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百年树人教师研修平台,往生不过方寸的意思

求往生的信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求往生的信愿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千万不能迷信所谓的“高僧大德”,再论为什么必须要“一门深入…_往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43贴子:
千万不能迷信所谓的“高僧大德”,再论为什么必须要“一门深入…
举个与净土宗冲突的例子来说明:
(禅宗大德)讲述【达摩与】有人问:念佛能不能成佛? 达摩祖师说: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守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我讲过【念四字洪名只是因缘循回,种善根而已】。【达摩祖师说法是,念佛不能成佛】,当时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思维念佛,五蕴炽盛,还是没有功德超出三界。所以,一定要知道,念佛只种善因。只有戒修结合,念行统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积功累德,净念相继,才能出离三界,才能在十方净土成佛。诵经得聪明;即【执著诸相】,不修禅观,不悟空理,只能是诵经为因,聪明为果。若想诵经得法益,就要离相受持,才能转聪明为智慧。
这位大德引用的这句话是达摩祖师血脉论理的。请看原文: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达摩祖师心法》无非是说道本人心,不须外求,自心即是佛的道理,这本是佛法精髓。
佛说8万4千法门,无非是破除众生各种的执著,对执著空的说有,对执著有的说空。所谓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达摩祖师心法无非是对那些【执著心外求法】的人,开示一切法不出真心的妙理。至于念佛法门,是否必须到达摩祖师说的“”的程度,才能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过我想,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法门,既然是3根普被,无机不收,凡夫乃至地狱众生也能得生的法门,就不存在达摩规定的“必须明心见性才能念佛往生极乐”的道理了。
净土宗3经论,其他有关的佛经对求生西方极乐的佛言,比比皆是。所谓千经万论,指归净土。均不见往生的条件是达摩祖师讲的那个条件。可见,达摩的本意是什么了。不过还是对那些【执著心外求法】的人,开示一切法不出真心的妙理。
因为六祖慧能坛经里也说过同样道理的话:“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我想,六祖的原意并不是在故意诽谤净土5经的,非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会“造罪”,非要跟佛祖抬杠的,无非是针对那些心外求法的人,指出“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所以,依文解字,三世佛冤。至于该大德是依文解字呢(我看过他的文章,按照他的佛学造诣,应该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还是故意为之,那就不得而知了。
抛开明心见性的话题,只提到后面“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守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的话,却不提前面“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的原话,这就很严重了。
因为忽略了这个前提,很容易导致一个结论:念佛没多大意义,不能往生。至于念佛往生的条件先不探讨,这位大德把这个前提忽略掉,无非意在说明:念佛的人是心外求法,那肯定不行了!首先肯定一点,确有些念佛人是心外求法,但这位大德却因此把念佛法门当做心外求法而不能成就的法门,就太严重了!达摩祖师规定的往生条件虽然与经文不符,但他毕竟承认念佛法门。可这个大德连念佛法门都不承认了,那还不严重吗?
如果真是这样,佛祖也用不着说净土3经或5经了,所谓千经万论,也不用指归净土了;佛祖也不要在各种净土中,独独显示西方净土的殊胜,劝人求生西方净土了!
下来我请大家看一些东西,到底什么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法门。自从中国八宗共祖龙树菩萨作易行品弘扬西方净土后,世亲菩萨又作往生论。。。这两位是印度佛教史上大乘佛教的两大集大成者,也是空宗与有宗的开山祖师。
同样是大德,看看真正的禅宗祖师是如何评价修行念佛法门的:
虚云大师(中国近代禅宗的代表人物,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复星洲卓义成居士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居士受持《佛说阿弥陀经》,熟览《印光法师文钞》,若能依而行之,则净土现成,万修万去。
禅门临济正宗三十六世祖彻悟大师:乾隆三十八年,因粹如纯大德迁居万寿寺,大师接继其职,领众熏修,专精参禅,十四年如一日,用功办道,策勉后学,乐此不疲,为大众树立典范,声名遂远扬四方,禅门宗风因此大振。后因多诸病缘,以念佛而治愈疾病。继思念佛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净土,求生极乐。我是何等人,敢不归命。何况今时已是末法时代,尤其应当遵承佛语,倡扬念佛之法。于是,决定效法古德,转禅为净,从此一意归心西方净土,专修专弘念佛法门,誓以求生净土为归宿。这是彻悟大师在佛法修学上的一大转折,也因此在中国净宗史上又出现了一代祖师。
  自此,大师停止习禅,专修专弘净土。凡是对念佛修净有障碍者,悉皆摒弃不顾。大师把数十年所有积稿,付之一炬。信心之真,愿力之切,实非常人可比。大师告诫:“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
大师开示——“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成佛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大师例举修禅行人,诸如泰首座,纸衣道人等坐脱立亡,却未明大法,未脱生死,果能回此一段精神,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必稳得上品上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乃真语、实语、大慈悲心泪出痛肠之语也。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便念其他九法界。凡起一念,必落十法界。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庄严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庄严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容互照,即是横遍十方之相。若从竖穷三际来说,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全体顿现。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众生见惑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众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于修道门中,乃【点铁成金极妙之法】。 大乘通途佛法,须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而见道殊为不易。教下必大开圆解,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而净土一门,无须见道,只要深信圣言量,信愿持名,决定往生净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进修无路。而修,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秽土。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秽土,生彼同居净土。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永断。证知,【净土一门,最初省去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果德,又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大师透辟剖析般若与净土两门大义。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空有二门互不相碍,且复相辅相成。缘起性空,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可思议第一义谛;圆融第一义谛,即是当人本源心性之异名。是知佛说种种般若门,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般若与净土二门,悉皆指归本源心性。昔有人请教莲池大师: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著。莲池大师答语深刻透辟,【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何用融通? 】 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于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别修,非狂即痴】,复何言哉,复何言哉。…… 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渡;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念佛时即见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
