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选人用人制度度,这个怎么解释?

|||||||||||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日08:15&&&&来源:
原标题:坚持正确选人用人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徐 b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可以说,选人用人导向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的逆淘汰,就会人心涣散,败坏党风。只有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才能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严格选人用人标准
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是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根本前提。选什么人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贯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目的是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但也要看到,由于受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地方选出来的干部素质和能力不合格,甚至出现了一些“带病提拔”、违规提拔的干部,导致所用之人不仅没有起到标杆作用,反而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党组织的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为选人用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要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那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选人用人水平的关键举措。一是要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出发,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不搞以人画线、以地域画线,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二是要把党管干部和发扬民主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发扬民主充分体现在个别谈话、实地调查、广泛听取意见等多种形式和推荐提名、酝酿沟通、考察、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中;另一方面,要强化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并切实全面掌握干部的德才和实绩,从根本上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三是要坚持党组织集体领导。干部任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组织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必须防止把党委集体决定任用干部变成领导个人使用干部,避免有的领导干部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搞人身依附关系,杜绝“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的现象,使党内的同志关系规范和纯洁起来。
用制度管住选人用人关键环节
选人用人是党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复杂工作,只有用制度来规范,才能赢得干部的信服和群众的认可。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依靠制度选用干部能够增强刚性约束。选人用人制度是我们党对干部队伍建设客观规律的把握和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一项规定就是一个保证,一个步骤就是一道关口,其规范性和完整性能够确保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干部选用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资格、条件、程序、纪律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守纪律不放松,在执行选人用人制度上当好表率,切实防止制度执行上的“稻草人”现象,避免产生“破窗效应”。能不能把制度严格落实到选人用人中去,关键在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政策、法规和程序行使选人用人权,把握界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确保选人用人规范有序、严谨严密;要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使不择手段、投机钻营的人无利可图,使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人无机可乘、使违背原则、追名逐利的人无处立身。组织部门担负着选贤任能的重要职能,既是贤士良才的“挑选者”,也是选人用人的“把门者”,必须严格落实制度,把好“第一关”,凡是制度明确规定的,都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绝不能把制度当作可紧可松的“橡皮筋”,切实维护选人用人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是保证选准用好干部、纯洁用人风气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历来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通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能够有效督促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严格按制度规定选人用人,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加强选人用人监督的重点是:监督严格执行用人原则和标准情况,看用人导向是否端正;监督严格把握用人资格和条件情况,看用人把关是否严格;监督严格履行用人程序和步骤情况,看用人程序是否合规,尤其是看在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是否存在着搞变通、作选择、走形式;监督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情况,看用人风气是否清正。加强选人用人监督的同时必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不放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要受到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对拉票贿选的,一律排除出人选名单或取消候选人资格,已经提拔的责令辞职或者免职、降职,贿选的还要依纪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一律宣布无效,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对说情、打招呼和私自干预下级干部选拔任用的,一律坚决抵制。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责编:沈王一、谢磊)
习近平提出网络空间发展"四个目标"
传递互联网发展愿景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日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讲话中提出网络空间发展的“四个目标”和“两个坚持”,再次向世界发出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中国声音”。
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哪些金句让你念念不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会议、考察参观、出访等不同场合下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很多精彩的话语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金句。这些“习式金句”的背后,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四年来的自信、努力与坚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从中选出40句话,同网友分享这些精彩表达,欢迎大家踊跃点赞,评选出你心目中的最亮金句。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大局意识存在的问题-规矩意识存在的问题 - 范文大全
范文中国网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栏目/内容页底部治疗“巧官”得用好“选人用人制度”良方
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名第七的为“巧宦”。这类官员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人民日报5月16日)
当下,有一类官员,他们表面上看兢兢业业,实际上却碌碌为无,表面上为国为民,实际上只为满足私欲,这些官员擅钻营爱投机,四处“讨巧”,被人称为“巧官”。
“巧官”们将“多磕头、少说话”奉为官场法宝,信奉“多种花少栽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利益。他们不专心研究工作,而是研究厚黑学,研究领导的爱好,研究如何让领导高兴,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就不想、不干,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对自己有益的,拱破头皮也要抢。还有的感觉自己升迁无望,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数着天数过日子,熬一天算一天,白白浪费了很多发展时机。“巧官”对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甚至比贪官更严重。
