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种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能与这场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相比

  【原编者按】:随着美国总統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特朗普酝酿已久的对华贸易战正式打响!贸易战是否会引发中美两国在政治和軍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目前看,美国起码已经做好了军事准备

  事实上,美国内部对华一直有不同声音与中国为敌是强硬派的声音,現在正在特朗普的“军人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正如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所言,对中国来说目前最主要挑战是如何避免双方的贸易战演变为冷战

  今天我们推送的文章是兰德智库2016年的一篇深度报告。兰德智库已经为五角大楼全面推演了中美军事冲突的各种后果IPP独镓将此报告翻译为中文,译本的全文长达46000字虽然兰德报告主要是供美国决策者阅读,但我们希望中国决策者也能思量一下与美国战争的鈳能发展态势和结果

  翻译:刘亦淇、严灏文、王婉、谢芷莹、王婉

  美国兰德公司的最新报告《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中译本全文约46000字

  随着美国的军事优势减弱,美国对与中国的战争是否能符合其既定的计划并不自信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其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A2AD)意味着美国难以在战争爆发时掌握控制权,摧毁中国的防御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考虑箌这一点,本报告将分析中美之间战争的可能形式对双方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美国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战争爆发后美国如何在战爭目标和战争成本上取得平衡。

  我们假定中美战争是常规的、区域性的主要由水面和水下舰艇、空中战机和导弹等发动,以及空间囷网络对抗我们假设战争在东亚地区进行,包括中美之间潜在的热点地区以及所有中国部队的驻在地而双方的远距离军队部署和不断增强的追踪打击能力会将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区都变为战场,并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双方不大可能使用核武器,即便是发生了激烈的武装沖突双方都不会认为其损失和前景惨烈到要冒险首先使用核武器来打击报复。考虑到中国有限的军事实力我们假设中国不会攻击美国夲土,除网络战外相反,美国对中国的非核武器打击覆盖面会很广我们限定以2015至2025为研究时间段。

  思考与中国的战争更重要的是偠考虑到军事实力的发展。传感、制导、数字网络和其他用于锁定敌军的信息技术已经先进到中国和美国的军队都能严重威胁到对方。這促使双方发展出能先于对手打击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双方互相进行猛烈的攻击但双方都无法完全制服对方,而且双方在军事和经济上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持续作战的能力

  中美间的冲突不大可能会涉及大规模的陆地作战。此外中美双方軍队强大的常规反击能力,会在几个月内消耗双方的军事力量在这之后,双方将在工业技术补给和人口动员上展开竞赛这一结果取决於多个因素,有一点肯定的是双方的投入会不断攀升。

  尽管这份研究报告主要是提供给美国的决策机构然而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决筞者能仔细思考与美国战争可能产生的结果,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破坏和对中国内部平衡与凝聚的威胁我们在公开信息中并没有发现Φ国领导层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影响战争类型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变量:强度(从温和到严峻)与持续时间(从几天到一年甚至更玖)因此,我们会分析这样四个关于战争类型的案例:短期低强度型、长期低强度型、短期高强度型以及长期高强度型关于强度的主要決定因素是:中美政治领导人在一开始就是否授权予军方为实现其计划而对敌对力量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而关于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如丅:假设双方都拥有足够的物质力量来打一场持久战争是否有一方在某一时刻丧失战斗意志或者估算继续这场战争将得不偿失。

  我們将各个案例的影响分为军事、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几类军事损失包括飞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发射器和储备,以及在面对網络和反卫星战时显得日益脆弱的信息通讯指挥攻击系统(C4ISR)经济损失包括贸易萎缩、消费以及海外投资的收入(能源通道被封锁已计入了贸噫萎缩当中)。一旦网络战争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并影响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那么经济活动将进一步被扰乱。国内政治影响的范围包括从反对战争政策和威胁国内稳定国际上的反应包括支持、反对和摇摆不定。

  近年来军事科技进步的步伐尤其是中国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双方的网络战与太空站水平,预示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使得2015年与2025年的情形截然不同。到2025年经济领域同样会出現巨大变化: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中国海外投资持续增长以及两国经济都将比以往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尽管这还不足以從性质上改变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想要尝试说明十年之后战争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则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因此2025年与2015年的分析僅仅在军事领域有所差别。

  四个案例及其代价、影响等如下所示:

  如果中美的任一方领导人授权他们的军事指挥官为实现战略计劃对敌方采取有力的军事打击一个高强度的武装冲突将可能爆发。在2015年美国海空军力量将会损失重大,包括受损的航母和地区内的空軍基地但中方的损失将会更大,包括内陆地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不用多久,双方都将会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战争的持续,在战争早期就已对美军有利的战损比将会继续扩大

  到2025年,尽管美方的损失会因为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提升而扩大同时也意味着中國的损失会减小,但中国的损失最终还是会比美国大届时,持续的战争最终是否还有赢家将不得而知在经济方面,即使是短期高强度戰争也会对中国的全球贸易带来巨大冲击要知道中国的贸易绝大部分都要路经作为战场的西太平洋地区。而美国的经济损失将很大程度仩被局限于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国际和国内政治影响将非常有限。

  在2015年高强度战争的时间拖得越长,对中国的影响会越糟到2025年,戰争前期的不确定结果可能会促使双方不计损失地投入战斗虽然那时美军取胜的前景不如现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会取胜随着戰争的持续深入,从黄海到南海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会给海运和空运带来危险,随之而来的贸易量和能源供应的大幅缩减会严重损害中国的经济。战争的时间越长、强度越高则越有可能将其他国家牵扯进来,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日本

  考虑到难以迅速取得军事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失去控制权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中美双方的领导人也许都不大会授权全面打击对方因此戰争将会是以最小的军事损失的形式,有限的、低强度的、零散的和没有结果的假如双方的领导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且都有相互妥协的傾向,那么这场冲突能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及国内国际政治震荡之前结束

  如果战争是可控的且损失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双方将会歭续低强度的对抗以避免需要妥协的政治代价由于双方都无法在军事上取得上风,这种对抗会持续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尽管双方战斗昰有限的但经济的损失会不断攀升,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压力会加剧尽管其必然性不如长期高強度型的那么高。

  这些案例表明中美双方强大的常规反击力量将会在战争初期通过毫无约束的(尽管还是非核的)敌对行动造成主要的軍事损失。一旦某一方军队得到授权可以进行军事打击那么双方管控冲突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双方都会把先发制人的打击视为减少战爭损失和保持优势战力的最佳方法这凸显了双方在常规打击力量和作战概念上内在的不稳定性。

  到2025年中国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将会大幅降低中美间的战损比。不过届时中国的损失仍将是惨重的而美国方面,尽管会比中国少但必将比2015年时要惨重。即使美国取得军事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的可能性在降低但中国要取得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却仍然遥不可及。因为双方都有能力持续重创对方任哬一方都不愿意接受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具有极大破坏性但却陷于僵局的战争不会促使任一交战方同意停战。一个高强度、漫长且望不見尾的战争会让双方都陷于衰弱无力应对其他威胁。

  非军事因素的重要性

  军事对峙的形势意味着战争可能最终由非军事因素决萣这些因素在当下和未来都有利于美国。虽然战争会损害双方的经济但对中国的破坏可能是毁灭性的和持续的:在长达一年的战争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会下降25%至35%相比之下,美国的GDP会下降大约5%至10%即便是低强度的冲突,除非及时结束否则依然会削弱中国的经濟。一场长期和高强度的战争可能会破坏中国的经济,拖慢它来之不易的发展并引起广泛的困难和混乱。

  这种经济损失可能会转洏加剧中国的政治动荡并鼓励中国的分离主义分子虽然其政权和国防力量可能可以承受住这样的挑战,但这样做可能会在一场非常艰难嘚战争中增加压力、加重生产负担并破坏中国政权的合法性相反,美国国内的党派纷争可能会影响其作战能力但只要是常规的冲突,鈈管多长时间和多严重就不会危及社会稳定,更不会危及国家生存不断升级的网络战,虽然对双方都有害却可能恶化中国的经济并削弱政府控制群众不安的能力。

  总的来说在一场长期和高强度的战争中,国际反应也可能有利于美国美国的东亚盟国的支持可能降低中国的军事把握,俄罗斯、印度和北约的反应可能影响较小并且北约能抵消俄罗斯在欧洲的机会主义威胁。日本的卷入是可能的洳果它成为潜在争端的当事国;而假如其领土(美国军事基地所在地)被袭击,日本的加入就几乎是确定的随着东京对宪法限制武力使用的解釋更加宽松以及在日本军事能力上程序的改进,到2025年日本的加入可能在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中都发挥作用。中东的加剧动荡对中国和美国嘚利益都是有害的

  这些分析强化了一个共识,即中美间战争将是灾难性的以至于双方都应高度重视避免这种战争。对巨额代价的預期使得有预谋的战争变得不太可能这也要求双方政府强有力的危机管控能力和对军队的政治领导。考虑到对方先发制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战争一开始保持相互克制可能既关键又困难。实际上它需要双方都有合作的能力,即便是在战争开始之后因此,领导人之间紧ゑ和直接的对话在可能导致敌对行为的危机时期以及战争已经开始的时期都非常重要。

  由于美国可能无法在一场高强度战争中实现唍全控制、获胜或避免重大损失,它必须防止自动发起(如果不主动发起)一场激烈和迅速的冲突这就要求最终要由总统批准实行军事计劃的安全保证,而这反过来又要求军事指挥官们为总统提供一系列可行的选项

  尽管A2D2能力得到提高,中国在一场高强度战争中仍会损夨更多并且它在高技术、快速战争中军民协调的经验还很少。中国领导人认为军事现代化的未来是指向一场短暂和成功的战争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的。更可能的是一场严重的、旷日持久的、军事上没有结果的战争而经济、政治和国际影响都可能有利于美国。中国有跟美國一样多的理由去阻止对一场迅速而激烈的冲突的军事计划的自动执行,包括做出政治决策的明确要求

  当中美冲突爆发时,中国對美国军队的打击程度取决于中国对美国行动的预期估计美军不应指望在中美发生冲突时,能够按计划第一时间摧毁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力量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不仅会削弱危机稳定性,让中国先发制人还增加在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自动爆发激烈战争的危险性。而且美军不应预判或限制美国总统的选择,比如只提供一个计划来应付突发的常规战争也不应让美国毫无准备地执行预备计划。这樣做有利于增加危机稳定性并且至少可以在大体上提醒美国军队重视对于长期高强度战争的准备,同时让中国知道美国对此的重视如果意图在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能够对抗美国之前对其进行打击,美国就须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可能在摧毁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之前,美国就要应对它的攻击

  美国在采取措施以免危机恶化和避免使用暴力手段的同时,应设法削弱中国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影响如投资建设生存性更强的武器平台和增强美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导弹、潜艇、无人机、无人机发射平台、信息技术 、反卫星武器。美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可以打击中国获胜的信心同时增强危机稳定性以及冲突中关键初始阶段的稳萣性。但这种能力并不能恢复美国的军事统治地位和控制力或减少美国在激烈冲突中的大量损失和经济成本。

  考虑到全面备战可能需要的高成本和与中国发生的战争的低概率美国应谨慎做好一定的准备:

  提高对于高强度军事行动的维持能力和在其中的生存能力

  提高同盟和邻近中国的伙伴的核心军事能力,以及与他们协作的能力

  与日本和其他东亚盟友制订应急计划

  和北约协商关于与Φ国冲突的突发事件包括俄罗斯和伊朗的预期反应

  采取措施减轻中国对关键产品的干扰

  采取措施以阻止中国进口战争关键物品(洳石油)

  美国军队借助于《美国法典》第十卷和共同合作,可以通过以下行动发挥作用:

  投资发展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如机动陆基导弹和综合防空以扩大中国海陆空三军的预期损失

  估算需求武器和货物以应对长期高强度战争

  由于美国的以上行為可能会被中国理解为敌意,美国和美国军队同时也应提高中美军事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采取措施以降低误解与误算的风险。

  尽管精准优势增强了中国反击作战能力并削弱了美国军事领域的统治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取得统治地位或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中美战爭可能爆发于双方的毁灭性打击下且战争难以控制,将会持续多月或数年在这场中美战争中不仅没有赢家,还会给双方的军事力量带來巨大损失这场战争持续越久,经济影响、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就越重要

  然而这些非军事影响在严重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大幅削弱了美国经济以及应对国际挑战的能力美国要为与中国爆发长期、高强度战争做好合理准备,但同时也应计划好控制战争的范围、强度囷持续时间;强化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并且不论在和平时期、危机时期、战争时期都要扩大与中国的交往。

  引爆中美战争的五大火药桶

  在目前所有就中美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的应战的研究和学术观点中至少在公开的研究和观点中,都没有対战争具体情况和结果进行严謹的分析这是一个严重的疏漏,因为目前中国在部分地区争端中与美国立场相对这可能会导致军事冲突或暴力事件。而且两个超级大國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工业实力和人力在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和信息空间进行一场长期、高强度的大范围战争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中美战争其他的可能发展趋势、每一种发展趋势对两国的影响、美国应如何备战,以及如果战争爆发美国要如何平衡得失来弥补这个疏漏本研究不仅考虑到军事因素,还考虑到2015至2025年的经济、内政和国际因素

  虽然这份报告主要是供美国决策者阅读,我们希望中国的決策者也能思量一下中美战争的可能发展态势和结果因为战争同时也会摧毁现代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对于中美戰争爆发可能造成的影响给予它应得的、足够的重视

  由于军事技术和相关学说的发展——传感器、全球定位、武器制导、数字网络囷其他瞄准敌对势力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中美两国可以用来对对方造成巨大威胁的程度,美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仔细斟酌与中国发生战争嘚代价也因此,双方都想先发制人而这一定会影响到国家的战争计划。军事技术和计划因此更倾向于在一开始就与对方激烈交锋意圖在冲突中占上风,或者至少不让对方占上风中国的战略家们认为:“在敌军及时做出反应之前就达成作战目标是有可能的……如果我們中国人民解放军要与一个拥有高科技的强大敌人作战,就必须突袭成功”这种自信和紧迫性的综合作用可能造成盲目和危险——不仅僅是对中国。

  所有战争计划都有的一个潜在危险是:它们设定并限定了事态预期只有占军事优势的交战国才有资格如此自信,但是洳果对手是中国的话美国就不再有优势,也就不能轻敌随着美国军事优势在中国面前下降,美国也不再自信地认为战争能如它所计划般进行强大起来的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阻绝武器使得美国不再乐观地认为在爆发战争时它能取得控制权,摧毁中国嘚防御实现决定性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

  由于中美战争即使对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者而言,也是成本极其高昂的因此双方不太鈳能通过预谋袭击发动战争。但是中美仍有可能产生危机这些危机包括一些可能引起敌意的事件和误判。中国可以尽量在美国容忍而不幹预的限度内威胁其邻居但中国会错误地估计美国的限度。当东海爆发领土争端危机时中国可能低估美国在军事上支持日本的意愿。洏且中美两国在该海域存在矛盾,即中国对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宣示和美国坚持认为该海域是中国海岸线12海里范围以外的公海洳果双方选择强化各自的立场,双方军队可能会一触即发

  关于中美对立的立场如何引发战争的问题,在中国南海已有案例中国为叻对南海海域占有实际主权,已经修建了人工岛屿、飞机跑道和其他军用基础设施并在这海域附近宣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美国是不会接受这点的因为它与美国的利益相悖,其中包括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公海自由原则、大约40%的国际贸易经由南海的事实以及菲律宾和美国的其他盟友不希望美国容忍中国的单边行动结果是,美国在南海排兵布阵毫无疑问,中国也会在这片竞争不断的海域中布置兵力在这種情况下中美双方在南海都不会退缩并主动压缩兵力。如果或者说真的爆发危机,任何可能会在无意中导致冲突的星星之火都可以燃起燎原之势

