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富士康群殴事件跳楼事件有何感想

富士康再现跳楼悲剧 人为什么会对生活失去信心?_网易科技
富士康再现跳楼悲剧 人为什么会对生活失去信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为网易科技旗下“网易科学”栏目专稿 &本期作者:摩摩尔)近期有两起自杀事件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一起是上周发生在郑州富士康的iPhone装配工跳楼事件,另一起则是发生在南京火车站的张云雷(德云社“四公子”之一)坠楼事件。如今悲剧已经酿成,后果也已无法挽回,小编在无尽唏嘘的同时,想跟大家聊聊人类的自杀心理学,希望能够对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轻生念头的朋友有所启发,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这两起事件发生之后,富士康的态度讳莫如深,只是发布了一个非常官方的声明,而德云社也已辟谣称张云雷是酒后失足所致,小编不打算去追究这两起悲剧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既然要聊自杀心理学,总得有个案例剖析下才行,在贾樟柯贾导的影片《天注定》里,就有一个在东莞某台资企业打工的角色(名叫“小辉”),最终不堪忍受身边的各种压力而跳楼自杀的故事,小编就针对这个故事展开对自杀心理学的剖析。先来回顾一下《天注定》里的故事,湖南人小辉做工人时害同事割破手,于是跑到东莞一个夜总会打工,认识了三陪女莲蓉,小辉原想和莲蓉在一起,可外表清纯的她,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万分失落的小辉又来到一家台资工厂打工,母亲来电质问他为何不寄钱回来,是不是在外乱花钱,不停的唠叨令小辉难以忍受,而之前割破手的同事也找上门来寻仇。最终小辉捡起了地上的武器,却不知向谁出手,绝望的他爬上宿舍的阳台跳了下去。自杀者心理特征:孤独+认知偏差+无助尽管在心理学界关于自杀者的心理特征一直存在争议,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杀者大多都有强烈的“孤独感”,他会认为谁都不理解自己,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最不幸、最痛苦的那一个,所以想通过死来解脱这种困境,但实际上自杀者大多心情会比较矛盾,想死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帮助,而一旦此时他得到了帮助,有可能就会打消自杀的念头。与孤独感相并行的自杀者心理特征是所谓的“认知偏差”。研究发现,自杀者的认知范围大多比较狭窄,他们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黑白、对错、好坏的二分方式来分析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做不仅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同时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不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评价。在分析问题时,自杀者倾向于将问题归因于命运、运气和客观环境;而在解决问题时,自杀者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要么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估计,或者根本就不作任何估计,其结果往往是选择了不适当的解决方法,导致问题难以搞定,甚至恶化,随后选择一死了之,因为他们最终可能已经把自杀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了。此外,良好人际关系的匮乏还会助长自杀者的无助感,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丧失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自身比较敏感,害怕被别人拒绝,所以当其遇到危机问题时,自杀者的无助感会越来越强,最终进入到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中而失去自我价值感,进而走上自暴自弃自伤自毁的不归路。在小辉的故事中,压力山大的工作环境、糟糕的感情经历、母亲对其的经济要求以及前同事对他的不依不饶都是促使其自杀的外部因素,年少的他并不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其所在的社会也未能向其提供任何帮助或支持,所以他无法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而是从思想和感情上逐渐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觉得自己没有前途,看不到将来可能发生的改变,最终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自杀动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一个人满足了上述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后,心中可能会不定时出现自杀的念头,而导致其最终形成自杀行为的还需要一个动机,也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一些自杀者留下的遗书和自杀未遂者事后的回忆,自杀的动机可谓多种多样,有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间得不到的温暖和快乐、牺牲自己来让别人过得更幸福、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保持自己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等等。有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自杀者大多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敌意和愤怒,容易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和依赖个性,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所以会企图通过自杀来谋求精神的再生和自我的重构。美国心理学家、“预防自杀之父”诺曼·法布罗(Norman Farberow)将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人际动机和个人内心动机。“人际动机”指的是自杀者企图通过自杀行为,使其他人有所行动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此时的自杀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影响、说服、操纵、改变、支配别人行为或感觉来寻求帮助的方法,其对象常常是其配偶、情人或家庭成员,与自杀者关系非常密切,当然,这个对象也有可能是泛化的,甚至会是社会本身。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大多处于心理摇摆阶段,其行为也比较容易被纠正,所以常常会出现自杀未遂现象。“个人内心动机”常见于与其他人失去联系的老年人,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不能满足自我需要所遭受的压力和刺激。这种人由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不断丧失,孤独感逐日倍增,觉得生活无甚意义,他们通常对生与死的选择没有什么矛盾,死的愿望比较坚决,所以自杀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难看出,小辉的自杀动机属于“人际动机”,来自感情、亲情、友情等多方面的打击让其逐渐失去自我,当他发现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一切的时候,自杀动机随之出现,此时的他认为只有通过自杀才能卸下身上的包袱,才能将这一切完全逃避。