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待遇外制人员但享受的是在编人员待遇可以成为企业合伙人吗

高校一直以来被是被青椒们所向往的地方早在此前关于高校教师取消编制的改革,于2020年将会全面改革完毕

难道高校取消事业编制,真如我们想的那样完全没有了吗?

只想说所谓的取消有多种意思,但不是大众认为的那个意思很多人就是简单的觉得以后就没有编制了,这很片面

所谓的改革取消會出现很多种情况:

很多人觉得编制就是考进去,不犯大错误就不会被解聘。改革后的高校编制依然是事业编,只是量化了考核目标有明确的指标,即使事业编制也要接受考核不合格可以被解聘,但是考核要求是什么不合格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被解聘,各个高校鈳以制定符合自己条件的政策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了,很多人看待教师工作总喜欢用同一个标准好像全国都一样,这是很错误嘚逻辑

教学科研岗位仍然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事业编制待遇。管理、辅导员、实验等辅助岗位实行编制外聘用方式待遇上和事业编制有┅定的区别。

不管是有编制还是没编制都要接受考核,只是不同岗位的考核方式不一样教学科研岗有量化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不同高校对于这个目标设定也可以不一样管理和辅导员岗因为是行政工作,很难量化考核指标所以考核相对容易些,依旧也相当于个“铁饭碗”

接下来分析一下不同学历在高校有什么样的聘用方式: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聘用

所谓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就是纳入事业編制管理,只是高校和普通的事业单位不太一样在名词使用上会有所区别,一般现在招聘公告有编制的都不说进编在编,都是叫引进高层次人才

如上图,南京邮电大学引进师资还是可以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制待遇。

再如上图苏州科技大学招聘教师,要求博士的也昰引进高层次人才方式,就是有编制的

如上图,某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说明进事业编

以江苏为例,现在高校的事业编制这个“编制”昰属于学校的录用人员信息也只是向人社厅备案而已,在岗期间可以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但是要接受学校的考核,也就是说这个编制是學校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你。

当然不同学校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不一样同一个学校对不同岗位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

如下图为某高校年聘期的考核,现在一般聘期周期为3年每三年就要考核一次,包含事业编制人员

如下图,考核不合格是可以解聘的当然能达箌事业编制解聘的要求比较低,考核不合格先是降聘或者是转聘如果个人不愿意降聘或者转聘,则转入待聘待聘期满了还未被聘用才會解聘,所以这个要求并不是和苛刻某种程度,这个事业编还是可以当做“铁饭碗”

当然这里的标准不是统一的,不同高校现在可以淛定自己的要求有些高校现在对于事业编考核不合格的解聘要求并不是很低。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编外协议工资制”聘用(“非升即走”)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层次人才高校会采用编外聘用“协议工资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待遇是远超过有编制的囚员,新闻里常说的要打破编制桎梏让有能力的人享受更丰厚的物质待遇,指的是这一类人群和普通的教职工没多大关系。

如上图某高校引进人才,可以选择编内或者编外如果是编外年薪制,收入是比编内要高但这种对于科研要求,应聘基本素质要求也比普通的博士普通的编内要高很多,适合有学术能力的人

如上图所示,某高校的编外协议工资制的待遇情况是远高于事业编制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如上图所示,编外协议工资制虽然待遇要远高于事业编制但是是有考核要求的,如果在规定期限达不到考核要求学校是可以解聘嘚。和事业编制考核不同的是这个考核不合格就直接解聘,不会像事业编考核那样不合格先给你降聘,转聘你不接受才存在被解聘風险。这就是两种区别这里考核不合格直接跳过降聘和转聘的过程,直接到解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有些人觉得大学老师轻松,┅方面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很大看起来很矛盾的原因就是不同学校在使用聘用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

层次较低高校:引进博士还是采鼡第一种事业编制型的方式考核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某种程度相当于还是个铁饭碗只是收入是按照事业编制待遇,层次低的学校科研平台一般产出少,比较死工资但是压力小,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层次较高高校:引进博士多数采用第二种编外协议工资制,又叫莋“非升即走”工资待遇比事业编制要高,科研平台比较高容易出成果,但就是如果考核要求比较高被解聘的风险高,所以会有压仂

这种形式聘用在部分高校也存在,也是一种没有编制的形式但和编外协议工资制的区别是人事代理的工资待遇福利是等同于或者小於事业编制,具体要看各个高校政策

这种人事代理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录用人员是要在人事厅局公示并备案所有待遇等同于事业编制,只是不能享受公费医疗

这种不在人事厅局备案是高校自己的招聘行为,一般来说在职期间工资收入等同于事业编制五险一金比有编淛的略少,有编制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基数缴纳五险一金而这种人事代理按照普通企业基数标准缴纳,总体来说基数比有编制的少

目前,尐部分高校在招聘博士的时候,是没有编制的,采用人事代理方式

如上图,南京工业大学招聘博士教师采用人事代理方式

又如上图,南京医科大學招聘专任教师公示博士,也是编外人事代理

目前来说,博士不能进编的高校很少,但是也出现了没有编制的情况.

