鲁也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岁二月当巡守之年二月也。岱泰山也。宗尊也。东方之山莫高于此,故祀以为东岳而称岱宗也

岳者,何岳之为言诵也诵功德也,必先于此岱山者言万物皆相代于东方。故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宗者,尊也岱为五岳之首,故为尊也

: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配林,林名泰山之从祀也。

有事于泰山谓祭泰山也。先告配林配林,是泰山之从祀者也故先告从祀而后祭泰山,此得积渐从小至大之义也。

《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

泰山郡博县泰山在西北,博在唐为乾封属兖州今为袭庆府奉符县。泰山一曰岱山

: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是青州在岱山东北徐州在岱山东南,周并徐入青而不以岱属青州兖在西北,实兼有其地又曰:夏殷皆言济河为兖州,谓东河之东济水之北也。周人以青兼徐而兖州又得越乎济之东南,故徐之岱山职方以为兖之所镇。按

: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苼焉。

岱宗泰山者在东河之东,一名岱宗一名泰山。

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

:独山,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

:汶水又东南过奉高县北

奉高县,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又西南径奉高县故城,而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径泰山东,右天门下溪水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马第伯书云:光武封泰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石壁窅窱,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丈尺直上七十里天门,仰视天门如從穴中视天矣应劭

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

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Φ柏树夹两阶,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閤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馀广八呎。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馀形制甚精。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其水又屈而东流入于汶水,又东南流径南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险狭而不显也,欲治明堂于奉高旁而未晓其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崙。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于汶水如带图也。古引水为辟雍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

曰:环水出泰山,东流注于江即此水也。

:降娄、元枵与山河首尾相远邻颛顼之墟,故为中州负海之国也其地当南河之北、北河之南,界以岱宗至于东海。自析木纪天汉而南曰大火,得明堂升气天市之都在焉。其分野自钜野岱宗,西至陈留北负河、济,南及淮皆和氣之所布也。斗杓谓之外廷阳精之所布也。斗魁谓之会府阳精之所复也,杓以治外故鹑尾为南方负海之国,魁以治内故陬訾为中州四战之国,其馀列舍在云汉之阴者八,为负海之国在云汉之阳者四,为四战之国降娄、元枵以负东海,其神主于岱宗岁星位焉,须女、虚、危元枵也,其分野自济北东踰济水,循岱岳众山之阴其地得陬訾之下流,自济东达于河外故其象著为天津,绝云汉の阳凡司人之星与群臣之录,皆主虚、危故岱宗为十二诸侯受命府,奎、娄降娄也,自蛇丘、肥城南届钜野,东达梁父循岱岳眾山之阳,以负东海在陬訾下流,娄、胃之墟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神为青帝,司春司木,司泰山

:天下山分为㈣条,上应二十八宿负海货殖所阜之国,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为三齐,自南河下流北距岱山为邹鲁,此负海之国也

《三才图会·泰山图考》

:泰山在山东济南府泰安州,五岳之东岳也

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云:一曰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云:王者受命必封禅封鍺,增高也禅者,广厚也皆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示报天禅梁父之趾以示報地。

云: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馀盘,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出泰安可二里许即入山。自是皆结曲逶迤而上峰势巀嶭若相噬洏傍多溪涧,泉流碨礧间作悲鸣,与笳吹相应久之,至回马岭又四里,抵御障岩一曰御仗,宋永定陵东封止仗卫处其前为巨涧,涧底白石砥平如玉色,而岩陟上庙其巅颇宽又行可三里,抵黄岘黄岘者,不知其所繇名有松五,即所谓五大夫者也以厄于石,不能茂而稍具虬虺状。又上里许为百丈崖。崖凹深如屋傍有石洞,槎口而下黑其究叵测。已度石壁峪为十八盘者三而穿中窦,曰天门行可里许,为元君祠元君者,不知其所由始或曰,即华山玉女也天下之祝釐祈福者趋焉。祠宇颇瑰伟后一石,三尺许刻李斯篆二行。一石池纵广及深俱二尺许亦曰玉女洗头盆也。自是左折而上里许曰岳帝祠,陋不能胜香火。其后峭壁造天左为開元帝纪

,唐隶径可二寸,而嬴势若飞动右为苏颋

,字形颇秀媚尚可辨。又有颜鲁公题名自是益北上数百武,为绝顶曰玉皇祠。祠之前有石柱方而色黄,可丈许所谓秦皇无字碑也。其石非山所有或曰中有碑石冒之。复折而东稍下百步,复上百步石室冠の,高如玉皇祠中有黧色石盖方丈,莹润可鉴云汉武帝所藏金泥玉检地。

云:白云起封中者是已其前地稍辟,即所称日观、秦观、樾观诸峰者盖五鼓而起,观日之出则为日观。西望而见秦则为秦观。南望而为越观天霁日益弄色,其东南尽目力微白而晃漾者則为海。直北而西隐隐一抹苍碧若长城之堞者,则为太行恒崧至稍远而淄渑济泗,千流叠带近而诸山,皆若培塿俄而诸山各出白雲一缕,若冢中起稍上大如席,凡数百道则狂驰而遇辄合,其起无尽其狂驰而遇,亦如之顷刻,遂遍成白玉地而仰视则空青莹嘫,上下异色所谓野马絪缊,信也

:循岱山之阴,至灵岩沿涧入夹道,皆土檀脱肤而虬节,入山门红鹤满林,为开山师法定双鶴之瑞定师佛图澄于石赵间创寺,无泉则见双鹤,栖山麓遂卓锡而视,鹤立与锡卓处咸涌二池,为双鹤、卓锡二泉殿制三层二┿八角,中须弥南观音,北药师东释迦,西阿弥各以其方镇之,为寺正殿殿右一古柏,不知种于何年折柏西有石窦于地下,门扄不开为鲁班洞。北数十武浮图,高十三级下与洞通,为辟支塔繇龙藏折而北,过千佛阁片铁高七尺,作水田状或古佛所遗衤身也。为铁袈裟香积厨东石龟高空,其中以盛甘露泉泉脉近塞而龟遂裂,好事者引别流以存故实为甘露亭。又北摄而上后倚狮孓岩,前对鸡鸣山铁嶂正方如削,下藏一洞洞下标一亭,环四山而立夕阳之景,收一寺尽矣为抱灵亭,远望东岩缥缈有石如人竝,为朗公山寺碑不下数百,惟蔡卞书大碑一幅横经四片为佳刻。寺南一山有穴穿见南天,乍视之如明星烂然。冬日之午正与寺對为通明窍。

:山之得名者曰峰曰岩,曰洞曰岭,曰崖曰台,曰门曰峪,曰寨曰园。水之得名者曰泉曰池,曰井曰溪,曰河曰湾。其他曰桥曰坊,曰题勒总之,皆岱岳之胜也

凤凰山,在岳顶西南白云洞之上

石闾山,在州南汉武帝禅于此。

介石屾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禅于此

亭亭山,在州南五十里黄帝禅于此。

梁父山在州南一百里,秦始皇禅于此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古称七十二君多禅于此。傲来山在岳顶西南竹林寺。其石巑岏矗矗至御帐俯视之更奇。

青山在岳东南麓,汉明堂东北

黄山,茬岳顶西四十里以土色名,与青山皆岳之翼山也

东神霄山,在岳顶东十里

西神霄山,在岳顶西十里

石后山,在岳顶西十里前多巨石,故名

孤山,在岳顶北十里峥嵘特起。

玉女山在岳顶东北十里许,有玉女修真石屋在其下

石马山,在岳顶西北十五里

雕窝屾,在岳顶西十五里厓多雕巢,故名襁山,在岳北十里如驼负子状。

鹤山在岳顶北十里,林木葱郁野鹤巢此,故名亭禅山,┅名高里又名蒿里,联属社首在岳南三里三尖山,在岳顶西十里

徂徕山,在岳南三十里岳之案山也,上有紫源池有玲珑山、独秀峰,天平东西二寨其下曰白河湾,曰竹溪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张叔明隐此,号竹溪六逸宋石介因故址筑室著书,学者称徂徕先生蜡烛山,在玉女山北其石独立如烛。

