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洋彩人物年制瓷枕有东洋人物的吗

老师,请在这里输入推荐理由、藏品卖点,300字内。成功卖出后,您将获得平台佣金收入的15%作为奖励。
您可以从是否开门、性价比、典型、精品以及趣味性等角度来作为您的推荐理由。
您好!请!
华夏收藏APP天天拍卖,就等你捡漏
> 唐三彩 人物瓷枕
手机下单、沟通商家
商品价格:
¥议价交易
发货运费:
卖家承担运费
是否包退:
承诺货物包退(退货的运费、保险费由买家)承担
更新时间:
商品评论:
出价金额:
温馨提示:为保障您的利益,请网上成交,谨防诈骗,因为在平台外交易产生的纠纷,平台不予保障与处理
卖家信誉:
消保用户:否
身份验证用户:
提示:如果您的报价卖家同意,但您不履行购买,视为恶意报价,首次警告,第二次扣除500藏币,第三次直接封号处理!
卖家其他商品
地摊最新商品
年代:其他品相:全品
描述:三包完整;联系
评论回复:
*回复提交前请看清楚下面的注意事项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回复中的任意内容;
?违反本网其他相关规定的,本网有权删除评论,严重者封闭帐号甚至封闭IP地址;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地摊商品藏品交易声明:
地摊交易区所展示的物品交易信息,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华夏收藏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有两种交易模式,1、买卖双方私下协商自行交易;2、买卖双方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
凡是用户私下交易免费,但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华夏收藏网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推荐您选择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具体安全交易方法如下:
代理交易其运作的实质是以华夏收藏网为货与款转移的中介,提供让买卖双方都放心货款转移的一种服务。
1、买卖双方通过看图、交流达成交易意向,买家将货款作为押金汇至本网,本网收到押金后,通知卖家向买家发货供买家上手检查确认;
2、卖家收到本网通知后向买家发货,买家上手检查确认货物,如果认可接收,通知本网交易成功;如果不认可,在一周内将货物退还给卖家,并通知本网交易失败;
3、本网接到买家交易成功通知,打款给卖家,同时扣除4%的押金用于本网汇款手续费以及相关税收费(卖方支付),不足1元按照1元来收取;申请店铺,手续费优惠,更有最高封顶500元;
4、本网接到买家交易失败通知,等待卖家到货确认后,本网将押金扣除银行手续费后还给买家;
5、根据交易成功与否和交易金额的大小,进行相应交易信誉值的加减。
6、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7、提醒卖家:考虑到目前邮政以及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请卖家选择相对比较规范、有信誉的物流公司,卖家本人要对藏品做好包装,并和邮政和物流公司签约做保障; 8、本网特别提醒:大件易碎品一定用木架打包固定好。
藏品交易注意事项:
1、如藏品有缺陷,请单独拍照并作说明,否则交易因此出现责任由卖方承担;
2、交易过程中双方自行协商包装、保险、运输的要求及费用,如因此发生问题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出现交易纠纷,先买卖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解决问题,7日内未果,本网具有裁决权,买卖双方可以酌情参考;
4、本网联系交易联系热线电话:9 或者;
5、查看,本网藏品交易专用帐户
6、用户因进行交易、获取有偿服务或接触华夏收藏网服务器而发生的所有应纳税赋,由用户负责支付;
7、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8、提醒卖家:考虑到目前邮政以及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请卖家选择相对比较规范、有信誉的物流公司,卖家本人要对藏品做好包装,并和邮政和物流公司签约做保障;
9、本网特别提醒:大件易碎品一定用木架打包固定好。
10、买卖双方同意一旦产生法律纠纷并起诉本平台,则以本平台所在地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
其他交易疑问
向本网交易管理员寻求帮助本网交易处理电话:9
开户行:工商银行杭州观音桥支行帐号:90 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招商银行杭州城北小微企业专营帐号:10 302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杭州仓基上分理处 帐号:50
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行杭州和睦支行 帐号:00 1372 6开户名: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市学院路支行 帐号:18 5889 00开户名: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诉商品:
投诉理由:
中国领先收藏品交易平台
14年收藏行业专营
250万用户口碑信任
