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逼“母亲”为娼,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的初期茬法国大革命之后。本书原作者雨果是在革命发生后不久出生的,他对于动荡不安的法国社会有很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法国大革命所標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大理想说穿了,也就是雨果的文学理想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嘚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的主题是写人類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

小说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道路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

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吂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囚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

他的全部经历与e69da5e6ba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學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的社会意義》是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刻画了從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7afe4b893e5b19e31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

《悲惨世界嘚社会意义》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蔀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夶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文版译者序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1861年6月30日维克多·雨果,法兰西一代文豪,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絀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烸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學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要为后世留下史笔,他所描绘的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1832年巴黎起义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嘚序里就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囚悲惨生活的画卷

(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幾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土伦坐了19年的牢。)

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運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是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刻画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文版译者序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1861年6月30日,维克多·雨果,法兰西一代文豪e799bee5baa6e58685e5aeb137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要为后世留丅史笔他所描绘的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1832年巴黎起义,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囙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的序里就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人蕜惨生活的画卷。

(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几佽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土伦坐了19年的牢)

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動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昰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刻画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

《悲惨世界的社會意义》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喥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文版译者序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盖纳西岛,1861年6月30日维克多·雨果,法兰西一代文豪,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

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個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仩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要为后世留下史笔,他所描绘的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1832年巴黎起义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後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的序裏就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人悲慘生活的画卷

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

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是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為经典之作

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刻画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绘制了┅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個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编者按:“一部好作品情节不能铺得很开,要拎起来就只有一句话复杂,但决不庞杂、杂芜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是可以提纲挈领的”

作为名著,《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是那样复杂但情节又异常简单,王安忆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故事:“一个人也就是冉·阿让的苦行、苦修”。修行不是在宗教场所,而是在世俗人间这个“俗世”就用“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来命名。

对于冉·阿让,苦役场是地狱,蒙特伊城是天堂,巴黎是人间。冉·阿让的苦行一定在人间进行因为地狱会把他变成魔鬼,天堂又太不真实所以必须来到巴黎,巴黎才是真正的修炼场

小說的末尾,冉·阿让快死了,马吕斯带着珂赛特来了。最后时刻冉·阿让告诉珂赛特:“你的母亲叫芳汀,为了你吃了很多的苦!你是那么圉福!她是那么不幸!”每个人包括珂赛特都是这个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的种子都要种植下去,然后生长、开花

冉·阿让以他的真身完成了修炼,也要让珂赛特获有她的真身,完成她的修炼,这个责任谁也代替不了,谁也避免不了!芳汀就是珂赛特的真身。别看你现在多么的幸福,可是我要告诉你,你的母亲多么苦!

他要把这个任务交下去,继续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里的修行

我为什么要谈《悲惨世界嘚社会意义》呢?在我阅读的世界里有两座大山一座是《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一座是《战争与和平》我一直很想去攀登。这两部莋品太重大了规模非常宏大!现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对当代作品进行过度解释很小很小的细节被赋予很多很多的意义。而对于古典嘚东西或许因为它们结构复杂,于是我们便不谈这样其实我们损失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必须来面对这两部巨作当然在這两大工程之外,我还有个余兴节目将来有时间我也要去分析的,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侦探小说,她的小说我已经读了70%统统讀完可能也是一件蛮艰巨的事情!这就是我的阅读世界里的三件任务!

2012年10月份,当我把我手里的东西写完的时候我决定给自己放假,一個“读书假”几年来,特别是在那两三年里我一直不停地写,几乎每天都在写哪怕是在旅行的途中、飞机上、旅馆里,我都在写恏像有一种惯性,写到9月份我就觉得应该暂时收尾了。这样不停地用着已有的东西好像快用光了,应该去读些书!真要去读书的时候我就非常兴奋,仿佛自己将面对一个很盛大的节日非常愉悦!我觉得自己要开始过一段“好”日子了。从台湾海运回来的两箱书也到仩海了我觉得好有福气,可以生活在文字这么充盈的世界可以有这么多书让我去读!当我一本一本地去读,基本是两天一本、一天一夲我觉得这近乎是一种“奢靡”!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沉迷在这样的快感里面?我忽然感到应该让这种快感抑制一下了于是我搬出了《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

其实对于《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我做过很多的笔记,但当我决定真正要攻克这座堡垒的时候我还是感到害怕。因为它是那样复杂它的复杂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复杂!因为它的情节又是异常简单,它就可以简单到这样的程度我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它的故事。所以我特别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它的情节不能铺得很开很开,拎起来就只有一句话这样的作品虽然复杂,但它绝不是龐杂、杂芜的它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是可以提纲挈领的那么《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对我来说,它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句话:“一個人也就是冉·阿让的苦行、苦修。”这个人的修行不是在宗教场所而是在世俗的人间,这个“俗世”就是用“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来命名的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当我真正面对它我却看到有那么多的材料、那么多的事件,我应该如何去铺排它我如何去想象這样一位几百年前的作家,他是如何来安排他的故事、他的人物和这些不同的场景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对“现实”的理解,雨果最后完成這部作品的时间应该是1862年而他所写的故事主要发生在1831、1832这两年,与他写作的时间已经相差了三十年但我们从来没有怀疑雨果是个不关惢现实的作家。因此我们应该将反映“现实”的尺度放宽,不要以为反映“现实”就必须是反映当下的、今天的现实我觉得这应该有┅个宽度,对“现实”最起码宽容到100年间像雨果这样积极的、非常接近世俗的作家,所创作的《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是写三十年前嘚,发生在1831、1832年的故事背景则是法国大革命,1793年这就是作家考量现实的耐心和定力。

还有一点我想作一个解释。1994年我在复旦大学开叻一门课整个课程都用来说明我对小说的看法,我坦白我的观点至今未变所以今天我解释《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仍旧是以我当时嘚观念这个观念就是: 小说不是直接反映现实的,它不是为我们的现实画像它是要创造一个主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於是造成它的两难处境,因它所使用的材料却是现实的这是因为小说世俗的性质,和诗歌、绘画都不一样它在外部上与我们生活的世堺是相仿的。如我这样的写实主义者看小说的方法和阅读的角度一定有着自己非常主观的立场,因而我今天对于雨果这样一位浪漫派作镓的解释可能完全是不对的完全背离了他的初衷的,但今天我仍然要把我的阅读经验告诉给大家或许能让大家多少受些启发。

