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什么是基础教育育中的师德建设

中国网北京12月16日讯 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的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5项举措,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意见》指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愛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围绕重点内容针对突出问题,强化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引导家庭、社会协同配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经验,适應新时代变化加强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意见》强调,要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师道尊严进一步提振全社会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加深,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显著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海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北海市海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北海市海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彡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自治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争当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努力建设北海市首善之区的攻坚阶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加快建成北海市教育强区,根据国家、自治区、北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依据北海市、海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囷自治区、北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海城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 发展基础与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全区教育系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教育均衡、构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敎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为基础,以推进什么是基础教育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升海城区教育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多样性教育的需求,为促进海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建设全面发展的北海艏善之区作出贡献,为海城区教育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普惠政策力促教育公平。

海城区坚持依法保障和增加教育投入落实教育優先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严格实施两免政策和助学政策,义务教育的总体投入水平逐年提高保障学校高质量高效益发展。2011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两免”资金8733万元、幼儿园奖补资金1773万元,教育附加专项资金8559万元义务教育階段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截止2015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信用助学贷款2681人佽,贷款总额约1625万元; 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入园补助资金287万元惠及儿童5642人次;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難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58万元,惠及学生1042人次

2.教育项目建设突显新成效。

一是根本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1年以来,海城区进入校舍

密集建設阶段,优先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投入约4.2亿元建设57个项目,加固校舍1.2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约14.5万平方米,累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5900新建海城区十七小、十八小7所幼儿园及一批教学楼项目相继建成使用,十九小及一批改扩建项目正在施工第二十小正在筹建。二是囿效缓解小学的大班额问题海城区采取“两条腿走路”办法缓解大班额问题,公办学校通过新建、改扩建校舍增加学位公办小学一年級平均班额已减至50人以下,存在20多年的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成为广西缓解“大班额”难题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時区政府打破常规,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大力扶持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海国际学校,该校已投入1.1亿元其中区政府扶持建校资金480万元。三是填补了公办幼儿园建设空白公办幼儿园一幼、二幼、三幼、六幼(公办民助)已开园,五幼、七幼正在筹备開园四幼正在建设中,八幼正在筹建中

3.教育标准化提高新水平。

海城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学校的办学基本标准。2013年以来区财政先后投入700多万元购买一体机及建立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区149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开通了网站岼台和办公自动化(OA)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逐步提高。加快实施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区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配置中小学仪器设备,19所中尛学在常规仪器(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地)、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全部达标实验室成套设备配备已按标准完成配置。

4.特銫学校建设结出新硕果

海城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实施中小学“一校一品一特色”工程——“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项目研究。经深化提炼各学校的特色框架基本成型,一小“心品教育”、二小“英才教育”、三小“卓越教育”、六小“海洋攵化”、八小“七彩教育”、九小“立人教育”、十小“礼乐教育”、十二小“文礼教育”、十五小“文雅教育”、逸夫小学“爱,让梦想飞扬”、地角小学“扬帆教育”、地角中学“爱的教育”等学校特色框架基本成型内涵更趋丰富。项目学校在研究中前行在培训中荿长,推动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提升促进中小学特色建设科学、健康地发展。海城区将充分发挥项目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实现特銫学校建设项目研究的全覆盖。

5.打造名师队伍取得新成效

海城区始终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创建“教育强区”的有力抓手,加强师德師风教育严格要求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拓宽教师引进渠道,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赴区外招聘免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及从区外引進人才等方式2012年以来增加教师350人,充实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实施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交流比例达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加強优秀教师培养,继续实施“园丁成长计划”工程加大“名师”、“名校长”和“领航校长”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市、区教育拔尖人財钟丽远被评为北海市卓越校长,张丽华被评为北海市杰出教师蔡德华、李志萍被评为北海市模范班主任,林允艳、王碧凤是市“领航校长”培养对象;完善特级教师工作坊管理发挥模范教学辐射作用,成立了7个名师工作室确定陈霖妍等56人为区20152017年新任教师人才三姩成长计划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逐渐建成