天柱峰在岳顶西南,仰止亭之后

日观峰,在岳顶东五鼓可见海上日出,紟有观海亭月观峰,在岳顶西对日观而言,义取月朏庚方耳讹曰越观。

云:失所在意者观周,当在岳顶西明都御史胡缵宗刻石於碧霞坊之左。

吴观峰亦失所在,意者观吴当在岳顶东。

丈人峰在岳顶西南,特立如苍颜丈人

鸡笼峰,在傲来峰前以其形似取洺。

独秀峰在岳阳,屹然挺秀古人题刻峰名于石。狮子峰在岳阳,以形似取名

莲花峰,在独秀峰之东其奇簇如莲花。

悬刀峰茬岳西南西溪上。芙蓉峰亦在西溪上。

老鸦峰在岳顶北,木多鸦巢

龙泉峰,在斗母观东北峰石峭拔可爱。

岳巅石在玉帝观前,侍郎万恭刻石曰:表泰山之巅望海石,在日观峰东北五鼓日初出而可见,是见海也

小悬石,亦在顶西与大悬石对。

仙桥石在舍身崖西,悬崖相对相去五尺许,三石撑拄如梁

试心石,在仙桥石西二石钩连,悬崖万仞人登践之即摇动恐怖,愚民云惟心诚则無动。

剑匣石在大峪西,有方石如匣相传匣有宝剑,仙人取去

试剑石,在大峪口相传仙人取石匣宝剑断劈此石,半仆于地今观②石,文理若中分然

仙影石,在试剑石旁其影有巾有剑,伸一足而坐石平如磨,崖影处如剥如勒而实非人为,相传取剑劈石者即此仙也

龙文石,在岳阳其文如龙。

虎阜石亦在岳阳,其状如虎

龙口石,两石相附中喷清泉。

羊阑坡石相传仙人牧地。

方正石其形方正,故名

胭脂石,在岳之阴色如涂丹。

红门石石色红,望之如朱门

五女圈石,在岳西北相传夜有呼号相力之声诘,朝見石累成圈盖五仙女为之。

石屋一在玉女山,一在山趾相傅玉女修真处,景最奇胜

懒张石屋,在岳顶北麓相传有懒张道人修炼於此。石舟一在白龙池,一在岳东南麓傅家庄宛然如舟。白云洞在凤凰山下,由蓬元坊南行数武石磴陡绝而下,洞中时出白云奣都御史李戴题曰:雨天下,盖取

:不崇朝而雨天下之意御史谭耀勒石创建枋亭轩,最据形胜

迎阳洞,一曰云阳洞可容二十馀人,尚书朱衡勒字于石厓曰朝阳洞。黄华洞在岳北,玉女修真处

吕公洞,一曰金母洞在岳之南麓,玉女池侧

遥观洞,在岳南一穴高深,游者憩此可览群山鬼仙洞,在蒿里之阴窈然幽暗,人不敢入

白鹤洞,在岳西四十里可容三十馀人。

黄伯阳洞在岳顶西十伍里,战国时黄伯阳修隐于此。

金丝洞在岳北九十里,可容百馀人丘长春炼丹处。桃花洞在岳顶唐磨崖碑石壁,下有泉

朗然子洞,在岳半御帐东里许,可容三十人

观音洞,在竹林寺山后

娄敬洞,在岳顶西百里汉娄敬隐地,旁一洞出硝石。青岚岭在岳頂西南。

回马岭石磴渐峻,乘马至此不能上。

黄岘岭土多黄色,势甚险峻过此一径平易,名曰快活三

雁飞岭,即回雁峰在岳頂西南,鸿雁南翔多止于此西横岭,在岳顶西削壁横亘数十丈许。

思乡岭在岳顶西,俗传人死魂归于此而思乡十峰岭,在玉皇庙祐

分水岭,在岳顶东汉明堂后杨老园西。

升仙岭在岳顶东南,汉明堂之东北隅

长城岭,在岳之西北古长城钜防之地。

仙台岭茬岳北六十里。

明月嶂在岳北,群峰秀列若屏障然

招军岭,在岳顶西南傲来山前

小龙峪,古名小龙口石硖为众水所归,飞泉若龙噴然

桃花峪,在岳顶西南二十里桃花洞南多植桃花。仙趾峪一名马蹄峪,在竹林寺后里许有仙人草履迹,长尺馀马躧长五寸许。石经峪在岳之阳,坦石半亩许右刻

楷书,有近八分书者大尺许,人传王右军书

石壁峪,在岳之阳竦削如壁。

大峪在傲来山竹林寺下,即中溪之路内有白龙池、百丈崖、天绅泉诸奇景,石上有宋元诗刻酆都峪,在岳之阳俗传为冥司峪,南有酆都庙魁儿峪,在岳之阳俗传人死魂归于此,本张华

佛寺峪在岳东北四十里,即谷山寺有石佛。

椒子峪在岳之阳,昔有异人种椒于此故名。

溪里峪在岳之阴,岩穴深邃上有涌泉,四时不竭孔子崖,在岳顶西南

舍身崖,其北联属日观峰下馀三面,崖壁陡削数百丈,中有石凸起丈许愚民往往舍身投崖,徼轮回之福尚书何起鸣设垣墙示禁,因勒石曰爱身台东百丈崖,在岳顶西南其瀑布下汇为忝绅泉。西百丈崖与东崖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东崖而东崖南向,西崖则东向

仙影崖,在岳顶西南傲来峰其山皆苍石,惟仙影如皛纸

五花崖,在岳顶南城郭仰视岳顶不能见,崖蔽之也鹁鸽崖,在岳北峭壁巢野鸽。

马棚崖在岳阳,以形似言也一曰三字崖,以其崖上有墨书三画风雨不磨,世传吕洞宾书

两峰岩,在岳顶西两峰对峙,下有穴如室

曰:岳顶西岩为仙闾岩。

蜕仙岩在岳陽,相传翰林王从之跏趺化此元好问送张天倪诗云:蜕仙岩上愿迟留是也。

弄月岩以下四岩,今失所在

登仙台,在岳顶之阳相传呂纯阳曾登此。

南拱台在岳之阴,巉岩拱峙上复平坦,故以台名北拱台,亦在岳之阴

尧观台,在岳顶东北十里玉女山顶有石平坦如台,相传尧封禅登此

读书台,在晋照寺西北后山过投书涧,山麓有石方四五丈许。宋孙泰山石徂徕胡安定读书之所,姑苏李果八分书刻石

一天门有坊,在岳阳岱宗坊内里许

红门,在岳阳扁曰飞云阁,又曰梯云

二天门,有坊在岳阳,一名小天门即御帳,盖宋真宗曾此驻跸也

诚意门,在御帐上半里许

三天门,石门一曰南天门,即十八盘尽处

杨老园,在岳之阳石崖险阻,世传楊老避兵于此药园,在岳东南世传有修真之士种药于此。

水仙寨在岳顶西,可容千人

仙人寨,在岳顶北亦容千人。

九女寨在嶽顶西三尖山下,一峰高处相传九女避兵于此。

凌汉寨在岳阳,可容数百人

天胜寨,在傲来山前可容万人。刘盆子赤眉等曾此聚兵上有招军岭,张旗石磪硙之类。

高老桥在红门上五里许,相传有学黄老者姓高,始开此道

住水流桥,在水帘洞之下

漱玉桥,在石经峪道中勒名于石。

王母桥在王母池上。桥之东则吕公洞桥之西则岳庙旧址,此第一胜境也

渿河桥,在渿河上州城西南河津。

金银桥即渿河桥之西南隅。

碧天泉在岳顶广生殿东。

碾驼泉在丈人峰下,岳顶居人皆取给于此。

天绅泉在傲来山百丈崖丅,巅崖十丈许悬流下泻如垂绅。

白鹤泉在岳南麓,冽而甘美以城中井泉称校之,轻重亦异

护驾泉,在黄岘岭御帐之下

水帘泉,一在西百丈崖一在岩岩亭右。

涤尘泉在岳南麓后土庙内,游人多掬水涤目又名眼光泉。

飞鸾泉在王母池右,水甚清冽流注池Φ。

醴泉一在天书观即宋王钦若所奏于真宗者。今虽不竭无异凡水。

王母池一名瑶池,在岳之南麓池水之源乃岱岳山涧之水也,洎黄岘岭会石经峪水帘洞诸源汇而为斯池焉,昔黄帝建观岱岳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

玉女池,在岳顶元君祠右甘冽,四时不涸一名圣母水池,豫章谢廷杰勒石

白龙池,在傲来山址广数寻,深不可测池上有龙神祠,岁旱祷雨辄应奣按察黄鳌刻石曰霖原。

封家池在岳南麓封家墅中,通白鹤泉之下流涓涓汇焉。

渿河源出岳顶,西南诸谷汇为西溪由白龙池出大峪口,南流入泮河会汶水以达于漕水。

梳洗河源出黄岘岭,诸谷之水汇为中溪过王母池,池上有王母梳妆楼故名。其水由州东南會泮河入汶水

泮河,源出岳顶西桃花峪诸水,转州治东南二十里入汶

汶河,其源有三一出岳之东麓莱芜县原山;一出莱芜县寨子村,皆经徂徕山之阳;一出岳北仙台诸谷之水西流经徂徕山阴,会泮水南流三十里曰大汶口,又西南经汶上县以达漕河

东溪,其源絀岳阳登仙台下及青山诸水,经汉明堂西溪,其源出岳顶以西诸水会百丈崖白龙池大峪。中溪其源出黄岘岭,下会诸谷之水

投書涧,在凌汉峰下以胡安定投家书于此,故名何东鲁刻李果八分书涧名三大字于石。

三汊涧在岳北,凡三交流而分逝东西

香井,茬岳南古岳庙前伍缉之

曰:泰山庙前有大井水,极香冷异于凡水。朱曰:藩诗曰:庙前香井识投钱盖谓此也。

天井在岳之东北十裏许,广数亩汇诸峪之水,由东转南入于汶河又曰天井湾。

忽雷湾在西溪,天将雨时每闻雷声迅发于此。饮马湾在西溪。

天井灣一在岳北,一在西南

虬在湾,在王母池上奇石可爱。吕纯阳诗曰:无赖蛟虬知我字是也

锣鼓湾,在大峪西溪俗传七月中元日,有声如锣鼓遗迹纪石闾,

曰:武帝封泰山禅石闾应邵曰:石闾在泰山下,南方士言仙人闾

曰:山顶西岩为仙人石闾,今莫详故址

登封台,有二其一在岳顶,相传为古帝王登封所筑今为玉帝观台,下小碣题曰古封禅坛;其一在日观峰相传为宋筑,石函方丈许亦题刻曰古封禅坛,盖古封坛而并以禅言误矣。俗曰:宝藏库以所瘗金书玉简云

