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舞蹈喜事时撒的食物怎么汉语怎么称呼

哈萨克族节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哈萨克族节庆
哈萨克族节庆的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两个是源于的节日。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节庆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
克语“辞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这一天,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大米、小麦、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的节日歌,并翩翩起舞。在的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把羊头赠给老人,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哈萨克人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每年在阴历正月春分那一天(阳历3月21目前后)被称为“纳吾热孜”节(即新年之意),是哈萨克人民的春节,即哈历新年的。由于哈萨克族是个跨国民族;我国哈萨克族群众过去习惯于农历2月20日过“纳吾热孜”节,但有一些富豪人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要抢在春节前过一次,春节后再过一次。“纳吾热孜”节传统的过法为两个星期,即15天,也有过9天、3天、11天不等的。近年来各国哈萨克族过“纳吾热孜”节已开始趋向统一,如土耳其籍哈萨克人取阳历3月20日为“纳吾热孜”节,哈萨克斯坦取阳历3月22日为“纳吾热孜”节,我国哈萨克人则取3月21日春分这一天为“纳吾热孜”节。 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纳吾热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冬天宰杀牲畜时留下的头,一直要保存到此节,奉献给老人。老人口念祝词:“愿你的牲畜满圈、奶食丰盛。”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另外还有、猜谜语、圆梦等内容。节日期间的哈萨克儿童更是欢天喜地,他们白天踢毽、放风筝;夜晚捉迷藏等。
哈萨克族节庆肉孜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族从公元9世纪开始逐渐改信伊斯兰教。虽然哈萨克人长期过着游
牧生活,固定的很少,宗教活动也不太频繁。但伊斯兰教对于哈萨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教规对人民有严格的约束力,人们把宗教道德视为最高典范。久而久之,有的教规慢慢演变成了的生活习惯,因而哈萨克人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两个盛大的宗教节日。 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而阿拉伯语的音译则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所以“肉孜节”又称为“开斋节”。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1个月。在斋月里,穆斯林只要不是病人、旅客、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每天进两餐。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主要是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在封斋月里,除了每天的5次礼拜之外,在晚间还要做一次20拜的礼拜。哈萨克人由于礼拜寺少,一般都在毡房内进行。一个月期满,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即行开斋,这一天,各氏族部落的哈萨克人都得聚集附近礼拜寺中净身礼拜,相互祝贺,这一日就是肉孜节。
哈萨克人每年都欢度肉孜节3天。过节时,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首先小辈给长辈拜节,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这些食品以油炸食物为主。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
哈萨克族节庆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献牲”,所以也称“宰牲节”。在伊斯兰教中相传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今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的忠诚,当他的儿子伊斯玛仪勒俯首听命,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