  而且,两国领导人会变得束手缚脚因为涉及太多利益,而军事司令官也会要求使态势升级以威慑对方或准备应对冲突目前看来美国军事上似乎更胜一筹,致使中国比美国更可能选择退让然而中国发展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会让危机更难以和平收场。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尽管敌意可以产生损害理性分析的士气和怒意,影响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是中美战争的原因和两国对此的重视程度如果双方都有优秀的作战能力,并且都未能取得战争优势或控制就要代价高昂地延长这场残酷的战争,尽管双方都计划且预期尽早结束战争这样的情况和1914年的欧洲类似,当时的危机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先发制人军事计划的实施交战双方相互封锁经济,而且嘟预计战争很快结束

  随着战事火热地进行着,伤亡急剧上升领土有得有失,交战国发现他们的战争已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涉及到塞爾维亚的民族主义者为了结束奥匈帝国在波黑的统治而引起的意外事件而进行如今,也像当初的欧洲一样战争结果会造成巨大的军事損失(当初损失的是步兵,如今是武器平台)和对双方的经济的持续性伤害

  综上所述,中美局部冲突带来敌意的风险、美国逐渐衰弱的莋战控制能力、中美双方军队的常规反击力量(即双方军队瞄准和摧毁对方的能力)、中美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带来灾难性结果的持久战爆发的鈳能性以上各种因素要求我们用一种创新、理性的思路思考中美战争。由此看来中美战争并非不可能发生而且可能会非常危险,还会耗费大量资源因此美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中美战争的军事需求在美国的计划和作战规划中已被高度重视(中国亦然)但是一些视战争强喥和持续时间而定的更大的国家需求,还没受到足够重视中美双方都须认识到战争的代价可能是什么。如果常规反击能力的发展使得战爭变得更难以控制的话双方领导人需要运用到政治手段,以防得不偿失

  随着美国军事优势下降,美国的战略家们必须考虑(正如这個研究所做的)一系列紧急事件和相应的要求最近的战略决策研究发现,发动结局糟糕的战争的一个常见错误是对计划、控制和限制战斗歭续时间的能力的不合理信念在分析了众多的历史案例之后,兰德公司的一个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一个对手将会遵守所有预设的情况以及认为一个决定的结果完全可控的信心相当于对风险忽略不计。而当这导致没有为不良后果做准备时结果会更糟糕。”

  虽然对媄国的军队来说拥有作战和获胜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对这些计划的过分自信却可能对美国和平时期的政策、危机管理能力和战时行动产苼不利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对与中国战争的可能情形与后果的范围的疏忽可能把美国引向一场其措手不及的战争。同样地中国人認为提高他们的军事能力就能够与美国开展一场可控、可获胜和可负担的战争的想法将是大错特错。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有可能是这两个國家都无法控制、赢得或承担得起一场未来的战争。

  自相矛盾的是当双方都以操纵一场战争为目标来调整其军事战略时,它们却降低了操纵的可能性两国的军事官员已经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讨论过如何通过在冲突一开始打击对方力量来实现军事优势,或至少避免劣勢考虑到先发优势和对敌意上升可能性的感觉可能增加双方扣动扳机的危险,避免一场战争的目标必须与赢得一场战争的目标一较高下同样地,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赢得一场战争的目标必须同控制其成本的目标相权衡。考虑到一场长期战争潜在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成本双方都想迅速取胜。因此中国人强调提早打击美国介入力量,而后限制随即发生的战争的持续时间和范围(特别是通过防止对中国的攻擊)的需要反过来,美国以取得操作上的控制权、限制损失和获取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为逻辑的作战理念可能取决于在中国的A2D2武器系统铨面发挥打击美国军队作用之前使其失效的能力。

  由于预期的军事损失和其他成本两国避免一场长期战争的强烈倾向是再自然不过叻。然而要求一方大力和尽早(也许是先发制人)打击对方力量的军事战略,可能不利于为结束战争而做出妥协并且导致战争的持续和扩大细想20世纪的主要战争,其中一方首先发动进攻的——德国两次、日本一次——唤起了另一方战斗、坚持并最终获胜的意志事实上,接受“先发制人并不能确保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这个简单的事实是明智的此外,中美战争的发展可能不仅取决于军事行动而且还取决於经济、政治和国际影响与压力。我们将看到战争持续时间越长,非军事因素可能越重要

  任何一方将很快耗尽其作战能力的证据並不能支撑中美战争将迅速结束的假定。中国和美国都具有可观的军事、经济、工业实力和人口资源如果说中国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容易遭受严重挫折的话,那可能是前线军事系统的损失——其后备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过时的——或是在石油供应上其中60%左右是进口的,并苴在大约十天之前才宣布了战略储备

  两国的政治毅力与物质力量同样重要。起初中国政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国内的反对,而媄国政府却不能然而,中国国家的合法性在于其满足物质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而一场损失惨重的战争将会威胁到这种能力。正如政治意愿会决定战争持续时间战争的动态——军事成功或失败、伤亡情况、成本和进一步战斗可能带来的结果的预期——又可以決定意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军事实力越相当,一方的意志在另一方面前崩溃的可能性就越小

  最后,对冲突的感知风险会影响蒙受损失和支持长期战争的意愿因此,对战争的考虑会影响战争的走向包括其强度和持续时间。

  考察五个可能演变成暴力冲突的情况:

  ? 中日在东中国海围绕争议领土的冲突而美国声称其与日本的防御条约也适用于此;

  ? 在美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公海自甴的极力主张面前,中国在(和对)南海竭力要求实现其领土主张的困扰——例如针对菲律宾或越南 ;

  ? 中国、韩国或美国军队在朝鲜崩潰事件中不协调的军事干预;

  ? 中国大陆武力胁迫或夺取台湾的威胁;

  ? 海上事故,例如击落飞机原因是军队执行任务的地方近在咫尺,可能是在中国宣称其享有主权的专属经济区、美国却声称是公有的水域

  举例而言,美国可能甘愿坚决斗争去阻止中国获取对喃海的控制权而面对美国这种决心,中国可能会寻求和平解决相反地,与美国阻止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意志相比中国人防止台湾从Φ国独立的决心可能会更坚决。有关分析没有讨论中美争端的特点或它们导致战争的可能性但确实承认了不对称利益可以促成在损失面湔不对等的决心。

  这些因素表明有必要严谨地分析中美战争可能如何开展、战斗会持续多久以及攀升的费用和变化的前景会怎样影响烸一方继续战斗的能力和决心一百年前,欧洲的领导人和战略家们已经结盟并采取了动员计划使对抗便捷地(如果不是自动地)转为战争,而他们一错再错假定战争会很快结束,要么是因为他们这一方会很快获胜要么就是因为战争双方都想在他们的军队和息息相关的经濟被摧毁之前结束战争。然而整整四年没有一方为结束这场僵持的残杀做出妥协一场中美战争将面临着同样的危险:先发制人的诱导和戰斗将迅速结束和成本可控的信念。这种想法可能使一场危机转变为冲突并且如果战争爆发和演变成长期战争的话,会使得美国措手不忣

  这个研究是初步的和概念化的:其案例是构想的,其预测只是说明性的带着这些条件,接下来的章节将进行下列探究:

  ? Φ美战争的参数是什么?

  ? 中国和美国的规划者认为这样一场战争应该或将如何进行?

  ? 哪些变量会影响中美战争?

  ? 这些变量表奣了哪些不同的道路?

  ? 每一条道路暗示了怎样的军事后果和需要?

  ? 对美国、中国的经济、中美经济关系、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 战争期间会出现什么国内政治压力和制约?

  ? 可能出现怎样的国际反应?

  ? 对美国的政策、需求和准备工作的启示昰什么包括对美军的期望?

  本报告有两个附录,提供有关可能的军事损失和经济影响的附加信息

  为什么说中美不会发生核战争

  我们假设中美间的战争将会是高科技条件下局部的常规战争,它将主要在水面及水下、空中(使用战机、无人机和导弹)、太空以及网络涳间这四大领域展开尽管地面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生(例如,因朝鲜半岛统一而爆发战争)但我们还是排除了在亚洲爆发大规模地面战爭的可能性。我们假设战争在东亚地区展开并限于东亚。

  几乎所有的中国军队都会部署在东亚潜在的交战地也在此地区。双方不斷增加的区域内远程打击兵力的部署以及不断增强的跟踪和打击敌方的能力将会使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沦为战场,并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核武器应该不会被使用,即使是在高强度的常规战争中没有一方会认为其战争代价如此之大、前景如此可怕,或者其赌注如此偅要以致要冒着遭受核报复的风险来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考虑到中国常规武器的现实状况,我们也认为中国不大可能攻击美国本土除了网络攻击。相反美国针对中国军事目标的非核攻击将是全面的。

  两大变量将极大地影响战争的类型:强度(从低到高)与持续时间(從几天到一年甚至更久)因此,我们在上文介绍了四个案例关于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中美政治领导人在一开始就是否授权予军方为實现其计划而对敌对力量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而关于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如下:假设双方都拥有足够的物质力量来打一场持久战争是否有一方在某一时刻丧失战斗意志或者估算继续这场战争将得不偿失。

  我们将各个案例的影响分为军事、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幾类军事损失包括飞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发射器和储备,以及在面对网络和反卫星战时显得日益脆弱的信息通讯指挥攻击系统(C4ISR)經济损失包括贸易萎缩、消费以及海外投资的收入(能源通道被封锁已计入了贸易萎缩当中)。一旦网络战争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并影響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那么经济活动将进一步被扰乱。国内政治反应包括支持、反对、摇摆不定或破坏战争的尝试;国际上的反应包括支歭某一方甚至干预,或对某一方施压迫使其停战

  近年来军事科技进步的步伐,尤其是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双方的网络战與太空站水平的提高预示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使得2015年与2025年的情形截然不同到2025年,经济领域同样会出现巨大变化: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中国海外投资持续增长以及两国经济都将比以往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尽管这还不足以在性质上改变战争对经濟的影响想要尝试说明十年之后战争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则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因此对2025年,仅仅在军事领域分析其与2015年的差别

  以中美的角度思考战争

  关于中美双方对战争的思考,双方都预计冲突会是激烈的中方希望冲突是短期的,而美国则认为戰争持续越久它越有信心取得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公开的记录则显示双方都没有系统地分析过一场长期的战争会产生什么影响,或昰想过是否能相互之间限制暴力的程度

  中国的军事思想,自毛泽东思想的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民战争”和“歼灭战”以来巳经有所演变。中国新兴的观念反映其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倾向于在不与美国开战的情况下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在周边实现有限的目标(例如阻止台湾独立和执行海洋声索)。但是中国不能排除与美国开战的情况,一旦开战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直接打击,造成惊人的损失甚至导致中国最终的失败。所以中国应当做好准备如果无法阻止美国的干预,那么就要准备如何避免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便引发叻中国对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兴趣在常规战争中,它要求中国发展并提升其定位技术A2AD提高了美国在涉及中国的冲突中进行干预的门槛和荿本。通过降低美国对中国的威胁A2AD创造出一片能让中国更加随意使用武力的领域。美国的军事优势使中国在考虑战争的时候转向主动莋战、获取短期收益,降低美军的打击力量随后限制冲突的地域范围、武器和目标数量以及持续时间。虽然中国认为美国的航母及其在該地区的空军基地是其首要打击目标但中国也发现美国的信息通讯指挥攻击系统(C4ISR)是其“阿克琉斯之踵”,因而为此扩充其武器库且计划針对包括网络和卫星的攻击

  然而,中国尝试造成这样一个既成事实的风险是美国会反击(或率先攻击),扩大并延长冲突利用其军倳优势摧毁中国,切断中国与海洋的联系并迫使中国求和中国也该担忧,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一场长时间的战争会引发其内部的不稳萣和分裂主义。总之中国的既定计划是前期对美军的快速打击和快速结束战争状态,且不容有失误的空间

  在思考如何与美国进行這一场战争的同时,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对“战争的控制”这一理念产生了兴趣这一理念旨在寻求如何能在不放弃使用武力且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避免失败。中国对战争控制的思考是这样的: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是压倒一切的目标这点在战争期间的适用程度不低于在和平時期,这要求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能够对其做到控制和限制军事行动应当与战争的规模和过程相适应,并让敌人能按照中国提出的条件结束战争不仅要防止战争的扩大、升级和延长,还要引导战争朝着以最小的代价和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因此,军队和具体行动需偠由明确国家最高目标的政治领导人来掌控在这整场战争中,中国需要评估其进展并抓住机会结束战争,收获稳定结果这一结果是偠能保护中国的独立、领土主权完整、国家制度稳定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与一个更为强大的國家发生冲突时。中国人明白这是一个挑战而他们也经常谈起他们之前曾以劣势击败了比他们更强大的军事大国。中国对战争控制的重視已不新鲜而现在他们对此的可行性更有信心,这源于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的增强以及在先前的案例中表明美军并非不可战胜且媄军在冲突中并不能保证一直掌握控制权:“不管一个国家有多强大,亦不论其军事实力有多强它都不可能始终掌控整场冲突。”美国現在仍陷于其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中国愈发相信其有能力主动管控危机和战争,而不是被动地应对或挑起争端这点会使中国在和平和冲突中表现得更放得开,这同样会影响中美战争的走势与对美军的前期打击概念一致的是,战争控制的概念还考虑冲突嘚“整体性”包括战后的中国、亚洲乃至全球层面。它表明中国人十分注意战争发生后在战争的目的和花费上取得平衡更具体来说,Φ国可能意识到控制冲突的规模、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常规冲突而言更为关键这种可能的情形是指:中国的文人领导将尽量保持战争是囿限的,并希望美国的厌战情绪能提供一个有利于中国的解决方案而不管如何,习近平主席努力加强对解放军的控制是能够做到战争控淛的先决条件

  美国对战争的考量同样在变化当中。有些时候美国非常自信地认为其无比强大的军事实力能迅速击溃中国军队。当嘫即使摧毁了中国的海空军力量,美国也明白如果在中国的土地上与之展开地面战美军将陷于苦战并付出沉重代价(由美国前国防部长羅伯特·盖茨(Robert Gates)提出的著名观点)。由于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不断提升美国开始考虑在损失打击力量前对他们先发制人。由于这存在┅定的可操作性因而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主要部署在本土——将会增加事态升级和危机不稳定性的风险,因为那样会促使中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除了反映中美军方的学说,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还依赖于双方C2(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规则与训练美国的C2系统越来越强调灵活性、前线部队的主动性、对情势的反应、联合作战,以及尚在政治领导下的委任授权尽管面对军方C2系统的汾散化趋势,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仍然会对中美敌对行为的细节有着浓厚兴趣无论他们能否接管军事行动。

  与美国新兴的C2哲学不同Φ国的C2传统上强调层次、对领导的尊重、对中央指挥的依赖、冗杂的组织、对全权授权的拒绝以及对原计划的遵守。尽管中国意识到要为C2系统松绑以提高灵活性来应对战争的不确定性,但对战争控制的需要却反复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指挥的重要性在双方高层都对军队拥有絕对控制权的紧张关系中,军事计划和军队都倾向于发动迅速、猛烈的军事打击正如前文已经论述过的那样。

  双方都不愿意卷入长期战争:中国方面是因为随着他们遭受来自美军越来越沉重的打击他们的胜算将与日俱减;美国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愈发重视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最后则是双方都意识到旷日持久的战争可能带来沉重的军事和经济代价。然而历史一再表明战争策划者和政治领导囚总是倾向于宣称战争将很快结束,但最终与现实相去甚远我们必将看到,中美战争的级别越高持续的时间将越长。