大师深鉴禅净二门精髓,故死心念佛,万牛莫挽。其《念佛偈》自况:“自怜自作太平僧,了生脱死却未曾,但愿名标莲芷里,不须高列上传灯。”又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向上全提入髓深,临济德山如未肯,任教棒喝恼丛林。”其不慕宗风,唯忻莲蕊之宗教情怀,以及每日十万声佛号的精勤,来自大师知见的精确。其自行化他,力量甚巨。
中国大革命家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丛林,他也讲: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净土宗六祖、也是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问曰但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他方。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答:
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 【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
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化上人: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    这“阿弥陀佛”虽然只是四个字,可是所有的佛法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边包括着。  释迦牟尼佛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人请法,譬如《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请法,《法华经》是舍利弗尊者请法。唯独这部《弥陀经》是无问而自说,没有人请法。为什么没有人请法呢?就因为没有人明白这种法。这个净土法门,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包括三藏十二部一切的经典。几十年前,我因为念佛而有所感触,曾经作了这么一首偈颂:  阿弥陀佛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诵,必至寂光不动场。  “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佛号,可是你若能念这个佛号,一切的法你都可以明白,所以说“阿弥陀佛”是万法王。五时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八教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这五时八教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边包含着。修行的人只要能专心持诵阿弥陀佛名号,一定能到常寂光净土不动道场那个地方去。一般人认为念佛是老太婆所做的工夫,有智慧的人不应该修行这个法门,这是错误的!这念佛法门,无论是有智慧或是愚痴的人都可以修,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的。三根就是上根、中根、下根。这三种人都可以修行,不是单单就是度老太婆的。  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第一,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观音菩萨是普门示现,有三十二应身。阿弥陀佛和一切众生更有缘。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师父,是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在往昔还没成佛以前,有一世做一个法藏比丘,那时他就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每一愿都是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其中有一个愿说:“我将来成佛时,我的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没有女人,那么男人从什么地方来呢?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必须要有爸爸、妈妈,然后才有子女。极乐世界若只有男人,男人也会生小孩子吗?不是的。那么极乐世界的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呀?极乐世界的人是从莲华生出来的。  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先托生到莲华胎里头。我们这儿念一句佛,那个莲华蕊就大一点,念一句佛又大一点,念的佛越多,那个莲华就长得越大,可以大得像车轮似的。等我们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等莲华一开,你这法身也现出了。花开见佛,就生出一个佛了。因此极乐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所以才说: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愿意生在西方净土,以九品莲华做为父母。九品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每一品里又分出来九品,九九就有八十一品。所有的众生若念阿弥陀佛,就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得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时候所发的四十八愿中的一个愿力,他说:“等我成佛,所有的十方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者,皆生我国,莲华化生,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阿弥陀佛发了这个愿力,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的人若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垂手接引。你看阿弥陀  佛那个接引相,一只手这么伸出来,就是想用手托着你,把你托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说: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阿弥陀佛是第一的,以九品莲华来度一切众生,威德无穷尽。所以你不要把念佛法门看得太简单了。那么极乐世界离我们这儿有多远呢?有十万亿佛土那么长的路程。  将来末法的时候,佛法会断灭,一切经典也会没有了。你看现在这个经典上有字,到了末法时代,它自己就没有字了。为什么没有呢?就因为众生罪业太深了,没有福报,所以就没有机会看见经典。不要说将来,就是现在,有的人眼睛根本也没有毛病,但是他看这个经典的字就看不清楚,看得马马虎虎的,这就是业障。有眼睛看不清楚佛法,这也就等于是末法。经典是怎么没有的呢?什么经典先没有的呢?就先从《楞严经》上没有。《楞严经》灭了之后,其他的经典继续也灭了,最后就剩下《弥陀经》。  《弥陀经》在这个世界上多住持了一百年,度了无量众生。然后《弥陀经》也灭了,这时候就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六字佛号又多住世了一百年,又度了很多很多念佛的众生。然后“南无阿弥陀佛”又减去“南无”两个字,就剩“阿弥陀佛”。那时候明白佛法的人就只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像求阿弥陀佛来救命似的那么着急念。再过一百年,连这“阿弥陀佛”四个字也没有了,那时候佛法就完全断灭了。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弥陀经》呢?就因为它太重要了,它在这世界最后才灭。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切记不要看轻了念佛的法门。好像参禅的人参“念佛是谁”?由这一句就证明,我们过去通通都念过佛的,所以才知道要参“念佛是谁”。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念过佛,哪一个念佛来着?根本就没有一个人念佛呀!