又令他宰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 在古尔邦节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节日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目的白天,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别具一格的传统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感受哈萨克的民族文化
阿勒泰地区的主体民族是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史籍对哈萨克族的族源有过许多记载。西汉张骞出使乌孙、月氏时,当地之乌孙人、塞种人、月氏人等,均为哈萨克族的先世。六世纪中期,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国,部分突厥人和乌孙人融合。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原来哈萨克族的先民融合了陆续迁到天山北部游牧地区的部分回鹘人、葛逻禄人、契丹人和蒙古兴起时的克烈、乃蛮、钦察以及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终而形成哈萨克族。至今,哈萨克族中仍保留着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名称。至于“哈萨克”一名,史家的考释不一。比较可信的解释是:从十三世纪至十五世纪之间,哈萨克的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西迁。后又在1456年,为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从锡尔河下游返回故土,所以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脱离者”。还有说意为“白天鹅”,象征纯洁、美丽、高贵。
【居住】过去的哈萨克族除经营农业的定居外,大部分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现已有90%的牧民实现了定居。为了便于经常迁徙,牧民们春、夏、秋三季住毡房,夏季牧民转到沙尔布拉克牧场,冬季则搬回原定居点,其住房为土房或木房。
哈萨克族的毡房,由顶和圆栅组成。毡房的骨架一般是用红柳树杆,顶的木杆稍微弯曲,呈辐射形,上端要绑在天窗上,下端接木栅,骨架搭成后,在木栅外用芨芨草和红柳织成篱笆,然后在外面包上毡幕,毡房成形。其优点是冬暖夏凉,使用方便,既可防风雪,又可挡雨露。毡房里的陈设与布置也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一进门的右上方是长辈的床位,任何人不得在上面坐卧,有时床上遮上布幔,禁忌客人用手去动布幔,否则将被认为是失礼;右下方放置炊具和贮藏食品的地方;左上方是晚辈的床位,左下方是放马鞭、打猎用具或拴幼畜的地方;正前方铺有花毡是招待客人喝茶、吃饭的地方。毡房内设有火炉,可煮肉、做饭,一般燃料不用柴炭,而用牛粪。
【饮食】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郁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以传统的肉食、奶食、面食为主。特别是牧民用奶和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
肉在哈萨克族牧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肉食以家畜中牛、羊、马等畜肉为主,分鲜肉和熏肉,吃法有多种,如煮、炒、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是手抓肉,清炖羊肉、熏马肠。熏马肠是先将马肉切成块,用调料拌均,再塞进马肠子,熏蒸而成。其制品能历久不变质,吃时煮熟,味道鲜美,熏马肠是哈萨克人最喜爱的肉制品,也是哈萨克人招持客人的上等食品。
奶制品种类较多,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豆(奶酷),酸奶等,在夏季牲畜奶多的情况下,牧民将其制成马奶子和酸奶喝。其制作方法简便,营养丰富,饮之解渴消暑,是哈萨克人招待客人的上乘饮料。奶茶是哈萨克人必不可少的,他们烧茶讲究先用慢火烧茶水,烧的时间越长越好,喝时再兑奶放酥油。
哈萨克人的主食以面为主,其制品有馕、包尔沙克、油饼、面条等,几乎每家都有烤馕炉。由于受条件限制,牧民很少吃菜,但对葱、洋葱和土豆却情有独钟。
【哈萨克族的婚俗】解放前,哈萨克族的婚姻多由父母做主,成婚时,男方要给女方彩礼,彩礼的多少由男女双方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女方要陪送嫁妆,一般与男方家彩礼相当,陪送的嫁妆一般有新毡子,新毡房,骆驼,家具衣物,装饰品和女儿的乘驹等。女方家要专制一问毡房给女儿为住房,称为“俄套”(小房的意思),一切用品都是新制的。解放后,哈萨克族逐渐废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现在哈萨克族青年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结成伴侣.哈萨克人的婚礼充满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情.结婚要有一系列程序,主要有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同时按照法律程序领取结婚证书,婚礼中最热闹的是男女对唱加尔加尔婚礼歌。
