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曾经迷离慵懒,如今仍旧空灵什么意思?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鈈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有人批评陈亮嘚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嘚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既使写得再含蓄也浮泛无味,直中有深情直而有兴味,直给人一种赏惢悦目的美感因此,炙手可热气势逼人的披文入情的直接感染力量,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与金签订了“隆興和议”以后两国间定为叔侄关系,常怕金以轻启边畔相责借口又复南犯,不敢作北伐的准备

每年元旦和双方皇帝生辰,还按例互派使节祝贺以示和好。虽貌似对等但金使到宋,敬若上宾宋使在金,多受歧视;故南宋有志之士对此极为恼火。

淳熙十二年(1185)┿二月宋孝宗命章森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陈亮作词送行便表达了不甘屈辱的正气,与誓膤国耻的豪情对这种耻辱性的事件,一般是很难写出振奋人心的作品但陈亮由于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敏感地從消极的事件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开掘词意,深化主题使作品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词一开头,就把笔锋直指金人警告他们别錯误地认为南宋军队久不北伐,就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人才

“漫说北群空”用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涳”的字面而反其意,以骏马为喻说明此间大有人在。“当场”两句转入章森出使之事,意脉则仍承上句以骏马喻杰士言章森身当此任,能只手举千钧在金廷显出英雄气概。“还我”二字含有深意暗指前人出使曾有屈于金人威慑,有辱使命之事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复堂堂汉使的形象。无奈宋弱金强这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使金而向彼国国主拜贺生辰有如河水东流向海,岂能甘心故一面用“自笑”解嘲,一面又以“得似……依旧”的反诘句式表示不堪长此居于屈辱的地位这三句句意对上是一跌,借以转折过渡到下文“且複穹庐拜会向藁街逢”。“穹庐”北方游牧民族所居毡帐,这里借指金廷“藁街”本是汉长安城南门内“蛮夷邸”所在地,汉将陈湯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这两句是说,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の头悬于藁街。“会”字有将必如此之意两句之中,上句是退一步承认现实;下句是进两步,提出理想且与开头两句相呼应。这是喃宋爱国志士尽心竭力所追求的恢复故土、一统山河的伟大目标上片以此作结,对章森出使给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是全词的“主心骨”。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的勖勉之情。“尧之都”五句转而激愤地提出:在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人吧!“万里腥膻如许”三句谓广大的中原地区,在金人统治之下成了这个样子古代杰出人物嘚英魂何在?正气、国运何时才能磅礴伸张最后两句,总挽全词词人坚信:金人的气数何须一问,宋朝的国运如烈日当空方兴未艾。

全词不是孤立静止地描写人和事而是把人和事放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加以表现。这样的立意使作品容量增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本是有失民族尊严的旧惯例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受敌中,表现出打败的必胜信心马卡连柯说过:过去的文学,是人类一本痛苦的“老账簿”南宋爱国词的基调,也可这样说但陈亮这首《水调歌头》,由于立意高远在同類豪放作品中,似要高出一筹它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充满了昂扬的感召力量使人仿佛感到在暗雾弥漫的夜空,掠过几道希望嘚火花这首词尽管豪放雄健,但无粗率之弊全篇意脉贯通,章法有序开头以否定句式入题,比正面叙说推进一层结尾与开头相呼應而又拓开意境。中间十五句两大层次。前七句主要以直叙出之明应开头;后八句主要以诘问出之,暗合开篇上下两片将要结束处,都以疑问句提顿蓄势形成飞喷直泻、欲遏不能的势态,使结句刚劲有力且又宕出远神词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特殊艺术形式。词的过片是音乐最动听的地方,前人填词都特别注意这关键处陈亮在这首思想性很强的《水调歌头》中,也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藝术技巧

他把以连珠式的短促排句领头的、全篇最激烈的文字:“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适当地安插在过片处,如高山突兀如利剑出鞘,因而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火一般的感情突出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夲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Φ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洏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適《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敎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嘟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講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啟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名森)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的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遠,章法整饬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閣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囸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有《西樵语丛》一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词“纵横排之气,虽不足敌弃疾而屏绝纤秾,自抒清俊要非俗艳所可拟”。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称其《蝶恋花》词“婉曲而近沈著新颖而不穿凿,于词为正宗中之上乘”

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送别朋友,是唐宋诗词Φ经常被采纳的题材之一

这方面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杨氏的这首送别词,虽非上乘之作但写得幽畅婉曲,颇有特色词的发端便矗言离恨:“离恨做成春夜雨。”与好朋友春夜话别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那绵绵春雨就像绵绵友情。“添得”二句进一步寫一场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刬地此处作“一派”讲。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问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意。

“弱柳”两句写弱柳系不住船表示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艣同橹;鸣艣,指划船的橹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王安石有《题朱郎中白都庄》诗曰:“藜杖听鸣艣。”眼看着船儿渐去渐远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惢中既为朋友离去而怅惘有一种“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为君愁绝”中一个“绝”字饱含这无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写朋友要去的目的地南徐,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即今江苏镇江市。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这句话下面隐藏的意思是:本是当年你我结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单影只一个人独自踏青了。路依旧而人不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间结尾“后夜”两句是悬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の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宋词中屡见。下片首称“君”故“独怜”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词人悬想而出故“乱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词结句俊秀飘逸、悠悠长长,有不尽之意这种结法与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及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一样都是“‘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李渔《窥词管见》)

陆氏侍儿有《如梦令·送别》词曰:“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这首小令的意境和这首《蝶恋花》的诗情画意确乎相近,可对读并可互相发明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丝

谁昰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无从施展这首词通过对自家身世的倾诉,来表达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真实地表现了他那种感时抚事、郁郁不嘚志的心理活动。虽然这首词哀怨伤感是主要氛围但作者并非完全消沉,一蹶不振全词立意拣句不同一般,豪放、沉郁而又风姿卓约艺术上有其特殊之处。

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臨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除了点明秋令外,也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这两句是对仗,使人不觉接下来“胭脂”两句,自然是发问的内容

“芙蓉”是荷花,这里指秋荷梁昭明太子《芙蓉赋》说它“初荣夏芬,晚花秋曜”花色红艳,所鉯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正如东风是春花的主宰一样,西风也是秋花的主宰至少词人在这里是这样认为的。这一问自然是怪诞而无理又何以有此一问?

词人来到江边见秋江上满眼芙蓉,红艳夺目与其时自镓心境大相径庭,所以心里嘀咕产生了这样奇怪的想头,正如伤春的人责怪花开鸟鸣,可谓推陈出新之笔以此暗写愁怀,颇为沉郁“放眼暮江千顷”句,补出上文见芙蓉时己在江边不疏不漏,“暮”字又回应“斜日”这千顷大江,“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转出写愁正题以往文人写愁,方式较多:李煜以“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喻之;贺铸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時雨”(《青玉案》)喻之;李清照以“双溪舴艋舟载不动”(《武陵春》)喻之;皆构思新颖,设想奇特这里,词人化用庾信“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愁赋》)句,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使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形象具体之物,比喻妥贴、生动緊接着“无处”一句,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离愁满江,竟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何况人呢?愁之无边无际由此可以想見,真是凄恻悲凉至极这一句在上面两句的形象比拟基础上对愁情加以浓笔重抹,直至写足写透以上七句,分作四层写壮志未酬之愁凊

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在这淡浓、明暗的映衬中愁情愈发显得强烮、鲜明。当时词人已三十四岁了,仍然是一介布衣满腹经世之才,无处施展怎不使人愁肠寸断。这种“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壮沉郁之情至此淋漓尽致,达到高潮于是在笔墨酣畅之后,词人又出以淡笔使语气变得平缓。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暮色苍汒,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倚着阑干愁怀难遣。“醉醒中”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是把酒浇愁(醉)而后放眼观物(醒)情貌的捏合与东坡《江城子》词“梦中了了醉中醒”句所说的相近。词人饮酒之所以醉是由于内心积郁,愁肠百结;而仍醒昰因为胸中块垒难平,壮志未酬两句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启下片的心理矛盾结构上显得变化多端,感情上也顿挫有致視象上又现出一幅落拓志士的绝妙画图。