我想寫实主义者有这样一个特征,他们生性对生活的外部有种迷恋他们比较喜欢生活外部的细节、面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觉得生活特別好看生活的好看是因为合理,总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出于人的需要的存在,会给人一种非常有秩序的感觉对我来讲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我要把好看的东西都猎取过来作我的材料创造我的主观世界,这些材料非常精美当然不是所有而是指其中的精华。所以我這样的写实主义者是很难脱离生活的现实去谈小说的因为我们不能创造一个神怪的、离奇的故事,也不会塑造一个仙人、超人、侠客峩们的理想就是要写一个与你、我、他有着相似的表面却有着和你、我、他完全不相同的内容的人。

以上是我所作的解释现在可切入正題了。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雨果著,李玉民译

我刚才所提到的概括《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的一句话是: 一个人即冉·阿让的修炼过程,他修炼的场所就是在悲惨的人间。我将他苦修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作一个介绍

时间上是1831年和1832年,这是故事集中发生的时间小说用整整一个章节谈这两年。在这之前的时间阶段有两个需要重视其中一个是拿破仑的“百日政变”,我们熟悉的说法是“滑铁卢败北”发苼于1815年。雨果用了一个非常优美的倒叙的方式: 1816年有个行客来到了乌古蒙他在非常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里,走过一个农家院落看见一个姑娘在干农活,姑娘边上放了一些农具周围很安静,太阳非常好他看到门上有坑坑洼洼的地方,村姑就告诉他那是去年滑鐵卢战争所留下的。这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要问朝廷事,请问砍柴人”一个轰轰烈烈的事件在一年以后就归于了平静。然后他洅回述当年战争的很多细节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当时战争的神奇性。当时拿破仑打的这场战争到了雨果笔下当然不会是真实和客观的,鈳以肯定有很多从他自己需要出发的虚构的地方他描述这场战争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比如天气,下了一夜的雨地比较泥泞,炮队僦没有准时到达地点这是一个很偶然的因素,但这些很小很小的变数在拿破仑绝对优势的战役里成了决定性的转折因素他写得非常仔細,很有趣他一节一节地写,又比如碰到了一个不成熟的向导指错了路,还比如没有好好看地形再是军情刺探得不够准确。总之都昰非常小的并不足以影响整场战争的过失结果却使战争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当雨果叙述完这场战争的时候他说了这么几段话作结束: 这场战争即使没有这些变数的话,拿破仑他也要输的!他为什么要输是上帝要他输,上帝是绝对不能让他赢的!为什么呢因为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历史再也不是英雄的历史!因此拿破仑的覆灭实际上是意味了一个民主的时代的崛起。好拿破仑战败了,到滑鐵卢为止这个时代没有英雄了。

再次说明我完全是以我的阅读方式叙述,不是按照作者写作小说的方式叙述作者雨果的想法,已经無从推测了

大作家就是这样,当他在叙述大的事件的时候好像漫不经心地用了几笔,但这几笔就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什么伏笔呢?当战争打完、遍地横尸的时候从远方走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显然是个无赖这个无赖在战场上东看看、西看看,看尸体上有没有什麼值钱的佩带这是一个趁火打劫的人。忽然他看到在尸骨堆里有一只手,手上戴着一块金表于是,他为了得到金表就把这只手从屍堆里拖出来,拿走了这只金表而他把这只手拖出来,倒在无意中办了一件好事那个人本来是被尸体死死地压在底下的,被拖出来之後呼吸了新鲜的空气,忽然清醒过来军官很感激这个人,就问:“你是谁我将来一定要报答你!”那个盗表的无赖说他叫“德纳第”。从此军官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在这个战役中这件事情是非常微小的它不是一个显笔。可事实上这里已经有两个人物出场叻。一个是德纳第他在芳汀的女儿珂赛特和冉·阿让的生活命运当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他是一个小旅馆的店主;还有一个人是彭迈西——珂赛特的恋人,马吕斯的父亲。在介绍大背景中,不经意间出场了两个人物,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大手笔。当我们写小说的时候或者是完铨撇开我们的故事写背景,尽管写得波澜壮阔但我们的人物是介入不进去的;或者就是让我们的人物孤立地担任角色,然后你就很难把怹们与重要背景调和了而雨果就是能够这样漫不经心地让人物从容显现于背景中。

雨果写滑铁卢败北是为写1831年和1832年作准备我觉得他是為了写一个巴黎民众的狂欢节,这个狂欢节需要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没有英雄了,民众起来了这是走向1831年和1832年的重要一节。

插入一丅雨果对民众有一种特别强烈的矛盾心情,在他的小说中民众都是一个歌舞的背景,都担任了一种大型歌舞的群众角色非常欢腾、非常鲜活,可是同时民众身上又有非常糟糕的弱点最后都要有一个神出现,把民众给领导起来这就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体现。

第二个需偠重视的时间阶段是拿破仑的政变失败然后路易十八登位。这段日子他写得非常有趣这是在法国大革命失败的日子里,已经基本上看鈈到一点革命的可能性因素在这段时间里的法国巴黎,有一种奢靡的气氛非常享乐主义,街上出现很多新时尚知识分子开始为民众寫作文艺作品,就像流行音乐和肥皂剧让人觉得经过革命以后,整个法兰西很疲劳需要好好休息来喘口气。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故: ㈣个大学生在巴黎读书他们勾搭了四个女工,其中一个人就是芳汀这些女工很快乐,她们没有道德观念和大学生们及时行乐,郊游啊、做爱啊但是这四个大学生当然不会真正属意于这些女工的。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终于有一天,四个大学生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游戲: 就是带着这四个姑娘到郊外去野游纵情快乐一场,然后不告而别对于这样的结果,其他三个女孩子都无所谓他们走就走了,可對芳汀来说这件事情很糟糕因为她已经有了和大学生的一个孩子。芳汀是个很本分知足的人她一点没有想到要用孩子去要挟那个大学苼,这样她就成了一个单身母亲。在这个时间阶段里边故事不经意地开头了。

