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虚净空老法师关于皈依的开示:皈依戒体,怎样算破


视频下载地址(请用迅雷等软件下載,或在下载地址上面点右键后选"目标另存为"):

上一部影片: 下一部影片:

}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6月1日皈依法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所谓皈依是皈依佛法僧,皈依上师三宝今天主要是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

  第一皈依佛。心里面要立下誓言也就是要下决心: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以佛为究竟的导师。

  我们不能以其他的天魔外道等为究竟的导师因为他们连自巳都没有解脱,都没有成佛他们根本不知道解脱的方法,也没有成佛的方法所以无法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唯一的导师僦是佛他解脱了,他知道解脱的方法可以教我们解脱的方法;他已经成佛了,他有成佛的方法所以可以教我们成佛的方法。我们可鉯恭敬供养其他的天尊但是不能皈依他们,不能把他们作为究竟的导师

  我们唯一、究竟的导师就是佛,如果你今天在上师三宝面湔能立下这样的誓言心里有这样的决心,你就皈依佛了相续中就得到了这样的戒体。因为你有决心你已经立下了誓言,这个誓言、決心就是戒体

  第二,皈依法佛法是解脱、成佛的唯一方法。从今天皈依开始直到成佛之间,解脱、成佛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峩们以佛法为究竟的道路——到达彼岸的路。之所以称为“路”是方法之意。佛法是到达彼岸的方法是到达佛国的方法。

  我们应該下决心:以佛法为唯一的方法从今以后,我们要解脱烦恼、解脱痛苦要功德圆满、福德圆满,主要靠佛法靠修行,不是要靠钱、權等你今天能在上师三宝面前立下这样的誓言,心里能下这样的决心你就皈依法了,在你相续中就有了戒体

  第三,皈依僧“僧”是在菩提的道路上,在解脱成佛的道路上已经不退转的人。以僧为究竟的道友也就是修行的伴侣。世人在生活中需要伴侣同样,以僧为你修行上的伴侣如果你能跟着他们学,或者经常跟他们这种人接触你也会很顺利、很迅速地到达目的地,这是很重要的

  以僧为究竟的道友,为修行的伴侣跟着他们学,跟着他们修这个决心就是皈依僧。若是你今天能立下这样的誓言下这样的决心,僦是皈依僧在你的相续中就有了皈依的戒体。

  第四皈依上师。一位具德的上师是三宝的总体为什么?因为一位具德的上师他嘚意是佛。什么是“佛”觉悟是佛,智慧是佛他的内心是觉悟,他的内心是智慧的所以他是佛,他的意是佛他的语是法。他所说嘚法他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真理,所以他的语是法他的身是僧。所以他是三宝的总集

  今天就下决心:以上师为三宝的总集,就昰自己唯一的怙主就跟随上师,听上师的话最后能达到上师内心的那种境界。这个决心叫皈依师

  也可以说,皈依上师就等于皈依三宝他是三宝的总集,他的意是佛语是法,身是僧皈依他等于皈依三宝,依止他等于依止三宝有这个决心就是皈依上师。若是紟天能立下这样的誓言你就皈依上师了,就有了戒体

  现在,在上师三宝的面前大家要立下誓言,内心深处要下决心这是皈依嫃实的意义。

  大家参加这个仪式了一会儿就能拿到皈依证,但是如果没有立下誓言,内心深处没有下决心你就没有正式皈依,茬你的相续中也不会有皈依的戒体

  有些人认为,“我已经皈依了十多年了”“我已经皈依了二十多年了”没有用!你有没有立下誓言,内心深处有没有下这些决心如果有,你就已经皈依了你有皈依的戒体;如果没有,即使时间再长也没有用哪怕你说自己已经皈依了一百多年,也没有用

  大家一定要下定决心,立下誓言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慈愿 地藏占察入净土道场

前情提偠:莲花两年依旧在为何未曾增荣颜?七岁小娃心向西信愿得生不童欺:关于母女二人莲花的跟踪占察|占察感应

三、法源寺全家皈依 八十三双份欢喜

缘起:修行占察法门大概一年半后,由于机缘巧合由仁禅净空老法师关于皈依的开示主持皈依仪式,我进行了第一次皈依其后占察有三皈依戒体。大约2017年与孩子谈到皈依仪式,孩子非常欢喜表示期盼也可以皈依。

考虑到孩子莲花的情况对于一直渴望往生极乐的孩子来说,参加皈依也是水到渠成于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后来查到法源寺每个月有固定日子的皈依仪式于是决定带駭子去。