怎么又可以参念佛是谁呢?所以由这一句话头来研究,就知道我们过去生中都念过佛,不过有的念得多,有的念得少,有的诚心念,有的马马虎虎念。我们现在遇着这个法门,就不要再轻易把它放过去,应该收拾起我们已经做过的这种的工作,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
开悟了之后才知道这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声念佛。有声念佛,就是我们开静的时候,大家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有这个声音。无声念佛,就是坐着的时候还是专一其心,默默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叫默念,又叫金刚念。念佛这个法门,在佛教里是最容易修的一个法门。
  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三根就是上根、中根、钝根。   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钝根就是很愚痴的人。这个法门也是老少兼收,利钝兼收。利,就是聪明有智慧的人;钝,就是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念佛的法门,也是很容易相应的;愚痴的人修念佛的法门也很容易相应。所以这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费钱,是最方便的法门。不但是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捷径中的捷径,就是近路;近路中的近路,这种法门是最妙的法门了。   你不要以为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又有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可就多了,有说不完那么多的妙处,说不完那么多的好处。在佛住世的时候,叫正法时代,就是有佛说法,有证果的阿罗汉,有大菩萨,有一切的圣人在世间,这叫正法时代。   等佛入涅盘后,这叫像法时代。像法时代,修道的人比较少了,尽着相的人多了;执着造佛像,造种种的佛像,修行人就少了。   过了像法时代就是末法时代。这正法是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共两千年。末法是一万年。   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什么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就是佛法就要没有了;佛法没有,就是没有人信佛了,所以末法时代众生信佛的心就不坚固。   在佛住世的时候,人信佛的信心——甚至于他信佛,你想用刀杀了他,说:“你不要信佛了;你信佛,我就要用刀杀了你。”他就宁可你用刀杀了他,他也信佛。这是正法时代,人的信心就有这么坚固。   那末法时代呢,不要你说杀他;你说:“你不要信佛了。”他说:“Okay!可以。”不要说杀他,你叫他不信,他就不信;你叫他信呢?那很困难的。   你们算一算,在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这全人类里头,能有多少人信佛?这信佛的人你天天跟他讲经说法,他也将信将疑的。你要叫他去看看电影,好不好?他即刻就去了。你叫他去听经呢,“喔!坐那两个钟头很苦的,听得也没什么味道,没有看电影那样好看。”所以这是叫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你不要说杀他叫他不信佛;你就不杀他,你说你信佛了,我给你叩三个头,那你可以先信了吧?“你给我叩头干什么?”这个人哪,末法时代他就不容易信佛。信信,他也就向后转。信了两天半,没有到三天呢!他就向后转了。他说:“I am very tired.”tried, tired(累了)”,你看!这是末法人的根性,就这样子。你耳提面命说:“Not too much talking.(别讲太多话了!)? Too much talking.”(讲话太多了!)你叫他不要做什么,他一定要做;你叫他要做什么,他一定不要做,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这样。   那么末法,这个法,会灭的,会没有了。先什么灭呢?这个《楞严经》最先没有了。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都应该先研究《楞严经》。有人懂《楞严经》,这佛法就不会灭;有人会念(楞严咒),这个世界所有的魔王、天魔外道,就不敢来作怪,来兴风作浪。所以(楞严咒)是帮助世界人的最妙的一个咒;《楞严经》是护持正法的一部最好的经。楞严经先灭了,没有了,楞严咒更没有人会念了,因为太长了。我们这儿有人好像都有一年多了,(楞严咒)还念不出来。本来这(楞严咒)叫愣半年,那么在西方就有愣一年,愣两年,愣三年都没有楞完的。  那么(楞严咒)、《楞严经》先灭了,以后就到最后灭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也没有了。世界上就剩“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在世界上再存在一百年。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在《法华经》第二十三《药王本事品》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意义都相同。其他在《阿弥陀经》里所说的国土庄严、说佛的寿命、说佛的光明,以及六方佛诸佛护念等,虽然和《法华经》的文相、措词有广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一句阿弥陀佛是最上乘法,包括无量法门。
天台宗智者大师作《净土十疑论》,针对西方净土的种种疑问,作出解答,凡夫规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天台智者大师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斯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龙树作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著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你执著不求西方,你执著住在娑婆世界,即是舍彼著此,这样你也同样是执著。你若是说我求往生西方是舍此求彼,舍娑婆求极乐,说这样不合道理;那么你执著住在娑婆世界,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是舍彼(舍极乐世界)执著娑婆世界,你也是执著一边。【又转计云:】他现在就又改口说了。【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我既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也不求住在娑婆世界,那么你要住在那里啊?他就说了:此是断灭见,那么你要住那里?这种根本是强词夺理。