哈萨克族在婚姻上有许多限制,其中一条是:同一部落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如果通婚必须超过七辈,联姻的人家也必须相隔七条河。这些限制防止了哈萨克人近亲结合,使其种族兴旺昌盛。
举行婚礼时,草原上的亲朋好友都要来祝贺。新娘子来到男方家时,陪嫁人要拉起红色帐布,让新娘走在中间,男方家人要出来迎接,女方家人这时要将准备好的糖果、奶疙瘩等食品撒向人群,青年男女和小孩要去拾有喜气的食品。新娘和新郎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婚礼,毡房中有一堆火塘,新郎和新娘在火塘前,面对正中向长辈和来宾三鞠躬。主婚人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是: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唱罢,来宾们席地围坐,这时有一个在胳膊上系有各种颜色的布条、手持嫩树枝或马鞭子的男人走出来,随机应变地唱起富有风趣的“开场白歌”。新娘的婆婆便拿出“哈什吾”(即奶疙瘩、乳饼、糖果、包尔萨克等混合在一起的食品),一把一把撒向新娘和来宾们的头上,人们欢笑祝福,小孩子们拾拣“恰什吾”,在欢笑声中那男人又唱起“揭面纱歌”,此时此刻新娘屈右膝向公公、婆婆、哥哥、嫂子等长辈施礼,人们争相观看新娘子的面容。歌中赞美新娘子如何美丽动人,祝福她幸福美满,在这天阿肯们和歌手要进行赛歌对唱,一直唱到第二天红日当空。婚礼在歌声中开始,在歌声中结束。
哈萨克人的婚嫁,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同的地方是:不用毛拉主持婚礼、而是由伴娘、伴郎和大家一起唱歌,这种婚礼歌哈萨克语称为“加尔加尔”。它没有固定的唱词,却有一定的曲调。加尔加尔大致可分五个部分。一、序曲;二、劝慰;三、哭诉;四、哭别;五、揭面纱歌。这些歌并不是在一个地方唱的,有的在和自己父母离别时唱,有的是来到婆婆家唱。每唱完一种歌,还有一些风俗习惯,如当新娘送到公婆家门口时,男方就举行娶亲仪式,首先由主持迎新仪式的小伙子唱“开场白歌”,当歌中唱到“让各种香甜的喀苏撒下吉祥”时,婆婆就拿着一大盆“恰什吾”朝新娘和客人的头上一把一把地撒去,老人欢笑,小伙子和小孩跑去抢着捡拾,以示吉祥。
每种歌都反映了不同的内容,也代表了不同人的心情。姑娘在出嫁时,因要离别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心情是悲切的,歌中倾吐了对亲人和故乡的留恋,对新生活的忧虑。如歌中唱道:“我的新房安置在什么地方,那里象不象这里水丰草旺?虽说那里也有亲人,却不象在妈妈跟前那样无忧无挂。我走了,看不见门前的青松和泉水,请亲人们常把我去看望。
当姑娘来到新天地,小伙子们要唱《拜塔夏尔》,即《揭面纱歌》,使她跟亲人见面。那么亲人对她的态度如何呢?歌中唱道:“新娘是个贤淑的姑娘,她的心象金子一样明亮。她是别的部落山上翱翔的雄鹰;她是别的部落湖山邀游的天鹅。啊唔!天生的一对,是我们的榜样,阿吾勒的人会把你请进毡房,你的阿吾勒就象天鹅飞翔。……接着歌中还要唱到新娘子怎样料理家务、尊敬公婆、跟邻居和睦相处等内容,然后用马鞭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来到婆家,婚礼虽然结束了,但歌声并没有结束,在新婚的夜晚,人们还要了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赛歌会,以庆贺草原上又有一对青年人的结合。
【孩降生、取名、骑马习俗】在哈萨克草原上,谁家生了小孩子,就成了整个“阿吾勒”的一件大喜事。无论是男是女,都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庆贺。按传统习惯,要举行许多庆祝活动。孩子出生后,要请一位子女多、有威望、品德好的妇女为孩子割脐带,表示吉祥,并将孩子抱入摇床。对产妇,要表示祝贺和慰问,专门杀一只“哈勒加”羊(意为专为产妇宰的羊),让产妇吃肉喝汤,补补身子。在孩子降生的第一天晚上,要为孩子举行“齐尔德哈纳”的庆祝活动,阿吾勒的妇女都要前去,祝小孩子长命百岁。同时,男女还要欢聚在一起,弹起冬不拉,唱起祝福歌。这种欢唱一般要进行三个晚上。所以哈萨克人说,婴儿降生之后,迎接他的首先是歌声。
在婴儿诞生五至七天时,要举行“拜赛克撒勒德”仪式。就是客人们要在新布置德摇床中间德洞里,撒一些奶疙瘩、水果糖和包尔沙克,以此来祝福小孩子将来长寿和幸福。婴儿诞生40天时,要举行满月仪式,被邀请的客人主要是附近的妇女。妇女们来时,都要带上衣服、钮扣、串珠和猫头鹰的羽毛等。在庆贺满月时,还要给小孩子取名字(也有在小孩子降生第七天取名的)。他们给小孩取名,没有固定的格式,如小孩生下后,父亲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为名;也有父母亲早已提出许多吉祥的名字,但取哪个好呢?他们的办法是喊一个名字,如果正好打着了火,就确定此名;如果生小孩时在,家中正好来了客人,则以客人的名字为名;有时在转场途中生下小孩,便以出生的地名给孩子取名;还有一些小孩的名字是根据《古兰经》的经名或是以祖先、英雄人物的名字为名的。给小孩无论取什么样的名字,都是孩子平安、健康长寿,老来子孙满堂。
取名时要请男性老人。老人将新起的名字在小孩的左耳朵边连唤三声,再在右耳边连唤三声,然后就请一名年长而有威望的妇女把孩子放在摇床里。这一天,主人要热情招待来宾,客人祝福小孩长命百岁,祝愿主人幸福。
