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把大和号战列舰电影复活了呢,当年最强战列舰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大和| 战列舰_凤凰历史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讽刺的是,貌似强大的大和号从诞生之初起就已经过时了,而证明这一点的,恰恰是日本海军自己。
核心提示:讽刺的是,貌似强大的大和号从诞生之初起就已经过时了,而证明这一点的,恰恰是日本海军自己。日,大和号战列舰在进行海试。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昱,原题为:《面世就已过时:&镇国之宝&大和号的覆灭》 盘点整个二战战场,除了战争末期横空出世的原子弹外,若问有什么武器造价最高、威力最大但却又最为失败,应该是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了。作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至今仍在日本的电影、动漫中频频出现,然而,这艘战舰本身在二战中的表现,却成了一个暗喻它的祖国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冷笑话。 倾尽国力造图腾 1853年,当美国将军佩里率领着他那令日本人畏惧的4艘&黑船&,停泊在东京湾横须贺港外时,可能不会想到在仅仅90年后,日本人会建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反过来对美国人进行恐吓。&黑船来航&让日本从开国之初就染上对大炮巨舰的恐惧与崇拜,而这种崇拜成为了日本着力打造&大和号&这一图腾的远因。 所谓大炮巨舰主义,是美国海军准将马汉在《制海权》中提出的概念。作为19世纪的海军军事权威,马汉认为谁征服了海洋谁就能掌握世界,而控制海洋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更大的舰船和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受此学说的影响,从19世纪末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成为了各列强间的家常便饭。而四面环海、海洋野心巨大、又有着&黑船&心理阴影的日本则成为了这场疯狂游戏中赌得最凶的玩家。 当然,日本扩大海军军备的野心,本来是有约束的。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意法五国主力舰(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比为5:5:3:1.75:1.75,单艘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火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然而,1936年条约到期后,日本拒绝参加旨在延长该条约的伦敦海军限制军备谈判,并秘密提出了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 日本造舰计划从一开始就秉承了&以质胜量&的宗旨。而在大炮巨舰主义横行的时代,更大口径的火炮往往意味着更远的射程和更强悍的攻击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早在条约废止前就开始了建造超级巨型战列舰的准备。 在建造大和号的日子里,日本海军内部曾经有种说法叫&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日本有大和号战列舰&。的确,从大和号战列舰的体量来看,说它是一座用钢铁铸就的奇迹也许并不为过。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近代化不到一百年的国家来说,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之前最大舰船近一倍的巨型战列舰,无疑是种国家整体实力和工业水平都难以承受的疯狂举动。为此,日本不惜动用包括十几万吨优质钢材在内的大量战略物资,并耗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甚至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据统计,在大和号及其姊妹舰武藏号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砸近200万日元。要知道大和号动工时正值1937年,中日战争已经打响,日本此时真的是勒紧裤腰带,在以倾国之力建造大和号。 1941年12月,在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前不久,超级战列舰一号舰正式完工,舰体全长263米,舰宽38.9米,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吨,主炮口径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庞大的身躯让大和号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终停下。这艘舰艇被命名为&大和&,这个名字,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 面对这艘以举国之力打造的舰艇,日军内部也曾经有过质疑。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回答说:&帝国需要一个精神象征。&于是大和号战列舰就这样被当做钢铁铸造的精神图腾供奉了起来。
[责任编辑:周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415662
播放数:575720
播放数:550920
播放数:851626
48小时点击排行日本重建二战中被击沉的大和号战列舰
[img]http://img2.itiexue.net/6.jpg[/img]
[img]http://img3.itiexue.net/7.jpg[/img]
[img]http://img4.itiexue.net/8.jpg[/img]
:60年前,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为标志,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和平与正义的胜利,是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
