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旧尼康必买镜头镜头买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有哪些适合穷人的尼康必买镜头镜头

新手、想买个z6接f口的镜头学摄影,因为z口的镜头对于我这个穷学生来说好贵买了相机就没钱了,所鉯问问应该入手哪个来学习


}

系列文章已经来到了第四篇是時候梳理一下前文的碎碎念,为系列做一个补完

文章的题目本来写成“你真的需要大三元吗?”或者“写在倒闭之前”之类比较吸引眼浗的形式不过冷静想想,还是选择了这个比较平淡的题目因为,这些拥有D名字的镜头们本身也最适合我们这些低调却不乏折腾精神嘚小小器材党。

* 什么是D系列镜头

1985年,美能达A7000自动对焦宣告了AF时代的来临尼康必买镜头和佳能也在几年间迅速跟进,推出各种档次的机身与配套镜头;尼康必买镜头公司推出的第一个自动镜头系列应该称为AF系列采用机身马达驱动自动对焦,初期产品多采用塑料制造镜身外壳部分专业镜头采用金属制造,对焦速度完全取决于机身马达的出力;AF系列生产时间并不太长随着尼康必买镜头闪光系统的进步,胒康必买镜头公司认为有必要为镜头加装距离(DISTANCE)芯片与闪光联动因此AF系列镜头被更新成了D系列,大部分AF镜头与它们的升级版本光学结構相同外观也变化不大(D系列稍微粗一点);这些拥有D名字的镜头代表了尼康必买镜头辉煌的胶片时代,许多经典镜头至今仍然在产

D鏡头的外观和手动镜头比较相似,保留了光圈环与AI-S刀口可以适配FM2等手动机身,充分体现了尼康必买镜头当年“手自一体”的设计思想;早期D镜头依靠镜身材质区分专业镜与普通镜平价的普通镜头采用塑料材质,由于镜头内没有马达所以往往十分轻巧;专业镜头采用金屬制镜身与皱纹漆材质,做工扎实手感出色也被许多爱好者追捧。后期的D镜头也有部分装备了超声波马达并且用金圈表示镜头的专业性,和G系列镜头画风相似唯有光圈环依旧。

PS:D镜头与DF机身是绝配保证了复古的风味,又可以享受自动化的便利

* D镜头的素质如何?

D镜頭是胶片时代的镜头大部分产品属于上个世纪九零年代的设计,由于当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还不发达许多人对于D镜头的实际光学素质依嘫抱有疑问,它们的解析力畸变控制力与各种光学差的平衡是不是能够比肩现代镜头呢?

整体来说在光学素质方面,数码时代的镜头楿比过去是有着长足进步的主要体现在色散控制与解析力两个方面:

先说说色散控制,由于胶片的成像原理与数字相机不同不会出现嚴重的紫边,因此在色散控制方面为胶片机设计的D头是远远比不上现代镜头的,有些D镜甚至被调侃称为“紫霞仙子”“紫气东来”...

再說说解析,数字相机像素的飙升对镜头的解析能力也是一个考验,现代专业镜头的设计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相对来说,D镜的解析能仂虽然在胶片时代十分出色但在现在,一部分镜头就会力不从心了但是,D时代的一些名头解析能力表现依然亮眼。

通常来说D时代嘚许多名镜,在今天表现也不落下风但是也有不少经典之作,渐渐被时代所遗忘

圈子有句俗话:狗定胜牛变

通常来说,同一时期的镜頭定焦镜往往胜过变焦镜,无论是解析、畸变、虚化还是氛围感层次感等玄学的方面定焦镜都有一定的优势;那么不同时期呢?随着技术的进步变焦镜头的水准也水涨船高,与过去的定焦镜相比如何呢

不得不说,D时代的定焦镜即使与现今的大三元相比,也是有不尐可圈可点之处的除了色散控制以外,许多定焦D镜光学指标依然是十分过硬的有些经典之作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配合它们低廉的身价确实值得尝试;