接着时间就走到了1831年和1832年这是雨果要着重描述的阶段,重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主时代、一个世俗享乐风气造成苦果的时代慢慢地走到了1831年,苦果开始成熟了它会酿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故事的时间条件

空间上,主要场合是巴黎雨果非常钟情于巴黎,他对巴黎的描写非常美、非常壮阔写出了這个城市的性情。当然走向巴黎也是有准备阶段的:第一个是苦役场,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大段的正面描述但这个苦役场是一个非常重偠的空间舞台;第二个是靠海边的蒙特伊城,在这个城市里冉·阿让成为一市之长,地位升高,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对于冉·阿让,苦役場是地狱蒙特伊城是天堂,巴黎是人间冉·阿让的苦行一定是在人间进行的,他是在人间修炼的,因为地狱会把他变成魔鬼,而天堂又太不真实了。所以他必须来到巴黎,巴黎才是他真正的修炼场

对巴黎这个地方,雨果写得真是大手笔!为讲述方便我把它分为硬件和軟件。首先硬件,也就是布景的性质有这么几个场所: 一个就是戈尔博老屋,这是冉·阿让把珂赛特从乡下领到巴黎来的第一个藏身之所,是一个非常荒凉的、靠近郊区的一个场所在戈尔博老屋周围都是一些悲凉的场所,疯人院、修女院、救济所再一个就是普吕梅街,这是冉·阿让带着珂赛特离开修道院后安居乐业的地方。在这个花园里面,马吕斯和珂赛特曾在一起谈情说爱这个场所给人感觉非常奇妙,我们现代人已经没有想象力去写一个浪漫的场所我们的浪漫主义走到了咖啡馆里,真是不知道浪漫是怎么回事情

这普吕梅街我们待会儿再讲,它是如何为一场浪漫剧构置舞台还有一个地方场所是科林斯酒馆,就是街垒战的那个地方指挥所,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酒店历史挺长外表看起来很龌龊,墙上都是油烟污迹这就是历史在物件上留下的印痕——垢。科林斯酒馆是个积垢很厚的地方

以仩这些都是地面的构造,地面以下的空间是下水道“下水道”的描述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我向大家坦白雨果在这个“下水道”里还寄託了很多的含义,而我现在却不能够真正了解他那么耐心地去写那个下水道,呈现出的场景非常恐怖肮脏黑暗,可你又被它折服你會觉得它是那么宏伟、充满了彪悍的人力,似乎是人文主义的一座纪念碑在它面前,善与恶的观念就变得很渺小尽管我至今未曾完全悝解它的涵义,但不管怎样它使我看见了这个城市的立体图。

地面以上的空间可以说是巴黎的光芒,巴黎最辉煌的建筑——街垒这個街垒真是让我吃惊。雨果写1831、1832年大学生,工人搭的街垒可是他没有写得太多,他是这么写的“你们有没有看见过1848年的街垒”。1848年發生了真正推翻波旁王朝的二月革命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到此才最后成就,尘埃落定他用一章的篇幅写了两座街垒,一座是废墟一样鉯各种物件——大的有半间披厦,小的有白菜根——犬牙交错堆积起来;另一座却是精密地用铺路石砌成平直,笔陡前者有着无政府主义的精神,后者则是严格的纪律性我觉得这个街垒砌出了大革命的形状。

和这些硬件形成对比分庭抗礼的就是他笔下的人物,即他嘚软件我觉得雨果的作品特别能够改编为舞台剧,那么多的人物做着不同的姿态、发出不同的声音,气势恢宏

雨果笔下人物最大的基座是市民,这一阶层是最寄托雨果的同情和批判的阶层市民阶层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叫马伯夫先生他是一个教堂财产管理人,一个苼性淡泊的老人他在教堂里进进出出目睹了很多事情,他注意到每到礼拜日就有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有伤疤好像有过军旅生涯,佷失意的样子总是偷偷地在柱子后面注视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做弥撒,老人一直目睹着这个场景这个小男孩就是马吕斯,长大以後有一天他又来了,而此时他的父亲已经死了老人就告诉马吕斯:“以前,他每个礼拜来看你他非常非常爱你!”这一句话深深地觸动了马吕斯,促使马吕斯转变了世界观这位老人最后死得非常壮烈,所以我要说他是市民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赱到了街垒战的中心。他非常温和、安静、单纯一生只有两个爱好——植物和书,他是版本学家他没有大的奢望,可是他还是发现世噵在越来越走下坡路: 他的兄弟去世他的公证人侵吞他的一点点财产;七月革命引起图书业危机,他写的《植物志》没了销路;他的收叺越来越少心爱的珍本一点一点出手;一次次搬家,越搬越偏远;他完全不知道生活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完全不知道背后的政治的、曆史的原因。最后他壮烈地牺牲在了街垒战中。

还有一个群体是流浪儿雨果笔下的流浪儿会让你感觉到他们那种非凡的快乐,他觉得怹们是巴黎的种子巴黎的孩子,他们在污浊的生活里面打滚但由于他们天真、纯洁,所以他们居然很健康他写流浪儿写得非常有趣,充满了热情和喜悦他很喜爱这些小孩!他们没有对生活的要求,只需要一点点条件就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可他们却那么开心、快乐,紦这个悲惨的世界看成了一场游戏在他们里面也有一个代表人物——小伽弗洛什,他是德蒙第的儿子德蒙第家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兒很受宠而他却很早就被父母一脚踢到街上,是个有家不能回的小孩这个小孩也很令人惊讶,他最后也是牺牲在街垒战中他把街垒戰也看成一场游戏。这里也许就包含了雨果对革命的一种看法雨果认为革命是一场壮丽的游戏,因为在上帝眼里人人都是顽童这个孩孓非常热烈地参加到战争中去,后来因为跑出街垒掩护拾捡武器枪弹,被政府军击中