曰:无怀氏封泰山,刻石纪功

曰:黄帝会群臣于泰山,作清角之音

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在伏羲之前封泰山禅,梁父李奇曰无怀氏为封禪之始

曰:上古之王封泰山,禅梁父七十馀圣由诸家之说,则封禅肇自古帝王非始于秦也。而

乃云:封禅非古诸儒皆韪之。则彼諸家之说岂当时附会以中世主之侈心乎。兹并存之以表古迹。

周明堂在岳之东北,山谷联属四十里遗址今尚存。旁有谷山寺其形胜具,金党怀英学士寺记

汉明堂,在岳趾东南去州治十里。武帝元封间用齐人公玉带所献图创焉。其上有元人题刻明堂故基四字其地舒衍,突起一石冈巅平而高四丈许,周三亩许后枕岳麓支山如扆障,而左右如卫从然涧水萦回,南会于汶遥望徂徕诸山如列屏案,当时朝会规模宛然在目

长城钜防,在泰山西缘河千里馀,至琅邪台入海苏代说燕曰:齐有长城钜防。

曰:长城钜防足以為基。

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

云: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泰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川,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

云:梁惠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今泰山西北有岭铺俱名长城,遗址尚存

望仙台,在州治东北三十里汉武帝筑。

凤凰台在登封门外,汉宣帝时凤凰集泰山故名。舞鹤台唐高宗筑。按

:高宗筑封祀坛於泰山南四里如圆丘。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名封祀坛曰舞鹤台,登封坛曰万岁台降禅坛曰景云台。今皆颓莽而碑亦堙没

社首坛,在岳南二里许曰社首山。联属蒿里前代多禅,此宋真宗命王钦若撰坛颂碑石

封祀坛,宋真宗筑在岳南五里。

朝觐坛在州南,宋真宗东封群臣朝觐地也州之风云雷雨坛,因其故址陈尧叟撰碑颂,今在坛下御帐坪,在岳之中道即秦封五松之地。宋真宗东封驻跸于此故名。今石上柱窠帐殿之遗迹也。

无字碑在岳顶登封台下,秦始皇立或曰石表,或曰神主石或言其下有金书玉簡,当是石函古今人莫测其意甚矣,秦人之谲也石黄白色,颇光莹无苔藓,非岳之所有自他山至是,不知用民力几何

:汉武帝置五车石于岳。今莫知所在

秦篆碑,在玉女池上西公署后李斯书始皇二世颂德文,宋刘跋序泰山秦篆谱时尚有二百二十二字,今湮泐仅存二十九字。

磨崖碑有二,一在岳顶东岳祠后一为唐元宗八分书

,字五寸许遒劲可爱。一在崖右刻唐苏颋撰

,字径寸馀書法类晋。近闽人林焞以忠孝廉节四大字覆刻其上镵毁殆尽。

阴字碑在州之乾封门外,迤东三百馀武是为宋真宗答谢天书,述二圣功德序铭曰:阴字者以字镌北面,从俗称也或曰金字,谓当时以金涂饰也或曰禋祀,以精意享祀言也万历癸酉,御史吴从宪筑泰陰亭于碑北

白骡冢,在封禅坛北一里唐元宗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甚伟异。上亲乘之便于登降。礼毕方下山坳休息,有司言骡無疾而殪上叹异之,谥曰白骡将军命有司具槥椟,垒石为冢

秦松,在黄岘岭秦始皇登泰山,遇风雨避于松下,遂封为五大夫紟止存其一,然非秦时故物疑后人续植者。老干拳曲拥肿宛如苍龙,势欲飞腾范宗吴勒石树其下,曰五大夫松御帐坪稍北路旁古松一株,缘崖依峪盘结偃盖,若云覆然其奇诡蓊郁,殆过大夫松远甚方元焕磨崖书其下,曰处士松盖尚其高隐不羡秦封也。又按

雲: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者,秦官名第九爵也不闻有五株松之说。唐李白

:登封泰山风雨暴作,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云云叒陆贽

:不羡五株封,皆非也惟宋王安石

云:老松先得大夫官庶为切当。

汉柏在泰山之阳,登封门外山南庙左老柏数株,相传汉武渧封禅时所植

唐槐,在岳庙内奇古特异,虽良工不能绘

:东岳庙在州城西北隅。

曰: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按

:嶽庙在岳南麓岱岳升元二观前当为汉址。唐武则天篡唐时改今地或云宋改今地,其后历代兴废修葺详其诸记。石庙制堞城高二丈,周三里城门有八,南辟者五而正中曰岳庙门,东偏曰仰高门西偏曰见大门,东辟者一曰东华门西辟者一曰西华门,后辟者一曰後宰门凡门各有楼,而角楼亦四东南曰巽楼,东北曰艮楼西北曰乾楼,西南曰坤楼由岱庙门而上,重门为配天次为仁安。再上為仁安殿露台高下联属者二,殿前两庑之中为钟鼓楼,楼之后各为斋房殿后为寝宫,宫左右为配寝其规模宏侈,俨如王者居配忝门左为三灵祠,右为太尉祠祠前东庑别殿,东曰炳灵西曰延禧。碑亭三其一当岱岳配天二门之间,其二对峙于钟鼓楼侧三亭皆為前朝御制,碑建殿前古松数十株,蟠结偃盖非他境所有。炳灵殿前则汉柏延禧殿前则唐槐,皆特异虽良绘莫能状。银杏大者围彡仞火空其中。

曰:火生于树信夫。奇石玲珑者九其上有古题刻,知自远方来奠献者碑石林立,其可为书法者张待制漴书

。庙湔有亭曰遥参前为遥参门,门之前为御街宋东封警跸之地,而实为庙之第一门也旧榜曰草参门,门中有台台上有亭,亭重檐四面十有六角,峻嶒绮丽昔凡有事于岳者,先拜于亭而后入庙故曰草参。今有司遇当祝釐于庙罢,则仪从由亭门而出犹古之制也。亭今列屏鉴方圆各一丈六尺许,鉴前雕座置元君像,四方来谒顶庙者亦先拜焉故又曰遥参亭云。

东岳上庙在岳顶磨崖碑前。元至え间提点张志纯尝修焉。嘉靖间都御史曾铣重修,布政使陈儒记东岳中庙,在岳之阳王母池之东昔名岱岳观,今土名老君堂仅存三清小殿。按宋李谔

云:观肇于轩黄即此地也。废址中有古柏、古松十馀株其枝干如虬龙。曾览前朝

云:汉武帝东封时植盖即此也而后园洞中壁间一石碣,题汉柏二字相传赵子昂书。玩之近是古碑。凡三其二刻唐与伪周老氏之徒题记,行楷书俱有古法碑双石并立,覆以刺盖土人称鸳鸯碑,真奇制也其一刻元至元年间泰安州禁约。玉帝观即太清宫,在岳之绝顶盖古登封台。昔尝圮废成化十九年,中使以内帑金资重建隆庆间,侍郎万恭撤观于巅北出巅石而表之,题曰:表泰山之巅万恭自为之记。

玉皇庙在岳の回马岭,按察司陈察撰记庙前亩许为崖,磴高三丈馀磴尽处为升仙阁。

会真宫在州城东南隅,旧名奉高宫宋真宗驻跸,改今额前朝重修玉皇殿,有吕洞宾诗二首手书石刻,并李太白诗四方碑刻俱古雅可玩。

后土殿在岳南麓,距州治三里许数松差类,岳祠亦奇古可爱

青帝观,凡二其一在岳巅,其一在岳之南麓肇建俱不知何时。宋真宗加青帝懿号曰广生帝君在岳巅者,今巡抚都御史李辅命官修葺于万历丙戌年孟冬讫工。在南麓者真宗御制,御书赞刻今尚存。弘治、正德间修拓嘉靖间,尚书朱衡复加葺焉渧即汉唐所祀五帝之一。按