行家云集帮你鉴定估价
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无忧您当前的位置是:
宋 磁州窑人物瓷枕
编号:0325
估价:40,000-45,000
编号:0326
估价:45,000-50,000
编号:0327
估价:150,000-170,000
编号:0328
估价:25,000-27,000
40,000至45,000
拍卖会名称
拍卖会专场
北京建国门外大街26号 北京长富宫饭店芙蓉厅
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一家国家级的综合性拍卖公司,主要从事文化艺术品、...…[]
联系电话:010-19  联系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18号北京宝辰饭店四层所属地区:北京拍卖品:
估价RMB 400,000--400,000
估价RMB 224,000--280,000
成交价RMB 3,220
成交价RMB 2,760
成交价RMB 1,104
估价RMB 480--640
成交价RMB 46,000
估价RMB 30,000--40,000
估价RMB 40,000--40,000
估价RMB 13,750--19,250
估价RMB 1,040,000--1,040,000
估价RMB 4,800,000--4,800,000
估价RMB 1,200,000--1,200,000
估价RMB 4,000,000--4,000,000
估价RMB 1,600,000--1,600,000
估价RMB 704,000--704,000
估价RMB 2,400,000--2,400,000
估价RMB 120,000--120,000
估价RMB 9,600,000--9,600,000
估价RMB 2,400,000--2,400,000
估价RMB 304,000--304,000
估价RMB 2,000,000--2,000,000
估价RMB 60,000--130,000
估价RMB 1,958,000--1,958,000
估价RMB 5,340,000--5,340,000
估价RMB 3,204,000--3,204,000
估价RMB 1,068,000--1,068,000
估价RMB 2,136,000--2,136,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RMB 800,000--800,000
估价RMB 60,000--80,000
估价RMB 1,580,000--1,580,000
估价RMB 1,580,000--1,580,000
估价RMB 1,218,000--1,218,000
估价RMB 850--850
估价RMB 500,000--500,000
估价RMB 8,000,000--8,000,000
估价RMB 5,000,000--10,000,000
估价RMB 600,000--1,200,000
估价RMB 2,400,000--4,800,000
估价RMB 1,600,000--1,600,000
估价RMB 6,400,000--6,400,000
估价RMB 1,504,000--1,504,000
估价RMB 2,000,000--2,000,000
估价RMB 3,600,000--3,600,000
估价RMB 2,000,000--2,000,000
估价RMB 1,440,000--1,440,000
估价RMB 800,000--800,000
估价RMB 2,400,000--2,400,000
估价RMB 2,560,000--2,560,000
估价:成交价RMB 22,000时间:公司:北京传是
估价RMB 10,000--12,000
成交价RMB 52,800
估价RMB 20,000--22,000
估价RMB 40,000--45,000
估价RMB 45,000--50,000
估价RMB 150,000--170,000
成交价RMB 27,500
成交价RMB 29,700
估价RMB 70,000--80,000
估价:成交价RMB 1,320,000时间:公司:
成交价RMB 880,000
成交价RMB 660,000
成交价RMB 550,000
成交价RMB 495,000
成交价RMB 484,000
成交价RMB 440,000
成交价RMB 396,000
成交价RMB 385,000
成交价RMB 385,000
估价:成交价RMB 11,500时间:公司:北京传是
成交价RMB 11,500
成交价RMB 253,000
成交价RMB 161,000
成交价RMB 17,250
成交价RMB 207,000
估价RMB 18,000--25,000
成交价RMB 1,150
成交价RMB 23,00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价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估价:估价RMB 6,500--6,500时间:公司:
估价RMB 55,900--55,900老师,请在这里输入推荐理由、藏品卖点,300字内。成功卖出后,您将获得平台佣金收入的15%作为奖励。
您可以从是否开门、性价比、典型、精品以及趣味性等角度来作为您的推荐理由。
您好!请!
华夏收藏APP天天拍卖,就等你捡漏
> 磁州窑人物瓷枕
手机下单、沟通商家
商品价格:
¥议价交易
发货运费:
卖家承担运费
是否包退:
承诺货物包退(退货的运费、保险费由买家)承担
更新时间:
商品评论:
出价金额:
温馨提示:为保障您的利益,请网上成交,谨防诈骗,因为在平台外交易产生的纠纷,平台不予保障与处理
卖家信誉:
消保用户:否
身份验证用户:否
提示:如果您的报价卖家同意,但您不履行购买,视为恶意报价,首次警告,第二次扣除500藏币,第三次直接封号处理!