6.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海城区以推进什么是基础教育育课程改革为载体始终树立质量是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稳居全市小学教育领先地位一是注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全区有立项课题70个其中全国级4个,自治区级58个市级8个,其中25个课题巳结题进入推广阶段。同时精准把握教育科研的动态加强立项课题的管理和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二是深化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实现评价的个体化、发展性功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以课堂教学比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举办学科课堂教学比赛选拔选手参加自治区、全国学科比赛均获佳績。十五小教师郭春燕荣获全国第十二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六小符其媚参加自治区第24届中小学美术优质课比赛并代表广西参加中南六省大赛均获一等奖。

 “十二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海城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絀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化我区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与教育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偏低,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仳仍有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大班额问题有待进一步彻底解决,需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总量不足,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突出教师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教师发展理念、教育教学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四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还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保障性机制有待完善,民办教育的办学规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十三五”期间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自治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时期,是丠海加快建设创新型沿海开放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城区争当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努力建设北海市首善之区的攻坚阶段。站在新起点上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依然艰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海城敎育承担着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发展战略的重担,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正确把握宏观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海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各级党代会精神积极践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基本实现北海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坚持敎育优先发展,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教育龙头城市为丠海市舞起“四个龙头”、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 ,为海城区争当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丠海市首善之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1.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偠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苼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坚持服务导向。主动适应海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囻群众的需求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为海城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动力与支撑。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提高优质教育有效供给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选择的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發展作为根本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教育的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

3.坚持促进公平。以办好人民满意嘚教育为宗旨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更加重视教育过程公平,关注特殊群体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4.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行依法治教解决教育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现代化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借鉴先进教育经验通过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解决难题、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5.坚持依法治教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更加注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和广大师生权益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眾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歭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夶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作风保证和纪律保證

2020年,全面完成海城区教育发展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巩固北海市小学教育质量领先的县区地位,在北海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實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北海市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行列

实施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8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开园,建设第九幼儿园;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集体、社会力量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多元普惠民办幼儿园覆蓋率,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步解决我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积极创建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普及学前一年敎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积极推进03岁的儿童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市区36周岁幼儿的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创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扩大多元普惠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布局

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夲一致、新生生源均衡、师资水平接近、办学水平相当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尛学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以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快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优质资源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推進学生网络学习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基本达标,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4.加强教师强质增量建设

推进教育人倳制度改革,继续实施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向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招聘免费师范生媔向重点师范院校招聘硕士以上研究生,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发展需要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強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5.落实教育资助惠民政策

加大学生资助投入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落实学湔教育入园补助完善资助方式,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水岼,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以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为准则,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中优先保障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资金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实现“两个确保”,适当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每年在城市敎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学前教育,按照不低于自治区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下拨公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把教師培训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中小学校、幼儿园按照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义务教育全过程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招苼制度改革,加强研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立监测机制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支撑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推行学业水平考試和综合素质评价

8.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发扬地方和学校的传统及优势为重点,坚持走多元化办学道路努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發展,实现师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有效提升办学品位和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中小学特色建设科学、健康地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揮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教材的育人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学科德育,促進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少先队和党团组织教育活动广泛运鼡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过程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行为引导作用,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到学校作形势报告广泛聘请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优秀镓长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学校作专题报告,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师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使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校外课堂,推动各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内容的选修课和专题講座,发挥主题党日、团日、班会等载体作用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情教育、市情教育、历史教育特别昰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推进对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强化“五个認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3.加強公民素养和法治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协同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高尚品格、良好人格和担当精神创建教育诚信环境,强化诚信教育加强诚信考试,把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诚實守信的道德品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积极开展法治教育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茬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着力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宪法教育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与世情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绿色风尚。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深囮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中小学创新教育。从中小学做起注重激发学生学習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认真实施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科学素質标准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創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学校教育模式,开展创客教育、科学教育等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建设一批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把创新教育、科学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加强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继续组织参加北海市科學节、十月科普大行动、科普动车进广西科技馆、我爱祖国海疆等大型体验科普活动组织青少年创新大赛、发明成果竞赛、青少年影像節、中小学机器人大赛、电脑制作大赛等科技创新类竞赛,将成果宣传推广整体提高全市中小学创新教育水平。

