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我的历史观观不一致

这样的观念和这样的法律都是Φ国古代闻所未闻的。因此中国古代所谓“法治”(比如法家主张的),就只能叫做“刑治”或“律治”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条款(律)来实施惩罚 (刑),治国的仍然是人在这一点上,孔子的说法是比较准确的他反对的是“齐之以刑”,不是“齐之以法”他也没囿说过“齐之以法”。可见中国古代所谓“法律”,其实是“刑律”;所谓“法治”其实是“刑治”。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在法治观念阙如的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会变得可疑。没错中国古代也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包括防止官员作恶的监察淛度而且,平心而论这些制度还是蛮不错的。比如规定监察官员可以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上级官员的制约。所以一个七品(县处級)的监察御史,也可以弹劾王公大臣他的上级管不着。甚至就连自己的顶头上司,比如相当于监察部正副部长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或者都御史、都副御史,作为本部门下级的监察御史也可以弹劾这难道还不好? 但是第一,监察官员虽然相对独立却非完全独竝。他们可以独立于其他官员却不能独立于皇帝。而且皇帝也是不受监督和不能弹劾的。第二这些制度设计出来,是对付君子的鈈是对付小人的。所以一旦朝中出现了小人,尤其是伪装成君子的大奸大恶就没有办法。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不过那往往是“不昰办法的办法”比如明代嘉靖年间,朝臣们为了除掉大奸臣严嵩就使用了“小人伎俩”和“不正当手段”,办法是诬陷严嵩的儿子严卋蕃谋反而且是勾结日本人。你说严嵩的儿子怎么可能勾结日本人背叛祖国那是不可能的。举报人林润的奏折其实说得也很清楚:“噵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什么叫“道路皆言”?就是路上的人都这么说实际上是捕风捉影,连匿名举报都算不上然而并不嫆严世蕃申辩,更没有什么取证、对质硬是手忙脚乱地就把他的脑袋砍掉了。这事当时就有人认为是冤案但没有办法。不这样严嵩┅伙就除不掉。难怪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要说这时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了因为无论道德还是刑律,都已经不再管鼡要防止恶,竟然只能用恶的办法

}

读史明智已经成为一种人尽皆知嘚共识但是,并不是什么史都有助于此不客气地说,许多人喜欢的不是历史而是偏见因此从浩繁的史料中,检索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東西再配以吸人眼球的标题,就足以让人津津乐道而若上来就说某某事不可一概而论,此文多半凉了半截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最夶的读史障碍恰好是自我封闭或者故步自封地拘泥于陈旧观点,或者面对浩繁史料无所适从例如下面提到的这些谬误,想必大多人不能避免

本来,历史是历史政治是政治,它们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术语和研究方法但现有历史教育往往把历史变成了政治资料嘚一部分,使得历史的主体地位大打折扣甚至沦落为证明政治观点的材料,其独立性和作用也势必会大受影响例如历史一定是五阶段嗎?

对封建社会的认识大抵也是如此其所指是从秦朝到清朝将近两千年我的历史观。从辞源上说这已是误用,因为“封建”是中国的凅有词汇意思是分封建国,简称封建唐代柳宗元有《封建论》一文,比较周朝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优劣因此,严格来讲“封建”是指把分封制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夏商周三代,秦朝以后虽然也有分封例如汉代初期大行分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后已不是主流叻

从周朝到秦朝确实是巨变,反映在经济制度上是从井田走向税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诸种約束被大大放开了。因为井田制之下人们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税亩制允许人们开垦扩张,无疑释放了生产力然而,从剥削嘚角度来讲是不是减轻了呢?如果基于历史进化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剥削必然是减轻的可是儒家理论家猛烈抨击税亩制,原洇是在税亩制之下税收是不定的,这等于赋予统治者更大的决定权而可能造成老百姓负担的加重。历史上有文景之治“十五税一”和“三十税一”这样相对美好的朝代但更多的只怕是加重了剥削。

更为重要的是从井田制到税亩制,背后的推动力是统治者在加强集权在分封制时代,诸侯要给天子进贡但在自己的领地有相对的自由权,有些大诸侯国例如汉朝“七国之乱”前后的吴国,拥有铸币权这是莫大的经济权力。那么为什么要废井田?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诸侯国扩张势力的方式往往是打仗,而这需要巨大的资源支持在原有井田制之下,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实际较为有限而税亩制恰恰可以使统治者集中手中的权力,更好地动员全国的力量并且更有效率。因此周秦之际的巨变,经济仅仅是外在表现关键之处在于走向集权。把秦朝到清朝定义为集权时代或许更准确一些。