卖家其他商品
地摊最新商品
描述:完整三包,尺寸可见图,联系电话: QQ
评论回复:
*回复提交前请看清楚下面的注意事项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回复中的任意内容;
?违反本网其他相关规定的,本网有权删除评论,严重者封闭帐号甚至封闭IP地址;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地摊商品藏品交易声明:
地摊交易区所展示的物品交易信息,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华夏收藏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有两种交易模式,1、买卖双方私下协商自行交易;2、买卖双方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
凡是用户私下交易免费,但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华夏收藏网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推荐您选择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具体安全交易方法如下:
代理交易其运作的实质是以华夏收藏网为货与款转移的中介,提供让买卖双方都放心货款转移的一种服务。
1、买卖双方通过看图、交流达成交易意向,买家将货款作为押金汇至本网,本网收到押金后,通知卖家向买家发货供买家上手检查确认;
2、卖家收到本网通知后向买家发货,买家上手检查确认货物,如果认可接收,通知本网交易成功;如果不认可,在一周内将货物退还给卖家,并通知本网交易失败;
3、本网接到买家交易成功通知,打款给卖家,同时扣除4%的押金用于本网汇款手续费以及相关税收费(卖方支付),不足1元按照1元来收取;申请店铺,手续费优惠,更有最高封顶500元;
4、本网接到买家交易失败通知,等待卖家到货确认后,本网将押金扣除银行手续费后还给买家;
5、根据交易成功与否和交易金额的大小,进行相应交易信誉值的加减。
6、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7、提醒卖家:考虑到目前邮政以及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请卖家选择相对比较规范、有信誉的物流公司,卖家本人要对藏品做好包装,并和邮政和物流公司签约做保障; 8、本网特别提醒:大件易碎品一定用木架打包固定好。
藏品交易注意事项:
1、如藏品有缺陷,请单独拍照并作说明,否则交易因此出现责任由卖方承担;
2、交易过程中双方自行协商包装、保险、运输的要求及费用,如因此发生问题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出现交易纠纷,先买卖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解决问题,7日内未果,本网具有裁决权,买卖双方可以酌情参考;
4、本网联系交易联系热线电话:9 或者;
5、查看,本网藏品交易专用帐户
6、用户因进行交易、获取有偿服务或接触华夏收藏网服务器而发生的所有应纳税赋,由用户负责支付;
7、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8、提醒卖家:考虑到目前邮政以及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请卖家选择相对比较规范、有信誉的物流公司,卖家本人要对藏品做好包装,并和邮政和物流公司签约做保障;
9、本网特别提醒:大件易碎品一定用木架打包固定好。
10、买卖双方同意一旦产生法律纠纷并起诉本平台,则以本平台所在地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
其他交易疑问
向本网交易管理员寻求帮助本网交易处理电话:9
开户行:工商银行杭州观音桥支行帐号:90 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招商银行杭州城北小微企业专营帐号:10 302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杭州仓基上分理处 帐号:50
收款人: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行杭州和睦支行 帐号:00 1372 6开户名: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市学院路支行 帐号:18 5889 00开户名:杭州趣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诉商品:
投诉理由:
中国领先收藏品交易平台
14年收藏行业专营
250万用户口碑信任
行家云集帮你鉴定估价
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无忧[转载]故宫博物院的汝窑与古代文献名实不符(一)、(二)
故宫博物院的汝窑没有中国古代鉴赏家“认真”汝窑的特征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北宋灭亡四十四年后出使金国途径汴京时看到:北宋“旧京自城破后,疮痍不复。”“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为田处。旧城内粗有市肆,皆苟活而已。”“门西金水河,旧夹城曲江之处。河中卧石礧磈,皆艮岳所遗。”(1)
