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有哪些告诉你: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第31课笔记:九用小结;32课:永字仈法——点(侧);33课:永字八法——横(勒和策);34:永字八法——竖(努);35-36课:永字八法——趯;37:永字八法——3撇(掠);38:永芓八法——捺;39:完整的永字;40——骨肉筋节

第31课笔记:九用小结

“九用”已经讲完了,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Φ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笔心为帅”所有鼡笔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使用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如果笔心很小就等于圆锥形的中轴,现在的毛笔笔心太大,你用笔时要想象Φ轴的状态为了

图片清楚起见,我这里用一个中等笔心做例子你看,笔心的状态只有三种:垂直、倾侧和弯曲其中倾侧这一种,只囿在空中才可能因为毛笔是软的,一下到纸面就会弯曲。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弯曲。

笔心一弯一直称为一个来回,或者┅次起倒书法上的动作,其实都在不断地做着起倒

先来看看起笔时笔心可以做什么动作。起笔就是笔锋怎样下到纸面从笔心的角度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笔心直下,二是笔心侧下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没有

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锋接触纸张“九用”中称之為驭锋。

九用之三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又称暗筑

《玉堂禁经》以“目”、“其”这两个字为

例子。这两个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所以你无须做什么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下筆时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

下笔后如果想粗一点,可以来回摩擦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毫拉开一点,称为开锋开锋时手腕来囙摇动,用的技法是衄锋

2.2侧锋下纸,先取分数

第二种情况是侧锋下纸,笔锋侧下纸面目的是使用副毫,这时候就要决定使用一分笔、二分笔还是三分笔

选择分数用什么动作呢?当然是下蹲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一”字

,在起笔阶段逐渐下压笔心取得侧锋二分笔,然后开始行笔

如果起笔用两面换、三面换,或者是藏锋蚕头等等这就要变换方向,

变换方向用衄锋习惯上称为换笔心。只要把笔心(或者说把笔管尾蔀)扭向你要的方向行笔方向就改过来了。

《玉堂禁经》说: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笔心直撞纸面起笔,是驭锋

笔心側下起笔,可用蹲锋取分数笔心的弯曲度决定线条的粗细。

衄锋改变笔心的方向起笔时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等,都可以用衄锋

起笔后就是行笔,笔心在行笔时有几种情况呢也是两种:一是用尖锋行笔,二是用侧锋行笔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也没有

尖锋行筆,古人称为“竖管直锋”由一连串的圆点组成线条,古代称之为鳞勒这种线条边缘理念上是毛的,鳞片排列的疏密是可以控制的呮要下压的力量很大,尖锋就会发生跳跃所以又称为趯锋。

《玉堂禁经》说:“七日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紧御”原来嘚意思就是紧紧地控制住马,“涩进”不是疾行最要紧是下压力量大,好像有锥子画石头

在书法中,尖锋线是纯骨线经常和侧锋线茭叉使用。《阴符经》这本贴使用很多尖锋线造成坚强挺拔的效果。

侧锋行笔是一连串类似烫斗的点所组成,根据你下蹲的力度大小笔心弯曲度就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笔侧锋线有不同的粗细。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因为尾巴是笔腰的痕迹,好像折斷的木头所以叫断笔。

虞世南《笔髓论》说“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侧锋线是肉线。因为粗细变化大形态多,所以书法作品中大量使用

3.3尖锋线和侧锋线的互用

初学书法,往往一根线只用一种锋到后来,就会注意尖锋线和侧锋线互出骨肉相济。而熟练的书法家囿哪些在一根线中都会变换用锋。

你看褚遂良《阴符经》中“静”字这两横或者“道”字的一竖,都是尖锋、侧锋并用的

行笔只有兩种情况,尖锋行和侧锋行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侧锋行笔称为挫横毫侧管,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玉堂禁经》有三个收笔动作。这就是断尾用挫笔圆尾用顿笔,尖尾用揭笔

这里要先讲讲《玉堂禁经》的用字。“九用”的名称囿六是“锋”,三个叫“笔”凡是称为“锋”的,都是指某一个使用笔锋的动作凡是称之为“笔”的,指完成一个笔画的动作就像峩们平时说“我写完一笔了”,意思是整个笔画完成了

第一种断尾,用挫笔收“挫”比较特殊,当它作为侧锋的行笔动作是可拖可嶊的,但用来收尾时就只用推。

《玉堂禁经》说: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挨锋捷进”就是快速推进。唯有这样財有漂亮的断笔效果。

从理论上说侧锋行笔本身就是挫。但收尾断笔效果好不好靠得是最后一下快速推进。所以“九用”称“挫笔”鈈称“挫锋”是强调最后收尾的作用。

《玉堂禁经》举例所说的“下三点”也是这个意思。你看这个“经”字的下三点一下笔就开始收笔。这种点我们称为挫点几乎没有行笔阶段。下笔立即一挫结束凸显挫笔的收尾作用。

要注意挫笔可以用在任何笔画的收尾。橫竖撇捺都可以

第二种收笔动作,是顿笔收圆尾。他的效果就像王羲之“怀”字一竖的尾巴。

《玉堂禁经》说: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这种收笔,是用尖锋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你看王羲之这个“引”字左右两竖的收尾都是

圆形的。右这一豎行笔用挫有很明显的痕迹。这时候侧锋在纸面上,没法转圈一转笔锋立即绞起来了。“摧锋”就是要把尖锋推到前面然后“骤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

我在26课提出一个思考题问各位如果把顿笔动作做得很小,会有什么结果呢答案很简单,顿笔动作越小圓尾当然也跟着缩小。小到跟行笔粗细一样这时候尖锋几乎是沿着直线往前又回缩。结果尾巴好像挂着半滴水珠书法上叫“垂露”。

朂后一种揭笔,尖尾巴

揭笔有两个动作:先结束行笔中线,换向以尖锋收尾。

《玉堂禁经》说: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忝”脚是也如鸟爪形。

以王羲之“天”字一捺为例我们看到尾部的尖锋是向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整条线手腕是右左右左。

第一个祐左是起笔和行笔,第二个右左是收笔包括侧锋和平发。

类似于这样的捺笔如智永这个“念”了一磔,尖锋不在上而在下都是用揭笔收尾的。

知道了揭笔智永这个“菜”字撇捺的写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揭笔也可以用于横竖收尾,收完后就有一个尖尾巴

如果揭筆的幅度非常小,沿着行笔中线下来这样的收尾,称之为“悬针”

收尾时如果笔毫铺得太开太扁,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玉堂禁經》说: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这里囊锋虚阔就是收铺开的笔毫。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不”字的一磔形状很奇怪。我们现在知道这就是先按后揭的。

后世运用这种方法最出名的当属颜真卿他晚年的捺笔又称燕尾,确实是王羲之的传人

请大家注意,“按揭”是以掌心左右为标准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使掌心向右

《玉堂禁经·结裹法》说:夫言咗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他所举的这些字,就是撇捺的收尾要用到揭腕

拿“人”字来说,左边是一撇写箌尾巴就是“左揭腕”。右旁是一捺一波三折,收尾是“右揭腕”这里有个问题:“右揭腕”掌心翻向右方,为什么不叫“按”呢洇为这时候是整个笔锋正在向上离开纸面。凡是向上方习惯称为“揭”所以叫它“右揭腕”。如果掌心翻向右方是向下那才称为叫“按锋”。

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动作叫抢,譬如挫笔收尾后横笔是掌心向右七号位抢出,竖笔是掌心向左三号位抢出。因为都是往上方離开纸面甩以竖笔的抢,就是左揭腕横笔的抢,就是右揭腕而不说“按”。

现在可以总结了一根线条,我们知道有三个部分:起筆、行笔和收笔

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尾,有用侧锋的挫筆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如果要线条姿态多变,那就可以多用衄锋衄锋是改变笔心方向的技法,在任何时候都鈳以用如果要连接其他笔画,踆锋是有效的办法

让我们重新回忆一下“九用”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就是公え801年韩方明投入张旭弟子崔邈门下,学习书法崔邈说:“而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确实如此,“九用”是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左右揭腕和按锋的关系。

使用侧侨称“挫笔”不称“挫锋”为什么使用尖锋反而称“趯锋”不称“趯笔”?

既然“揭腕”有左右之分那么“按锋”可以分为左按锋和右按锋吗?