现在你既不住娑婆世界,也不住极乐世界,那么你要住在哪里呢?这样就变成佛了,没有业了。 【故《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菩提都是空的,空无一法,完全是空无一法,那就变成断灭了。他不了解涅盘不生不灭,,还有一个妙有,以为入涅盘什么都没有了,进入涅盘的阶段茫茫渺渺的,什么都不知道,就像空无所有。正好相反,样样都明了,清清楚楚,妙用现前,无量的欢喜,无量的受益,无量清净庄严的报身全都映现出来。所以说诸法断灭相,断灭就是空无所有,断灭。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於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 “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生缘就是生起的诸缘,在因缘和合产生时。“不守自性”,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空性,结果我们不守自性,增加虚妄的执著。“求于生体”,本来就是空的东西,本来你就是安住于无所住之处,结果你现在想求一个生体,就是有一样东西,也不可得。生体就是“有”,有自性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的。 “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譬如我今天慧律法师,这是大家这么称呼我,我自己是要自称慧律,我在此时离出生已经三十六年,因为我已经足三十六岁了,我现在要在全身上下找出一个生的东西,却都是缘起的;你看到的是一直生,但是也是一直灭。在三十六年以前我没有来到这个世间,今天我会在这个世间,是假借父母的因和我的业识,所以我想要找一个生体——生体就是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在一直产生,无所从来,根本就没有,故名不生。我们今天所执著的生,全是虚妄的分别与执著,所以你有感觉它生;本来就是空、就是不生,但是你执著它是生。 “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自性,就是空性。本来就是不灭的东西,“故言不灭”,譬如说我今天有一个肉身,你们大家都称我:“慧律法师”,三十六年前,我这个肉体在哪里呢?没有啊!此时有有也是暂时的,当下就是空。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所以当下就是空性,不是离开这个毛巾,另外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所以说不是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
【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也不是说我不求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叫做无生。这样还是生,生在哪里呢?生在娑婆世界。为此《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听经的人那么多,你只说:叫那个人来。“那个”是指谁呢?所以名字虽然是假的,但是能让我们找到真人。佛法的名词虽然是假名,但是能让我们找到本性,文字般若当下即是实相。亦名中道义,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当下不坏假名,当体即空。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亦不从他生”,也不是因为某一种力量把它变化出来的,别种力量把它变化出来的,它是藉着因缘,但是因缘当体就是空。“不共不无因”,不共生就是说藉着种种力量而生,不无因,也不能说没有原因。“是故知无生”,缘起但是当下就是空性的,空性当下就是缘起。 【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虽然我们了解诸佛国土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空,但是要不坏事相,要理事圆融,理事圆融。修行就是事相,理就是无生、空性。所以而常修净土,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不能说一切无生,就教人不必求往生极乐世界。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若是有人要建造宫殿,若是依空地、空旷之处,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你在虚空中,要如何建造房子呢?意思就是说,虽然诸佛所说之法是空性的,但是一定要不坏假名、不坏事相,不坏假名、不坏事相,所以事修理圆,事要修,理都能圆满,就是于理圆,但是要事修。【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二谛就是真谛讲“空”,俗谛讲“有”。“真”就是绝对、永远的意思,也就是空;“俗”就是依照世俗而说“有”。“有”也不是“真有”,当下就是空;“空”也不是“断灭”,当下就是“妙有”。【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不相,不能破坏假名。【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有智慧的人赶紧、积极的往生极乐世界。达生体不可得,虽生净土,而本性当下就是无生,虽生而无生。“说生决定生,说去实不去。”说生,确确实实有往生极乐世界,说去,确确实实无去,因为极乐世界也在我们本性中。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被这个生的名相所束缚,闻生即作生解,他不知道生就是无生。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嗔他求生净土,别人求往生净土,就骂人消极、迷信、自私自利,只想自己跑去极乐世界。有人问:大家都要去极乐世界,谁要下地狱?谁要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我告诉他:往生极乐世界才有能力度众生,留在娑婆世界一品惑不断,怎么有能力度众生呢?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藕益大师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二语,世争传之,不知以何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无所不统,故十劫久成之导师,不在性外;心非缘影,无所不具,故十万亿刹之极乐,实在心中。惟弥陀即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唯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其有谤此者,即谤三世诸佛菩萨,毗卢顶上,翻为阿鼻最下层矣。哀哉!