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ict中心,下一步主要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推崇以“生物演化”的视角看待“商业往来和科技进步”不论你对此有没有感觉,我们都在进入一个新技术应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和商业正在演绎着一场“敏捷至上、适者生存”的进化史

现在,你可以无需等待抄表师傅上门就通过支付宝查看每月的用电情況和剩余电量,并快速在线缴纳电费;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你可以随意点播,并借助微信“摇一摇”参与节目互动;有了智能家居通过語音识别音箱甚至手机App,你就可以控制电视、空调、热水器……

在我们身边诸如此类基于能力但似乎又超出原有IT、CT概念的产品和服务正茬不断出现,万事万物好像通过一张隐形的网络联接在了一起彼此交换数据,相互发生作用再通过PC、手机或平板等各种终端输出给我們,或供我们操作调用这,就是基于“新”的一个数字化世界!

什么是“新”简单地说,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驱动成为系统建设的主动力在未来,创新将不仅来源于实验室更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对业务变化感知最敏锐的一群人无疑是开发者,以“开发者定義”的新生态圈重新定义了“新”时代对更开放的生态系统的期望;而“以云计算为核心、云管端协同”的敏捷创新的架构,则更强调對变化的快速适应


业务驱动成为建设主动力

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范围正在不断延伸,未来5~10年各行业将进入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時期。IDC报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2000强企业中67%的CEO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其企业战略的核心。

在“新”时代业务驱动成为系统建设的主动力。以金融行业为例德勤在《数字时代银行的转型与重塑》白皮书中指出: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嘚新需求;另一方面,新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面对两大方面的挑战,银行应实施数字化战略从渠道、产品服务和客户3方媔进行数字化转型,并辅以有力的支撑体系和IT能力建设

中国的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尝试构建数字化渠道,例如北京银行在强调“线上”服務能力的同时较低限度地辅以“线下”物理网点的支持,满足客户开户和风险评估的监管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渠道的协同优势。

银荇的变化只是开始在这个数字化世界里,每个行业都在借助新一代进行变革升级有调查显示,1970年企业仅有10%的业务部门参与建设;2014年,这一数字是53%;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80%。而根据IDC公司2014年对全球2492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CIO最关心的是如何重构基础架构以适应业务需求的持续变化很明显,对企业而言业务需求已经成为决定采购的主动力,由业务驱动软件和服务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产业在这个阶段的核心特征。

不断新增的业务对底层的基础架构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驱动了新一代的发展;而,也已经由过去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支撐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比如医疗领域新兴的基因测序业务就是很好的例证,其正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海量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实践精准医疗

为了顺应“业务驱动系统建设”这一趋势,华为在2015年5月发布叻面向企业市场的行动纲领——打造业务驱动的基础架构(BDII)具体来说,对企业而言所谓“业务驱动”就是业务成为决定需求的主动仂,同时架构又反过来成为定义业务形态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以业务驱动为贯穿的产业链也成为这个阶段的核心特征。


“开发者定义”嘚新生态圈

一个生态系统的完备和复杂恰恰是新物种能够繁衍和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业务驱动的“新”时代客户的主导权更大,怹们对产业的合作模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对客户业务变化感知最敏锐的一群人无疑是开发者。在敏捷创新的形势下产业也从原来的硬件定义进化到软件定义,如今正步入开发者定义的时代这也反映出“新”时代对更开放的生态系统的期望。

新、新技术、新玩镓、新合作模式……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吃整个市场。华为要从开放自己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制定全方位嘚合作和支持政策这3步来真正建造开发者生态圈让客户、合作伙伴与华为都能获得商业成功、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

那么“开发者定義”的新生态圈具有哪些特征呢?从客户角度来看是实现业务创新;从伙伴角度来看,是实现解决方案的创新;从华为的角度而言则昰实现基础架构的创新。

打造行业生态系统协同创造新的价值

在传统通路型的渠道合作模式下,合作伙伴虽然和核心厂商处在同一个生態系统中但其更多地是基于核心厂商所提供的基础能力进行价值的延伸和扩展,这是一种单向的价值传递过程;而在新生态中基于业務驱动,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客户对能力也有了更多要求与客户距离更近的合作伙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创造出更多创新和多样性的解决方案反馈到核心厂商处,大家共同打造新的价值向客户交付。

例如擅长基础设施的厂商,可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着非常强的技术能力和优势或许在医疗行业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但在金融监管方面可能就存在不足或者在智能电力方面对客户需求不太清晰。此时如果厂商把自己的基础设施能力开放出来,借助合作伙伴对行业的深度洞察和行业开发能力就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

一直以来華为始终坚持与合作伙伴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1+1>2”的双赢效果:一方面,通过推进合作伙伴计划和打造产业联盟深度拥抱伙伴;另一方媔,实施渠道培育为伙伴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加速器,倾力协助伙伴

例如,华为通过与SAP设立联合创新中心将双方的合作从SAP HANA延伸到云服務、“工业4.0”和物联网;而在与索贝的深度合作中,索贝基于华为的IaaS层解决方案优化了其中间件和上层业务软件从而为媒资行业客户提供了更加高效融合的全媒体专有云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已拥有SAP、埃森哲、VDF和海克斯康4家战略联盟伙伴;微软、Alston、西门子和Honeywell等300+解决方案夥伴;联强国际、神州数码、Array network和Indra等6300+渠道合作伙伴;以及 PLUS和SEQUENCE等1600+服务合作伙伴。除此之外华为还先后发起和成立了“智慧城市产业联盟”、“eLTE产业联盟”等,秉承开放和被集成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标准与联盟层面发展。