实际上如果这时有任何一个熟悉的人对小辉进行开导,让其重新找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价值,就完全有可能避免这次自杀,但可悲的是,这个人并没有出现,而小辉的生命也在那干脆的一跳之后灰飞烟灭。预防自杀:心病还需心药医在搞明白了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和动机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对症下药来预防自杀行为了,我们分别从“旁观者”和“自杀者”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你的身边有人谈及自杀的念头时,你一定要认真考虑并相信他所说的话,因为此时的他可能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并且没有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摇摆不定的他可能正打算将自杀行动付诸实施,所以身为朋友或亲人的你这时一定要做些什么。首先与其建立关系,主动关心他、鼓励他,并聆听他的心声,最好能让其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打消原有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唤起他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其次针对他遇到的麻烦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及时纠正他的认知偏差;最后要为其提供有力支持,除了适当的经济支援以外,还要及时与他的亲人取得联系,或者安排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必要时还需进行报警处理。换个角度,如果碰巧你是一位正盘算着要自杀的同学,不妨看完下面这段话再做决定。倘若你做了错事,不要过分自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个人能力和弱点的局限,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失败或令人失望的事情来,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倘若你遇到了大麻烦,也不必过分失望,“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是支持你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把你的纠结、不满、牢骚和痛苦对他们说出来,放下心理上沉重的负担松一口气。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你也可以找一位心理咨询师来聊一聊,他们会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为你提供心理上的帮助。总之不管怎样,你都没有必要走上那条不归路,你的理想还有待实现,你的生命还尚待绽放!结语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提高及工作压力加大等因素,心理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你或你身边的朋友出现了轻生的念头,一定不要回避这个问题,最应该做的就是正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尽快进行控制、调整或者治疗,可以多与家人联系联系,也可以多和朋友们聚聚聊聊,赶紧把那个不负责任的的念头赶出你的世界。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是在iPhone流水线上机械忙碌着的工人,还是在镁光灯下被众人注视着的艺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并坚信这一点,对于芸芸众生中的你我而言非常重要,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还是痛并快乐地活着吧!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真_NT522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10个呼吁
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10个呼吁胡泳
1. 呼吁媒体和所有网民立即停止使用&N连跳&这样的标题和说法,似乎大家都在期待记录的打破。这样的说法是冷血的,缺乏同情心的,至少是忽略富士康员工感受的。
2. 呼吁富士康公司正视现实,收回&该公司工厂的管理并无问题,而与员工天生的个性和情绪管理有关&的&初步结论&。毫无疑问,系列悲剧的发生,不仅有员工个人的问题,也有企业的问题。企业不承认自身的问题,就不会有改善管理机制的努力。
3. 呼吁深圳政府和中央政府积极作为,提升劳工权益,缓解劳资关系。想想打工者为深圳和中国做了什么,问问自己为打工者做了什么。
4. 呼吁深圳和全国其他企业借此展开一场大反思,反思自身在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因为富士康的问题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的其他企业中也普遍存在,具有一般性。
5. 呼吁中国企业广泛实施EAP,即&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由企业出资为员工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其中包括:心理测试普查筛选出高危人群,针对特定对象进行情绪调节与减压辅导,等等。
6. 呼吁学者和专家暂时停止对此系列事件的社会制度层面剖析,集中自己的专业知识救助富士康员工,救人第一,此时需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归因,而是实实在在的救助。
7. 呼吁全社会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生活问题,遏制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欺弱和自残的方式寻求自身的权利以及社会的承认。
8.呼吁全社会改变对自杀所持的普遍冷漠态度,认为自杀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个人的缺陷。自杀每天、每时、每分钟都在发生。目前,全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每2分钟自杀 9人,其中8人未遂,深圳每年自杀2000人。自杀成为15至35岁死亡的首因。
9.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疾病,目前中国严重精神障碍者1600万,在疾病排名中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居于首位。13亿人的中国,传统思想工作已不起作用,民众情感问题应引起各方重视。响应徐景安先生的倡议,将降低自杀率和精神障碍率纳入政府的十二五规划。
10.呼吁废除严重违宪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可以形成利益群体和利益的代言人,并进一步影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
该日志已被搜狐IT博客群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富士康爆炸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