“靖康之难”不仅灭亡了北宋朝廷,北宋朝廷一百六十余年搜集的珍宝被毁掠无遗。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后数次烧杀抢掠,北归时“凡法驾、卤薄,皇后以下车辂、卤薄,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坛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玉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书阁,三馆书、天下府、州、县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为之一空。”(2)金军为运送北宋宫廷珍宝、书画、礼乐器费四天装载两千五十车。徽宗崇宁四年(1105)费时一年多铸成的“帝鼐九鼎”和费时更久铸成于重和元年(1118)的“神霄九鼎”今天不见踪影。三百三十六件组合而成的“大晟编钟”金国宫廷奏乐使用,但今天幸免于毁灭的也不过十余件。《宣和博古图》中839件器物现在仅遗存一件。(3)《宣和画谱》中231名画家6396件作品;《宣和书谱》中152名书法家,1,252件作品今天收藏在北京和台湾两故宫博物院的合计总数不足谱记
的百分之一。(4)厚重耐久的铜器消失了,书画百中存一,质脆易损的瓷器诚如乾隆所咏:“珍踰夏商鼎,少贵似晨星”(1774)。(5)
陆心源《宋史翼》记载,南宋初代皇帝高宗命绍兴初年进士绰号“毕古董”的毕良史在金、宋国境的物品交易地“榷场”,不惜重金搜购北宋宫廷的流失之物。(6)此后各朝代的宫廷收藏仍然不断流失毁坏,不论战乱与和平时期皆未能幸免。宋“真宗景德四年九月诏,瓷器库除捡封桩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7)明太祖把书画分赐子女,大内书画古器贱价出售。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印有宫廷收藏印玺“典礼纪察司印”的绘画中九幅有“晋国奎章”、“晋府图书”、“晋府书画”、“晋府世子图书”印,晋王是明太祖第三子朱棡,这是皇帝下赐的印证。(8)永乐十九年宫廷大火烧毁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明朝内府管理松弛,隆庆、万历年间国库匮乏朝廷以书画“折俸”支付朝臣。(9)宣宗皇帝赏赐无虚日,赏赐端砚、御用笔墨、白瓷酒器、茶盅、瓶罐、香炉等。(10)明朝廷没收严世蕃收藏的元代宫廷被盗宋代名画,十余年后又赐予翰林院学士韩存良。(11)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使用骡马千匹掠夺宫中财宝。清初朝廷把明朝府库财物赏赐八旗将士、蒙古官员和明朝遗臣。因为大量下赐造成宫中物品不足,为此顺治三年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将明朝故宫内库铜瓷祭器解送北京。(12)清宫发觉失盗现象后继之发生可疑的宫廷火灾,账目器物烧毁无法查核。慈禧太后在八国联軍侵入北京前仓猝西逃,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掠夺和圆明园大火均是继“靖康之难”宫廷藏品的浩劫。清末朝廷为了借款将大量贵重文物包含所谓的宋代瓷器抵押于北平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大银行,结局是数量不清下落不明。(13)1923年清末皇帝溥仪赠送日本捐款三十万美金以古董、书画换算支付。溥仪以“借去”、“下赐”为名让溥杰转移宫中藏品,溥仪的记忆是一千二百余件,溥杰的记忆是二千余件,也是数量不清下落不明。溥仪写道:转移天津的文物卖了数十件。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参谋吉岗安直将珍品全部运往东北,日本投降后物品下落不明。(14)民国三十四年到三十五年在吉林长春街上出售伪满洲国宫中流出的历代文物填装麻袋论价。(15)乾隆诗《咏宋龙泉无当尊》(1777)诗中的无当尊今天不知去向。(16)收录于《清宫档案全集》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四十四年指示将百什件中之‘平等陈设’加以变价”。(17)英国“大卫德基金所藏大部分是民国时皇室从宫中携出之物,那里收藏有数量最多的泼彩式钧瓷,为北京、台北两故宫博物院所不及。”(18)故宫博物院在“1932年至1933年间易培基任院长时,该院古物被盗卖者甚多,易培基曾因此被控告。”(19)历代宫廷收藏流失的事例不胜枚举。民间藏品也未能幸免消失,历
史上著名收藏家图谱和文献记载的名品大多绝迹于世。
由于帝王的嗜古雅好和大臣、太监的搜罗供奉,各种珍宝从宫廷不断流失又不断进入宫廷。进入宫廷的瓷器必然比较精致,但瓷器非书画可凭印章落款辨认,瓷器的真假混淆不可避免。
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绍兴二十一年(1152年)清河郡王张俊向高宗进奉汝窑十六件。(20)南宋淳熙六年(1180年)恭请太上太后幸聚景园时陈列天晴(青)汝窑金瓶只有一件。(21)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录大臣、太监奉献至少近二十次五十余件汝窑(不包括标明仿汝釉者)。(22)南宋已经“近尤难得”,元朝,王逢比喻为“周鼎”“秦罐”般罕见的汝窑,时隔半世纪,王朝数次更迭反而数量倍增。对这种反常现象不能没有疑问,贡奉的汝窑谁来鉴识?真假如何鉴识?鉴识的准确性如何?
雍正皇帝“著人认看”,清宫活计档中认看者南匠袁景劭屡次出现。(23)乾隆皇帝自己也鉴定,但是南宋杭州修内司官窑的发掘证实乾隆“均窑都出修内司”(1786)(24)认识的根本错误。
台湾大学谢明良教授指出:“乾隆也意识到宋代官窑的鉴定难度,如其在《咏官窑碗》就慨叹少若晨星的宋代官窑‘其间真伪况居半’,其时乾隆已届七十九岁高龄”。乾隆“承袭自明代鉴赏家的观看角度来识别古瓷,确实也能有相当程度的正确掌握”。同时指出:“乾隆鉴定失误的例子似乎也不在少数”。“乾隆有时将钧窑判定为汝窑,或者又将汝瓷视为钧瓷是情有可原的。因为直道最近‘钧汝不分’仍然是学界通行的说法。”(25)
台湾故宫博物院余佩瑾研究员指出:“乾隆将钧窑视为汝窑,如在台湾故宫典藏的元钧窑如意天青枕上御题‘咏汝窑瓷枕’诗(1777),在大英博物馆典藏(原大卫德基金会典藏)之汝窑天青碗上题《题均窑碗》诗(1786),明显地表现出钧汝不分”。“从乾隆题咏汝窑瓷器的御制诗中我们大致可以从中归纳出乾隆皇帝除了将汝窑视为汝窑之外,也将汝窑看作是均窯、北宋官窑、处州章生二窑和修内司窑。”(26)