小孩子长到五至七岁,一般要为他们举行“阿夏麻依明格孜”仪式。这种仪式多为男孩举行,如果全是女儿,那么要为大女儿举行,如果四五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女儿,那么也要为这独女举行。举行这种仪式时,父母要为他们选好马,这匹马将来成为孩子的专马,同时要请客祝贺。有趣的是孩子骑马这一天,要传上新衣服。孩子的帽子上要插上猫头鹰的羽毛,马鬃和马尾都要梳成辫子,并扎上红绳子。小孩子要骑在特制的“阿夏麻依”(小马鞍)的马上,由爷爷或父亲或哥哥骑着马,牵着那匹小马去拜访亲戚。亲戚要为小孩子搞“恰秀”,即把奶疙瘩、水果糖、包尔沙克等喜食撒在地上,让前来祝贺的小朋友们抢着吃。同时,还要赠马鞍肚带、马镫带、马鞭等礼物。从此,小孩有了自己的马鞍具,开始马背上的生活。
【还子习俗】由于哈萨克族盛行敬老的风尚,因而存在一种“还子”习俗。所谓“还子”,就是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生身父母,以示对老人的孝敬。他们认为自己的肉体是父母给的,自己婚后离开父母,父母身边就少了一位亲人,也就减少了一份乐趣,待孩子长大后,同自己一同奉养老人,只有这样才算尽到孝敬和赡养老人的义务。而作为父母来说,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进一步密切长辈同晚辈之间的关系。每当新婚夫妇将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父母时,祖父母就把孙儿女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来对待,这时祖父母与孙儿女的关系就变成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孙儿女与祖父母之间用父母的称谓。同时祖父母也极力疏远孙儿女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让孙儿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这种还子习俗沿袭至今。
【结互助习俗】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或是一个阿吾勒 ( 牧民集居的地方 ) 里,都有传统的团结互助的良好习俗。在草原上,如果有人家里遭到风雪灾害或其他天灾,或是家里人生了病,哈萨克牧民都把它看作是自己的事情,都按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吃穿到牲畜和钱。在夏季剪毛、擀毡、打草、修畜圈等生产劳动中,大家也都是互相帮助。今天给这家干,明天再给他家干,一直帮助把活干完为止。如果谁家欠了债,又无偿还能力,哈萨克牧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还债。所以,在哈萨克人中没有乞丐。如果哪个部落出现了乞丐,被认为是整个部落的耻辱。哈萨克族人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大家亲密无间、友好相处。无论谁家第一次做出酥油、第一次宰羊煮肉、第一次熏肉,家家都要拿出一部分,大家共享。同一个阿吾勒的人,先搬来的要帮助后来者,进行招待并帮助卸东西、撑毡房、收拾东西和进行问候。哈萨克人把这种礼俗称作“伊肉力克”'意思是对新邻居的款待。对搬迁路过的人家,不论认识与否,也同样要出来送茶和食品。相互帮助,被哈萨克人看作是个美德,如果谁拒绝帮助有困难的人,那么,他也就失去了被别人帮助的权力,同时,还被同部落的人看作是破坏礼俗的人。
【尊老习俗】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或一个阿吾勒里,老年人不论男女,不管贫富,都受到尊重。对老年人不直接称名道姓,而是用尊称。如男性称“阿克沙卡勒”,女性称“台台”或“阿巴”。晚辈见了老年人,要行礼问候;老年人说话时,不许打断插话,也不能在老年人面前吸烟和饮酒。老年人来到毡房前时,要出门迎接,扶下马,并把马拴好;老年人离去时,要扶上马送行。在进毡房时,要让老年人先进,并让坐在毡房上方正中位置,还要铺上花毡或是棉褥。喝茶时,要先端给老年人。吃肉时,要把头、大腿等部位的肉给老人。在一个阿吾勒里,不论谁家第一个熏了肉,都要敬献给老人品尝。凡是尊重老人的人,在草原上也同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称赞;反之,则会受到谴责,被认为是没有教养、不讲礼貌的人。
【丧葬】哈萨克族的丧葬是按伊斯兰教仪式举行,人死后,向亲友报丧,所有的亲戚都来悼念。人死后要用洁净布罩脸,面目安放,用帐围起,由近亲为死者常灯守灵.前来吊唁都要向遗体告别,并安慰其亲属,吊唁者如是妇女或近亲妇女,要与死者家属要一起唱挽歌,哈萨克族人实行土葬,死后七天,四十天和一同年均要祭祀。特别是对一周年祭祀更为隆重,要通知亲朋好友,亲属前来祭祀,请毛拉念经祈祷。这一天要修坟墓。
【礼节】哈萨克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民族,凡是前来拜访的客人不论是否相识,他们都竭诚招待,黄昏必定留宿。哈萨克族家里来了客人或亲戚,主人要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还要宰羊招待。宰羊前,先把羊牵到客人面前,双手抬起,请客人念祝福词即可宰羊.煮熟后,先将羊头献给客人,客人可用小刀先割一片颊上的肉给席中年长的主人,又割一块耳朵上的肉给席中的小孩或妇女,然后自己再割一块肉吃掉,再将羊头捧还主人。大家开始手抓大盘肉随便吃,大盘肉里有面片和洋葱,吃完肉后再喝肉汤,马奶等。到哈萨克族人家里做客,要让年长的主人先进门,特别是在毡房里不要随便坐床,可坐在椅凳或毡子上,最好盘腿或跪坐,不要两腿伸直脚底朝入,客人应该听入主人的招待,如不想吃,也要品尝一下以示尊敬,不能完全拒绝。当主人倒茶时,如不想喝了,可用手捂碗口,表示喝好了。