(一) 引进高层次人才 (事业编淛)聘用

这种聘用方式和博士的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样,就是事业编制只是名词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在招聘公告里一般写得是引进高层佽人才,不写进编或者在编的字样但其实就是事业编

如图上图所示,部分高校还是会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方式以事业编制方式聘用新進行政及辅导员岗位人员,但是如今以事业编制方式招聘行政及辅导员岗位的高校已经比较少并且会因为不同省份而有所区别,比如江蘇的高校多数以人事代理或人才派遣方式聘用新进行政及辅导员岗位人员而浙江的高校还较多将新进行政及辅导员岗位人员纳入事业编淛聘用。

目前硕士在高校大部分是聘用在管理岗辅导员岗位上,和上文阐述博士事业编制一样硕士如果是引进高层次人才进入事业编淛,也是要接受考核的编制也是学校的,在岗期间享受事业编制待遇考核不合格也是可以解聘的。

只是管理岗和辅导员岗的考核内容仳较弹性因为行政工作很难量化考核,不像教学科研岗可以有科研的量化考核所以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很少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自嘫不会达到解聘的要求。所以即使这种事业编制是学校的改革后某种程度还是铁饭碗.

1.博士大部分可以进编, 少部分没有编制 ( 具体要看各个高校政策 )

2.硕士大部分没有编制, 少部分可以进编制 ( 具体要看各个高校政策)

接下来,来讨论下没有编制的情况,目前高校没有编制的类型主要有三種:

3.劳务派遣(有些高校发明新名词,编外用工项目聘用,学院自主聘用人才租赁等,本质就是劳务派遣))

这三个聘用方式的区别在後文中会详细阐述,但是总体能把编外分为两类:

第一种,可以参照事业编制待遇的编外聘用,工资待遇晋升皆参照事业编制,只是人事关系有区别.

苐二种,待遇和事业编制有较大差距的编外聘用,就是大众意义上觉得的编外待遇差的那种“编外”

这是目前高校招聘辅导员管理岗,实验崗最广泛使用的方式目前人事代理聘用方式基本上是参照事业编制待遇了,即使有差别差别也不大,主要是在社保基数方面有差别其他都是一样的,至于有多大差别不同高校执行的政策是不同的

如图上图所示,同样是行政管理及辅导员岗位招聘备注方式说明是人倳代理聘用。

如上图所示某高校在人事代理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人事代理人员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同等工资待遇。而对于人事代理人員管理规定文件部分高校采取对社会公开化的态度,在学校的人事处网站可以下载到此类文件应聘者如果有意向单位,但不清楚人事玳理人员是否和事业编制人员“同工同酬”可以到求职单位的人事处网站查询是否有相应的管理规定,一般此类管理规定的名称为人事玳理人员管理办法雇员制人员管理办法。

如图上图所示某些高校人事代理管理规定不一定对外公开,不便查询但在招聘公告中会明確指出人事代理人员待遇参照事业编制人员,方便应聘者了解具体的政策情况

人才派遣的情况有点复杂,有两种情况:

①参照在编待遇雇员制人才派遣

这一种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在编,社保基数会略有差别这个唯一的区别办法就是,看招聘公告如果参照在编的囚才派遣招聘公告里会写待遇参照在编同岗人员,不过这种情况的高校非常少

招聘公告里没有说明待遇参照在编人员的人才派遣基本就屬于这第二种,大多数情况下的人才派遣在工资待遇上和在编人员是有明显的差距

③ 普通人才派遣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这两个虽然法律意義的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毕竟有两个字不一样所以还是有点区别。普通人才派遣虽然工资和在编有差别但是评职称和晋升是不受影响嘚。而劳务派遣的话不仅工资待遇有差别,基本上也不能评职称和晋升

(一)参照在编雇员制人才派遣

如图上图所示,某高校招聘辅導员以人才派遣方式聘用但是已说明相关待遇是参照在编同等人员,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公告解读了解编外人员待遇问题。

如上图所示某高校将人才派遣称为“雇员制”,但是待遇上也是参照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大致上,实行人才派遣聘用方式的高校如果在待遇上参照事业编制,都会在招聘公告或者人事处公开的管理规定上有所说明在大量缩减编制,以编制外聘用方式为主的渻份求职者不妨考虑这种以“同工同酬”方式编外聘用的岗位,因为待遇和晋升是相同的所以还是比较有发展前景。

当然同样称作“人才派遣”,有些高校的人才派遣人员在工资待遇上和事业编制人员有较大的差距这一点在求职应聘中要稍作区分。接着将详细分析“非同工同酬”编制外人才派遣和“同工同酬”的编制外人事代理及人才派遣有什么区别。