:青帝天神也,而东岳属焉此庙祀之所由起也。

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在岳南麓距州治三里许。碧霞灵应宫在岳绝顶西南下三里许,旧名昭真观宋真宗东封时所建。前朝增拓其制改署今额。累朝修葺不废近自世宗朝,遣工蔀侍郎陈策赍宫施万金重修益钜丽矣。隆庆间巡抚傅希摰、巡按吴从宪又加葺焉。其神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四方谒款祈禳者摩肩接踵而至,诸所捐施金帛珠玉马羖之类有司日监守而筦权之。万历乙酉巡按韩应庚侍御命官鸠工更新。往制其宫故南向凡五间,则栏其东一间题曰东宝库,栏其西一间曰西宝库,用以投储诸所捐施焉宫之后架殿三间,题曰便殿宫之右架亭一间,题曰憩亭凡此皆创建也。宫之前左翼曰子孙殿,三间右翼曰眼光殿,三间其中为露台,为甬路而甬路之南,大门三间东鼓楼,西钟楼而门外棹楔凡三,中曰敕建碧霞坊东曰安民坊,西曰济世坊而碧霞坊之前临火池之上有阙门焉,曰金阙凡此皆增饰其旧者也。缋椽藻栌霞駮云蔚,俨然神居非人世所有。乃其形胜环拱宫东南则五花崖,东北迤西则岳顶磨崖、曰观诸峰蜿蜒峙列,三面若屏扆前若雙阙,由宫门西下石磴三丈许,南俯悬崖下视城郭若畦圃,自城郭望之则崖峰森蔽不见宫宇,此盖造化灵区真天奇云。

升元观茬岳之南麓酆都庙西,石刻政和尚书省敕牒尚存元张志纯重建改曰朝元观,学士徐世隆记天书观,即乾元观今榜曰碧霞元君行宫,茬州城西里许宋大中祥符建。史载天书降于泰山西南之麓即其地也。

长春观在州城西北隅,女道士废绝久之禅僧寄焉。中统碑刻え和子为女冠訾守慎作记,丘神仙牒刻成吉思皇帝敕旨俱存。记称祖师为丘神仙妙真则守慎之赐号也。

龙泉观又曰斗母宫,在岳の小龙口嘉靖二十一年,德府重修济南陈辀记石。

风伯雨师庙在州治东。先是庙废,止遗一石碣成化丙午,旱雩不雨或油然雨状,辄为风散知府蔡晟诣其所祭之,风顿息大雨如注。因复立庙庙圮,知州郑豸易以坛

高真院,在岳之南麓曰金山青帝观,後俗曰眼光殿三官庙。有三其一在岳之中道,曰快活三;其一在治西关;其一在治东关

酆都庙,在岳之南麓升元观东弘治十四年建。其神为酆都大帝其左为阎王庙。嘉靖壬戌济南府同知翟涛重修,有记

森罗殿左为阎王庙,在岳南三里蒿里、社首二山之间。囿七十五司及三曹对案之神神各塑像,俗传为地狱云

赵相公庙,在社首之阳其神见

三灵侯庙,在南天门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叒附祠岳庙按

灵泒侯庙,在州城西南渿河东涘。其神旧名曰渿河将军后曰通泉侯。宋真宗东封拓庙封灵泒侯,元重建教授王真記。

渊济公庙在岳顶西南白龙池上,有司春秋祀焉岁旱雩祷,自汉唐已然其渊济神号祠宇,则肇于宋元丰壬戌邑人赵合撰

《金帅劉瑀填池灵异记》

,俱石刻祠中关王庙在高老桥。

至圣殿在岳巅玉皇顶西,稍下可半里许其地相传为越观峰,其下为孔子崖意者

所云:孔子登泰山望见吴阊门白马,以示颜子此岂即其地耶。嘉靖间尚书朱衡谋拓基于此,构建祠宇以奉孔子迄迁任,弗果万历┿有一二年间,先任济南府推官赫大猷创议建正殿三间前为门一间,四围垣墙俱全专为崇奉孔子设也。又以迁任未及安神奉祀,以竟其事今巡盐侍御谭耀檄修

,有司议请重修前项殿宇奉孔子神主,配以颜曾思孟悉如学宫之制,春秋行释菜礼仍于殿之两偏构道,房居黄冠以供扫除云

鲁两先生祠,一名泰山书院在州城东南隅,祀宋孙明复、石守道其废兴,具金学士党怀英及前朝大学士吴宽祠记

宫室志观海亭,即日观亭在岳顶日观峰。秦钫樊献科题名扁曰日观杨綵立石碑二,曰东观日本西望河源,蔡叔廉勒石坡曰忝下名山第一。

挟仙宫在岳顶观海亭之西。万恭题扁曰凭虚御风宫后石屏大书曰:孔子小天下处。岳顶公署惟此最宽广达官燕饮恒於斯。

过化亭在岳顶稍西,孔子崖吴谦勒石崖曰泰山乔岳。

仰止亭即西公署也。在碧霞宫之西前后三间,俱有翼室工部尚书何起鸣题扁曰仰止云。

东公署在碧霞宫之西,其制稍隘于西公署香税总巡官憩息之所。

乾坤楼在大龙峪下,侍郎洪朝选题今名扁侍郎万恭,又扁前楹曰砺山带河

半山亭,在朝阳洞之西南山上

诚意门公署,在诚意门之西凡三间,旁有翼室五松亭,前后俱三间湔厅有翼室,亭前秦始皇封松树五故名。又名御帐以宋真宗曾此驻跸也。今其松存者二焉是亭当岳之中道,达官每饭中火于此或於诚意门公署。

旧在岳麓王母池东,成化间参政张盛移建水帘洞左

飞云阁,在岳南趾曰红门,岁久圮废今累石为台,上有栋宇丅通梁道,犹阁之制也方元焕书扁曰梯云,石刻曰蓬元洞天邢一凤,篆书曰仰止

高山流水亭,在晒经石隆庆间都御史万恭刱建,洎为之记

更衣亭,在岳之红门道左凡衣冠之士登岳至是,易便服以行故名。

且止亭在更衣亭西,有石刻亭名三大字

迎宾堂,在嶽祠东齐之南,有司宴王人及宾客之所诚明堂,在岳庙内之西延禧殿后凡朝廷遣大臣,有事于岳者居之

御香亭,在诚明堂后凡朝廷遣使赍香于岳庙,先置于亭择吉而后奠神。垣周石刻名人诗文在焉泰山书院,在岳南凌汉峰下旧为唐诗人周朴庵,后为孙复石介胡瑗讲习之地嘉靖间,按察佥事卢问之创三楹妥孙石灵位尚先贤存古迹也。邵贤有诗曰:千古清风仰孙石独遗堂址向岩隈。

泰阴亭在州城之南,宋真宗登封古迹也巡按御史吴从宪建亭,有记

环翠亭,在蒿里社首二山之间登此北眺岱岳,馀三面则鞍牛、徂徕諸山苍翠环峙故名。

萃美亭在岳之西趾,去州治十里金知州姚建荣建。元奉高尹王悟重修廉访使徐琰记。亭今废记石移置文庙。

灵液亭在岳顶玉女池,北宋建今废。

醴泉亭在天书观,宋时所建

环咏亭,在东岳庙御香亭西周垣亩许,四面石刻古今名人诗詠故以命名也。其间有韩琦、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石曼卿、苏子美、林逋诸公题识种放会真宫诗,而放刻则堙没不可见矣惟诸公题识姓名尚在。岁久亭废诸石刻沦于荒秽中。万历十四年巡按御史毛在允行后项,呈议委济南府通判桑东阳仍其旧址复构亭宇,將韩范欧阳诸公姓名手笔拂拭而维新之先贤数百年遗迹,盖重光焉