【哈萨克族的禁忌】哈萨克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种种禁忌,其中许多禁忌是值得提倡的,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二十种:
一、不吃猪肉和一切动物的血;二、不吃未经宰杀的动物;三、男人宰杀牲畜,而女人不能宰杀;四、不能把骒马给客人骑;五、吃饭时不要脱帽,表示尊重;六、吃馕时要掰开,不要把整个馕拿在手里用嘴咬;七、在毡房里不要坐床上,最好坐地毯上,两腿不要伸直,要盘腿而坐;八、吃饭时,不允许跨过铺在地上的餐布;九、在交谈和吃饭时,不要擤鼻子、吐痰、放屁等;十、青年人不许当着老人或父母面饮酒;十一、不许当着主人的面数点牲畜;十二、不要用木棍和脚踢打牲畜的头部;十三、不要骑马冲进羊群里,遇到羊群要绕道而行;十四、不要打主人的狗;十五、归还乘马时,不要御下马鞍;十六、不要当主人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特别是不要用“胖、美”之类的词句;十七、牧民做“乃玛孜”(礼拜)时,要注意保持肃静不要从他们面前通过;十八、大小便时要戴帽子,不要谈笑说话;十九、不要拔草原上的青草;二十、不要在毡房前下马,在毡房跟前的拴马桩那里下马。初到牧区的人,最好记下这些禁忌,牧民会把你看成自己人,对你招待得会更加热情。
【哈萨克族的“恰秀”】各个民族都有向人们表示祝福的方式,如藏族人献哈达、蒙古人敬奶酒,而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却要撤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这种表示祝福和欢迎的仪式,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哈萨克草原上遇到喜事,都要搞“恰秀”,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草原上来了尊贵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欢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妇女来搞,这位妇女必须是年纪较大、儿子齐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者。人们相信.由这样的妇女来搞“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
有些“恰秀”则由自己人来搞。如在夏季第一次挤马奶时,则要在挤马奶的地点喝奶茶,并要邀请邻居和亲友们一起来喝。同时还要在马驹头上和拴马驹桩子上抹些酥油,这时,由家里的年长的妇女来撒喜食,以祈求人畜两旺,吉祥平安。
【民族节日】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那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回历十二月举行,这是一个送旧迎新的节日。过节时家家户户要用七种食物做成粥(由水,盐,塔尔米,熏肉块,酸奶子、葡萄干、玉米等混合而成的),然后互相宴请亲朋好友品尝,以示对节日祝贺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肉孜节也叫开斋节,回历每年九月是封斋月,斋月间每日天亮以后不吃不喝,太阳落下后方可吃饭。斋月满后,过肉孜节,家家宰羊煮肉,炸馓子,做糕点招待客人,还举行赛马,叼羊盛会。肉孜节后7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节现已成为哈萨克族最大的民族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宰杀牲畜,以招待拜年的客人。节日里人们皆穿民族盛装,走家串户,互相拜节问候。
古尔邦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等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据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并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到密那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儿子伊司玛义杀死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伊司玛义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成立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们在节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诵经、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赶制各种糕点,炸馓子、烤馕、做新衣裳,进行节日的充分准备。穆斯林们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开始杀牛宰羊、煮肉做饭,对穷人进行施舍,对来宾进行招待。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人要相互拜节,互相问候,过去有成见的人,在节日里见面时也要互相问候,并消除隔阂,从此言归于好。青年男女又说又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使整个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肉孜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甚至连咽口水也不允许。到了太阳落山之后,才能进行吃喝。所以这个节日也是宗教上沿袭下来的习俗。
