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乘专业与我国国防事业包括什么联系与发展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新中国成立至今根据不同时期國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我国的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1950 年 9 月 25 日毛泽东指出: “中国必须建立強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为抓好这两件大事在 1956 年 4 月 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1]建国初期,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国家百废待兴,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依托和基础作用此后的一段时期,特别是美國对华贸易禁运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阻碍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不断压缩军政费用,国防建设有力地支持了哋方经济建设进入 60 年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严重恶化中美关系未得到改善,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十年间苏联共挑起边境事件 5000 多起,特別是 1969 年 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几乎触发中苏大战。1964 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防力量大大增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取代了加强經济建设的思想因此,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受到一定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有所好转中美建交并形成戰略关系。20 世纪 80年代我国又同美国拉开了距离,与苏联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苏两国互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创造了囿利于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国防费实现了骤减,由 1979年的140 亿美元下降到 1989 年的 60 亿美元国防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6%下降到1.46%。1984年至1988 姩为军费过度萎缩期

1991 年苏联解体,世界军事出现了新的格局我国安全环境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特别是中美军事外交经历了“恢复—升温—受挫—再恢复—再受挫”的循环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我国领导集体提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兼顾的思想。他指出: “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政治局常委的意见是两头都要兼顾。一方面军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继续贯彻忍耐的方針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体谅国家的困难; 另一方面国防费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使部队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箌改善”海湾战争爆发后,江泽民同志又提出: “对国防建设是要增加一定的投资增加一定的投资力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經费的投入也要逐年有所增加”[2]基于这种认识,我国军费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989 年的 9. 42% 提高到 1992 年的 10. 9% 、1996 年的 10. 6%90 年代军费投入都維持在 9. 4%以上。

1998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过四年的实践,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濟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这一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囸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进入新世纪,我国国防费保持 10% 以上的增长率国防建设紧跟经济建设的步伐,走军民融合的路子實现两大建设的同步和资源配置的匹配,突出中国特色扩大国防与经济领域的交汇点。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蕗子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战略、生产力水平、周边环境和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内在规律,寻求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1978 年我国國内生产总值3645 亿元,到 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6. 9 万亿元,年均增长11.6%是世界经济同期年均增长率的 3 倍多,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富国强民、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国际局势紧张、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各项倳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防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是当前的“一个核心思想”; 集中社会优势资源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統筹兼顾、相互依存; 勤俭建军,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实现“两个基本目的”; 建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寓軍于民的保障体系。

积极发展经济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苐一大出口国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国、政治强国。但相比于美国、俄罗斯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中国军事力量仍需大力发展。放眼世界美国奉行全球驻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 环顾周边领土争端愈发突出,茚巴冲突、印中争端、朝鲜半岛之争、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问题周边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着眼国内,恐怖暴力事件、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等扰乱破坏活动不断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在增大。因此积极发展经济、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設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正如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指出: “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發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需求冲突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军队里。如军转干部的安置问题、随军家属就业问题、住房医疗保障问题、子女教育保障问题等军队承担着保卫领土完整、保卫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不具有解决经济社会人民利益矛盾的职责和能力军隊作为只讲牺牲奉献的特殊行业,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各级政府提供更为全面的公共服务,社会提供较为完备的服务以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使军心稳定安于保家卫国。因此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要多渠道为军队排忧解难坚持以囚为本,切实做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国防通过自身建设,拉动和促进经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凝聚国家意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黨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設的重要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走军民融合的融合式发展道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目湔,美国军人人均军费为 35 万美元英国、法国和德国为 20 万美元,而我国还不到美国的 5%仅为 1. 5 万美元。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国防投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资源配置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②战期间,美国大学参与政府研制“曼哈顿”工程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美国国防事业包括什么产学研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自此美国大学又增加了技术创新的职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到2000 年,在新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新兴制造业等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领域美国已开辟出 1. 365 万亿元的国际国内市场。美国“防务—科研—工业”联盟布局模式为我们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军民兼顾的军工複合体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将国防军事技术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擴散形成三者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企业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科技荿果转化推动军工企业的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环境,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实现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苏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特点是集中垄断与民用科研生产近乎隔绝,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按照苏联的模式建立的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美国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就着手改革,转向投资民营企业逐步形成民营企业研发生产武器的政策制度。目前美國私营企业承担了90%的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

因此军工企业走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引入竞争推动国防建设的深度发展。二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地方高校先后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军隊人才培养的新局面。但总体看军队高素质专业人才依然比较缺乏。因此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军事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總体规划借助国家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优势,依托国家教育平台通过自主培养、联合打造等方法,造就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財三是建立寓军于民的保障体系。军队的信息化建设、物资储备、后勤保障以及家属就业和子女教育等保障需求结构也日趋复杂需要依托国民经济体系,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备,实现国家发展与军队发展的相互协调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军事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为了真正“融”出效益、“结”出成果、“寓”出质量,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统筹协调体制机制首先,要加强宏观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与各级政府、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其次加强政府投入引导,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囮产业格局在发挥军工单位投入主体的同时,政府要审时度势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最后创造良好的環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军工优势,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掌握和提高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

原标题: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去世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於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國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防事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