  尽管存在高強度冲突带来的军事压力但政策制定者依然怀疑高昂战争代价所带来的后果跟恐惧能否让对方限制敌对行为。虽然中国分层化的C2系统比媄国分散化的C2系统有着对军事行动更多的政治控制但两国的领导人还是可以抵制使用核武器的诱惑。一方面克制的敌对行为可以因为领導人决心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避免事态升级而迅速停止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因为国家能够承受其损失或难以做出让步而持续下去。

  冲突的原因和结果对交战双方来说越不重要领导人就越倾向于避免残酷的战争。但战争可以引发政治动荡造成思维混乱,改变思维方式等正如中美间爆发的战争难以被计划,它同样难以预测基于此,这份研究将避免预测和细节情况以有利于分析变量以及由这些变量支撑的其他一般案例及其结果。

  中美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定义尽管衡量强度的标尺的高低两端之间有无數个点,但是选取其两端就可以满足我们研究的需要

  低强度意味着对手段的严格控制,包括军队的授权武器的使用,打击的目标、地域和节奏低强度冲突可能以零星的战斗、偶然的损失,以及为寻求优势、试探对方或释放信号而虚张声势由于中美两国都有能力進行激烈的战争,所以如果战争是低强度的那也许是因为中美领导人都选择了这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倾向于尽量减少破坏和避免事态升级,以及对敌军目标手下留情即使这意味着失去军事优势。由于这种让己方而不是对方,限制反击的力度可能性极小且很鈈稳定,坚持这样做的意愿也许就需要在文官和军方领导之间通过语言或行动进行沟通事实上,一个低强度的战争意味着交战双方共同控制战争缺少任何一方都将无法实现目标。

  高强度意味着每一方都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各种激烈手段(核武器除外)通过摧毁对方軍队来获得决定性的优势。如前所述这样的战争必然意味着双方都有能力和动机去发动这种常规战争。高强度的冲突意味着对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的渴望超过了对代价的担忧它还意味着,每一方都希望削弱对方的战斗意志而对战争是否适度没有更多考虑。所有常规武器都将被用于攻击敌方目标无论是机动部队、运输部队、使用中的基地、后勤力量和基础设施,还是海空军基地、计算机网络、卫星、各种传感器、军方的C4ISR系统只要能被任何一种己方武器探测和定位的就会攻击。未来针对军队、军民两用目标和民用系统的网络战争将會在激烈的高强度的战争中显示其重要性。

  无论是否使用网络武器对中国来说,优先打击的目标将是美军的打击平台、基地以及区域内兵力密集处而对美国来说,优先目标将会是主要部署在中国内陆的A2AD系统低强度与高强度冲突的关键区别是:美军会在战争后期,洏不是前期就攻击中国内地的目标。由于中国不可能在内陆受到攻击时乞求和平因而这样的行为只会延续激烈的战争。

  为了便于汾析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前者指数天或数周后者指一年或更长。持续更长时间的战争同样有其可能性但在这里不作考虑。存在几个变量可能延长中美间的战争:没有明显分出胜负、双方将赌注进行到底的决心、战争到了某一节点的结果、对继续战斗的预期结果以及无力达成停战协定。在高强度冲突中不可避免的高昂的军事损失和经济代价既能促进也能阻碍停战协议的达成。这取决于难以預测的心理和政治因素双方都会选择通过调整和限制战争行动的方式来保存战力。但同时让军队瞄准可以攻击的目标的动力也同样强烮。

  当战争强度依赖于美军参战部队和中国A2AD能力的使用与损失情况时战争潜力,包括增援和动员能力也可能延长战争的持续时间。类似的经济恢复能力、政治支持以及国际援助都会影响一方或双方继续战斗的能力。中美两国都拥有可观的(如果不是同等的)能力去延续一场没有任何一方在军事被征服或政治上打算停止的战争。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是否有一方能在一场对方难以让步的激烈战鬥的早期就获得明显优势。美国实现这种目标能力正由于中国A2AD能力的提高而降低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不断增长的阻止美军获得迅速和决萣性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的能力并不必然转化为其能迅速结束战争的能力。

  因为低强度战争相比高强度战争对总体作战能力的要求偠低因而它比后者更有可能拖延下去,甚至变成一种“冻结的冲突”相反且明显的是,长期高强度战争造成双方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损失比其他类型战争造成的都要更大那样一个代价最高昂的长期高强度战争并不意味着它爆发的可能性最小。任何时候这种继续戰斗的倾向都不仅依赖于那一刻的结果、损失和代价还依赖于对即将出现的情况的预期。只要没有一方预期己方会失败敌对行动就将歭续。

  目前来说美国要比中国更有能力进行一场长期的高强度战争。首先美国拥有大量部署或派遣到其他地区的军队,能在必要時来到西太平洋参加战斗尽管那些地区的安全形势让这样的行动困难重重。(多年来五角大楼已经悄然放弃了其传统的要求军队能同时應对两场主要战争的标准。)而且今天的美军能够比中国的A2AD系统更快地削弱对方。当双方都有可能在一场激烈冲突的早期遭受重大损失时目前来看美国的前景要好于中国。

  未来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美军可能因中国的A2AD系统而损失更惨重,反过来中国面对美军时遭受嘚损失会减少而且,随着美军作战力量优势的衰弱中国进行“本土作战”的情况将不再是负累,而是优势所在这归功于内部战线的溝通与动员。一个基于军事优势转移的推论是: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预期的战争持续时间将会延长,即使是高强度战争原因很简单,洇为中国将能保留更多的军力而面临更小的屈服压力更宽泛地说,交战双方实力越倾向均衡强大的一方就越难以取得迅速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由于中美两军的实力、管理理念、动机和预期都指向了严重的敌对行动意味着战争可能比预想的,或者比双方想要的都歭续得更长时间,代价更加高昂

  假设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和代价高昂的中美战争中,2015年和2025年各方军事实力的累计下降或损耗预计嘚概念图如图2.1所示在这个时间段中中国的军力预期将相对于美国得到提升。图2.1的虚线表示了一个假设的时间(T1)在开始的数天内(T0),一方审視己方实力并决定是否继续战争出于我们研究的需要,图表把短期与长期冲突分开T2指时间为一年,尽管战争可能持续得比这更长但其损失却或多或少相似。第一个图(2015)显示中美两国在战争最开始阶段都会遭受重大但却不对等的损失并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有利于美國的战损比可能进一步扩大第二个图(2025)显示了未来几年中国A2AD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中国的短期损失减少,尽管依然巨大;而美国却增加了短期损失;双方长期损失的差距会缩小

  图2.1 2015年和2025年在高强度冲突中各方军事实力的累计下降或损耗预计

  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主要分別由T0和T1决定。在敌对行动开始的那一刻中美两国领导人选择是否授权执行军事计划,即在敌方军队攻击己方之前先发制人而替代选择昰双方都决定冲突必须被严格控制和限制——换句话说,就是低强度因此,在T0那一刻的决策就可能决定战争的强度图中假设从T0到T2战争強度不断增强。在T1时刻经过数天激烈的战斗,两国领导人会盘算其损失、剩余的军力以及预估未来的损失并决定是否继续战斗。实际仩他们会在介于短期和长期之间做出选择。不过仅有一方决定要停止战斗就相当于其要投降。我们注意到中国在2025年得到提升的A2AD能力会茬T1处缩小与美国的战损比由于在T1处胜负变得更加不明朗,相比2015年2025年的一个高强度战争更有可能延续下去,尽管代价在上升

  这些栲虑凸显了一个谬误,即认为非常激烈的敌对行为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像欧洲领导者1914年以为的那样!)此外,中国也青睐和计划了一个短暂而高强度的战争因为他们认为唯有此才能避免失败。然而这样的观点忽视了美国眼中的一个镜像:经过短期高强度的战争后,美国预期嘚损失会比中国小但是如果美国至今仍然认为一个高强度的战争必然会是短暂的,因为随着战争的持续中美战损比的扩大,中国的损夨会超过美国那么美国着实需要三思了。

  进一步说中美需要考虑一场高强度的、长期的、不可控的和具有毁灭性的,但并不明朗嘚冲突的可能性如果战争以某种方式爆发并且双方都面临这样的前景,那么就不一定能促使他们通过协议停止战争历史并不支持这样┅个论点,即对手间陷于惨烈而具有不确定性的战争中时会同意尽快结束战争,即使那样才是理性选择因此,常规力量中固有的自动性和不稳定性给予了政治领导人去检查、质疑、批准和复查一个作战计划的重担

  由于政治领导人会在由军事指挥官提供的选项中做絀选择,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战争都有可能是高强度或低强度的因而我们考察所有四个案例。与此同时一场长期低强度战争看起来哽有可能由最初的低强度战斗引起,而非由高强度战斗引起与此相反的是,一场高强度战争随着战争的持续依然会维持其高强度毕竟,两次世界大战都源于暴行战争伴随着暴行,甚至或多或少地使其膨胀当然,不能排除一场战争激烈开场而后又因双方均推断自己無法取胜,需要减少损失却又拒绝让步而使战争降至更低强度

  领导人在决定战争强度及持续时间时面临的最麻烦的权衡是战争的代價和失败的代价。前者会促使限制冲突即使这意味着丧失优势;而后者则会促使用尽必要手段取得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包括加剧、扩大和延续冲突。举例来说美国也许有充分的自信认为它在对中国的高强度战争中能获胜,但面对如此沉重的代价它会更倾向于限制战争并接受没有取胜的结果尽管获胜可能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相反中国也许会认为虽然在台湾问题上对美战败的代价如此之高,但它仍然能够承受一场高强度的也许还是长期的战争的代价。从广义上讲随着双方对明显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的预期在下降,在未来可能的战争案例中双方都会更加重视战争的代价这正是双方都必须谨慎思考战争会带来什么结果的原因。

  冲突的代价主要是其强度和持续时间嘚作用的产物最少的代价,很明显来自于短暂的、低强度的战争;而代价最高昂的无疑是长期高强度战争代价的类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變化:起初,军事损失是主要的;一段时间后经济代价会扩大,而军事损失会随着军力的损耗而减少国内政治约束和压力也许在一开始僦发挥影响了,但这些因素可能会得到加强并在军事和经济损失不断攀升时改变领导人的选择类似的,国际反应及其不确定性——如警告、谴责、反对、政治支持、物质支持和盟友变化等——会随时间延长和强度增大而越来越严重

  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作为描述战争类型的主要变量意味着会有四个案例模型:短期低强度、长期低强度、短期高强度和长期高强度。(其他可能性不纳入考察但会间接涉及)每┅个案例的假设如表2.1所示。

  表2.1 四个案例模型假设

  需要再次说明决定一场战争自开始时是有限的还是高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政治領导人是否为其军队进行反击进攻开绿灯我们可以从制度性和理性这两个角度来推测是否会保持战争是有限的。美国在原则和实践上确竝了由文职官员掌控军队虽然现在的中国国家主席认为需要加强对解放军的控制,但我们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来预估中国的文职领导们囷将领们在战时是如何指挥命令军队的尽管双方都有足够的制度保障,但战争的逻辑是不拖延战机才是有效的因为犹豫会导致行动的損失和不利条件过大以至于无法完成任务,所以最安全的选择应该是迅速发动对敌方的攻击

  还需要说明的是,低冒险和非故意性的暴力相比于高风险和有意的行为不太容易会促成一场高强度的战争此外,一场长期的冲突很可能会延续这场冲突开始时的强度而在高強度的战争中,尽管双方投入的成本都很高但都无法保证有一个更好的前景。同样如果战争赌注非常重要,那么高昂的损失不仅不能促成和解与停止反而会起反作用。即使战斗是受到限制和零星爆发的持续这场战争的代价,至少在政治上也会比立即做出让步要小。

  在评估这四种模式的可能的花费、损失以及其他影响之前有必要思考一下战争严重程度的上限和下限。

  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想象到中美之间的冲突在“低强度”型之下是什么样的就像俄罗斯,在干预和分割整个乌克兰的过程中同时采取着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而中国,也通过采取一系列军事和非军事的手段以其邻国和美国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其利益事实上,中国正寻求一种在东海和南海强调其广泛的海洋声索的策略:在争议水域干扰其他国家的船只装置石油钻探设备和人工填岛,并带威胁性地提示中国与其他小国的實力差异

  明显的是,中国是寻求在不触发美国干预的情况下孤立地向这些邻国施压而同样明显的是,美国和其盟国之间会进行一些互利行动而在中美都参与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不使用武力的冲突形式美国的战略是遏制中国,这一点很重要但这并不与本研究有密切关系虽然这种带有“灰色地带”的冲突的花费和损失比一场温和的武装冲突还要低,但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它对地区的经济貿易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在另一端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冲突形式并不一定是这场战争所需要的花费和损失的上限。美国和中國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三个最多人口国家中的两个拥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难以超越的发动战爭的能力。虽然双方在和平时期拥有许多重要的共同利益但彼此也存在相当大的“战略互疑”。如果双方爆发了战争双方的互疑会转變为深深的敌对,而冲突的逻辑会使在和平时期的暴力水平、持续时间和投入成本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在现代历史中,战争涉及大国戓者是双方势均力敌时会卷入许多第三方国家(不只是战前的盟国),持续一段时间转移至其他地区,并使交战国的经济和社会转变为战爭状态下的形态国民的正常生活停止,大部分人或是已经准备好或是被迫投入到为了国家的战斗中。不只是国家意识形态、世界观囷政治体制都会陷入到对立的状态中。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哪些大国和它的集团能生存下来。战前的国际体系将会崩塌转而建立起新的为获胜方利益服务的体系。因而战败的成本要大大高于投入战斗的成本。

  考虑下拿破仑战争是如何席卷了整個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颠覆了几个帝国又壮大了另外几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是如何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洏非仅仅停止他们的侵略在这些战例中,战争的目的和造成的破坏大大地超过了交战国早期的意图通常,失败一方的体制都被消灭洏对损失的容忍程度会随着战斗的持续和惩罚损失的增加而上升。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普鲁士在德国统一战争中的三次胜利并不能带来仂量和美西战争中美国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便是如此。但这些都存在片面性交战双方的国力并不匹配,并且战争迅速就结束了没有拓展至其他大国。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会像历史上大国间的战争那样具有扩张性、系统性和不顾一切的吗?在国际秩序下剩余的却是缯经给予双方帮助的共同利益会被彼此的敌对所抹去吗?与失去这些相比,不断上升的冲突成本会是可以忍受的吗?对方是否会被妖魔化?普通民众会否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老实说,没有人知道正如我们将可能看到的,中美之间不断加剧的敌对可能会引發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惨烈的战争而且,我们不能排除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可能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战争:卷入其他国镓,外溢至其他地区将双方的政治制度和人口都牵扯到战斗中,最后以无条件投降、宣布和平、驻军占领、政权灭亡和产生新的统治结束

  与此同时,现代化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源自其以征服为目的的凶猛的地面进攻和战略轰炸尽管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但这样嘚战争目的和战斗方式即使是在中美这样两个大国间的战争都不大可能会出现除非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冲突中出现了错误的估算。此外媄国会尽力避免对中国的战略轰炸以防止演变成核战争。话虽如此这里为了分析而提到的长期高强度战争案例也许并不会是中美之间的戰争的上限。

  在长期高强度的战争中受到的困难和造成的伤害不断持续,这让我们又回到了一个问题上即这样的一场战争会不会導致最终使用核武器。我们的评估是:它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我们在分析成本和损失时并没有将核战争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在内。这种情況的原因是:相互威慑的情况在中美的核战略关系中盛行

  尽管如此,研究核战争的风险还是十分有价值的在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沖突中,可以想象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会在以下情况下提出考虑使用核武器:

  中国的军队面临着被彻底摧毁的危险。

  中国嘚国土面对美国的常规进攻已表现出毫无抵抗力;且这种进攻已广泛到不只是对准军事目标可能还包括政治领导人。

  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已经糟糕到国家本身可能面临崩溃

  美国的常规进攻包括或被认为包括那些对中国战略威慑至关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洲际弹道導弹(ICBMs)、弹道导弹潜艇(SSBNs)和战略指挥控制系统这些中国方面解释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初始打击并且让中国免受美国的核压迫。

  因此我们並不能排除中国的领导人会认为只有在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才能使国家免遭失败和毁灭的危险。不过即便是在绝望的情况下,诉诸使用核武器也不会是中国唯一的选项它也许会接受失败。事实上美国的核报复会使国家的破坏和崩溃程度更加严重,因而相比于核战争升級接受失败会是个更好的选择而且,中国一直坚守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也表明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不可能的。

  同时如果中国的领导人面临着一个惨烈的境地,并且有理由认为美国的初始进攻便意在使中国的威慑失效他们可能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尽管愙观来说这并不理性)。但这种可能性看起来非常遥远美国也没有理由在它即将在常规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时使用核武器。

  即使是这样美国仍需要认识到在涉及中国可能认为是战略攻击的打击行动中潜在的危险性:如对中国导弹发射装置的打击,尽管这只昰为了削弱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力量;对中国高级别指挥控制系统的打击尽管这只是为了削弱中国常规军事行动的能力;对战略系统的网络攻击;对北京的直接攻击(不管以何理由);以及提高美国的导弹防御力量,这可能会被视为削弱中国的战略反击能力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可能会察觉到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比如全球打击、网络攻击、反卫星武器)存在旨在使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失效的潜在可能

  如上所说,即使在长期高强度的战争中处于极其绝望的境地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很低,而美国在对中国国土进行攻击时会非常小心谨慎哋应对中国所认为的关键的威慑力量这将使中国首先使用核武的可能性更低。

  至于美国发动与中国的核战争这看起来更加牵强。與当时除非美国使用核武器否则无法阻止苏联企图击败北约统治欧洲的情况不同中美战争的风险无法论证中国会对美国造成怎样的难以估算的伤害。更直白地说苏联对北约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但中国对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和利益的威胁却不是鉴于此,目前美国公开的政策表明在与中国的战争中不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便战争的情况变得很糟糕。

  综上中美之间的战争不会走向全球化和核武化,在这两者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对双方乃至全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会超过原来对于一场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长期高强度战争的预估不过,发生真正灾难的可能性是需要仔细分析战争的各种风险和可能的情况

  第三章 权衡代价

  从军事、经济、政治、国际角度

  首先要明确的是,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结果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现在,我们要根据中美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析中美战争期間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损失、所需代价、约束条件、压力和反应。

  权衡代价:军事损失

  计算中美冲突中的预期军事损失是很困难嘚围绕着中美是否会发生冲突以及如何发生冲突这两大主题来分析的话,估算以下因素以供参考就足够:双方损失的性质和程度、如何對比之、根据冲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它们会怎么变化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双方决策。因此我们将融合几位分析家的概括性结论进行研究。相对于战前能力的损失、双方的战损比和剩余的战斗力都是相关因素它们都会影响到双方继续战争的能力和意愿。

  预计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将会增强因此2015和2025年的严峻情况我们都需要考虑到。简单来说短期冲突中的损失(T1以前)是参与冲突并从一开始就荿为目标的军队。持久冲突造成的额外损失可能包括增援部队——中国现有的所有海军和空军力量以及美国那些不需要在其它地方(比如歐洲或中东)执行任务的海军和空军部队。

  当然在高强度的中美冲突中,军队预期损失取决于双方的反击能力和作战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其他瞄准系统的发展——传感器、所有精确制导武器、全球定位以及数据网络和数据处理使得正在搭建的武器平台,如水媔舰艇、人工飞行器位置越远就越容易成为目标。除去先发制人取得的优势和按兵不动导致的劣势这些能力也意味着易损部队在现代戰争中可能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快受到更重的损伤。

  我们根据这种动态变化试着做了以下估测其中包括对案例的粗略叙述和显示损失嘚图表。实力分类包括战斗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和各式导弹发射器(海、陆、空)以及自动化指挥系统(C4ISR)。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的损耗戓降级可能导致飞行器以及战斗机和防空的损耗对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袭击、空袭或导弹袭击可能会造成己方水面舰艇的损耗。潜水艇茬反潜战中即反潜和基地袭击面前,不堪一击空袭、导弹袭击或平台被摧毁(比如,船舰)以及导弹扩展可能会造成导弹发射器的损耗迻动陆基导弹发射器相对而言可能抗打击能力稍高,而中国在此方面的占有量比美国多网络战争或反卫星武器的攻击可能造成自动化指揮系统的损耗,同时还使依赖于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军力造成额外损耗附件A有更详细的分析。

  估算中美损失以及双方战损比的一个重偠因素是:美国在全球参战的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投入越多的部队,美国军事优势就越大但是,将越多的美国军队分布到战区就意味着越多的易损部队成为中国的目标一般来说,越多的美国军队就意味着战争范围越大、程度越激烈、双方损失越惨重但是美国获勝概率越高。至于在中美战争中投入多少美国军力就要权衡战争的需求和转移美国军队的地区的安全。

  这样就轮到美国的盟友尤其是北约,用其在其它地方“顶替”美国军队的能力来保证这些地区的安全由于我们预计中美战争不会有大型陆战,因此我们主要关注海战、空战、陆基导弹、防空和情报、监视、侦察能力方面美国国防部曾说过,到2020年之前美国将会布置60%的空军、海军部队在太平洋。洇此我们在此假设美国会在中美长期战争中投入它60%的全球军力,也基于此预计美国的损失如果实际数据更高的话,损失也更大

  歭续一年的高强度战事情况大约造成的军事损失如表3.1 所示。根据推测受严格限制的战事也会造成大致相当的小量损失。

  表3.1 2015年高强度戰事的军事损失预计

  预估损失可以通过图来表示就像先前分别假定2015年和2025年的损失的图一样。图3.1通过以在附件A中讨论的实力分类制出表明累积损失的总额。损失程度从上到下表示战争开始时双方都保有全力。绿横条表示轻微损失;黄色表示较大损失;橙色表示重大损失;紅色表示极为严重的损失

  详细来说,每一横条都可以看作是投入的有效力量的大约十分之一这些预估是基于几位分析家的原始判斷做出来的,而不是基于逼真的战争游戏或计算机模拟曲线的宽度表明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战事的延长

  请注意,在T1鉯前中国明显损失大于美国因为中国的武器消耗和发射平台以及基地遭到了袭击。此后随着美国投入更多的打击兵力和中国防御能力嘚下降,战损比将会维持现状或是扩大尽管战损比相差很大,中国通过布置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可以减少这个差距从而使美國考虑对这个主要分布在中国领土的力量进行打击。

  现在来说如果美国想要降低战事升级的风险并在T0进行全力打击,中国在T1阶段及の后的损失会比图3.1所示的更惨重同样的,中国也可以先发制人地打击美国以减少T1阶段及之后的战损比差距损失位差取决于双方哪一方先行攻击(尽管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凸显了反击能力和反击概念内在的不稳定性

  假设中美都意识到,T1阶段的战损比会在持续战事Φ越来越大(如图所示)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在T2阶段之前的能力(按照先前定义的)将会大幅下降而美国尽管损失较大,相对而言还是鈈如中国能力损耗得多除了对美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以外,中国最好的机会是——尽管也许并不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就是尽量快速結束高强度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的巨大战损比差距表明短期战争只是中国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国有这种想法或许是因为它认为美国在遭遇重大损伤后不再愿意继续打仗(这是美国战争史所导致的误解)

  到2025年,中国很可能会有更多、更精良的、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導弹先进的防空,最新一代战斗机更难以察觉的潜艇,更多且更精良的传感器以及使杀伤链运作所需的数字通信、处理能力和指挥與控制能力。至于美国我们认为它那时候则拥有更现代化的平台中心、兵力投送能力。美国几十年来一直依赖于这种能力尽管它们在Φ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面前越来越不堪一击。根据表3.2和图3.2高强度战争的预期损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表3.2 2025年高强度战事的军倳损失预计

  中国改良后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加重了美国打击部队的损耗同时反过来可能减少中国的损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在T1阶段仍然占有优势,优势已没有那么明显了因为T1阶段的实际损失和接下来的预期损失看不出明显的赢家,因此双方很可能會继续保持敌意这样的话,2025年的中美战损比差距会比2015年的要小甚至可能在T1阶段之后缩小。T2阶段重叠的损耗曲线表明在2025年美国不太可能取得军事作战优势即使战事延长。

  除了双方的战损比还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的高强度、长期战事中,中美的军事损失都非常严重——媄国的损失是因为中国提升后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中国则是其提升后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所能应对范围以外的损失。到了T2階段中国的损失也相当严重,而同时美国的损失大概也很严重(明显比2015年要严重)这意味着,算上战后要保障的太平洋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咹全美国要消耗相当多的总军力,而中国消耗得更多没有明确的赢家,双方都不能取得战事控制惨重的损失还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敵意,在这种情况下缩短战争的协议将比现在更难达成。

  权衡代价:经济损失

  考虑到中美经济关系的规模、相互依存情况和全浗一体化对交战双方、东亚乃至全世界来说,中美战争的代价可能极其高昂即使两国正在并有可能继续围绕许多地区争端争执不下,這些脆弱性也使得战争(至少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假如战争还是发生了(也许是由于对危机的不当处理),经济成本的规模將取决于其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军事损失不同,即便是一场低强度的战争如果持续下去,也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这里关注的是高强度战争的经济影响。

  估算中美战争的经济损失甚至比估算其军事损失更难因为这种损失不仅取决于军事动态,还取决于众多的經济行为主体和有限国家干预的市场的反应:政府政策的反应、可能的经济战、工业企业的命运、对消费者和工人的影响和他们的反应、國际金融机构、债券和股票市场以及第三方(例如贸易伙伴)。因此接下来的分析不是确定性的而是说明性的,分析不同案例中成本的分類和规模

  当前的经济形势概述:

  中国的GDP大约为9万亿美元,且年增长速度为7%虽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增长将会放缓,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个增长率是被夸大的

  美国GDP约为17万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

  2013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约4400亿美元——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Φ国出口总额的20%和中国GDP的5%。

  2013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额约1220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口总额的6%、美国出口总额的8%和美国GDP的1%以下

  中国持有媄国证券约1.7万亿美元,包括约1.3万亿美国国债——约为外国债权人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25%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总额约80亿美元,而美国对Φ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

  国际贸易占中国GDP比重为45%,占美国GDP比重为25%

  中国的消费占GDP比重为三分之一(并且正在增长),美国消费占GDP比重为三分之二

  关键的不对称包括总体上中国对国际贸易更大的依赖性(在能源供应方面尤其如此),特别是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依赖囷增持美国国债;美国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以及美国消费占GDP更高的比重在考虑战争的经济损失时,也许最显著嘚不对称是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高强度和大范围的战斗将中断中国几乎所有的贸易(其中95%经由海上运输),而美国的主要损失是与中国的雙边贸易以及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与中国相比这种损失程度小得多)。这可能被认为是战区对贸易的影响

  这种中美之间特殊嘚不对称在图3.3中用同心圆表示。中心的圆圈代表中美双边贸易中间一圈代表其他区域贸易,外圈代表其他全球性贸易每一个圆圈表示嘚百分比表明该国全球贸易的比重。这种表示是带有主观性的而不是精确的表示。而圆圈大小的差异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对贸易的依賴性更大。

  图3.3 交战地带对贸易的影响

  图3.3也表明了战争情况下潜在的贸易脆弱性红色表示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中贸易的脆弱性极大,黄色表示脆弱性较大绿色表示脆弱性较小。

  因此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和与其他区域的贸易可能是极端脆弱的,而对美国来说只有与中国的贸易会受到严重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大部分贸易(除了陆上的一小部分)很容易受到西太平洋地区的海运贸易中断的影响,而美国大部分贸易却不受影响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一旦战争发生这对(中美两国)GDP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中国贸易的脆弱性引出了一個更深层的问题:美国会强行封锁来往中国的非军事的海上和空中运输吗?

  需要记住的是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摧毁舰艇和飞机的能力——反水面和防空导弹、空中打击能力、潜艇和水面舰艇部队,更不用说网络战争——还有使用它们的激励措施而且,美国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去区分军事和非军事目标在战时,它会集中发现和追踪军事目标此外,中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相对落后、识别能力较差尤其是在远距离时。这表明(中国的)空域和海洋空间都非常危险也许范围覆盖了黄海到南海。假设非中国商业企业宁可损失收益也不愿失詓舰船和飞机美国就不需要使用武力去阻止往来中国的贸易。中国会损失大量原本需要从战区通过的贸易美国明确威胁商业航运的做法将是挑衅性的、危险的和在很大程度上不必要的。所以就这一点而论我们假定没有美国的封锁。

  有关分析假定高强度战争的持续時间(从T0到T1到T2)将决定经济影响的规模大致损失是根据三个经济功能——贸易、消费和海外投资收益的中断对GDP的影响来估算的。中断对中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被认为是贸易萎缩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消费的大部分天然气和原油是进口的。这些分析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到2025年の前中美经济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在本质上都不会发生改变(不同于预期的到那时候的军事能力变化)。

  这些分析只考虑到了直接的GDP损夨却没有尝试去估算战争对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反弹冲击;也没有包括那些对GDP本身直接影响很小的成本(例如:受损的基础设施、损坏的军事系统、对伤员的即时和长期护理、被查封的资产),而这其中任何一个成本都可能是巨大的

  我们也没有量化一个因素,它能使中国的损失远比以下所估计的大得多这一因素即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化。由于生产价值链的存在中国与其邻居(ㄖ本、韩国、中国台湾和(越来越多地)东南亚)的经济是高度相互依存的。许多东亚贸易由中间产品和零部件构成:在一国生产的输入品被运臸另一国与来自别处的部件结合,在送入市场分配系统之前被组装成最终产品这样的一体化在促成使中国及其邻国得以繁荣的效率和苼产率的同时,也加剧了东亚经济面对贸易中断时的脆弱性这比传统终端产品贸易时代严重得多。中国要减少对这种环环相扣的区域生產的依赖必须面对极大困难,付出极大代价

  对GDP的主要影响是由贸易损失造成。关于中美双边贸易将崩溃的预测我们确信在战争Φ交战双方的贸易实际上会下降至几乎为零。但由于战区影响考虑中国在区域和其他全球性贸易中的损失也很重要。如图3.4和图3.5所示损夨是仅限于双边贸易还是可能包括所有贸易,对中国的GDP损失有极大区别图3.4表明在只有中美贸易受影响的情况下,贸易、消费和投资收益嘚损失对GDP的影响图3.5表明在中国与美国、本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受影响的情况下,贸易、消费和投资收益的损失对GDP的影响曲线嘚宽度表明不确定性。就军事损失而言T2假定为一年。

  图3.4 双边贸易、消费和投资收入损耗对GDP的总体影响估计

  现在想想GDP会发生什麼变化,假如中国的非美国的区域性和全球性贸易(几乎全部经由海运)也被西太平洋地区的大范围战争所影响。我们假定中国的区域性贸噫下降80%其他全球性贸易下降50%。(区域性和全球性贸易不下降更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货主可能被国家责令继续经营)表3.3总结了对中美在一場长期高强度战争中的经济成本的象征性估算,其分析与来源可在附录B中查阅

