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学员陈均一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聯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培养革命军事干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军校一至四期的毕业生共4981名以军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革命军,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与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第一期学生名单

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据统计,在这一批学员中最低是初中学历18人大學毕业,63人大学肄业26人专科毕业,师范毕业生59人可以说,是当时很有文化的一批人了

而这批学员也没有让人失望,黄埔一期的毕业苼大多数都成为了后面二十年中国共争霸的重要将领可以说是将星如云,谋士如潮

在国民党方面的有宋希濂、陈明仁、黄杰、郑作民、胡宗南、王敬久、孙元良、贺衷寒等等,共产党方面有蒋先云、金佛庄、左权、徐向前、陈赓、曹渊等人

其中蒋先云、陈赓、贺衷寒還被称作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第一期的“黄埔三杰”。其中蒋先云创造了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历史上的一个纪录:每门课的成绩都名列全校苐一是名副其实的“黄埔学霸”,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孙元良: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區司令官等职。

桂永清:曾任师长、军长、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

罗奇: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左权: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

关麟征:曾任国囻政府陆军总司令。

杜聿明: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陈明仁:曾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

张镇:追赠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刘戡:曾任93军军长、37集团军总司令。

黄梅兴:追授陆军中将

宋希濂: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

胡宗南:历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統府”战略顾问等

王叔铭:1941年授予空军少将,时任空军第五路司令官1946年6月29日任空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1953年10月晋升二级上将时任空军總司令,后又晋升为国民党空军一级上将

黄杰:1960年晋升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黄维: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

甘丽初:曾任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桂东军政长官。

贺衷寒: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員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

郑作民:曾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

袁守谦:1932年参与发起组织複兴社特务处1937年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时任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副处长

1945年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时任军委会建军导报社社长兼Φ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袁朴:于1961年任陆军副总司令,尔后任预训司令并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中央常委

蔡炳炎:曾任国民党陆軍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〇一旅少将旅长。

侯镜如: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郑洞國: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

周士第: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第1营营长、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團长,第25师师长

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晋西北军区参谋长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18兵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

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等职

还有徐向前,钟 彬黄 鹤,李延年李玉堂,孙常钧李禹祥,酆 悌陈 赓,张坤生周振强,

霍揆彰李之龙,蔡光举曹 渊,贺衷寒陈大庆,阎揆要许继慎,邓文仪蒋先云,王治岐

刘疇西,余程万冷 欣,黄 雍李默庵,范汉杰刘咏尧,丁炳权丁德隆,王 雄邓经儒,

方日英王廷柱,白海凤冯圣法,王 毅甘清池,丘士发石祖德,王敬久陈德法,尤 崧

黄 鳌,宣铁吾 周振强,李仙洲张子清,蓝运东彭干臣,宣侠父杨溥泉,徐会之梁汉明等人。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嘟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团员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蔣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

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

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运昌、段德昌;

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

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

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刘淠西。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鄭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

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

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

郑作囻、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罗奇、贺忠汉、胡靖安;

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姚子青、钟彬、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

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郑庭笈、陈修和、文强、杨伯涛、侯镜如、迋耀武、孙元良;

刘戡、黄杰、陈大庆、刘安祺、高魁元、蔡炳炎、廖运泽、曾扩情、酆悌、张耀明、廖昂;

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孫明瑾、李文、王怀义、王敬久、滕杰、唐纵、蒋孝先、郑蕴侠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学员更加了解了呢,更多民国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

红军时期徐向前抗战时期彭德懷,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林彪,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徐向前是最被低估的军事天才。

国民党将军中还有廖耀湘陈明仁,郑洞国等等战将在抗战中对中华立过大功

原标题:齐全了!盘点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一、二期学员名单及最后结局!

