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弘法师为什么出家开示: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更多公众号:zhuyinsi2016推动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生气的时候,请保持沉默,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如来家业承担者—我所拜见过的德明法师
由于常弘法师的推荐,文洋认识了德明法师;又由于常弘法师对文洋的护犊提携与肯定,文洋才有了拜见德明法师,并来寺中参学的机缘。
&&&&&&&&&&&&&&&&&&&&&&
荐福寺落日余晖
常弘法师有一次对德明法师说:怎么样,我这个徒弟,有点儿文字才能吧?文洋当时羞愧地直想长跪不起。
&来到德明法师这里的时候,法师正好要做宣传,文洋工作中一直做的也是宣传工作,竟然很合。但是在做微信的过程中,前几天一直尝试做原创,各处找资料,写内容,每天都害得一个王师兄陪着加班到很晚;也还是没有做稳定。虽然德明法师在此之前已确定了微信内容的基本风格,甚至定下来几本书上的摘选,文洋似乎没长耳朵一样,依旧坚持自己那一套。结果大概是第五六天,德明法师有些生气了。
&&&法师说,不知道该不该说你。文洋想,既然德明法师是常弘师父的同道,又是自己的师父,批评就批评了,没有什么。法师说,文洋你怎么还没领会这个微信平台怎么做,还在坚持你的己见。文洋虽然不能完全明白,但是想,一定是自己的”我执“太过了,害得法师几天以来都为这个微信操心。所以就赶快承认错误了。
&&&然后文洋就上楼去了,准备静坐一下,好好反思一下,这几天究竟干了什么?每天忙忙碌碌,什么成效也没有!正好看到德明法师的微信,喊吃饭了。
吃饭时,法师的其他弟子都在外边忙,所以法师就很认真地说:文洋,我刚才批评你,不知你心里有没有难过,我也不知道批评得对不对!文洋想,天下哪里有师父给徒弟道歉的道理?所以非常吃惊地说,哎呀,没有,没有!如果文洋是个上善悟性的人,法师应该拿戒尺打文洋一下,这样文洋一下子就开窍了!说完,自己还比划说:如果常弘法师知道了,应该给你个戒尺,劝你打下去,打下去!虽然文洋知道常弘大和尚也是一贯的慈悲,从来不曾批评文洋半点,乃是希望文洋能充分自觉自醒!
&&&然后德明法师说,文洋你有没有感觉,你学佛了,但是你有时有些糊涂?正好说中了文洋的迷惘头绪。德明法师跑到楼上去,一会儿下来了,拿了一本[佛学概要]的书。法师说:这本书跟了我二十多年了,每次我出门都要带着,你要好好看一下。然后回复了文洋几个疑问,就上去了。
&&&文洋临走的那天,还是纠结于这个事情,问法师:为什么当初不定下来规矩,就让文洋抄这个内容,按照一二三四的规则去抄呢?这样微信做起来更快更准啊。
&&&法师非常平静地说:(常弘法师)说了,你有一些自己的领悟,让你自己先按自己办法试试,也应该。
文洋当下明白,原来法师一直慈悲给予文洋试错的机会!虽然法师一开始就觉得有些不妥,但是综合各种机缘,还是给文洋试错成长的机会!如果没有试错,没有摘抄星云大师的那些文字,文洋还在自己十年前的梦里,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佛法之大,佛门之深,岂是俗俗我辈,愚愚文洋当下可参得悟得乃至文字表达得?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框架,打下良好的佛学基础,零星见解,都不过是泥翷鸿爪,斑斑点点,东拳西脚,不成系统,难以成型。但是文洋这个人,竟然还是死心不改,还是希望,踏踏实实,好好完成师父交代的当下事情,然后自己有原创。师父似乎一眼看穿了这些小心思,说:
&&&你可以尝试慢慢来,比如见到生活中一些事情,慢慢用佛法的观点去思维揣摩,引出来佛法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自己先说服自己;然后再增加文字表达能力,用语言表达出来。
&文洋写活动新闻,往往做成”广告“性质的新闻体,第一篇文章给师父看了之后,觉得不妥,文洋自己也觉得读起来怪怪的。过了两天,师父发过来苏州一个寺里的文章,让文洋揣摩学习;又过了两天,浴佛节的公告,文洋写好之后,请师父下楼来审核。
&师父一字一句地看,文洋一句一句地念。遇到觉得不顺耳的地方,师父会停下来,说:
&你想想,这两个字,是不是要换一下呢?文洋想,是了是了,不要轻易称呼”大和尚“这样的字眼,因为要和整体的通俗化的风格相一致;另外,上下句,文句要对应,比如前半句是什么格式,后面最好也跟上,这样读起来上口,形式上也吻合。虽然文洋自信在文字上不至于太坏,但是过分按照自己的意见,揣摩佛门的意境或者他人的意思,别人觉得听起来不顺,读起来不易懂,怎么算自己真正领悟、表达了别人的意思呢?
&&&&&&师父弘法慈悲若此。
&&&&&&&&&&&&&&&&&&&&
文殊菩萨圣诞日香火
&&&&&&有一次在编辑部,文洋和一个师兄都在看师父从楼上带下来的经书,发现师父蹲下身子,在地上忙活呢。一看,师父是在点蚊香,还说:你看,蚊子这么多,把文洋咬了几个包出来了。师父离开之后,文洋和师兄说:刚才我们都犯错了!师父亲自给我们点蚊香,我们居然反应这么迟钝,没有自己动手!
&师父很喜欢小动物,所以寺院里不仅收容了几只流浪狗,有的居士还特意带来一只萨摩耶的小狗,给师父瞧一瞧。师父很喜欢。又一天,文洋在编辑部办公室,看师父小碎步往前走,手上似乎还湿漉漉的,文洋说:师父!你要不要纸巾来擦手?师父说:
&有一只小狗,我们在忙着给它洗澡,我要上去拿剪刀,给它做整理,夏天很热了!
&&&&&&师父生活中细心若此。
&&&来之前,一直好奇,出家人选择了出家,对世俗的家庭,儒家的宗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见解呢?舍弃家庭而不顾?后来发现,寺庙里很多人,包括一些小师父,也是师父老家一带的,因为觉得师父为人善良慈悲,心甘情愿来到这里相陪。有一个老婆婆,是师父俗家的舅妈,说:
&师父经常到我这里来,探个头进来,看我在家,就连续喊舅妈舅妈!
&&&文洋似乎听真体法师讲过,在家人见到出家人,一律应该称“师父”才对呢。原来德明法师还是经常去探拜俗家的舅妈,法门中的“居士弟子”。
&师父重视亲情若此。
&记得以前读王安石的一篇文章,说到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与孔老夫子的教法,其实都是教人向善的一套社会教育体系;但是释氏的教法,更彻底通透一些。文洋多年来对此深信不信,而且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和弘健师兄,保持了多年的道谊。在德明法师这里参学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
&&&出家怎么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呢?出家就是不仅爱自己的父母、家族,将更无私的爱心,扩展到一切有缘众生,乃至于无量无边众生;出家又怎么是舍得父母家族于不顾,出家乃是为弘扬大爱,以如来家业为家,让自己世俗的家庭、亲情变个非同寻常的形式罢了!所以一家一门,能有一个出家人,乃是家族的大善大幸大不易。而我们所礼遇到的任何一个出家人,都是无量善根的福德所聚,如来心灯的传递,都是我们应该真诚礼拜的良师。
(最后一则:广告贴,欢迎有缘人关注(佛海慧音)微信订阅号!公共号:fhhy66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弘法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