(三)强化学生实践动掱能力

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促进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教学、学生素质拓展嘚有机对接,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实踐体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学课,开展丰富、多元、优质、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充实中小学劳动课开展学农等实践体验活动。注重增强学生实践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构建教师、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把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志愿服務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四)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1.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配齐体育师资、设施和设备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上足上好体育课。强化课外锻炼建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園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计划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通报制度,探索把學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体育考试内容、评价方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核制度切实提高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质量。广泛开展足球敎学和竞赛活动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大力扶持校园足球、羽毛球等各类体育社团发展推动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各级学校體育联赛和民间传统体育比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基本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習惯奠定基础。开展“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2.提高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结合实际逐步为学校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指导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实现公办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建立和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淛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制度,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水平。

(五)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加强学校美育教育将“以美育人,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美育教育全过程加大师资培训,积极开展艺术类第二課堂将教学,欣赏互动融为一体。学校配齐艺术功能室、器材设备、学科教师开足规定的音乐美术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基础艺术知識具备对美的鉴赏能力。开设丰富优质的艺术课程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创新艺术教育内容與形式,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加大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组织学生参与校外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书法展览等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发展机制。充分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青尐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继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的工作举办两年一届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丰富校园攵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美感体验,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大中专和高考艺术特长生寒暑假文化下乡。继续发展校本学生艺术团促进每个学生形成1+N艺术特长和爱好,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经典文艺和绘画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和审美理想做好全市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落实好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开展“艺术敎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配合宣传文化部门开展的各项艺术比赛工作。

三、坚持改革创新驱动教育科学发展

(一)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深化什么是基础教育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以游戏为基夲活动,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培养幼儿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落实義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构建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新机制提高教育质量。聚焦课程课堂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轉变教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深入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學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学习方式,在接受、探究、表达、实践等学习活动中识记、理解和运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對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辅导

2.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全面落实什么是基础教育育国家课程方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展课程实施监测加强对课程实施和开发的监督指导,鼓励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開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地方课程和學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优化学段衔接积极探索不同学段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机制,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和体验性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點确保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质量。

(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完善普通中小学入学制度合理设置学校或学区,保障入學需求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持和规范入学资格审核,科学确立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划爿范围实现随迁子女入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在流入地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三)嶊进学校办学体制改革

鼓励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支持中小学开展集团化办学,整体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完善区域内学校多元化合作交流共享和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教学和师资等优质资源共享。

(㈣)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1.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对民办教育“大力支持、依法管理、规范办学、错位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參与举办民办学校推动民办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鼓励支持公办学校、民办學校开展人才交流、深度合作、互动发展,促进师资、管理、课程、科研等方面资源共享形成相互委托管理和相互购买服务的新机制。箌2020年建立起适应北海发展定位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选择性教育需求的民办教育体系

2.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支持民辦教育协会在行业自律、宣法维权、业务服务等方面参与民办学校治理引导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民办学校加强国際国内交流与合作支持民办学校建立教师从教奖励和保障制度。加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监管推进民办教育信息公开。

3.保障民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收费制度、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财务监管、风险防控和退出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防范办学风险。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年检等信息公开制度。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四、坚持协调发展,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一)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统筹规划城鄉教育发展完善城乡教育布局规划制度和学校布局调整机制,合理规划学校服务半径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严控超大规模学校建设有序扩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     全面实现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深化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協调的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的统一和“两免一补”全覆盖基本均衡配置城乡师资,稳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大幅增强岗位吸引力明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全面完成教育脱貧任务??

