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显道厥类惟彰,厥类惟彰.这句话怎么理解

【智慧解读】上善若水任方圆&道法自然展自我
 & 上善若水任方圆&
道法自然展自我
专家学者解读《道德经》
编者按:“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将于明晚在潮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为了让读者对《道德经》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报特邀本市一些专家学者对《道德经》进行解读,今天予以推出,敬请垂注。
  《道德经》的文化基础
  刘凤泉 
  据《史记》记载,老子出关,遇见守卫关口的关尹喜,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撰写可能一气呵成,而它的思考酝酿应该耗费了作者的毕生精力。老子作为周朝的史官,对历史文化非常熟稔,在春秋剧变的社会背景下,他通过总结前人思想智慧,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老、彭为老聃、彭祖的并称。可见,孔子认为老子的学问是“述而不作”,说明《道德经》思想内容来源于古代学术,是前人思想智慧的总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道德经》是格言体,而格言是古代思想表达的重要形式。格言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古代智慧,成为人们传习的重要思想资料。《道德经》问世之前,《尚书》、《易经》、《逸周书》等包含着大量格言,社会上也流传着许多格言体作品,如流传至今的《金人铭》,《逸周书·称》等。《道德经》正是继承了《周易》、《尚书》、《逸周书》等著作的格言形式,总结前人的思想智慧,进而创造出富有思想感情的格言诗。
  据学者研究,《道德经》多引述古人格言、加以解释、具体运用。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第四十一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第六十九章)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
  《道德经》思想因素均来源于周文化。如道、德、无为、尚柔,这些思想概念都渊源有自,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
  (1)道
  甲骨文没有发现“道”字,最早的“道”字出现在西周早期的“貉子卣”中。在《尚书》中,“道”出现12次,在《左传》、《国语》也多有出现。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左传·僖公十三年》:行道有福。
  (2)德
  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德”的不同的写法。《甲骨文字集释》收录了“德”的15种写法,《甲骨文编》收录了20种写法。在《尚书》中“德”出现了114次。有“天德”、“元德”、“德元”等概念,以及对“三德”、“九德”的论述。
  《尚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臯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3)无为
  《尚书·武成》:垂拱而治天下。
  《诗经》: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4)尚柔
  《尚书·洪范》:三曰柔克,……高明柔克;
  《尚书·皋陶谟》:柔而立。
  大量文献材料证明,老子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体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当然,《道德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传承,而是经过老子的思想创造,具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文明反思
  张文恒
  有人说,儒家思想追求的是一种道德的成全,道家思想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超越,这句话大致不差。大体来讲,道家关注形而上的东西比儒家思想要多。故而《老子》(也称《道德经》)读起来显得抽象,高远。别的不说,我只以“道法自然”为话题,谈一谈《老子》思想的复杂与玄妙。
  “道法自然”一词出自今通行本《老子》的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我们很熟悉,但是前面的一段内容却很少被引用,这里摘录下来,该章开始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如果我们不看这些内容,只是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几句话,就很容易将“道法自然”简单地理解为,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道,道取法于自然。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有错误的,冯友兰认为“自然”在这里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道”既然是天地之母,先天地而生,何来“道”取法于“自然”呢?所以“自然”的意思应该是“纯任自然”,而不是我们今天现代汉语中的“自然”,更况且前面所说的“域中有四大”,是说道、天、地、人,并没有说名词的“自然”。所以最后一句“道法自然”应该理解为:“道”以纯任自然为法则。
  “道法自然”涉及到了老子政治哲学中“圣王”与“百姓”的关系问题,比如作为“圣王”要做到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同时也涉及到了“道”与“万物”的关系问题,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大体来讲,无论是老子,还是其后学庄子,道家对于“自然”之美的放任与赞美是一致的。庄子也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气质,在常人俗人看来不过是狷狂之士,但是圣人终归是圣人,他们的思虑自有常人所不及的高远神妙。
  通行本《道德经》第80章,老子表达了他“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过去我们总拿这些文字批评老子思想的消极,岂不知老子这段话言下之意,一则是表达了弃绝文明,抱朴守素,任由自然随意流淌的政治图景,同时也是对于人之精神世界自然任真、适情尽性的无限憧憬。这仍然是《道德经》“道法自然”之大主题的漫衍。
  老子极力颂扬的“小国寡民”、&“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其实也包含了他对有损伤“自然”之道的种种社会不堪的激愤;要不,怎么会有“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77章)”这样的话呢?
  在社会的前进中,好事连连,坏事不断,文明的进步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异化与扭曲为代价的。如何看待这些扭曲和异化,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这样巨大的命题,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样的致用法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今,我们摒弃烟囱林立、摒弃竭泽而渔,要绿色、要环保、要可持续,这与老子的“道法自然”之说何其相似乃尔。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对于人类文明进行痛切反思的第一人!