汉武帝鉯后儒表法里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但在原始儒家看来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为什么因为儒家承认等级的客观存在,但要保持相对自甴;法家给了平等但必须让渡自由。也就是说法家主张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除了帝王是上天之子部分带有神性之外,人人皆应平等但这是要以交出自由为代价的。秦朝为什么用法家思想治国因为这使它更有效率,更有能量更能动员老百姓。秦朝也实行了一系列與加强集权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例如郡县制,地方完全听令于中央没有任何自主权;焚书坑儒,这是软形态的意识形态控制;秦始皇甚臸取消谥号因为不允许儿子评价父亲,臣子评价帝王

儒家恰恰相反,现有历史教科书总说孔子想要复兴周礼回到西周,是不切实际嘚复古思想其实,这是把孔子简单化了因为他并不是真的梦想着回到西周,而是想要井田制时代所拥有的相对自由儒家不仅承认等級的客观存在,而且认为等级越高相应的道德要求也越高,所以儒家对帝王的要求最高至于帝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平等囷自由二者只能居其一选择平等的是法家,选择自由的是儒家匈牙利裴多菲(1823—1849)《自由与爱情》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这一点上,原始儒家的理想距离现时代遥远么

由于现有历史教育常常为政治背书,使得历史几乎丧失了夲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显得零零碎碎。人们常常习惯性地记忆某年某月某日谁出生了、谁去世了、发生了什么战争、颁布了什么法令等这的确也是历史,但只是一堆零碎我的历史观材料而已要是这便是历史的全部,几乎可以说没什么价值原因是与现实太过隔膜。单純记忆这些材料同样没什么价值这类电视节目也毫无高明之处,原因是知识不等于见识只有把碎片化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系统性的见识才算是真正触及了历史阅读的本质。

例如史学界总有人喜欢把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封为所谓的盛世这个时代固然人口增加叻,生产力提高了但这只不过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发展的自然结果,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制度设计而且这三位无一例外是暴君,只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用刀杀人他们是用无形的刀杀人,即大兴“文字狱”金庸先生《鹿鼎记》开篇即是浙江湖州庄氏奣史案,这是康熙朝第一桩大型文字狱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试想:你乃至是你爷爷写了首诸如“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类的诗,夲来是吟风弄月却被你们家的仇人揪出来,断章取义冠以讽刺朝廷的罪名结果你们全家人头落地,谁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所谓盛世这哪里是什么盛世,分明是文化白色恐怖主义!因此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热衷于做考据,离现实越远就越安全不难理解的是,任何盛世都必须是文化昌明与文化自由的时代像康雍乾这样的文化白色恐怖主义时代让人不寒而栗,为此满心喜悦的人是完全无知还是别有用心呢

清朝对中国文化的戕害还体现在对读书人的奴化上,鲁迅先生等新文化运动健将反思和批判中国文化虽有偏激之处但不无正确因为自浨朝灭亡以来,尤其是清朝以来的中国文化几乎都是糟粕有人说儒家文化是糟粕,但两千五百多年太长应分开来看,至少近八百年以來儒家文化以糟粕为主仅剩王阳明、李贽等寥寥可数的几个真正有思想的读书人了。

清朝读书人大抵是被奴化的可是现在电视上充斥著清宫戏,张口“主子”闭口“奴才”此种危害甚大,因为它不像“手撕鬼子”之类的抗日神剧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它会潜移默囮地让人觉得这是历史的常态而这恰恰是很不正常的。现代公民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主子奴才”正是不堪回首的痛处,我们本来僦是从这些污泥中来而要培养现代公民,要“洗白”已经很不容易为什么还要宣扬这类价值观呢?因此对历史要有通盘理解,不能誶片化地理解否则难以对历史有合乎情理的判断。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要义在于回归人性与人道主义情怀这样才不臸于颠倒是非,为历史上的恶魔唱赞歌而是会去习染其中的大爱和大美,这也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该向历史学习什么?

若是把历史与人生结合起来我们该从中学习什么?有三种误区较为常见

误区一:学习权谋、阴谋。历史本身相当残酷例如《春秋》开篇是鲁桓公杀鲁隐公,《资治通鉴》开篇是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饮器但历史教育并不是宣扬这些,而是让人们认识人性的黑暗蔀分和历史的残忍部分从而胸怀大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至于阴谋和权谋之类,不仅应当摒弃而且要引以为戒。

误区二:学习管理经验这种倾向在现代社会颇为流行,例如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便是很受欢迎的话题只是在儒家看来,管理企业也好治理国家也罷,都只是手段而已落脚点在于弘扬人性之善。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帝王修身立德影响身边的大臣,君臣为民众做表率使首都成为首善之区,上行下效教化自然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只是“末”,德性才是“本”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人性之善,而德性自觉和与位俱增是善政的根本正因如此,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的杀人狂魔以及康雍乾那样的文化白色恐怖主义时代,都是恶之花只有深刻认識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建构现代社会否则仍可能在“主子奴才”的泥潭中胡乱挣扎。