斋戒日期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兰教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天为月首,单月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置闰月,计354或355天,这样就比太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肉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中轮流出现。
九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十月一日改为正常生活,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其实“肉孜”在阿拉伯语中,也是“斋戒”的意思。
关于“肉孜节”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白天躲进深山里不生火、不做饭,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开始做饭。
其实,这个节日完全是宗教上的活动,尔后成为民族习俗。斋戒被伊斯兰教称为五大功修之一。穆罕默德曾说过:“斋戒,一半是忍耐。”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而且是为了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宗教上说人是污秽的,从广义上讲,封斋可以使眼不观邪,口不道邪,耳不听邪,脑不思邪等,这便是真正全身的斋。完满了斋戒便是立下了善功,超额完成便是多立善功;破坏了斋戒即是犯下了罪过。所以对穆斯林教徒来说,斋戒既是忍耐也是考验,同时也是“洗刷罪过”的机会。
如今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已不封斋,而是将开斋节作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进行庆祝。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就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把房子院落打扫整修一新,并要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购买各种水果和干果,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拜节问候。
【阿肯弹唱会】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民族古老的最具有群众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乃至有朋友来临,亦或在每年山花烂漫之际,能歌善舞的牧民,聚集在一起,怀抱冬不拉,即兴作诗,自弹自唱,这就叫阿肯弹唱会。它的形式与规模大小不一,有数十人,百人,乃至数千人,具有娱乐性和竞歌性两种,场面欢快热烈,形成草原上一道奇异、优美的民族风景线,若此时游客亲临其境,一定会体验到原始、浓郁的民族风情,流连忘返。
阿勒泰地区的阿肯弹唱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各县市轮流举办。主要有阿肯独唱、对唱、赛马、姑娘追、马背捡花、摔跤、叼羊、哈萨克小品、牛羊展览比赛、政府宣传和商品贸易等内容,时间为3天左右。
   【姑娘追】“姑娘追”哈萨克语“克孜库娃”,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特殊方式。青年男女通过“姑娘追”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的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据说很早以前,有两个哈萨克部落的头人结成了儿女亲家,在姑娘准备过门那天,来接亲的人有意夸赞他们新郎的马是最好的千里马。新娘的父亲听后便说:“我女儿骑的马才是最好的马,不信可以比一比,如果你们的马能追上我女儿的马,今天姑娘就过门,否则就改日再说。”于是比赛开始了。姑娘因为对小伙子早有好感,于是故意放慢速度假装让小伙子追上,借机进行交流和沟通,返回时她又让小伙子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追赶,结果把“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于是“姑娘追”就由此产生了。从此以后,哈萨克族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嬉戏式的相互追逐和交流产生了好感,萌发了爱情,并结为终身伴侣。如今的这种活动已不再拘限于青年男女,有时一些结了婚的成年男女也会参与其中,但一般要求男女双方要年龄相近,因为这样才可以随意的做游戏和开玩笑。
