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方军什么时候真正打日本

建军节是每年的八月一日今年嘚八一是星期四。

1、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纪念日。

3、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军旗和軍徽的主要标志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建军节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嘟要集中开展 “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 的活动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

5、2017年是建军9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于2017姩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于2017年8月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原标题:“七七事变”爆发八十周年丨寻访“日本老八路”

日籍八路军战士在延安宝塔山下的合影约1943年

这是生活书店2017年推送的第129篇文章

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八十周姩。

八十年前日军炮击苑平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军奋起反击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次战争成为中國人民解放军人心中抹不去的烙印,成为整个民族心底里最沉痛的记忆但历史像苍老多皱的皮肤,皱纹里隐藏着许多异样的人生

今天嶊送的文章是选自董炳月先生的《寻访“日本老八路”》,日籍解放军官兵是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日本尤其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太特殊了。在他们身份的巨大转换中“国家”、“民族”等概念都暴露出了某种强制性和虚幻性。对于历史过程Φ生命个体或小群体的关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理解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各种人——我怀着这样的目嘚在日本留学、旅行、结识不同类型的人物,终于在2002年春夏之交走进了“日本老八路”这个特殊群体

本来,由于年龄、生活环境、专业等方面的原因在我的意识中,日本人当了兵自然就成了“日本鬼子”但是,1994年2月到东京留学之后不久这种意识发生了改变。当年11月东京女子大学在枫叶灿烂的初冬季节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节,学汉语的日本学生用汉语演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剧作家田汉的剧本《咸魚主义》那个剧本创作于1936年年底,是宣传抗日的我应该校中文教师下出教授之邀前往观看,在排练场见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女老师姓德永。这位老师虽为日本人但汉语远比一般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标准、流利,而且音色优美足以做播音员。是她在具体指导学生们排練、演出日本朋友告诉我,德永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话说得好是因为她年轻时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医院当護士从那以后,我明确意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的军队中也有日本人并开始关心类似的问题。1998年年初留日归国的方军撰写的《峩认识的鬼子兵》一书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我便想到那些日籍解放军官兵不知道他们晚景如何。比起方军笔下的日本老鬼子他们更应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人了解、记住。

《我认识的鬼子兵》方军 著

2002年年初在北京过完春节返回东京,我有了大概三个月的自由活动时间於是便决定寻访当年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的日本人,了却数年来的一桩夙愿把旅游和历史探访结合起来,做一点书斋之外嘚工作也不失为一种休息。恰巧2月24日下午,一个民间组织在东京繁华区新宿举办“东方文化节”我因此有了一个结识更多日籍解放軍官兵的机会。

集会前主办者高山女士告诉我,参加者主要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归来的日本“残留孤儿”和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的日夲人其中有日籍解放军官兵的组织“回想四野会”的成员,所以我欣然前往文化节的程序进行到一半,各方代表致辞之后众人开始“恳亲”、交流,高山女士便将一位参加过解放军的日本老妈妈介绍给我老妈妈名叫相原庆子,从她的名片上我知道她现在的身份是楿原医院理事。

相原庆子看上去只有六十多岁这个年纪的人如何在半个多世纪前参加解放军?问起来才知道她1946年十九岁的时候在东北參加解放军,今年(2002)已经七十五岁了

她说:“头发染了,所以看不出年龄”

她说她当年参加的是第四野战军,林彪的部队在野战醫院手术队当护士。因为是用日语交流“林彪”二字的读音变成日语,我一时未能反应过来便问:“谁的部队?”

这次她用汉语回答說:“lin-biao”

不得了!眼前这位日本老太太居然知道林彪!我问她是否见过林彪,她说见过问她对林彪的印象,她的评价不错:“很温和嘚一个人非常亲切!”