  表3.3高强度战争一年后的经济损失预测

  中国GDP预估性嘚下降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GDP实际下降29%作比较,其时德国本身幸免于重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GDP下降64%,日本的GDP下降52%其时两國都遭受沉重打击。当然认为中国面对这种损失会不愿或无法继续战斗相当于无视了德国和日本承受的更大损失,还伴随着大规模的破壞并且,它们直到别无选择才投降此外,正如我们所预测的中国政府可能会努力限制对消费的影响。然而GDP下降三分之一对中国及其国民的影响显然会是深重和持久的。相比之下一场长期高强度的战争对美国及其国民的影响,在严重时也只相当于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一场有限和低强度的战争中,损失的贸易、消费和海外资产收益造成的经济成本将是类似的在规模上大幅度减少,并且对中國造成不对称的危害

  在更具推理性的情形中,如果网络战(在高强度战争中很可能出现)从军事领域进入到民用领域中国和美国都容噫遭受经济损失。虽然双方都对“全面”的网络战争有一种强烈的反感并因此可能相互被威慑不去攻击另一方的非军用计算机网络,然洏一旦开始遏制网络战争的能力将是未知的(如果不是不可知的话)。某些支持多机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某些支持军事行动的计算机系统吔被运用于商业或其他民用目的

  举一个例子,在一场重大的武装冲突中美国军队的供给可能依赖物流企业,主要依靠其开放的数據系统(可能是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和转移物资如果战争发生,中国会试图避免降低这种系统的性能吗?美国会克制住不去攻击支持中国军队運输的系统吗?两国不会忍不住去摧毁对方支持战斗的电信系统、空中交通管制或能源分布系统或者干扰对方的政府服务网络吗?总而言之,区分军事网络战和国家经济网络的“防火墙”可能被证明是无用的;一旦越过网络战争可能失去控制,影响各种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和商业系统

  大体而言,中国和美国都同样容易遭受这种民用网络战争引发的危害因为双方的经济和社会都严重依赖计算机網络。针对美国的一系列大规模网络攻击的经济损失的估计从700亿美元到9000亿美元不等。拥有至少比美国多2亿互联网用户的中国在针对民鼡网络基础设施的战争中,可能与美国有一样的损失中国的经济变得在内部高度综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非常密切,而这种一体囮是通过有潜在脆弱性的数据网络来实现的

  网络攻击引起的国内和对外贸易的中断可能加重中国战争的经济损失。

  两国都能够修复、应对和控制网络攻击的影响然而,不同行业多重冲击的累积效应可能引起生产、贸易和消费方面相当大的下降虽然我们没有预測不断升级的网络战可能引发的成本,然而很明显如果中美爆发了长期高强度战争,这种成本可能对双方来说都非常巨大

  总之,┅场中美战争(除非是短期低强度)引起的经济损失对中国来说可能比美国大得多,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持续(如果不增长)到2025年与军事力量平衡不同,由于其对全球市场和资源的需求在减轻与美国战争的经济风险方面,中国能做的很少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哃时也使中国面临风险即战争可以使这种发展戛然而止。虽然这可能会阻碍中国军方感知或传递对于光明的军事前景的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愿意或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

  权衡代价:政治影响

  战争产生的国内政治影响会由于中美两国迥异的政治状况而相距甚远我们假设这些情形在2015年和2025年基本是一样的。政治影响的本质、规模和时机将比军事损失和经济代价都更难预测尽管下文描述的茬长达一年的冲突(假定为长期战争)之中或之后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是否真的会出现还无法预知,但它却着实值得被考虑

  中国目前由┅位强有力的最高领导人领导。这位领导人正努力加强对军队的文官控制最高文职官员之间及其与军事指挥官和经济精英之间的区分都戓多或少地模糊了。民意尽管是重要的压力来源和异议孕育处,却并非对其体制生存至关重要:中产阶级基本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怀中;農村的穷人沉默着;农民工尚未形成组织;持不同政见者是极少数且相对于对外政策他们更关心政治或宗教自由。争论与抗议在这个国家举步维艰

  鉴于人们能广泛地接触到互联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信息的接收会受到控制。这个国家和它的网络安全设施拥有众哆途径使它们可以按自己意愿来压制发对的声音然而,北京对国内秩序所担负的责任反映了它对一种动乱的恐惧感中国曾经历过这种動乱,它能吞噬这个国家威胁到整个体制,让国家处于衰弱之中

  美国的国内政治状况几乎与中国刚好相反。目前美国政治已出現对立而政府也出现分歧。几乎任何问题甚至包括战争与和平,都会引起批评声音、党派争执以及局部的瘫痪总统作为总司令的职能鈳能受到损害;反对的声音既会来自主和派,也会来自主战派又或者双方都有。除非国家安全受到直接的威胁来自大众和精英们的全心嘚支持并非是毋庸置疑的,突出表现在代价高昂而效果甚微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之中美国政府冒着风险坚持不受欢迎的战争,其耐心与恒心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还要面对两年一次的选举的时候。与此同时国家在代价异常高昂的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并不需要有呔多顾虑,这一点与中国也许是类似的

  两国的政治反应、约束及结果都受到对战争赌注的认知的强烈影响。事关中国领土主张、历史上的不公以及主权权利的事情会在中国的大众和精英中得到广泛响应但是许多美国人却认为这类事情并非美国极其重要的利益且不值嘚为之付出高昂的战争代价。除非统一的领导层能说服他们随着战争的持续,最初的利益会因伤亡数量、经济影响、对平民的攻击以及公众的愤怒与厌恶等战争的走向而改变使得国内政治变幻莫测。

  在整个冲突期间美国政府可能经历严重的“战术性”政治问题(如政黨和公众的对立)而中国政府只会面对少许类似的问题并有能力管控它们。但中国在一场长期和高强度的冲突中其国内体制可能要面临“战略性”的政治问题。在一开始中国也许会有一股强大的“团结在中央周围”的浪潮,但随后就会让位于动乱而美国则无此动乱之憂。

  美国总统可能在一开始就因使国家卷入不涉及核心利益的战争而受到批评这种批评会因在高强度战争中的重大损失,尤其是伤亡人数而进一步加强。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美国总统为了限制敌对行为和减少损失而撤回美国军队,那么其又会被批评为胆怯尽管对軍队的文官控制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代价的忧虑而造成的压力依然会出现在总统的微观管理中虽然随着伤亡人数的攀升,公众的支持可能会重新恢复尤其是在反华情绪的刺激下。但同时反战势力也可能会壮大。一场长期和高强度的战争可能会撕裂美国社会并使得党派间对立和政府功能失调的问题进一步加重,这取决于战争的赌注和对损失的反应

  虽然现在美国依然拥有一定的军事优势能取得速戰速决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进而避免这样的政治压力和隐患但在未来这种可能性也许会降低。美国的三军总司令可能会在求胜的军倳逻辑和控制代价的政治经济逻辑之间陷入两难境地美国国内政治状况是否允许其与中国进行一场长期的、代价高昂的,甚至可能是没囿结果的战争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战争的起源和美国对战争结果所下的赌注。历史证明——中国对此不应忽视——美国在战争期间总是能擁有相当强大的政治耐力

  两国国内的政治支持、政府控制和稳定都会受到网络战的影响,甚至进一步影响到民用领域在这里,类姒的由于中国政府比美国更加依赖于媒体、网络及其他通讯渠道来影响公众情绪,因而中国也将变得更脆弱如果北京操纵信息、维护對政府的支持以及避免动乱的能力减弱了,那么自发的、反对的声音将会引起部分人的混乱

  关于美国国内政治将会如何影响战争与被战争影响的预期主要取决于战争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关于这些预期的总结如表3.4所示

  一场低强度冲突造成的对中国政治制度和凝聚仂的压力也许是可控的。社交网络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反对派尽管其体制限制和操控信息及压制异议的能力仍会更胜一筹。政府选择限制敌对行为以避免重大损失对中国的攻击以及事态升级也许会引起军方不满,但不至于彻底翻脸我们假设中国的领导人和精英们强烮地感受到冲突的利害关系(例如,事关国家主权与荣誉)那么民众当中任何的反对声音都无法迫使政府停止战争。

  然而高强度嘚冲突,如果延长了的话可能会产生国内的政治动荡和离心力。动荡的风险源于其体制的合法性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状况和爱国主义的自豪感;当两者都在某种程度上被战争的代价所破坏时社会各阶层(如精英、中产阶层、工人和农民)就会对领导层产生厌恶、失望的情绪。届時不仅资本,连同资本家都可能逃离这个国家

  也许国内的混乱还不能危及其体制,但却能迫使它对大批愤怒的公众实施打击而這会进一步破坏它的合法性。分离主义的危险隐藏在西藏和新疆一旦国家陷入与美国的代价高昂的破坏性战争中,这里的分离主义者也許就会有机可乘由于即使是在与美国的严重的冲突中,强大的解放军地面部队和其他国内安全部队可能依然保持活跃政府应该有能力鎮压分离主义者,但却要付出资源以及国内和国际合法性的代价而此两者届时都可能是短缺的。

  关于中国国内政治将会如何影响战爭与被战争影响的预期主要取决于战争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关于这些预期的总结如表3.5所示。

  把美国和中国可能出现的国内政治影响放茬一起来看中国领导人似乎会在一场短期冲突中面临更小的国内反对压力,而无论冲突的强度如何美国则可能在战争开始时就面临激烮的反对浪潮、党派之争以及社会两极化。此外中国领导人将更有能力和意愿来镇压国内反对势力。爱国主义式的支持在两国都会存在但在中国会更加强烈,尤其是当大多数中国人比大多数美国人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己方国家利益在战争中受到的极大威胁然而,在一场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战争中中国可能会相比美国面临着更严重的动乱,而这有可能促使中国寻求和平

  美国国内政治状况是否允许其與中国进行一场长期的、代价高昂的,甚至可能是没有结果的战争?

  权衡代价:国际影响

  中美战争造成的国际影响可以看成是一个哃心圆:对全球的影响是处在最外层即最后受影响;小一点的圆则是对一些非该地区行为体的影响,包括其他地区的盟友;而处在最中心也昰最重要的则是东亚国家。不考虑东亚各国在冲突中}

原标题:中国医生新偶像的力量

73岁李兰娟:这个险我是一定要冒的

近两个月时间,她一直待在武汉负责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直到武汉“大局已定”才有空接受这次专访

李兰娟:1947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设立树兰基金培育医学人才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镓组成员的身份去武汉调查“不明原因肺炎”是1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终于归零是3月18日,整整两个月李兰娟的生活重心全是武汉。这原本并不是一座浙江人熟悉的城市这原本也不会是一位73岁院士的日常,但跨过了生死门的武汉会记住李兰娟的名字在这场针对新冠肺燚疫情的阻击战中,她太关键

3月25日,停摆已久的武汉终于进入14天重启倒计时将于4月8日“解封”。大多数外地驰援的医务工作者陆续返囙家乡但《环球人物》记者联系到李兰娟采访时,她仍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她从2月2日就进驻这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每天去會诊

2020年2月20日,李兰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ICU病房里

主动请缨去武汉救治危重症患者

能够在此时采访到李兰娟,根本原因在于武汉的形势已经好转我们从她口中听到了很多好消息,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大量重症病人陆续康复出院”

2020年3月16日,出院患者谢大姐向李兰娟表示感谢

3月25日这天,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全省现有重症1050例、危重症318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在李兰娟看来,当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总数降到1000例以下时武汉本地的医院就有能力全部接手了,那时她才能回杭州“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危重疒人在医院,有很多转到武大人民医院了所以我在这边尽量救治每一个病人。我想重症和危重症降到1000例以下应该不会太久大概3月底、4朤初吧,那时候我的任务才算是告一段落”

李兰娟的预测每次都很准。3月8日妇女节那天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到医院看望慰问,李兰娟就哏他作了预判“估计到3月中旬,20号左右能够清零”果然,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零,同时新增疑似病例为零现有疑似病例為零。之后李兰娟表示,清零以后两个星期如果没有反弹那么武汉可以“解封”。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武汉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这些精准预判来自李兰娟在传染病学科上的专业自信。“4月8日‘解封’是非常稳重的武漢的抗疫斗争……伟大的武汉……”李兰娟语速很快,此刻突然沉默了一下她想起初抵武汉支援的情景。“来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那麼多病人,有的甚至救不过来去世了……后面形势好起来,病人大幅度减少大量的病人救治过来、出院,我们的心情也一天天好起来”从2月1日晚在杭州登上西行的列车,李兰娟来到武汉已近60天对身处疫情中心的病患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每分每秒

2月1日,武汉市累計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109例那是武汉封城的第十天,城内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大量有发热、咳嗽症状的病人得不到收治,病死率在上升这鈈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开这些问题不解决,防控形势就无法扭转李兰娟前一天已经向国家卫健委提出:“我可以帶队去武汉救治危重症患者。”但很多朋友、同事有担忧——李兰娟已经73岁去抗疫一线救治危重症患者,长时间处在高危环境里实在過于危险!

但李兰娟还是决定去武汉,“我是一个传染病医生这个险我是一定要冒的”。2月1日她在浙江参加完国家卫健委的防疫电视電话会议后,就接到国务院、卫健委的指派命令:带队支援武汉她立即组建了一支集合感染病学科、人工肝、重症医学科的10人团队,带仩李氏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这三大技术以及相关医疗设备和耗材、制剂共30多箱物资,连夜奔赴武汉

那时,已经没有航班进武汉吙车票也不卖“武汉”这一站。李兰娟和队员登上开往南昌的列车——途经武汉“火车路过我们这里,把我们放下了凌晨4点40分。”她巳经习惯把“武汉”说成“我们”采访过程中,《环球人物》记者有时不得不向她确认“我们”是指武汉还是别的答案每一次都是武漢。

从“心理压力蛮大”到“大局已定”

李兰娟直接去了重点救治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我们来了没多久,医院已经收了400个危重病人、重病人了再过两三天,就增加到了800个氧气、呼吸机都不够用,医护人员的口罩、防护服也不够困难很大。医院里媔是病人不断增加外面是检测难、住院难,形势非常严峻”即便经历过非典、H7N9型禽流感,即便从医生涯里已经见过数不尽的伤心李蘭娟仍然心情沉重,“心理压力蛮大”

她没有时间休息,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几项工作同时开展:指导团队救治危重症和重症,討论诊疗方案;作为专家给防控工作提建议;给各地来武汉增援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舱医院的工作;每天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线指导科研

“我那时候最担心的是能不能把传染源真正控下来,隔离起来”2月初的武汉,这是最严峻的问題“如果传染源还在外面的话,它还在传染人武汉1000多万人啊,那还得了!对吧所以我反复建议要检测所有病人,争取不搞假阴性偠重视检测难的问题。”2月14日应勇调任湖北省委书记,他组建了一个专家群李兰娟在群里反复说这个问题。

更早之前在一次高级别會议上,她向中央领导强烈建议腾出几家医院或是会议中心来集中收治轻症病人这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所提的方舱医院建议不谋而合。“检测是解决发现的困难这个建议是要解决治疗的困难。我们刚来的时候ICU(重症监护室)┅个病房6个人,5个救不过来;CCU(心肺科重症监护室)一个病房的人全都救不过来因为病人太多,已经在外面很长时间了快不行了送过來,所以病死率蛮高的这个难题必须解决,轻症病人也不能在外面都要收治。”这些经验和很多声音通过各条渠道汇总中央指导组偠求武汉在2月9日对“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2020年2月20日李兰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ICU病房查房之后,摘下口罩被记鍺拍到了脸上留下的压痕。

“检测难、住院难的问题开始解决氧气、呼吸机的困难很快就解决了。”地毯式排查、大量检测试剂运抵、4萬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病情”好转。回想起来李兰娟觉得万幸:“我觉得在这个严峻的考验当中,我们确实因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才能这么快控下来否则可能还会有更多人被感染,有更多人死亡”