关于“姑娘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只白天鹅化为女子,和一位猎人结为夫妻,成为哈萨克的始祖。他俩结婚那天,骑着两匹白色的骏马,像白天鹅一样,飞来飞去,互相追逐。据说这就是“姑娘追”的由来。这个传说反映了“姑娘追”这种马上游戏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习俗。
“姑娘追”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热情好客的哈萨克姑娘会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参加这种马上娱乐活动。
【训鹰术】新疆哈萨克族是捕捉猎物的能手。他们捕捉不用现代化的武器,而是用传统的武器——鹰和猎狗。鹰作为猎手的“空军”,狗则作为“陆军”,只要“空陆军”齐出动,猎手准会满载而归。鹰是一种凶猛而灵敏的动物,让它听从人的指挥,使其驯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哈萨克族猎手都有一套独特而有趣的驯练方法,把鹰变成猎人的好帮手。哈萨克族牧民用网、夹子、套子等工具捉住大鹰,或是在高山中掏来小鹰之后,首先给其戴上皮制的面罩,使它什么也看不见。若是雏鹰则要关在笼里喂养一段时间。驯鹰的第一步首先是打掉它的威风,方法是让鹰站在一根木棍上,木棍的两头系上绳子,来回摇晃,使鹰站不稳。经过昼夜不停的摇晃之后,鹰被弄得神魂颠倒,头晕目眩,久而久之,鹰便会晕倒在地。这时,在鹰头上浇上凉水,使其苏醒过来。然后给饮盐水或是茶水,而不给食物。原来威风凛凛的鹰,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变得有气无力。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折磨”之后,鹰渐渐被驯化。下一步开始喂食,喂食时不是将肉送到嘴边,而是驯鹰者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子上,让鹰过来叼着吃。这个时候鹰见肉就会不顾一切去叼,驯鹰员将距离越拉越远,使鹰由跑过来叼着吃,到飞过来叼着吃,每次都不能给吃饱。用这种方法直到鹰飞起来,又飞回手臂上,不过这些驯化活动都是在室内。更重要的是在室外的驯练,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的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 16 根羽毛用线缝起来,使鹰飞不高,也飞不远,只在小范围内活动。不再用肉,而是把活兔子捉来拴在草地上或在狐狸皮上捆上肉,让鹰去叼食,等这种训练差不多时,则要把尾部的缝线拆掉,但要在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让它去捕捉,等熟练之后,可以将手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将腿上的绳子取掉,即便是它飞跑了,绳子还会吊在空中,骑马很容易追回来。这种驯鹰方法要求严格,符合科学道理、成功率高。在正式放鹰捕猎时,给鹰既不能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的捕捉猎物的积极性。适量喂食从而使鹰保持战斗力。在冬季,哈萨克牧民利用鹰捕捉黄羊、野兔、狐狸等猎物,每次出征总是满载而归。
【赛马】赛马这项活动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为开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史籍中亦有所载。唐书《西域传》云:“龟兹岁朔斗羊马橐驼七日,观胜负以卜盈耗”,说明那时西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大年初要连续七天举行赛马等活动,以这类游戏赌胜,预测一年的丰歉。可见,这类活动已成为当时的风俗,而且颇具规模。新疆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和维吾尔等民族,都喜爱赛马,尤其是世代生长的天山、阿尔泰山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更是酷爱赛马运动,其竞赛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在元、明、清史料中,多处记载赛马和兵役制度相结合,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制度。那时的赛马运动还是王族,显贵们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一般都在节庆之日举行。解放后,哈萨克草原上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很大发展,盛大节日里,常举行群众性的赛马大会。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即马的竞走,是比马的速度、稳健、美观。赛走马的骑手都是成年人,马也是五岁以上的成年马。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把马压住,既要使马走得快,又要稳健,不能让马跑起来,一旦跑起来,即视为犯规。赛奔马是比马的速度、耐力。要求马直线跑,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以先到达终点为胜,赛程一般长达二十到三十公里。赛奔马多用三岁以上的马,参加比赛的骑手大都是10到15岁的少年。每年的七八月份,羊肥马壮,正是赛马的黄金季节。举行赛马会,要提前公布比赛的时间、地点。参加比赛的马要在赛前两个月进行特别训练。比赛时,马的鬃毛用红色布条扎起,马鬃和马尾要梳成小辫,也要用红色布条扎起,马背上下备鞍子,要披红、绿、兰等彩布制成的披衣,头戴轻便的辔头。起跑线上,数百名骑手左手挽缰绳,右手执鞭,一个个精神抖擞,英姿勃勃,主持赛马人一声令下,小骑手跃马扬鞭,如离弦之箭,霎时间,斑马萧萧,蹄声踏踏,像江河决口,似飞流直下,烟尘滚滚,地动山摇。