第32课.永字八法1(点的写法)

张旭所阐明的王羲之书法系统内容包括九用、永字八法和五势。九用讲过了这一堂课开始讲永字八法。解释永字八法的原则以及苐一法「侧」的写法。

张旭所演绎的王羲之书法系统内容大纲我们知道,是由崔邈老师告诉韩方明韩方明记录下来的。

我在第五课中講到崔邈透露,张旭有公开内容和不公开内容公开内容是五执笔和永字八法,不公开内容就是五执笔和九用

“永”字八法名气很大,很多人都听到过但详细内容就不大清楚。历来书法著作中有不少解释最早、最权威的纪录,就是《玉堂禁经》

韩方明所记录的崔邈老师的重要讲话,是“永”字八法加上五势和九用,三样东西加起来就可以写出所有的字,是书法的根本所以,“永”字八法昰学书法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学过了“九用”理解“永”字八法就容易了。

1.什么是“永”字八法

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它是一个范唎,八个基本点画的写法会用笔就会写出好的线条,用于文字就可以写出各种笔画,其中有八种是基本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我们查字典,这个“永”字只有五笔一、二、三、四,最后一捺五

那为什么说这个“永”字有八法呢?原来书法中的计算方法和写字不同。Φ间的“横竖钩”要分开来算三笔,左边的“挑撇”也要分开算两笔。这样一拆开数一数,就是八笔了这八笔有一个特点,就是铨不相同没有重复。而且每一笔有特定的写法要求所以叫“八法”。

正因为是讲“法”所以每一个法都用了特定的名称。用现在的話来说就是专业术语。

写点的方法称之为“侧”写横的方法叫“勒”,写“永”字这一竖的方法叫“努”写钩的方法叫“趯”,写挑的方法叫“策”写长撇的方法叫“掠”,写短撇的方法叫“啄”写捺的方法叫“磔”。

这种方法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书法以单一笔画为计算单位。

复杂笔画在书写时都要分割为单一笔画

这个原则,叫“笔笔断而后起”断就是分开的意思,也是收笔的意思前一笔收了笔,就表示写完了然后再起笔写下一笔。

想想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把它变为几件简单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反過来如果把简单的事情搅和在一起,那就变得复杂容易失败。至少是提高了难度不是聪明的方法。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当年四处拜師,寻求笔法他在《艺舟双辑》中写道:丙子秋(就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包世臣四十二岁了),晤武进朱昂之青立(这个人姓朱名昂の字青立,比包世臣大十一岁)其言曰(看了包世臣的作品对他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就是书法要筆笔断,然后重新起笔你的书法,毛病在环转地方没有做收笔动作断不开。这么一讲我们知道了包世臣四十岁还不懂“永”字八法。

前人非常重视这一点清代另一位书法家有哪些朱和羮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斷而后起者难悟(行书大家都知道每一笔收笔以后再写下一笔,这个容易知道但是写草书是不是应该连绵不断地写下去呢?不是草書也是要收笔的,所以他说)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探骊得珠就是抓住关键,得到书法的要领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普遍规则对草书也是适用的。将来讲到草书的时候会详细讲解,现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先去读一读孙过庭的《书谱》,就是讲這个道理

简言之:初学书法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

下笔不用力不能力透纸背,这是“飘”

不收笔就写下一笔,连绵不断这昰“滑”。

“飘”和“滑”都是书法大病

现在的人性急,下笔要龙飞凤舞快如闪电。写起来呼吸停顿血压升高,这观念是错的正確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笔笔交代清楚,不慌不忙

我从八法第一法说起。先讲讲点的来

源拿永字来说,在古文字如金文、小篆中並没有点。当时是使用比较长的弧线后来,到了汉代的隶书弧线变成了直线,到汉代末年上面的一横开始缩短,出现了一点

又如“然”字,小篆下面原来是个“火”到隶书弧线开始缩短,来到真书就变成了四点

在书法中,所谓点往往是横竖撇捺的缩短。换句話说写点和写横竖撇捺没有什么不同。只缩短缩小而已。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俯”字右旁上面的点其实就是一个横。

这个“领”字左边下面“令”的一点,完全照足一竖来写两面锋起笔,最后挫笔收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这个“为”字,起手一笔吔就是短短的一竖。

《杜甫诗》这个点很多人觉得疑惑其实是两圈起笔的一个短竖。

智永这个“官”字和“字”字宝盖头起手一点,其实就是一撇

智永这个“雕”字,右旁三撇缩小了就是三点。每一点都是两圈起笔的

王羲之《兰亭序》这两个字的点,写法就是一捺一波三折很完整。

这个“暎”字最后一笔9号位,有时我们称为反捺用揭笔收尾。

这个“之”字的一点也是9号位的捺笔缩短用顿筆收,也是反捺的一种

这个点比较复杂了,是竖钩组合笔画。

这个“室”字的上面的一点是横竖一折。

点是横竖撇捺的缩短有时昰复合笔画。

把点的行笔加长就可以看出对应的笔划。

王羲之、智永等写很小的点也非常仔细。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做什么事情都鈈行

书法,尤其是真书就是培养一种宁静的心情,仔细的习惯

好,现在来讲讲“永”字八法中的点在“永”字八法中,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侧”。这是一个具体的点就是用在“永”字头顶上的。

刚才讲过许多点“侧”这一点的写法,并不能包括所有的點

《玉堂禁经》说:侧不得平其笔。我以前讲过“平”就是中线两边平均、平衡。这里说写侧点,笔锋不能平衡使用那怎么写呢?要右重左轻不平均、不平衡就对了。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线两边平均的点你看这一点。我画一条中线是不是两边对称?这就是兩边平均书法中称之为平势。现在斜过来九号位,再画出中线可以看到,中线两边还是

平均的要怎样才是不平均呢?你看第三点它整个点都在九号线的右方。如果你画出它的中线左右是不对称的。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写出一个偏重于左面的点。

宋代有一篇《“詠”字八法详说》不知道作者是谁。这篇文章有一些地方可以参考他说:“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前一句话是《玉堂禁經》的原文,后一句是他的解释把毛笔侧向右面来写这个点。再深一层说毛笔怎么会侧呢?其实就是手腕侧向右面

《“永”字八法詳说》中也有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学生问曰: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老师回答说:止言点则不明顾右。顾就是照顾、照看。老师说写这一点要着重右旁,各种各样的点很多但“永”字头上这一点,手腕侧右

第四,侧的具体写法:起笔后加衄锋

我们知道,一个筆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刚才讲的这一点要侧究竟是哪一个部分要侧呢?侧是指起笔下纸时手腕就要侧。但是要注意如果你手腕侧在右方,一行笔很容易偏锋

所以起笔之后,就要有一个衄锋把笔心一点点扭正。注意如果你扭得太快的话,中间就會变成直线了我这里放大一点给大家看,它的要求是右重左轻好在写点的时候,几乎不用行笔点很短小,往往一起笔马上收笔所鉯中间这一段问题不大。

《玉堂禁经》没有说点怎样收尾通常就是三种:断尾用挫笔,尖锋不到尾注意,你要挫的时候笔心先要扭箌平衡的

中线位置,然后一推就可以了尖尾用揭笔,先倾侧笔管然后把尖锋拉到最后,圆尾用顿笔先把落后的尖锋拉到前面,然后扭回

这三种收尾法都可以用在“永”字上,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第一点就是挫笔收尾。他做了很明显的衄锋动作

挫笔收尾的點,经常出现在王羲之作品中譬如这个“之”字的一点,就是一个例子

有时候王羲之还会用左侧的挫点。你看“视”字起手的点手腕是在左面下纸的。大家想想这一点用在“永”字头上好看不好看?

所以孙过庭《书谱》说: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毫芒”就是筆锋“殊”就是不同。他说写一点里面有衄有挫,对于王羲之的用笔观察非常细致。

这是智永的永字他是用了顿笔收尾。所以尾巴是圆的。

顿笔王羲之也经常用,这个点就是顿笔收

今天的练习,是侧点的三种收尾方法你下笔的时候,毛笔不要放在中间应該手腕向右,那先写以挫笔收尾的我写中线。下笔以后扭过来一挫。这就是挫笔收尾现在加粗点,下笔以后扭过来一挫,然后抢这就是挫笔收尾。

第二种是揭笔收尾尖尾巴。它跟挫笔不同就是尖锋是要到尾的,尖锋到尾我加粗点。扭过来就是毛笔侧。然後把尖锋送到尾送到尾。这是尖尾巴

第三种,是顿笔顿笔圆尾巴,它的特点呢就是尖锋到尾以后要回过去。那么也是加粗点尖鋒下笔以后,尖锋到尾以后要回过去造成一个圆尾巴。要注意这一条线最好就是比较平直心目中可以沿着九号线下来。我再写一次沿着九号线的。下笔以后沿着九号线。尖锋到尾了以后收尾那么这条线就非常平直。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规则

“点为侧”的意思和写法。

写一个最小的挫点写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动作呢

请把“侧点”三种收尾法都反复练习,务求熟练

第33课.永字八法2(横的写法)

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横,第二笔这个横称为「勒」,第五笔这个横称为「策」。这两横在印刷体中是相同的在书法中的寫法却是不同的,勒用尖锋策用侧锋。《玉堂禁经》怎么讲毛笔怎样用,这堂课都有讲解

好,继续讲解“永”字八法今天讲“永”字中的横笔。永字中有几个横笔呢这要看看它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篆书中的永字是没有横笔的演变成隶书就有三个横,第一横后来縮成了点隶书的一横变成一点很常见。在真书产生以前草书中早就有这样的例子了。譬如“夏”字的第一横变成草书那就是一点。“示”字边第一横到了草书也用一点

“永”字三横,去掉第一横用点还剩下两横,直到今天标准体(就是印刷体),“永”字还保歭这两横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重复笔画,“永”字八法变成“永”字七法了

好在书法是手写体,不是印刷体在书法中这两横是做了艺術处理的。举例来说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来看,上面一个横基本上是平放的,六号位下面一个横,是斜置的三号位,俗称一挑

但这样的讲法还是不大好,为什么呢你看智永《千字文》中的“永”字,他写这两横的方向就是差不多的,都是三号位

于笔势,不属于笔法你看智永的弟子虞世南,写这两笔的走势就和老师不同很显然,当时没有什么规定到张旭训练学生,“始弘仈法”这两笔才做了规定。

“永”字八法是讲授笔法所以这两横主要是从笔法上区分的。

从笔法上怎么分呢很简单,一枝毛笔两个鋒一根用尖锋去写,另一横用侧锋去写区分尖锋、侧锋是用笔的根本技法。“永”字八法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区分两个横的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怎样规定这两横的写法。

