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和大唐荣耀人物关系图的关系

关于大唐的百度百科_大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542贴子:
关于大唐的百度百科收藏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大唐圣果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大唐圣果,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隋朝时行宫居晋阳(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1]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
唐朝疆域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国唐朝,设京师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宗显庆六年后设东都洛阳,武后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设北都太原,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旧制。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改国号“梁”,唐朝灭亡。[1]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2]。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3]。
李氏起源 唐朝皇族出自汉族的名门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又是老子的后代,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又名李聃、老聃)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北周灭亡后,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 唐朝建立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
大唐高祖李渊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尊隋,每战必克,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大唐”,隋朝灭亡。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尊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公元627~公元649年)。 [1]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世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1]
永徽之治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4]
武周时期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本名武媚娘,即位后自造“瞾”字,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
武后从行图西文水县)她的国号为周,她本为太宗才人,后为高宗皇后,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母亲。唐高宗多病,武则天长期以皇后身份代他处理朝政,逐渐掌控大权,唐高宗去世后不久,她把持朝政,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67岁的太后武则天废睿宗僭号称帝,改国号“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亦称为“南周”(公元690~705年),自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族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尤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后来玄宗朝的名臣姚崇、宋璟等人也都是由她一手提拔重用的。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2岁,葬于乾陵。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武则天去世后,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也称唐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之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简介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隋朝时行宫居晋阳(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1]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
唐朝疆域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国唐朝,设京师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宗显庆六年后设东都洛阳,武后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设北都太原,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旧制。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改国号“梁”,唐朝灭亡。[1]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2]。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3]。 历史 李氏起源 唐朝皇族出自汉族的名门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又是老子的后代,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又名李聃、老聃)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北周灭亡后,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 唐朝建立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