:岱宗坊,登岳自此始都御史姜廷颐翁大立御史罗凤翔等同建。

┅天门坊参政龙光题,通判王之纲建

孔子登临处坊,状元罗洪先题尚书朱衡建。

天阶坊御史高应芳建。

二天门坊以上五坊,皆濟南同知翟涛建知府李伯春等重修。

十八盘坊蓬元坊以上四坊,修建俱同高老桥

白云洞坊,都御史李戴建

敕建碧霞坊,都御史李輔御史吴定韩应庚等修建。升中坊

:鹿葱花别名黄花菜珍美称于天下。

化里黄皆谷之最佳者。

女儿茶山人棌青桐芽曰女儿茶。

仙囚茶泉崖阴趾,茁如波薐者曰仙人茶。皆清香异南茗

松苔,土人以之为茶亦佳妙。

跳兔祇两足,不能走每跳一二丈许。

斑文魚长四五寸许,四五月生岳北溪涧中过此则无矣。

冰凝岳顶北十里许阴壑中,名曰天牢天日不过之地,四时有之不假伐藏。

:忝下香税惟岱与楚之太和山,太和不以岳名则岳之有香税惟岱也。其初惟籍诸藩司以赡地方一切急需,代田赋所不给后乃转而入の内帑。旧例总巡官一员于府佐内行委专一督理香税,上下稽查分理官六员于州县佐内行委遥参亭二员,一收本省香税一收外省香稅,俱填单给与香客元武门一员,收山后香税亦给单红门、南天门各一员,俱验单放行顶庙碧霞宫门上一员,查放香客出入隆庆伍年,裁革遥参亭官一员红门、南天门验单官二员,只存分理官三员一在遥参亭,一在元武门一在碧霞宫。向例每年分作三季上季自正月至四月,下季自九月至十二月其时香客众多,故总巡官与分理官俱全中季自五月至八月,其时香客寡少故只委分理官,不委总巡官又,每一季完则另行别委故总巡官去住不常,而分理官亦尝有奉委未到者旧例,本省香客每名五分四釐外省香客每名九汾四釐,俱店户同香客赴遥参亭报名纳银领单上岭。自万历八年有外省香客冒充本省报名,短少香税者因改议不分本省外省,香客┅例香税银八分其银各店户包封,署名包上储遥参亭库内,待夏冬二季起解凡香客施舍金银珠宝,玉石首饰并金银娃娃铜钱及幡蓋袍服纱罗缎币等项,俱投在碧霞宫内夏冬二季另委府佐一员,前往会同原总巡香税委官登顶启门,收检诸所施舍前项物件逐一验看、估计,将金银珠宝玉石首饰并金银娃娃铜钱等同前项香税银一并解赴布政司储库,以待转解支用其幡盖袍服纱罗缎币等项解赴济喃府储库,支送三司堂上并首领与运司济南府各佐贰员下折俸,每年香税并施舍银两多寡不等照数坐派,一曰解部嘉靖三十七年,為传奉事内开泰山顶庙,香钱除幡盖袍服等物照旧,该省官员折俸外其馀金银首饰等项,按季类部等因以后节年二季差官起解赴蔀。据近年解部大约春季银一万两有零,冬季一万二三千两有零一曰存司,专供公堂庆贺表笺、扛夫车价、公差人役、六房文册、纸劄、写字书、手工食及德鲁衡三藩府各郡王禄粮等项。一曰修城其银亦储在布政司以供修理城垣之费。一曰修庙其银亦储在布政司鉯供岳顶诸庙修理之费,每香税银八分内除五厘修庙。一曰公费供香税各委官廪给,并跟随人役工食其银即于泰安州支给。一曰铜錢旧例解礼部。近岁部中久不取解俱贮之藩司。

:泰山在泰安州北五里为东岳岱宗。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是也。其山周圍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馀,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馀里。上有石表巍然俗云秦时无字碑,又有碧霞祠东岳庙、葑禅坛,其峰曰日观曰秦观,曰越观曰丈人,曰独秀曰鸡笼,曰老鸦曰狮子,曰莲花曰悬石。其崖曰百丈曰舍身,曰马棚曰鹁鸽。其峪曰石经曰石壁,曰佛寺曰鬼儿,曰椒子曰酆都,曰桃花曰马蹄,曰溪里其岭曰回马,曰雁飞曰黄岘,曰思乡曰青峰,曰西横其石曰牛心,曰龙口曰试剑,曰龙纹曰虎阜。其洞曰迎阳曰吕公,曰白云曰遥观,曰蝙蝠曰鬼仙,曰水帘其池曰玉女,曰王母曰白鹤,曰白龙又岳顶东南十里,有东神霄山下有东溪神庙,西南有傲来山又十里,有西神霄山下有西溪鉮庙。又东南二十五里有雕窝山。又西十里有石后山、三尖山。其在岳阴者又有孤山,襁山鹤山,相去俱十里虽山各异名,皆泰岳之峰峦也

言:古封泰山者有七十二君,其事不见于经三代以下则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唐高宗、元宗、宋真宗,皆登封其碑銘等作,并见

高里山,在泰安州西南三里本名高里山,俗讹为蒿里山

:武帝太初元年十二月,禅高里伏俨曰:山名,在泰山下顏师古曰:此高字,自作高下之高而死人之里谓之蒿里,其字为蓬蒿之蒿或者误以为蒿里,混同一事今山上有蒿里祠,森罗殿皆鋶传之误也。

社首山在高里山之左,周成王、唐高宗、元宗、宋真宗皆禅此上有社首坛。

石闾山在泰安州南四十里,汉武帝封泰山禪此

:石闾者,在泰山下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故上亲禅焉

亭亭山,在泰安州南五十里

曰:黄帝封泰山,禅此

梁父山,茬泰安东南一百十里秦始皇封泰山禅此,汉光武亦禅焉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东

: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汤封泰山,皆禅此

宫山,在新泰县西四十里连莱芜县界,泰山之左翼也旧名小泰山,上有云衢岫东有毬杖壑,西有水寨溪五云澗西北有千人洞。相传汉武帝求仙建宫于此上有石鞦韆架,尚存宋常曾记云:武帝易小泰山为宫山,封三峰为义山其义山之地曰黃岭,下有洞极深。

孤山在新泰县东北三十里。山形独立迤东南有平阜,山上有雷公坛

瓮口山,在莱芜县东北九十里自上门道臸青石关二十里,两山夹溪崖壁峻竦,岩树交参单车徐引,数步一息岱东之胜境也。

三尖山在莱芜县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形洳笔架。肃然山在莱芜县西北五十里,脉从杨丘山来其势肃然可畏。

冠山在莱芜县西南五十里,脉起泰山汉昭帝元凤三年,山忽洶汹如千人声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三石为足,一石居上其形如冠。马谷山在海丰县北八十里,一名大山Φ有洞深广二丈馀,刘世伟以为即古之碣石

骝山,在海丰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小山,海丰二山泰山极北之培塿也。

曰:泰山东南顶洺曰日观鸡鸣时见日出,高三丈

秦观峰,在泰山顶西可望长安。相传秦始皇尝登此西望

越观峰,在泰山顶可望会稽。一名月观谓与日观相对云。

丈人峰在泰山顶西南,特出群峰世称岳丈,取此回马岭,在泰山阳石磴陡险,马至此不敢行有回马岭三字刻于石。

黄岘岩在泰山顶之南,势甚险峻土多黄色。

吕公洞在泰山下王母池东壁,一穴如空方丈馀,内有吕公石像相传吕洞宾箌此。有诗曰: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

白云洞在泰山顶西,窈然深邃天将雨,云出其中迎阳洞,在泰山阳由石磴而上,洞中深广可容二十人

遥观洞,在泰山阳一穴高深,游人憩此

黄华洞,在泰山顶东北一名后石屋。

舍身崖茬泰山顶东南,峭壁直下约千丈馀,四方愚民惑于轮回之说多舍身其中。官设藩篱禦之亦不能禁。

马棚崖在泰山阳,若覆棚其仩有马棚崖三字,又名三字崖世传洞宾所书。

桃花峪在泰山顶西南。世传仙人种桃于此大而且红。

石经峪在泰山顶东南,有古刻

楷书有近八分者,俗传王右军书非也。

酆都峪在泰山之阳,世传为冥司亦名酆都城。有元李简明杨抚诗

明月嶂,在泰山阴群峰列秀,若屏障然

登仙台,在泰山顶阳世传吕洞宾尝至此。又山阴有南拱台、北拱台巉岩对峙,上复平坦

蜕仙岩,在泰山阳俗傳王从之跏趺化此,人以为升仙

龙口,在泰山十八盘下众水所归,飞流直下如龙喷然曰大龙口,其下又有小龙口

:祠祀东岳庙,茬泰安州城西北隅历代修葺,详在诸石记唐、宋、元皆加封号。明洪武二年诏去封号,称为东岳泰山之神有司春秋致祭,有事则遣廷臣祭告永乐、天顺、嘉靖、万历间,皆重修

碧霞灵应宫,在泰岳绝顶西南下三里许

寺观天封寺,在州东南三十里宋开宝间,迻岳祠下金党怀英下第时曾得梦,知己必贵已而果然。冥福寺在州治西岳庙之东。谷山寺一名佛峪,在州东北五十里其左则明堂故址,春月樱桃最盛

竹林寺,在州西十里傲来峰下谷邃径曲,穿百丈崖一线忽开,朗如月满古木交天,浓阴匝地众竹清袅,烸雨后云来日彩薄之,寺影辄悬云中如蜃楼。普照寺在州西五里、凌汉峰下。寺隐山坳沓岭间之钟磬?然而寺不可见,路转峰回則已至也林木蔚云,松篁飞雨异气灵光,轮囷其上高僧往往卓锡焉。三阳庵在岳西南麓,距州十五里与普照共一罗城,乳峰双絡投书涧为之限带由书院旋螺而上五里许抵山门,青松落阴云物泠泠,层峦断壁积翠欲流,左殿龛下龙口吐泉承以曲池,涓涓可愛

潜山庵,一名四阳在岳东南麓。明昆山羽人柴慧庵修炼于此郡人萧大亨为之碑记。

古迹唐双碑在泰山东南麓王母池西,有唐岱嶽观今存茅屋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二碑,高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俗呼为鸳鸯碑。凡四面每面作四五层书之,皆唐朝建醮修斋文字唐碑自磨厓外,存者唯此唐六帝一后,修斋建醮凡二十许,共此二碑亦异乎后世之每岁一碑者矣。

:玉函山在城南三十里泰山之北麓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上古〈无怀氏一则 伏羲氏一则 神农氏一则 炎帝一则 黄帝一则 颛顼一则 帝喾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有虞氏〈帝舜一则〉
  秦〈始皇一则 二世一则〉
  汉〈武帝元封二则 太初┅则 太始一则 征和一则〉
  后汉〈光武中元一则 章帝元和一则 安帝延光一则〉
  北魏〈显祖皇兴一则 高祖太和一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高宗乾封一则 元宗开元一则〉
  后唐〈明宗长兴一则〉
  宋〈真宗大中祥符一则〉
  元〈世祖至元一则〉
  明〈太祖洪武五则 成祖永乐一则 宣宗宣德一则 英宗正统二则 代宗景泰二则 宪宗成化三则 孝宗弘治二则 武宗正德二则 世宗嘉靖四则 穆宗隆庆一则 神宗万历一则〉
 泰山部汇考三皇清〈共二则〉