另一方面,定焦镜体型相较类似规格的变焦镜要轻巧不少尤其是机身对焦的D镜,便携性十分突出对于平日的扫街与随拍,确实十分合适

跑焦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单反都存在跑焦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现在的G镜或E镜也会出现跑焦的现象,但是几率和程度都会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许多D镜出厂已经超过10年的时间,在现在的机身上能保证对焦精准么答案是否,许多D镜存在仳新镜更严重的跑焦现象不过大部分还可以控制在机身微调的校正范围内,我用过的D镜中只有一只三代小钢炮80-200MM1:2.8D跑焦跑到无药可救。因此选择D镜头还是推荐配合能够AF校准的机身,避免跑焦的无奈

另外,相对变焦镜定焦镜的跑焦问题更容易解决,因为变焦镜各个焦段跑焦幅度可能存在差异而定焦头一旦校准就可以安心使用了,这一点新镜也一样。

有人说D镜头用料扎实做工出色有人说D镜头色彩油潤有德味,有人说D镜头有光圈环可以兼顾手动胶片机...事实上这些都不是重点,D镜头真正的优点还是便宜!付出更少的价格玩到更多的镜頭不正是我们器材党所期待的嘛。

那么有哪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依然活跃在摄影圈子里,素质几乎不输大三元的D镜呢

尼康必买鏡头入门级的超广角定焦镜,体型轻巧价格不高,在爱好者圈子里有一定的热度有着布衣广角的称号;20D拥有塑料制作的镜身,白色的標示文字配置了CRC近距矫正模组,但是没有ED镜片也没有非球面镜片这些都表明它是一支普通序列的镜头,然而它的素质比起专业序列嘚18mm 1:2.8D似乎并没有什么逊色之处,这给了它不错的口碑;现在尼康必买镜头的1.8军团已经覆盖了20MM焦距段,推出了20mm1:1.8G镜头但这只布衣广角依然沒有停产,我们甚至可以购买到全新产品不过,我还是建议在2000元左右入手成色不错的二手镜头这只镜头内部没有马达,只有传动机构耐久度是很优秀的。 

20D拥有D系列镜头标准的外观黑色光面镜身,白色文字对焦距离窗口与光圈环,没有AF/MF切换装置智能通过机身进行切换,实话实说相比带有MA转换环的镜头,这种简单的设计更另人放心;在尼康必买镜头自手动时代推出的各型20MM定焦镜头中我觉得20D是最輕巧也是最漂亮的一支。

虽然20D是一支得到一定认可度的镜头素质也有一定水准,但是前文提到的“几乎不输大三元”,这个几乎就昰20D了...

或许是因为尼康必买镜头的广角变焦镜真的十分优秀吧,和赫赫有名14-24相比20D确实稍逊一筹,即使和同为D镜的金广角17-35相比20D也没有优势。20D和大多数D头的一样大光圈素质不佳,解析较差球面像差较为明显;此外,20D的边缘成像素质较差难与新镜比较;畸变控制方面,20D也仳较普通比起神奇的14-24和更神奇的佳能11-22相比都颇有不如。

不过虽然说了这么多缺点但是作为一只2000就能入手的超广角镜,20D的中心还是很出銫的硬指标比起一般的变焦套头还是有不小的优势,色彩与氛围感等玄学指标也颇得认可配合轻巧的身形,作为随身镜头人文记录还昰十分合适的

器材是工具,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得当的使用。

这只20D在我手里主要还是用来拍摄建筑作为一个苦逼建筑设计师,这只20MM也經常陪着我去各地拍摄场地照片

这只镜头在尼康必买镜头玩家中可谓大名鼎鼎,甚至有人称之为“尼康必买镜头玩家的必经之路”

相仳前面的布衣广角,这支镜头更加简单朴素连CRC镜组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特殊镜片就这么简简单单的6枚镜片,200克的重量除了镜片和鉲口,能塑料的部分全部使用塑料制作不过,它带给我们的照片似乎却也不输给金圈加身的变焦镜头。

对于这只镜头追捧的人们说咜色彩油润氛围感好,是尼康必买镜头最有德味的镜头我要说,去他XX的德味!动不动就德味德味到底是什么味?如果要说352D有风格有性格那么也应该是352D味,我承认这支镜头确实有它的魅力,就是我自己也是越用越喜欢,现在已经基本代替了变焦成为我用的最多的镜頭;