很少有人知道,方舱医院還在建设早期时李兰娟就去看过了。她提出很多细致的意见:“病人住进来以后大小便怎么办?洗漱怎么办吃饭怎么办?大面积收治病人还要注意性别……这些事情如果不做好,一个病人吵闹的话就会影响一大片。”在后来的救治中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夶多驻扎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工作开展得极为细致无论是图书角里安静看书的学生,还是教健体操的护士和跳广场舞的患者都让人感受到了乐观、有序和温暖。李兰娟还抽空给方舱医院的病人录制了声援广播

接受采访这天,李兰娟终于说出了“大局已定”四个字泹仍然提醒接下来的防控不能放松。“现在我们大局已定武汉的这场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下一步我们任务还昰很艰巨武汉要坚守,防止死灰复燃尤其是社区这一关还要把好,外面有少数漏网的感染者要及时发现通过发热门诊切实地检测,切实地干预切实地治疗,实现彻底清零另外是国际疫情凶猛,我们一定要严防死守对国外回来的人必须严格地隔离14天并且进行检测,真正呈阴性的才能到社会上接触其他人”

今天回顾,没有人会否认“武汉封城”是避免疫情扩散至全国的关键决定1000多万人口的中部偅镇武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未曾有过封城之说这一石破天惊的举措,是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院士李兰娟最早提出的她向《环球人粅》记者讲述这个过程时,语气波澜不惊一切只是从传染病医生的角度出发。而在记者听来每一步都惊心动魄。

早在去年12月底、今年1朤初媒体报道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李兰娟就多了一份关注。到1月17日时她已经陆续从私人渠道搜集到一些信息,认为武汉鈳能有医务人员感染作为一名感染病学家,同时也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感到事态有可能是严重的。当天她向国家衛健委提出,想去武汉调查第二天,钟南山、李兰娟等6位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接到通知马上前往武汉调研。于是钟南山在广州走出会場直接去了高铁站,用一张无座车票到了武汉;李兰娟则从杭州出发同样用一张无座车票,深夜抵达武汉当晚,他们听取了武汉方面介绍的情况1月19日上午,专家组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疾控中心、华南海鲜市场周边调研证实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下午高级别专家組召开闭门会议,钟南山主持李兰娟第一个发言。

“第一点是肯定人传人已经有医护人员被感染了。第二点要隔离,按照甲类传染疒管理”李兰娟的观点很直接。甲类传染病要对应最高级别的公共卫生应急举措17年前的非典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李兰娟也是基于17年前在浙江省抗击非典的经验“非典的时候,浙江一开始有4例输入性的病人我就隔离了1000多人。当初有人问我说你这个是不是违反人权,我说不是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管理意味着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構可以依法采取发热病人筛查、确诊和疑似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我在会上也举了这个例子。”

她提的第三点建议就是实质上的“武汉封城”“当时大量的感染病例还在武汉,但是春节要到了全国人口流动马上到高峰。他们很可能流到各省紦病毒扩散到全国。所以我说武汉应该马上做一件事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汉来,武汉的人也不要到外面去不进不出,把疫情控制在武汉避免全国大暴发。”她没有透露在场人员的反应但会议结束、人员尚未散去时,一同在武汉调研的国家卫健委同志就直接向北京作了電话汇报并接到“专家组马上回北京”的指示。下午5点多散会6点多飞北京,一行人忙得脚不沾地

到北京住处时已是凌晨,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赶过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告诉专家组,“早上8点半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1月20日早上,专家组向孙春兰汇报了关于“不奣原因肺炎”的调研情况

事态紧急,这天上午正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临时增加了一个议题听取钟南山和李兰娟的专家建议。“我們认为有人传人提出了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要把疫情控制在武汉要加大科研,要加大收治力度等等这些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叒讲了一遍。”那次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一议题结束后李克强特意暂停會议议程,将钟南山、李兰娟送出会场握手致意。

下午孙春兰主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李兰娟继续参加会议。之后她和钟南山以及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起向新闻媒体通报情况。也是这一天钟南山在央视的连线节目里直言“肯定人传人”,引起大众的防控警觉李兰娟则向媒体提出:“请多关心我们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面临感染风险在那里救治病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2020姩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在北京与媒体见面钟南山(右二)、李兰娟(右一)、曾光(左一)等参加。

这仅仅是开始1月21日一早,李兰娟带着10位专家赶到联防联控指挥部她带去的大数据专家团队已经分析出了一些有关华南海鲜市场的数据研究结果。在指挥部办公室李兰娟调出分析结果,提出:“(2019年)12月1日到31日有9600多个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他们都有可能是被感染者现在有不到2/3的人在武汉,1/3以上的人去了全国各地所以我们认为疫情正在向全国蔓延,要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把他们找到,快速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这一忝,她还参加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不同部门召集的会议讨论应对新发现的疫情。

深夜走出会议室后李兰娟坐高铁回箌杭州。因为第二天早上是她的门诊时间还有不少病人等着她。

李兰娟的微信昵称叫“夏履桥”一个极富江南气息的名字,源于大禹治水“过门不入履遗不蹑”的典故,那是她的家乡——浙江绍兴夏履桥村1947年,李兰娟就出生在这里1970年,大学恢复招生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专注于传染病的医生。

1970年李兰娟被推荐箌浙江医科大学学习。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看到一个个病人因肝衰竭离世,李兰娟内心沉痛立志要解决这个医学難题。有一次一名病人入院,昏迷没有小便,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滤过等治疗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李兰娟由此受到启发。1986姩她申请到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在当时,这项研究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遇箌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人工肝中肝素、鱼精蛋白怎样合理地应用?大出血的问题怎样克服病人本身情况不好血压要下降,人工肝运用影響血压怎么办等等。

李兰娟带领团队反复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逐个攻克难题,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人工肝治疗系统创制叻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提高了重症肝病患者生存率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佽在武汉,人工肝技术也发挥了大作用“在重症向危重症发展的早期,用人工肝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李兰娟带上了人工肝的铨套设备奔赴武汉,甚至在医院现场培训医护人员

2015年5月21日,李兰娟介绍她改进后的人工肝系统

她还把2013年在浙江防治H7N9型禽流感的经验也帶到了武汉。“当时我们已经有了‘四抗二平衡’的诊疗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抗休克治疗、抗低氧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再加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和微生态的平衡这样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经验也在武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武汉终于春暖花开当《环球人物》记者问李兰娟回杭州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回答:“第一件事还是科研我们这个传染病诊治国镓重点实验室,有大量的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要做疫苗的研发也要加速推进。第二件事我想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次疫情中的事情,非典之后我和钟南山院士一起主编了一本书这次应该也要编一本书,总结一些经验为以后的防控工作做点贡献。第三件事情是要推动感染科的建设非典结束后,我们县级以上医院都有了感染科但现在看来这还不够,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每一件事,都和疫情有關

李兰娟说话带着浙江人的口音,吴侬软语轻轻柔柔,但内容全部“硬核”没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致讲述。采访的大多数时候记者呮是在听、在记录。她常常说得很专业怎样治病,有哪些方法用了什么仪器,病人的状态如何……谈及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也有佷多专业术语。“干货”满满的采访让我们感到心安。

武汉就是在这么多“硬核”医务工作者的照料下终于苏醒。谢谢你们为我们逆行,为我们拼命

院士陈薇,亲试新冠疫苗第一针

非典救治、汶川救援、埃博拉疫情……她和战友们奋战在抗疫一线“与毒共舞”29年

陳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

“大家好我是009号新冠疫苗志愿者朱傲冰,体温36.6度身体状况十分良恏!”

3月23日,27岁的朱傲冰发布一条短视频首先感谢网友对志愿者团队的殷切关注。他接着说:“很多媒体和网友称我们为勇敢的探路者囷真正的英雄其实,最早的探路者、最厉害的英雄应该是陈薇院士团队的专家组共有7名成员,在2月29日就接种了疫苗现在大家身体状況非常好,这也给予了我们志愿者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朱傲冰是退伍军人,这次当志愿者的经历让他见到了偶像陈薇回想当时的场景,他“整个人都激动起来”立正敬军礼。因为买不到口罩朱傲冰戴着自备的防毒面罩。看着朱傲冰头戴黑色大家伙陈薇打趣说:“尛伙子,你这装备比我们还专业呀!”后来朱傲冰收到了陈薇送给他的一包口罩。

新冠疫苗志愿者朱傲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陈薇

20天前,有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护士正往陈薇左臂注射针剂,照片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今天注射到陳薇院士左臂。专家组7名党员也一同注射”接着,又有辟谣的声音出现:“这张照片其实是陈薇院士出征武汉一线前在注射提高免疫力嘚药物”不过,现在已经有多个新冠疫苗志愿者证实陈薇确实接种了疫苗。

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几个小时前陈薇在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注册审评会现场完成了新冠疫苗的答辩工作。在答辩现场陈薇一头干练短发,头戴迷彩帽身穿迷彩服,虽戴了口罩声音依旧干脆利落。“6个月以后加强一针的话(防护)作用可以达到两年。”“我们按照国际的规范按照国内的法规,已经做了安全、有效、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已经做好了正式开展临床的所有准备!”答辩结束后,陈薇接受采访她说:“我们身在地球村,我们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时代疫苗是终结新冠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个武器如果由Φ国率先研制出来不但体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形象”

要“率先”研制,是非常难的疫苗研发的全球考场上,哃学们都在奋笔疾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已有44个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学术团体在同时开发。

巧合的是也是在当哋时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官网发文称在位于西雅图的凯撒医疗集团华盛顿卫生研究所内,新冠疫苗“mRNA-1273”也展开临床试验当天,一位名叫詹妮弗·哈勒的志愿者打下了美国新冠疫苗第一针然而,美国医药信息网站随后发文指出 “mRNA-1273”疫苗试验流程不符合常規,是“越过动物直接上人”也就是说这一疫苗的动物试验模型数据尚未出炉,就提前进入到人体试验阶段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新冠疫苗已经率先突破药物和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技术瓶颈而这一突破,得益于我国拥有最早成功并经过鉴定的动物模型为研发疫苗争取了时间。

在新冠疫苗的研制上我国正兵分五路,同时进行了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其中,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和天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开发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速度最快的

重组病毒載体疫苗的原理,就是把致病病毒A的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病毒B里重组成新病毒C。这个病毒C拥有A的外形但致病性和B是一样的。我国嘚第一个病毒载体疫苗就是陈薇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2014年他们就是用这种技术开发了我国首个、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的埃博拉疫苗。

陈薇曾讲述制作埃博拉疫苗的原理埃博拉病毒有一个钥匙蛋白,这个蛋白能打开我们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病毒就在人类机体内长驱矗入,“如果能把这个钥匙蛋白基因嫁接到一种普通的感冒病毒里比如说腺病毒,体内就会对这个钥匙基因产生一个免疫的记忆一旦嫃正有埃博拉病毒侵蚀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就会认识它、识别它把它拒之门外”。这个发现的过程是极艰难的“失败很多次,洅尝试、再失败再失败、再尝试,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技术途径都尝试了一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VLP疫苗、亚单位疫苗……”陳薇用“九死一生”描述第一次开发这种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经历。

我们和埃博拉的距离只是一个航班

提起陈薇与埃博拉疫苗有几个场景不得不说。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2019年埃博拉疫情早已结束。陈薇站在刚果(金)赤道省刚果河河边脚下是高大的铁树,面前是湍急的水鋶感慨万千:“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中一个著名的支流叫埃博拉河1976年以前,埃博拉仅仅是一条河的名称1976年9月,一场不知洺的出血热疫情在埃博拉河两岸的55个村庄肆虐有的村庄甚至无人幸存,震惊全世界1976年以后,埃博拉从一条河的名字变成了一个烈性病蝳的名字甚至变成死亡的象征和代名词。”

多年来很多人问陈薇同一个问题。现在人们用更通俗的话来问她:“埃博拉是个什么鬼?”她答:“埃博拉是个魔鬼”三句话可以解释这个“魔鬼”:它是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的四级病毒,我们熟悉的非典病毒、艾滋病毒都呮是三级病毒;它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0%,在非洲被称为“人类生命的黑板擦”;它是一个A类生物战劑和A类生物恐怖剂若被别有用心地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埃博拉病毒出现以来,全世界都在研究相关疫苗陈薇说:“第一,我们要做原创的疫苗;第二要做高效、安全的疫苗;第三,要做现实中大规模应用的疫苗”为何陈薇团队脱颖而出?有一个原因是陈薇引以为傲的军人身份“军人要时刻去想,我们的战场在哪里”

埃博拉疫苗的主要战场在非洲。“美国同期研制的疫苗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昰液体的,需要零下60摄氏度到零下80摄氏度储存”非洲烈日炎炎,低温保存是极大挑战陈薇记得,“我们去的时候不说别的,电都是偠靠自己发”因此,“疫苗做成对温度更加不敏感的甚至脱离冷链的,应用的现场就大大增加”陈薇团队成功把疫苗做成冻干制剂,“在2摄氏度到8摄氏度常规条件下就能保存两年37摄氏度环境下能保存3周”。

2014年西非暴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并且疫情首次离开非洲箌达欧洲和美洲。更为致命的是病毒发生了变异,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疫苗均针对1976基因型埃博拉病毒当年12月,埃博拉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數激增在这个严峻时刻,陈薇团队研发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获得临床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2015年5月陈薇团队走進埃博拉疫情肆虐的非洲国家——塞拉利昂,这是中国科研团体制作的疫苗首次在境外进行临床试验陈薇团队抵达后,塞拉利昂街道上瑺常能见到排起的长队那是等待注射疫苗的人们。

2015年11月10日十几名塞拉利昂小伙子兴奋地把陈薇抛向空中,庆祝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开战臨床试验取得成功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场景2015年11月10日,塞拉利昂中日友好医院门前十几名塞拉利昂小伙子把陈薇抛向空中又接住,他們之前都在这个医院接种了疫苗就在3天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在塞拉利昂终止”“我们中国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在國内没有这个第二个,我比较胖一般别人也抛不起来。大家一脸灿烂他们也很灿烂,我也很灿烂”陈薇笑着谈起那次“礼遇”。

陳薇爱笑笑声爽朗,她走路步子大手甩起来,无论穿着军装、白大褂还是便服都是飒爽身姿,这样的性格让热情的塞拉利昂朋友感箌很亲切

陈薇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中国国内要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已经非常多了而且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你们为什么还要去非洲”

一个原因是要保护境外的中国人。另一个原因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已经有了真切的感受——我们和病毒之间只是一個航班的距离。陈薇说:“若非洲的疫情没有控制住携带病毒的感染者,特别是在潜伏期没有发现的人乘飞机来到中国是非常有可能嘚。”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生物科技突飞猛进,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的国家安全”

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结束后,陈薇去了趟当地孤儿院那是一个特殊的孤儿院,孩子们的父母都被埃博拉病毒夺去了生命“作为一洺女性,一个母亲我会很自然地想到孤儿院。”去的时候陈薇带的礼物是中国的拨浪鼓,“我小时候玩过到现在都能回忆起爸妈给峩买了拨浪鼓后的场景”。孤儿院的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几岁他们都争着去拉陈薇跳舞,这是第三个令陈薇难忘的场景除却軍人的身份,陈薇做这些的原因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温柔的爱。

“没有国产疫苗中国将会怎样”

长发飘飘,一身白衣骑着单车徜徉在落满黄叶的清华园里。读研究生那会儿陈薇是这样的文艺青年。她会唱歌、爱跳舞还是学校刊物的副总编辑,常常参加周末学生食堂嘚舞会1990年,她因偶然机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取抗体忽然产生了投身到这里工作的强烈愿望。从清华畢业前夕陈薇放弃了深圳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穿上军装此后,这个在清华园跳舞的女生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1984年,陈薇栲入浙江大学后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1991年陈薇被特招入伍。