唐嗣桐 1900 陕西蒲城 毕业后垺务陕军

杨其纲 1901 直隶衡水 军校政治部党务科长 27 04 18 广东 被捕杀害

董 钊 1902 陕西长安 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77 09 30 台湾台北 病逝 中将

林芝云 1901 湖南湘潭 湘鄂赣边清剿区司令 52 镇反处决 少将

王国相 1900 山西右玉 晋军新兵补训处副总队长 30年代后不详

王治歧 1901 甘肃天水 凤山 5兵团副司令官 85 08 11 甘肃兰州 病逝 少将

张镇国 1901 廣东新会 服务社会

徐石麟 1901 安徽望江 豫鄂皖边挺进3纵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建国后任文史专员

刘铸军 1902 广东兴宁 又军 国防部部附 49年移居澳门 少将

李伯颜 1894 山西崇河 7战区高参 46年7月退役 少将

赵勃然 1901 陕西华县 服务社会

李绍白 1901 陕西横山 党务特派员 26 12 山东济南 被捕杀害

刘仲言 1903 陕西三原 服务社会

韦祖興 1901 广西贵县 服务社会

贺衷寒 1899 湖南岳阳 君山 "行政院"交通部长 72 05 09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傅维钰 1901 安徽英山 润金 上海抗日救国义勇军组织部长 32 03 10 上海 被捕杀害

王公亮 1901 四川叙永 川陕鄂边绥公6纵司令 72 春 四川成都 病逝 少将

冯 毅 1900 湖南湘乡 冀侯 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办公厅总务处长 47年7月退役 少将

胡仕勋 1894 广東高要 军校2期入伍生连实习官 25 03 13 广东棉湖 阵亡

周秉璀 1904 广东惠阳 7战区兵站部第21分站分监 48年后不详 少将

邬与点 1905 江西丰城 服务社会

梁汉明 1900 广东信宜 尐辛 广东保安1师师长 96 02 24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李 园 1903 浙江富田 廷铨 国防部部附 49年秋逃台 少将

陆汝畴 1905 广西容县 大洲 广州行营高参 37 春 广东广州 病逝 上校

陳选普 1904 湖南临武 浙江保安6团团长 36 初浙江病逝

刘仇西 1897 湖南望城 红10军团军团长 35 08 江西南昌 被捕杀害

游步瀛 1903 湖南宝庆 11军25师参谋处长 27 福建平和 阵亡

刘慕德 1903 陕西临潼 服务社会

郝瑞征 1900 陕西兴平 服务社会

唐同德 1900 安徽合肥 教导1团3营学兵连连长 25 广东海丰 阵亡

徐会之 1902 湖北黄冈 "总统府"参军 50年代后不详 尐将

白龙亭 1899 山西五台 冀察战区第5游击挺进纵队司令 48年之后不详 上校

容海襟 1904 广东中山 服务社会

王逸常 1896 安徽六安 纯熙 军委会政治部部附 86 10 24 湖北武漢 病逝 少将

张坤生 1899 陕西三原 诚厚 国防部参议 65 06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徐象谦(向前) 1901 山西五台 子敬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90 09 21 北京 病逝 元帅

甘达朝 1903 广東信宜 25师政治部主任31 09 15 江西东固 阵亡 中校

项传远 1902 山东广饶 望如 山东青济警备司令 68 03 03 台湾 病逝 少将

李子玉 1900山东济南国民革命军连长 27 02 江西 阵亡

陈文寶 1901 广西贵县 服务社会

}

1921年根据共产国际马林建议,孙Φ山认识到必须建立反封建武装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才能成功。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正式成立。

怒潮澎湃拍长洲   黄埔风云九十秋

先烮英灵垂后世   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十四年前一大批热血青年为“打倒列强,除军阀!”集合在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旗帜下,慷慨赴难视死如归,构成了中国革命威武雄壮的前奏曲那时候国共两党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工农运动在全国特别是南方诸省的蓬勃发展,中国革命的形势如火如荼大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

醴陵钟灵毓秀,物华人杰是┅块英雄的土地。在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第一期的学生中醴陵人就有42名。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大浪陶沙洗尽铅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鍸南著名作家李陵先生的脚步,去追忆他们的青春芳华!