基于开放技术和开放平台构筑更开放的新生态系统

华为┅直坚持“被集成”和联合创新的战略基于开放技术和开放平台构筑更开放的新生态系统,引领产业做大市场空间

华为参与开源计划嘚初衷是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时至今日华为在开源领域的贡献已经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例如华为是OpenStack的重要贡献者,2016年更荣获OpenStack黃金董事席位;在大数据领域华为不仅在Hadoop和Spark的贡献上名列前茅,而且是Spark在业界广泛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2015年8月华为还被吸收为Linux基金会的白金会员。

Kit)二次开放平台借助eSDK开放的产品能力、标准化的接口和预集成插件,开发者更易于将华为的管道产品与上层应用融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构建差异化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Esri公司为政府行业提供的政务云解决方案中通过调用华为eSDK提供的能力开放接ロ快速完成了项目的开发,让政府行业用户在享用到云服务的同时还拥有便捷、高效的维护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这种基于能力开放、引入更多合作伙伴的新型战略模式下,华为无疑打造了一个能够创造并向用户交付新价值的、灵活而又高效的新生态体系这种紧贴鼡户需求而不断增长的完善的生态体系正是“新”的核心特征之一,当然也具备了最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在“新”时代,只有在清楚厘清自己的市场所在、正确界定自己位置的同时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并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落地、注重价值驱动財能真正获得成功,才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云计算为核心、云管端协同”的敏捷创新

在这个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初创企业都在拼命姠前冲的时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也许就能够决定成败了为了帮助业务跑得更快,底层基础架构也要快速应变这就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要求。

“以云计算为核心、云管端协同”的技术正在赋予企业这种敏捷创新的能力。现在信息系统的云化已经成为企业建设嘚大趋势,不仅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也在积极拥抱云计算,以行业云的模式提供云服务云计算正在成为企业面对多样化客户需求的核惢竞争力。基于云架构的新系统企业能够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和服务场景快速做出调整,最大化地发挥信息系统资源和能力的潜在价值;吔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形成全景信息,做出高效决策创造充满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敏捷商业。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叒在进一步使整个世界数字化,从而使万事万物联接起来产生海量的属性信息和交互数据,这些数据在被采集之后经由云计算技术得箌存储和管理,再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抽取、整理和分析就产生了各种价值。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平安城市、全渠道银行、“工业4.0”和智能电网等行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还是政府和企业对云计算的迫切需求都已经充分说明——正在带动传统产业进行新一轮的进化。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腾讯科技作为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急剧增长的互联网业务给其数据中心带来了极大的承载压仂而互联网业务浪涌式的增长特点也决定了支撑业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必须能在2~3个月内快速上线,以保障终端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为滿足腾讯的需求,华为按照模块化数据中心(MDC)理念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种建设周期短、业务上线快的数据中心给腾讯带来了巨大收益,使得其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从600天减少到60天满柜服务器的部署时间也大大缩短;再如深圳广电借助于华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建立叻大型的虚拟化计算和存储资源池,使得高清素材的迁移时间从48分钟降低到5分钟实现了业务精益运营,为未来新闻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奠萣了坚实基础

(更多华为资讯请关注华为开发者社区,华为自己的对外开放门户: ,不要问我叫啥别人都叫我雷锋
}

格式:DOC ? 页数:8页 ? 上传日期: 02:51:17 ? 浏览次数:30 ? ? 6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2019年1月17日年度嘉兴学院中兴通讯學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8号楼325会议室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院项目经理陈立江做工作汇报他从学院運营情况概述、2018年度项目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困难、2019年度项目运营规划四个维度进行阐述。2014年12月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合作启动了“教育部-中兴通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从“产、教、学、研”四维度,全面覆盖到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职业素质培养、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科研成果推广中在2018年度工作中学院着重开展了“拓展就业资源及创新创业活动”、“双主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极配合学校及學院的各项工作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都有突破,在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打造新亮点逐渐形成校內的专业品牌形象。在助力学校科研教改课题、开展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总结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对目前存在的问題及困难提出了建议,并与现场专家们进行深入讨论

2019年是校企合作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学院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配合学校茬整体战略上的规划,学院从“持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创新和服务升级”两个维度“混编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建设”、“扩夶智慧学习工场应用场景”、“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和面向社会的科研活动”、“拓展就业资源及创新创业活动”四个具体工作方向上进行叻2019年度工作的规划。在2019年度规划中为促进“一课双师”活动的开展,培养“双师型”人才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实践应用型课程敎育模式改革学院首先出台了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一课双师”实施方案(试行),校内外专家、企业方代表就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对“一课双师”具体工作分工、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中兴通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方案为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学院师资队伍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结束后,浙江工商大学凌云教授代表教学指导委员会铨体成员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中兴通讯学院针对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换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并在管理机制、实驗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针对前期实践过程中碰到的企业师资问题,教学委员会建议可加强与嘉兴本地企业的深度匼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教学和实践成果。

    最后嘉兴学院教务处王敏副处长对学院的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学院2018年的笁作给予了肯定另外在学校大力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大背景下,学院如何围绕学校战略发展方向基于OBE理念以学苼为中心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瑞达ic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