终点线上,人山人海,一个个翘首眺望。当第一匹马冲过终点线时,赛场上立即欢腾起来,牧人的喝彩声,骏马的嘶叫声响成一片,气氛十分热烈。优胜的马匹被誉为“拜盖阿特”(最好的马),优秀的骑手则受到奖赏。赛马会根据参赛的数量设奖,前三名一般都是奖给马、骆驼、绵羊等牲畜,其它获得名次的,也能得到挂毯,绸缎、茶叶等奖品。优胜者固然可敬,名列前茅的小骑手获得重奖,并给马匹披红挂彩,但姗姗来迟的最后一名也同样被人们所敬重。根据传统的习惯,赛马会还给最后一名骑手发给比较重的奖品,对小骑手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进行褒奖。近年来,赛马又增添了许多新疆项目:障碍赛马、越野赛马、马球、马上射击、劈剌、盛装舞步赛,以及马车驾驭赛等,十分惊险精彩。
【摔跤】摔跤也称角力,蒙古式摔跤也称博克,是那达慕大会上不可缺少的项目。那达慕大会的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根据那达慕大会的规模不同,摔跤手参赛规模也不等。较小型的那达慕,参赛者至少32人或64人,中型那达慕大会,参赛的摔跤手128人或256人。大型那达慕大会的参赛摔跤手512人或1024人。摔跤服,包括皮开襟坎肩、蒙古靴、阔裆裤等,皮开襟坎肩多数为香牛皮、沙鱼皮制作,绑边都嵌钉着银钉或白铜钉。白阔裆裤是一般白布做,裤上穿套裤,在套裤上绣有寿字,吉祥云图和蝙蝠图案,看起来非常华丽好看。蒙古靴都用香牛皮或犍皮制作,纳厚的靴底子。在高腰靴子里绑着竹签子以防受伤。摔跤时摔跤手不戴帽子,在脖子上套上彩色绸缎和蓝白哈达的护身结。摔跤比赛时有裁判长和裁判员,由他们安排座次。首先分左翼、右翼两排,根据摔跤手的历届比赛成绩来决定他们的座次。当然成绩好的,资格老的安排在左、右翼上边的座位,按此原则安排全部摔跤手入座。比赛时交错交锋,例如:右翼第一人和左翼最末人交锋。安排完摔跤手座次之后,举行摔跤比赛的开幕仪式。首先选择二名封荣誉称号的老摔跤手来象征性的摔跤表演,但是很快有两人出来拉开,之后摔跤比赛正式开始。正式比赛阶段,左、右翼两排对阵,每阵旁边都有一帮为摔跤手鼓气助威唱摔跤歌的人员。裁判长宣布摔跤比赛开始时,他们高唱摔跤歌,齐声呐喊,邀请摔跤手入场。左、右两排摔跤手交错交锋。该出场的摔跤手,从座位上跳起来首先向排尾方向小步起跑到排尾之后转过身来,向主席台方向龙腾虎跃,跳舞并进入赛场,显示威风。这时,在会场上的众多围看的观众,拍手呐喊欢迎摔跤手入场,摔跤场马上沸腾起来。入场的摔跤手,先向主席台行礼之后开始摔跤。因为蒙古式摔跤是一次决胜负,所以刚开始时较谨慎,先互相试探,之后他们开始用“踢、挑、挂、揿、闪、腾、挪”等技术,一旦摔倒了对方,优胜者先向主席台行礼之后在场上又跳摔跤舞出场,经过数轮次才能决出名次。
【叼羊】叼羊活动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族的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有分队和非分队的两种方式。比赛开始时,主持人把一只割去头的羊放在指定草坪中,宣布叼羊开始,骑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放羊的地点,赛场上群雄跃马扬鞭,一会儿是前后追逐,一会儿又是并马竞争,先抢到羊的同队队员互相掩护,极力向终点奔驰,双方骑手们施展各种技巧,围追堵截,拼命抢夺。最后,叼到羊并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方。获胜者按照当地的习俗,在马的长嘶声和观众的欢呼声中,获胜者冲出赛场把羊丢在村落毡房门口,比赛就结束,被叼的羊丢在谁家门口,就表示会给这家带来吉祥。最后,获胜者将羊当场烤熟,请众骑手共享,称为“幸福肉”。
【阿依加勒克舞】阿依加勒克舞,即月亮舞,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民间集体舞蹈,可由男女几人或多人列队成环形圆月状共舞。舞蹈特点是两人对跳,多为拍手、踮脚,自拍、互拍、自点、对点、双双旋转,并排旋转,换位旋转,交换舞伴。节奏欢快,动作幅度较大,颇具美感,感染力强,且动作简单易学,初学者十分钟内便可掌握要领,半小时后便可成为熟练的舞伴。
月亮舞是哈萨克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一种方式。每年草原上举办阿肯弹唱盛会时,经过一天的热闹,老人和小孩们都已疲倦,回毡房休息,成年人聚在毡房里举杯畅饮,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的精力仍然充沛未尽,他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在月亮下翩翩起舞,成双成对消失在朦胧月色之中……游人可和当地的青年男女在额尔齐斯河畔的篝火边,尽情地载歌载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萨克族服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