有追捧的人自然也有持否定态度的人有人说这就是一只狗头,素质不能适应现在的摄影我要说,那只能说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打開方式抛开大三元大光腚的名头,抛开毒德大学刀锐奶化说辞装上这只汪汪叫的狗头享受摄影的乐趣,拍摄属于自己的好照片才是正噵

尼康必买镜头推出过3枚FX画幅的35mm自动头,分别是35mm1:2D(不带D的版本短时间存在市场上后被D版替代,外观有些许差异这里算作同款),35mm1:1.8G(FX),35mm1:1.4G,全部嘟还在产,作为换代产品的35 1.8G锐度方面可以称得上强悍,但是却也有不少人认为它过于追求解析而丢了别的东西再加体积和重量也增长鈈少,于是很多人至今依然钟情于小小的352D另外,据称在马达强劲的高端机身上352D这样的对焦行程很短的小镜头,对焦速度反而比超声波馬达镜头更快

全新的35D目前还可以买到,价格2000出头二手价格在的样子,价格十分稳定;如果你是尼康必买镜头玩家入手一个二手35D确实昰不错的选择,它既可以挂机培养镜头感也具备拍摄优秀作品的实力,投入很小将来升级换代,出手也不会有很大损失平进平出也昰有可能的。

35D的外观与兄弟镜头24D28D几乎一模一样的朴素,装在机身上低调的不能再低调在超声波马达普及的今天,这么小巧自动镜头已經不多见了

352D是一只评价颇高的镜头,首先它的色彩十分清新通透,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很自然、舒适层次感优秀,不干涩;其次它嘚镜头畸变很小,这让它能够胜任多种不同的拍摄题材成为万金油镜头;最后说说锐度和解析能力,这是这支镜头备受争议的地方有囚说它的解析力表现不佳,也有人说它的细节刻画很好事实上,这是由于352D是一支略有近视的镜头中近距离的拍摄表现出众,纤毫毕现远景的拍摄则会差一些,和后来的新镜比起来存在一些差距我觉得这个特性让352D成为一支优秀的人文镜头,适合拍摄社会活动与小景观尛物件而作为风景镜头则不够出色了。252D作为D镜也有着最大光圈表现不佳,色散严重的问题实际使用中,F2.0的成像大概算是勉强可用F2.8則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要求,至于色散问题尼康必买镜头的所有35镜头色散表现都算不上好,352D反而没有比新镜头差太多

再次重申,器材昰工具需要扬长避短。

顺带一提352D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很近,很多时候可以客串小微距镜使用这篇文章中的很多照片就是用它拍摄出來的。

60D是一支标准焦微距镜头推出于1989年左右,用来替代AF55微距和AIS55微距;镜头焦距60MM最大通光量F2.8(非微距距离),最近对焦距离0.219米放大倍率1:1;在微距爱好者的圈子里,105MM微距镜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因此选择标准微距镜的人相对较少;而在标准微距镜产品当中,AIS55MM的知名度大概是朂高的因此这支60D微距就显得默默无闻了。

我曾经使用过标准微距中号称“尼康必买镜头最锐利镜头”的AIS55MM 1:2.8镜头解析力的确十分出色: 

NIKKOR-AIS55mmF2.8微距镜是尼康必买镜头公司推出的一枚支持程序曝光的AIS手动聚焦镜头;配合尼康必买镜头公司首款矩阵测光模式机身FA的推出,于同年(1983年)问世并可以全面支持FA的三种种自动曝光模式;镜头采用5组6片结构,视角46°,光圈范围F2.8-F32为适配旧型机身装配了尼康必买镜头特色的“兔|

虽然55微距很出色,不过手动镜头使用起来还是稍有不便而且放大倍率只达到1:2,因此我还是决定将它换成60D微距镜作为系列中默默无闻嘚一员,60D的价格就很可爱了我在某鱼以1K的价格收得此镜。

60D微距镜虽然问世接近30年但是现在依然没有停产,我们依然可以买到全新的产品: 

我认为60D微距的外观很漂亮秉承了D系列镜头高颜值的传统,镜头采用外变焦设计无限远状态,镜头前玉凹在镜筒内部随着对焦距離拉近,前玉也会运动到镜筒前端和所有微距镜一样,60D的对焦行程很长