乾隆为无法辨别瓷器的朝代发出“瓷枕出何代”(1765),(27)“官窑莫辨宋还唐”(1761) (28)的无奈叹息。乾隆五十四年七十九岁的《咏官窑碗》诗:“其间真伪况居半”(1789)明示了清宫古旧器物不是从宋代开始代代流传有绪的传世品,而是历代皇帝、宫中学士、工匠和乾隆皇帝的评定。“真伪况居半”是乾隆对自己七十九岁以前的古瓷鉴识评定半信半疑的坦率表白。今天的实际情况是北宋官窑器物,文献记载的北宋“汝州新窑器”;南宋“新窑青器”;“皆是龙泉烧造”的伪物等器物现在仍然不明。故宫博物院的汝窑没有宋朝文献记载的证据,传承有绪是从北宋至清朝时隔六百年后,由乾隆皇帝评定开始的有绪,英国研究家只不过是在乾隆皇帝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但是与历代陶瓷鉴赏家对汝窑的描述不合。中国南宋文献记载:汝窑“有鸡爪纹者认真”。(29)明、清文献记载:汝窑“有蟹爪纹者真”。(30)明朝,曹昭、高濂、谷应泰、张应文、董其昌;清朝,梁同书、朱琰等著名鉴赏家无不认同“有蟹爪纹者真”。(31)故宫的汝窑没有“认真”汝窑的这种特征,而且缺乏的不仅是这一种特征。
明朝高濂《遵生八笺》写道:“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32)高濂说汝窑“色卵白”,现代陶瓷专家和爱好者描述故宫汝窑的颜色是“鸭蛋青”、“天青”,
乾隆御诗《咏官窑瓶子》写:“色佳称粉青”(1774);《咏官窑瓶》写:“粉青真上品”(1772)(33)汝窑渐渐从“色卵白”变成了色天青和色粉青。高濂收藏的汝窑“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现在认定的世上汝窑七十余件挣钉多者六个。董其昌说汝窑“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者乃真也”,(34)現在認定的汝窑挣钉虽然是芝麻粒状没有芝麻“花”状。高濂说:汝窑“汁水莹厚如堆脂”,现代专家说:汝窑釉薄。文献写汝窑“内有玛瑙末为釉”,生涯鉴赏清宫藏瓷八十一岁时积累终生鉴赏经验的乾隆《题汝窑双耳瓶》写:“虚传玛瑙末”(1792),(35)否定清宫中的汝窑“内有玛瑙末为釉”。反之,镌刻乾隆御诗:“色润玛瑙釉”(1776)(36)的“天蓝窑变紫斑如意枕”现在被视为钧窑。
故宫汝窑的颜色、挣钉形状、数目、釉汁厚薄、乾隆对釉质的感悟和古代鉴赏家完全不同。如果是高濂鉴赏失误,“尝见之”的不是汝窑,他和历代鉴赏家看到的“有鸡爪纹”和“有蟹爪纹”的又该是什么器物呢?下一篇继续探讨古人关于汝窑的“鸡爪纹”、“蟹爪纹”之说。
&&&&&&&&&&&&&&&&&故宫博物院汝窑与古代文献名实不符(二)
清末著名考古学者王国维指出:“明一代学术,至为简陋,其中叶以后,诸帝尤不悦学,故明代内府殆无收藏可言,至珍异玩好,则甲申三月闯贼入都,早已收拾殆尽。至其年十月世祖入京,宫廷空虚垂六阅月,其间闯贼劫掠之所遗,又经内监之隐匿,宵小之攘窃,殆无孓遗。”(1)明朝学术简陋,宫廷本无收藏可言,珍异玩好明朝末年又经劫掠殆尽。故宫中清代以前的器物不是自宋、金、元、明、清代代传承有序的宫廷收藏。民国时期明明写着元代至正年号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这样的稀世珍品竟然无人认真。因为没有古文献记载,明、清至民国近六百年,朝野上下无人提起元代青花。这种事似乎不可思议又确实是历史事实。
元青花命运多舛,汝窑幸有文献记载流传了窑名。“宋时汝瓷已与商彝周盘之珍重,宜至今日仅存其名耳。”(2)清宫中的所谓汝窑是清朝大臣、太监或清朝皇帝首肯的清朝时期奉献入宫品,器物可能古旧,真伪自当别论。对宋瓷、汝窑中外专家均有质疑。五位科技考古专家苗建民、段鸿莺、李媛、康葆强、陈铁梅合写的论文指出:“院藏的有些瓷器的窑口问题仍存在很多悬念,尚未有定论。故宫院藏宋代汝窑瓷器与目前汝窑发掘品间的关系?院藏宋代钧瓷是产自河南禹县还是江西景德镇?院藏官窑瓷器是属北宋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还是郊坛下官窑?同时院藏的有些瓷器的窑口问题,长期以来还未有定论。”(3)故宫古瓷清人看法的正误尚未得到考古新成果和科技鉴定的验证。
古人鉴识汝窑的方法除去文字完全相同有传抄可能的部分,较多的共同点是涉及釉纹。南宋佚名云:“有鸡爪纹者认真”;(4)金朝赵秉文《汝瓷酒尊》诗:“缩肩潜螟蜓,蟠腹涨青宁”;(螟蜓、青宁皆为虫名)(5)曹昭云:汝窑“有蟹爪纹者真”;(6)高濂云:汝窑“汁中棕眼,隐若蟹爪”;(7)孙灏诗:“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8)清朝陈浏云:“宋以前瓷器有浑身缩釉如虫书者,然虫书者,虫蠹之谓也。”又云:“缩釉之虫书者又如蛇香,海南人以蛇骨研末,和入线香中焚之,则香灰不落且屈曲蟠绕若蛇形。”(9)六人中五人明言汝窑,陈浏没有明言窑名。不明“宋以前”是南宋以前还是北宋以前。因“虫书”、“虫蠹”、“蛇形”与“鸡爪”、“蟹爪”、“螟蜓”、“青宁”、“皿虫”颇为类似,不见古瓷此类纹理的研究仍属于未解的疑问,故一并列出。
明朝的曹昭、高濂、谷应泰、张应文、董其昌诸位著名鉴赏家皆引用赞同“有蟹爪纹者真”之说。(10)但是清朝认同“有蟹爪纹者真”者逐渐趋少到了近现代不认识蟹爪纹了。近代已故著名陶瓷研究学者冯先铭先生曾写道:“《格古要论》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遵生八笺》及《清秘藏》二书又据此加以引申,说‘汁中棕眼隐起若蟹爪’,这就使人难于理解,棕眼本来是釉面上一种缺陷,小小的如棕毛孔大小的棕点又怎能隐起若蟹爪!高濂没有理解曹昭关于蟹爪纹的原意,因此错误地予以引申,以致使人如坠五里雾中。”(11)(“隐若蟹爪”和“隐起若蟹爪”有一字之差,均依照原文。)
冯先铭先生认为高濂“错误地予以引申”了曹昭的原意,但是没有指出曹昭蟹爪纹正确的原意是什么意思。曹昭原文:“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润,薄甚难得。”(12)冯先铭先生并没有提及南宋的“有鸡爪纹者认真”。可想而知冯先生如果从汝窑器上看到或联想出蟹爪纹或鸡爪纹的模样就不会难于理解。我为一睹为快,翻阅汝窑器物图录,追寻展览把有幸可见的汝窑器物一遍又一遍的凝视寻找,但是目睹的每一件器物和瓷片纹理均无法和鸡爪、蟹爪产生联想。竭力发挥想象力也是同冯先铭先生感觉一样难于理解。现在看到的汝窑纹理只有开片纹,若称为“蛛网纹”、“鱼鳞纹”、“叶脉纹”、“树叉纹”、“龟背纹”、“蝉翼纹”均有形似之处。乾隆皇帝称为“冰裂纹”更为形象。惟独与鸡爪、蟹爪毫无干系没有形似可言,不适宜称为鸡爪纹、蟹爪纹。大概陶瓷专家对此现象已有意识,所以无人明确具体指认出一条鸡爪纹或者蟹爪纹让爱好者赏析,惟有沿袭古人称呼的泛泛之论。