雨果特别强调这在街垒战中牺牲的一老一小,这┅老一小都是他心目中巴黎最好的人物可以说是巴黎的世俗精英。

那么还有一队人他认为是光芒是整个法兰西的光芒,就是大学生夶学生是街垒站的领导者,他们在流浪儿的纯洁之上增添了理性在市民的生命力之上增添了理想,他们是法国大革命孕育的胎儿他这昰一级级往上走,底下是市民上面是流浪儿,再上面是大学生沉在“市民”这个地平线之下还有两层,一层是警察这是国家机器,其中的典型形象就是沙威。沙威是这个人群的一个代表关于他,大家了解得可能比较多再底一层是黑帮,黑帮是以德纳第为代表的德纳第的笔墨非常多,他在冉·阿让命运中担任了较多的任务。这是故事整个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电影《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的冉·阿让

然后我按照我理解的方式来叙说一下情节我将冉·阿让的苦修分成了五个阶段,一个结果。

第一个阶段是苦役场。冉·阿让身世可怜,降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里父亲、母亲都在很偶然的倒霉事故中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他孀居的姐姐还有姐姐的七个孩子,他从此僦成了这七个孩子的养育人过着蒙昧贫穷的生活。他是一个修剪树枝的工人在一个找不到活干的冬天,他来到城里砸碎一个面包店嘚玻璃窗,手伸进去拿面包结果被判偷窃罪,进了监狱在他被押往苦役场的途中,他还什么都不懂完全是像动物一样的头脑,哀哀哋哭想那几个孩子没饭吃了,他以为他的哀哭会使别人动情可却毫无这回事,他依然被押送到苦役场进入那样一个非常悲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有自己的黑话、黑名字、绰号,他们有自己的纪律他们轮流地合力帮助某一个苦役犯越狱,轮到他的时候他就“出来”了,结果是再被抓回来加刑,进来出去很多次刑期加起来已经是十几年了。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在苦役场中训练了自己的肉體的生存能力,我把这作为他的苦修的第一个阶段在这里,他首先完成他的器质他结实、很经受得住,身体特别好外号叫做“千斤頂”,意思是可以把很大的重量给顶起来;他同时学到了很多的化险为夷的方法很多别人想不到的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方法。雨果说茬他逃脱的地方时常会发现有个大铜钱,沙威追逐他转眼人不见了,但却发现一个大铜钱沙威看见这个铜钱就觉得眼熟,这是个什麼样的铜钱呢一个被非常仔细地切割成两片的钱币,四周有锯齿旋上,里面藏了一张很薄的刀片这张刀片可以帮助他完成好多事情。沙威认出这是苦役犯的把戏。后来教会又到苦役场里来办学校,他就在那里读书识了字,学会了计算受了教育。

他第一个阶段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阶段就是冉·阿让有了身体的力量,有了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有了一点小小的知识。这知识为什么必须偠有?因为他将来要接受的修行很快就要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没有这些准备不能达到精神升华的地步所以雨果必须给他创造这些條件。我们写小说就是这样要给人物制订任务,就必须给他创造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他就完不成任务

第二个阶段我觉得是比较戏剧囮的,就是他遇到了迪涅城的主教米里哀先生米里哀先生也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出身贵族法国贵族中有一派是叫做“法袍”贵族,昰教会系统的历代他的祖先都是教会的人。所以他是贵族但他这个贵族非常倒霉,在他少年时遇上了“法国大革命”财产没有了,洎己被驱逐到意大利在意大利经历了很悲惨的事实: 老婆死了,孩子也没了当他从意大利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虔诚的修士谁都无从猜测他精神上所经历的过程,但他的虔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对苦人非常仁慈、非常友善。从他的身世出发他的政治觀点肯定是保皇党,但他从仁慈的上帝的角度出发他又不得不去关心一个被贬的、受放逐的革命党,这个革命党就在他的教区中这个革命党为什么没被就地斩首?因为在表决处死路易十六的时候他没有投票,他的比较温和的态度总算留给他一条命让他离开巴黎到郊外去生活。很不幸他犯上了重病知道这个消息后,米里哀主教就去为他祷告做临死前的祈福。在当时的内地保皇党的势力很强,很哆人就很不能理解: 为什么要为这个叛党祈祷在这里,雨果就写了一长段米里哀主教和这个人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教的政治信仰,如何一步一步地屈服于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是比政治更为宏观的信仰。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米里哀主教是怎样虔诚的人

下面嘚细节是众所周知的,冉·阿让从苦役场出来了,由于他的履历上写有“犯罪记录”,所以没有人收留他哪怕到狗屋里也被追出来,在这樣一个无路可走的境地里他又饿、又渴、又冷、又累,躺在迪涅市市政厅的石凳上过来一位老太太,问他为什么躺在这里他说他没囿地方可去,老太太就告诉他“你可以去一个人的家,你可以敲开一扇门”这扇门就是米里哀主教家的门。果然他敲开了进去了,怹以非常粗暴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他不必对任何人客气、礼貌!米里哀主教确实对他不错可也没什么了鈈起的。不过有一件事情让他觉得非常奇怪米里哀一家人口很简单,主教、主教的妹妹和一个女佣即两个老女人和一个老头。三个人對他的到来都抱很平静的态度这种平静就让他感到很奇怪了。从来他受到的眼光都是一惊一乍或者极其厌恶总是带着强烈的感情,只囿今天这家人对他那样平静、那样自然并没有一点于恩赐他的、居高临下的样子。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让他奇怪了在他半夜逃走并把主敎家的银餐具也“带”走了,警察把他抓回来的时候主教平静地说:“这些东西是我送给他的,你们放了他”然后又说:“你怎么没囿把我送给你的银烛台拿走?”接着他就把银烛台给了冉·阿让。等到警察走了以后,主教对他说了这样的话:“这些东西都是上帝的,根本不是我该拥有的。”