60D微距镜身采用塑料材质,看起来感觉似乎很轻巧不过,实际仩手之后才会知道这支镜头其实相当沉重,内部镜筒应该是金属制造的

镜头采用了MA环切换手动与自动对焦,这个设计因为故障率很高被人诟病已久,我的支也不能免俗地崩环了...虽然崩掉之后依然可以自动对焦不多该修理还是需要修理,我在淘宝搜索MA环最多的就是這支镜头与三代小钢炮80-200的对焦环,看来这两支镜头就是MA环故障的重灾区

标准微距镜的特点是像场较平,成像一致性很好中心与边缘素質差异小,经常被用作翻拍或放大机镜头60D微距镜也是如此,镜头的解析能力很好各档光圈下的成像素质相差也不多,在拍摄静物的时候细节描绘能力超过大三元的AFS24-70 1:2.8G,不过拍摄远景的时候就显得层次感不够,细节表现也会粗放一些所以,微距镜头最好还是专镜专用;叧外作为一支D镜60D微距镜的色散控制不佳,是本文介绍的镜头中最严重的

60D微距镜适合拍摄静物,我在张大妈发布的文章当中大部分照爿都是这支镜头拍摄的,作为一支工具镜我觉得它十分物美价廉。

首先看看镜头的微距能力

1:1倍率下、2400万像素,100%局部放大细节表现力昰不是很强大呢?

再看看色散这张照片的光圈值为F5.6,依然能看出一定的紫边

微距镜在拍摄小物件小动物的时候感觉是十分惬意的,因為不管你要离多近镜头都可以完成对焦,呈现纤毫毕现的细节照片

前言(美女)人像是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拍摄题材,特别是拥有女神或者公主的朋友们拍摄的作品不但被要求赏心悦目,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图APP虽然强大,泹是不免欠缺一点实在感且多少有些审美疲劳这个时候,或许我们需要一些更加专业的器材这些装备既可以让我们的糖水片更加|

这支鏡头发布过文章单独介绍,这里就简述一下:

105DC是尼康必买镜头镜头群中很特殊的存在它可以通过DC调节环对画面的虚化进行控制,是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镜头;不过实际使用下来DC功能的表现过于微妙,与美能达(索尼)的STF镜头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使用不得当的话,还會造成成像质量下降感觉这是一个需要多多实践才能发挥作用的技巧。抛开DC功能把它当成一支大光腚来使用的话,105DC却是十分出色镜頭的解析力其实很好(很多人使用DC功能导致解析下降,误以为镜头不行)即使最大光圈拍摄,细节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只镜头的发色十分有特点看上去十分小清新、新海诚;105DC并没有配置ED镜片,因此色散还是有的有人说它紫气东来,紫霞仙子也是有一萣道理的不过对我而言,这个程度的色散还是可以接受的

尼康必买镜头已经推出了王者一样的105MM1:1.4G,评价与价格都更高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我们的105,丰俭由人

105DC也是在产镜头,市场具备一定的存量: 

105DC看起来像一只手动镜头做工精细,质感超群令人爱不释手,峩认为它是最骚气的D系镜头了:

样片参考105DC的专题文章

NIKKOR180mm/2.8定焦镜头是尼康必买镜头镜头家族中的一个经典系列,从1970年问世开始它们凭借简單的光学结构与优秀的成像质量而广受赞誉。作为一只中长焦定焦镜头NIKKOR180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纤巧的身材、扎实的做工、顺滑的手感鉯及朴实的价格,相比大名鼎鼎的空气切割机220(200mm/|

同样是发布过专题文章的镜头这里做个简单总结。

180D(我这只不带D但是光学结构与D版本楿同,勉强算作D系列)在国内摄影论坛中算是一支小明星镜头,得到很多好评与口碑它价格低廉,做工精良外观漂亮得到了许多认鈳;俗话说皱纹漆无弱旅,180也是一支皱纹漆镜头素质也确实很优秀,但是我认为在本篇的中长焦三兄弟中,它的素质还是比不上另外兩只解析力大概与大三元定焦在同一水准,和我的A009相仿据说略好于原厂的小竹炮(70-200mm 1:2.8G VR,但是镜头全开相差与色散比较严重与新镜相比存在差距;镜头的色彩表现很好,厚重油润这是镜头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吧。相比大三元镜头180定焦镜的便携性很好,如果我们出荇的时候70-200镜头的用途主要使用200端,我认为180定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在画质没有妥协的前提下,减轻了出行负担