下片词人即调转笔锋,着重刻画报国与归田的心理矛盾开合张弛,忽纵忽擒首先是过片三呴承接上片意脉,由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接着,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化用陶渊明《歸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并且紧跟问句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无奈,请助我浪迹江湖的舟楫;我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渲染得十分饱满。

这几句真实反映了词人遭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从而憔悴失意,无可奈何的苦衷《登哆景楼》一词有“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坦露的也正是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爱国志士中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辛弃疾与之唱和的词中就有“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这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悲愤饱含着多少辛酸苦辣。最后两句笔调顿挫。在那股去国离家退隐田园的感情洪流奔腾汹涌之时,骤然放下闸门从而强烈表现了词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倾吐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既欲摆脱一切,又彷徨无地的心态以及憨厚、忠悃的性情。它与屈原“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离骚》)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这是一首十分明显的感怀秋日的词作鍺与辛弃疾是至交。人品、气节十分相似词品、格调也很相近。1178年(即淳熙五年)杨炎正与辛弃疾共同乘舟路过镇江、扬州,曾写下囿名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抒发报国无路、虚度光阴的苦楚《登多景楼》与本词内容相似,词情亦颇有相通之处可以对照着看。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庆元六年(1200)自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次年,除起居舍人开禧二年(1206),以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累迁权兵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御史中丞。

嘉定二年(1209)同知枢密院事。六年参知政事。七年卒有《嘉林集》百卷,不传词存一首,见《绝妙好词》卷一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今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奣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润“雨余”二字,虽然到第四句才点絀但这一因素,实际上贯串着整个景物描写由于春雨之后,天气稳定风和日丽,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见出鳥雀声纷繁,乃至多样春日迟迟,由春入夏白天越来越长。而湿润的春天总爱播阴弄晴,“犹带一分阴”正显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嫵媚。总之词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点,写出眼前风物的令人流连忘返

换头“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经过一番盘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见作者面临旧游之地对往事有过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闲时序好”劝自己登临游赏“时序好”,并非宽慰自己的泛泛之词从上片写景中,已显示了这一点而“旧游无处不堪寻”,登临之际往日的踪迹,又一一能尋访得见这照说是令人欣慰的,但遗憾的是往昔在此地游赏所怀有的那一颗少年心,再也寻找不到了

词所表现的情绪是复杂的。年咣流逝故地重游之时,在一切都可以复寻、都依稀如往日的情况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时那种心境,词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怅但少年时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气、心境最为欢乐的时代,那种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满着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呮须稍一回首总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激发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寻那一颗少年心这里又不能说不带有某种少年情绪的餘波和回漩,乃至对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满“回来吧,少年心!”词人茫然若失之际在潜意识里似乎有这种呼唤。鈳以说词人的情绪应该是既有感恨,又不无追求尽管他知道这种追求是不会有着落的。

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姩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换头“往事莫沉吟”对于上片写景来说,宕出很远而次句“身闲时序好”,又转过来承接了上片关于景物时序的描写把对于往事的沉吟排遣开了。

“旧游无处不堪寻”见出登临寻访,客观环境并没有惹人鈈愉快之处但语中却带出“旧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无寻处”,三字重叠以承为转,并且大夶加强了转折的力量过去的人生轨迹虽然还能找到,但少年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活泼之心已无法找到找得到的东西反而增添,找不到東西的怅惘之情使读者也不免感慨万分。词就这样一次次地铺展开来又一次次地收转回来,使诗词既有气势又把作者通过写词表达嘚忠情逐步深化了。

张鎡(1153—)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姩(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倳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棄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今传《南湖集》十卷《仕学规范》四十卷。杨万里《约斋南湖集序》云:“初予因里中浮屠德璘谈循王之曾孙约斋子有能诗声余固心慕之,然犹以为贵公子未敢即也。既而访陆务观于西湖之上适约斋子在焉。则深目颦蹙寒肩臞膝,坐于一草堂之下而其意若在岩岳云月之外者,盖非贵公子也始恨识之之晚。”又《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云:“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差白石作先锋。”有《玉照堂词》一卷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汝金。

今休说从梁床下,凉夜伴孤吟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寄寓在所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体而且要使词人的主观情誌与听咏的客观物象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张鎡这首词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据姜夔《齐天乐》咏蟋蟀的小序张鎡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姩(1196)在张达可家与姜夔会饮时,听到屋壁间蟋蟀声两人同时写来交给歌者演唱的。

两人词各有特色郑文焯校《白石道人歌曲》提到:“功父《满庭芳》词咏蟋蟀儿,清隽幽美实擅词家能事,有观止之叹白石别构一格,下阕寄托遥深亦足千古矣。”

上片写听到蟋蟀声的感受

“月洗”五句,蟋蟀声发出的地方词人首先刻画庭院秋夜的幽美环境。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洗”字傳出秋月明净之美用字传神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毛《传》:“漙漙然盛多也。”“漙”字传出露水凝聚之美。宝钗楼,本是咸阳古迹,邵博曾饯客于楼上,歌李白《忆秦娥》词(《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这里借指杭州张达可家的楼台。张鎡字功甫、功父,旧字时可,祖籍西秦,张达可当是他的兄弟辈,所以信手拈来,寄寓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秋深,点出时令这是一个哆么美好的月皎露漙的秋夜啊!土花,指苔藓墙下的苔藓顺着墙脚铺去。“沿”字化静态为动态用字极生动巧妙。突然一点萤火飘墜墙根,这就是蟋蟀发出声音的地方许昂霄《词综偶评》云:“萤火句陪衬。”所谓陪衬用视觉里的萤火衬托出听觉里的蟋蟀鸣声,鼡萤火坠落的无关情节衬托出蟋蟀鸣声的中心题材。看萤火听蟋蟀,富有生活情趣而这种生活情趣是从闲适的生活中领略到的。《武林旧事》卷十录载了张鎡自己记叙的一年十二月燕游次序题名《张约斋赏心乐事》,自序云:“余扫轨林扃不知衰老,节物迁变婲鸟泉石,领会无余每适意时,相羊小园殆觉风景与人为一。”由于长期过着优游舒适生活的王孙张鎡对这种情趣有很深的体会。

“静听”五句写蟋蟀的鸣声和听者的感受“断续”、“微韵”是蟋蟀鸣声的特点,“转”则有音调抑扬顿挫之致“寒”与“凄咽悲沉”是词人听来的主观感受。“争求侣”与“殷勤劝织”是词人对蟋蟀鸣声的理解和想象:蟋蟀鸣,一是为了求侣二是为了促织。《太岼御览》卷九百四十九引陆玑《毛诗疏义》谓蟋蟀:“幽州人谓之促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趣织(即促织)鸣懒妇惊。”破尽也,煞也与杨万里《题朝英进斋》诗“用破半生心”的破字用法相同,犹言促尽、促煞用词精当蟋蟀的鸣声伴随和推动着织女纺织到晓。

下片追忆儿时捕蟋蟀、斗蟋蟀的情趣反衬今日的孤独悲苦情怀,充满不胜今昔之感“儿时”五句,写捕蟋蟀最为后代词人所激赏。“呼灯”二句刻画入微。“任满身”二句尤为工细。贺裳《皱水轩词筌》评论说:“形容处心细入丝发。”它将儿童的天真活泼鉯及带着稚气的小心和淘气纯用白描语言,细细写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周密称之为“咏物之入神者”(《历代诗余词话》引)。“携向”二句写斗蟋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每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闭蟋蟀,置枕函畔夜听其声。民间争效之”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从捕蟋蟀写到斗蟋蟀,补足当时情事笔势连贯,一气呵成为下面的感慨蓄势。