故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我憨翁大师又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错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辙,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印光大师云: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无量无边。求其最直捷者,莫过于参禅。傥系上根,一闻千悟,得大总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证。【能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末世实不多见。】。。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虽得开悟,而历劫以来之烦恼习气,须以种种方便对治,令其净尽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傥烦恼已断若干,犹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莫出。若只当做识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无所修持,则其误非小。以识得,而无烦恼可得,则可谓得道,此人已将生死根本斩断,故能了生脱死。若识得,而烦恼未断,何能了生脱死耶。良以参禅一法,乃仗自力法门,故比念佛法门之利益,奚啻天渊悬殊。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印光大师论禅律密净里说:A: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真实益。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  B: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  C:密宗虽云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
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法则也!
 E:但能通达经论,悟明心性,而烦惑未断,依旧轮回!  G:“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F:【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罕得其实。反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登九莲,至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衰哉。此世间学佛者大多数之通病。若学此学彼,纵将三藏十二部读得烂熟,仍于生死无关!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成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  G: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  H:净土法门,决无口传心授之事,任人于经教著述中自行领会,无不得者。  I: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善根微薄,寿命短促,欲仗自力竖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沉。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石虽重大,因有船载,可以不沉,可见自力佛力难易!  J:以禅为净,以净为禅。俾念佛者不致力于信愿,而致力于参究,纵有所悟,由无信愿,不能仗佛力往生西方,由未断惑,不能仗自力了生脱死;
K:古德多皆主持名,以下手易,而成功高也。【净土法门,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随已所乐,诸大乘经论,皆当读诵。】【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览,或恐舍此取彼。则欲了生死,难之又难矣!】  L:有谓光禁人读大乘经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说耳!【若不先将净土法门之所以,彻底明了,其于种善根,明教理,则或有之,于即生了生脱死,或恐无有希望。】以注重读诵研究,以期开悟而自证。不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事也,不知凡夫具足惑业,欲仗自力,于现生中了生脱死,甚难甚于登天!  M: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将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今之学佛者,多半皆属好高务胜,欲于大众前作大通家,并非为了生死而学佛也。】
印光大师(复周志诚居士书一)说:至于修持法门,固无高下,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其实益。以故禅宗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从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是为前鉴。(五祖,寺名。戒,即师戒,人名。师戒曾作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乃云门法孙大觉琏国师法祖,见地高超,门庭高峻,学者多畏惧不敢亲近,死后做苏东坡,大有证据。草堂,寺名。清,人名。曾鲁公名公亮,乃草堂清后身,五十七拜相,封鲁国公,亦大有证据)观此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清净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无知之人,每每错认,其失大矣。在家近事男女,以老实念佛为本。居士信佛有年,想修持定有把握矣。切勿以净土法门,看作等闲。并祈转令贵地信佛男女努力修持,一心念佛。则为最合时机也。(译文: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是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
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还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话,纵然听起来,是如此动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快便。即身成佛的意义,是说密宗功夫修到成功的时候,现身就可成道。然而这样成道,不过是了生死而已,勉强说成佛也可以。如果是真的当做成了五住究尽、二死永忘的佛,那就大错特错了。