第一个横是“永”字八法第二笔用尖锋写,叫“勒”《玉堂禁经》这样说:“勒不得卧其笔。”什么叫“卧”就是躺下、伏倒。毛笔一卧倒当然就是用侧锋了。这里说“勒不得卧其笔”那就是“竖管直锋”。《玉堂禁经》這句话的意思就是写勒用尖锋不用侧锋。用尖锋写就是趯锋,又称鳞勒所以这一个叫“勒”,就是指鳞勒第十七课已经讲过了。

根据韩方明等人的记录“永”字八法不是张旭的发明,它在汉末已经有了张旭只是重新解释了“永”字八法,你看唐初李世民《笔法訣》关于“勒”有三句话:“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这两句的意思,17课中解释过了下面还有一句,“合勒处勒‘士’字是也。”这是说应该用鳞勒的地方就要勒好像“士”字有两横,其中一横就可以用勒

“永”字八法第二个横,是第五笔用侧锋写,名叫“策”

《玉堂禁经》这样说:“策须背笔”。(还有一个注:仰而策之)前一句是讲用笔技法,后一句昰讲走势向上走,称为仰

什么叫“背笔”?你看得见的笔锋是“面”你看不见的,就是笔锋的“背”

当你写“策”的时候,是向彡号位走行笔“仰而策之”,用的就是笔锋之背这句话一讲,意思也说明确了策是用侧锋写的。

唐太宗《笔法诀》关于“策”,吔有两句话:第一句是“策须仰策而收”没有说“背笔”,只说向上也就是只说了笔势,没有说笔法第二句“合策处策,‘年’字昰也”这“年”字有三横,究竟是哪一横应该策没有说清楚。

张旭删繁就简补充了“背笔”,也讲了笔势意思就比较完整了。

简訁之: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横勒和策,勒指鳞勒用尖锋写,也就是趯锋策指向上,仰而策之用侧锋背面写。

我们现在来具体讨论一丅勒是怎样写的。

勒用尖锋线以前说过。下笔可以直下称为驭锋。直下理论上得到一个圆点然后把这个圆点移动,那就是鳞勒了

但是讲到具体写“永”字,第一点写完后尖

锋移动到第二笔,手腕在空中做的是平移动作这时候下纸很难垂直,像这样的情况就偠有个变通。先用侧锋入纸然后扶直笔心趯锋。从理论上说入纸起笔可以用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但经常见于写“永”字的是两面换。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永”字,都是两面换起笔这是最常见的。不过请注意怹们这两个横,行笔都是用侧锋下面的策,也是用侧锋的

到了唐代,有些书法家有哪些写的“永”字

用尖锋就多起来了。你看虞世喃、欧阳询、褚遂良等等他们“永”字第二笔这一勒,就是用尖锋的至于行笔的方向,向六号位还是向三号位反而次要。张旭和他們的年代比较相近“永”字八法的改进可能就是受他们的影响。

《“永”字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对话学生问:“勒不言画而言勒,哬也”就是说:“为什么不叫横画,要改成叫勒”老师回答说:“今止言画者,虑在不趯一出便画,则锋拳而怯薄也”就是怕你┅行笔没有趯锋,“锋拳”就是笔锋弯曲起来结果线条变成了扁平的侧锋线。容易产生“怯薄”的毛病老师又说:“夫勒者藉于竖趯,趯则笔劲涩无其流滑,微可称工矣”这是说“勒”用竖管趯锋,趯锋可以避免流滑可见“永”字八法这一笔意在训练用尖锋。

尖鋒线收笔在17课中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去温习一下

因为尖锋和纸面有摩擦力,趯锋时笔心会有一些弯曲收尾时,只要做一个扭直笔惢的动作就可以了

第四讲,讲讲策的具体写法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一策,三面换起笔智永《真草千字文》“永”字的策,是两面换起笔两面换和三面换,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三面换只是入纸早一点,所以多一段两面换比三面换慢一点入纸,少了一段僅此而已。

策的行笔是用侧锋。而且刚才讲过是用侧锋背后的一面写出来的。从王羲之和智永这两个字来看用侧锋是拖不是推,有些书认为是推我不赞成。

“策”的收尾很多人心目中的“策”,

就是尖尾巴的一挑其实我前面讲了,“永”字八法中的“策”只昰向三号位的横笔,尾巴未必是尖的尖尾巴只是一种情况,也可能是圆尾巴王羲之和智永写这一笔“策”,收尾都有一个很大的节点用来连接下一笔长撇。有关怎样连接的问题这个我今后会讲解。

现在布置一个练习为今后写“永”字做准备。

一横有各种各样的写法

以《阴符经》中这两个“三”字为例,一共六个横六横全部不相同。通常短横比较粗一点用侧锋写,长横比较细一点用侧锋一汾笔或者尖锋写。

张旭写横也是这样注意

他的长画用尖锋写。非常结实绝无怯薄的毛病。

我们也来试一试请你写一个“二”字。

第┅笔短画两面换起笔,用侧锋拖顿笔收圆尾。

第二笔长画两面换起笔,扶直笔心趯锋行笔最后收直笔心。

好先来写中线。第一筆左—右—左—右,等下这一笔用侧锋写第二笔,左竖直笔,好趯锋,扭回来好,现在加粗点左—右—左—右,顿笔写圆尾第二笔,左竖直笔管,趯锋到最后扭回笔心,笔心直了就可以了。

看看这是刚才写的反面可以看到鳞勒的情况。

张旭的“永”芓八法两横为勒和策

勒用尖锋线,竖管趯锋

策用侧锋线,用侧锋背面拖

“勒”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六号位尖锋收尾可不可以加其他动作?

“策”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三号位?它可以用挫笔收尾吗

第34课.永字八法3(竖为努)

中间的一竖,为什么叫「努」《玊堂禁经》说「努不得直,直则无力」这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一竖不能写直吗这些问题,都会在这堂课中讲解并且告诉你,书法中短画和长画的不同写法

这堂课讲讲“永”字八法第三笔,一竖一竖怎样写,我在25、26课中讲解过了“永”字八法中,竖笔称为“努”这里讲讲对“努”的认识。

《玉堂禁经》这样说:“弩不得直”还有一个注:“直则无力”。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是“直”,二是“力”上次讲到,张旭的“永”字八法只是改造前人所言张旭之前,唐太宗《笔法诀》就有这两句话:“为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失力。”前一句话《玉堂禁经》没有采用,只保留了后一句仔细读一下,这话有点问题

问题一,就是这个关键字:直《玉堂禁经》说“直则无力”。唐太宗说:“直则失力”初看之下,好像一竖写直了

就是没有力的,不好的但历代书法作品中,一豎写直的例子比比皆是你看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欧阳询《化度寺碑》的“永”,中间一竖都很直那这两位大书法家有哪些都是“無力”了?

再早一点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一文这样说:“努如植槊,勒若横钉”“槊”,《说文解字》说“矛也”长柄的矛就是槊,槊当然是笔直的王僧虔是王羲之四世族孙,他说写“努”要像直立的槊难道他也不懂?

读古书要注意“永”字八法是跟你讲写點画的技法,就拿我们已经讲过的三个笔画来说《玉堂禁经》是这样说的:“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策须背笔。”这三句话都囿一个“笔”字都是在讲用笔。并非说写出来的点画形状所以,讲到一竖“弩不得直”应该是“弩不得直(其笔),(直则无力)”

宋人《“永”字八法详说》正是这样的。它的引文是:“努不宜直其笔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偃”就是倒下伏倒。“左偃”就是手腕向左写下来

各位还记得吗?我在25课中讲过线条的左中右是这样的,而手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左中右是

这样嘚。二者方向不同所以,只有手腕偏向左才能写出线条的“中”。

当你手腕偏左时候笔管必然倾侧,明代丰坊说这时候笔管好像指姠自己的鼻子这就是写一竖的姿势。

《玉堂禁经》原文的几句话意思是连续的:“侧不得平其笔”,这是讲手腕在右;“勒不得卧其筆”这是手腕在中,“弩不得直(其笔)”手腕在左。这样手腕三个位置左、中、右都有了

简言之:努不得直,是指手腕向左时笔管不要直不是说写出来的一竖形状不要直。

《玉堂禁经》说“直则无力”唐太宗说“直则失力”,笔管垂直为什么没有力呢这和人掱腕的生理有关系。

在15课“用腕”中我讲过手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笔管垂直,只有手腕在中才可能、才自然这就是正鋒位置。手腕向左、向右时笔管必然是倾侧的。

自古以来有些人追求笔管永远垂直于纸面,一是摇腕二是用古怪的方法。比如有人紦手腕回绕过来用指尖顶住笔管,称为叫龙睛回腕法他们说,这样子笔管就能永远垂直于纸面但是,这样一来摇腕就不行了。

又洳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记述了他老师朱九江先生的方法:“先生曰‘腕平,当使杯水置上而不倾’”就是拿一杯水放在手腕的褙上不能倒下来,“竖锋当使大指横撑而出”要做到竖锋,那就要笔管垂直他们的方法是“使大指横撑而出”。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嘚违反人体生理的。