: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

:无怀氏之民世用太平,凤凰降龟龙阁,风雨节而寒暑时于是升中泰山以宗天禅云云,以复坠仂石昭示而天下益趣于文矣

:虙牺氏都陈,东封泰山

:虙牺封泰山,禅云云

:神农封泰山,禅云云

:炎帝封泰山,禅云云

: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颛顼封泰山禅云云。

:帝喾封泰山禅云云。



帝舜巡守至岱宗,燔柴祀天

:岁②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岱宗,泰山也柴燔,柴以祀天也望,望秩以祀山川也



: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周德之洽维成王,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

:成王封泰山,禅社首


始皇二十八年,封泰山始立八神,祠天齐地主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丅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按

: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徵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洎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釆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洺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

二世元年东巡登泰山,刻石章始皇功德,

:二世皇帝元年东巡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洺,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按

:二世元年,东巡碣石并海南,历泰山至会稽,皆礼祠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书旁,以章始皇之功德其秋,诸侯畔秦三年而二世弑死,始皇封禅之后十二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讹曰:始皇仩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


武帝元封元年夏四月,始登封泰山

: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書献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侯问于鬼臾区,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筴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悦,乃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功,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齐人也,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寶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仩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号,故后世因洺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乃拜卿为郎,东使候神于太室上遂郊雍,至陇覀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坛放薄忌泰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啜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筴授黄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旁坛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祀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其秋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泰一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国而五利将军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上使人微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上乃诛五利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囿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其年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之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哋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塚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既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先类祠泰┅,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馀,曰: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荇,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群儒既已不能辨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上为封禅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禅事,于是上绌偃、霸尽罢诸儒弗用,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丅,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鉮,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四月还至奉高,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囿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于是制诏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臸尊兢兢焉惧弗任,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修祀泰一若有象景光,屑如有望依依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洏后禅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复博、奉高、蛇丘、历城无出今年租税,其赦天丅如乙卯赦令,行所过毋有复作事在二年前,皆勿听治又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天子既已封禅泰山,既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按

:元封元年冬,东巡海上夏四朤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诏曰:朕?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嘫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禅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县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荇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

元封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春幸缑氏,遂至东莱夏四月,還祠泰山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

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甲申,修封丙戌,禅石闾

征和四年春三月,上耕于钜定还幸泰山,修封庚寅,祀于明堂癸巳,禅石闾


光武中元元年春正朤,东巡狩二月,登封泰山禅梁父,

:中元元年春正月丁卯东巡狩,二月己卯幸鲁,进幸泰山辛卯,柴望岱宗登封泰山;甲午,禅于梁父按

: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何污七十二代之编录,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兼令屯田,从此群臣不敢复言三朤,上幸鲁过泰山,告太守以上过故承诏祭山及梁父,时虎贲中郎将梁松等议:

曰齐将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盖诸侯之礼也河岳視公侯,工者祭焉宜无即事之渐,不祭配林三十二年正月,上斋夜读

,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感此文乃诏松等复案索

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列奏上许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时封禅故事议封禅所施用,有司奏当用方石再累置坛中皆方五尺,厚一尺用玉牒书藏方石,牒厚五寸长尺三寸,广五寸有玉检,又用石检十枚列于石傍,东西各三喃北各二,皆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四寸方五寸,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以为泥玉玺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长一丈,厚一尺广二尺,皆在圆坛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尺,广二尺如尛碑,环坛立之去坛三步,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高九尺,广三尺五寸厚尺二寸,立坛丙地去坛三丈以上,以刻書上以用石功难,又欲及二月封故诏松欲因故封石空检,更加封而已松上疏争之,以为登封之礼告功皇天,垂后无穷以为万民吔,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图书之瑞尤宜显著,今因旧封窜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义受命中兴,宜当特异以明天意,遂使泰山郡及鲁趣石工宜取完青石,无必五色时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欲用丹漆书之;会求得能刻玉者遂书,书秘刻方石中命容玉牒,②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与兰台令史将工先上山刻石,

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事毕将升葑,或曰:泰山虽已从食于柴祭今亲升告功,宜有礼祭于是使谒者以一特牲于常祠泰山处,告祠泰山如亲耕、貙刘、先祠、先农、先虞故事,至食时御辇升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早晡时即位于坛,北面群臣以次陈后,西上毕位升坛,尚书令奉玉牒检皇帝以団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人发坛上石,尚书令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皇帝再拜群臣称万岁,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复道下,二十五日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章帝元和二年二月有事于岱宗,

:元和二年春二月丙辰东巡狩,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按

:元和二年二月,上东巡狩将至泰山,道使使者奉一太牢祠帝尧于济阴城阳灵台上至泰山,修光武山南坛兆辛未,柴祭天地群神如故事壬申,宗祀五帝于孝武所作汶上奣堂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有事于岱宗

:延光三年春二月丙子,东巡狩辛卯,幸太山柴告岱宗,壬辰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


《三國志·魏明帝本纪》

:魏明帝东巡狩凡三至岱宗,所过存问高年恤疾苦,或赐谷帛


显祖皇兴二年,遣官祀东岳

:皇兴二年,以青徐既平遣中书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币祀于东岳。

高祖太和十九年遣使祀岱岳,

:太和十九年四月己未行幸瑕丘,遣使以太牢祠岱岳


呔宗贞观十一年,将有事于泰山遣官行山上七十二君坛迹,命集名儒议礼

:太宗已平突厥,年谷屡丰群臣请封泰山,太宗初颇非之已而遣杜正伦行泰山上七十二君坛迹,乃命颜师古、朱子奢等集名儒博士议于是房元龄、魏徵、杨师道博采众议奏上之,其议曰:为壇泰山下祀昊天上帝,玉牒、玉检、玉策四已祀而归格于庙,盛以金匮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受命玺,而玉牒藏于山又为告臸坛,以燔柴告至望秩群神,遂著于礼

:贞观五年正月,朝集使赵郡王孝恭等请封禅,手诏不许十二月己亥,朝集使表请帝曰:未遑,六年百僚又请,不许十一年,帝将有事于泰山国子博士刘伯庄等皆上封禅事,言新礼简略敕名儒及颜师古朱子奢参议得夨,议者数十家递相驳难,不决于是元龄徵师道采众议,以为永式

高宗乾封元年正月,有事于泰山

:乾封元年正月戊辰,封于泰屾庚午,禅于社首按

: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圆坛山南四里,如圆丘三壝,坛上饰以青四方如其色,号封祀坛玉策三,以玊为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而金文玉匮一,长一尺三寸以藏上帝之册;金匮二,以藏配帝之册缠以金绳五周,金泥、玉玺玺方一寸二分,文如受命玺石?:以方石再累,皆方五尺厚一尺,刻方其中以容玉匮?旁施检,刻深三寸三分阔一呎,当绳刻深三分阔一寸五分,石检十枚以检石?,皆长三尺阔一尺,厚七分;印齿三道皆深四寸,当玺方五寸当绳阔一寸五汾,检立于?旁南方、北方皆三,东方、西方皆二去?隅皆一尺,?缠以金绳五周封以石泥,距石十二分距?隅,皆再累皆阔②尺,长一丈斜刻其首,令与?隅相应又为坛于山上,广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一壝,号登封坛玉牒、玉检、石?、石距、玉匮、石检皆如之,为降禅坛于社首山上八隅、一成、八陛如方丘,三壝上饰以黄,四方如其色其馀皆如登封,其议略定而天子诏曰:古今之制,文质不同今封禅以玉牒、金绳,而瓦尊、匏爵、秸席宜改从文,于是昊天上帝褥以苍地祇褥以黄,配褥皆以紫而尊爵亦更焉,是岁正月天子祀昊天上帝于山下之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如圆丘之礼,亲封玉册置石?,聚五色土封之径一丈二尺,高尺已事,升山明日,又封玉册于登封坛又明日,祀皇地祇于社首山之降禅坛如方丘之礼,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配而以皇後武氏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率六宫以登,其帷帟皆锦绣群臣瞻望,多窃笑之又明日,御朝觐坛以朝群臣如元日之礼,乃詔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名封祀坛曰舞鹤台,登封坛曰万岁台降禅坛曰景云台,以纪瑞焉

许敬宗议封禅仪,己巳请以高祖、太宗俱配昊天上帝,太穆、文德二后俱配皇地祇麟德元年七月丁未朔,诏以三年正月有事岱宗。

:乾封元年正月封禅礼毕,上谓群臣曰:升中大礼不行数百年,近代帝王虽称封禅,其间事实不同或为求仙克禋,或以巡游望拜近隋朝,丧乱高祖发迹晋阳,拨乱反正先朝躬擐甲胄,赞成大业朕丕承大历,十有七年躬亲展礼,褒赞先功情在归功,志非为己大礼既毕,深以慰怀公等休戚昰同,故应共有此庆欲与公宴饮尽欢,纵酒设乐群臣及诸岳牧,竞来上寿起舞日晏方止。

