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中秋五言诗句

明月几时有 古诗词里咏中秋(6则)
我的图书馆
明月几时有 古诗词里咏中秋(6则)
明月几时有 古诗词里咏中秋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月也是古今外诗人常咏之物。许多经典中秋节的诗句流传至今。
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表面来看,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用象征团圆的月亮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空有归心却无处还乡的凄凉。
李白:静夜思
凝望着月亮,最易使人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心头泛起波澜。
李商隐:嫦娥
此篇讽刺信神仙求长生者。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这样,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张九龄:望月怀远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睡了也许就能在梦中与你相聚。意境清幽,情意绵绵。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一阵阵号角声好像催促着太阳落山,江面上无缘无故升腾起白色雾气。不论面对春风还是秋月,我的心情却感到茫然。
李白:关山月
描绘了一幅冷清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戎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
刘方平:月夜
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的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乃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澈的无限思念。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词人貌似仙人,而心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有超脱之想,又感伤显,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满江红·中秋寄远
词并不注重对月夜美景的具体描写,而只借月亮的圆缺和宴会的气氛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快言快语,直道眼前事,直抒心中情。
柳永:望汉月
写尽离人或思念、或疑虑、或猜测、或埋怨的诸多复杂心态。
中秋,?送你一个圆圆的中秋节
中秋团圆,圆圆满满 :“超级月亮”闪亮登场;豆沙、果蓉、蛋黄各色月饼争奇斗“味”;一笼笼大闸蟹相约上市;一杯杯桂花酒甜甜蜜蜜……这个中秋节,小荔枝就带你来盘点一下,到处可见的圆圆的幸福!
李白《月下独酌》其实有四首
中秋节快乐
中秋佳节,举杯邀月。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广为流传,今年央视中秋晚会也特意选择了李白故里作为直播地。
事实上,《月下独酌》共有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尤其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名句可谓家喻户晓。你知道其他三首也同样精彩绝伦吗?你知道李白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情写下了这四首诗吗?
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第四首诗借用典故来写饮酒的好处。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用酒镇住忧愁,并以推理的口气说:“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接着就把饮酒行乐说成是人世生活中最为实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诗人故意贬抑了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表达虚名不如饮酒的观点。然后,诗人又拿神仙与饮酒相比较,表明饮酒之乐胜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最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愁苦。
李白一生留下了300多首与月亮有关的诗篇,今年中秋晚会与李白故里的浪漫之约,不熟知李白的这四首《月下独酌》怎么能行? 快快转发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重读李白传世佳作,共赏古今一轮明月。
诗意中秋 名亭有约
仲秋意正浓身临亭宇间古韵名亭、历史典故、文人墨客、水墨丹青此刻你的眼前是否徐徐展开了一幅幅中华雅亭盛景?赏亭邀月约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醉翁亭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我国四大名亭之首,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其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传世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2兰亭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下,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也是著名的书法圣地,大书法家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此写成。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3陶然亭陶然亭,位于北京的清代名亭,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陶然亭公园于1952年建园,1955年对公众开放,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
“静观万类”4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代将“湖心平眺”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爱晚亭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丹漆园柱,花岗外檐,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请毛泽东手迹。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6沧浪亭沧浪亭,始建于北宋,现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始为宋代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沧浪亭毁于兵火,苏州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沧浪亭,1953年移旧葺新,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7独醒亭独醒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顶屈子祠,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建于此。根据屈原的《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称“独醒亭”。 亭为铁红色,木结构六角形,攒尖顶灰瓦,角翼然微翘,傲然伸于苍穹。亭前有现代文学宿将茅盾、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匾额。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8百坡亭百坡亭,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苏轼任颖州太守时,曾作《泛颖》诗“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时镜,笑问妆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1928年,眉山人为纪念苏东坡,并希望眉山有更多的东坡式的人物出现,在三苏祠瑞莲西池修建了这座百坡亭。