&高濂的“棕眼”之说也引起日本专家的猜想,尾崎洵盛先生解释“棕眼”是瓷器的缩釉,因为缩釉形状像动物鬃毛拔掉后的孔眼。(13)这种解释仅仅涉及“汁中棕眼,隐若蟹爪”一句话八个字中的一个“眼”字。单独解释一字不顾前后文句,必然导致断章取义误解原意。高濂若仅仅意指缩釉的孔眼,写为“汁中有眼”之类简单明了,没有必要写出“棕”和“隐若蟹爪”这几个字。“棕”和“鬃”无关,字义不通。“棕毛”是指棕树的“棕丝”而言,没有动物“鬃毛”的意思。有陶瓷爱好者以蟹行足迹解释“棕眼”之说,这其实同样是以缩釉解释,与棕和爪无涉。高濂说“隐若蟹爪”,没有说隐若蟹迹。还有其它解释均不足为据。
高濂《遵生八笺》“铁树”条目云:“有铁树花,叶密而花红,想又一种也,未见。”写汝窑则云:“余尝见之”。(14)“未见”和“见之”实话实说。全书文句通顺,没有晦涩曲折故弄玄虚的文字。高濂的意图若是用动物鬃毛孔表示孔眼状缩釉应该写为“鬃眼”。棕(椶)、鬃两字音同意不同。我看到的清刻本(15)仍刻为“椶”,古今写法显著不同。(图1)
中国文字“木”字旁表示植物或与木料相关,“髟”字头文字与须发相关。棕(椶)、鬃常用常见。高濂生长于南方钱塘,工诗词、戏曲、医道和鉴赏养生。他的著作《遵生八笺》写花草树木恰巧数处使用棕字。“棕竹”条目云:“广之东西咸产之,叶如棕榈”。提及棕毛制作的日常用具有“棕帚”、“棕刷”、“棕团”等。(16)书中没有棕鬃混杂的错别字。实际,棕树皮上布满椭圆状颗粒如眼,有曲折纹理如蟹爪。(图2)分析文字字义和棕树纹的一致,可见高濂“汁中棕眼,隐若蟹爪”的原意是用棕树纹形容比喻汝窑纹理。
有幸看到汝窑纹理和细心观赏过棕树的人理解高濂的“棕眼”之说简单至极,只须正确理解棕字的字义。但是对于看不到汝窑纹理,或者中国北方难得一见棕树的人则不可理解。近现代人从可见的瓷器进行研究推测,看不见带纹理的汝窑实物无法想象瓷器的釉汁会如爪如虫如棕如眼。于是只能用可见的缩釉和开片纹解释高濂的“棕眼”之说。凡牵强附会的解释必出纰漏。缩釉和开片皆无蟹爪之形,缩釉开片乃瓷器共有,何以认真?缩釉乃缺陷,何以为名窑特征?不能说一件有缩釉和开片纹的瓷器是真汝窑。古人说“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真而不假的无纹尤好,但不说无纹者真。因为许多窑口的器物无纹,南宋“伪者皆龙泉所烧,无纹路。”(17)不能以无纹认真。独特的特征才能利用来认真。鸡爪纹、蟹爪纹必须独特才可以说“有鸡爪纹者认真”和“有蟹爪纹者真”。虽然任何比喻形容皆有酷似与近似的差异,但是至少也要几分相似。鸡爪、蟹爪和其他的虫豸比喻并非寻常的形状。清朝有可笑的伪造鸡爪纹,“沸浆注碗,沉不及半底遂迸裂,状如鸡爪,则谓之爪纹。”(18)不知是否有人相信这类低劣的伪造。诸窑开片纹即便略有粗细之分,每件器物的纹线基本宽窄一律,有曲折但僵直,没有爪、虫的形状。偶然的迸裂纹如何恰巧形似也不是认真的特征。
从字句逻辑上分析判断古人描述的鸡爪纹和蟹爪纹不是开片纹,釉汁又怎么会出现“棕眼,隐若蟹爪”呢?分析毕竟只是分析,没有釉“汁中”的棕眼和蟹爪不能证实高濂的“棕眼”之说。家藏瓷器中一件年代、窑口不明的三羊尊给予我很大启示并让我发现了鸡爪、蟹爪纹。(图3)
原来以为这件三羊尊是钧窑,纹理不过“蚯蚓走泥纹”而已。从留意汝窑纹理开始反复仔细观察家藏的各种瓷器。出乎意外地发现三羊尊的釉汁中竟然隐伏着酷似鸡爪、蟹爪、虫豸和眼形的纹理。(图4、5、6)
陶瓷专家介绍的钧窑蚯蚓走泥纹明显、粗糙、稀疏,三羊尊釉纹与之相反,是一种隐蔽、微细、繁密的釉纹。因为纹理微细调节利用光线才可以肉眼观察,若隐藏于釉中。纹理长短不一粗细不一,或勾连蟠绕,或单独孤立,怪如虫,圆如眼,曲如爪,奇状难以言表。内外皆有开片纹,这是别一类釉汁熔融盈缩而成的特殊釉纹。(图7)
三羊尊的釉纹与棕、爪、虫相似。(图8、9、10)如果这是高濂比喻形容的“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则三羊尊就是汝窑。然而过目的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三羊尊是钧窑,与我昔日的认识一样,对年代的认识则众说纷纭。运用近现代陶瓷界习以为常的鉴定方法来看,内青外紫足底芝麻酱釉无疑是钧窑。不知是否巧合,乾隆皇帝利用古人鉴识汝窑特征罕见言及蟹爪的诗句:“荐床犹蟹爪”(1764)镌刻于青釉长方瓷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瓷枕也被认为是钧瓷,元代钧瓷。(19)难道三羊尊确实是钧窑?古人的“有鸡爪纹者认真”和“有蟹爪纹者真”的鉴识经验已经失灵?莫非三羊尊的釉纹不是鸡爪纹、蟹爪纹?假设古代鉴赏家将其它窑口瓷器的纹理误认为汝窑,那被误认的器物是什么窑口?我们现在看到的汝窑为什么与古代文献记载不符,没有鸡爪、蟹爪纹?古人所言带有“鸡爪”、“蟹爪”、“棕眼”、“螟蜓”、“青宁”、“皿虫”、“蛇形”纹理的是什么器物?研究古陶瓷无法回避,应该解答而尚未解答的疑问很多。
我赞同一些中外专家的观点。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先生认为:宝丰县清凉寺汝窑显然不是宫中自制窑烧造的北宋官窑。(20)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光尧先生指出:“除非有强力的证据能肯定文献记载的汴京官窯的不存在或文献记载有誤,否则以目前所知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还不能说专烧专供天青釉类汝窑瓷器时期的宝丰清凉寺汝窑场就是文献记载的北宋汴京官窑”。(21)考古学者唐俊杰先生指出:“考古发现也证实文献记载的正确性,即官窑就设在都城及其附近。南宋修内司窑设在皇城根下,郊坛下官窑虽在临安城南,但离皇城也很近,仅2 ﹒5公里。这种地理上的距离也反映出官窑的设立主要为皇城服务的目的。北宋官窑也应在当时汴京城或其附近,因为南宋官窑是‘袭故京遗志’而立,不能因为没有发现窑址而忽视其客观存在。”(22)日本专家小林仁先生指出:“汝窑的问题和未解明点尚多,汝窑的传世品和清凉寺汝窑遗址的发掘,也许有再研讨的必要。现在对汝窑的认识从历史上看并没有牢固的基础,不是没有会改变的要素。”(23)