:60年前,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为标志,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和平与正义的胜利,是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而就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重新建造了象征其“帝国精神”的“大和”舰,不管日本口头的动机如何,我们都必须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幽灵的复活!“大和”号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列舰,曾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大和”号沉没61年后,日,日本人重建了这艘“世界第一战列舰”———“大和”。这艘复制的“大和”将参加日本巨资投入电影《男人的“大和”》的拍摄工作。竟公然称“为纪念3000长眠海底的斗士” 据此耗资15亿日元拍摄影片《男人的“大和”》原样复制在完全封闭的船厂进行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这艘重新建造的军舰和原“大和”一样大小。确切地说,这艘气势恢弘的复制舰对日本人来说具有“纪念意义”。虽然重新建造的该舰不具备任何军舰的功能,但日本人一丝不苟地恢复了这艘当年“世界第一战列舰”的外型,它现在已经在日本广岛县向岛町完工了。同时,号称当时世界之最的460毫米的主炮也“恢复了原来的容貌”。日本吴市海事博物馆的负责人益本一敏说:“回到这艘复制品军舰上,真能切身体会到当时最先进造船技术的分量。”在对外完全封闭的造船工厂里,日本人以当初的设计图为基础,非常认真地复制了这艘巨舰,复制舰的主炮塔及炮身几乎都是百分之百复制的。险恶用心“纪念长眠海底的斗士”日本人说,重新建造“大和”舰是为了让日本人牢记那段历史,也是为了“纪念3000长眠海底的斗士”。这一点让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尤其不能接受,因为这艘战舰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更让人气愤的是,日本据此开始拍摄一部电影:《男人的“大和”》。这部电影耗资15亿日元,由角川春树策划、“日本东映”出品。3月26日,影片开始拍摄,预计在12月在日本公映。日本政府有关方面人员公然说,复制“大和”战列舰,也是日本政府重视二战及其“后果”的一种表现。他透露,复制的“大和”战列舰将参加今年在日本举行的一系列“纪念终战60周年”的“纪念活动”。拍摄电影日剧天王反町隆史主演影片的核心人物将由日剧天王反町隆史和著名的歌舞伎贵族中村狮童联手出演,该片将由佐藤纯弥执导。为了影片能如期在12月为日本所谓的“终战60年纪念”献礼,拍摄时间预计为3个月左右。角川竟然公然声称:“希望用爱与死的主题,表现日本人独有的自尊和精神。为此,必须借助电影这一世界通用的娱乐形式。反町隆史据说被要求在《男人的“大和”》剧中表现日本人所谓“视死如归”的气概,反町隆史不顾民间反对的声浪坚持要出演,他说:“能在复制的“大和”上出演这样场面宏大、主题厚重的电影,我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压力。”宗合新闻链接“大和”舰重建商赞助日歪曲历史教科书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会从倾向于右翼的大企业得到充足的资金。重新建造“大和”战列舰的三菱重工也支持编撰会。而朝日啤酒名誉顾问中条高德则在编撰会会报上公开声称:“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政治家,没有当政的资格。”而与此同时,反对歪曲历史的阵营则弱化,以安倍晋三、中川昭一为首的教科书议联对教科书、报道机关和出版物加强了歪曲历史的压力,编撰会以外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侵略、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记述都被删除了;在英语教科书等历史教科书以外的教材中,因为歪曲历史团体的压力,侵略记述也被删除。宗合相关资料巨型战舰“大和”号自上世纪30年代初叶起,已经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列的日本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向美、英挑战。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正式把美国列为假想敌。日海军认为,在战斗舰艇的数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军抗衡的手段,因而决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战列舰,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美海军在数量上的优越地位。于是在1937年制订第三次造舰补充计划时,确定首先建造两艘“大和”型战列舰,这就是“大和”号和“武藏”号。其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吨,大口径主、副炮20余门,航速27节,装甲厚、防护能力强,同时命中两条鱼雷或数枚重磅航弹也不致影响战斗。现在,让我们看看它的具体情况。宗合前桅楼、后舰桥及烟囱“大和”号有两个舰桥,在烟囱之前(以下称舰桥),是全舰的战斗指挥中枢。“大和”号一改大型战斗舰艇舰桥过大的情况,完全从海战实际出发,显得十分简洁。舰桥采取二重筒状结构,内筒中装有各种线路和管道,内外简之间的夹层里设有各种专用小室,外筒周围则设有与指挥、探测有关的装置。“大和”号采用单烟囱,其特点是,各锅炉的烟道均曲折向后,与烟囱的某一部分相接。主、副炮与高射炮3联装主炮3座,前部两座,后部1座。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约2700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舰尾与后甲板“大和”号的舰尾也有其特点。由厚甲板防护的舵机室内有蓄电池、柴油机、油压泵等设施,即使在动力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主舵仍能工作。舰尾的形状近似巡洋舰之尾,只是在舰尾后端有个平坦的地方,这里原计划安装水上飞机回收装置,后因故未装。“大和”号后甲板也较独特。在后主炮后,有机库、艇库、舰载机回收及发射装置等。为避免火炮冲击波的影响,机库、艇库等设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后主炮之后的甲板是铁质甲板。舰首与前甲板“大和”号舰首的最大特点是呈球形。这种球状舰首处于水线下约3米的地方。对于这样的舰首,当时既无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也还没有充分的论证,是由日海军技术研究所通过试验水池的船模试验数据决定下来的。建成后,经过试航也证明这种舰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特约时评日本军国主义阴霾为何不散?□尹继武日本人具有一种双重分裂人格,身心往往不一:拥有驯服的身体,却无驯服的心灵;截取了中华“仁”学说之形,而抛弃了精华之魂。所以,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一针见血指出,相对于欧洲的“罪感文化”,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其强制力来源于外部而不是内心。现实中,日本和平宪法只是一个军国主义阴霾的外在“紧箍咒”,而日本人却常常对外在的东西“口是心非”,试图消除外在束缚而重获“新生”。事实上,军国主义思潮在日本具有极强的社会文化土壤。近日,日本大张旗鼓进行“大和”战舰重建与电影的宣传,这只是散布于民间的军国主义阴霾之冰山一角。麦克阿瑟说过:“要把日本人民从军国阴霾的悲剧中拯救出来,不仅要驯化日本国民身体,更要驯化日本国民灵魂。”说白了,也就是说不仅要“驯化”日本上层统治者,更要“驯化”日本下层民众。1955年和平宪法制定,美国更多的是“驯化”日本统治者,而忽视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民间土壤”,此为军国主义复发危险之祸根所在。对待日本不散的军国阴霾,需要更强大的外在强制力,如果对军国主义的罪恶作无原则的妥协,那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和号战列舰舰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