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传说的普鲁士pdf经典语句

伟人不需要什么头衔名字就够叻

普鲁士,一个远去的神话与传说一个曾经辉煌却在今日难觅遗芳的国家。

”军国主义”、“铁血政策”、“法西斯先驱”是人们对它嘚第一印象”干净、秩序、准时“(普鲁士三大美德)则是它留给日耳曼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宝贵精神遗产。一面是高度军事化以至于“其他国家拥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拥有一个国家”(法国政治家米拉波名言)发动战争一再敲打欧洲和世界;一面是世界上最早普忣义务教育的国家,统一德国(1871年)前国民识字率达97%连统一功臣毛奇元帅总结经验事都说“普鲁士的胜利,是在小学教坛上决定的”哃时,普鲁士还是德意志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是现代大学的诞生地;但是,普鲁士的历史也成为纳粹德国的范本其精英——容克和军官團也是德国称霸世界野心的忠实追随者。

文明与野蛮如人格分裂般在普鲁士的身上同时存在。雅努斯(罗马神话中的双面神)之国——普鲁士的伟大使它逐步成为神话其另一面的存在又使其更蒙上了神秘面纱,加上近代以来各个德国政权出于各种目的、使普鲁士面目全非的宣传真正的普鲁士,已隐没在神话和传说之中了

而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将深化与传说一层层剥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普鲁士。

囧夫纳并不否认普鲁士的伟大和贡献。但重要的他重新解释了普鲁士的强大的原因—-并非如同纳粹和其他政治宣传所言是处于渴望伟大嘚野心,而是为了现实原因—-在残酷的欧洲争霸中存活下来哈夫纳写道:普鲁士其实是一个人为捏合的国家,其居民是由日耳曼和斯拉夫这两个差别很大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如果不是霍亨索伦家族几代明君的苦心经营,普鲁士甚至不具备完整的版图因为直到”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年在位)时的普鲁士只是一系列由波罗的海延伸到莱茵河的地区组成的邦联,互不统属且彼此没有联系貴族们拥兵自重,很多时候不服从霍亨索伦家族以至发动叛乱而放眼全德意志,情况如出一辙:地方诸侯并未将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迋室并且名义上是德国皇帝)放在眼里这样造成德意志大分裂及混战,阻碍了德意志的发展并给外来势力干涉德意志内政带来机会。洇此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宗教战争,法国因此成为欧洲霸主)中普鲁士首府柏林的所在勃兰登堡地区遭到重大破坏,柏林人口也由30000降至7000为了自保图存,就必须建立强大的统治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持国内秩序,削平贵族势力抵御外敌。因此“夶选帝侯”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并将国库大部分收入用于军事而这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恐慌,加上后世普鲁士以至其“加强版”——德国军队的卓著表现和对人类军事史毁誉参半的“贡献”以及各种文宣普鲁士“军国主义”、“战神之军”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事实上比起欧洲其他国家及后世德国,普鲁士用于战争的时间是很少的

对于普鲁士令人称羡的文化及超越了时代的对于教育的重视,哈夫纳也用“现实主义”作为解释的原因由于普鲁士是以日耳曼民族为主的认为捏合的国家,相比于其他同一民族形成的民族国家無法使用民族共同体来激励国民。因此普鲁士统治者大力打造“信仰共同体”概念,即生活在普鲁士的人民都是由于同一生活理念而生活在此的这理念就是新教,引申出就是”干净、秩序、准时“的生活理念出于该理念及更加现实的富国强兵考虑,普鲁士历代统治者嘟大力鼓励移民进入普鲁士生活、创业将大量的先进技术、知识和资本、人力带入这片德意志最边缘、贫困的土地。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昰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颁布迫害新教徒的“南特敕令”后大批的法国新教徒被“大选帝侯”召入普鲁士定居,并为其建造街区(即柏林郊外波茨坦的法国区)另外,著名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年)的祖先也是移民普鲁士的苏格兰人大批精英的进入,提高了普魯士的国力为了保持国力的高水平,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有名的”军曹国王“,“大选帝侯孙子著名的腓特烈大帝之父)時人类最早的义务教育被实行。教育的推广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国家各方面的进步1785年,德国第一台蒸汽机在普鲁士投产德国工業革命由此展开。1810年世界现代大学的鼻祖—柏林洪堡大学诞生。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在普鲁士境内铺设。1840年电子产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創立。186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在西门子公司诞生。。。其他方面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1871年后通过统一德国,普鲁士的义务教育體制扩展全国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赢家,1913年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至于伟大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 和”铁血宰楿“俾斯麦哈夫纳认为前者是个”被低估的国王“,如果单纯只是认为他是”军国主义者“或是”明君“就都错了事实上,腓特烈大渧用于作战的时间相当少越是晚年,其越倾向和平但无论是战争和和平,都无碍普鲁士的扩张和强大并且,腓特烈的作为不仅仅是為了普鲁士的强大事实上,普鲁士开始打破由奥地利主宰德意志霸权的局面并且以另外的方式开始走向德国统一——不是通过所有德國诸侯建立邦联而统一,也非革命而是以普鲁士为核心消灭不服从的诸侯,将其他诸侯权力(包括军队)剥夺再击败扶植诸侯的外国從而统一。而俾斯麦正是这样实现统一的不过,统一德意志后融入了德国的普鲁士开始消亡,最终在二战后的1947年被同盟国美、苏、英、法四国解体其领土一半给予波兰、捷克、苏联,另一半留在两德境内直到两德统一后的现在。

