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一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政治地理学组织对吗

关于战争之后世界政治格局问题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关于战争之后世界政治格局问题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时状态.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2)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旧的力量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的形成.同时主要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美苏矛盾的激化,“三八线”由美苏对日投降分界线逐渐变成了朝鲜两大政 治力量的分界线。日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宋晓芹《苏联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保 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 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 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 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 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材料四&& 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朝鲜政务院总理延亨默率领代表团参加在汉城举行的朝鲜北南方第一次总理会议。这是朝鲜半岛分裂45年后南北双方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谈。
韩国李明博政府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见了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随后,朝韩两国联合发表了关于组织离散家属团聚、尽快重开金刚山旅游、恢复开城旅游并搞活开城工业园区等5项交流事业的协议。
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韩国西部海域因发生爆炸而沉没。韩国要求朝鲜就“天安”号事件道歉,表示将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中断朝韩经贸合作和交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鲜“三八线”最初出现的原因。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折射出当今世界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西方世界的挑战材料一:第三十四款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
材料三: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1) 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世界的挑战
  材料一:第三十四款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
  材料三: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2009年11月以来,⑤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结合下表,简述⑤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降水总量 (11—2月)(mm)
平均温度 (11—2月)(℃)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mm)
&&&&&&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古今中外,许多统治者面对自然灾害和其它灾难,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以应对,或防范,或救灾,曾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教训。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共发生旱灾170次,水灾163次,虫灾55次,雹灾39次,霜冻18次,风灾31次,疫灾19次,牛疫19次,地震61次……。 (4)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五代时期灾害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指出我国古代灾害发生的原因。 材料三& 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5)根据材料三概述古代统治者的救灾措施,(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荒政”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四& 朝廷下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堤,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6)依据材料四,分析康熙、雍正年间水患较少,而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4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严重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 &&&&&& 会议指出,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工作部署,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组织和协调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几天来,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等紧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大力协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开了一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目前,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推进。总的看,救援行动是及时,救援工作是得力的,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7)结合材料五,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救灾抗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 材料六& 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8)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论断蕴涵的哲理。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下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 (3),对于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说明你的理由。(4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图文】11政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简介
总评分4.4|
浏览量17400
大小:4.3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初中教育,,,,,,,,,,,,,,,,,,,,,,,,,,,,,,,,,,,,,,,,,,,,,,,,,,,,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尔雅军事理论题目及答案
下载积分:888
内容提示:尔雅军事理论题目及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12|
上传日期: 11:53: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尔雅军事理论题目及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义政治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