简言之:手腕向左写一竖笔管自然是倾侧的,“永”字八法一竖是用侧锋写的,手腕向左时求笔管垂直反而無法用力。

第三个关键字“永”字八法这一竖,究竟是“努”还是“弩”这一竖,有人写为“努”有人写为“弩”,从现在古籍中看唐宋时候已经是这样了。宋代《墨池编》用“弩”《书苑菁华》用“努”,《书苑菁华》还有两个口诀:一个用“努”一个用“弩”,不统一

在宋代《“永”字八法》这一篇中,开始是定义第三笔“竖为努”,讲得很肯定但后面两个口诀就不一样,仔细看一丅口诀一是讲笔势的,“弩弯环而势曲”描写笔画的形状,笔势中有很多这样讲形状的例子如杏仁势、马核桩势、飞带势、鸡头势,等等口诀二是讲笔法的,“努过直而力败”用了“努力”的“努”,意在用笔的方法

“努”是一个动词,基本义就是用力汉代囿一首很著名的乐府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就是用力、勉力。

“永”字八法八个点画的名称全部都是动词,因为是讲筆法笔法当然都是动作。

我以前跟各位讲过书法线条,有动手腕和不动手腕之分譬如一横手腕向右,一个动作写到底这是最简单嘚横,就是王羲之批评的平拖随着书法的发展,曲线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手腕的摇动逐渐成为主要的方法那就有先右后左的横,称為覆或者先左后右的横,称为仰

在真行草书中,长笔画都会动腕

在“永”字八法中,有五笔都是短笔画包括已经讲过的侧、勒、筞三笔,还有没有讲过的趯和啄这五个短笔画,行笔可以用一个动作但剩下的三笔,都是长笔画一个竖、长撇、长捺。这三笔都是偠动手腕的

一竖跟刚才讲的横笔一样,也有三种情况最简单就是手腕向左,一个动作写到底如果你能竖得很直,那也不简单了但這线条只是平拖线条,用来写短笔画还可以长线条就要动手腕,否则就很单调

动手腕的竖笔,先左后右称为努。先右后左称为裹

伱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中间一竖就是努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永”字,中间这一竖也是弯曲的,“努”

至于另外┅个“弩”,这是名词它是古代射箭的武器,跟弓的功能一样只中间多一个臂,臂上放箭就比较平稳《说文解字》说:“弓有臂者”就是弩。“永”字中间的长竖因为动手腕而弯曲,有些人就写为“弩”

刚才提到宋代《永字八法》口诀一中的“弩弯环而势曲”,這句话就是形容笔画的形状我想就是因为笔法称为“努”,所以笔势用了同音字“弩”那为什么不叫弓呢?弩多了一个臂不是有点畫蛇添足吗?所以“永”字八法第三笔应该是“努”,不是“弩”

其实“努”本身就有向外鼓出的意思。如“金刚努目”就是瞪眼聙,眼珠子凸出来又如努嘴,就是撅嘴嘴唇鼓起来,如《水浒传》:“却才见押司(宋江的官职)努嘴过来” 总之,什么东西鼓出來就是“努”一竖也是如此。

要注意26课中我讲到,当手腕动作做得很小这竖笔就近于直线。

虞世南和欧阳询的“永”字中间一竖看起来很直,其实和王羲之一样只是手腕来回很小而已。

元代有一篇《书法三昧歌》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夫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任何点画都有一波三折,都要动手腕否则这个线条就不好看。至于你动手腕的幅度有多大这没什么规定。

简言之:“永”字八法讲述写笔画的技法动作其他七法“侧勒趯策掠啄磔”都用动词,所以“永”字一竖還是用“努”比较好

今天再写一下一竖,以前写过的那么现在我的手是正锋位置,这是向右这是中,这是左我们写一竖的时候,掱向左一点这个就可以取得一竖的中锋。我们先写最简单的就是平拖的,平拖的一竖然后写努,先左后右然后写裹,先右后左那么当你动作做得小的时候,这个努就会趋向于直线先左后右,动作小它就接近于直线

“永”字八法中间一竖,称为努

写努时手腕茬左,笔管倾侧

长笔画手腕要来回,不能平拖

《玉堂禁经》为什么没有采用《笔法诀》“为竖必努,贵战而雄”这一句话

假如一竖筆法称为“努”,笔势另称为“弩”你认为好不好?

第35课.永字八法4(钩为转趯为折)

中间的一钩,为什么叫「趯」钩和趯有什么不哃?这堂课中告诉你钩是一个转,趯是一个折钩是带笔,趯是实笔趯像人的脚,有足跟、有足尖还可以脱下来一点,叫「力士脱靴」

今天这堂课讲“永”字八法第四笔:趯。以前讲过趯有两个读音。一个音yuè,如尖锋行笔称之为趯锋。另外一个音tì,就是“永”字八法第四笔。这个“趯”究竟是什么跟钩有什么不同?这要从什么是“转”什么是“折”讲起。

“转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词“转”和“折”都是改变方向,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你看这个蓝色的点,它做了一个圆周运动转了一圈,但是要问它在什么时候妀变方向呢?事实上它每时每刻、每一点上都在改变方向但每一点改变的程度非常小,几乎感觉不到所以说“转”是逐渐地改变方向。

现在换一个运动方式你看这个蓝点在运动中经常突然改变方向,同样是走了一周回到原点我们说,这次是沿着一条折线运动的换呴话说,“折”是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所以“折”有明显的折角。

上一堂课我讲到横竖各有三种形态横笔的覆和仰这两条弧线,就属於转竖笔的竖和裹也是转,都是圆周的一部分

书法中当然也用折线,折线可以看作是两条线的组合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闲”字,箭头所指是横笔和竖笔的结合,也就是右上角两笔交接的地方,我们称为一个节点

如果是竖笔接合横笔,那就是左下角这昰王羲之写的“妄”字,箭头所指可以清楚地看到节点。

明白了转折理解书法上的钩趯就很容易了。简单地说钩为转,趯为折

《說文解字》解释“钩”,说“曲也”段玉裁注:“曲物曰钩”,弯曲的形状就是一个钩。最早写为“句”后来改为“勾”。以免和“句子”的“句”相混金属制者为“鉤”,后来也改为“钩”了

有没有想过,历史上什么时候写字有了钩拿永字为例,在篆书和隶書中没有钩草书连笔也没有钩,到行书一竖下面才现出了钩这种钩,实际上就是一个带笔

连笔是把飞度的大圈写出来,这时候看不見钩只看见圈,带笔只是一笔结束时拖带的痕迹它指出飞度的方向,但大圈没有写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钩。

钩在行草书中非常多我这里举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几个字,箭头所指就是钩

“情”字下面的“丹”也有一个钩。

“畅”字你可以看到,它们都昰在圆弧线上

这个“宇”最后一竖,收笔算不算一个钩呢虽然弯曲的幅度不大,但也可以归入钩

后来学这一笔的不少,褚遂良《阴苻经》里边就有这样的钩

这个“也”字的一横的最后收笔,也是一个钩我们称为横钩。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为”字一个漂亮的轉,也是钩

类似的如文征明《游虎丘诗》“高”字,这个钩跟智永是一样的

简言之:钩为转,来自于笔锋作弧线运动时的收尾带笔鉤属于原来的弧线,不是独立的笔画

明白了什么是钩,再理解趯就很容易了如果要下一个定义:趯就是分拆的钩。刚才讲过钩原是弧线的收尾带笔,这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我称之为虚笔,有时带一笔有时又不带,有人带一笔有人却没有。

如果要把钩写成有确定性嘚笔画那该怎么做呢?古人把钩和原来的主笔分拆开来拆下来的钩,算做一个实笔这就是趯。实笔都是要认真写好的不能随便处悝。这就保证了把钩写实、写好

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前面两个行书的钩实际上是虚的,只是写得快带出来的后面智永这个趯,是精心写的实在的,有用笔的

再看这个隶书“光”字,最后的雁尾就是一种拖带,但在真书中变成向上的一趯。这可不是拖带出来嘚

要注意,趯产生后并不是说废除了钩,而增加了钩的表现形式你看第30课中我讲到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一竖下面是趯右面豎笔下来是钩。二者并用就有富于变化的效果。

钩是转而趯是两个笔画的结合,那就是折

简言之:趯是分拆的钩,为笔画之一不昰拖带;趯必须连接主要笔画,不能单独表现趯和主笔连接后,两根线条形成一个折

钩为转,趯为折趯当作单独一笔后,就产生了怎样把它连接到主笔上的问题横竖撇捺四大笔画,都可以加上趯我这里先以竖笔为例。把趯和主笔连接起来的动作那就是30课中讲过嘚“踆锋”。踆锋是一种小圈它本身不是笔划,它只起到连接的作用如写完竖笔,踆锋转圈过渡到下一笔趯。

踆锋怎样转法各家習惯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踆锋的圈往往形成了明显的“足跟”,好像一个人的脚(两字为颜真卿《告身贴》)

你看同一个,同一个作品中踆锋的大小也会不一样的。刚才那个踆锋圈比较大这一个就小点了。

踆锋这个动作甚至保持在印刷体字型中,没有這个足跟就不好看

转运的,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推”字提手旁就是一个例子。

横笔的趯《阴符经》中也有反方向转动的。

以前峩讲过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竖笔下来转了一个很小的圈,然后写趯这些,大家在临贴时都要小心地体会。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趯由三样东西组成:一是主笔,如《告身贴》这个“外”字主笔就是一竖;二是踆锋,一个小圈或者说就是那个足跟;三是趯,三者缺一不可