中国南方不乏历史名窑,南宋朝廷没有利用历史名窑改建为官窑而是自置官窑,而且别有贡窑。战争频繁,国库空虚尚且可以在皇城附近自置两座官窑。北宋汴京文化繁荣,金石学盛行,研究古制、古器,仿造觚、爵、尊、鬲、鼎各种礼器,在绘画、陶瓷等文化领域达到顶峰。宋徽宗耗费巨资营造“艮岳”等宫殿庭园,设置礼制局、翰林书画院,汴京南郊建大规模青铜器铸造厂“铸瀉务”。《宣和遗事》记载宣和殿有邃古、尚古、鉴古、作古、仿古、博古、秘古诸阁收藏珍宝。宫殿、祭祀、皇室用瓷数量必然多于南宋。难以设想北宋朝廷没有设置专用官窑。叶寘和顾文荐记述的“京师自置窑烧造”(24、25)目前没有证据否定。1981年发现的开封“城下城”(26)证实北宋京城汴京被黄河泥沙掩埋于地下,官窑遗址不易发现。&&
下次继续探讨,准备试论钧汝釉色和三羊尊釉色等疑点。欢迎陶瓷专家和爱好者批评指正,共同探讨揭示汝窑之谜。
博文(一)参考引用书目、文献
(1)《范成大笔记六种》·《揽辔录》中华书局,2002年。
(2)《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
(3)、(4)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5)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刊于《台湾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
(6)陆心源《宋史翼》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7)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8)转引自 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9)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1988年。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0)明,杨荣撰《杨文敏公集》台湾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1)张丑撰《清河书画舫》《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2)《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和《清史稿·世祖本纪》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3) 那志良《故宫四十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4)溥仪《我的前半生》香港文通书店。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5)庄严《山堂清话》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转引自後滕多聞《兩个故宫》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9年。
(16)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刊于《台湾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
(17)余佩瑾《清高宗乾隆皇帝典藏的汝窑瓷器》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举办“探讨北宋汝窑青瓷之谜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9年。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
(18)秦大树、赵文军《钧窑研究、发展与分期新论》刊于《2005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
(19)《魯迅选集》第四卷,《隔膜》一文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0)周密《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21)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德寿宫起居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汝窑资料)
(22)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附录,“养心殿造办处史料集览”,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0年。
(23)王建华《故宫旧藏传世宋均窑瓷器-兼谈雍正仿均釉》刊于《2005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
(24)同(17)。
(25)同(16)。
(26)同(17)。
(27)、(28)同(16)。
(2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78册,齐魯书社,1995年。转引自《北宋汝窑青瓷-考古发掘成果展图录》中“关于汝窑的主要历史资料”,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2009年。(以下简称(汝窑资料))。
(30)、(3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1558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汝窑资料)
(3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汝窑资料)