历史是最好的“照妖镜”,群众是最终的评判员。“巧官”自欺欺人,最后只能是自己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贪官人人喊打,“巧官”无影无形,表面上好话说尽,实际上坏事干绝,凡有良知者,无不深恶痛绝。因此,撕下“巧官”的伪装,刻不容缓,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官员面上一套,背地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笔者认为,惩治“巧官”最根本的还要从选人用人制度入手,只有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干部提名推荐、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办法,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发扬民主而不 “唯票取人”,注重提名而不 “拉帮结派”,严肃追责而不 “秋后算账”,强化监督而不 “走个过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着力“治懒、治庸、治贪”,形成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得过且过的干部腾出位子,大胆使用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闯敢干、善于打开局面的干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谢金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买四川正宗深山野花土蜂蜜,就上绿益添
告别激素食品,就上绿益添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我的图书馆
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五大特点读懂《准则》《条例》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总括篇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五个方面鲜明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把《准则》和《条例》更好地贯彻执行到位。
特点一: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准则》在序言部分就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条例》第一条就明确“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无论是《准则》还是《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解读】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的位阶仅次于党章,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条例次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
  《准则》和《条例》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党内法规中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特点二:坚持问题导向
  《准则》在序言部分用近200字的篇幅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和危机意识。《条例》立足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
  【解读】文件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规明矩。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两个文件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
特点三: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新形势下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规范,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与时俱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解读】两个文件既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明确措施,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要求。
  特别是《准则》重申了1980年准则的主要原则和规定。新老准则相互联系、一脉相承,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
特点四:体现约束与激励相结合
  “不准”“不能”“禁止”……《准则》和《条例》中,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划定了“底线”“红线”,尺度更严、标准更高。这是约束也是激励,约束与激励辩证统一。
  【解读】《准则》规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这对于那些坚持原则、敢讲真话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保护和鼓励;《准则》中既提出对党员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明确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这些举措为充分调动党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五:抓住“关键少数”突出高级干部
  《准则》在序言部分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准则》最后还提出要制定高级干部贯彻落实本准则的实施意见。《条例》也对中央层面提出了专门要求,还专门就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
  【解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只有把这部分人抓好了,才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始终盯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处理。不掩盖问题、护短遮丑,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给思想“补钙”为精神“加油”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理想信念篇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2日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一系列要求,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供了遵循。
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该如何加强学习?
  《准则》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准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准则》同时提出,适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国防、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
  《准则》还围绕坚持和创新党内学习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健全党内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制度,强化互联网思想理论引导,把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讲清楚,帮助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坚决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等。
决不当官做老爷,领导干部做到哪些才能当好公仆?
  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段时间以来,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为此,《准则》鲜明提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要求,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俯身基层,才能知民冷暖;倾听民意,才能凝聚民心。走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为此,《准则》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要求——
  坚持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领导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轻车简从,了解实情,督查落实,解决问题,坚决反对作秀、哗众取宠。
让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党员领导干部该怎么做?
  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认为,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
  《准则》提出,全体党员必须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自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苦干实干,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六中全会后,怎样过好组织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组织生活篇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那么,《准则》对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哪些要求呢?