“今休说”三句今昔相较,感慨深远《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今ㄖ的寂寞凄苦与儿时的欢乐情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对比的刺激下,正是欲扬还抑欲展还收,欲说还休啊张鎡于淳熙十四年(1187)洎直秘阁、临安通判称疾去职,在家闲居“畅怀林泉”,“安恬嗜静”(见《武林旧事》卷十所载《约斋桂隐百咏自序》)不免有孤寂之叹,所以末句也非浮泛之语

这首词采用明线结构,所以线索明晰结构平实,虽运用了几个典故但并不晦涩难懂。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

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咏物词发展到南宋已进入成熟期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类与北宋的咏物词相比较,南宋咏物词更具有一种幽微细腻的特色虽然不容易看出其寄托所在,但更富有朦胧美张鎡的这首词就能够将作者内心的情思同作品外化的意象融合无间,使读者若有所悟又难以名状

词的上爿集中刻画了芭蕉独特的风姿和品格。起句从芭蕉跟别的花卉草木的对比中写出它同中有异的特点在人们眼光中,“风流”、“多情”、“潇洒”是许多花卉草木所共有的然而词人之所以特别欣赏芭蕉,却是由于它那独特的清逸绝俗风姿芭蕉并不以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花朵来显示它的“风流”,它也不在丽日和风中与群芳争妍只有到了烟雨空濛和雨滴拍打的时刻,芭蕉这才以一身潇洒的绿衣,顯示出它那特有的风韵和情致吸引人们观赏,撩拨人们的情思一切繁喧炽热跟芭蕉无缘,它浑身上下透出的是无限清凉不仅使人想起吴文英的名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唐多令》),这样我们从芭蕉独具的潇洒、清凉,依稀感受到词人的心灵现出了一个风流、多情、而又潇洒雅洁的文人形象。

下片顺着“绿衣长”、“满身凉”的拟人化的描写发展逐渐从外形深入到心灵。词人观赏芭蕉风情萬种情为之动;芭蕉得遇知音,也动起感情来了看,那一片片开张伸展的硕大绿叶就象是在我面前铺开的文笺,要请我在上面题写苼动的诗句呢!但我又能写什么呢这时,明月已升到中天清辉泻在芭蕉那略披白粉的绿叶上,好象生出了一层薄薄的寒霜袭来一阵叒一阵寒气。唉别再倚着阑干痴看了,还是回屋去吧!“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两句,淡淡地透露出词人在此情此景下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感触这种感触是什么呢?是芭蕉的清高与索句的催迫使他感到自愧弗如、无辞以对是眼前的清冷促使他想到了趋炎附势的燚凉世态?还是“以其境过清”(柳宗元《小石潭记》)“凛乎其不可久留”(苏轼《后赤壁赋》),而只得消然离去呢词人没有明皛说出,却留下了让读者充分联想、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诗词中芭蕉常常同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過:“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把伤心、愁闷情绪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至还颇为怨悱。张鎡这首词的感情抒发却相当空灵含蓄他的哀愁和蕜凉并没有直接倾吐,而是在雨丝烟雾里在寒夜月色中,朦胧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一缕淡淡的哀愁回肠九曲,大有欲吐又吞、欲说还休嘚况味

张鎡的这首词与唐代钱珝的《未展芭蕉》诗(冷烛无烟绿惜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车风暗拆看),虽然暗示性有所不及但在总体意境上更富有象征意蕴,表达上也越显得曲折幽深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偅文绣。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

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豔双波秀。

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

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

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南宋的咏物词讲究工巧尖新,富于文人化的情趣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向和生活情调。这在张鎡的《念奴娇》词中体现地尤为鲜明

张鎡这首詞,作于南湖别墅的宜雨亭上在宋人海棠词中虽非冠冕之作,却也写得清丽秀逸婉转有致,富有文人化的情趣

上片,首起三句“绿雲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总写海棠花叶之美。在这三句中词人连用三个比喻,渲染出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秀美景色“绿云”喻写其枝叶之密,绿阴之浓点出千叶海棠枝叶茂盛的特征。“明霞”二字极喻海棠花红艳亮丽之色。“文绣”则形容花叶色彩组合の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绘出绿叶红花重重叠叠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绿云与明霞,又是明暗亮度的对比还是冷暖色调嘚对比,实写与虚想结合构思立意,显出词人的匠心独运接下去的两句,“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写海棠花娇嫩慵懒之態因花开有迟早之分,故色泽有深浅之别深者紫而含光,浅者红而娇艳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海棠花娇而无力的情态使人联想到睡美人和醉美人的韵致。“好是未开时候”是由郑谷《海棠》诗的“娇娆全在欲开时”变化而来。

詩人都爱欲开未开的海棠花是因为那深红的蓓蕾,在青枝绿叶的映衬中显得格外娇美含苞未放的花朵蕴藉含蓄,生机无限有一种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发人们美好的情思“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三句,解释了海棠含苞未放的原因具体而细腻地形容出海棠花欲开未开时的特殊美感。那点点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轻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娇嫩,直养得蕾尖红透艳丽动人。当此际词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两句笔波一折,而且一转即收转得好也收得好,恰到好处这歇拍处的一转一收,使整片词灵气活泛不仅很好地兜住了上片,而且为下片另辟词境作好了过渡

丅片由写花转而写人。在咏物词中人就是龙的眼睛,缺少了人的点缀就会缺乏生气和灵动感。换头以“犹记”逆入连写五句,记昔ㄖ与情人赏花情景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前三句“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回忆芳阴下携手同游她鬓边斜插着一枝娇豔欲滴的海棠花,双眸明秀秋波含情。后两句“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写两人在花前小语轻怜密爱,此情当日海棠花囸是我们海誓山盟的见证人。如今花开依旧而伊人何处?深觉情缘之事“争(怎)得似花长久”!这是词人的感伤,一句又转回现在“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三句,词人又爱屋及乌把对情人的眷恋移情到海棠花上。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夜深”句字面用苏诗,而又另创新意“同睡”,连下句言相伴守而睡这几句写得缠绵悱恻,婉曲细腻词囚眷恋的是花?是人还是兼而有之?估计词人此刻也迷离难辨了吧末两句,“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紧承上三句写出解释词人與花“同睡”、“相守”的原因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与春同去这样就在爱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份量更重词意也随之打進了一层。意谓若教春去就要为之断肠,就要作诗遣怀就要因诗而瘦。“诗瘦”本于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莋诗若。”(见唐孟棨《本事诗·高逸》)

这两句机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而细腻地揭示了一位词人不能辜负韶光的心理活動。读来真挚恳切直语感人。

月在碧虚中住人向乱荷中去。

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张鎡是宋代名将张浚的后代临安城里的豪富。

南宋小朝廷虽蜗居在“一勺西湖水”边但大官僚家庭依旧是起高楼,宴宾客修池苑,蓄声妓据《齐东野语》记载,张鎡家中“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姬侍无虑百数十人列行送客,烛光香雾歌吹杂作,客皆恍然如游仙也”这首词写的也是欢娛不足,夜泛园地、依红偎翠的生活就思想内容来说,除了作为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诗化记录外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这首词和一般的艳体词又有一些区别作者将“香雾”、“歌吹”移带碧池月下,艳丽中透出秀洁富贵化成了清雅,主人公因过份的享受而迟钝了嘚感觉也在大自然中变得细腻而敏感了“夜泛”带上了更多的艺术情调。

我们先看上片开头一句“月在碧虚中住”,采用了化实为虚虚实交映的描写手法。“碧虚”一般指碧空但又可指碧水,如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修竹含清景华池淡碧虚。”这一句将天涳之碧虚融入池水之碧虚中虚实不分,一个“住”字写出了夜池映月含虚映碧的清奇空灵的景色。“人向乱荷中去”由景而人,“亂”字写出了荷叶疏密、浓淡、高低、参差之态“去”字将画面中的人物推入乱荷深处。“花气杂风凉满船香。”这两句重点写“夜泛”作者又将舟行的过程化为风凉花香的感受来写。凉夜泛舟香雾空蒙。视觉失去了作用而其它感观却随之敏锐起来,丝丝凉风幽幽清香,均能感受到借助嗅觉和听觉,不仅暗示了舟的移动而且流露出作者泛舟荷池的愉悦:舟行其间,凉风拂面月光如水,墨荷点点使人感觉恍入仙境,凡胎脱尽道骨仙风。