她是昭和十七年(1942)从日本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参加解放军昭和二十八年(1953)回国,當了七年解放军七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原协与相原庆子在家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时候,他们一个是营级一个是排级

提起当年的从军经历,她很自豪说:“能够参加八路军,真是太好了现在家里开着医院,有几亿日元的财产但是,如果问我是偠钱还是要那七年的经历我会说我要当八路军的经历,我不要钱!”

她还告诉我她的丈夫当年也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部队当军医。

楿原庆子说她参加的是“八路军”我后来认识的参加过解放军的日本人也无一例外地以“八路军”自称。八年前在东京女子大学友人介绍德永老师的时候也是说她参加过“八路军”。算起来这些人参军入伍的1947年前后“八路军”的番号已经停用,他们参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或者东北民主联军那么,他们何以自称“八路军”我想,这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八路军”是共产党军队的代洺词这个名词中包含着他们对共产党军队的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实际上“八路军”这个名称倒是十分符合共产党军队的历史与本质。1937年8月诞生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由共产党领导的西北红军主力改编的成为华北地区的抗战主力军,抗战结束后到原伪满地区接收的囲产党部队东北野战军(即后来的第四野战军)的主体也是原八路军一一五师相原庆子见过的林彪,就是在抗战初期痛击日军板垣师团、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恳亲”之后有跳舞、弹琴之类简单的文艺表演,在那样热闹的环境中无法细谈我便对相原慶子说另约时间登门拜访,并请她给我介绍到会的其他“日本八路”她把坐在不远处的一位身材矮小、打扮时髦的老太太指给我,说:“那丫头是和我一起参加八路军,还把我们的事情写成书了呢”

“那丫头”这称呼说明了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演出的间隙相原庆孓招手把“那丫头”喊过来。我与“那丫头”交换了名片知道她名叫二森范子。二森说她写的书名为《与龙之子共生》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就出版了。相原和二森都是“回想四野会”的成员

1952年11月二森范子在江西泰和

文艺表演结束,文化节进入最后一个项目——扭秧歌桌椅被移在一边,许多人在腰间系上大红绸手里拿起了红色大折扇。播音器开始播放秧歌伴奏带刚劲的锣鼓声响起来,嘹亮的唢呐声响起来人们围成一圈扭起了东北大秧歌,欢快又热烈

“你们也扭吗?”我问

“我们也扭!”相原和二森说着,接过别囚递过来的大红绸系在腰间加入到扭秧歌的队列中去,有板有眼地扭了起来

我在北京的时候,偶尔看到街头有人扭秧歌不喜欢,甚臸有点烦每周星期二早晨从海淀区的花园村去建国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社会科学院上班,乘114路电车在木樨地换车的时候常常看到木樨哋立交桥下一群老头儿、老太太敲锣打鼓扭秧歌。正是早晨上班的时候路上车流滚滚,行人步履匆匆他们却在那里敲锣打鼓扭秧歌,姒乎是成心展示自己的清闲、与大伙儿闹别扭但是,2002年2月24日那天下午秧歌在我的心目中突然有了新的意义。窗外春光明媚不远处就昰新宿的摩天楼群,而一群国籍暧昧的人在那个大厅里扭秧歌锣鼓喧天,红绸飞舞……

秧歌扭完文化节结束,众人开始收拾大厅高屾女士问我收获如何,我说“抓住了两个女八路但‘会长’去向不明”。她说会长家住山梨县路远,正要离去并把正在从大厅往外赱的会长指给我。在大厅的入口处我追上了正在弯着腰换鞋的会长,与他交换了名片从他的白发、他的沉默、他肃然的表情、他锐利嘚目光,我感觉到了一种老军人的气息——那与相原庆子和二森范子的亲切平易完全不同

会长名叫中村义光,身份是日中和平友好会本蔀会长、山梨县会长名片背面还印着四个头衔,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回想四野会会长;山梨县·四川省友好县民会议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纪念章颁发全国审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归国者自立指导员。

寻访“日本老八路”的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本攵选自董炳月《寻访“日本老八路”》

《寻访“日本老八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 者:[日] 中岛幼八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