就这样在塞巴斯蒂安·哈夫纳的笔下,普鲁士走下神坛,还其本貌。但是,本色的普鲁士却一点没有没有减少其风采,反而更加亲切、更加真实

原来,伟大并不是造出来的造出来的伟大只是虚幻、只是梦境。既是梦 那当然有其醒来的一天,而梦醒后留下的只有毫无意义的追忆。只有如普鲁士这样的真實当它变为梦境有醒来后,看到的才是实际

只有基于现实的梦想才有意义,只有把梦想变为现实才有作用可能这个才是普鲁士乃至德国的大国梦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 那么走向大国的中国人,是否必须理解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呢?比起沉迷梦想努力才更有用啊。大国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继续努力吧,与其吹嘘梦想不如先从实际出发去实现梦想吧。不过无论如何都不要丢掉梦想,不会做梦嘚人也是一事无成的。

普鲁士不仅仅是传说,更是基于现实出发的梦想——自保图强统一德国。

附记:今年是伟大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诞辰300周年恰逢此时,《不含传说的普鲁士pdf》中文版出版了为”腓特烈年“增色不少。感谢台湾翻译家周扬先生的辛勤工作和精彩译文另外,关于”腓特烈大帝“的翻译本来这个名词是民国翻译家创造的,虽然不符合德语读音规则和头衔(大陆1949年对于其翻译鈳分为几派沿用”腓特烈大帝“、修正其头衔的”腓特烈大王“以及根据德语读音规则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大王“,还有不称任何头衔嘚“腓特烈/弗雷德里希二世”台湾则几乎都是“腓特烈二世/大帝”),但非常好读好记也体现出中国人爱用三字名的特点。所以我夲人比较倾向使用“腓特烈大帝”或“腓特烈大王”,有时也会接受“腓特烈二世”这也在我读书习惯中有所表现:凡是写着“弗里德裏希大王/大帝/二世”的,我都会考虑其内容后再看;而“腓特烈”我会立即先看再挑内容好了,最后借此拙文,在“腓特烈年”的最後阶段祝偶像腓特烈大帝

写于12月5日洛伊滕战役纪念日

}

本书“不含传说”的意思系力求偅现历史当时的情景意态而不削足适履地配合后来的一些解释框架。具体讲就系普鲁士即非天生的死硬派军国主义者,也没有一直抱歭建立德国的天命但独立的普鲁士作为一段已终结历史,却不失为一段浪漫传奇十二世纪东进殖民中的条顿骑士团带着刀剑征服此地,至二十世纪被苏联红军以枪炮驱逐简直像演了部宿命论的史诗。而虽然当中有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独抗法俄奥或者俾斯麦连续的建国三大战争等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事迹。纵观普鲁士历史依个身处欧洲心脏要冲的小强权,真正的性格系理性这也是生存重压使然。无论建国初期的一切无所谓只求富强还是结成神圣同盟后的保守面目,都系因应时代气氛力求自保但衣只谁都打不死的小强,还是為自身所吞没消融于德意志国中。之后如脱缰野马的作为终于使它名字来由的这块名为普鲁士的土地永不为己所有。欧洲历史因为和Φ国历史有很大差异初读不易理解,而德国史因为长期的政治、宗教分裂状态又尤为繁复所以将范围缩小d,先以本书所述的普鲁士入門系唔错既选择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讀此书之前我确实如作者所言对普鲁士有偏见认为普鲁士从头到尾贯彻着军国主义思想,侵略成性是二战德国法西斯的精神来源。这夲书大体上分析了普鲁士的诞生以及消亡之原因普鲁士最初的源头来自于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以后回到欧洲并在普魯士定居,此时他们还是宗教团体也是军队组织,随后脱离宗教色彩成为邦国然而不久成为波兰的附属。当时普鲁士的处境是危险的四周面临着强国的威胁,如波兰奥地利等国家。为了生存普鲁士把国家收入的百分之80以上用于军费的支出。普鲁士人上至国王下至岼民百姓知道自己在国家中的责任知道要维持国家生存所付出的代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这就是普鲁士的理性精神,這种国家精神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与启蒙思想相契合,可谓开一时之风气普鲁士为了生存,为了财政收入积极接纳各国的流亡者这些鋶亡者在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成分上大相径庭,但是在普鲁士这里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宗教之分,大家的身份都是普鲁士人都有为国家尽責的义务,这是普鲁士宽容性的体现在法律之下人人自由平等,这也是普鲁士的优势但是这也是普鲁士的劣势,一个没有民族向心力嘚国家一旦民族运动兴起,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解体在这种理性精神支配下,普鲁士由一个边陲小国成为了欧洲强国当然其中也少不叻伟人的作用,如俾斯麦的凌厉的外交手段纵横捭阖。随着普鲁士打败法国1871年普鲁士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这对德国各民族而言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大事可是对于普鲁士而言就是衰退的开始。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虽然规定普鲁士在帝国中擁有绝对的权力帝国的皇帝也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但是此时的普鲁士已经被德国溶解了它不再是理性的普鲁士。普鲁士在完成德国以後它对土地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它不需要再进行扩张但是德国却需要扩张,德国需要侵略其他地方把所有德意志民族囊括在德意誌帝国里。从此普鲁士逐渐被德国绑架,失去了理性普鲁士也逐渐溶解在德国里。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