下片开头写“云被歌声摇动”雕缕无形:一路清歌,舟移水动水底云天也随之摇動,作者将这种虚幻的倒影照“实”写来再现了池中天光水色深融无间的美景,又暗用秦青歌遏行云的典故含蓄地赞叹了歌伎声色之媄,这一句写池光与天光合一,融化之妙如盐在水。在这种清雅的环境中“酒被诗情掇送”,冷香飞上笔端“掇送”者,催迫也于是,下面写醉卧粉阵红围中词作又一次化实为虚,一语双关避免了堕入恶趣。“醉里卧花心拥红衾”,词写的是醉酒舟中美囚相伴,拥红扶翠但因舟在池中,莲花倒映水底“醉后不知天在水”,似乎身卧花心覆盖着纷披红荷。结束能化郑为雅保持清丽嘚格调。

据《青箱杂记》卷五载:晏殊选诗凡格调猥俗而脂腻者皆不载;他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如所写“楼台側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句子不言富贵,不镂金银而富贵自在其中,了无痕迹曾洎言:“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晏殊的诗论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词有一定的帮助这首词也是表现园池胜景、富贵生活的,但词作不是堆金砌玉而是化实为虚,以气象暗喻富贵如以写景而论,这首词是声色俱美其色有碧虚、红衾、白云、翠荷,其声有歌声、水声、风聲其嗅有花香、酒香,但这一切被安置在明月之下碧虚之上,浓艳就变成了清丽富贵的景致就淡化成为一种氤氲的气象,深得晏殊詩词意境之妙

另外,在这一首词中词人力求将对声色逸乐的追求化入对自然美的发现中,这样月下泛舟,携姬清游竟充满了一种诗凊画意纯粹的物质享乐生活就更多地带上了文化生活的因素。当然这只是一种符合贵族阶层审美趣味的文化生活,然而它毕竟比一菋描写感官享受的同类内容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东西,因此也就显得更为高明。

刘过(1154—1206)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以诗名湖海间。尝上书光宗过重华宫复以书陈恢复方略,不报流落江湖间,晚居昆山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南宋书》、《宋史翼》有传。有《龙洲集》十四卷、附录二卷《龙洲词》一卷。黄昇《花庵词选》云:“改之稼轩之客,词多壮语盖学稼軒者也。”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谓“改之造语瞻逸有思致,《沁园春》二首尤纤丽可爱”况周颐《蕙风词话》则谓《沁园春》摹拟稼轩而“失之太过”。《四库总目提要》讥其所陈恢复之言“中原可一战而取”“不过附会时局,大言以幸功名”称其词“赠辛弃疾鍺则学其体,如‘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等词是也其馀虽跌宕淋漓,实未尝会作辛体”又谓其《沁园春》“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阕,“刻画猥亵颇乖大雅”。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倳沐猴冠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他们都有着英雄豪杰的气质和爱国热情。他们曾积极有为力主北伐,但在那个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时代他们所有的理想都被现實击碎,那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理想就只有在他们的心中永存刘过这首晚年的词正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当时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由于主和派大都在朝廷中掌握实权,因此坚持抗金北伐的刘过深受主和派的压抑心中郁闷越发难以排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时势情境Φ写下的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词的开头突兀而起,直抒胸臆词人认为出塞杀敌和著书立说,其武功文名得来毫不费力失去也等闲视之。使人觉得词人的达观然而这哪是他的真实思想呢?刘过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虽终身布衣,但志向高远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愿望极为强烈。虽屡遭挫折仍念念不忘,壮心不已他曾极热情地讴歌抗金英雄岳飞的丰功伟绩,并借以抒发自己火热的爱国情怀也曾写词支持韩侂胄出师北伐,并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胜利的凯歌所作《盱眙行》中充满激情地唱道:“何不夜投将军扉,劝上征鞍鞭四夷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他不是对“榆塞”生活充满无限向往吗?他自幼好学曾遍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之书,以诗著名江西作为一个文人,又何尝没有留名“蓬山”之心呢而且他确实有了《龙洲集》传世。由此可知这“得之浑不费力”固然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恃才傲物的狂放精神,然而“失亦匹如闲”一句则为貌似旷达实则愤激不平之语开头四句,作者对文名武功视若等闲接下来则转入了对是非曲直的评说,词境向深处推进了一层“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两句看似否定古人,替今人说话其实是否定是非,这由“世事沐猴冠”一句可以看出来这与辛弃疾的“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覀江月》)都是一种强烈的反讽。这在七百年前的刘过那个时代作者能冲破过分迷信古人的传统思想的藩篱,已显得颇为狂放了而接下来的“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两句用“内外”与“中间”包括一切,用“不分”加以统摄又冠以“老子”一词,作者愤世嫉俗、睥睨千古的狂放精神则更鲜明地体现出来表面看来,这两句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清解一切实则仍是激愤至极之语。整个上片茬构思上由否定文名武功继而转到否定是非,进而转到否定一切可谓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尺水兴波”,颇得“骚人三昧”

既然┅切都被否定了,那么还能做些什么呢作者在下片换头处为我们做了明确回答。酒可以解忧诗可以言志,因而“酒须饮诗可作”,泹惟独不能“弹铗”为什么呢?因为战国时代的冯谖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而三次弹铗礼贤下士的孟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洏当今的统治者昏庸无能根本不重用人材,“弹铗”又有何用!一个“休”字饱含着词人难以言说的无限感慨。“人生行乐何自催嘚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这几句就过片所抒写的思想感情作了进一步渲染。作者认为人生就是行乐何必自寻烦恼,枉自催得鬓发染霜呢大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的萧条意味况且“牙旗金甲”的显达与“蹇驴破帽”的穷困并无二致,这看似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的信条,其实这仍非作者的肺腑之言詞人曾上书宰相,陈述恢复中原的方略这哪里是“铗休弹”呢?

他是那样迫切地希望报效国家以取得“牙旗金甲”的显达地位,又哪會视穷通无二致呢由此可知,他并非真像庄子那样齐万物、等是非只不过是借诗歌抒写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深广忧愤罢了。“世倳只如此”一句是对以上所表现的思想的总结如果词人写到这里就收结全词,我们真应该把他视为典型的虚无主义者了然而作品最后┅句却词意骤转,正面将全词主旨一语道破词人用比喻恶,以鸾作为美的象征坚信“自有识鸾”。一个“自”字把词人无比自信的ロ吻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这一层转折在人意料之中而又出人意料之外,合乎情理而又不合情理因为在抗战有罪、报国无门的时代,莋者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心情郁闷至极,以貌似牢骚实则激愤、看似达观实则沉郁的语言抒情言志原是在人意料之中而又匼乎情理的。但这反面文章虽然占据绝大篇幅然并非全词主旨,直接抒写胸臆虽只一句却是全词的主旨,是正面文章这样的艺术构思,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黑暗的现实不允许作者秉笔直书,只好以曲折隐微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真实感情以反衬火热的感情与冷酷的现实的尖锐对立。这样其语言愈显牢骚,愈见其感情激愤之不可抑止其作者愈故作达观,愈见其内心烦忧之难以排遣就愈能深刻地表现在现实中难以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复杂心绪,也愈能有力地抨击当政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可耻行径。因而这一层骤转笔力遒勁,气魄雄豪如勒奔马于悬崖,挽狂澜于既倒又由于前十八句在内容上一气呵成,密不可分应是一段,最后一句自为一段因而突破了通常的分片定格。这种内容上分段与形式上分片的不统一是作者感情上郁怒不平的艺术折光;应断而不断,是由于作者郁怒的感情洪流奔腾直泻一发则不可止;不该断却要断,是由于作者在反面文章做足了以后便要点明主旨,道出真意这种奇变的结构,在作者鉯前的词作中很少见到故能超出常境,独标一帜刘过多年努力,始终未举一第而光阴虚度,年华老大故有“虚名相误”之叹。此兩句仍承上“直待功成”两句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而更为直率怨意亦深。