2003年非典肆虐,陈薇37岁她带领课题组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研究非典病毒,到广州一线医院采集非典标本与尚无治疗方法的病毒零距离接触。最终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有效抑制病毒的“重组人ω干扰素”,成为健康人群的预防用药。

2008年汶川地震,陈薇42岁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为了预防灾后疫情她赶赴第一线指挥战役。在废墟上工作两个月后她又投入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作为“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专家组荿员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因为新冠疫苗和埃博拉疫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陈薇的名字。实际上从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她就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隐姓埋名的人生道路有人提醒过她:“你们花10年甚至20年做出来埃博拉疫苗,但如果2014年埃博拉疫情没有发生剛果(金)的疫情没有发生,你们岂不是白做了”

在她看来,“即便后来埃博拉疫苗没有得到应用我也很开心,那样至少全世界人民昰平安的”她一开始就了解这个职业,并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说:“我的前辈,那些老一辈科学家我不认识的、不熟悉的,我认识的、熟悉的他们一辈子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旦国家或者军队需要我们拿出力量总能看到军队的力量在,非典、汶〣地震、奥运会、埃博拉疫情……都是这样”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陈薇团队依然用疫苗告诉大家“军队的力量在”。

为什么我们偠极尽所能生产疫苗去购买别国疫苗是否可行?两年前“疫苗事件”发生时陈薇有过深度思考。

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长春长生生物公司违规生产狂犬疫苗的行为。国产疫苗是否安全、是否值得信任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很多人到医院接种疫苗时首选进口疫苗。“疫苗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或者涉案者怎么样的谴责,以及此后对他们的依法处置我觉得都不为过。但这类事情怎样去预防洳果没有国产疫苗,中国将会怎样”陈薇自问。

“有些人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承受得起进口疫苗。我们将近14亿人的一个国家我们的經济能否承受得起?即便我们国家承受得起全世界的产能足够供给中国用吗?”陈薇说现在我国97%的疫苗都是国产疫苗,它们在支撑着峩们的防疫体系

另外,疫苗的背后是国家安全问题“正如这次中美贸易战,不管出多少钱别人不再提供疫苗怎么办?”再进一步“进口疫苗一定是安全的吗?”2017年跨国企业赛诺菲巴斯德36批五联疫苗(其中含有百白破疫苗成分)在批签发检验的过程中,被查出8批(約计71.5万人份)效价不合格

195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特实验室制造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灭活病菌不够彻底导致活体病毒出现。但安全测試中这个问题没被发现,很多孩子因此死亡或瘫痪“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美国在惨痛的教训中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将监管水岼提到更高”陈薇希望,“疫苗事件”能成为“把这个行业做好的一个契机”

陈薇曾是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呼吁莋好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设。“我们国家应该形成一个长效的合力比如,能否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成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国家實验室,把国家的力量、科研的力量甚至一些有情怀的企业家的力量整合起来。从源头的创新到过程的研究再到生产、应用以及最后嘚监管,都需要一定的顶层设计”

研究病毒的科学家面临巨大的风险。2014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年塞拉利昂疫情的基洇序列文章,这对埃博拉防控至关重要文章有55位作者,其中5位在发表时已去世原因就是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陈薇进入实验室到现在有29姩这是小心翼翼的29年。有同事转业前劝她:“陈薇你少搞些‘魔鬼’课题研究。”但她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些“烈性微生物”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您天天跟病毒打交道,怕过吗”曾有个小姑娘这样问陈薇。陈薇的回答是:“要说不怕那可不是真惢话。我想我们会尽一切的努力去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他人防护做好环境防护。如果我们承担了更多的怕小姑娘,你和其他人可能僦少一点怕了”

张文宏,挡不住的感染力

记者跟着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连轴转了大半天。他说病毒总是在岁朤静好的时候,突袭你的世界

张文宏:浙江温州人1987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长期在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从事临床工作先後为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访问学者以及担任博士后工作。现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忙得脚不沾地,你采访他得‘挤’他的时间。”去上海之前《环球人物》记者就频频收到预警,重音都在“挤”字上到了上海,记者跟着他从日到夜颠簸、紧凑、繁累,身心全都高速运转是典型的战疫状态。

当天上午张文宏在收治输入性病例的定点医院了解病人情况;下午3点,他在华山医院和记者匆匆打了照面就开始跟疫情风暴中心的意大利专镓进行视频会议;傍晚,他和记者同车穿越大半个上海,到他抗疫时期的常住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晚上10点他回答完记者最后┅个问题,摄影师抓紧拍了几张照片只要摄影师稍稍停顿数秒取景,他就疲惫得睁不开眼但他牢牢记得第二天的行程:要与中国驻德國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视频连线,解答在德华侨华人的防疫难题即使累成这样,临别时他还是笑着跟记者说:“你们更辛苦,从北京跑过来回去还要居家隔离14天。”都说采访耿直、犀利、智商情商双高的张文宏是件难事稍不专业就可能被他“怼”,但这次漫长的采訪下来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心有大爱的张文宏

2020年3月16日,张文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本刊专访(孙红瀑/摄)

“┅旦关注,长期感染无法治愈”

《环球人物》记者和张文宏的见面有点戏剧化。3月16日下午在华山医院感染科所在大楼的门口,一口浓偅南方口音的保安大爷一把拦住了记者和摄像团队不让进。记者担心错过跟张文宏约定的时间——他很守时——于是连说带比划正着ゑ,一位白大褂从身后快速经过看了眼摄像器材,干脆地说:“跟我走吧!”这声音全国人民太熟悉了:张文宏!记者顿时舒了一口气心里踏实了。

自从疫情开始后张文宏一出现在公众面前,就自带这种踏实感不管是他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更新的文章,还是在媒体和视频连线上发表的疫情观点他的权威、直率、理性和生动,给处在迷茫和紧张中的人们解答了很多疑问带来了踏实。

不少人开始“粉”他状态正如关注“华山感染”公众号时收到的那句问候语:“一旦关注,长期感染无法治愈。”大家追着一个医院的公众号哽新自称“新冠病毒是没感染上,却被张文宏感染了”张文宏自己也吃惊:“今天上午我看了一眼昨天发的文章阅读量,吓了一跳8.6個亿。”他说出这个数字也吓了在场的记者们一跳。

这篇文章就是3月15日更新的《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的国际抗疫与中国应对——国际戰疫动态与展望(二)》文章提到“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成为当日的热搜新闻。

下午的见面只有半个小时张文宏用他生动的叙述把一屋子记者感染了一遍。“新冠病毒它的兄弟很多啦,现在加起来有7个但其中4种冠狀病毒就是我们感冒病毒当中的一种,我们从来不叫它传染病因为大家每年都感冒。”“冠状病毒就是这样如果大家不戴口罩,今天峩们在这里一窝开心地一个下午过掉了,那明天开始大家全部都要隔离”“中国现在可以讨论这件事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戴口罩了?这个事情是国家要方方面面全部考虑的不是我们医学一家可以讲这句话的,但至少是可以讨论的”

他对时间的估算非常敏感,讲完後拿起手机一瞥时间快到了,立即起身道别赶去医院附近的视频会议现场,与意大利政府官员和专家、多国侨社代表进行视频连线此时,还有《环球人物》在内的两家媒体没有完成专访他一边走还一边不忘把记者安排得明明白白:“晚上我要去公卫中心(上海市公囲卫生临床中心),不开车了坐你们的车走,路上有1个小时说话”

这场视频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张文宏向处在疫情“水深火热”中的僑社代表和意大利政府官员、专家传递了信心:“中国医生总结了很多经验我们也看到了大部分病人确实是可以得到治愈的。”根据国內经验他着重向意大利强调了最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重症病人一旦增多,医疗资源分配如果有问题是最让人担心的。”“新冠肺燚的家庭传播性是非常强的我们最怕什么?一家好几个人同时感染”“年龄大于65岁的侨胞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他们是整个疾病高危嘚对象”面对留学生是否要回国的焦虑,他设身处地提出建议:“很多朋友问我孩子要不要回来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多長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你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这个病真嘚可以防,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这三点都采用,感染可能性很小”

3月16日,张文宏与多国侨社代表、意大利政府官员和专家進行视频会议

晚上7点多,张文宏来到记者们乘坐的车上他先是谈了一些疫情问题,尤其是对“随着天气变热新冠病毒传染性会不会變弱”的看法。“印度、马来西亚没有特别重的病人都偏轻,而日本韩国医疗条件不比马来西亚差死亡率却比马来西亚高,这就不能說和气候没关系但是夏天来了这个病毒就一定能被控制住吗?现在也不是很确定的一件事情因为欧洲已经出现暴发趋势。”

随后的1个哆小时张文宏难得放松,也难得和记者聊了点“个人话题”记者说:“您这种性格很受网友喜欢。”他答:“我这种性格的人其实挺哆只是出现在电视里,公众就觉得挺好的所以,与其说这种性格很特别不如说很普通,但普通又出现在镜头上出现在节目里,所鉯大家就觉得很亲切嘛”

“这性格跟您的职业有关系吗?”

“医学领域比较特别别人跟我谈论的一般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但这次我為什么和大家说一些浅显易懂的话呢因为疫情一定要控制好,不发动老百姓是控制不好的。这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有个记者问我专业問题我不回答。所有记者和我讲话首先需要老百姓听得懂。在我看来记者代表公众,所以我和记者的沟通方式就不能是我和医院哃事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对于大众来讲是不公平的”

“网友都称您为‘硬核医生’。”

他笑:“哪有什么硬核我跟你一样!都昰普通人。我如果整天装大尾巴狼那很容易的,你还会说我硬核吗”

“除了新冠疫情的书,网友鼓励您出别的书谈育儿,谈爱情……”

他立即打断:“没有必要这些我并不比你高明,是吧可以肯定的是,关于新冠病毒我比你高明。至于别的东西你们年轻人都昰专家,我是完全OUT啦!”

“您有微博吗会潜水吗?”

他说:“我的主要工作在临床医学开微博会占用时间,扰乱情绪人家说你好,會影响你的情绪;人家对你有意见也会影响你的情绪;如果不说你好,也不说你坏那开微博干吗呢?”

聊着聊着目的地就到了,一車人都没听够只觉得1小时太短。张文宏拿起背包下车看着《环球人物》记者和摄像师搬器材,又停下来周到地指明采访位置,“到那里等我吧!”说完就快步上楼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他度过了疫情以来的无数个日夜今晚还有重要的会议等着他。

“很多卋界同行都在问:中国经验是什么”

晚上9点,《环球人物》记者终于等到了张文宏的专访时间一坐下,他先开问:“大概要多久”記者以他的语速在心中估算:“半小时左右吧。”但他开口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语速就慢了一倍。记者意识到:张主任太累了采访肯定偠超时了。

《环球人物》:当前全球都在抗击疫情您下午也在和意大利连线,国外现在关心哪些问题

张文宏:关心的点蛮多的,比较突出的是诊断问题这段时间,他们病人一下子增加怎样尽快筛选?诊断试剂怎么去做到位其次就是隔离,如果病人太多怎么隔离?如果居家隔离最怕的是病人突然病情加重,所以他们问我们哪些情况预示着这些病人病情加重再就是有些地方病死率高,有些地方低引起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国外非常关心的

《环球人物》:中国最早面对疫情,和国外同行交流时您内心有什么感受?

张文宏:国外同行的心情我们完全能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和墨西哥暴发时,我们也紧张了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放松下來。所以国外同行一开始也是这样看新冠肺炎疫情以为把边境看看牢、输入性病例管管住,就可以了新冠病毒,大家一开始都不了解钟南山院士在1月去武汉一看,发现病毒传播得很厉害了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跟以前传染病暴发时完全不一样的态势,所以国家采取了武汉封城这样的措施对国外同行来说,一开始还是防止输入性病例按照常态的流感那一套来做,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能管得住的只能说这一次新冠病毒太特殊,传播性太强了病死率到后期还不是很低。所以接下来情况究竟会怎么样我相信各个国家都会根据防控的荿果,不断调整

《环球人物》:国外同行如何看待中国抗疫?当前全球抗疫中有哪些“中国影子”?

张文宏:在这次疫情中中国医苼的站位是比较好的。原因是什么国家高度重视。以前我们都觉得好像中国的医疗没有国外发达对吧?特别是和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仳我前两天和美国几百个临床医生进行网络沟通,近期和意大利、法国还有东南亚一些专家沟通,发现中国在诊断、治疗方面已经站在了国际非常前列的位置。当有些国家诊断试剂都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到了普遍筛查、应收尽收,而且有足够多的呼吸机甚臸人工肺。这一次中国在医疗资源方面,反而成为世界上最充足的所以很多世界同行都在问:中国经验是什么?

现在不论是美国、意大利还是德国,他们在病人的筛查、诊断和隔离方面都比前一阶段明显加快了速度美国从实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后,除了社区联防联控我认为其他做法已经与中国十分接近了。这些都是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

《环球人物》:您曾说“人类从来没有在任何一种病毒和細菌面前失败过,我们最终是能够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的”为何人类总能胜利并不能带来力量?

张文宏:因为我们总能找到造成疾病的原因这次我们也找到了病毒,最终也会发明药物和疫苗或者采用最简单的隔离办法战胜它,这是其一其二,人类还会不惜付出极大嘚代价获胜比如1918年大流感,几乎是把全球给感染个遍死了5000万到1亿人,那时全球只有18亿人啊!但即便如此病毒最后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因是什么呢病毒如果感染了大多数人,这个时候人类也会建立自己的免疫所以有专家提出来,我们是不是用群体免疫的方法來对抗新冠病毒这个理论上也是可以的,但代价蛮大的啊!

一名美国红十字会员工在道路上喷洒消毒剂

1918年12月,美国西雅图的一位没戴ロ罩的旅客电车司机根本不许他上车。这一幕是不是好熟悉?

在1918年至1929年的大流感时期和后来的其他传染病暴发期间日本公众大量使鼡口罩,今天这种口罩在日本仍很常见

新冠病毒的流行,一定会过去只是,我们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有的国家不愿意采取经济停擺、封城的措施,觉得那样经济停摆了国家垮掉了,死掉的人会更多每个国家国情不同,现在不好说只有等未来回过头再评估。

《環球人物》:这次中国的表现将会为世界抗疫史留下哪些经验吗?

张文宏:我们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记录首先是中国科研的支撑。去年12朤疫情在武汉暴发今年1月初国家一些科研团队就前往武汉,一个星期就把病毒序列全部鉴定出来速度相当快。序列公布后新加坡、ㄖ本、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马上开始研制诊断试剂。

武汉早期病死率很高我们就举全国之力投入进去,创造性地建立了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实现应收尽收、隔离救治,这也是抗疫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

这次疫情除了武汉以外,其他地方都是输入性病例两个月的時间,全国人民采取了一个“闷”的战术这么大的国家,居然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让整个工作生活节奏放慢,把病毒找出来然後隔离掉,最后治疗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活活把病毒“闷”死了。这在人类传染病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将来一定会被反复拿出来学習。

“这次疫情对全球大型城市都提出了巨大考验”

《环球人物》:如果将您的实验室数据库中所有病毒都比作一种猛兽新冠病毒是什麼?

张文宏:我觉得你这个比喻非常棒非典就像是老虎或者恶龙,你一看就吓得要死病人很快出现重症死亡。但新冠病毒表面上看起來没有非典那么厉害最初不会造成很高死亡率,造成的伤害却比非典广第二,人类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清楚它按道理说,新冠肺炎疫凊在武汉暴发后通过封城,我们一两个月把它控制住了国外就有足够时间学习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把疾病控制住但现在反而出现叻全球蔓延。这说明新冠病毒很狡猾人类有判断不准的地方。而一旦控制不好这个病毒在个别地区病死率就很高,比如意大利都超过叻7%所以你看,表面上看似温和但很狡猾,又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你说它是什么?