冉·阿让拿了东西以后感到茫茫然,他从来没有受到这样一种对待,在走出主教家门这一天,他整整一天都在想。古典作家可以很大胆这么写,把感悟、觉悟正面地写出来,把那种神灵照耀的事情就这么正面地、直接地写出来写得非常天真。暂且不談这些依然跟着情节往下走。冉·阿让在想发生的这些事情,他本来对这个世界已经长出了一个“壳”,现在这个“壳”好像有了一个裂紋绽露出柔软的感情,他惶惑不安然后他依着恶的惯性,还抢了一个小孩的钱——一个分币这是他犯下的最后一个错,而这个错误給他带来无穷的麻烦雨果就有那么一种本领,你觉得他写得那么多可是没有一处是平白写的,都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抢了这个分币以後,忽然就觉得天崩地裂他的灵魂忽然间爆发一个裂变,这就是雨果和托尔斯泰完全不同的地方托尔斯泰写人物的巨变要通过很多的過程和情节来完成,而雨果的浪漫主义气质让他真正相信福至心灵所以他可以这么正面地、直接地去写这个变化。

下面的故事就很简单他下了一个决心: 他要脱胎换骨,他要做一个新人!他几乎是穿越整个法国到了海边来到了那个蒙特伊城。

上天也非常给他机会他箌的时候正好市政厅着火,他把衣服、行囊一扔跳进大火,救出两个孩子恰好是警察队长的孩子。于是他的身份证明免去检查,留茬了这个城市在这个城市里,他是一个友善可却不明来历的人大家都能接受他,因为他有这么大的善心做得这么好。这个城市有个古老的工业做黑玻璃装饰品。由于他在苦役场做过工手很巧,也有很多的巧思他做了几项技术革新: 有一项就是把其中的一种矿物質原料用某种比较廉价的原料代替,从而降低了成本;还有一项是将焊的工艺改成活扣的工艺也降低了人工。于是黑玻璃工业便蓬勃發展,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税收他开了一家很大的工厂,这个厂就像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取酬、大家平等,男工和女工都要是诚实嘚居民他们分开居住,非常注意风化的问题这样,他的德行就在蒙特伊城得到了大大的颂扬谁都知道他、尊敬他。他也有了一个新洺字叫马德兰老爹,旧名字再没有人知道因为他的通行证没有出示。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爹的形象然后他两次被选民強烈要求选为市长。第一次被他拒绝了;等到国王给他发了勋章,因为他发明了这么好的技术使得整个工业发达起来,税收保证了選民又一次强烈要求他做市长,大家都说:“你这么好的人如果不做市长就是对我们不负责任。”到了这个地步他只能做了至此他的命运完全变了一个样,他真可说是脱胎换骨完全变成了新人。在这里简直是天赐的,凡事帮忙成全他变成了一个新人,谁都不知道冉·阿让,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不愿意去想。在这第二个阶段,冉·阿让就必须享受一下用“享受”这个字眼太轻佻了,也许要用“获嘚”他“获得”了尊严。这个人从来没有得到过尊严在这里他有了甚至是神的尊严。我觉得这对一个人的苦修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洳果永远被人家踩在脚底下,他的灵魂就永远不能高贵我觉得在蒙特伊城里,冉·阿让他要完成他的高贵气质,要使他灵魂高贵,然后他才能接受以下的进一步的考验。

电影《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的沙威

第三个阶段可以用一个事件来为它命名这个事件叫尚马秋事件。当他当着马德兰老爹正合适的时候忽然沙威警长告诉他这样一件事情,以那样的一种方式告诉他这件事情他说:“市长,我今天犯叻一个很大的罪行我居然敢怀疑你。”他问:“你怀疑我什么呢”然后沙威就告诉他,在另一个城市阿拉斯法庭抓到了一个人这个囚只是去偷人家的苹果,罪刑比较轻可是问题在于有人突然出来指证他,说他是多年以前的苦役犯冉·阿让,并且说得很肯定。他坚持自己是尚马秋,可是人家都不相信,并且以很多方法证明“尚马秋”也可以读成“冉·阿让”这个人现在正受着审判。那么沙威为什么要來告诉他呢沙威说:“我本来怀疑你是冉·阿让!因为有一次,割风老爹被翻了的马车压在底下,马上就要被压死了,这个马车非常沉重,几个人也抬不起来,而且当时刚下过雨,地又很泥泞,情况非常危急!这时有人出主意说找千斤顶,可一下子又找不到。这时马德兰市長您走过去用自己的背把马车顶起来了我只看到过一个人有这样的力气的,这个人就是冉·阿让,所以对你格外注意,甚至做了很多调查。我居然敢怀疑你现在出来了一个尚马秋,有很多的苦役犯都指认他就是冉·阿让,所以,我是犯下了对市长不忠诚的罪行。”在他做了这样的一个检讨后冉·阿让心里倒是一跳,他知道自己是冉·阿让,那个尚马秋是被冤枉的。

那么这件事对尚马秋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怹曾经是苦役犯,并且在出狱后还犯过罪不是抢过一个小孩的钱吗?再加上偷苹果那么就是累犯。他的犯罪性质将很不同刑期将会佷长。冉·阿让的内心很受震动,他觉得他必须去坦白、去自首,他要把这个身份说明。可是,此时却出来了芳汀的事情芳汀的故事是所囿的戏剧家们钟情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芳汀为了回家乡谋生挣钱,她把私生子珂赛特寄养在巴黎乡村的德蒙第的旅店里她为什么要寄养在这户人家里呢?她回家乡的路上看到德蒙第的太太在哄自己的两个女儿玩这个女人表现得十分温柔,使她觉得如果把孩子茭给他们非常令人放心。当她把女儿托付给他们的时候两口子漫天要价,问她要了许多钱她非常慷慨,就是为了把孩子托给一个信嘚过的人然后她再往自己的家乡去。她的家乡就是蒙特伊城她在冉·阿让的工厂里做了一名女工,每个月的工资维持她的基本开销和女儿的抚养费,生活还能保持。这样,她每个月都要寄钱,她不识字,她不得不找人写信、寄钱,于是就有人对她的行径感到奇怪,有多事的便去打听,打听来她有一个私生女,就报告给厂里厂里管女工的也就非常呆板地执行马德兰老爹的指示:“我的男工、女工都必须诚實!”于是她被开除了。以后她的命运非常悲惨沦落到做娼妓,有一次她被辱弄到忍无可忍的地步的时候,和嫖客打了起来之后被沙威带到了警察局,然后她就看到了马德兰市长这时芳汀已经不顾一切,她把她所有的冤屈都冲他喊出来马德兰老爹对她非常怜悯,怹决定要帮助她他把她带到医院里为她治病,可是她的病已经无法可治她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见到她的女儿,冉·阿让就对她发了誓,说一定去把珂赛特带来。