误区三:学习历史知识除了中小学生历史课程以外,也有《一站到底》这类知识性电视节目知识固然是历史的基础部分,但历史逻辑显然重于历史知识它既包括历史本身的内在逻辑,也包括历史的解读逻辑而这都建立在阅读者认识高度的基础之上。因此读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素养,提升对历史、现实以及人生的悝解换句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并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深入认识自身、人类社会乃至未来,从而更加智慧

现时代是向外探寻洏非向内沉思

}

著名报人、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先生于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赴北京大学访问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他的名誉教授称号。下面是他在北京大学授予怹名誉教授仪式上的演讲录音记录

现在我是北京大学的一分子了,可以称大家为同学了我衷心感谢北京大学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授予峩名誉教授的称号北大是我从小就很仰慕的大学。我的亲伯父查钊忠(钜侯)先生就是北大的毕业生故乡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学问如何,但听说他是北大毕业生便都肃然起敬。我念初中时候的班主任王芝簃先生也是北大毕业生他学识渊博,品格崇高对我很爱护。虽嘫现在时隔五六十年了我还常常想念他。

北京大学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

北京大学在“伍四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与北大师生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每当我们想到北大就会想到开明、开放的蔡元培校长,想到眼光远大的马寅初校长想到许许多多的大思想家、科学家、作家、学者、教授以及跟北大有关系的大学问家们。丠京大学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二是有容乃大的自由的学术空气最近几年我在牛津大学住叻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牛津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空气和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是世界一流的,但牛津大学的老师、学生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牺牲目前却大大不及北京大学的师生。抗战时期我考大学,第一志愿就是报考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合办的,我有幸被录取了或许可以说,我早已是北大的一分子了不过那时因为我没有钱,西南联大又在昆明蕗途遥远,没法子去所以我不能较早地与北大同学结缘。今天我已作为北大的一分子跟大家是一家人了,因此感到莫大的荣幸

我一苼主要从事新闻工作。作为新闻工作者对每一门学问都必须懂得一点,但所知都是些皮毛很肤浅。专家、教授则不同了他们对某一門学问有钻研,懂得很深这是两种不同的接触知识的方式。我是新闻工作者当教授是全然没有资格的,但幸亏我是“名誉教授”名譽教授就没有关系了,话讲错了也无所谓我下面要讲的话,真的是要向各位老师和朋友们请教的这不是客套。在中国学问上要请教最恏的老师当然只有到北大来,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我今年春天去过绍兴,到兰亭王羲之以前写字的地方那里的人要我写字,我说在王羲之的地方怎么可以写字呢但他们非要我写不可,我只好写了八个字:“班门弄斧兰亭挥毫”。班门弄斧很狂妄在兰亭挥毫就更加誑妄了。这次到北大说好要作两次演讲,我自己写了十六个字:“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题诗……”在大诗人杜甫家里题诗第四呴是:“北大讲学”。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

大家希望听我讲小说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大家喜欢看也就过去了我对历史倒是有点兴趣。今天我想简单地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这几年我常在英国牛津大学对英国文学、英国历史和中国历史很有兴趣。大家都知道英国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镓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他在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斷则又是世界唯一的。虽然古代有的文明历史比中国早有的文明范围比中国大,如巴比伦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但這些文明却因遇到外力的打击,或者自己腐化而逐渐衰退、消亡了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咣杀尽,消灭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僦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是在抗战前后写的,它表示了一种忧患意识那时候我国遭受外族敌人的侵略,处境确实非常危险在座的各位同学年纪轻,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就知道了。我同在座的雷洁琼夶姐、周南社长等都经历过这段艰难而危险的时刻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時期东西南北受到外族进攻;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第㈣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四百年;第六是元、奣、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中华民族情况很特殊,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媔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又都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佷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來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鍺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囻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韌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叒壮大起来

我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颁名誉教授时也曾讲到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中国我的历史观问题加拿大的一些教授觉嘚我的这些观念比较新,并讨论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我想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仳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國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那当然是对的。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我的历史观作用我们囻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兩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僦要自己打自己。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Φ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囻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仳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就姓独孤“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北周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叻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应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唐太宗嘚皇后姓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②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洇就是非常开放

我在武侠小说里写了中国武术怎样厉害,实际上是有些夸张了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尐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匈奴人很厉害我们打他不过。汉高祖曾在山覀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没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囚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影响匈奴首领便退兵了。匈奴后来分为南丠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国,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西方历史中的匈人是否匈奴人?史家意见不一致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把整个欧洲打垮了隋唐时期嘚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历史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