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上传于||文档简介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鹤壁市实验幼儿园
教学活动游戏化让孩子享受童年
核心提示:
  幼儿的“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作为鹤壁市直唯一的公办园和第一家省级示范园,鹤壁市实验幼儿园始终将游戏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领着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知识。
□ 本报记者 侯军锋 杨自起/文图&
&  爬梯子、过独木桥、钻隧洞、滚地板……完成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之后,小朋友们蹦蹦跳跳地绕回到起点,兴高采烈地要求再来一次。这是11月11日记者在鹤壁市实验幼儿园观摩的一节小班室外活动课的情景。  鹤壁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王智云告诉记者:“幼儿的‘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我们的老师就是要将游戏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知识。”  游戏化教学探索一直在持续  据王智云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鹤壁市实验幼儿园主要是用贴绒教具、投影、头饰等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小朋友说儿歌、讲故事、唱歌、跳舞等,给小朋友展示的机会,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  上个世纪90年代,幼儿园开始用立体教具、投影仪进行教学活动。根据内容将活动室进行布置,开展情景教学,小朋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散、自由地在活动室各个地方进行游戏。  2000年以后,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更趋游戏化。按活动内容,老师和小朋友都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利用旅游、游动物园等形式进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更贴近小朋友的生活。  2011年,学校开始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呈现的内容更加动态化。小朋友不仅可以在白板上操作,还可以和相应的学具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小朋友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小朋友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也使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从幼儿园到社会,视野一直在拓展
  前不久,鹤壁市实验幼儿园邀请家长参与举办了一场防拐骗演练。在演练中,家长们扮演的“骗子”,用糖果、手机或平板电脑,对孩子们进行诱骗,几乎屡屡得手。这让扮演“骗子”的家长惊呼:“骗一个只需两三分钟时间,小孩子真是太好骗了! ”  面对孩子轻易被“拐”的现实,幼儿园的各班老师都开始积极开展防拐骗教育。老师让全班的小朋友思考回答,跟陌生人走的后果会怎么样,再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有的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会很着急。”有的小朋友说:“我会很想回家。”有的小朋友说:“不理他们,我要先报告老师。”小朋友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快就意识到了跟陌生人走的危害,纷纷表示自己再也不会被陌生人诱骗走了。  王智云告诉记者,老师们平时还会以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教育孩子防拐骗,通过这些体验式教育活动的开展,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提高他们防拐骗的能力。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派出所、消防队、电业局、九州社区等结成教育共建单位。作为幼儿园长期合作的教育基地,这些教育基地能够积极地配合幼儿园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给予幼儿园最大程度地支持。  幼儿园还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老师充分利用本班家长的行业资源,家长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协助家长进行备课,对小朋友进行教育,如认识各种医疗器械、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如何保护牙齿等,家长每次讲课前都会积极准备模型或图片,争取让所讲的内容使小朋友更易掌握。
  从角色游戏到区域活动,坚持让孩子们“玩好”
  上世纪80年代,鹤壁市实验幼儿园就开始让小朋友进行角色游戏。  鹤壁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任忠民说:“那时让各班在下午活动时间进行角色游戏,都是教师准备好材料,分配好角色,每个角色区用一张桌子摆上物品,形成一个一个的角色区,开设的有小超市、游乐场、理发店、娃娃家、小剧场等。后来延伸到每周三下午进行全园性的角色游戏活动,每班将创设的角色区,全部摆在院子里进行,各班的小朋友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如到别的班参加买东西、游玩、理发等游戏。”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民办幼儿园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城市的各个区域,在有效缓解入园难的问题的同时,一些新成立的民办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竟然这样宣传:“××幼儿园光知道让孩子玩,啥也不学,你看我们都是教孩子识字、写字、算算术……”当时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所以鹤壁市实验幼儿园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家长的质疑。  “作为全市幼教行业的领头羊,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示范科学的幼教方法,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教育理念不能变,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玩好’,享受童年。”王智云说。
  让教师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据鹤壁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齐保红介绍,当初幼儿园提出“以游戏为主为幼儿创建并开展区域活动”时,一些老师不愿意开展区域游戏,嫌需要准备的材料太多,麻烦。  幼儿园先从改变教师的理念开始,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园本培训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选派老师到郑州、杭州等地学习;请专家来幼儿园讲解区域游戏理论并走进班级具体指导老师创建区域活动角。  齐保红说,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这三大游戏对幼儿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教师对三大游戏课程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提高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前不久,园里还开展了三大游戏观摩教研活动。  幼儿园要求,观摩活动后,执教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反思。评课教师针对三大游戏的材料准备、游戏中的策略性指导、游戏后的有效评价等进行点评。在研讨交流现场,教师们纷纷提出平日幼儿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研组将集中精力,致力于改善游戏环境、完善游戏计划,让孩子们有更多自主游戏的空间。  在“体育游戏”课堂观摩活动中,杨龙飞老师精心设计的“圈圈乐”,充分利用呼啦圈这个道具,引导孩子们把各种玩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逐层推进过程展示得淋漓尽致。精心的设计加上巧妙的引导,逐步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欢乐的动感世界。于晓霞老师的“我来帮妈妈”游戏活动,从情景设计,到活动策划,让孩子们在爬、跳、跑的过程中,通过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尝试、探索、交流机会,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康静老师在观摩结束时说:“教师在活动中不应该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是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讲秩序、守规则,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合作意识,发展其创造力,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亮出心中的精彩。”
  创新方法,挖掘民间游戏资源
  今年4月,鹤壁市实验幼儿园结合省级规划课题《幼儿民间游戏资源的挖掘与创新》,组织老师们进行了民间创新游戏的教学活动研讨,要求每位老师充分挖掘,选择一个传统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对自己创新的游戏进行“约请式”听课研讨。  李红丽老师组织的“玩竹棒”游戏,引导幼儿利用竹棒展开想象,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孩子们有的骑竹马,有的坐马车,有的几个人一起合作赛龙舟。他们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李泳香老师组织的游戏“抬花轿”,先让幼儿观赏传统抬花轿游戏的玩法,再引导小朋友进行创新,用自制的简易“花轿”,合着《大花轿》喜庆的旋律,走着弹簧步,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传统风俗的魅力。  老师们还相继创编了皮筋操、踩高跷、旗操等一系列游戏化教学课程,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  王智云说:“游戏之所以最适宜儿童发展,是因为游戏在满足儿童玩的需要的过程中,还会使儿童产生新的游戏需要。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日生活都富有游戏的韵味。”  “教学活动游戏化能让小朋友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知识。我们不但在衡山路总园,还在福六分园、九江帝景分园、山城区分园大力推广这种教学形式,并不断创新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方法。”王智云说,“创建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进社区的办学新形式,让孩子们在这里幸福、快乐的成长是我们的目标。”
老师和孩子们自制的小高跷
区角游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