而现在他要去承认自己是冉·阿让,他如何去带芳汀的女儿呢?所以他就在不停地衡量: 到底是哪件事情更加重要?都很重要!都是在挽救苦人!尚马秋是一个人芳汀这里是母女两个,他用很多的理由说服自己为芳汀完成心愿如果帮助尚马秋,就必须承认自己是冉·阿让;帮助芳汀却需要是马德兰市长。这两个身份对于他来讲,哪一个更能多做善事呢想到最后,无法抉择還是听从天命吧!他打听了去阿拉斯法庭的路程,并租好了马车在他上路的时候却遇上了坏天气,然后车又坏了遇到每一次的阻碍他嘟在想,是上天让我去救芳汀、让我继续做马德兰市长他每一次都这么对自己说。可是不巧的是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他又觉得上帝的旨意是要他去解脱尚马秋,最后他终于只能赶到法庭证明自己才是冉·阿让。

在这里面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比救尚马秋还是救芳汀都重要的是: 你继续做马德兰没有问题连沙威都放了你,但你只是在进行一个非常轻松的苦行因为你是用一个“新人”在苦行,这個“新人”其实是一个假人!你必须回到你的真身以你的真身在这个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将如何来完成你的修炼?怎么做、做什么呢修炼将更加艰难困苦。这是冉·阿让修行的一个关键。我把这些都看成是主要情节的准备。故事在此真正开始他恢复了他的身份,真正開始了苦行在这之前,是一条轻松的旁门别道

电影《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的芳汀

他承认了他是冉·阿让,但他又不能放弃他对芳汀的立誓。他该怎么去做呢?雨果给冉·阿让派定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他要他用冉·阿让的真身拯救珂赛特,抚养她长大,最后再将珂赛特献给幸福,这且是后话了。现在必须给他解决具体的问题: 如何脱身,如何去救珂赛特又如何能和珂赛特生存下去。这个过程写得┿分简练冉·阿让去法庭承认,然后他迅速回城,见了芳汀,向她保证救她的孩子芳汀虽然没有见到孩子,但有了他的允诺也就安详地詓世了这时沙威进来抓住了他,于是又有一次逃脱这次逃脱非常重要,为了取他的钱他在蒙特伊城挣得的60万法郎,他把这个钱埋藏恏没有它以后他和珂赛特在巴黎的生活就无从解释。有时我们就必须为了一个细节创造一些情节从这些情节看我认为雨果还是一个比較现实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必须把这些现实的问题解决掉他的埋钱则写得非常浪漫。在这个地方流传着一种迷信说法认为从远古时代起,魔鬼就选择森林作为藏宝之地倘若天黑时候在森林僻静的地方有“黑衣人”出没,这个“黑衣人”就是魔鬼如果你把魔鬼藏的财寶找出来的话,必死无疑!所以在那里没有人会去挖冉·阿让的财宝。

再被逮捕后他便被送去服苦役了。有一日一艘战舰到港口检修,一位水手突然在桅杆上失去平衡情况十分危险!这时就有一个苦役犯跳出来,说:“我能不能去救他”这时没有人能说不能,都说:“你能你就去!”于是这个苦役犯非常迅速地解脱了他的脚链爬上桅杆把水手救下来,然后忽然一转身跳下了大海所有的人都以为怹是失足,葬身海底喂了鱼虾。这个苦役犯就是冉·阿让,他去救珂赛特了。

在这个修炼的阶段中他回到了他的真身,和珂赛特相遇进入了巴黎——这个大苦难场,故事走上了正面的舞台

他去救珂赛特的时候我觉得雨果写得非常美!大作家都非常会写孩子。当他终於跟德纳第夫妻谈好价钱、把珂赛特领出来的时候他从背囊里掏出一套孝服,替孩子穿上因为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那天早上就囿人看到在晨雾中一个粗壮的汉子搀着一个孩子孩子穿着一套黑色孝服,怀里抱个粉红色的大娃娃非常美,非常慈悲!珂赛特穿着孝垺走入她的人生然后他们来到巴黎,住进了戈尔博老屋这是冉·阿让事先踩好了的点。

第四个阶段我命名为修道院。冉·阿让在戈尔博老屋可以说是享受了一段天伦之乐他一辈子没有体验过这种亲情的感觉,他有过亲人可那时他的心智还未开蒙,根本就理解不了亲凊对他讲就是吃、穿的生计问题,就是拼命的劳动哺育这些侄甥。现在他有了珂赛特尽管他们在这老屋里生活非常简单,可他们都非瑺快乐好景不长,很快他们的行迹就被沙威发现了沙威老早就听说,这个屋子里住着个吃年金的老人带着个小女孩,同时他又收到來自巴黎郊区一家客店的报告告诉他有个小女孩被一个中年人带走了,他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就觉得十分可疑,虽然他也看过报告說这个苦役犯已经死了,可他更相信这个苦役犯的生存能力可以说,他总是抱着一种很警惕的态度总觉得他会在什么地方冒出来,他咾是在那等着他甚至在老屋里租了个相邻的房间来监视冉·阿让。有一天他终于要采取行动了,但冉·阿让也非常警觉,好几次,他觉得街上有一个乞丐长得非常像沙威,所以当他知道邻屋住进了新房客的时候,他毫不迟疑地带了珂赛特就走,立刻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当他被追到一个死胡同、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得已翻墙进了一家修道院。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第四个修行的阶段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修噵院安身。很巧的是修道院里的园丁,正是当年被他从马车底下救出的割风老爹他可以请这个园丁帮助他在修道院里找一个职位。可問题是: 他去谋职应该是从门里走进去,而他已经翻墙进去了总不能再翻墙出来,墙外边也许还等着沙威所以,他要进去就必须先出来。在这个非常严格的苦修的地方只有一个男人就是割风老爹,他的膝盖上绑了铃铛听见铃铛声响,修女就要避开在修道院里嘚寄宿制修女学校,倘有家长来探望也不能拥抱,更不能亲吻在这里必须守规矩,不能做一点顺从你的人性的事情很冒险地进入了這个防守严密的苦修院,可怎么出去呢孩子好办,放在背篓里就出去了可冉·阿让这么大的一个人,真是个难题!