我的这一支180镜头早在92姩就已经停产,换代成D版D版目前仍然在产: 

180的金属镜身皱纹漆材质很有质感,使用之余把玩起来也很有风味,另外镜头的对焦手感┿分好,是本文镜头中最出色的

采用皱纹漆认证的D镜头都有自己的皮筒收纳

180定焦镜是一支很实用的定焦镜,无论是旅行拍摄还是人文攝影,它小巧的身材与优秀的成像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不过尼康必买镜头一直没有更新这支镜头,如果能加入防抖设计想必能够成为更加趁手的工具吧。

前言300MM是超长焦镜头的入门焦距给人的望远感受与200MM有很大不同,当爱好者们将大三元大四喜折腾了一圈却依然感觉看嘚不够远的时候,试试超长焦镜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摄影的路上你总要有一只328,因为220太短而428太长——器材党的77条军规328即是300MM1:2.8镜头系列,是30|

340是中长焦三兄弟中用途最狭窄的镜头,也是本文镜头中画质最优秀的镜头,无论解析色彩,全开素质色散等等我们重视的性能指标,340的表现均无可挑剔即使是很多不屑于D系列镜头的人也会承认,340是一支在现在也足够专业的长焦镜头

340是一支晚期的D系列镜头,它问世的时候G系列镜头已经出现,因此镜头设计的画风也向G系列镜头靠拢带上了骚气的金环,也装备了超声波马达;不过成也马达敗也马达初代的超声波马达可靠性确实有些堪忧,耐久度比较不尽人意我手上这支镜头的马达也出现了啸叫,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340D依然在产,因为维修问题还不必担心: 

题外话:D系列的顶级变焦镜其实也有不错的素质比如我手上这支AFS28-70 1:2.8D,和24-70G相比素质也完全不输外觀还异常威猛,不过由于马达问题我还是不推荐此镜,我手上这支也因为马达故障忍痛出掉换成了新镜:

D系列镜头作为胶片摄影时期嘚镜头,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自然与新镜存在差距 同等级的镜头横向对比,新镜往往会更胜一筹不过错位竞争,D系列的定焦头还是有一萣价值的它们市场存量大,因此价格低廉它们做工精良素质优秀,因此可堪一用;本文介绍的几支镜头基本涵盖了常用的超广角到長焦的焦距段,素质与大三元相比也不输甚至胜出喜欢方便资金充足的玩家自然可以选择大三元或者新锐的牛定镜头,资金不多又想多嘗试的玩家也不妨试一试这些价格低廉的D镜;定焦镜头虽然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对于镜头感的培养却是很好的,把定焦镜鼡好变焦镜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

stanley street也被写作史坦莱街,是香港岛Φ环的一条人流极多的街道位于中环地铁站附件,属东西走向在皇后大道中与威灵顿街之间平衡。士丹利街是一条非常有历史味道的街道现今主要集中了众多特色食店以及资格非常老的相机店铺,当然也是摄影爱好者非常好的淘货选择香港士丹利街不少商铺口碑不錯。
从最接近的D2出口走出中环地铁站出站后,往右前方小走几步跨过皇后大道即可到达士丹利街,在显眼位置会有街道指示牌告诉你巳经到达然后就可以开始沿着街道走,寻找相机店淘好货了。
士丹利街上的相机店铺都是混卖各种品牌的器材而且都是新旧产品都囿出售,而且都不限制于数码相机还有很多新旧胶片相机以及各种有意思的配件例如滤镜、摄影包脚架等。
佳能机器香港相机价格优勢还是有的,像5DII这种价格较高的机器在香港购买就显得更或算了就是在中环士丹利街的某一间店铺,得到了15000几港纸的最低报价
佳能镜頭的价格对比大陆也是非常吸引人,部分折算成人民币更是比大陆行货便宜了1000多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必买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