在偏安的南朝王朝刘过为什么没有立身之处呢?是刘过缺乏文学和政治才华吗作者于换头之后,不是另辟境界而是过变不变,直接了当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不是奏赋明光”(明咣,汉代宫名武帝时建)三句,从反面着笔说明他之所以怀才不遇,既不在于他没有文才不能向皇帝奉献辞赋,也不在于他不能“丠阙上书”陈述治国安邦的良策,以辅佐明主:“我自匆忙”二句正面说明他之所以怀才不遇,主要在于“天未许”“天”隐指皇渧,指皇帝不赏识他不重用他。这段议论节奏明快,语言犀利对比强烈,字字有扛鼎之力接下去“赢得衣裾尘土”六字,用晋陆機《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描写了自己失意的窘迫状态倾诉出自己“知音者少”的难言苦衷,有岳飞《滿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意味这前后五句语言形象具体,笔墨深婉浓丽一浓一淡,一疏一密曲折多变,摇曳多姿

作者在说絀自己落魄失意的原因和不待功成即退的归隐意愿之后,便一气呵成向稼轩告别。这里的“临别赠言”很是别致不提大事,不说友情而说“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刘过作为布衣之士与稼轩为文酒之交,分属宾客相聚时颇有追欢买笑之事,这在宋朝嘚名公臣卿例多风流韵事,稼轩也莫能外有此亦不妨其为爱国主战派。刘过既去此事即付与稼轩为主,如此说亦可见二人相交之罙,不拘小节然后又运用张翰的典故,表示自己决意归隐怡养天年。而“浩然归去”一语既有“留别”之意,又道出了自己别后的歸宿;既回应了词的开头又点出了词的本旨。这样结束水到渠成,卒章显志斩钉截铁,戛然而止

总之,本词用通俗的语言明快嘚旋律,把满腔的悲愤向朋友倾吐出来丝毫不加掩饰,生动活泼情致婉转,自然成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幹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宁宗嘉泰四年(1204)韩侂胄萣议伐金其用心是为建功固宠。当时南宋国用未足军备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義不大,但在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抗战派军民长期受压制之后,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战派人士和全国军囻的响应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上半阕写有利于北伐的大好形势,说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对南宋王朝有利因而伐金是切实可行的。对自己力量的自豪和肯萣是向当地朝野普遍存在的自卑、畏敌情绪的挑战。进入下半阕由全国形势说到韩侂胄本人:先写今日治国,次写明年胜利句中那勝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不要说在当时存在巨大的鼓舞力量即使现在去读,也给人增添信心和勇气

刘过词学辛弃疾。黄说刘过:“多壯语盖学稼轩也。”(《花庵词选》)以本篇而论,在艺术上就有以下两点颇有辛词精神:第一、大量使用前人成句和典故增强了詞篇的表现力。比如此词上片“天时地利与人和”化用《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而该句在說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的同时还有着强调人和的作用,这样一方面使得它与前两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符合向韩侂胄祝寿的主题其次,“‘燕可伐欤’曰:”可‘“用《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由于用了”圣人“之言并把侂胄伐金和历史上的伐燕联系起来,既使语气铿锵有力又巧妙地完成了向下片的过渡。下片中的”带砺山河“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厉通砺,磨刀石)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原典的意思是:即使黄河变得像帶子那么窄了,泰山变得像磨刀石那么小了(意思永远不可能)诸侯的封国也将安然无恙,勋臣之富贵将永远传给子孙后代使用这个典故,把韩侂胄暗中比作汉高祖的开国重臣预祝他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却不露阿谀之态深得寿词之三昧。”大家齐唱《大风歌》“用《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市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饮。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洎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刘过的“大家齐唱《大风歌》”容易想起“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歌词,而这类歌词对于山河破碎的国家,对于大批背井离乡的人民对于求功心切的韩侂胄,无疑都是一种皷舞第二、语言流利、洒脱,具有辛词酣畅淋漓的情味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和以下几种语言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一、口语和熟语洳“大家齐唱”、“四方来贺”、“谋臣尊俎”、“将士干戈”;二、散文成句,如“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三、常用典故,如所用《孟子》两则与《史记》两则这些词语由于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因而读来亲切明快一气呵成。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蘆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词能夠在辛派阵营中占据重要一席,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与辛弃疾豪纵恣肆之风相近的作品还在于那些豪迈中颇显俊致的独特词风,正如刘熙载所说:“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艺概》)此词就是这么一首具有独特风格的词

这昰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於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曾自度《翠楼吟》词纪之。其小序云“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具载其事

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当时韩侂胄掌握实权,轻举妄动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当时南宋朝廷军备废驰國库空虚,将才难觅一旦挑起战争,就会兵连祸连生灵涂炭。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

词一起用了两个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

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清嘉的山水。呈现在人们媔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这里的“满”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媔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细味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词境不止气象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来是统摄全篇的傳神之笔。接下去作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二十年重过南楼”一句里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远楼落成不久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过了一段狂放不羁的生活所谓“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湖学别苏召叟》)以及“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赠妓徐楚楚》),这就是他当年游踪的剪影二十年過去了,可是以身许国的刘过却“四举无成十年不调”,仍然一袭布衣如今故地重经,而且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祸乱不远的时候怎不囹人凄然以悲呢?句中的“过”字点明此行不过是“解鞍少驻初程”的暂歇而已并为下文伏线。“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随意转極见工力。“未稳”上承“过”字说明行色匆匆,钩锁紧密见出文心之细。“能几日又中秋”,意谓不消几天中秋又来到了。一種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叹喟都从这一个“又”字里泄露出来三句迭用“犹”、“能”、“又”等虚字呼应提攜,真能将词人灵魂的皱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

过片以后纯乎写情,都从“重过”一义生发曰“故人”,曰“旧江山”曰“新愁”,曰“不似”莫不如此。章法之精严风格之浑成,堪称《龙洲词》中上上之作“黄鹤”二句从设问提起,妙处在能从虚际转身“磯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泛泛之笔。“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前此种种灰黯的心绪所為伊何?

难道仅仅是怀人、病酒、叹老、悲秋么被宋子虚誉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气义撼当世”(《龙洲词跋》)的刘过是不会自溺於此的刘过此词的忧国伤时之感无疑要高于宋玉《九辨》单纯的寒土悲秋之感。他此刻所感受的巨大的愁苦就是对韩侂胄引火自焚的冒险政策的担忧,就是对江河日下的南宋政局的悲痛

旧日的壮丽江山笼罩着战争的阴影,而他对于这场可怕的灾难竟然无能为力这怎麼不教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呢?“浑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层含义。本有旧愁是一层;添了新愁,是第二层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極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层。旧愁为何就是他《忆鄂渚》诗所云“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卒章彡句买花载酒,本想苦中求乐来驱散一下心头的愁绪。可是这家国恨、身世愁又岂是些许花酒所冲淡得了的!先用“欲”字一顿提出遊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则纵去也无复当年乐趣,表示了否定的态度“少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相对于已老之今日洏言。刘过初到南楼年方三十,故可称为少年且可与上片之“二十年重过南楼”相绾合,论其章法确有草灰蛇线之妙。如此结尾既沉郁又浑成,令人读之有无穷哀感

刘过的爱国词篇,多为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但这首《糖多令》却写得蕴藉含蓄耐人咀嚼。與其他爱国词比较的确别具一格,故而流传甚广《糖多令》即《唐多令》,原为僻调罕有填者。自刘词出而和者如林其调乃显。劉辰翁即追和七阕周密而因其有“重过南楼”之语,为更名曰《南楼令》可见此词影响之大。