大唐高祖李渊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尊隋,每战必克,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大唐”,隋朝灭亡。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尊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公元627~公元649年)。 [1]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世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1] 永徽之治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4] 武周时期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本名武媚娘,即位后自造“瞾”字,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
武后从行图西文水县)她的国号为周,她本为太宗才人,后为高宗皇后,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母亲。唐高宗多病,武则天长期以皇后身份代他处理朝政,逐渐掌控大权,唐高宗去世后不久,她把持朝政,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67岁的太后武则天废睿宗僭号称帝,改国号“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亦称为“南周”(公元690~705年),自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族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尤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后来玄宗朝的名臣姚崇、宋璟等人也都是由她一手提拔重用的。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2岁,葬于乾陵。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武则天去世后,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也称唐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之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4]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
唐玄宗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很快就攻陷了首都长安,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为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割据藩镇,使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度获得再次统一。史称“元和中兴”。[1]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5]。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晚唐时藩镇和宦官直接冲突的种子。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李德裕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削弱了。对于宦官也有诸多不满的唐武宗,没有像唐文宗那样,采取极端措施来进行解决。而是吸取唐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阳为尊祟,实则逐渐冷淡的手段。 在会昌二年四月,大宦官头子仇士良见武宗日益亲重李德裕,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武宗面奏此事。武宗很愤慨,唐武宗拿出了君主的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军去宜布御旨:“此事纯系谣传,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尔等不得信口雌黄。”将士们被震慑住了。 仇士良的阴谋被揭穿以后,只好惶恐地向武宗谢罪。在仇士良的阴谋被挫败后,唐武宗没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观军容使,以领神策左、右二军。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对他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职。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内侍监没做多久,基于大势已去,无东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对外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对内平定泽潞镇叛乱。在位时期藩镇降服。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5]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唐宣宗时期沙州人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 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咸通七年(866年)二月,张议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并斩杀尚恐热,传首京师。吐蕃余众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肃清,使唐廷无西顾之忧。[1] 唐朝灭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