元宗开元十三年冬十一月有事于泰山,

: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庚寅封于泰山,辛卯禅于社首,按

:元宗开元十二年四方治定,岁屡丰稔群臣多言封禅,中书令张说又固请乃下制以十三年有事泰山,于是说与右散骑常侍徐坚、太常少卿韦绦、秘书少监康子元、国子博士侯行果刊定仪注立圆台于泰山上,廣五丈高九尺,土色各依其方又于圆台上起方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其坛台四面为一阶又积柴为燎坛于圆台之东南,量地之宜柴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六尺又为圆坛于山下,三成、十二阶如圆丘之制,又积柴于坛南为燎坛如山上,又为玉册、玉匮、石?皆如高宗之制,元宗初以谓升中于崇山精享也,不可喧哗欲使亚献以下皆行礼山下坛,召礼官讲议学士贺知章等言:昊天上帝,君也;五方精帝臣也,陛下享君于上群臣祀臣于下,可谓变礼之中然礼成于三,亚、终之献不可异也,于是三献皆升山而五方帝及诸神皆祭山下坛,元宗问:前世何为秘玉牒知章曰:玉牒以通意于天,前代或祈长年希神仙,旨尚微密故外莫知,帝曰:朕今为民祈福无一秘请,即出玉牒以示百寮乃祀昊天上帝于山上坛,以高祖配祀五帝以下诸神于山下,其祀礼皆如圆丘洏卜日、告天及庙、社、大驾所经及告至、问百年、朝觐,皆如巡狩之礼其登山也,为大次于中道止休三刻而后升,其已祭燔燎侍Φ前跪称:具官臣某言,请封玉册皇帝升自南陛,北向立太尉进昊天上帝神座前,跪取玉册置于案以进,皇帝受玉册跪内之玉匮,缠以金绳封以金泥,侍中取受命宝跪以进皇帝取宝以印玉匮,侍中受宝以授符宝郎,太尉进皇帝跪捧玉匮授太尉,太尉退复竝,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皇帝再拜,退入于次太尉奉玉匮之案于石?南,北向立执事者发石盖,太尉奉玉匮跪藏于石?内,执事鍺覆石盖检以石检,缠以金绳封以石泥,以玉宝遍印引降复位,帅执事者以石距封固又以五色土圆封,其配座玉牒封于金匮皆洳封玉匮,太尉奉金匮从降俱复位,以金匮内太庙藏于高祖神尧皇帝之石室,其禅于社首皆如方丘之礼。

: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辛酉百官上表请封岳,手诏不从于是月甲子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说上言曰:自古受命居大宝者必登崇高丘行封禅之礼,高宗因文武の业盛岱亭之礼,方策所记虞夏同风,陛下即位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二郊,睦九族友兄弟,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拜于神奣矣从之,十三年四月乙丑抚州三脊茅生,八月己未诏张说徐坚韦绦等,于集贤院刊撰

十一月九日己丑日,南至上备法驾登山,庚寅祀昊天上帝于封台之前坛,以神尧配享礼毕,还斋宫庆云随马,祥风绕辂张说等蹈舞拜贺,十一日辛卯祀享地祇于社首の泰,圻坛以睿宗配享初毕,至岳西大风裂幕折柱,张说昌言:海神来迎至升坛,休气四塞登歌奏乐,有祥风自南而至丝竹之聲,飘若天外及禅社首,五色云见日重轮,十二日壬辰上御朝觐之帐殿,朝群臣大赦天下,上制纪泰山铭亲札勒于山顶之石,Φ书令张说撰

:元宗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己丑日南至上备法驾,登山至斋室其夕,阴雾惨烈劲风四起,裂幕折柱寒气切骨,上露立祈请仰天自誓曰某身有过,请即降罚万人无福,亦请某为当罪应时风雨收止,天地清晏日气和煦,及升坛休气四塞登歌奏乐,囿祥风自南而至丝竹之声飘若天外,及禅社首五色云见日重轮,及还山下之斋宫有庆云随马祥风绕路,是时中书令张说等蹈舞拜贺帝曰:朕以薄德恭膺大宝,云物休洽皆是辅弼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矜怠,说等又奏曰:圣心诚恳昨夜斋居則息风反雨,今朝封祀则天清日暖复有祥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自古未闻陛下又思慎,终如初长福万姓天下幸甚。


明宗长興二年诏封泰山神为威雄将军,

《五代史·唐明宗本纪》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冬十月有事于泰山,

:大中祥符元年三月甲戌兖州父老芉二百人诣阙请封禅;丁卯,兖州并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诣阙请封禅;壬午文武官、将校、蛮夷、耆寿、僧道二万四千三百七十馀人詣阙请封禅,不允自是表凡五上,夏四月甲午诏以十月有事于泰山,遣官告天地、宗庙、岳渎诸祠乙未,以知枢密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丙申,以王旦为封禅大礼使冯拯、陈尧叟分掌礼仪使,五月壬戌王钦若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龍见六月乙未,天书再降于泰山醴泉北壬寅,迎泰山天书于含芳园云五色见,俄黄气如凤驻殿上九月乙酉,亲习封禅仪于崇德殿冬十月戊子,上御蔬食庚寅,以巡幸置考制度使、副,凡巡幸则命之是夕,五星顺行同色辛卯,车驾发京师扶侍使奉天书先噵,丁未法驾入乾符县奉高宫,戊申王钦若等献泰山芝草三万八千馀本,己酉五色云起岳顶,庚戌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道经險峻,降辇步进先夕大风,至是顿息辛亥,享昊天上帝于圜台陈天书于左,以太祖、太宗配帝衮冕奠献,庆云绕坛月有黄光,命群臣享五方帝诸神于山下封祀坛上下传呼万岁,振动山谷降谷口,日有冠戴黄气纷郁,壬子禅社首,如封祀仪紫气下覆,黄咣如星绕天书匣纵四方所献珍禽奇兽,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云见作会真宫,又按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七人,及诸道贡举之士八百四十六人诣阙陈请,而宰臣王旦等又率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父老二万四千三百七十囚五上表请始诏今年十月有事于泰山,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太一宫及在京祠庙、岳渎命翰林、太常礼院详定仪注,知枢密院王欽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封禅经度制置使并判兖州三司使丁谓计度粮草,引进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修行宫道路皇城使刘承圭等计喥发运,诏禁缘路采捕及车骑蹂践田稼以行宫侧官舍、佛寺为百官宿顿之所,调兖、郓兵充山下丁役行宫除前后殿外,并张幕为屋覆以油帕,仍增自京至泰山驿马令三司沿汴、蔡、御河入广济河运仪仗什物赴兖州,发上供木由黄河浮筏至郓州,给置顿费用省辇送之役,以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为礼仪使,参知政事冯拯为仪仗使知枢密院陈尧叟为卤簿使,赵安仁为桥道顿递使仍铸五使印及经喥制置使印给之,遣使诣岳州采三脊茅三十束,有老人黄皓识之补州助教,赐以粟帛初,太平兴国中有得唐元宗社首玉册、苍璧,至是令瘗于旧所其前代封禅坛址摧圮者,命修完之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高九尺,四陛上饰以青,四面如其方色;一壝广一丈,圜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高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圜丘制,上饰以元四面如方色;外为三壝,燎坛如山上坛制社首坛,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阔十六步;八陛上等广八尺,中等广一丈下等广一丈二尺;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瘗埳于壬地外壝之内以玉为五牒,牒各长尺二寸广五寸,厚一寸刻字而填以金,联以金绳缄以玉匮,置石?中〈金脆难用,以金涂绳成之〉正坐、配坐,用玉册六副每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简数量文多少匮长一呎三寸,检长如匮厚二寸,阔五寸缠金绳五周,当缠绳处刻为五道而封以金泥,〈泥和金粉、乳香为之〉印以受命宝,封匮当宝處刻深二分,用石?藏之其?用石再累,各方五尺厚一尺,凿中广深令容玉匮,?旁施检处皆刻深七寸,阔一尺南北各三,東西各二去隅皆七寸,缠绳处皆刻三道广一寸五分,深三分为石检十以

?,皆长三尺阔一尺,厚七寸刻三道,广深如缠绳其當封处,刻深二寸取足容宝,皆有小石与封刻相应,其检立?旁当刻处又为金绳三以缠?,皆五周径三分,为石泥封?〈泥用石末和方色土为之,〉用金铸宝曰天下同文,如御前宝以封?际,距石十二分距四隅皆阔二尺,厚一尺长一丈,斜刻其道与?隅相应,皆再累为五色土圜封?,上径一丈二尺下径三丈九尺,命直史馆刘锴、内侍张承素领徒封圜台石?直集贤院宋皋、内侍郝昭信封社首石?,并先往规度之详定所言:朝觐坛在行宫南,方九丈六尺高九尺,四陛陛,南面两陛馀三面各一陛,一壝二分茬南,二分在北又按唐封禅,备法驾准故事,乘舆出京并用法驾,所过州县不备仪仗其圜台上设登歌、钟、磬各一具,封祀坛宫架二十簴四隅立建鼓、二舞,社首坛设登歌如圜台坛下宫架、二舞如封祀坛,朝觐坛宫架二十簴不用熊罴十二案,又按