譬如一个小孩子,剃下头发,人人就叫他和尚,或是受了三坛大戒的比丘也叫他为和尚,或是在丛林里头做方丈的也是叫做和尚。但如上的和尚,勉强也可说得,如果是当做真的和尚也是不对的。就事实来讲,是要有道德学问,能够有使人生长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和尚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中,只有释迦牟尼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释迦牟尼灭后,弥勒未来的中间要再觅个即身成佛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得的,即使释迦牟尼尊重来世应,也无示现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乾隆年间,西藏的活佛到临终的时候,能晓得死后要去哪家投胎,叫弟子们到时去接他。且在出胎时候,也能说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虽有这样本事,也还不是即身成佛。
何以知道呢?因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就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能说各种方言,一音说法,也能令一切众生皆能会得。何以西藏的活佛,中国的语言他就不懂呢?如此一件小事,就可证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况后来的活佛,死时也无遗言,生时也无表示,都是有人安排,拈阄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说了。
而且修密宗的功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专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还有遭遇魔事的危险,还不如念佛来得稳当。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请我到他家吃斋,便说他有个亲眷是学佛多年的女居士,学问也很好,已有五十多岁了,可否叫她来谈谈?我说可以的,于是就叫她来。
等到见面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年纪大了,赶快要念佛求生西方。
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
我便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下劣了。”
她又说:“我要即身成佛。”
我又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高尚了,为什么那个清净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也非你我可以做得到的事。”
像这样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实在是自误误人的。
)大师又说: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矣。大师《文钞》之《复郑慧洪居士书四》里说:汝欲开悟,岂须用参究工夫,但能念到念极情忘时,自可开悟。即不悟亦无所碍。须知有信愿,不悟亦可往生。得悟无信愿,仍是六道轮回中人。汝欲舍坦途而趋险道,是尚得谓之知净土法门乎。(你想要开悟,哪里一定要用参究的工夫,只要念佛能念到极处,使凡夫的情见忘却之时,自然能够开悟。就是不能开悟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有信愿不开悟也可以往生。而开悟没有信愿,仍然是六道轮回之中的凡夫。你想要舍弃坦途而选择险道,这样还能说是真正懂得净土法门的伟大吗?)
王龙舒:世有专于参禅者云。惟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人人可以成佛。所谓自性阿弥者。固不妄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而极其华丽。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后能成。不可据指良材。而遂谓极物像之华丽也。彼西方净土无贪无变无嗔无痴。吾心能无贪无变无嗔无痴乎。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到也。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况修净土者。不碍于参禅。何参禅者。必薄净土而不修也。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于诸菩萨乎。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
与该大德同时代的、比他更前、更高的高僧大德怎么评价呢?
太虚大师: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现熏何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这是因果通常法则,可以心识分别思量的。由这种因果通常道理,所以造上品五逆、十恶业的,当堕地狱;造中品五逆、十恶业的,当堕饿鬼;造下品五逆、十恶业的,当堕畜生。行下品五戒、十善的,感阿修罗报;行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道中;行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六欲天;行上品五戒、十善而兼四禅、八定的,可生色、无色界天。
观四谛理,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可了生死而证声闻果。观十二缘起,从缘起流转门入还灭门,由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而得解脱证缘觉果。行六度或十度而成佛果。以上所说的造三品十恶业因,感生三恶趣果,由造三品五戒、十善因,感生三善趣果,由修出世三乘学因,感得三乘圣者的果,这种由何等业因成何等报果,都是据可思议力而说的。要成就何等果,就要造何等因;并要具足必须的缘。因、就是因缘,缘、就是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在这诸缘中,又可分析胜缘、劣缘、顺缘、逆缘等等。总之、这都是可思议因缘力所成的果。现在举一个明显譬喻来说明,如人的衣食住的享用,要由勤苦劳力才能得著,每人要物质享用丰裕,就要多勤苦劳力,这本可算明确实在的理。但这种常途可思议的因果道理,却要按部就班的循序以成,不能救急;而在世间却又每每要有救急的时候,如某处遇大水灾,或其他意外灾难,惰游的固得不到生活所需,就是平日很勤劳的也被水一充而尽,失其生活了。所以这就超于平常勤劳而获的道理之外,不但不应责罚他,反须要超于灾难以外的力来救济他。这种救济力,不在被灾难的人,是在救济的人中。可见可思议因缘力所生果,虽很实在明确,但不能包括一切因缘生法。所以进一步要说明不可思议因缘生果的理。依佛法法相中,说有五种不可思议力:——   一、定力(三昧力)不可思议:若有人造了定业,依可思议力当然不可转,但依三昧加持力,就得解脱。