(33)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刊于《台湾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乾隆御诗镌刻于英国藏品,“青釉如意形枕”;英国藏品,《咏官窑瓶子》:“色佳称粉青”(1774);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咏官窑瓶》:“粉青真上品”(1772)。
(34)董其昌《筠轩清閟阁录》卷上《论窑器》“汝窑余尝見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者乃真也”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1558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汝窑资料)
(35)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刊于《台湾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
(36)镌刻于“天蓝窑变紫斑如意枕”的乾隆御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博文(二)参考引用书目、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转引自吴美凤《旌旗遥拂五云来不是千秋戏马台―试探《明人出警入跸图》与晚明画家丁云鹏之关系》见《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
(2)白明义修,赵林成篡《汝州全志》卷九“古迹”,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刻本。转引自《北宋汝窑青瓷-考古发掘成果展图录》中“关于汝窑的主要历史资料”,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2009年。以下简称(汝窑资料)。
(3)《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概况与展望》见《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
(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78册,齐魯书社,1995年。(汝窑资料)。
(5)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2412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汝窑资料)
(6)、(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汝窑资料)
(8)同(2)。
(9)陈浏《陶雅》伍跃、赵令雯,点校整理《古瓷鉴定指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10)同(4)。
(11)《冯先铭谈宋元陶瓷》冯小琦选编。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1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汝窑资料)
(13)日本《原色陶瓷大瓷典》加藤唐九郎编辑,1990年。
(14)明,高濂《遵生八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臺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第871册。
(15)朱琰《陶说》1806年序上善堂刊大坂种玉堂后印本,《书画集成》第八辑,日本,汲古书院,1975年。
(16)同(14)。
(17)同(15)。
(18)同(9)。
(19)谢明良《乾隆的陶瓷鉴赏观》图片注释,刊于《台湾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
(20)孙新民《汝窑瓷器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刊于《北宋汝窑青瓷-考古发掘成果展图录》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2009年。
(21)王光尧《汝窑与北宋汴京官窑-从汝窑址考古资料看宋代官窑的出現及官窑制度之形成》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举办“探讨北宋汝窑青瓷之谜国际研讨会”论文,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編輯,2009年。
(22)唐俊杰《汝窑、张公巷窑与南宋官窑》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举办“探讨北宋汝窑青瓷之谜国际研讨会”论文,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2009年。
(23)小林仁《汝窑之谜-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发掘和汝窑的性质》论文,刊于《北宋汝窑青瓷-考古发掘成果展图录》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编辑,2009年。
(24)叶寘《坦斋笔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中华书局,1959年。
(25)顾文荐《负暄杂录》元·陶宗仪《说郛》卷十八,商务印书馆,1927年。
(26)刘春迎《揭秘开封城下城》科学出版社,2010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筒 乾隆 瓷 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