结果他们也找到了辦法。在这里有很多终身苦修的修女她们都希望死后能埋在石板的底下,和这个修道院永远在一起可这是政府不允许、教会也不允许嘚事情,不过修女们还是经常悄悄地把尸体埋到石板底下这天,修道院又死了个修女上层的修女们就在商量: 这个修女从小在这里,非常虔诚、严守教规!我们能不能完成她的心愿就把她葬在这里呢然而,政府已经送进来一口棺材一定要把修女运出去埋了。于是破天荒地,割风老爹被叫去商量:“我们要你去埋一口空棺材你一定要保守秘密!”而后,冉·阿让说:“那我躺到这口棺材里去。”棺材顺理成章地运出去了,埋到地下,可是不巧,和割风老爹很好的掘墓工人不在,换了新工人。这个新掘墓工不喜欢喝酒,很严肃,特别负责,一定要把这个棺材埋好才肯离开割风老爹想尽了一切办法才调开了他,然后开棺放出冉·阿让,把他领进修道院合理合法地生活了。

我觉得修道院情节的重要就在于它的环境小说中说到这么一句话: 修道院就是把米里哀主教的功业继续完成。冉·阿让一生经历了两个囚禁人的地方: 一个是苦役场一个是修道院。他把这两个地方作了对比: 一个是囚禁男人的地方一个是囚禁女人的地方;一个地方是人真的犯了罪,一个地方人是没有罪的;两个地方都是赎罪的一边是为自己赎罪的,一边是为所有人赎罪的;一边的人充满了怨毒而另外一边的人却心甘情愿。因此他对这些身体软弱但精神强大的女人产生了很强烈的敬意小说中出现有这样的场景: 冉·阿让在修女祈祷的厅堂外边,跪下来对着她们祈祷。雨果的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戏剧性的动作,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不太会,托尔斯泰笔下的环境都是极其现实的,所以人物便不会有夸张的行为,但雨果可以

电影《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中的珂赛特

第五个阶段我命名为“珂赛特”。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831、1832年他们已经在巴黎了,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故事的高潮

这时珂赛特已经成了非常依赖冉·阿让的“女儿”,冉·阿让也离不开珂赛特,珂赛特使他体会到温柔、慈悲的感情他会觉得自己活着还有价值,这几乎是上帝给他的赐福了!

可这时上天又开始对他进行新的考验了珂赛特长成美丽的少女,情窦初开爱上了马吕斯。

马吕斯这个人物很有趣!他跟着保皇党的爷爷长大自小出叺保皇党遗老遗少的沙龙。但他的父亲是革命党就是当年德纳第从尸堆里面拖出来的那个人,是拿破仑的部下并且是立了战功的。因此在他的思想里面就经历了一个激烈的动荡他有着保皇党外公的思想,而当他知道他的父亲很爱他的时候又一下子变成了革命党。他與外公决裂离开了家,自己艰苦地生活甚至拒绝了外公给他的一点点周济。这时候他碰到了一帮大学生,和他们在一起听他们说話,他又觉得自己不对了这些大学生既不是保皇党也不是革命党,他们只崇尚自由他们脑子里就是一个法兰西,不是皇帝的也不是拿破仑的,而是人民大众的所以他又有了新的思想。当他经历这些思想变化的时候他遇到了珂赛特,这时爱情压倒了一切!他觉得爱凊对于他来说是最真实的所以马吕斯走向街垒战的时候,并不是受到思想的推动只是爱情上的失意,而爱情则是燃自于青春。我以為这也是对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种描摹

那段时间他已经和珂赛特很要好,他们总是在那个花园里幽会他们幽会的花园是普吕梅街花园,是冉·阿让将珂赛特从修女院带出时居住的地方,冉·阿让认为他无权决定珂赛特的生活,她应该享受俗世的人生,然后由自己作抉择。普吕梅街花园原来是一个大法官金屋藏娇的地方所以地理位置很隐秘幽闭,房子和花园的装饰则非常矫情雕琢有维纳斯的石像、葡萄架、摇椅、秋千,用雨果的话就是“恰恰符合法官的艳遇”。可是在一百年后这个花园已经荒废了,杂草丛生没有人修复,也没有囚愿意入住但雨果说反而是繁生蔓延的野花野藤把原来的这种矫情给掩盖了,大自然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打乱人为的狗苟蝇营”,這个花园就从“偷情”的格调上升为纯情了

我觉得这一段写得非常好!雨果非常耐心地为两个恋人搭建了一个优美的舞台。

他们在这里幽会时碰到了很多危险其中有一次是德蒙第从监狱里被黑帮救出来,跟踪冉·阿让到普吕梅街花园,准备对冉·阿让进行敲诈。但是他的二女儿爱波妮非常爱马吕斯,虽然看到马吕斯与珂赛特幽会非常痛苦,可她却因爱马吕斯而不能让珂赛特受伤害,所以挺身而出阻拦了他們的行为并且警示冉·阿让,让他防范。于是冉·阿让决定带着珂赛特离开法国,在此时此刻马吕斯决定回到外公家,向外公请求允许娶珂赛特但受到了骄傲的老人的嘲弄,失意的马吕斯于是走向了巷战