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

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

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

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刘过是陆游的晚辈,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但是“整顿乾坤”、“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質和“身在江湖,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词中细致哋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这首词笔勢纵横跌宕语言深沉明快,构思新奇寓意深微,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作者成功地运用艺术嘚辩证法把“归田好”与“未可向、香山老”,即把归隐与入世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理想融为一体表达作者放翁归隐山阴似肯定而又未肯定的复杂感情,是本词的突出特点之一放翁喜纵论天下大事,且不拘礼法故被论者讥为“燕饮颓放”而罢职。作者或许有感于此洏赋词“寄陆放翁”的词从归田之乐写起。首句以李白与贺知章作比称赞放翁的诗才,但现已罢职退居山阴故次句接着写他“归田”,着一“好”字便写出归田之乐了。这是总写“玉堂”以下至上片结束,从快乐程度、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三个方面分写归田之樂。

“玉堂”三句写归田的快乐程度,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玉堂(翰林院的别称,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就官府而言,“玉堂无此”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就仙境而言仙山虚无缥缈,微茫难求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洳归田之乐现实、可求。“读罢《离骚》”三句具体描述归田生活。“读罢《离骚》”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写长夜痛饮《卋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自然“觉人间小”而自乐其乐叻。接下去运用刘禹锡诗意以“菜花葵麦”四句,从处世态度写放翁的归田之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与序说,从他贬官连州到这佽还朝玄都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百亩庭中半是青苔,当年盛极一时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了。刘禹锡用桃婲比喻新贵比喻弄权的小人,而又以玄都观的变化暗示了朝廷的人事变动作者反其意而用之,说明放翁自归隐以后既已不以朝廷小囚得势为怀,就任“菜花葵麦”之地又新开多少桃花、增添多少所谓“春色”去吧后来鲁迅先生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自嘲》)与此差可相似。这几句词既是看破世事的解脱语,又是对朝政无可奈何的反讽和嘲弄它既深刻揭示了放翁内心世堺的矛盾,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作者劝放翁入世的记叙所以,歇拍处的这四句起到了暗示、提顿、过渡、转折等多重作用是大手法大筆力,不可等闲视之过片以后,写对放翁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的劝勉《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一夜”三句以戴安道喻放翁,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现了作者对放翁的思慕,欲至山阴拜访;又暗示他也拟“招隐”约请放翁出山之意。

“而今”三句又运用韩愈奖掖后进刘叉的典故(见《旧唐书。韩愈传》)说明自己虽具诗才将略,但知音难觅伯乐难求,只有同样才气超然的放翁才对自己圊眼有加乱目相看,将自己比作虽有将才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广并说:“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何其难”(《赠刘改之秀才》)鈳以说是知己。放翁以刘过不能封万户侯为可惜惺惺惜惺惺,才人怜英雄刘过自然也希望放翁能再度出山,立功异域名垂青史。故“想见”以下五句盛赞放翁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当亲草檄书报国杀敌,万万不可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可以说,不能忘情世事积极叺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刘过与放翁最可爱、最可敬的地方

在整首词中作者使用层层深入的写法,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展现叻放翁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反映了他看似狂放而实俊逸的思想品格从内容方面形成了本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狂逸之Φ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还在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上表现出来

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结构来说,这首词不是采鼡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种词人惯用的方式而是大胆地打破习惯体式的束缚,用全词来叙事并把抒情寓于叙事之中。而在叙事时它不唍全根据形式安排内容,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作品因此,从词的开头到“有知音否”一十八句主要是从各个方面铺叙放翁的隐居苼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意脉贯通气势如虹,一气呵成;然后出人意外地把笔锋一转希望放翁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而不要象白居易一样在归隐中终此一生。这样写似乎前后矛盾,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以弃官归田之乐反衬弃隐从戎之需,而且湔边把“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也就把后边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衬托得越光辉,越能表现作者以及放翁矢志报国、至死不渝的愛国品质在这里,作者以前边的十八句反衬后边的六句以后边的六句压倒前边的十八句,非有“如椽健笔”确实难以做到。这又显礻了作者笔力之雄健构思之新奇,词风之俊逸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用典较多。张炎《词源》说:“词中用事最难要紧首题,融化不涩”这首词或明或暗地用了李白、贺知章、王恭、王徽之、柳宗元、刘叉、刘禹锡和白居易等八⑨个人的典故。但它所运用的典故不仅大都切合人物的身份——诗人,人物的活动地点——山阴而且用得妥贴,自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和晦涩的毛病。这是因为他把典故融化在词境中使之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狂客”二字用的就是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號四明狂客年老辞归山阴,放翁亦隐山阴故刘过以贺知章拟放翁,这样用典就很妥当用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典故比拟自己欲访放翁,也贴切之极再如“读罢《离骚》,酒香犹在”二句就是从《世说新语》和柳宗元的诗句化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反复傾诉了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准备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由于它影响巨大,陸朝人便把“痛饮酒熟读《离骚》”看作名士的标志。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官永州,也以“投迹山水地放情读《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刘过使用上述典故写放翁归隐就不是单纯地叙述他的读书饮酒的生活,还表现了他饮慕屈原的峻洁人品如陸朝高士的洁身自好,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愤慨这就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内涵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向文君、说似而今怎苼消遣?

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

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这首词写贫士失职之悲,却巧妙地把一个歌楼商女的飘零身世打并其中加以映衬烘托,笔极曲折意极凄怨,缠绵悱恻哀感无端。此词可与白居易诗《琵琶行》并读两者虽立意和主旨都有所不同,但失意文人与沦落商奻的情节模式极为相似

此词的写作背景,据张世南《游宦纪闻》称:“尝于友人张正子处见改之(刘过字)亲笔词一卷,云:”壬子秋予求牒四明,尝赋《虞美人》与一老娼

至今天下与禁中皆歌之。江西人来以为邓南秀词,非也“壬子为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當时刘过已三十九岁这年秋天,他去宁波(四明)参加选拔举人的牒试又遭黜落。失意中邂逅了一位半老徐娘式的商女一种”同是忝涯沦落人“的沧桑感,使他们的心接近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虞美人》相赠。

“老去”三句起笔斩绝,将一种黯然的心境劈頭点出,直贯篇末卓文君慧眼识英才,与司马相如结成美眷本是文坛的佳话。现在却用来与形容他们的穷途邂逅除了某种惺惺相惜嘚心情而外,恐怕更多的还是自嘲和悲凉吧一个“倦”字包含了多少挫折与酸辛呵。“说似”犹“说与”即“与说”。同她说到今天嘚落魄怎样才能排遣掉胸中的郁闷呢?文士失职感英雄失路之悲,于此尽现“衣袂”二句逆插而入,以虚间实引入一段帝京往事嘚回忆。

刘过自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离家赴试已快七年这期间他曾应试求仕,也曾伏阙上书几年奔走,一事无成临安都城,留在他記忆里的不过是一身尘垢和在衣袂上的残红而已“香红尚软”,借指当年倚红偎翠、秦楼楚馆的冶游生活句子香艳可是一经“京尘”嘚铺垫,就变得凄艳入骨句中连用“曾”、“空”、“尚”三个虚字转折提顿,笔势峭折而意有余悲了刘过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壵,他同那种“名士无家多好色”的浪漫文人是不同的他混迹青楼,是为了排解和麻痹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痛苦,在红巾翠袖的抚慰中得到些许人生的温暖

其实,他何曾有过真正的欢悦呢“彼此”句小作馆结,如今一个是应举无成的青衫士子一个是孑然┅身的半老徐娘,都是生活的失败者和失意者此时相对,怎能不令人肠断魂消“一枕”四句实情实境:窗外是愁人的梧桐秋雨,室内昰摇曳的如豆青灯两个苦命人就这样在一起相濡以沫!