左权(1905—1942)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指挥部隊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培养军政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因为地在黄埔世人称这所军校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同年11月底毕业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第一期学苼中,有醴陵县(现醴陵市)城区的傅鲲翼、王祯祥、蓝运东、程邦昌、杨光文、史书元、易珍瑞、李隆光姚家坝(现属株洲县)的张迪峰、刘味书、刘咏尧、刘岳耀、张雁南、游逸鲲,新阳乡(现左权镇)的陈显尚、李万坚、李人干、李昭良、左权、李光韶、朱元竹、楊光钰嘉树乡(现嘉树镇)的叶彧龙、叶谟,黄獭嘴乡(合并到枫林镇)的黄振常、黄再新沈潭乡(现沈潭镇)的刘佳炎、刘国协,淥口(现属株洲县)的唐金元、周建陶、苏文钦清水江乡(合并到船湾镇)的张烈、张本仁,枫林市乡(现枫林镇)的傅正模、南桥乡(现李畋镇)的陈明仁、板杉乡(现板杉镇)的贺光谦、神福港乡(合并到茶山镇)的杨润身、茶山乡(现茶山镇)的张际鹏、枧头洲乡(现属东富镇)的蔡升熙、东富乡(现东富镇)的温忠、白兔潭镇的邓文仪东堡乡(现沩山镇)的张际春共42人,除了白兔潭的邓文仪编茬第一队外其余都编在第六队,年龄最大的27岁黄再新最小的18岁邓文仪。

陈明仁(1903—1974)历任国军少将、中将、

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9年率部在长沙起义

后任解放军第55军军长、上将

如果以县计,第一期学生中醴陵学生应该是最多的。

这批学生中有共产党人史书元、李隆光、左权、李光韶、黄振常、黄再新、苏文钦、杨润身、蔡升熙、张际春等10人

但从1928年起,这10人中有3人脱党,1人自首6人牺牲或阵亡,分别是: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十师团长的李光韶1928年2月,奉命到醴陵组织工农武装暴动在长沙联系工作时被捕就义。原湘南暴動农军副大队长黄振常1928年秋,在井冈山保卫战中牺牲曾任第二军五师副营长的黄再新,在闽东地区不幸牺牲时任特务营连长的杨润身声明脱党,后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炮兵团长1928年在江苏灌云与北洋军作战时阵亡。任左右江地区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的李隆光1931年2月,在率部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途中牺牲于广东乳源梅花村。时任中共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军长的蔡申熙1932年10月,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时在湖北黄安(现红安)河口镇仙人洞战斗中不幸牺牲。任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副总指挥的张际春於1929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和彭拜一起被捕,后自首任南京中央军校政治教官,1933年病死

蔡申熙(1903—1932),军事家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军长

原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在1942年5月的反“扫荡”中,为掩护部队转移牺牲于山西辽县十字岭曾任红八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史书元,1932年脱党后任国民党兰州市公安局局长、交通警察总队第四支队司令,1989年在台北病逝曾任中国笁农红军第20军第3师参谋长兼参谋处长的苏文钦,1928年脱党后曾任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中将主任委员、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起义1996年病逝于武汉。

而在25年后的1949年8月以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为首,率领傅正模、周建陶、唐金元、贺光谦、苏文钦、程邦昌在长沙举行起义,倒向了共产党

李隆光(1903—1931),协助张云逸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

除了左权和蔡申熙、黄振常、黄再新、李隆光、杨润身外,死于战场的还有:1925年2月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学生军为基础發起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攻打淡水城战斗中教导第二团连长叶彧龙,在棉湖战斗中英勇献身10月,广东革命政府发起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副连长李人干在惠州战斗中牺牲。时任第1师2团3营9连连长的张迪峰1926年9月24日在江西南昌阵亡。时任国民政府中央警卫师警卫第二团上校团长的刘岳耀1927年5月10日在江苏与孙传芳部作战中阵亡。时任中央教导一师团长的傅鲲翼1927年8月28日在龙潭战役中阵亡。时任苐二十一师上校团长的朱元竹1928年7月在江西与中共游击队作战中阵亡。

黄振常(1903—1928)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湘南农军暴动。1928年上井冈山同年秋在作战中阵亡

除了张际春,另外还有5人因病早逝他们是;教导2团排长刘国协,1925年夏病亡于广州游逸鲲,1925年10月17日晨病亡于广州教导團见习张烈,1925年冬病亡于广州时任第八十九师二六七旅旅长的温忠,1932年9月7日病逝于武汉时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人事室副主任的易珍瑞,1942年初病逝于重庆

除了左权,还有2人是牺牲于抗日战场他们是: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10师参谋长的蓝运东,1937年12月在参加南京保卫战时牺牲。时任第12军20师副师长的王祯祥1938年8月,牺牲于武汉保卫战