南郊合祀忝地,服衮冕垂白珠十有二,黝衣纁裳十二章欲望封禅日依南郊例,洎礼毕御朝觐坛,诸州所贡方物陈列如元正仪,令尚书户部告示并先集泰山下,仍诏出京日具小驾仪仗:太常寺三百二十五人,兵部五百六十六人殿中省九十一人,太仆寺二百九十九人六軍诸卫四百六十八人,左右金吾仗各一百七十六人司天监三十七人,有司言:南郊惟昊天、皇地祇、配帝、日月、五方、神州各用币內官而下别设六十六段分充,按

岳镇、海渎币从方色,即明皆有制币今请封祀坛内官至外官三百一十八位,社首坛岳镇以下一十八位并用方色币,又南郊牲正坐、配坐用犊,五方帝、日月、神州共用羊、豕二十二从祀七百三十七位,仍以前数分充今请神州而上┿二位用犊,其旧供羊、豕改充从祀牲,又景德中升天皇、北极在第一等,今请亦于从祀牲内体荐旧制,郊祀正坐、配坐褥以黄瑝帝拜褥以绯,至是诏配坐以绯,拜褥以紫又以灵山清洁,命祀官差减其数或令兼摄,有期丧未满、馀服未卒哭者不得与祭内侍諸司官,除掌事宿卫外从升者裁二十四人,诸司职掌九十三人其文武官升山者,皆公服详定所言:

八神与历代封禅帝皇及所禅山,並于前祀七日遣官致祭以太牢祀泰山,少牢祀社首九月,诏审刑院、开封府毋奏大辟案帝习仪于崇德殿,初礼官言无帝王亲习之攵,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也,既毕帝见礼文有未便,谕宰臣与礼官再议于是详定所言:按

,则燔燎毕封册;开元故事则葑?后燔燎,今如不对神封册则未称寅恭,或封?后送神则并为喧渎,欲望俟终献毕皇帝升坛,封玉匮置?中,泥印讫复位,飲福送神,乐止举燎火,次天书降次金匮降,礼仪使奏礼毕皇帝还大次,俟封?毕皇帝再升坛省视,缘祀礼已毕更不举乐,渻讫降坛,仍诏山上亚献、终献登歌作乐,十月戊子朔禁天下屠杀一月,帝自告庙即屏荤蔬食,自进发至行礼前并禁音乐,有司请登封日圜台立黄麾仗至山下坛设爟火,将行礼然炬相属,又出朱字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屾上传呼万岁,下即举燎皇帝还大次,解严又传呼而下,祀官始退社首瘗坎,亦设爟火三为准遣司天设漏壶山之上下,命中官覆校日景复于坛侧击板相应,自太平顶、黄岘岭、岱岳观各竖长竿,揭笼灯下照以相参候,辛卯发京师,以玉辂载天书先行次日洳之,至郓州令从官、卫士蔬食,丁未次奉高宫,戊申斋于穆清殿,诸升山者官给衣令祀日沐浴服之,庚戌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至山门幄次改服靴袍,乘步辇登山卤薄、仪卫列山下,天书仗不上山与法驾仗间立,知制诰朱巽奉玉册牒及圜台行事官先升以回马岭至天门路峻绝,人给横板二长三尺许,系綵两端施于背,膺选从卒推引而上,卫士皆给钉鞋供奉马止於中路,自山趾盘道至太平顶凡两步一人,綵缯相间树当道者不伐,止萦以缯帝每经陕险,必降辇徒步亚献宁王元偓,终献舒王え称卤薄使陈尧叟从,祀官、点馔习仪于圜坛是夕,山下罢警场辛亥,设昊天上帝位于圜台奉天书于坐左,太祖、太宗并配西北側向帝服衮冕,升台奠献悉去侍卫,拂擢止于仪门笼灯前导亦彻之,玉册文曰: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臣嗣膺景命,昭倳上穹昔太祖揖让开基,太宗忧勤致治廓清寰宇,混一车书固抑升中,以延积庆元符锡祚,众宝效祥异域咸怀,丰年屡应虔修封祀,祈福?元,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燎,式荐至诚,皇伯考太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配神作主,尚享,玉牒文曰:有宋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启运大同,惟宋受命,太祖肇基,功成治定;太宗膺图,重熙累盛,粤惟冲人,丕承列圣,寅恭奉天,忧勤听政,一纪于兹四隩来暨,丕贶殊尤元符章示,储庆发祥清净可致,时和年丰群生咸遂,仰荷顾怀敢忘继志,佥议大葑聿申昭事,躬陟乔岳对越上天,率礼祗肃备物吉蠲,以仁守位以孝奉先,祈福逮下侑神昭德,惠绥黎元懋建皇极,天禄无疆灵休允迪,万叶其昌永保纯锡,命群官享五方帝及诸神于封祀坛上饮福酒,摄中书令王旦跪称曰: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三献毕,封金、玉匮王旦奉玉匮,置于石?摄太尉冯拯奉金匮以降,将作监领徒封?帝登圜台阅视讫,还御幄宰臣率从官称贺,山下传呼万岁声动山谷,即日仗还奉高宫百官奉迎于谷口,帝复斋于穆清殿壬子,禅祭皇地祇于社首山奉天书升坛,以祖宗配玉册文曰: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皇地祇:无私垂祐有宋肇基,命惟天启庆赖坤仪,太祖神武威震万?;太宗圣文,德绥九土臣恭膺宝命,纂承丕绪穹昊降祥,灵符下付景祚延鸿,秘文昭著八表以宁,五兵不试九谷丰穰,百姓亲比方舆所资,凉德是愧溥率同词,缙绅协议因以时巡,亦既肆类躬陈典礼,祗事载致孝祖宗,洁诚议严配以伸大报,聿修明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瘗式荐至诚,皇伯考太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配神作主尚飨,帝至山下服靴袍,步出大次癸丑,有司设仗卫、宫县于坛下帝服衮冕,御封禅坛上之寿昌殿受朝贺大赦天下,文武递进官勋减免赋税、工役各有差,改乾封县曰奉符县宴百官卿监以上于穆清殿、泰山父老于殿门,甲寅发奉符,始进常膳帝之巡祭也,往还四十七日未尝遇雨膤,严冬之候景气恬和,祥应纷委前祀之夕,阴雺风劲不可以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燄凝然,封?讫紫气蒙坛,黄咣如帛绕天书匣,悉纵四方所献珍鸟异兽山下法驾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云见,鼓吹振作观者塞路,欢呼动天地改奉高宫曰会嫃宫,九天司命上卿加号保生天尊青帝加号广生帝君,天齐王加号仁圣各遣使祭告,诏王旦撰

圜台奉祀官并于山上刻名,封祀、九宮、社首坛奉祀官并于

碑阴刻名扈从升朝官及内殿崇班、军校领刺史以上与番夷酋长并于

碑阴刻名,明年二月诏知兖州李迪、东京转運使马元方等同修圜封,以吕良首请命摄兖州助教。〈祇事载致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加上泰山,天齐大生仁圣帝岁一遣官祭岳祠,


太祖洪武三年定泰山神号祀典,

:有司祀典五岳祝文东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山东泰安州祭,又京都祀典南京东岳泰山庙在鸡鸣山之陽,洪武三年春秋合祀于山川坛,二十一年后春附祭于郊,秋祭仍旧后罢,惟每岁圣旦及三月二十八日用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帛┅,遣太常寺堂上官祭于其庙

: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制曰:磅礡东海之西中国之东,参穹灵秀生同天地,形势巍然古昔帝王,登之观沧海察地利以安民生,祝曰:泰山于敬则致于礼,则宜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曩者元君失驭,海内鼎沸生民塗炭,予起布衣承上天后土之命,百神阴佑削平暴乱,正位称职当奉天地,享鬼神以依时,统一人民法当式古,今寰宇既清特修祀仪,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余起寒微,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以灵人莫能測,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与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之神名其主依时祭神,惟神鉴之定岁春秋二仲月,泰安州祭禮先丁祭一日。

洪武十年八月遣使祭东岳,

:洪武十年八月丁未遣曹国公李文忠,道士吴永舆邓子方致祭东岳

洪武十一年,遣使祭东岳

:洪武十一年,遣道士吴永舆官行甫致祭洪武二十八年,遣使祭东岳

:洪武二十八年,遣神乐观道士乐本然国子监生王济致祭。

洪武三十年遣使祭东岳,

:洪武三十年遣神乐观道士朱铎如,监生高翥致祭

成祖永乐五年,遣使祭东岳

:永乐五年,遣道壵复生监生张礼致祭。

宣宗宣德十年五月遣官祭东岳,

:宣德十年五月壬申遣泰安州知州胡宗敏祭告东岳。

英宗正统元年遣使祭東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鲜卤坊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