  老子的处世哲学:上善若水
  吴美卿
  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精神与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观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的学说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看人生,论处世。他的人生观取决于他的世界观。其总原则是“法自然,”顺应自然而行,不能违反自然之理。他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中发现,一切事物都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生与死、得与失、祸与福、荣与辱、毁与誉、富与贫、贵与贱、苦与乐,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能够互相转化的。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由于老子看到事物无不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这一基本规律,所以他主张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贵柔、守雌,反对刚强与进取。他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新生的自然法则。人法自然,就是要守柔。表面的强壮却阻止不了衰亡实质的暴露,而表面上看似柔弱者,却具有刚强的生命力。柔弱不是虚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柔弱胜刚强。”
  老子主张柔中寓刚,以柔克刚。他崇尚“水”。“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最能称其为“善”的就是水。换言之,水的品格是最好的。为何呢?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水柔的一面。它表明了立身处世不争的态度,当以水为法,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人也要多帮助众人而不与众人争夺利益。水也有坚强的一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这就是以柔克刚。水的德性,一方面是善利万物而有不争之德,另一方面是柔道自处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完全是“无为而为”的,而其结果正是“无不为”,所以老子认为我们立身处世应当效法“水”。
  老子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凡是刚强的必定早毁,凡是柔弱的必定久存,由此推及人事也不例外:凡是刚强好胜的最终必定失败,凡是柔弱谦下的最后必定胜利。所以做人态度应该是守柔、处下、居后、不争。老子眼见当时的人,每每多刚强好胜,凡事总想处上居先,以争为事,但其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最终归于失败。所以愿意“处众人之所恶”、“受国之垢”、“为天下溪”。这一切,正是反其“有为”,而主张“无为”的。
  当然,老子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守柔”是为了“以柔克刚”,“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为了更好地去“争”,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后世所说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此观念不无源流关系。
  《道德经》现实意义浅识
  曾楚楠
  《道德经》与《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两部经典,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从本质上讲,《道德经》不是一部伦理学而是哲学著作。它所表述的哲学观点,在当代社会中仍有不少可供借鉴的意义。仅举两端以说明之。
  老子提出了“无”的概念。“无”并非空无一物,它与“有”都具有总挈万物的品格,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比如用网捕鱼,可能有,亦可能无,所以它是一种“有”所不具备的“实际存在”。这个负概念的发现,为人类认识史开拓了新领域,是了不起的贡献。
  老子很看重“无”的功用。一所房屋,其建筑材料是“有”,其实用价值却在“无”,即屋中空虚的部分。由此,他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他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频繁地翻动」),亦就是说,治国不要乱折腾,更不要瞎指挥,干扰过多,会妨碍百姓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处理人际关系,亦要遵循“无”的原则,以退让、收敛为上。“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单凭自己眼睛,故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故功过清楚;不自我夸耀,故有功;不自高自大,故可当首领)”。这些,对从政或为人,都有指导意义。
  “上善若水”,是人们经常书写的格言,意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因为它的力量无可代替)。”所以,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向着相反的方面运动,柔弱谦下是“道”的功用)。”故“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最接近“道”。人如能“居善地(居住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善渊(存心像水般深厚),与善仁(交友如水般相亲),言善信(言语如水般真切),正善治(为政如水般有条理),事善能(办事如水般无所不能),动善时(行为如水般待时机而动)。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如水般与物无争,才不犯过失)。”如果再能用“无”的原则去“为”,就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
  老子学派的社会基础是广大的自耕农。农民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贵柔弱的辩证法是代表弱势群体的辩证哲学。它与儒家以《易传》为代表的尚刚健的辩证体系(如同样为人们常书写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所体现的精神)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和而不同,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宝库。
  哲学不负责解决一个个局部具体的问题,但对人们的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都有指导意义。对此,《道德经》中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值得我们去认真钻研、领会。
  老子之道和德
  余炳元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反映在《老子》中。“道”“、德”、“道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为宇宙本体“,德”即“道”的体现“,道德”是互为一体的。《老子》一书,原著不过&5000&余言,但其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