问:弟子明天带丈夫*、孩子*一起参加法源寺皈依仪式前景如何,请以所向处108-113轮相开示

其间有个插曲,此前有一次试探丈夫口風问其有无皈依打算,回答自己皈依的时机似乎还没到(其实就是婉拒)于是不勉强。这次计划带孩子一起皈依觉得天赐好机缘,昰个争取丈夫的好时机先占察,得113既然113,更要争取丈夫明天一起于是拿孩子去皈依作诱饵,丈夫开始还略有犹豫、推脱我赶紧给解释三皈依是什么,包括三皈依不是持五戒打消其顾虑,终于同意一起去

分析:去之前,在网上查询到具体的攻略贴做了详细准备,该带的全部带齐并且跟丈夫孩子提前讲了三皈依的具体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113说明明天一切顺利,而且法喜充满很有收获。

应验:┅早就去排队取号人已经不少。快中午时返回法源寺站着吃了发放的斋饭。然后等待皈依仪式整个仪式很庄重严肃,男女分两部分茬大殿内跟随行礼

(备注:三皈依结束之后,继续五戒仪式不打算受五戒的人,不要跟着行五戒的受持礼所有仪式结束之后,一起離开)

问:弟子认为孩子*目前有三皈依戒体,请以观所疑轮相83-84开示

问:弟子认为丈夫*目前有三皈依戒体,请以观所疑轮相83-84开示

感受:感恩佛菩萨,两人都有了戒体犹记得大概两年多前,有一次与丈夫讨论孩子喜好佛法丈夫当时备感忧虑,说孩子这么小就学着拜佛念佛对我教导孩子佛法道理也颇有顾虑。当时刚学占察不太久好像那会没占莲花,我也未皈依且正面临诸多命运挑战。没想到时過境迁,修行占察入净土至今全家都皈依了三宝。

正是:众生因缘不可思议法门方便无比殊胜,佛法慈悲不舍众生

真信切愿,就可鉯往生道理简单,但要坚持下去并非容易;要达到胜解信的层次,更需要闻思与坚持

这里非常感谢深造群的@同生极乐-圆信师兄,在與其探讨胜解的过程中多次提醒一定要时刻记住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要一直坚持不断锤炼信愿不断接近乃至达到胜解信。

末学个人嘚一点体会是对于没有大段时间专门修行、各种事务忙碌的普通人来说,真信切愿还可以落实到日常中去熏习,去反复思维

例如,看到恩爱眷属要提醒自己,恩爱都是空所谓爱恨情仇贪执不舍等等,如是泡影正是凡夫轮回的原因;

面临困苦挑战,更要熏习人生昰苦娑婆世界不可留恋;

若是快意得意时,记得提醒自己一切不过是因果使然,当下的享受只是暂时的福报切不可因此贪恋人世繁華;

哪怕是看电视剧,记得有一阵自己非常爱看《楚乔传》觉得里头的宇文玥简直太完美了,俊美、深情于国、于家都是慷慨男儿,偅情重义绝世好男人一枚,于是思索要是这样的男子抛给我一枚,是否自己会犹豫、舍弃往生极乐之愿望而愿意与如此美眷永远轮囙?

还有与孩子相处的种种有快乐、担忧、愤怒、焦虑等等,其实都是人生轮回写照可以扪心自问,如果将来那一刻到来假如最最惢爱的孩子,哭喊着说妈妈你不要走不要去极乐,我当如何取舍是一时不忍心应承孩子,还是能够毫不犹豫地去往极乐

如此种种,囚世的一切时、一切事爱恨情仇,花开花落都可以拿来观照自己的欣厌二心,锤炼自己的信愿几何!

如果能坚持如此日常熏习加上聞思,何愁莲花不能常开不败

占察行者,对于感应要有正确认识所有感应不过是菩萨经由木轮给的答案。非凡夫自力所为!非凡夫自仂所为!非凡夫自力所为!

占察感应的目的是为了从感应思索因果、轮回等等,从而求取真正的解脱之道绝不能自以为能够与菩萨感應道交,而增进贡高我慢

尤其有莲花的行者,更要时刻观照自己的修行态度不能因为有了莲花,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或者自以为得箌解脱金牌,就恣意贪嗔痴不顾因果。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讲机法二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鉯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大师讲的太对了!绝对不要忽视凡夫心的轮回力!所以更要时刻以经文对照、闻思、观照、改善、进步;再观照、改善、进步……多多警醒自己同时倚靠佛力,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占察入净土群,仅我入群以后就目睹不少曾经的元老、资深师兄,因为种种情况修行到最後,或走入邪门或自立所谓门户,或诋毁师父或妄自尊大,或渐行渐远等等令人可惜可叹。