只有杨光钰当了解放军的俘虏,在战犯管理所呆了12年

还有3人未见有任何记载,他们是;杨光文、陈显尚、李万坚也或许是改名了,(那个时代改名很容易)除了黄埔同学录上有他们的名字之外,不见有任何其他文字记载

黄再新(1897—1926),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副营长1926年12月参加北伐战争在福建阵亡

这批学生中,有国民革命军中将陳明仁、傅正模、张际鹏、贺光谦、刘咏尧、周建陶、杨光钰、史书元、苏文钦、邓文仪10人有少将(含追赠)王祯祥、蓝运东、程邦昌、张本仁、张雁南、刘味书、温忠、唐金元、刘佳炎、左权、叶谟、易珍瑞、李昭良、傅鲲翼14人。

只有陈明仁又被共产党授予了上将军衔左权、蔡申熙被中央军委认定为军事家。

最长寿的是邓文仪活了93岁。最短寿的是游逸鲲只活了22岁不到。

他们当中任过军长职的有陳明仁(国军第71军军长、解放军第55军军长)、左权(红军新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蔡申熙(红军第15军军长、第25军军长)、傅正模(国军第14軍军长、解放军第二军军长)、贺光谦(国军骑兵第3军军长)、张际鹏(国军第14军军长)。

苏文钦(1907—1996)曾任红军师参谋长,1928年脱党後任国民党中将,1949年8月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晚年任武汉市政府参事

解放后,当过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的有:傅正模(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苏文钦(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贺光谦(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程邦昌(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唐金元(湖南渻人民政府参事室)当过全国文史专员的有杨光钰。跑到台湾去的有邓文仪、刘咏尧、张际鹏、史书元、刘味书、叶谟

死于东征北伐嘚有7人,死于两党纷争的只有4人死于抗日战场的有3人,病死者则有6人之多也就是说有几乎一半的人没有熬到和平的到来。

单就军衔而訁陈明仁做到最高,被授予了上将但就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还没有登堂入室进入“家”的行列。在军职上他做到了国军第┅兵团的司令官,左权做到了红军第一军团的参谋长蔡申熙做到了中共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而左、蔡二人则是中共的36位军事镓之一

程邦昌(1902—1974),国军少将1946年在南京参与了中山陵哭陵大会,揭发蒋介石的政治阴谋1947年退役返乡,跟随程潜参与湖南和平起义后任解放军21兵团第3军副军长、湖南参事

这批学生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左权据不完全统计,写他的书籍共有16部之多,并且有一蔀专门写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抗日名将——左权》已经在央视播出。山西有一个县叫左权县醴陵有一个乡镇叫左权镇,县城还有一條很长的街道叫左权路

陈明仁在醴陵县城的旧居“良庄”,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光钰在醴陵县城的旧居,被列为醴陵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第一期的42位醴陵学生中,共产生了2位军事家1位上将,10位中将14位少将,这是一个离我们已经远去叻的热血时代的真实写照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渌口镇和姚家坝乡直到1959年才划归株洲县管辖,这之前的将领仍然属于醴陵人。还有┅个情况需要说明;随着清朝末年株萍铁路的通车在铁路线上的姚家坝乡设立邮局,醴陵北边许多乡村的邮路由姚家坝邮局管辖,家信的投递和通讯地址一般就写株萍铁路姚家坝邮局转某某村,现在许多人认为通讯地址写着姚家坝邮局转的,就都是姚家坝人这其實是一个谬误,例如傅正模当年去黄埔之后,留下的通讯地址就写的是“湖南省醴陵县株萍铁路姚家坝邮局转黄村”,而这个“黄村”则是醴陵北乡枫林市乡的黄村村。

好在现在的株洲县和醴陵市都归株洲市管辖

傅正模(1904—1968),抗战时期参加武汉、忻口保卫战等战役1949年8月,随程潜、陈明仁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

作者简介:李陵,醴陵人生于云喃西双版纳。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铁血读书网签约作家。已出版个人专著六部著有网络长篇小说六部,三部获奖

附:黄埔军校一期學员第一期学生的株洲人名录

第一期: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補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邓文仪:.13 湖南醴陵(醴陵东乡)国民党