  老子提出了“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并加以系统化的论证。以“道”为核心,展开了他的整个哲学系统,老子的道论开创了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传统,“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出于老子的最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中国哲学能与西方哲学对话,主要有赖于道家,特别是有赖于老子的思想。老庄在中国最具哲学味道,多少纠正了说中国无哲学的偏见。
  他认为“道”是实际存在的。“道”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道,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统一体,它就是本原,“道”是一切万物的原因。在老子哲学中,‘道’不仅意味着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且意味着万物的物质实体。
  何谓德?现代汉语词典把德译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喻为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而“德”则是其总规范所呈现出的总效能、总力量,是道运行变化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是道显示出的以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创生万物的高尚品德。换言之,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德”主要含意就是“无为”。&老子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无论是人、地、天,还是“道”,都要效法自然。自然不是指我们的外界环境,而是指一种“本身如此”、不加任何强制力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老子说“无为”实际上是“有为”。
  《老子》既有完整的道论哲学体系,又有深刻的社会生活的现实观照,&既有对个人修身的要求,又有对治国策略的探讨。《老子》“无不为”的积极人生态度,修身治国的政治情怀,贵柔守弱的独特进取策略,自然真性的幸福思想,天下往安平太的和谐社会理想,可见,老子思想并非宣扬消极避世的哲学,而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智慧。因此,他怀着消解人为社会纷争的善良愿望,要求统治者“无为”,“以百姓心为心”,要求社会成员“无欲”,固守自然质朴,以实现“天下往安平太”的社会目标。老子希望统治者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从刚暴自恃之主变成理想的圣人贤君,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老子》是“君人南面之术”,熊克在为其抄藏《老子》写的后记中称《老子》是“治世之要”,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的积极入世要旨。
  阅读《道德经》,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提升,是对自我认识的深入,是对整个世界的进一步了解。
  因此老子之“道”,贵在自然、无为,它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生存的至高无上的德行,因而,追求自然质朴、与道冥合也是人类最高的道德。
我的更多文章:
( 10:41:11)( 08:24:44)( 15:05:24)( 00:58:45)( 19:37:38)( 07:46:29)( 13:06:46)( 14:52:44)( 12:31:16)( 10:33:0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坚持用权为民研讨发言稿
如何坚持用权为民研讨发言稿
  尊敬的邦伟秘书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十分感谢能提供这次学习汇报的机会,根据安排现在开展严以用权问题的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并对领导干部如何严以用权提出十个方面要求: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为公用权、依法用权、履责用权、务实用权、刚直用权、阳光用权、廉洁用权、公正用权。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是权力观指明了方向。古代官箴文化是传统从政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包含的正确权力观,对于规范权力有序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具有规劝、告诫与警示作用,对于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下面我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围绕传统官箴文化, 就如何严以用权谈一点学习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树立正确权力观有所帮助。我要讲的题目是《深入挖掘、自觉传承传统官箴文化,做到严以用权》,讲三个大问题:1、中华传统官箴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2、中华传统官箴文化的丰富内涵;3、深入挖掘、自觉传承传统官箴文化,做到严以用权。讲得不好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一、 中华传统官箴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箴者,戒也。&南朝刘《文心雕龙&箴铭》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箴石也。&明朝徐师《文体明辨&序说》:&盖医者以箴石刺病,故有所讽刺而救其失者,谓之箴,喻箴石也。&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所谓官箴文化,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对官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作规劝、告诫与警示,是中华传统权力监督形式与监督思想,其核心是从防止权力滥用。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时期,臣对君进行规劝。官箴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民主遗风。比如一些上古的文献,就记载了黄帝曾经给自己立过箴言,叫做&悔己&,告诫自己:&余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致朝。&(《全上古三代文》卷一),意思是如果倒行逆施,基础就会动摇,结果就是早上还在统领朝政,晚上就被人民赶下去了;尧有&尧戒&:&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于山,而于。&(《淮南子&人间训》);禹有自戒的政语:&民无食也,则我弗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民,我弗能劝也。&贾谊(《新书&修攻语上》)。这些部落首领将民众视为高山或者堤坝,他们认为,民心动摇,就有如山崩地裂,自己也将朝不保夕。这种自我约束形式,有助于正确决策,从而避免失误的发生。这是已知最早的官箴。西周甲骨、金文有&箴言&与&箴铭&篇,这是官箴文化形萌发时期。周武王建国之初指出:&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商王受(纣),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以纣王暴政亡国丧身为鉴,强调约束君主的不当行为,鼓励臣民进献箴言,实行纳谏与自我克制,以免误国与丧国。产生了第一部箴言的汇集与编纂&&《虞箴》。周武王是以西部边陲的一个小国打败了邦畿千里的商帝国。周武王商纣王失败教训,决定实行百官献箴的制度。他让一个叫辛甲的大史,把民间所有对周王朝治理国家的利弊得失的箴言汇集起来,定期送给自己看,了解民情,接受群众监督,用以警示自己,以免重蹈商纣王覆辙。这一时期官箴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臣对君进行规劝。