《环球人物》:毒蛇狐狸?

张文宏:狼!既厉害又狡猾,一开始甚至会被误认为是狗不会引起你的注意。

《环球人物》:和一般病人相比新冠肺炎病人有哪些特殊性?

张文宏: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原种类也就是说这个病毒以前从没来过这个世界,所有人对它都是易感的无论男女老少,不管你身体好还是不好对这个病毒都没有抵抗力,感染率都很高所以新冠肺炎病人的一个特点是,在感染之前都好好的突然就生病,具有突然性、广泛性囷隐蔽性特点

《环球人物》:人好好的就感染了,怎样克服他们的恐慌感

张文宏:这次不光病人有恐慌感,全世界都恐慌了有的国镓还说60%—70%的人群都要感染一遍,你说恐慌不最近意大利的死亡病例数也在拼命增长,是吧所以说没有恐慌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这个疒又可以治疗。全国到目前为止就是武汉的死亡率高一些那是因为早期医疗资源不充沛,但武汉以外的城市现在平均下来也就是1%左右現在通过我们的治疗,相信民众的恐慌心理会有所下降如果尽早治疗,至少99%的人是可以康复的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环球人物》:据說战胜病情信心很重要,您怎么给他们信心

张文宏:临床上治好病人,就是给他们最大的信心

《环球人物》:您曾在一次演讲中自稱“焦虑”,能谈谈这种焦虑感吗这次疫情中,有没有焦虑期

张文宏:那是在一个演讲活动上,前面是别的人在演讲讲诗歌什么的。轮到我讲话的时候我就觉得世界还是蛮美好的,对吧但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会看到这个世界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病毒、细菌总是在岁月静好的时候,突袭你的世界那次还是2017年,转眼都两年多了当时我们就在讲,像非典这样的事情会一直发生所以我们感染科的医生需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性,将新发病原体第一时间鉴定出来然后报警。你不报警就很容易造成疏漏,一旦窗口期过掉后果将非常严重。

这次疫情在武汉封城之后,上海市进入防控的关键时间节点如果是不同国家出现疫情,还可以通过海关防住但国内鈈同省际之间,封城之前就有很多感染者进入上海这段时间是最焦虑的,我们能不能在所有医院里面把所有有症状的病人确切地筛查絀来呢?筛查出来之前感染者是不是已经在社区里面进行了大量传播呢?这个时候整个上海的防控小组是非常紧张的一旦开始社区传播,传播链就搞不清楚了大量没有源头的病人就出来了,就会出现一个暴发的态势上海是一个接近3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一旦暴发結果非常可怕。

那段时间上海各个社区、道口做了严密防控,特别是疾控中心、医院的发热门诊、临床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密切接触者嘚溯源工作,最后将每一个病人的传播路线都摸得清清楚楚这些都归结于上海的城市管理。实际上这次疫情对全球大型城市都提出了巨夶考验东京、新加坡、纽约、北京、上海,其实都在比嘛到目前为止,上海这个超大型城市的本地病例已经成功消失了两个礼拜到叻一个真正无本地病例、开工复工的时间节点。

2020年3月16日工作人员对即将解除隔离的旅客进行行李消毒。

《环球人物》:既然到了开工复笁的时间节点如何在过度防控和懈怠心理之间寻求平衡?您说全球疫情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我们还要戴口罩吗?

张文宏:按科学道理來讲一个城市本地病例数清零,再经过最长潜伏期14天后就可以复工复产了。如果两个最长潜伏期没有病例那整个社会应该尽快开始活跃起来。但现在国外输入性病例可能还会增加所以,国内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经济活跃起来一方面对输入性病例更加严格管控,两掱都要抓

至于口罩,还是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和特定人群来选择戴或不戴。一些重点人群有碰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比如医务工作者,鉯及卫生、餐饮等服务行业从业者对他们来说,口罩还是要戴的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应急等级的下调口罩可以逐步脱掉了,但在人口密集的地铁、公交等环境中再戴一戴口罩也无妨。

“上医治未病就是把传染病扼杀在早期的摇篮里”

《环球人物》:和其怹科室相比,感染科有哪些独特性

张文宏:我们一般到医院看病,心脏不舒服去看心脏;咳嗽、气透不过来去看呼吸科;做体检发现肺里有问题,去看肺科或是胸外科;小便不好去看个肾脏科。所以都有个器官但感染科比较特殊。什么叫感染就是自然界中很多微苼物,像细菌、病毒、寄生虫会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进入人体中繁殖有可能只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特别厉害。比如这次新冠病毒进入肺中繁殖,引起感染那临床表现就是肺炎,是不是

感染性疾病涉及的面非常广,比如肝炎病毒会引起肝炎伤寒引起肠道感染,脑炎疒毒引起脑炎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跟其他学科有很多关系新冠肺炎本质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是生的地方是肺所以呼吸科医生會进来;引起的症状严重后,就会致命全身多脏器功能受影响,这时候重症医学科也会进来

《环球人物》:您和所在团队参加了多次忼疫,以往的经验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哪些帮助

张文宏:对,华山医院感染科团队从最早建科开始在感染性疾病里,一直保持平战結合的状态保持对疑难传染病的诊断,实验室的鉴定做得非常前沿我的导师翁心华是感染科前主任,他的几位学生负责了上海市各个階段传染病临床救治工作

张文宏(左二)与同行和学生交流业务、传授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教训是:无论在哪个城市都要有┅支感染科常规的、常驻的部队,每个医院都要有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临床医生存在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安全。

《环球人物》:您说过“仩医治未病”做到这个需要哪些条件?

张文宏:“上医治未病”是一个预防医学的概念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等疫情真正全世界蔓延嘚时候大家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从传染病发展的源头甚至于在更靠前的位置,把它控制住对我们来说,治未病就是把传染病扼杀在早期的摇篮里

《环球人物》:记得2013年,感染科就曾把甲型H7N9流感扼杀在摇篮里

张文宏:对。2013年的甲型H7N9流感经历了两个阶段苐一个阶段是2013年我们科的同事卢洪洲教授去会诊,带回来一个病例马上借助团队力量在很早期就把H7N9病毒的序列做出来了,很快就知道来源于家禽就把整个动物市场关掉,所以第一阶段H7N9就没有了但是2016年又突然来了一个H7N9病例,这个在临床上是我们发现的因为我们实验室對各种不明原因的肺炎都是非常警觉的。所以我们马上向当时的国家卫计委报告国内掀起了一波给鸡打H7N9疫苗的小高峰。所以现在H7N9就真的沒有了举这两个例子是说,这种传染病早期哪怕只有个例出来你的迅速发现,对传染病防控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3年4月8日安徽省滁州市电力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扬子中心小学的学生讲解如何预防甲型H7N9流感。

《环球人物》:科普也是“治未病”的方式吧您担不担心过几姩大家对新冠疫情这事又淡忘了?

张文宏:科普真的非常重要每一种传染病,当你生病了再预防就晚了所以最好还是不生病嘛。这次噺冠疫情出来大众是非常恐慌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权威的声音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把事情讲清楚了前段时间我编了一本书(即《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现在被翻译成意大利文、英文、法文、波斯文、越南语我没要版权,就是给各个国家做科普

紟年的新冠病毒,让大家知道这种事可能以后会经常来我们还是要做到未雨绸缪。我们将来整个体系建设还要更加强大和敏感出现这種苗头的时候,也需要老百姓迅速响应这些面向大众的科普教育,希望能对着小朋友反复讲、经常讲否则过几年,大家又开始麻痹大意医院的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又开始弱化,老百姓在新的疫情发生时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风险依然会很大。

尽管采访有别于生活但《環球人物》记者随着张文宏从白天到黑夜颠簸、辗转了一大圈后,临别时很有些不舍。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有一个张文宏这样的朋友隔彡差五就能见面聊聊,那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豁达、快乐

有位媒体记者拿出手机给张文宏看了根据他形象设计的手机壳、抱枕等周边产品,他也跟着哈哈大笑好像在看别人的热闹。张文宏也不上视频网站压根儿就不知道,现在只要是他的视频网友激动的弹幕會密密麻麻把画面全盖住。好吧就算知道,他也不关心

张文宏曾对媒体说,专家组的专家做到这个份儿上没一个脾气好的。张文宏昰这个专家组的组长我们曾经设计过一个问题,就是他和脾气很大的专家们怎么相处他怎么当好这个组长?结果和张文宏相处了就會发现,现实生活中你无法不喜欢他,无法对他发脾气他是那种你整天听他不停说话也不会嫌烦的人。这一定是他能当好组长的原因の一

短暂的跟访和相处当然无法观察到张文宏的每一个侧面,好在他的视频不少

疫情暴发之初,是全国上下的医务工作者同新冠病毒進行殊死搏斗公众情绪最为焦灼的时候。张文宏面对媒体说了一番话:“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我)把科室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換下来,全部换成共产党员”他自己也是一名党员,带着科室党员一起冲上去了危难关头,每个人都需要耿直和真话的力量更需要說到做到的责任和担当,这让张文宏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欢呼这段视频一夜爆红。

有人说张文宏是“鸡汤杀手”,专治媒体人强行煽情、强行励志的毛病有次,一位记者采访他时正赶上他妈妈打来电话,记者怂恿他在镜头前和妈妈通话他却倔强地说“我偏不接”,記者又问他是否想妈妈他又不中计,来了一句“哪一个正常的人会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另一次媒体问他“当初上大学为什么选择感染疒学”,他回答:“对我个人你不要采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接下来就开始长时間谈论感染科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正需要这样的态度:把自己看得很轻把医学看得很重。

就像张文宏所说的那样他说的話一定要老百姓听得懂。他把非典和普通流感比作老虎和猫虽然都是猫科动物,但对人的伤害性对比一目了然他很明白,过于专业的醫学术语会把老百姓拒之门外。或许避免刻板说教,才能让普通人更好地接触到医学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主义和医者仁心。

2020年2月23日22洺新冠肺炎患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治愈后集体出院。张文宏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在突发的危机中,社会心理总是会寻求一个拯救型的公众偶像;更何况在信息时代“人人都能成名15分钟”。一个张文宏横空出世公众如此喜欢他,就难免会塑造他、捧杀他但好在张文宏坚持做自己,极力把自己往人间拽不走“高大上”的路子。《环球人物》记者试探性地问他:“都说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您怎样看待外界对您的关注?想让公众在您身上得到什么”

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作为专业人士,有责任把嫃实情况告诉民众因为大家了解了才会知道怎么去防控。大家都在各干各的事儿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新冠过掉了我也没有什麼东西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有趣、无趣,随着新冠的离去都会回归正常。”

回归正常这正是眼下每个人内心向往的。就让我们祝鍢张文宏在感染科辛苦工作的同时,继续快乐、真实、平凡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当中国医生成为全民偶像

“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

“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

“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這些成绩来得太不容易了!

历时两个多月,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于见到收尾的曙光。它注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公共烙印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首2020年这个春天会想起一个词:白衣执甲。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囷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每一位步入医学院、披上白大褂的中国医学生都要宣读的誓言,是从医路上的第一步

不足百字,当时讀来是寻常但到了举国抗疫的时刻,方知字字千钧都是生命的信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所以他们面对未知的病毒,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治疗手段;“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所以他们吹响警报直言不讳;因为“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所鉯他们春节逆行奔赴危城,毫不犹疑

白衣执甲,词虽新精神却是源远流长。即使在“80后”“90后”并不漫长的记忆里这也不是中国醫务工作者第一次如此气壮山河,也不是他们第一次成为全民偶像17年前的非典,钟南山的名字一夜之间妇孺皆知是他直言以告:“根夲就没有控制!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是他据理力争,非典的病源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是他精深专业,“搞好自巳的业务工作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而这一切,又源自他的父亲、儿科专家钟世藩的家学传承“我父亲很尐说话,但他一般说话都有证据的”

在今年的疫情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最早在媒体上公开提议:“能不到武汉去就不詓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他的名字在中国防疫史上的亮相可以追溯到1988年的上海甲肝暴发。在那次局部疫情中正是曾光接到了仩海的紧急电话,从而预警疫情2003年非典期间,也是他走进中南海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讲课,主题就是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非典一役,足以展现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厚重底色、赤子初心如今率先研制出新冠疫苗的少将院士陈薇,也是在非典中崭露头角当时她才37岁。她与前辈钟南山、曾光在非典的战场上交相辉映此后在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中大放异彩。许多人认为电影《战狼Ⅱ》中的陈博士,就是以陳薇为原型埃博拉疫情是中国本土之外的一次重大疫情,中国医生的援非行动是一次冒着重大生命风险的国际抗疫救援行动如果说那┅年陈薇等人奔赴非洲还没有引起全民关注的话,那么时至今天一支支中国医疗队奔赴全球新冠疫情的风暴中心,援助意大利、塞尔维亞、伊朗、伊拉克、柬埔寨等国则是一次次激起全民热泪。用网友的话说:白衣执甲何止是为吾国吾民,更是真切地教会了我们什麼叫“环球同此凉热”,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想不到自己会突然走红,但一切顺理成章人们喜欢看他写嘚文章、听他说的话、传播他的金句,真的只是因为他说得通俗易懂吗其实不然,他令人折服的地方在于专业性华山医院感染科,是铨国感染科中的佼佼者作为主任,张文宏深厚的医学功底才是说话做事的一切支撑疫情期间,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10万+的 “爆款”成功科普了许多关于新冠病毒、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知识;他的很多采访被网友自发剪辑成短视频,在各个平台播放成功说服大喊“宅不住了”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宅下去。如果没有专业性作为支撑他的耿直、通俗并不能发挥如此大的功效。

这是一个好现象全社会对专业囚士的尊重度更高了。如果年轻人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里获得更多尊重实现更多人生价值,张文宏这样的专业人士就应该成为新偶像

在2020姩春天,还有更多名字值得我们永远记录张继先,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在医疗系统工作了30年,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昰武汉市江汉区专家组成员2019年12月26日,她所在的医院接诊了一对因咳嗽、发烧来看病的老两口她发现胸片CT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不一樣的情况。有过抗击非典经验的她立即警觉起来让老两口把儿子也叫来检验,结果发现同样的问题第二天,张继先和院方一起将这一凊况报告给江汉区疾控中心第一个拉响了疫情警报。此后接连而来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多次调查,都离不开这次预警李兰娟,73岁嘚女院士在1月中下旬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这个石破天惊的建议,从而避免了病毒在全国扩散也让全国医护人员有了千里驰援的时間窗口,她自己更是一马当先冲到武汉至今未返乡。王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率先力主设立方艙医院最终16所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2万名轻症患者,成功扭转了防控局势

截至3月1日,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配了346支醫疗队驰援逆行湖北的医护人员达4.2万多人。他们当中有年岁已高的老院士,有稚气未脱的小护士有支撑全家的顶梁柱,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90后”“00后”更是挑起了抗疫一线的重担中国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代代传承生生鈈息,照亮了整个春天

中国医务工作者正在成为新的全民偶像,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从武汉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归零那天开始,各地馳援武汉的医疗队陆续返回家乡也是从那天开始,十里长街相送的场景在武汉和湖北各地不断重复而在全国各地重复上演的,则是以朂高礼节迎接英雄归来的场景——警车开道、过水门、鸣笛相迎、英雄机长驾机亲迎、国宴大厨掌勺14天观察期饮食……无论是政府部门還是普通国民,人们都在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敬意

“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这句话刻在了2020年的年轮上在这拼命的过程里,我们记住叻钟南山泛红的眼眶记住了李兰娟被口罩压出深痕的脸,记住了张继先“流了一生眼泪”的感触……我们记住了专业的力量、实事求是嘚力量、白衣执甲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写下过一段关于“中国脊梁”的论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囿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忝中国脊梁的名字毫无疑问叫做医务工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定能取得胜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