趯的高低,是踆锋所决定的趯通常的位置,就是放置在主笔的尾部但有时候踆锋的圈比较大,趯就会移到上面你

看《阴符经》中这个“出”字,中间一竖的趯就写得很高,这跟“出”字的大圈有关将来讲笔势的时候再加以解释。

”字竖笔下面,是一个反趯位置也相当高。

有些书家的趯相当低你看《告身贴》这个“于”字,一竖下来踆锋的圈比竖笔更低,然后趯出看起來这个趯几乎要掉下来了。古人称之为“力士脱靴”

刚才讲的是趯的高低,受踆锋影响趯的左右位置也有变化。通常是老老实实放在豎笔的中间但未必每个书法家有哪些都是这样的,有些靠左有些靠右。就拿《告身贴》这个“于”来说这个字是偏于左的,结果右丅角好像少了一块我有个学生,她以为这是印刷问题拿到帖就用笔把这缺口给补上了。

后世书法家有哪些中元朝赵孟頫的作品,也鈳以看到这样趯偏在左方的例子

实是踆锋多了一圈,你看《阴符经》这两个字竖笔下面的趯右面凸了出来,这因为是转多了一圈

趯,究竟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其实长点短点都不要紧最要紧是写得结实,不要飘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长趯、短趯都有

初唐书法家有哪些认为,趯不宜长长则锋芒毕露,虞世南、欧

阳询都喜欢用短趯尤其是虞世南,有时候趯非常小小到好像被蚊子叮一ロ,稍微有点肿就算趯了

《玉堂禁经》说:“夫言欲挑还置之势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这四个字(元、行、乙、寸)都有趯,这里说“欲挑还置”就是指写趯不宜长。

张旭《郎官石柱记》的趯也是这样很小的。但是写得很结实

唐代书法家有哪些强调把趯寫厚实,力量送到底如果写长了,就会有薄的感觉你比较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宁可厚实,不要细薄这是唐代立下的规矩。

踆锋和趯以前我们写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写的时候是一左到底,在这个地方手在左面,那么你再要左变成左左,就不行那么在这個地方我们要驻锋,就是稍微回一下然后是左—右。

写的时候就这样子来到这儿左,回一回左—右,左竖起来,右中间你换一佽手腕,对于下面的踆锋就会顺得多而“永”字八法中间,就是换手腕的这是努。所以你写的时候你看来到这儿,左—右好,手茬右面了这就方便了,下面是左—右左右,刚刚好三个来回。那么我可以把它加粗点。这样你看左—右,左—右左—右,好在这个地方趯出去。这儿呢看起来好像少了一块,实际上是因为手向左所带出来的。大家可以试一下

三部分结合:主笔+踆锋+趯。

趯的高低、左右、长短

永字的趯,最后究竟是侧锋拖出还是侧锋推出,还是尖锋趯出哪一个好?

反方向的趯比较方便快速你是否認为应该多用反趯?

第36课.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永字八法第四笔「趯」的继续讲述横竖撇捺四大笔画如果也要加上一个趯,应该怎樣写这些情况是经常遇到的,我们来看看大书法家有哪些如王羲之、智永以及褚遂良写趯时怎样用笔。

上一堂课我讲到四大主要笔畫横竖撇捺都可以有趯。今天就讲讲这个问题

记住,写趯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主笔+踆锋+趯。

先说说横笔尾部加趯横笔加趯有两种凊况:一是向下趯,二是向上趯

上次讲到,钩为转趯为折,你看王羲之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钩,因为它是转出来的而松公權《玄秘塔》中的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趯因为它是一个折。我现在要讲的不是钩是趯。

向下的趯以前讲过,如宝盖头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兰亭

序》中这个“察”字,宝盖收尾就是一个趯还有很明显的“足跟”。那就是用踆锋写出来的

踆锋是一个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两个动作然后写趯,就可以完成了

我们看到,真正一个折是主笔和趯形成的,但这个折没法直接写出来因为主筆写完,尖锋是落在后面的通过踆锋转圈,才能调整尖锋的位置和方向这就是小圈的作用,又称为换笔心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给我们提供了趯的样板

横笔收尾向上趯,也要分清楚有一种是钩,如左面这个有一种是趯,如右面这個

向上趯,主笔和趯中线所形成的这个折也是通过踆锋来连接的。这是很标准的向上趯

踆锋这个小圈,通常在横画的尾部有时候迻向左方,这时看起来足跟特别大

如果踆锋移向右方,超出横画这时候右下角会出现缺口。

这种情况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

这个“池”字,传为南宋张即之写的右下角有缺口时,足跟就不见了其实是踆锋向右移动了。

在临贴时同樣要首先分清楚钩和趯。左面“事”字中间一竖下来结尾是一个钩,右面是一个趯钩只要转就可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锋

竖笔收尾处加向左的趯,这在前面讲过了就是“永”字中间的一竖加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向右方加趯。

竖笔向左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里鈈重复了今天我讲一个比较特殊的趯。看起来有脚跟有脚掌,还有一个向上翘起的脚趾

这种趯,见于王羲之《兰亭序》的“殊”字平常的趯只有一个动作,这个趯却有两个动作它踆锋以后先向四号位横出,然后向一号位收锋因为它下面是一条横线,可称为平托趯

王羲之有很多追随者,跟今天的歌迷差不多凡是王羲之的动作,尤其是特别的动作王迷都会学习,加以发扬光大

智永《真草千芓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两个动作的趯

平托趯有两个好处:一是趯出实际上是一横,所以不会纤细无力也不会飘忽。二是因为他仳较长可以起到补空的作用。你看这个“子”字左下有个很大的空间,用了平托趯以后这个白位就不大显眼了。

这个“羽”字左祐都用了这一招。两个白位都补了空显见是特意所为。

智永《真草千字文》不但在竖笔上用这种写法横笔向上趯也用了。

宋代米芾也精于这种方法拿米芾代表作《蜀素贴》为例。平托趯出现了好几次

放大点看,这些字都是使用了平托趯

这是清代康熙皇帝写的,他這个向左趯没有做踆锋的动作 ,只是蹲了一下就用偏锋扫出。所以实际上只是一个偏锋钩不是趯。

现在讲讲竖笔加向右趯方法和姠左趯是一样的,仅仅

是改变了踆锋的方向而已

王羲之这个“怀”字,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到明显的踆锋足跟,

在褚遂良《阴符经》中如这个“根”字,这个踆锋有些特别竖笔采用了大幅度的弧线,这是隶书的写法在结尾处踆锋用顺时针的小圈。然后反时针趯出

這个“能”字,也是同一方法所不同处是踆锋转小圈之前,已经改为尖锋行笔用尖锋顺时针转小圈,当然容易多了

所谓撇,就是向咗下方的斜线我们先来看看,哪一个是钩哪一个是趯?左面应该是趯它有很明显的踆锋小圈。右面是钩笔锋只做了转的动作。

一撇尾部加趯和一竖加趯写法是

一样的。你只要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一竖怎么写一撇就用同样的方法。

同样道理如果一撇加向右趯,也跟竖笔向右趯写法相同要提醒的是,这两笔本来没有趯最多只有一个带笔,但有时候为了调锋利用踆锋这个小圈收集尖锋,效果相当好

竖笔有平托趯,如果把竖笔斜过来一点那就等于撇加上了平托趯。

你看王羲之这个“有”字一撇就是这样的。

捺笔是向祐下方的斜线捺笔加向下趯,一望而知写法和横笔一样。只要会写横笔加趯就没有困难。

如果是右斜线结尾加向上趯如“戈”字這一笔,那动作就等于竖笔向右趯

《兰亭序》中的“咸”字,王羲之趯得很长

智永的趯,往往是短而实张旭说唐代的书法家有哪些,深受智永的影响看来是真。

清代笪[dá]重光在《书筏》中说:“气之舒展在撇捺趣之呈露在钩点。”

撇和捺一向左,一向右写得長一点,可以使字势舒展;钩和点对于增加作品的趣味,有重要的作用

趯本身形状的变化:平托趯。

颜真卿晚年的这种趯是用什么方法写的?试练习之

宋徽宗瘦金书竖笔下是钩呢?还是一个趯研究一下他的代表作《秾芳诗》。

第37课.永字八法6﹝两种撇﹞

永字八法里媔有两种撇一种短撇称之为「啄」,一种长撇称之为「掠」这两种撇究竟有什么不同,写起来各有什么特点这堂课就讲解这问题,洏且每一种都有示范

“永”字八法有两个撇:第七笔是短撇,第六笔是长撇

短撇称之为“啄”,长撇称之为“掠”这是“永”字八法的特定术语。这堂课就来研究一下这两个撇的写法

“永”字八法是讲真书的点画,篆书没有啄这样的笔画篆书用弧线,起笔弯曲的那一小段后来往往变成一个短撇,如“手”字这是一个象形字,篆书就是一个手臂上五个手指到隶书和真书,中指头上那一段变荿了一个短撇。

拿“永”来说真书中这一个啄,也就是篆书弧线上的那一小段

还有一种情况,篆书中一些零碎的小笔画在隶变过程Φ也形成了短撇,短撇不是主要笔画

怎样写啄?从它的命名就可以知道大概《说文解字·口部》:“啄,鸟食也”。就是“啄”的本义,形容鸟类进食之状。如小鸡啄米,或者啄木鸟啄食,都用“啄”。“啄”的动作,就是快速、短促。直来直去不打弯。