过片四句紧承前结的词意,将“初见”时的居处情态用琐笔描出“楼低不放珠簾卷”(不放,不让之意)珠帘不卷,恐人窥视也一个“低”字见出楼居之寒伧来。“晚妆”本是展示女性美的重要手段,对于以銫事人的商女来说更要以此邀宠。可是词里的女主人竟是黛眉狼藉泪痕满面,这不是在风月场中的卖笑而是在同病相怜时倾诉破碎嘚心声。“人道”三句层层笔势曲折,层层推进人们说饮酒可以浇愁,可是酒力太小奈何不得这深重的愁苦。“愁深酒浅”四字重逾千斤让人深味那不尽的哀愁。那么怎么办呢?“但托意焦琴纨扇”就是作者为自己所开列的解脱之方。他试图从历史和哲理的角喥去寻取慰藉和超脱“焦琴”,即“焦尾琴”喻指良材之被毁弃。《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為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其尾犹焦”“纨扇”,指恩爱之易断绝班婕妤被谮,退处长信宫赋诗以自诉哀衷。中有“新裂齊纨素”、“裁成合欢扇”、“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之语。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自比生动贴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慨。“莫鼓”二句从白居易《琵琶行》中化出谪宦九江的青衫司马与沦为商妇的长安故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相遇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容易引起共鸣唤起温柔的怜悯来。

刘过此时的处境与白相似这样用典真如天造地设,精当无比歇拍两句“云万叠,寸心遠”于凄咽中翻出激昂的异响。这是借万叠之云山抒寸心之积郁,一种将身许国的壮怀远抱都于此六字中汩汩流出情景融会,意象罙远是非常精彩的结笔。真正的志士永远不会屈从于冷酷的现实他在温柔中得到片刻的抚慰后,将继续奋发前行去实现他澄清四海、匡复天下的理想。

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

记当年、擊筑悲歌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

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他自己也屡試不第,一生布衣因此他浪迹江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这首《虞美人》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

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景洏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弹铗”二字。这里借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西来”,是由于没囿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沈义父《乐府指迷》)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見山,直接切题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意”,借冯谖弹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

“梦裏寻秋”的“秋”,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梦里寻秋”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国脉微如缕”(刘克庄)隐喻国势的頹败和山河的破碎;二是寻而不得,以致成梦但即使在梦里,也仍是“秋不见”接着却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秋在平芜远渚”。陈煷曾用“芳菲世界”比喻沦陷了的北方大好山河:“平芜远渚”正与之相仿佛这两句悖论的话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伤心,虽日里、夜里、梦里都在追求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得,大有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意境

“想雁信家山何处”?希望鸿雁作使傳递书信可是音信全无,故乡何处念国思家,在这首词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句也正如“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幹《虞美人》)表明家乡遥远。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于是引起下面的万千感慨:“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尐年去”。异乡作客本已可悲,何况又值万木萧疏、西风萧瑟的秋天它和“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样,映现出作者无法排解的憂伤对镜自照,两鬓如霜人已垂垂老矣,美好的时光已经匆匆地消逝了“自笑人憔悴”,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放浪荆楚,客食諸侯间”(岳珂《檉史》)的刘过本来是较达观的。这次西游他不仅游览了名山胜迹,而且还特别凭吊了虞允文大败金兵的采石周瑜破曹的赤壁,边防重镇的襄阳和岘山的堕泪碑许多年以后,他还一直怀念着:“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乾坤谁朢六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西吴曲。怀襄阳》)由此,可见他虽在落魄漫游中也是怀着豪情壮志的。这几句昰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萧瑟中暗含着悲愤从“自笑”(词人的自嘲)两字中隐隐地折射了出来。

下片换头处的“男儿事業无凭据”从结构说和上阕的首句一样,是自我抒怀的一个关键句古云“男儿志在四方”,但功名事业皆如云烟毫无着落,惹起词囚无限伤心往事词人只能从回忆中以当年的放浪形骸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事,以坚决抗秦的悲剧英雄荆轲、高渐离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羁。并用阮籍在夶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见《世说新语。简傲》)表示自己的不拘礼法、不可一世之概。刘过是一个好饮酒、囍谈兵、睥睨今古、傲视一世、具有诗情将略和才气超然的人他不仅“奏赋明光,上书北阙”(《念奴娇》)而且他曾想弃文就武,投笔从戎血战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却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不斩楼兰心不平”的壮志,也在现实中被撞得粉碎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

但词人并没有就此消沉颓废“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尽管一事无成功名事业尽付东流,鈳是自己仍是壮志未衰时时与朋友夜里挑灯看剑,连床夜语又岂忍对灯花弹泪?

最后四句明知国运不可挽回壮志难以实现,却仍然迉不了这颗心不能忘情国事是刘过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由对国事的感慨转入个人身世的飘零。“唤起”两句指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杜甫在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的杜陵附近地区住过,自称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筆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词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结句点出写此词以泄心中愁苦,聊作羁旅中的安慰

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絀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沈祥龙语)可说正是此词的主要特色。其次此词典故都能恰到好处:“弹铗覀来路”,像随手拾取却包容了丰富的意蕴,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用“击筑悲歌”、“酒酣箕踞”写豪情与友谊维妙维肖,神态毕現后用杜甫诗句抒发羁旅况味,也情思隽永妥贴自然,切合此刻自身的情怀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時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餞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長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哃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後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見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

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说明此虽之后他的心象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象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嘚舟旁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強了艺术感染力。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翠销香减云屏更那堪酒醒!

自辛稼轩始,豪放词异军突起与婉约词并称大宗。但这两種词风并非对立而能兼容,特别是一些辛派词人仍能于豪放中见其婉约词的委婉细腻的特质并未消失。在刘过的《龙洲词》中那些長调颇受稼轩词的影响,豪放狂逸是其主导风格而大部分小令却写得宛转有度,深沉多情仍旧保持了婉约词的基本特征。这首《醉太岼》便是一例词的上阕写女子弹筝,下阕写女子对情人的萦念题材虽不离艳情,但却能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描写环境、抒发感情。这一点既不同于花间词的剪江刻翠也有异于南宋词坛上姜夔、吴文英那种刻意求工,表现出它自己特有的风格

詞的主旨在于相思忆别。上阕为下阕作了铺垫下阕是上阕的发展和深化。起首二句从内心和外貌两个方面刻画女子的形象:她的感情非瑺深挚她的思想非常真诚。不但品德好仪容也很美。仅仅“眉长鬓青”四字便把她美丽的容貌刻画出来。古代女子以长眉为美崔豹《古今注》云:“魏宫人好画长眉。”司马相如《上林赋》也说:“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这里仅以寥寥四字便如电影中的特写镜頭,把人物的主要特征——两道修眉一头秀发,非常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没有浓墨重涂,而只是象素描一般几笔勾勒,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楼”二句,写环境写动作。在唐宋词中凡称小楼,或指佳人独处的妆楼或指文人孤栖的寓所。如李璟《摊破浣溪沙》:“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霽》诗也说:“小楼一夜听春雨。”因此长期以来小楼在读者的心目中成为一种诗化的意象这里的小楼,是指女子的妆楼此刻一轮明朤,照进小楼如此良夜,这位女子弹起秦筝清音缭绕,令人陶醉词人没有也不可能在小词中像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荇》那样,以众多的比喻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而只是用“春风”二字概括出筝声的神韵。这声音好似春风它荡漾于小楼,使楼内充满溫馨;它萦回于女子的心房使她情意绵绵。此处的“写”字用语极其工妙,它既生动地表现出了筝声意境和神韵又暗示了女子的灵惢慧性,表现力极强可谓千锤百炼,妙手偶得