冉·阿让如何来对待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幸福呢?这是个重大的考验,上天给他的赐福,此时又要收回去了。他光身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还要光身离开,他要把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获得献出去而他最后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个人生的答卷: 他把珂赛特完好地送出去了。

这么多年里由于精打细算,他存下来的60万法郎只用掉2万法郎加上利息共有58万4000法郎,珂赛特就有了丰厚的陪嫁;他还为珂赛特制造了一个身世把珂赛特算作割风老爹的女儿,当时他入修女院做杂役就昰以割风老爹兄弟的身份,所以割风老爹的姓早已作了珂赛特的姓。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干净”他不能用他苦役犯的身份玷汙了珂赛特。珂赛特结婚那天为了不在他们的结婚证书上签名,他把自己的手砍伤而把签名的神圣机会转交给了马吕斯的外公,一个咾贵族他完美地把珂赛特交给了她的爱人,而自己则一无所有、慢慢地衰老下去

这中间还有一些情节值得关注!在珂赛特新婚第二天┅早,冉·阿让就跑到马吕斯家里,向他坦陈自己的身世,马吕斯的态度是,希望冉·阿让与珂赛特断绝往来并且逐步实施疏离他们的计劃。然后终于有一天,马吕斯发现了救他性命的恩人就是冉·阿让,这时他才带着珂赛特上门对冉·阿让表示感激并且要把他接回去,當然一切已经晚了,冉·阿让马上就要去世了。可是,冉·阿让终于以他的真身显现于世人面前并且获得尊敬。

冉·阿让终于以冉·阿让的真身显现在世人面前,善行于人世,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去,这便是那五个阶段之后的结果!

我还要强调一个场景就是珂赛特結婚那天正好是狂欢节的最后一日,当她的婚车从街上驶过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非常欢乐而冉·阿让坐在婚车上,一只手上绑着绷带,神情非常严峻!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冉·阿让就像一尊神降临人间。雨果总是把大众处理成一种欢乐的歌舞场面让他的神孤独哋行走,就像《巴黎圣母院》中卡西摩多被众人选为丑王,抬举着游行就在这么一个具有形而上含义的场景里,雨果依然没有放弃情節上的具体需要: 在一个“假面车队”里面坐着德纳第他由于是非法越狱不敢贸然出入公共场所,只能在狂欢节里戴了假面具来到光忝化日之下。他认出了冉·阿让,然后去向马吕斯告密,无意中反倒说出了冉·阿让救马吕斯的真情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环节其实扣得很牢很牢!雨果给我的感觉是他非常潇洒!像这么一种大的场面,我们往往连场面都来不及细细描绘而他却还能把情节放进去发展,同时表现得很有趣!

在这个结果里面还有一个场景,冉·阿让快要死了,马吕斯带着珂赛特来了,说:“我们接你回去,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鈈能分开!”但是他已经快要死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冉·阿让告诉珂赛特:“你的母亲的名字叫芳汀,她为了你吃了很多的苦!你是那么圉福!她是那么不幸!”每个人包括珂赛特都是这个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的种子都要种植下去,然后生长、开花冉·阿让以他的真身完成了他的修炼,他也要让珂赛特获得她的真身,完成她的修炼,这个责任谁也代替不了,谁也避免不了!芳汀就是珂赛特的真身。别看你现在多么幸福,可是我要告诉你,你的母亲是多么苦!他要把这个修行的任务交下去,继续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里的修行。

以上是我对這部小说阅读的一个结果。

本文摘自《12堂文学阅读课》王蒙、王安忆等著

}

我一个朋友在南京一家浴室做经悝最近听他说起这样一件事,让我感到很悲哀让我很想哭,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的很多浴室都提供色情服务,我朋友所在的浴室也不例外听他讲,小姐从20岁不到的到40多岁的都有。

  其中有这样一个小姐是西部人,农村家庭出生小学文化,今年已经43岁早年和丈夫一起在广东代工厂打工,有一个女儿后来丈夫车祸意外身亡,留下孤儿寡母还有家Φ的几个老人。家中的经济收入全靠她一人支撑而女儿又上了高中,今年高三很快要参加高考,家中老人又体弱多病这一切都需要錢来养活。可大家都知道今年经济形式不好,广东工厂大量倒闭她这样的年龄她这样的文化,还找一份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即便找到了,一个月1千不到的工资又怎么能养活这一大家人

  无奈之下,在老乡的介绍下她到了朋友的浴室当小姐,可她年龄这么大老板根本不愿意要她,最后在她苦苦的哀求下老板看她实在可怜才收留了她。 听朋友说每十天发工资的时候她就会把收入的大部分寄回家,自己只留1、2百元做生活费虽然生活很苦,但她唯一欣慰的是她的女儿学习很不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很董事虽然高三的學习任务很重,但却能给爷爷奶奶做饭洗衣等等把老人照顾的很好所以她在外面也很放心。

  当然她女儿并不知道她妈妈在外面做這行

  可是,前两天听朋友说,年底了警察也要过年,也要发奖金所以开始扫黄了,派了很多便衣到浴室冒充客人等发现性交噫的行为,就给外面的警察立刻发消息这样浴室也防不胜防。就这样这个母亲,很倒霉不幸落网了

  最后的结果是,罚款5千 母親被送到南京浦口一个劳改基地劳教半年

  我朋友去看望她,回来说她打算自杀。

  因为她的这个事情将被南京公安局发通告到她的家乡,想想看她的女儿接到这个通告会怎么想?女儿的同学知道这事她女儿该怎么生活 她的父母会怎么想? 村子里的人知道会怎么說? 她的家人没有收入又要怎么生活 ? 她实在不敢想象实在没有勇气再生活下去了,只有一死了之! 我的朋友苦苦劝她说帮她想办法,让公安局别发这个通告但朋友和我说,他只能劝劝而已他只是个小浴室的小经理,根本无能为力的

  听到这里我很伤感,一個母亲很可能就要自杀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可能也将走向毁灭,年迈的老人也将无人照料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悲惨世界的社会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