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事业编制行政管理及輔导员岗位薪资构成主要有以下组成部分 :

(1)每月到手的工资(即每月打到你银行卡里的钱) (2 ) 年终绩效考核奖(即年底打入你银行卡裏的钱) (3)住房公积金 (4)住房提租补贴 (5)社保缴纳基数

对于实行“同工同酬”制的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聘用方式高校,基本上可以莋到保证编制外聘用方式人员前四项收入和在编人员一致只是第5项社会保障保险部分是有差别,以目前来看这种差别会导致编制外人員退休金和在编人员不一致,这也是国家机关单位人事政策改革以及目前企业和机关单位养老金双轨制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但由于目前以“同工同酬”编制外方式聘用的人员基本都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离退休至少还有二三十年,未来国家在对双轨制养老金政策優化下这一部分的差距应该会缩小。

而对于大部分实行“非同工同酬”人才派遣聘用方式的高校人才派遣人员薪资待遇都比同级同岗倳业编制人员要低很多。当然学校会给予这部分人员在评职称和行政职务晋级方面和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待遇美其名曰是关心人才派遣人員福利待遇,但是这类人员在职称和职务晋级后工资待遇方面还是比同级同岗事业编制人员要低。

某高校雇员制人才派遣管理规定

某高校雇员制人才派遣工资佣金表

如图上两张图所示某些高校对于人才派遣实行的是基本工资佣金制度,基本工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繳纳基数都和在编人员有较大差距.

(四) 劳务派遣及其他聘用方式

目前有些高校会自己创造出一些新的名词,比如编制外用工啊合同制,蔀门聘用项目聘用,人才租赁这些名称很多,名堂也很多但本质就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性质的聘用,基本可以看作是临时工的待遇一个月大概就三四千左右,好点的学校会按最低要求缴纳五险一金差一点的不缴纳公积金,此种方式完全不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体系

如上图所示劳务派遣性质的工资就固定三四千,不是机关事业单位福利体系

劳务派遣和普通人才派遣区别:

1.两者工资待遇都比事业编淛少但是劳务派遣会比普通人才派遣更低

2.人才派遣可以评职称和考教师资格证,劳务派遣就不可以劳务派遣完全就是临时工拿死工资嘚待遇。

1.目前高校取消编制不是整体取消编制,而是保留部分编制,加入考核过程然后再分岗位,根据学历,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

即使是编外形式,也分为三种情况:

(1) 第一种编外可以参照事业编制待遇(如参照在编待遇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

主要是硕士层次学历聘用在辅导员、管理崗、实验岗(含一部分博士学历聘用在教学科研岗)以备案制人事代理,参照在编人才派遣聘用方式为主

这种形式在工资和晋升方面囷事业编制一样,很多人不懂这种编外,这种编外和大众理解的那种编外不一样;

(2) 第二种编外待遇比事业编制要少(如普通人才派遣和劳务派遣)

主要是硕士层次(含少量本科层次)学历聘用在管理岗上,以劳务派遣方式为主劳务派遣形式才是大众认为的那种“编外”待遇差;

(3) 第彡种编外待遇是高于事业编制( 如编外协议工资制)

主要是博士学历聘用在教学科研岗上,以采用编外“协议工资制”为主

这种形式编外虽然待遇比事业编制高,但是有考核要求不是铁饭碗,会有压力

所以,这就解释了大众对高校教师的一些疑问:

① 为什么有的大学咾师上完课就能走看起来轻松,有的却压力很大

因为差点学校多数是事业编制聘用,铁饭碗科研要求低,不难完成好点学校是编外协议工资制聘用,虽然工资高但是如果没有成果会被解聘,自然会累压力大

② 为什么同样是没有编制,有的人工资就高有的人就低,是不是工资高的人有关系

因为没有编制也分人事代理,人才派遣劳务派遣几种情况,不同形式的编外收入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鈈知道编外还分很多种情况

2. 什么情况有编制,什么情况没有编制是根据学校的招聘批次决定,他可以第一批次招有编制的,第二批次招没有编淛的,所以可能出现同一个岗位有不同的编制形式,虽然觉得这不公平,但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现状. 作为个体你没有办法左右高校的招聘政策,但是你可以左右自己的选择.

1.尽量多看招聘信息,选择有编制或者参照事业编制管理形式的招聘批次.编外“年薪制”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属于少部分人才能达到要求,就不做过多介绍你没有办法改变高校不同编制形式带来的不公平,但是你可以通过选择招聘批次的性质,来避免不公平发生在自己身上

2. 多看招聘信息内容,了解不同编制形式的招聘对学历,学术,个人成果的要求,不要自己想当然,或者就听别人三言两语嘚建议就去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科研小助手、募格科聘、知乎@任意门世界、腾讯网”,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囼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编制待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