  第二阶段:大秦王朝,帝王对群臣进行告诫和约束。因为秦朝建立的是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树立起皇帝的绝对权威,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这个时候的官箴就转化成帝王约束告诫百官的工具。如云梦秦简的《为吏之道》,就是皇帝对各级官吏的约束:&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都是帝王对群臣的告诫和约束,是上对下的要求。
  第三阶段:汉唐时期,君臣互相告诫、提醒和约束。这一时期政治开明,两个朝代的法律都实行一种制度,叫做君臣互谏,互相告诫、提醒和约束。如汉朝先后制订了数十种官箴书,包括中央对各级官吏在官箴方面的要求,有《司空箴》、《尚书箴》与《廷尉箴》等。官箴的要求由大而化之的为吏之道,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对各个部门、各个机构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允许各级臣僚提出官箴来纠正帝王的过失。汉初,贾谊、董仲舒等都不断地给帝王提出官箴来约束帝王。吸取亡隋的教训,整个唐代注重臣僚对君权的制约以防国败身亡。唐太宗写过《百字箴》,他把官箴的要求归结为100个字。他说做官应该广泛交往,但是应该&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即交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做朋友,以此为光荣,而不要交酒肉朋友,他们可能把你拖下水;在对待财产、财务的问题上,他主张&取本分之财&,也就是说取之有道;要&戒无名之酒&,即推辞不必要的饭局,保持清廉;还要&常怀克己之心,闲却是非之口&,不要老说别人的短长,而要对自己的行为反复审慎地检讨。这是君王对官吏的劝导,也允许各级官吏针对皇帝执政当中的重大失误提出警示方面的意见。如唐朝时任一般官职的张蕴古,他看到唐太宗在国家形势好转之后有思想有所滑坡,就给唐太宗上了一个箴言,叫 《大宝箴》,告诫唐太宗要体察民情,解决民间疾苦,百姓才能归心。唐太宗接受了张蕴古的建议,先后实行了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唐宪宗崇尚武功,经常去打猎,荒废了朝政。吏部郎中柳公绰,给他上了 《太医箴》,告诫他不理国事的后果就是宫廷政变、天下大乱。《太医箴》上达唐宪宗时,唐宪宗为之一震。他不仅肯定了 《太医箴》,同时把柳公绰提升为御史中丞。
  第四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官员自警自律。这一时期封建专制统治逐步强化,约束官吏的各项制度愈益严格,朝廷官吏为求自保,多著有自警性质的官箴书,如宋李元弼的《作邑自箴》、明徐榜《宦运日记》、清陈弘谋《从政遗规》、王凤生《宋州从政录》等等,基本特征是自省自警。清代成为官箴文化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官箴书集成》一书收录了官箴书101种,并影响到民国年间,当时也出现了三种官箴书。
  官箴文化在提高官员自省自律自警自持意识、防范政府失误方面,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于维护一个政权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所以在我国历史上一个王朝维持三、四百年十分正常,周王朝还能够坚持800年,与这个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中华传统官箴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官箴文化具有广博的思想意蕴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涉及到从政的最高、为官基本操守与领导艺术等三个方面,为今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从政的最高原则&&为政之道
  一是以公御私。《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把&为公&视为大道,强调其对为政的重要作用。韩非子也指出:&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又说:&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为此,&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即认为&为公&是建设清明吏治的关键与首要原则,惟有遵行&为公&的道义与原则,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
  二是以忠御奸。西汉刘向《说苑》把人臣分为两类,概括为&六正六邪&,其中高远瞩、防患未然,夙兴夜寐、进贤不懈等归纳为&正&和&忠&一类;溜须拍马、曲意逢迎、巧言令色、嫉贤妒能等则归为邪和奸一类,并以此作为选人用人、考察人的标准。武则天《臣轨》:&夫事君者,以忠正为基。忠正者,以慈惠为本。故为臣不能慈惠于百姓,而曰忠正于其君者,斯非至忠正者也。&下注云:&至忠之臣,则先慈惠百姓,而后忠正于其君也。&强调忠君必先惠民,惠民才能获得民心,而民心的向背又往往决定国家的存废。
  三是以信御诈。《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也指出为政诚信的必要性。即:&信之为功大矣,&注云:&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有倾危也;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失慈孝也;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无恭友也;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不能久矣。&把诚信与否,看作是关乎国家安危,家庭和睦,朋友交往的重要准则,不可或缺。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四是以和御离。&和&指的是调和、和谐、协调。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把和视为推行礼义道德的最高目标,凡事都应以&和&为标准,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金与南宋的对峙,宋朝,金与南宋,金与南宋的对峙ppt,宋金南北对峙,南宋抗金名将,金与南宋议和在,南宋灭金,南宋抗金,对峙的意思,美俄对峙的本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惟厥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