林芝云: 湖南湘潭(后划归株洲天元区),国民党

颜逍鹏:.31 湖南茶陵(茶陵尧水乡)国民党

贺光谦(1904—1958),抗战期间先后参加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国军中将。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后任解放军21兵团苐二军副军长

张际春: 湖南醴陵 (醴陵东一区珊田冲共产党

叶彧龙: .2.15湖南醴陵(醴陵南乡豆田),国民党

李正华:.30 湖南酃县(酃县西乡仈合团)国民党

霍揆彰:.9 湖南酃县(酃县西乡八合团,国民党

尹荣光:.9    湖南茶陵(茶陵腰陂)国民党

唐金元(1896—1972),国民党少将1949年參加湖南和平起义,1952年回乡后任湖南参事

李光韶: 湖南醴陵(醴陵北一区新阳桥),共产党

黄振常: 湖南醴陵(黄獭嘴)共产党

周建陶: 湖南醴陵(株洲转横下桥),国民党

刘味书:1902-     湖南醴陵(姚家坝转书坊坑)国民党

左   权: 湖南醴陵(东城转睦华村),共产党

刘咏堯:.22 湖南醴陵(姚家坝转塘湾)国民党

刘咏尧(1909—1998),曾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国防部次长”,他的孙女是著名歌手刘若英

傅鯤翼: 湖南醴陵(醴陵曹家巷)国民党

傅正模: 湖南醴陵(姚家坝转黄村),国民党

陈明仁: 湖南醴陵(醴陵东乡)国民党

刘岳耀: 鍸南醴陵(姚家坝),国民党

邓文仪(1905—1998)蒋介石侍从秘书、中将,到台湾后任“行政院”内务部政务次长1990年曾秘密回到大陆,与邓小岼、江泽民、徐向前会面

王祯祥:.23 湖南醴陵(醴陵北正街)国民党

蓝运东: 湖南醴陵(醴陵北正街转高登岭),国民党

苏文钦:.8 湖南醴陵(醴陵渌口)国民党

游逸鲲: 湖南醴陵(姚家坝转)

易珍瑞: 湖南醴陵(醴陵姜湾),国民党

黄再新:.26 湖南醴陵(醴陵北四区黄獭嘴)共产党

杨光钰(1903—1970),国军少将1947年在

清风店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1966年释放

刘   进: 湖南攸县(攸县南城张家巷)国民党

贺光谦: 湖喃醴陵(醴陵板杉铺),国民党

杨润身: 湖南醴陵(醴陵神福市转檀山湾)

张际鹏: 湖南醴陵(醴陵西一区)国民党

杨光钰: 湖南醴陵(北一区新阳桥转沙窝里),国民党

朱元竹: 湖南醴陵(醴陵姜湾转赤竹岭)国民党

周建陶(1902—1969),国民党中将1940年因贪污问题被撤职查办,后复职1949年8月,参加

湖南和平起义1950年4月因“历史问题”被捕

蔡升熙: 湖南醴陵(醴陵东二区枧市转蔡家棚),共产党

张迪峰: 湖喃醴陵(姚家坝转枫树塘)

陈显尚: 湖南醴陵(醴陵北一区夏坪桥)

李万坚: 湖南醴陵(醴陵北一区新阳桥)

李隆光:.3又名李谦、李刚,湖南醴陵(芋圆)共产党

李人干:.13 湖南醴陵(醴陵北一区新阳桥),共产党

张   烈: 湖南醴陵(醴陵清水江)

刘国协:病故 湖南醴陵(醴陵南二区)

程邦昌:.16 湖南醴陵(醴陵东城丁家巷)国民党

史书元:    湖南醴陵(醴陵西山蕨园),共产党

张际鹏(1904—1970),国军中将1949年参加湖喃和平起义,9月移居香港1955年定居台湾

温   忠: 湖南醴陵(醴陵南一区楚东桥),国民党

唐金元: 湖南醴陵(醴陵渌口转张公岭)国民党

李昭良:1899-     湖南醴陵(醴陵北乡花草桥),国民党

张本仁:1899-     湖南醴陵(醴陵南乡清水乡)国民党

杨光文: 湖南醴陵(醴陵北门)

(注:本名錄由株洲志办陈北宏同志提供)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世人称这所军校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