不过、定业有浅深不同,七地以前的菩萨,及声闻、辟支佛、人、天、的定力,都很有限,虽已有了不可思议的定力,可转变境相而未必都有实用;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得了定自在力,由定力可转变一切,如可使水转成火,地转成空,一切害人的工具可转成益人的工具,地狱苦境,依定力加持可成清凉,业报逼迫可成安乐,这所变的境,不但只有相,并且还有实用。  二、通力不可思议:通、是定慧所起的用,在八地以前,定力与通力有区别,由定力所变的相,没有实用,由通力所变的可有实用。到了八地以上,定通力就一致了,都可起实用。通力的不可思议,可举世间极明显的例来说明,如催眠术的精神治疗,他对于病者也不用药,只是由两心寂感发点灵通力,使病者的身心受他支配,于是病者可愈。这种不用药而治病的,就是不可思议的通力发端;平常以药治病者,就是可思议的因缘力。  三、借识力不可思议:在阿赖耶识中,本含藏无漏种及三界、九地有漏种,若欲界有漏种遇因缘生起现行,而得欲界异熟识,于是根身、器界都是欲界系,都是欲界异熟识所变现的,所见所闻都是欲界的,不能超欲界之上。但若由定或通的不思议力的胜增上缘,可借使阿赖耶识中的色界、无色界种或无漏种生起现行,身虽在欲界,就可以借用色无色界识以变现色无色界境;或借超过色无色界识以变现出世境。且在上界也可借下界识了下界境,如色界二禅以上常在定中,前五识不起现行,但要了知欲界时,身虽在二禅,可借欲界识了欲界境。这种借识的理,可直通到佛,佛可借异生的识,使异生知佛心中的事。如佛有日在一山中,曾使弥猴知佛心中事。由不可思议的借识力,就不受可思议之识拘缚了。  四、善法力不可思议: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等流的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这一切法就是佛果所成就无漏功德法身的均等流类,就是佛的等流身。所以乃至披一一缕的袈裟,就可消灾增福;若诵经典,或供养,或佩带身上,就可免种种灾难,成种种功德。乃至如法华经上说:若读诵法华经,就可得六根清净:眼可见三千大千世界色,耳可闻三千大千世界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他身上。由不可思议的善法加持力,就可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功用。这怎么是可思议因缘力所生果能比的呢?善法力所以这样殊胜的,就是在真实恳切的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盘的信任他,依他力就可得救。如千斤的石头,投在水中就会沉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渡河,甚至于过海了。  五、愿力(誓愿力)不可思议:就是由心力集中所发生的极诚挚得意志力。如念佛的人之发愿往生,当时发愿,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愿,积久纯熟,成就为习所成的誓愿力,由此誓愿力所成功用,可以发现异乎寻常可思议因缘力所生的果。如古时有二国王相争,一王打败,于是他集中心力,立誓发愿要作琰摩王,要制罚他的敌人。由他这种强的誓愿力,果然如他的愿,就成琰摩王了,可见愿力的不可思议。  总上所说五种不可思议力,前三力是三乘圣者或成就禅定的人所有的,我们要想成就,也还要有相当加行,到了相当的程度,才能生起作用,这在一般人,似乎尚谈不到。但善法力和愿力,是人人可得到的,不必要问用功的程度的。如现在闻释迦牟尼佛所遗留的经典中说:西方有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力所成的,他这世界是为摄受十方发愿往生的众生而设的,果真信佛的所说,信有弥陀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善法力。既知他这世界是为摄受十方发愿往生的众生而设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愿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既这样容易,为什么其他的经中说:要修到地前四加行的菩萨,成就定慧,入初地时才能往生净土呢?那是就可思议因缘力所生的果而说的;若就不可思议力来说,就不然了,虽没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中恳切的愿力,就成了善根,就可与阿弥陀佛愿力相感通,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的,就成为自己的愿力所成的,极乐世界就有了分。
现在举个很普通的例来说明,如有一个富翁,他立有一个遗嘱,说他所有的财产,帮助全世界六根残缺的废人。这时若有人是已残废了的,那么这人就有享用富翁遗嘱财产的分了。发愿往生极乐的人,就有了极乐的分,亦复如是。  以上所说的善法力和愿力,与普通说的念佛法门三要素:信、愿、行、也不相违。依善法力就是信心,发愿往生就是愿力,信愿真正确定坚固,那么无论行的浅深,都能往生;不过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议因缘生果力建立的法门,所以是最殊胜的。一般念佛的人,要明白这种念佛的根本道理,然后再发心念佛,才不致受任何异说动摇。
南怀瑾:念佛三根普被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净土法门念一声佛号,叫做“三根普被”,这句话是最大的教义,也是佛教最重要的,大家却很轻视。
哪三个根呢?第一等聪明的人是上根,就是昨天我引用孔子讲的“生而知之”的人;第二等“学而知之”的是中等人;下根中最笨的人。上中下三等,三根普被。不管你高智慧或最笨的人,念一声佛号,心一静,什么魔啊鬼啊,当下都宁静了。
不然你们可以去做个试验,养一只猫,或一条狗,这些动物在动得很凶猛的时候,你静静站在前面,看着它的眼神,你的心进入它的心里头,念南无阿弥陀佛,它就安静下来了。
我以前的一个老学生,就是朱文光博士,这里老一辈的都叫他师兄,他是台湾人,他跟我最早,死得也最早,学农化的,美国留学,既学佛又学道。我吹牛给你们听,他真是大科学家,虽然学农化,什么都懂。他有科学问题解答不了的就跟我来讨论,开始做试验,讲了很多东西。
有一个阶段,他测验念佛、念准提咒的功效,把稻子、花木种两排,用念过咒子、念过佛的水浇一排,用普通的水浇另外一排。两三个月比下来,发现用念佛念咒子的水浇的稻子、花木长得非常好,比一般好上两三倍。他说开口对着那个水念大悲咒或准提咒,或念心经,或者念阿弥陀佛,效果都不一样,水的分子跟着变化。开口念和用意识默念,又是两样效果。
你们没有经验,大概古道有点经验吧。像我当年在峨嵋山上闭关,山上三年把人世间一辈子的清福已经享完了。所以我说我这一辈子的福气从此没有了。你们以为做官发财的有福气,在我看来没有福气,真的福气是清福。
在那个峨嵋山顶,到了秋天九月十月之间,已经大雪封山了,上山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可以走路上来的。要从山顶下来除非是滑冰下来。也有些和尚师兄弟们,屁股上包个大草席,拿两个手棍,从山顶上“哗”一路滑下来,那真是万山冰雪。