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9浸月亭浸月亭坐落在江西九江甘棠湖中,相传原址系东吴大都督周瑜址点将台。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著名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建成。后人因其诗《琵琶行》有“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句,故命名浸月亭。该亭几经兴废,晚晴时,僧人古怀募捐重建,建筑古朴典雅。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10沉香亭沉香亭,始建于唐开元二年,今位于陕西西安市兴庆公园,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欣赏牡丹用的,亭用沉香木建成,故名“沉香亭”,相传公元743年春,唐玄宗带杨玉环在此观看牡丹,命诗人李白当场填词助兴,李白在沉香亭些下一首诗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中秋节和月亮的醉美诗词欣赏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月下独酌》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3.《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4.《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赏析: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诗采用了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5.《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唐)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创作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最高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这首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7.《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鉴赏: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著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
8.《嫦娥》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鉴赏: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9.《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鉴赏: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年年中秋 今又中秋佳节到
月满花语 情深意浓
恰值月圆情浓日 正是花开倾语时
一轮秋影转金波 年年中秋 今又中秋
睹月的圆满,往往思及人生的缺憾。
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
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
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
天际流云瞬息万变,地上沧海变了桑田,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为丝,人生之旅,恍然飘过。对月空寄相思?不如把握当下,与你爱的人相聚此时,共赏这海上升起的一轮明月。
身为漂泊游子,这个中秋,期待在家乡海的陪伴中度过。
月光里的山海天,波涛浮动月的相思,月光映照人的离愁。
亲人相聚,静守这样的万里金波,以月光为笔,剪一段秋风作序,轻描淡写着团圆的感动。
四季轮流,时间滴溜溜的转,转着转着,
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佳节,
从唐宋诗词的赞美,到明清赋予的气氛,
流转的氛围凝聚成一种民族之魂,
不管人走天涯,
家庭团圆的梦总是铭刻在心,
月是故乡明的牵挂时时祝福家人。
我张开双臂,想把他们拥抱成此刻的风景,柔柔地嵌进我的生命里。在月光的流彩里,细细聆听岁月扇动它的薄翼。
亲人即是故乡,海亦是故乡。把一寸寸的亲情,和这故乡的海,伴着秋夜桂香,在月圆之夜,镌刻成永恒。
馆藏&21992
TA的最新馆藏李白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李白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  李白关于中秋节的作品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应届-毕业生网,致力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宣讲会微信公众号【xiaoyuan_xjh】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应届'毕业生网-中国校园招聘第一网站,名企校招微信公众号【xiaoyuan_zhaopin】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欢迎关注官方人才招聘会微信公众号【rencai_zhaopinhui】。,校园招聘微信号|xiaoyuan_zhaopin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本文已影响人
行业名企导航
推荐名企讨论区
推荐热门话题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 越中秋怀
学习古诗词必备工具,!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注释⑴越中,唐时之越州,又谓之会稽郡,隶江南东道。 ⑵孙绰《天台山赋序》:“远寄冥搜。”李善注:“搜访幽冥也。” ⑶梁简文帝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⑷越地,左绕浙江,江有涛水,昼夜再上。枚乘《七发》曰:“观涛于广陵之曲江。”正谓此江也。 ⑸《汉书·司马迁传》:上会稽,探禹穴。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水经注》:会稽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云。东游者多探其穴也。 ⑹《诗经·国风》:“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朱熹《诗经集传》云:“逝,往也。”《十洲记》:“蓬丘,蓬菜山也。” ⑺《国语》:范蠡乘轻舟以泛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史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陶朱公。
上一篇: 下一篇:
湘中秋怀迁客作者:崔涂
越中秋怀作者:李白
中秋越台看月作者:李群玉
病中秋怀寄袭美作者:陆龟蒙
中秋夜坐有怀作者:马戴
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作者:皮日
中秋夕怆怀寄荆幕孙郎中作者:齐
中秋旅怀作者:尚能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作者:武元
中秋夜怀作者:项斯
中秋夜有怀作者:许彬
旅中秋月有怀作者:朱庆馀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
初秋留别越中幕客作者:殷文圭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时齐分
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夜行船(怀越中)作者:丘崈
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作者: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作者:武元衡
乙未中秋节感怀 作者:水去来兮中秋节的诗句 李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秋节的诗句 李白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五言律诗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