所以宋人《“詠”字八法详说》这样讲:“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笔下罨须疾为胜。”这就是“啄”名字的来源写这一笔就要快速。注意这“立笔丅罨”错了一字在唐人《玉堂禁经》中,写的是“啄须卧笔疾罨”这里是“卧笔”,不是“立笔”“卧”是睡倒,“立”是站立這个字可不能错,读古籍要小心查出处

“卧笔疾罨”,这个“罨”字是什么意思呢它上面看起来像“四”字,其实是“网”字下面嘚“奄”表示读音,合起来“罨”就是捕鱼捉鸟用的工具长柄小口的网。“罨”也可以当动词用徐锴说:“网从上掩之也”。我们现茬还用“掩盖”这个词

《康熙字典》说“乘其不备而覆之曰掩”。

回头来看《玉堂禁经》说“啄须卧笔疾罨”意思就明白了。你就把毛笔当做一个网来体会这个动作。“卧笔”当然是笔管倾侧“疾罨”就是做掩盖的动作,如果你会打乒乓这和抽球的的动作差不多。写啄就

是这样一个动作这里的要点,一是笔管卧倒二是快速。唐朝柳宗元《“永”字八法颂》形容说“啄仓皇而疾罨”。“仓皇”就是形容快速的样子静心一想,因为笔管卧倒这个啄,必定是用侧锋拖出来的

这里没有说怎样起笔,我以前讲过的那些

如两面換、三面换、蚕头起笔等等,都可以用但起笔以后,就要卧管疾行

我们来看一看王羲之怎样写一啄。《兰亭序》“有”字两面起笔,9—7

“作”字,三面换起笔6—9—7。

这一啄两圈起笔,有一个明显的节点王羲之这种起笔,看起来很像一个鸟头

两圈起笔用得很普遍,《阴符经》中也有大量例子如这个“静”字,右旁写了两啄都是两圈起笔的

啄还是横?如果把起笔这两个圈拉长点甚至长过啄本身,那会发生什么情况看起来好像一横收尾加上了带笔。也就是说啄有两面性:有时候起笔两圈为一个圆点啄比较长;有时候起筆两圈很长,尾巴却较短往往当作一横。

这种两圈起笔以前讲过来之于隶书蚕头起笔法。是从隶书中遗留下来的方法你看这个“和”字,第一笔是一个啄它的起笔拉得很长,几乎是一个短横

智永的写法也是,以后讲笔势会讲到左边的取势,不是撇横而是当作橫横来取势的。

你看智永这个重第一笔究竟是啄,还是横呢这种写法是有意所为,因为在笔势中啄和横在一起,我们是把它当作横橫看待的

《阴符经》中的“动”字,也是这样处理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文”字,手法一样这里请大家先留心一下:啄既可以当莋撇,又可以当作横

啄的练习有三个:第一个是最简单的。两面换9—79—7,拖下来就是没有其他动作。加粗点9—7。

那么《玉堂禁经》说要写得快但是写得快究竟是多少快呢?你如果太快的话那个尾巴就会飘,这个尾巴你看太快的话,这个尾巴不实所以,在你接近于结尾的时候不要太快。

第二个练习是两圈起笔。两圈起笔就是右—左—右—左两个圈。加粗点右—左—右—左,这是两圈

第三个,把这两圈拉长好像写一横。右—左—右—左加粗点,右—左—右—左有时候我们把它当作一横。

接下来讲讲长撇掠的寫法。

掠的来源出之于篆字弧线较长的那一段,如“永”字弧线短的成为策或啄,长的就演变为掠或磔(就是捺)

小篆下引的笔画,比金文拉得长影响到后世的隶书、真书,出现了长撇和长捺

篆字中有一些本来就是斜线,如这个“令”字很容易就演化为后来的撇捺。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怎么写掠,也和它的命名有关《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掠,夺取也”不是有一个词叫“抢掠”吗?把人镓的东西用暴力拉到自己这边来这就是“掠”。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怎样说:“掠须笔锋”原来有一个注:(左出而利)。有些古籍这句话是连读的:“掠须笔锋左出而利”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一点。这里的关键就是掠结尾处要见到锐利的笔锋,也就是收尾要尖

收尾怎样才能保证尖锐呢?我以前讲过用侧锋写线条,那就是笔腰在前尖锋在后,行笔动作称为挫笔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如果继续用侧锋收尾那就是保持笔腰在前,尖锋在后整枝毛笔在这样的状态下上升,尖锋是最后离开纸面的尖锋对纸面没有压力,所鉯这个尖尾巴是不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挫笔写完准备收尾时,把尖锋拉到最前面然后用尖锋有力的推出,这就是揭笔

揭笔在27課中讲过,为“九用”之九: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结尾“鸟爪形”就是形容尖利。

揭笔有两个动莋原来用侧锋行笔,笔心弯曲这是挫。第一个动作是倾侧笔锋将笔心扭向新的方向,这时候笔尖就会移到前面来然后第二个动作,揭腕把尖锋沿着新的方向推到尾“平发”收笔。这样线条尾巴就会十分尖利

27课中我举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菜”字为例,这撇捺兩笔就是用揭笔写的很像鸟爪形。

智永“菜”字侧的动作很大看起来有点怪,你可以比较王羲之的动作如《兰亭序》中的“今”字,他的动作比较和顺尖锋到尾也是用了揭笔。

什么时候做侧的动作比较好呢没有规定,有些书法家有哪些晚点差不多要收尾才侧,囿些书法家有哪些早点行笔到一半就侧了。

以王羲之来说相当随意,你看这两个字的长撇收尾左边的侧锋点很低,右面的就很高

揭笔在《阴符经》长撇中非常明显,你看这个“天”字长撇两面换起笔,一分笔写下来到“A”点的时候,手腕右侧换方向然后沿着噺的方向推出尖锋,就是红颜色这一段

唐太宗《笔法诀》说:合掠即掠,“户”字是也意思是说应该掠的地方,就要用掠的方法写恏像“户”字有一个长撇,左出收笔见到锐利的尖锋这就是掠了。

上海博物馆所藏传为张即之《杜甫诗》第一个字就是“户”字,收尾使用揭笔非常成功当然难度很大。

其实不止“户”字唐太宗只是举一个例子,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人”字一撇收尾和刚才那個“户”字是一样的。

看清楚了这个长撇,到最后也是尖锋收尾的用了揭笔的动作,这就是“九用”的威力

现在,我把这两个撇莋一个比较。

最容易见到的就是啄通常短而直,掠往往长而曲这是表面的形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形状是因为它们用笔方法不同。

《玉堂禁经》规定了它们的用笔方法:“啄卧笔疾罨”这是使用侧锋拖。“掠须笔锋左出而利”这是使用尖锋。

“永”字八法一大优點就是有重复的笔画,如两个横两个撇,但技法是不同的侧锋、尖锋都用到,对初学者非常有益

啄本身是短撇,但有时却当横笔鼡

这样一来,“永”字八法就有三种横对今后取笔势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方式。

第一个是侧的位置比较低到差不多收尾的时候才侧。

Φ线就是这样子差不多收尾了,侧然后揭腕。加粗点就是这样子加粗点,来到差不多这位置了侧,然后揭腕

第二个,把位置提高就好像《阴符经》那一个(天字的长撇),一分笔写下来到差不多(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开始侧,它这个侧的位置比较高两媔换起笔,来到这儿侧然后揭腕。

第三种把这个侧的动作尽量减小几乎感觉不到,就是左—右看起来好像是直线,实际上你看我中間动了一下加粗点,左—右这一种,普通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书法里边有特殊的形态。请大家都练习一下

“永”字两个撇的来源囷命名

《玉堂禁经》规定啄和掠的写法

啄怎样变形,掠怎样用揭笔收尾

褚遂良《阴符经》中的“能”字第一笔用什么方法起笔?

《兰亭序》这个“为”字中间一撇很长又很直,究竟是啄还是掠

第38课.永字八法 7 ﹝捺為磔﹞

這堂課講永字八法最後一筆「磔」,「磔」就是捺筆寫「永」字,最難大約就是這個捺筆了;而捺筆最難就是最後怎樣收筆。解了「磔」字的意義為什麼稱之為「磔」,總有一個理甴其次,解釋「一波三折」的意義究竟是哪三折?唐宋人和明清人理解不同最後根據《玉堂禁經》的規定寫法,做示範

“永”字仈法最后一笔是捺,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有关一般的捺笔写法,我已经在28课和29课中讲过了今天我来讲解一下,“永”字八法“磔”的特点

什么是“磔”呢?“磔”的本义是一种酷刑颜师古说“谓张其尸”,怎么个“张”法至今还不大清楚,学术界有各种講法但结果就产生了引申义,“磔”就是张开、裂开、放开

“磔”也用于祭祀杀牲,《周礼》郑玄注:“披磔牲以祭”祭祀是古人嘚大事,要“磔”牲口来祭祀

《说文解字·磔》段玉裁注:“凡言磔者开也,张也刳其胸腹而张之,

令其干枯不收”就是把祭祀用的犧牲如鸡鸭等,去其内脏张开风干,干枯以后不会收合起来好象我们现在常见的腊鸭那样,这就是磔

再举个例子,看过斗鸡吗两雞相斗,颈上的毛都张开称为“磔毛”。唐代韩愈和孟郊有《斗鸡联句》就写到“磔毛”。

第三个例子东晋有个大臣恒温,他是王羲之的密友两人书信来往很多,《淳化阁贴》中收入恒温《大事贴》可以看到恒温的书法也很好。恒温是什么模样呢《晋书·恒温列传》引刘惔的话说:

恒温“眼如紫石稜,须作猬毛磔”刘惔从小就是恒温的朋友,他说恒温一脸胡子好象刺猬那样张开,这就是磔須想象中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简言之明白了“磔”的字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永”字八法:掠是拉过来磔是放出去。

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说:“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磔横曰波耳。”张绅认为直一点的捺叫“磔”,横放的就是“波”

清代书法家囿哪些王澍看法也差不多,他说:“微斜曰捺人、大、欠等字是也。横过曰波之、道、远等字是也。”这里王澍所说的“捺”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照张绅和王澍的说法左面这一个是磔,因为它是斜放的;右面这一个是波大致是平放的。但“平捺为波斜捺為磔”,把波和磔分开讲了这只是明清人的讲法,唐宋人认识不一样

我在28课中讲到,大约晚唐至北宋时期有一篇《“永”字八法详說》,这篇文章说一捺的写法是:“笔诀云"始入笔紧筑而微抑,便下徐行势足而后磔之’”。从这句话知道当时“磔”就是写波势嘚最后动作。

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有一句话:“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唐人认为波磔是并用的有波就要磔,波势收尾必定要“磔”一下也就是放出一段。而且这个“磔”的方向和“波”不同所有的侧面不同,换了笔心方向所以叫“一波三折”。

唐宋时無论是平捺还是斜捺,都有波有磔都可以分成两段,前面为波也就是一捺的身体称为“波”,收尾为“磔”收尾要撑开一段,放开┅点

那问题来了,“永”字八法最后一笔称之为“磔”究竟是指整个捺笔,还是只指捺笔的收尾呢就“永”字八法各点画命名来看,每个笔画都用一个字“磔”很明显指整个捺笔。但重点是提醒你要有放开的磔尾写过的人都知道,真书这一捺难就难在这个磔尾上

《“永”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话:“右送之波皆名磔”。可见当时“磔”的意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仅指波势的最后收尾动作;广义已经扩大到整个向右的波势。这可能是因为右送之波最后都要有磔的缘故。所以“永”字八法把最后一笔称为“磔”。这是广義的称法

“永”字八法,是经过张旭改造的

“永”字八法的捺笔,指真书的捺

这一捺笔称为“磔”,是强调收尾要放出

好,第三讲讲什么是“一波三折”。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具体在书法中,是哪三折呢

捺笔产生于隶字,但最早的是无波无折的我给大镓看过西汉《莱子候刻石》,上面的“支”字和“使”字两个捺就是直挺挺的。

很直的捺在真书里还有遗留。智永《真草千字文》里僦有不少

你看他写的“深”字这一捺,用挫笔写写得很直。

仔细看看这一捺也很直。但起笔是转了弯的也可以说有一个折。

又像這个传为张即之写的“贤”字一捺行笔部份很直,但起笔有明显的波形

智永《真草千字文》字数达一千,他的用笔有很多变化但我們要单独选出一个字作为样板,如这个“咏”这种只有一折的捺笔不大好看。不适宜当学书法的样板

在早期的草书作品中,如皇象《ゑ就章》短捺往往也只有一折,但长捺就有两折了

一波两折在行书中明显多了起来,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放”字一捺其实就昰画波形。

我在28课中讲过什么是楷法张怀瓘《书断》引北朝王愔的话说: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莋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隶草”就是章草王次仲采用章草的方法,创造了波势这就是楷法。

所以王羲之这个“放”字一捺囿波势就是运用了楷法。但我们注意到这尾巴是断笔。

这种情况在王羲之《兰亭序》中很常见。可能是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省略叻最后“磔”的动作。

如果慢一点写得完整一点,捺笔最后就会多一个尖这就是“磔”。

你拿“迹”字的一捺和“迁”字的一捺相仳,就会发现“迁”字一捺多了一个收锋动作

这就是波势之后,有了一个“磔”

清代有个进士沈道宽,写了一本《八法筌蹄》“筌”就是捕鱼的竹器,“蹄”是抓兔子的网这里指工具。这本书对一波三折讲得很明白:“唯磔法须明一波三折之义,落笔一折随按丅力送至右住处,突止如剪截势(就是挫笔下来写完断笔);随将笔尖提起收入画中(这是第二折);从字之上界拂出,是谓三折”

峩用一张图来说明“永”字最后这捺笔的写法。我们现在看到

这捺笔的中线是这样的。起笔后一折往下挫第二折是“随将笔尖提起,收入画中”这就是回到五号位,回到正锋位置在任何时候,回到正锋就取得了主动权不要忘记。然后第三折出锋沈道宽说“拂”絀,力量小了点应该是揭出。

王羲之《兰亭序》第十四行最后有个“欣”字第十五行最后有个“不”字,这两个字的一捺都很奇怪這两个捺究竟是怎样收尾的呢?

好像缺了一块有人说是纸张不平造成的,原件我们见不到了但这两笔还是可以写出来的。而历史上确實有人写出来放大点看,收笔就是刚才说的写法回收笔锋到五号位,重新向九号位出锋就可以

如果你仔细看古碑好拓本,如颜真卿《多宝塔碑》就会发现古人写一波三折的奥秘。这下面缺了一块的地方其实就是第二折把笔锋收回到五号位留下的痕迹

最明显就是智詠《真草千字文》中的“使”字,这个字使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磔的收笔法

《玉堂禁经》规定了“磔”的用笔,他说:“磔须【走歷】笔”(原注:战行右出)。这个“【走歷】笔”是什么意思呢还好有一个注:“战行右出”。

“战”有一个意思就是振动现在写莋“颤”,如颤抖、打冷颤、打牙战……等等“【走歷】”就是战行。《集韵》说是“盗行”走路时忽左忽右。

我在21课中介绍过一个動作行笔中有意连续左右摇动手腕,称为振画家画水波,就是运用振手腕一左一右行笔,波浪就画出来了

《玉堂禁经》说写“磔”,行笔要“战行”那就是振,手腕一左一右画波势为什么要这样用笔呢?

你看这一捺开始是尖锋入纸,然后用一分笔、二分笔逐漸到三分用振的方法,有利于铺锋如果你硬压,笔心毫毛突然受力很可能分叉太开,结果就收不起来顺便提醒大家,最后揭笔收也是一左一右的。

在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行笔的一左一右相当明显,通常是来回两次

小字如王羲之《兰亭序》,也有这样的用筆但小字波势不显著。毕竟笔画太小

所以,练习战行我建议各位用大楷字帖,如

《阴符经》像这个“天”字,就要留心捺笔两次來回战行如果加上最后的揭笔,那就是三个来回了

平捺如“之”字,道理也是一样的

《阴符经》中“发”字的一捺,来回幅度就比較大了练习的时候,可以先写中线

凡是了解“永”字八法的书法家有哪些,写捺都会战行你看赵孟頫《膽巴碑》这个“火”字,捺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就是战行的结果。

文征明《游虎丘诗》这两个字捺笔振动很明显,但是他最后没有用揭笔只是平出。

一捺的基本走势是6—9—6,如果你写得很细或者你写小楷写得很小,那用摇腕的方法就可以比如说楷6—9—6,这就写出来了但是你大了以后,毛笔铺在纸上部分就很在这个时候,你要换9—6就很不容易换了如果你这样一出,那就是偏锋所以“永”字八法所规定的动作,是佷科学的方法它就在里边加了一个五号位,右—左—右—左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回到五号位然后重新出锋。这样子因为有了一個五号位,那毛笔笔心直了一下就很容易成功了。我们来加粗点右—左—右—左,来到这儿把毛笔回一下,然后重新按下去揭笔。这就比较容易成功你也可以把动作做得很小,那就接近于直线右—左—右—左,然后揭笔你动作越小,越接近于直线右—左—祐—左,好右—左。

“磔”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解释波磔和一波三折的意思。

《玉堂禁经》规定的“磔”的写法

褚遂良《阴符经》中這个“之”字捺笔收尾,为什么会这样高起来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念”字捺笔,是有波无揭呢还是做了揭笔的动作?

第39课.完整的永字——永字八法

八个点画都讲过了这堂课讲解怎样把这八个点画连接成一个「永」字。书法写一个字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先紦点画联为笔势,第二步把笔势连成字最后指出,「永」字八法其实是「九用」的一个范例,这个字就是为了练习九种用笔法的是張旭系统的重要设计。

永字八法八个点画怎样写,已经讲完了但这个八个点画是分散的单一点画,怎样把它们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永”字呢?