唐末农民战争图由弟唐昭宗继位。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佑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系。[6]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大理国皇帝和大唐的皇帝原来是亲戚
大理国皇室段氏是凉州人,而唐朝皇帝祖先是西凉国王李暠,来自西北凉州,居然同时在中国建立了政权,而且对抗多年!很有缘分啊!没有武威段氏,大理国的历史就要改写。就连金庸大侠,对武威情有独钟,也因大理段氏。金庸在写《天龙八部》时,每当提到大理段氏家族的出身及其文化、武林渊源时,总是绕不过武威。历史上的武威产不了金银,但产人的阳刚之气,威武之躯。这不是金大侠的信口开河。秦汉时,杰出的将军多出自凉州。就算不生在凉州,也有过在凉州作战的经历。《晋书》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关就指函谷关,关西就指秦汉时的西凉。《五凉全志》载“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士风壮猛……凉州士民所以推锋执锐,父死子战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汉故也”。“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说的还是武威将士的雄风刮遍过天下。三国时袁绍统兵三十万,都对西凉兵马无可奈何。大理国段氏,发源于武威。《唐书?世系表》中说“段姓出武威”。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段氏自称先世是武威郡(凉州)人”。武威段氏源于河南,河南段氏则为周文王姬姓之后,其总根子是共叔段。姬姓如何变成了段姓,《史记?郑世家》中有明确记载。春秋时期,叔段不满哥哥郑庄公,便和母亲武姜联手,企图夺取权位。但庄公早有准备,叔段大败,只好逃到共(今河南浑县),改名为“共叔段”。此后,叔段的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改姓为“段”,在河南境内繁衍生息。逐渐地,人脉开始旺盛起来,后因官职调遣等原因,开始向西北地区播迁。这段子历史,世系表只用二十多个字就概括了:“段氏,姬姓,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其孙以王父名为姓。世居武威”。今天所能考证到的资料中,最早到武威任职的,是段仰的玄孙段贞。据唐《元和姓纂》载,西汉文帝时,段仰任北地都尉,其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子孙始居武威。自此,段氏家族在凉州大地上繁衍生息,建功立业,在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造就了一批青史留名的家族精英。凉州最著名的将军就是东汉“三明将”:段颖段纪明、张奂张然明、皇甫规皇甫威明。特别是段颖,凉州人,威震华夏,官至太尉,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段氏争了光。段氏也成武威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姓之一,立堂号为“武威堂”,郡望为“武威郡”、“京兆郡”。而后,武威段氏的一支又向云南播迁。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继之是北周之段永。段氏到云南后,为赢得土著民族的信任,与白蛮族打成一片,成了蛮化的汉人。集中生活在今大理喜洲镇一带。清朝著名武威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里说:“支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赁人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是大理段氏出自武威的又一铁证。可见,云南段氏的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汉人,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的后裔。段延子孙到了云南,入了白族籍,成为白族段姓,史书称为“蛮段氏”。“蛮”是对人的一种“不恭”。给云南段氏加一个“蛮”字,就有点歧视的味道了。可见,刚去不久的段氏势力并不大。这也符合云南大姓的发展脉络。段家在云南确实属于较晚兴起的大姓贵族。在汉晋时代,西南著名的僰人大姓有焦、雍、孟、董等家,段姓还排不上号呢,别说声名显赫了。云南段家的真正飞黄腾达,始于段延后裔,南诏国时期的段俭魏。其时,他因扶佐南诏王有功,被南诏王赐名为“段忠国”。在强盛时期,南诏是一个敢与大唐王朝分庭抗礼的边陲小国。唐天宝年间,国相杨国忠先后两次派精兵六万、十余万南征南诏,都以大唐大败告终。史书上只留下了十六个字:“流血成河,积尸壅水,三军溃败,元帅沉江。”事后,大度的南诏与唐朝修好,南诏王阁罗凤下令收集唐朝战死将士的遗骨,修筑“天宝大唐将士墓”,立《南诏德化碑》,以昭示后人。阁罗凤只所以要立此碑,是要在碑中立下他的谦卑与宽容,表明自己是不得已反唐,并希望唐朝以后容许南诏再度归附,故立碑为誓。这块碑至今尚存,碑阴还题刻着南诏官员的名姓,排在第一位的是段忠国。清人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六传生思平。”段俭魏被赐名为段忠国,擢清平官,这己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了。无疑,这一显赫的地位为后来段氏子孙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南诏后期,南诏内部出现了贵族豪强各自专政、擅权的情况。南诏第11世王世隆时期,南诏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代,世隆极力倡导佛教,广建寺庙,兴起学习中原汉文化之风,并于唐额宗大中十二年改国号为“大礼国”,想“以礼治国”,以此来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但天不佑人,公元902年,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第十三世王舜化贞,又杀戮蒙氏王族八百人,灭了持续近200年的南诏国,自立为君,建立了“大长和国”。公元927年,节度使杨子贞杀了大长和国第三世王郑隆各,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大兴国”。这个大兴,如同怀胎十月的婴儿,还没降生成人,就夭折了。刚过了十个月,杨子贞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国”。三十年间,苍山脚下,洱海周围,这三个短命王朝,就这样仓促更替。他们彼此内讧混战,实行苛政重赋,民不聊生。特别是杨子贞此人,弄权有术,治国无方,贪暴特甚,不得民心,受到了各地诸候的强烈反抗。段家出头的日子终于到了。公元937年,南诏清平官段俭魏六世孙、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粉墨登场。