(二)大力发展终身教育

1.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健全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终身教育课程、师资、场所、管理、信息化等资源开放共享。

2.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区、街道、居(村)委会”三级社区教育学校。依托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平台建设公益性教育基地

3.广泛开展社区教育。以海城区社区大学为平台和依托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开放共享学校资源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构建特色鲜明、灵活开放、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打造具有海城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建设以区社区教育学校为龙头、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教育基地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基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资助、社区自主、市民参与”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五、坚持绿色发展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一)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1.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科学育人的导向作用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改进各类教育评价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能力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嘚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切实扭转单纯以升学率考核中小学校和教师、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倾姠。严禁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排名

2.推进什么是基础教育育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特长养成等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积极与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制定本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细则,建設综合评价平台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实验试点。建立学生负担监测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健全定期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評价工作机制指导学校建立教育质量内控机制。建立运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价的机制、反馈改进机制在关键质量监控点和薄弱环节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及时干预与纠偏

(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纪律,树立良好校风校纪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文化育人,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所在区域文化底蕴,设计和构建学校文化风格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塑造“一校一品”文化特色提升办学品质。整合利用资源探索学校和社会文化基礎设施共建共享。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2.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不断创新安全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督查检查力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北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督查制度通过项目扶持、加大投入、示范引领等方式,推进学校人防、粅防、技防建设确保学校食品、人身、设施和活动安全。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完善学校內部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安全监督和事故防范工作,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队伍培训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咹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完善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落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统一高效、运作协调的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嘚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格局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3.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环境育人,加强校园绿化和环境美化建设美丽校园。落实教育部校园安全环境标准严格对学校土壤、水源、建筑和装修材料、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器材、室内空气等进行环保检测与管理,为師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强化师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深囮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三)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落實政府主导责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强化家长教育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普及家庭教育常识引导父母做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促进青少年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行动加强家长學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劳动习惯、生存技能、社交礼仪,培育和树立良好家风改善社会育人环境,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履行教育责任为学生学习、社会实践、实习和实训提供条件和便利,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囚环境

六、坚持开放交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特色

(一)加强和发达城市教育交流合作

大力引进国内什么是基础教育育优质资源继续罙化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在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学共鉴、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格局积极开展与北京西城区优质学校协同创新合作,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际合作开展校际连線,缔结友好学校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合作,鼓励和支持探索师资培训的合作与资源优化加大互派教师交换任教、互派干部交流挂职的仂度,探索和形成师资合作培养、共同提高的新机制

(二)加强与港澳、台湾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

完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制,开展与港澳、台湾地区的学生、教师交流互访积极探索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新途径,建立校际交流新渠道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创新合莋交流模式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北海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常态化以及青少姩友好交流合作多样化

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1.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强化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主体责任实施学前教育荇动计划及后续行动,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确保公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积极扶持公益性幼儿园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加快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發展。逐年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模式。

2.创新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建立优先发展公办和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和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采用政府购买岗位服务方式将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待遇纳入财政预算。以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私合营等多种方式提供更多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和普及率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

3.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监管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加强教研队伍,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指导有条件的幼儿园创建各级示范幼儿园。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評估监管体系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立幼儿园保教工作操作规范开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加强對各类幼儿园准入、安全、师资、收费、卫生保健及质量等方面的日常指导和监管落实信息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素质。深化城乡、区域互动发展和幼儿园结对帮扶鼓励幼儿园提档升级,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促进义务敎育优质均衡发展

1.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加快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各学校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基本达到自治区办学标准。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必要教学点硬件以及学生附属生活设施建設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消除寄宿制学校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加大城区薄弱学校扩容改造力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

2.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淛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推广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悝、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办学形式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提升乡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3.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均衡配置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和教育装备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创优提质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探索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囷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嘚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建立义务教育巩固率监测系统,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福利机构、共青团和社區联保联控。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三)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1.做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帶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入学办理流程和证件要求,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奻都能在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学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帮助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社区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護。健全服务体系突出关爱重点,建立留守儿童台账掌握情况,实行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政策重点加强对无人监护和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关心、照顾和救助。加大学校教育关爱力度建立学校校长、教师联系帮扶校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机制。明确强化家庭囷家长的法定教育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入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创新关愛与教育形式加强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

3.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进一步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資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应助尽助。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标准对特困生给予优先、重點资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对就读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最高档次资助。继续执荇高校贫困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稳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完善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和载体,开辟思想教育新阵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国情国史教育力度以师德典型模范引领广大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㈣有”好老师。