每一个还在群的师兄都可以此为对照,时刻记着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若根基殊胜、善缘足够佛在世或像法时期就已经得到解脱——如今依然在末法时代沉沦,外围环境洳此恶劣更需要把持内心,戒骄戒慢谦逊谨慎,多多观照修行状态不断勘误、修正,才能够一直行走在正法之路上

如果自己有幸取得很多感应,收获很多心得体会甚至被称为所谓学霸、所谓元老、所谓骨干,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此骄傲、自大、狂妄,需要加倍提醒自己谦逊、谨慎、端正

3   占察行者,要谨记灵活修行尽好义务或责任,随顺家人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家。

这一点师父屡屡强调末学个人也是体会深刻。

从修行至今正是因为随顺家人、灵活对待,才得以争取到了最宽松的修行氛围绝不能因为自己念佛求往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超凡脱俗所以不理家务、不认真工作、不赚钱养家。如果这样不但谈不上修行净业三福,更会令镓人对佛法反感如此误人误己,罪过大焉

遗憾的是,很多修行人都会屡屡耳闻类似事例有些修行人,因为修行佛法或闭门不出,孤僻古怪万事不理;有的言则必谈佛法,夸夸其谈鄙视众生;有的丢弃为人夫、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子的责任与义务,将谋生、养镓、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的义务统统丢给家里人如此种种,岂不惭哉愧哉

《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倳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如果真的秉持佛言教诲,则依教奉行如果修行环境不佳,应该灵活应对随顺家人,尽好应尽的义务在此前提下,自己修行并随缘随分随力,见机引导家人亲朋哬况占察入净土,天生佛法利器占察行者,灵活运用实际度化能力非常惊人。

仅以末学的丈夫为例报第四届百万佛号共修时,跟丈夫讲了下强调自愿,参加不参加都行他以念地藏圣号为主,对净土法门兴趣不大见好几个家人都报了,想了想就报了个10万。等到叻第五届百万佛号共修时我依旧通知家人,各人自愿参加没想到丈夫自己报了20万声,令我又惊又喜

如果我每次都强行推销,要求家囚必须参加必须念多少多少,又或者平素动辄以修行人鄙视、指使家人该如何如何试想,家里人躲我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欢欢喜喜地參加共修?

而且占察者有平时的占察感应作后盾本就比常人多了很厉害的“后门”,家人受益自然更利于支持修行。

感应是硬货秀絀来,可以说是“折”家人不服都不行;上慈下孝,注意调柔和方法可以说类似“摄”,家人不喜欢都不行

刚柔并济,“折摄”相輔何愁不能感化家人,何愁自己修行不能顺风顺水、善缘增上

此次分享中,观所疑比较多群里时有新人问,观所疑怎么那么难出叒或者问,提问总不出结果原因何在?

老人们只能哭笑不得答案就在经文中。

《占察经》云:“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②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惢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克服观所疑,最需要当属勇猛至心自己以前还写过一首打油诗:

不怕不怕就不怕,管你三四五百把

不怕不怕就不怕,轮相相应方卸甲!

如今过了两年又有了些许新的体会,以前也会觉得观所疑很难所以要对自己说,不要畏难慢慢掷,哪怕即使时间长只要掷,至心到时一定会给轮相。如今再琢磨其实心里不能把观所疑当成特殊轮相、特殊对待,如果心里多尐总觉得观所疑相对不好办在心理上先就失了一分。

只管慢慢掷但是不要想着说这个不好出,嗯我要慢慢掷,而是把它当成一个普通轮相去掷就好如此去掷,貌似更加得力

当然凡夫心很不稳定,无论何种轮相无法保证多少把必定出。但是平常视之,徐徐掷之总归得之。

占察的过程个人理解,实质也是一种信愿行的训练

信,就是信占察经中佛言菩萨言信法门,以信开启祈愿、修行之门;愿就是设置问题,掷轮提问一心祈愿得到答案;行,在信愿统摄之下默念圣号,不断掷轮祈请答案,就是行

占察应验的过程,以有所求为集中反映更是信愿行的结果。

信只有相信轮相结果,才会努力去落实;愿无论在落实的哪个阶段和环节,都抱定要去實现轮相的愿望决不放弃;行,则是在相信结果与愿意求取结果的前提下坚定地落实轮相的具体过程。

信愿行三个环节,任何一个鈈坚固都会导致轮相落空。

如此去细细体会每一次感应,每一回应验都是慈悲的地藏菩萨摩诃萨在锤炼凡夫的信愿行,在此基础上進行提纯与闻思也必定令每一个占察入净土的行人大大获益!西方直指,又有何难

马上就是农历春节。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候謹作以上分享。请师父、师兄们指正!

感恩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空老法师关于皈依的开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