我那时享尽清福,每夜的月亮都看得到,不管弯弯的眉毛月,半圆的月,圆满的月。看到上空都是蓝天,加上万山冰雪,四周上下整个是水晶世界。尤其夜静更深,不要说人看不到一个,鬼也看不到半个啊。那是冷得很哦,冷到已经不知道自己冷不冷了。就在那个时候朗诵一声诗句,或者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整个大地好像都在震动。
现在我们大家在座的都住在城市中,红尘滚滚,多少烦恼。但是,自己回到小房间,乃至有一个小地方坐下来,眼睛一闭,算是自己死掉了吧!什么都不管,心中南无阿弥陀佛一念,同山顶的境界是一样的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再请看佛经中怎么说的:千经万论共指净土
 佛经述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经典众多,但专论净宗,而为净宗根本主要依据的经典,有三:无量寿经。本经为净宗群经之首要与纲要,被称为中本华严,亦名大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本经是一切大乘经典中唯一无人请示发问,也无人能发问,是世尊主动自说的一部经,在我国流通颇广,故各宗寺院与信徒多列为早晚课持诵,也称为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也称为十六观经。  另楞严经中《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与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二经虽非专论,今亦列入净宗主要依据之经典。  其他净宗所依据之经典甚多,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将有助对「信、愿、行」三资粮之充实与坚定不移,必利往生极乐净土志趣之完成。  一、观佛三昧经之一:  「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二者(略),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世尊在三部专论经典中,详实地开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又在众多经典中,屡说不倦地开示此一普被三根,万类齐收,最简易、方便、直捷、稳妥、圆顿,而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不可思议之奇特法门,吾辈行人皆当深体世尊彻底悲心之意,应拳拳服膺,恪遵实行。  《无量寿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七宝华中。住不退转。  《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大本弥陀经》: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文殊般若经》:系心一佛。专持名字。念念相续。即是念中得见过去现在诸佛。  《楞严经》: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宝积经》:他方众生。闻阿弥陀佛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  《随愿往生经》:普广菩萨白佛言。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所欲。应念而至。佛告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  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佛国土。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目连所问经》: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  《十往生经》: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观佛三昧经》:文殊菩萨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  《华严经行愿品》:普贤菩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楞伽经》: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起信论》:马鸣菩萨云。最胜方便。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  《智度论》:有诸众生。谤般若。堕恶道。虽修余行。不能得出。后遇知识。教行念佛。方得解脱。  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才。住石宗门。而作四料简。偏赞西方。上品上生。敬及冥府。  永明寿禅师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差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古德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一声佛。其福胜彼。  庐山远法师。悟摩诃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六时念佛。三睹圣像。往生净土。  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  百丈大师。马师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宗。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  清凉国师。绍华严祖位。称文殊后身。而指示弥陀即卢舍那。亦疏观经。弘扬净土。  死心新禅师。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著劝念佛文。令人发哀起信。  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澄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而卓庵普陀。专意西方。有净土集行世。  慈受深禅师。大悟倩女因缘。一偈融通五教。而谓修行捷径。无如净土。建西方道场。苦心劝众。  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震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标名上品。  中峰本禅师。得法高峰老人。学者仰如山斗。而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怀净土诗百首。劝人念佛。  圆照法师是西藏密宗贡噶活佛的亲传弟子,晚年“开专车”念佛。1993年圆寂前留下预言:“我将心留于众生。”火化时心脏久焚不化,形成一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留示众生。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