如何避免“拍脑袋”作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在决策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过于强调个人意志、忽视群众声音,使得党内的“民主”和“集中”失去效力,民主集中制无法贯彻执行。
  针对这一问题,《准则》提出,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
党员意愿如何充分表达?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
  “‘一把手’大权独揽”“党内不同层级间沟通渠道单一”“普通党员意愿难以及时有效表达”……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党组织民主执行能力欠缺等问题较为突出,使得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监督权无法得到保障。
  根据《准则》相关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各项制度,提高党内民主质量,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除了这项明确要求外,《准则》还提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党的各级委员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凝聚智慧和力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选用干部要注意啥?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2016年和2017年,我国地方领导班子将集中换届,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提出明确要求。然而,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仍然存在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风漏气等情况。今年10月18日,中央组织部对一批违反换届工作纪律的案件进行了通报。
  《准则》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必须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如何解决党的组织生活涣散、弱化问题?严格制度约束
  “一些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心组学习等流于形式”“有的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活动不健全等问题突出”“一些党员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淡薄”……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27家单位的反馈情况,指出这些单位普遍存在机关党委作用弱化、基层党建薄弱等问题。
  《准则》提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
  《准则》还要求,每个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要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
党员如何“吾日三省吾身”?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开展党内生活、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一大法宝。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民主生活会上党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成为敷衍了事、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
  《准则》明确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决不能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
遵守政治纪律的“两张清单”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严明纪律篇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考验”“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全党如何严守纪律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在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面前,党员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准则》从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对全体党员分别列出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维护党中央权威 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要做到这些,全体党员要遵循以下正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
  ——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对党中央作出的决议和制定的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党组织提出保留意见,也可以按组织程序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党中央提出。
  ——全党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负面清单】
  ——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全党必须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
  ——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属于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用纪律这把尺子管住全体党员,才能让党员干部明底线、知禁区。
  【正面清单】
  ——每一个党员对党的纪律都要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党的纪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
  ——对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的同志,要给予支持、保护、鼓励。
  ——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批评制止,不能听之任之。
  ——党的各级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的问题。
  【负面清单】
  ——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党员不准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准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准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准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信仰宗教,不准参与邪教,不准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对那些投机取巧、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人,要严格防范,依纪依规处理。坚决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窃取党和国家权力。
  ——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骗取荣誉、地位、奖励或其他利益的,凡因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追责。
  ——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禁止给领导人祝寿、送礼、发致敬函电,禁止在领导干部国内考察工作时组织迎送、张贴标语、敲锣打鼓、铺红地毯、举行宴会等。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正面清单】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考验,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带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行为。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党的各级组织要担负起反腐倡廉政治责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负面清单】
  ——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不准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禁止违反财经制度批钱批物批项目,禁止用各种借口或巧立名目侵占、挥霍国家和集体财物,禁止违反规定提高干部待遇标准。
  ——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来自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违规干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党组织。
  ——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用权受监督 失责必追究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加强监督篇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监督应该怎么开展?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如何有效结合?2日公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根本遵循。
监督重点:抓好“关键少数”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近年来,中央重拳反腐之下多名高级干部“落马”,警示我们: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谋取权位,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准则》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条例》要求——中央委员会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现其他成员有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应当坚决抵制,并及时向党中央报告。
  《条例》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监督责任:各级党委负主体责任
  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纪律。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
  《条例》提出——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内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把监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敢抓敢管、勇于监督。要立足于小、立足于早,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做到日常化、经常化。
监督职责:纪委和党的工作部门要各司其职
  《条例》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条例》还规定——党的工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
  只有把条条、块块都抓起来,才能织牢、织密党内监督之网,构建起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内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监督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
  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党员民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
  《条例》中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监督职责。
  ——党员应当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履行监督义务。
  党员的民主监督不仅是权利,更是不容推卸的义务。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监督合力: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
  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的失误和偏差,都是在人民群众支持和关注下,靠党自己拨乱反正、有错必纠改过来的。
  但是,党内监督如果不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就不能形成监督合力。
  因此,《条例》规定:
  ——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党和各级领导干部,都需要听不同意见,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绝不能讳疾忌医,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
  监督者也要被监督,绝不能只是手电筒照别人。《条例》既明确监督主体、完善监督体系,又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这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必须谨记的。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电
馆藏&18323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