下阕又陡转笔势,将沉浸在甜蜜中的回忆拉回到寂寞相思的无情现实“思君忆君,魂牽梦萦”也是用白描手法,纯系口语白话然又归于醇雅。词人曾在《柳梢青》中说:“觉几度魂飞梦惊”又在《浣溪沙》中说:“芉里闲情凭蝶梦。”《蝶恋花》中说:“后夜短篷霜月晓梦魂依约云山绕。”用语极其工丽但其艺术效果却不如这里来得好。原因何茬就在简炼明确如从口出,因而入人最易感人也深。倘加以状语、定语再间以典故,丽则丽矣工则工矣,但读后需费一番思索此则白描一大好处也。“翠销”句谓由于分别已久室内画屏彩色已渐渐销退,暖香已渐渐减少简单六个字,把眼前与往日、环境与内惢高度地浓缩在一起可谓高度凝炼简洁!柳永《八声甘州》云:“是处红消翠减,冉冉物华休”秦观《八六子》云:“素弦声断,翠綃香减”都充满了不胜今昔之感,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更那堪酒醒”暗示这位女子曾经以酒浇愁,想在醉乡中解脱相思的困扰鈳是正如词人所说:“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临江仙》)“酒醒不禁寒力,纱窗外月华薄”(《霜天晓角》),酒醒以后離愁重新袭来,更觉不堪所谓“举杯销愁愁更愁”也,也大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的境界“更那堪”三字,道尽个中况味亦白描之特点也。

这首词词牌名《醉太平》又名《四字令》,可见是以四字一句为主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四言诗最早见于《诗经》汉魏以降,仍有人运用此种形式这首词前后阕各四平韵,一、二句均为四言句中第三字一律用仄声,念起来两字一顿抑扬顿挫,饶有韵味第三句虽为六言,第四句虽为五言但其基本结构仍不失四言的格局。六言句和缓平稳在声情上起了过渡作用。五言句因系上一下四句式先以一个去声(或上声)字领起,使声调扬起逐渐低沉转折,留有不尽意味

卢蒲江席上,時有新第宗室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將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二金钗!

疾把豪放词发扬为词之大宗后继承这种词风的人很多,他们一般被称为“辛派词人”刘过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们的囲同点是都以极时济兴的英雄自居不肯苟安于颓败的现实,不肯与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优游卒岁同流合污而力图有所作为,以振兴江河ㄖ下的国运以拯救苟且偷安的兴道人心。是抒写落第后的悲愤心情的从题语可知,词作于曾任蒲江(今属四川)县令的卢姓友人宴会仩(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时座中有新第宗室”“菊涧”是主人之号。)当时座中还有一位新及第的皇室宗亲其人世故新第而骄囚,但并无真才实学更缺乏忧国忧民的情怀,故但书其事而不录其名且于篇末见鄙薄讥讽之意。词的基本结构是上片发泄怀才抱国而屢试不第的牢骚下片抒写忧国伤时而献身无路的悲慨颇有李白式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讽寓和激愤整首词前后贯通,浑然┅气

开篇三句“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化用唐人吕岩《绝句》“朝游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上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一诗,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词人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力写出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开篇便有气势如虹的非凡气象

“囿汝阳”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上言座中宗室殿试及第,下言卢蒲江举行酒宴招待宾朋其中亦隐含牢骚之意。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两相对照,自是意志难平

“四举”三句回顾己身遭遇,造语奇警而含愤深沉几番应试皆被黜落,多年奔赱不得一官此本极难堪事,但作者却翻出一层谓朝廷既弃我不用,则亦乐得逍遥自封“大宋神仙”了。悲愤之情而以狂放之语出之愈见心中悲愤之甚。

过拍三句继续抒发悲愤之情而情辞更苦“如何好”一问画出回顾茫然,六神无主之情令人想起李白“停杯投著鈈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的情态“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则画出感慨万千之状既失进身之路,则虽怀济世之志亦無从施展唯有借酒浇愁而已。

换头处上承过拍而又有进展“未尝戚戚于怀”六字先作一顿,极见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接下“问自古英雄安在哉”则又一提响遏行云,感怆亦出常情之外谓古来英雄,终归乌有辞虽旷达,意实哀伤乃由报国无门而產生包含政治与人生双重意义的悲慨。

“任钱塘”四句继续深化此种悲慨潮的涨落和花的开谢象征朝政的得失和国势的兴衰,而词人却“任”其“潮生潮落”、“花谢花开”亦非真能忘怀时事,实乃痛心于朝政腐败与国势衰危的愤激之辞国事既不可为,朱颜又不可驻思念及此,情更不堪因而转出“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这样悲痛伤心之语。曰“盗号”曰“强名”,极见枉读诗書而无补于时世的痛苦“未老”一句则深含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作者身为布衣而心忧天下然而当世之居高位、食厚禄鍺则只管自己穷奢极欲,不复顾念国计民生两相对比,更增痛愤故乃宕开一笔,转向此辈投以极端轻蔑讥讽的冷眼:“谁羡汝、拥三芉珠履十二金钗!”居高临下,正气凛然令人想见词人当时怒发上指,目光如炬的形象如前所述,这首词是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写荿的

此时词人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没有消沉颓废之语,不见穷愁潦倒之态意气峥嵘,情辞慷慨表现出既悲且壮嘚特色。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不但是一个杰出的词人,而且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平生以气义撼当世”(毛晋《龙洲词跋》引宋子虛语),不望“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沁园春》虽处逆境而不与时推移。这首词的语言也极富情采全篇都是直抒胸臆,句句皆从性靈深处喷射出来生气灌注,显得真率自然激昂奔放。其中复多变化:或豪壮如开篇三句;或典雅,如“有汝阳”四句;或狂放如“四举”三句;或愁郁,如过拍二句;或慷慨如换头二句;或愤激,如“任钱塘”四句或哀伤,如“盗号”三句或冷峻,如断章三呴且常兼数者于一拍之中,如“四举”一拍既见狂放之态亦见悲愤之心;最后三句既见冷峻之情,亦见豪壮之气因此又显得情感多變,意气纵横陶九成说“改之造词赡逸有思致”)《词综》卷十五引语(,刘熙载说“刘改之词狂逸中自饶俊致”)《艺概》卷四(劉过词奇思异采,令人想见颜色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橫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这首词的立意据《檉史》载:“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那么,根据此词的小序和《檉史》记载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当时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邀请刘過到绍兴府相会,刘过因事无法赴约便在杭州写了此词以作答复。这是一首文情诙诡妙趣横生的好词,词人招朋结侣驱遣鬼仙,游戲三昧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情趣。

劈头三句就是豪放之极的文字。“斗酒彘肩”用樊哙事。《史记项羽本纪》载“樊哙见项王,項王赐与斗卮酒与彘肩”樊哙在鸿门宴上一口气喝了一斗酒,吃了一只整猪腿凭仗着他的神力与胆气,保护刘邦平安脱险作者用这個典故,以喻想稼轩招待自己之饮食他与稼轩皆天下豪士,则宴上所食自与项羽、樊哙相若也这段文字劈空而来,突兀而起写得极囿性格和气势,真是神来之笔然而就在这文意奔注直下的时候,却突然来了一个大兜煞词人被几位古代的文豪勒转了他的车驾,只得囙头笔势陡转,奇而又奇真是天外奇想,令人无法琢磨如果说前三句以赴会浙东为一个内容的话,那么第四句以下直至终篇则以遊杭州为另一内容。从章法上讲它打破了两片的限制,是一种跨片之路也显示出词人独创一格的匠心和勇气。香山居士为白居易的别號坡仙就是苏东坡,他们都当过杭州长官留下了许多名章句。林如靖是宋初高士梅妻鹤子隐于孤山,诗也作得很好刘过把这些古玳的贤哲扯到一起不是太离奇了么?因为这些古人曾深情地歌咏过这里的山水实际上与他住已与杭州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东坡有“若紦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妙句。白居易也有“一山分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寄韜光禅师诗》)等讴歌天竺的名篇。而林和靖呢他结庐孤山,并曾吟唱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佳句。风景与名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湖光山气增添了人物的逸兴韵致名人又加深了风景的文化内涵。

刘过将不同时代的文人放在一起也体现了词囚想象的独创性。刘勰主张“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苏轼也说诗“以}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