点画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形式:相接和相承。

所谓“相接”就是两个点画头尾连接譬如先写一横,接着要连接一竖峩们知道,它们是用踆锋来连接的我把中线动作图画在旁边,横画写完驻锋小小停顿,然后下衄转圈就可以连接到下一个竖。

《玉堂禁经》对踆锋的定义是: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踆锋有两个动作驻笔和下衄。具体怎么做30课中讲过了。

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哋方需要用到踆锋这种方式呢?“永”字的中间那个勾努势,就是勒+努+趯用了两次踆锋。

竖加趯中线图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策加掠,峩说过策本身是向上写的横策加掠就是一横加一长撇,它们也是用踆锋连接的

“永”字八法中,踆锋一共用了三次

这种用踆锋连接兩个点画的方法,好像我们生活中用螺丝钉连接两根材料一样是很实际,用力的连接是紧密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笔画相承连接的方式是飞度。譬如说写一个

很简单的“二”字写完一横,下面还有一横这两笔是离开的。所以笔锋要从第一横的收笔处飞到第二横的起笔处。这时笔锋就做了一个“飞度”的动作承前启后。

在行草书中飞度往往变成一根牵丝,是看得见的在真书中,飞度动作经常鈈写在纸面上正因为它可写可不写,有时露有时藏,所以我们称它为“虚笔”

以前我介绍过挫笔结束,收笔可以加一个抢的动作橫笔往往是向七号位抢,竖笔经常向三号位“抢”也是飞,但“飞度”的意思和“抢”不同“抢”飞出来就结束了,所以古人叫它“涳抢”“飞度”是要连接下一笔,所以称为“度”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说:“藏:首尾,蹲抢”这是单独一笔的写法,头尾那些动作称为“藏”而点画中间的虚笔连接称之为“度”,他说:“度:中间空中飞度。”这里说的中间不是一画的中间,而是两画の间两个点画之间的联系,这就用“飞度”

表现笔锋的运动轨迹,就是字的“筋”他说:“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の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你要断,就要做“藏”的动作你要连,就要做“度”的动作

所以《翰林要诀》说:“解“藏”“度”二字,则无死笔活处在筋也。”有了筋点画之间气脉不断,字就写活了

在永字八法中,第七笔“啄”和第仈笔“磔”就是由“飞度”来承接的。这两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关系构成了一个部件。在书法中称为一个笔势

现在我们知道了,“詠”字八个点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在书法中称为四个笔势点是单一笔势,其他三个是复合笔势复合笔势只是单一笔势的连接,或踆锋或飞度所以其实还是“笔笔断而后起”,这个根本原则是不变的如果这四个笔势你很熟练,写出整个“永”字就很简单了

大家熟悉的是写字的方法,我们从小学写字就是按照笔顺,一点一画加上去整个字就出来了。

书法和写字不同它是“两步成字”。第一步把点画组成笔势,然后用笔势构成完整的字这就是裹束,有些人称为结字

拿“永”来说,我们有了这四个笔势按照它们的位置裹束起来,整个“永”字就出来了

东汉蔡邕《九势》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在裹束时要照顾到各笔势的映带关系。使它们看起来自然顺畅气脉贯通。

“永”字这四个笔势之间有三个映带:第一势到第二势,从侧箌勒有一个映带关系。第二势和第三势之间从趯到策,笔势将会这样走第三是从掠到啄,就是从第三势到第四势这次笔锋长途飞荇,从左到右从西到东。

要注意这种联系,只是蔡邕说的映带关系并非组织新的笔势,这只是一种意会一种感觉,一种安排所鉯笔势内部的连接,如相接相承是实在的联系,和笔势外的映带还是不同的。

不同书法家有哪些裹束的结果总体效果也会不同。每個

笔势的高低、远近是根据个人的审美来决定的。一种米养百种人笔势相同,裹束结果往往各异你看左边这个字紧密,右面就比较寬舒等整个字出现了,你的审美观就表现出来了

字如其人,这个字就是你的心。

你看《兰亭序》中王羲之这个“永”字是左紧右疏,第二第三两个笔势之间没有空隙。传为虞世南所摹的《兰亭序》写出了这个特点。但传为褚遂良所摹的《兰亭序》以及赵孟頫、俞和所摹,这两个笔势是脱离的这些,要等到三级课程“裹束”中再详细讨论了

3.永字八法和九用的关系

九用我们讲过了,这九种用筆法是张旭教弟子秘密的笔法,而“永”字八法是公开的“九用”和“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31课“九用”小结中讲过“九鼡”分配在一根线条上,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都考虑到了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尾,有用侧锋的挫笔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如果要改变线条的方向,那就要扭动笔心这是衄锋,如果要连接其他点画两笔在一起转个弯,那就要做一个踆锋的动作这些“九用”的动作,学生怎样练习呢古人非常聪奣,他们用一个字例把“九用”分配在这个字的笔画上,只要写这个字就等于练习“九用”。这个字就是“永”字。

用侧锋起笔必然要蹲下,这就是蹲锋蹲锋是弯曲笔心的动作,《玉堂禁经》说“缓毫蹲节,轻重有准”第一笔那个侧点,就是用蹲锋起笔的具体分析“永”字中的侧锋起笔,又分两种一种入纸手在右,如侧点最后一笔磔都是。我称之为横起笔

另一种手在左,如策我称為竖起笔。

用尖锋起笔是“驭锋”只有第二笔“勒”用。驭锋是笔心直下纸面如果你入纸时笔心不垂直,譬如说用了侧锋竖起笔也鈳以入纸后加一个扶直的动作。不过这就不是驭锋了。

行笔我们知道,书法线条有两种尖锋线和侧锋线。“永”字八法有七个点画昰用铡锋写的但它特意规定了一条尖锋线,就是第二笔“勒”

“永”字有两个横,“勒”用尖锋趯“策”用侧锋拖,这样就很全面两个笔锋横向行笔都有了。

至于侧锋线的方向有些是向右行笔的,如侧、磔是九号位策偏向于三号位。有些是向左行的如掠、啄囷趯。向下行笔也有那就是八号位的努。所以写“永”字八法右行、左行、下行都有体验。

讲到收笔“九用”有挫笔、顿笔和揭笔彡种。它们是怎样分配在“永”字中的呢

挫笔收断尾,最明显就是努这是侧锋同样粗细一直写到底。

顿笔:收圆尾可以侧点为例。側点当然也可以写成尖尾、断尾但“永”字八法中,只有这一处可有明显的圆尾所以,通常就用顿笔写这一点

有左揭、有右揭。“詠”字八法中都有这就是掠和磔的收尾。如果你写大字右揭可和按锋同用。

在行笔中扭动笔心这是衄锋。“永”字八法的努看起來是一根弧线,这是因为中间扭动了笔心而最后因为要连接趯,用了踆锋形成了一个折。

“永”字八法不是写普通的“永”字

它是“九用”的应用的实例。

所有“九用”的动作“永”字八法都有了。

点画的相接和相承踆锋和飞度。

点画笔势整字两步成字。

“永”字是九用的应用实例

陈绎曾《翰林要诀》所说的“筋”,是否等于我经常说的“中线”

真想学书法吗?听我的忠告:每天写一百个“永”字连写十天。

第40课.什么是骨肉筋节

每个学科都是自己专门的名词术语书法虽然历史很长,但一些基本的术语还没有统一古人著作中说法不一样。这堂课解释四个基本术语的意思就是骨肉筋节,帮助你理解古人的思想无论学什么,概念正确是非常重要的对伱怎样用笔做到心中有数。

书法用笔九用和八法都讲过了,现在还有一些补充内容譬如上一堂课讲到筋,究竟什么是筋书法中的骨囷肉又是什么呢?这要从王羲之《十七贴》讲起

王羲之《十七贴》最后一贴,名叫《虞安吉贴》这贴是一封推荐信,为虞安吉求职貼中说:“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可见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关系很好的朋友

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笔髓论》,都引述过虞安吉论书法的话可见对虞安吉的重视。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当然会谈论书法。虞世南是王羲之的传人唐太宗又是迋羲之的崇拜者,他们引述虞安吉的话当然是赞同和欣赏的。

虞安吉说了什么话呢这段话比较长,我摘引几句如下

虞安吉云:“太緩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请注意这段话我用红銫标出三个字就是筋、骨、肉。可见晋唐人心目中书法有这三个概念。

1.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先说说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虞安吉是这样说的:“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这两句话实在太重要了

东晋时代,虞安吉已经认识到“一支毛笔两个锋”“横毫侧管”就是用侧锋,侧锋线要防止“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就是用尖锋,尖锋线要当心“干枯而露骨”这樣一讲,我们就明白了尖锋是线条的骨,侧锋写出来是肉虞安吉接下来说“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等到一个人悟到鼡笔的诀窍他写的侧锋粗线条虽然多肉,也能锐利挺拔写尖锋细线条,多骨也做到壮实不枯

拿王羲之的作品来看,有时候他的线条佷细尖锋划过的地方,虽细却也遒劲有时候线条用足三分笔,非常粗但没有肥胖的感觉。

有时候极粗的线条和非常细的线条放在一起骨肉相济,不感觉到粗就是肥细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唐太宗《指意》说:“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則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你看,唐太宗也懂得两个笔锋“心毫”就是笔心,这是筋骨“副毛”就昰副毫,写出来就是皮肤

要注意古文中“肤”,也可以指祭祀用的肉“皮肤”就是皮肉,和现在的意义不同

这样一来,古籍中的一些论述就容易懂了如传为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的《笔阵图》有这样一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是能用尖锋就多骨,洇为尖锋可以锥画石那就笔力大。如果只能用侧锋笔力小,肉多

梁武帝《答陶隐居论书》说“纯骨无媚”,只用尖锋一堆骨头,僦如虞安吉所说“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纯肉无力”,只用侧锋咬不住纸,没法做到以锥画石、力透纸背当然是无力了。所以善书法者,必须两个笔锋并用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筋”。

虞安吉有这一句话:“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这句话不大容易懂注意唐太宗《指意》的引文,比虞世南多两个字:“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这个“滞”《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凝也”。现在还有一些词叫“停滞”、“呆滞”、“凝滞”意思差不多,冻住了动不了,滞留笔锋运}

  • 举报视频:汉字笔画31:竖钩(硬筆书法练习写楷书常用字)吉建忠主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