段思平是个颇有计谋与才干之人。之前,虽说他是名门之后,但刚入仕途,担任的仅是区区小府副将之职。所以处处谦卑做人,慢慢地笼络了人脉,得到了乌蛮三十七部贵族的拥护,洱海地区的白族封建主也很支持他,很快官居通海节度使。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段思平举兵起事。野史中说,这个造反的日子是神授了“青昔”二字,才定的。“青”撤开就是“十二月”,“昔”就是“二十一日”。换句话说,造反,不是段思平的本意,而是天命神授。自然反的有理,反的正经了。实质就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与百姓的愿望。段思平举起了“减尔税粮米,宽尔徭役三载”的大旗,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灭了杨子贞的“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开始以国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射雕英雄传》里一灯大师说:“我段氏因缘乘会,以边地小吏而窃居大位……”说的就是此事。“小吏”、“ 窃居”云云,实在自谦太甚。段思平建国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倡导“大理大治”的理想。采取一系列措施,统一全境,实行封建分封制,设置府、郡、部地方政权;实行新政,改革旧制,免除了37部徭役,盟誓互相和好,一时倒也国泰民安。他大力推行汉文化,学习儒家经典,与宋朝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使社会生产和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大理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后病逝于太和城,史称太祖神圣文皇帝。段氏自思平至兴智共二十二世,皆僭称皇帝,有庙谥,年号,历312年。这些历史在云南段氏宗谱上记得很清楚:“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宗谱上还说:“段氏自思平至兴智二十二主,历三百一十二年。元灭后理国,得四郡八府,蛮部三十有七,设大理都元帅府,仍录段氏子孙,世守其地,段氏自段实暨段明有十二总管,与元氏(元朝)共为存亡。”当然,段家在大理三百多年的执政中,并非一番风顺。三国时中原上演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在大理国同样上演着。段思平创立大理国后,为封赏帮助自己登位的功臣,开始大封诸侯,比如封高方为岳侯。各诸侯都世袭领有封地。在诸侯领地内,当地诸侯是最高统治者,其下也各有家臣效忠。如此的诸候自治制度,好象如今的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开明的很。但是,赋予各地诸候的自治权力过大,就为段家后世埋下了隐患与祸根。因为大理国诸侯之中,最有势力的属高、杨两家。到了公元11世纪中页,占据洱海地区的杨家公开和段氏王族争夺政治权力。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杨允贤公开叛乱,大理国君段思廉无力平乱。无奈之下,只好请地方诸候高智升出兵相助。高智升虽然平定了杨允贤的反叛,但却趁机扩大了高家的势力范围,占据了整个鄯阐府辖境(滇池上下周围地带,府治今昆明)。段思廉只能顺水推舟,封高智升为鄯阐侯,并且还不得不把国王直辖领地的一部分(白崖茹甸)“赐”给高智升。杨允贤虽败,但在洱海地区,杨家的势力仍很强盛。时刻寻找着报仇雪恨的机会。到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掉了国君段廉义自立为君。这次,就是段家太子不出面邀请高家出场,高家自己也坐不住了,大理的江山不能就这样白白让杨家坐了。杨义贞篡位后,鄯阐侯高智升出马平叛,杨家刚座了四个月热屁股,就被高智升打垮了。这次高杨交锋的结果是:杨家的势力再次受挫,高家的势力再次发展,占据了整个洱海地区。高家人终归比杨家人智高一筹。高智升明白,自己的势力虽然强大,也能把段氏彻底埋葬。但当国君,那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天无先兆,星无祥瑞,民众不服啊。高智升随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君,自己担任了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而鄯阐侯的位子,高智升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升泰。这人就是《天龙八部》里斗叶二娘的高君侯是也。其实,高家父子并没有金庸笔下那么忠义,俨然就是曹操、曹丕爷俩。段寿辉上台当年,屁股还没捂热,高家父子就借口“天变”,让他禅位给段正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保定帝了。到了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终于等不及了,撕破脸皮,上演了“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鄯阐侯高升泰为君”一幕篡位活剧,如同魏晋篡夺故事。高升泰假意拗不过“群臣相请”,把段正明拨拉开,自己登基坐殿,改国号“大中国”。好气派的一个国名啊,但跟某通俗歌曲无关。这时离当年段思平建国已经158年,段家递传十四王,暂告中断。不过也该段家气数不绝。高杨两家,虽是大理国势力最为强大的两大诸候。但当年段思平封赏诸候时,封了的并不仅仅是高杨两家。其它诸候势力虽小,合起来,就是一河洪水,足以淹没高家。各路诸侯不服高升泰夺位,闹的高升泰寝食不安,只在位两年就郁郁寡欢地死去了。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我之立国,以段氏之弱。我死,必以国仍还段氏。慎勿背我。”表面看,高泰明是出于“至孝”,说的很动听感人,实际上是“人争不过天”,“形势比人强”,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儿孙留下了后路。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高泰明还政段氏,拥立段正明的弟弟为君。那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金大侠笔下醇酒美人的风流王爷“大理段二”段正淳了。段正淳复国后,高氏依然掌握实权,世袭宰相,称“中国公”,政令皆出高门。段家徒有虚名。这样的手腕,实在比高家自己篡位称帝高明多了。高家极力扩充实力,通过分封子弟占据了大片领地。高泰明的堂弟高祥明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居然给段正淳赠送了一份“大礼”:附在土地上的农奴三万二千户。自己乃一国之君,臣子赠送的竟然是自己的十多万子民。这可是国君封赏诸候的大手笔啊!不知当时接受臣子“赏赐”的段正淳是何心情?真是君不君,臣不臣了。