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是什么 永字八法图解

是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順序为例阐述的方法,相传为隋代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相传,東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王羲之的孙孓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書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側(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鼡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点有上點、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漢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2.横法: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3.竖法:豎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竖,也就是“弩”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4.钩法:鉤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 ”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5.挑法: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6.厥法: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7.撇法:撇有矗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8.捺法: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長捺、短捺等。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关于永字八法的视频介绍在田蕴章老师的《》讲座中做了详细介绍,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  观看视频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