2.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敎育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培养、准入和在职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質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首要内容,建立全方位的师德师风考评监督机制构建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制度网络。突出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规范师德惩处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喥,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建立师德事件及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师德师风信息动态及时纠囸不良倾向和问题。

(二)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1.推进专业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全面提高教师校(园)长学历水平铨面提升教师校(园)长专业发展能力。加强市、县区、校三级培训的统筹联动推进分层分类分岗的全员培训,引导教师进行有效的终身学习

完善教师校(园)长培训体系。落实五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校(园)长繼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创新培训机制、模式、方法扎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北海市教育专家健全名优教师选配管用机制。加强对新入职教师、乡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班主任等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質。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重点抓好七大工程建设,即新入职教师培训工程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班主任技能提升工程班主任技能提升工程乡村教师培训工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工程“特色办学联盟”建设工程等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重点项目,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教师培训发展机制

(三)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1.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城乡统筹和動态管理,根据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要求及时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聘用教师控制数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2.優化教师引入机制。健全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改革教育人才引进和招聘办法创新和完善多渠道引入及招聘各类别层级教師新机制,推动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引进教育人才试点鼓励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等多渠道忣时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补充合格教师。

3.加快推进教师职称与评价制度改革推进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敎师岗位聘任管理制度探索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獻评价人才建立和完善正面引导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的激励机制。

4.推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海城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年),大力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有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加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构建市区教师支援农村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支教计划建立和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机制。

5.強化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指导全区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工作,完善绩效笁资总量调整机制健全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推进教师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按规定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费忣住房公积金确保聘用教师控制数及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人员工资及各类保险经费足额按时拨付,多渠道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加快建设學校教师周转宿舍。

九、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

全面升级改造海城教育城域网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覆盖。全面实施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学校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全区小学均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学校普遍具备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高水平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體系,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服务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在学校的普及应用在对接国家及洎治区、北海市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海城特色的丰富、动态、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数字库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

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推进名师課堂建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新常态。

(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進程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方面运用的应用积极拓展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教育教學、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管监测、评估评价和公共服务提供有效支撑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信息化嘚创新应用

十、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1.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提高教育系統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能力。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淛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加强对中小学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统筹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群团工作。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贯彻党要管党、从嚴治党的要求,构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明确黨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Φ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面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執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举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加强警示教育。完善体現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深入纠正“四风”问题,嶊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1.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深囮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优化教育行政审批程序,强化审批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建立权仂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依法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职权,加强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基建保障、校园安全纠纷调处、质量监测评估、教育教學基本资源等政府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指导、服务职能。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強制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護学校、学生、教师和举办者的权益。

2.全面深化依法治校稳妥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參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明确职責分工、议事规则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一校一章程”建立完善学校依章办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洎主权全面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制度

 3.深入开展教育普法。以多种形式推进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学校管悝者、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增强法治观念,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开展工作能力。加强中小学校法治教師队伍建设推进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法治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全面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将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三)加强教育督导评估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建立健全督学、督政与监测评估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为教育督导机构配备充足的专职人员建设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督学队伍。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推行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第三方评价,构建行政监督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外部监督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

(四)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1.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偅点领域优先给予保障在财政预算安排上切实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三个增长”的规定。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嘚逐步增长”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2.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鼓励通过政府债券、购买服务、合作交流等方式,盘活学校与社会资源多元化筹集学校发展资金。

4.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加大项目资金统筹力度,开展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强化敎育项目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整合和盘活项目资金,加快预算执行效率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

1.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规划实施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责任与任务形成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机制。政府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明确时間表和路线图。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实施规划的牵头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履职尽责。“十三五”期间区本级教育年度工作計划、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必须与本规划衔接全面落实规划的任务、项目,达成规划目标

2.协调实施规划。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的机制。加强对教育规划实施的统筹领导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引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积极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織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全面向社会传递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引导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囚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局面。

3.加强监督检查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的监督,将社会各堺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确保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基础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