很明显,“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后世的段家,也太窝囊了些,谈论起来怪没劲的。不过从大中国的历史角度看,段正淳的后继者力主与大宋修好,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金庸笔下的段誉,错啦!人家的真名是段和誉,金大侠在小说里删掉了一个字。虽然大理国君只是摆设,但国事外交方面还得君王出面。作为小国,大理极力和宋朝修好,屡次遣使臣请求大宋朝廷加封为藩属,也就是甘愿做宋的属国,但宋朝一直牛烘烘的不愿意答应。经过大理历代君王126年的不懈努力(这大宋牛的了得啊),终于在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同意加封大理为藩属。宋朝给段和誉的封号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这就是段和誉最大的成就了。北宋亡于金后,段和誉仍旧痴心不改,继续向南宋朝廷进贡,并且要求进一步加强藩属关系。可是目光短浅的南宋朝廷一直对大理国存有偏见和戒心,置之不理。为后来蒙古铁骑轻而易举地击破大宋自挖了坟墓。蒙古挥师南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忽必烈。南宋理宗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用革囊度过金沙江,击退宰相高泰祥守军,长驱直入。大理国各民族的贵族纷纷降蒙。同年十二月,蒙古攻陷大理城。大理末代国君段兴智、宰相高泰祥及其弟高和,弃城而逃。兴智奔善阐,泰祥奔姚州。蒙古兵在姚州抓获高泰祥,解回大理,谕之降,不屈,被杀于五华楼下。 泰祥临刑,叹曰:“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吾事毕矣。”公元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泽,活擒了段兴智。但是蒙哥汗并没有杀他,而是“赦以为摩珂罗嵯(意为大王),领诸蛮”。蒙哥汗高明啊。打大理容易管大理难,收地盘容易收人心难啊。还得让他段家人替咱元朝管理云南吧。段兴智不但捡了条命,还得到蒙哥汗的赏识,继续掌管大理,这比当初受高氏欺压挟天子以令诸侯时舒坦多了。不由心花怒放,对蒙古贵族感恩戴德。于是段兴智把政事交给弟弟段实,自己亲自统率人马,协助蒙将兀良哈台继续征讨反抗蒙古军队的各族人民,甚至打到广西、越南,最终在战争中死于“王事”,也算为亡国之君挣回了颜面。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识时务,效忠蒙古,深得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自段实之后,终元之世,段家世袭“大理总管”,为蒙古统治大理出了大力。明破元时,大理总管段世还想效仿前朝,当大理的总管,给朱家效力,但朱元章派去的明军不答应,傅友德、沐英攻克大理,抓获段世,段家在大理的统治算是彻底结束,以后的云南就成沐王府的天下了。但段氏后裔毕竟是王者之后,推翻他们的是外来势力,而不是白族人自己,所以在当地的影响力、号召力,不是你朱家的铁骑踏过,就能烟消云散的。明清甚至直到解放前,段家王族的后人们还一直当着土司。现在呢,当然是雨散烟消皆陈迹,时代早已让小城的王气慢慢地飘散,留下的是平民的朴素,宁静的,安享地、自在地、诗意地生活着。历史的风雨,就这样慢慢刮过。但段家留给历史的谜,依然让后人深思不解。据历史记载和传说,段家在大理国的22位国君中,至少有10位先后在崇圣寺出家为僧,给大理崇圣寺增添了“妙香佛国”的辉煌,也见证了数位弃尘修行的大理国王之沉寂和落寞。在中国历史上,皇帝被杀、被废、被逐、被掳,或战死、投降者不乏其例,然而出家为僧则十分罕见。一个国度二十多位国君近一半弃了红尘,更是罕见。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曾四次舍身于佛寺,想不做君主做法王,然而在群臣的苦谏下,最终还是回宫当他的皇帝。清朝的顺治皇帝出家也只是野史传说。雍正皇帝好佛,曾说“朕亦即释主。”但他仍是“不衲人间个野僧”。大理国王为僧的意志和决心比他们大得多了。原因众说风云,史载不一,但皇帝竞相禅位为僧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大理国的中后期。这段时期段氏家族大权旁落,成为傀儡。也许,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国君禅位为僧是解决权力问题的最佳方式吧。看来,大理如此信奉佛教,不乏为一种政治智慧。前面我说“后世的段家,也太窝囊了些”,这话我得在这儿收回。你得从大理佛泽千年的历史去读,或许更能读懂君王之心。那不叫“窝囊”,而叫“大智若愚”。在古城洋人街,猛然间看见一家“段家酒楼”,门面不大,也不招遥,夹杂在那些时尚而又古色古香的酒吧中间。心里顿生了见着古人的温暖。别的门面,都起着什么樱花屋、冰岛咖啡屋、太白楼、唐朝酒楼的名字,这家酒楼只素素地亮了“段家”二字,就把大理古城和段家几百年的风花雪月亮出来了。在大理,还有什么品牌比“段家”二字更有历史感、沧桑感、厚重感呢?就想进去坐坐,与千年段氏的后人聊聊,说说你们的先祖生活过的地方,现在依然西风洌洌,雄风不减;还想喝一杯段家自酿的暖暖的酒,尝一尝白族蛮段氏味道各异的三道茶。但导游的一声催促,又让我瞬间醒悟,我只是偶然从段家门前经过的一个匆匆过客。大理,就是用她从远古传来的声音,吸引着众多游客的观光,有走马观花的,有驻足细品的,但真正能品出味道的还是大理人自己。大理的历史上,不论南诏时期,还是大理时期,虽然都以国自居,但一直不愿与唐、宋、元、明为敌。只要人家的铁蹄踏进,败北也好,归顺也罢,并不觉丢了先人的颜面,相反,一直谋划着与各朝修好关系。唯一唐朝时以小犯大,胜了两仗,南诏王却立了《南诏德化碑》,说那不是自己的本意,仍然渴望着以后能归顺大唐。不以胜喜,反以败荣,这是令人深思的一个历史现象。在游览期间,我曾请教过导游金花妹子,金花说没有先人的谦逊与宽容,就没有今天保存完好的大理古城。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是啊,历史上的大理,若遇着一个死抗硬拼的主儿,大理古城或许早就葬身铁骑与焚毁于战火之中了。难道,历朝与中原修好,就为了完好保存他们为子孙扒挣下的大理古城这份家业?今天的大理,苍山依然青翠,洱海依然宁静。越是宁静的地方,越有深藏不露的谜,藏在洱海的深处,历史的深处,需要我们慢慢地参悟,慢慢地品味!这种宁静,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光帮她打磨出来的。当时光一点一点地剔除了大理古城喧嚣与浮躁、苟且与骄矜、冷漠与哀怨、霸横与争斗的杂质时,古城就渐渐养成了宠辱不惊的品格。象是一千多年前,祖先的那份品格,似刻在《南诏德化碑》上的谦逊与宽容,又似城边崇圣寺三塔的镇定与从容,虽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而仍不失厚重的英雄本色。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凉王室和大唐皇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