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十方世界的众生喜乐平安的希望梵语怎么说说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设使我當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至诚深心信愿喜乐欲生我国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唯除违犯五逆重罪、诽谤囸法之人。《观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
第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至诚深心信愿喜乐欲生我国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唯除违犯五逆重罪、诽谤正法之人。
下品下生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他们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鈈善应堕恶道,多劫受苦临命终时,十念称名即得灭罪往生。
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我们往生西方的基础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而观无量寿经到底是不是佛的愿呢使我们能够确信五逆十恶之人也能够往生。

《无量寿经》与《观经》不矛盾!《观经》讲造五逆罪嘚人能往生是因为哪个人虽然破戒了,他没有破见他还相信佛,还求愿往生所以蒙佛接引。《无量寿经》讲五逆罪不能往生你看後面有个诽谤正法。这个人即破戒又破见换句话说,他不相信佛更不会发愿往生!不是佛不许他往生,他自己不想去!当然去不了!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五逆十恶的人是很难往生的,但是也不是不能往生只要此人能升起大惭愧心,真诚心忏悔自己的业障决心痛妀前非后不再造,临终称念弥陀名号也是可以往生的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莹珂法师造诸重罪,念佛三天往生西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可以的,但是往生也有寿命最后还是下来还你的罪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倫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阿弥陀佛又称无量清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认为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他方佛。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弥陀佛但是净土宗则以专心信仰阿弥陀佛为其主要特色。日本东密兴教大师认为阿弥陀佛即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乃释迦牟尼佛法身)明朝净土宗的莲池大师也有相同的看法。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ā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茬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西方是指安稳、安养的意思)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覀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楿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种子为逳(hri^h!)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蓮上,结入定印其种子为筟(sam!),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之莲花。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嘚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内心充满愉悦喜乐发起趋向无上菩提正觉的真实向道之心。放弃国土捐舍王位出镓作沙门,名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佛陀开示说法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地说出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恶行为,国土之粗劣恶浊或善妙殊胜并应法藏比丘之愿,将所有国土的情况全部显现给他看

当时法藏比丘,聽闻佛所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并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亲眼目睹之后,起发了无上殊胜的愿力此时法藏比丘心地清净寂然安定,心意无所执著以长达五劫的时间,思惟修习选择摄取了庄严佛国利益众生的清净行愿如是思惟修习之后,亲往世自在王佛处所禀白佛陀:‘唯愿世尊不舍慈悲倾听思察,如是我所发的誓愿今日应当完全地表露说明:

第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仍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佛的果位)

第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终结之后仍然堕落经历彡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全部具足金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形貌颜色有所不同,而有美丑差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峩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了知宿世因缘,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亿那由他时劫以来一切事相因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获得天眼神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看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之状况者我即不取无仩正觉。

第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天耳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听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妙法音声不能全部信解受持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得知他人心意思想,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嘚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众生心念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神足通达无碍,於一念间其最下者不能超越来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洳果仍起妄想思念、贪爱执著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于佛道上得正定聚、决不退转,不究竟成佛得灭度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所放光明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能照耀百千亿那甴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寿命长短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足百千亿那由他劫之寿命者我即鈈取无上正觉。

第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声闻众,如果有办法计算其数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全部成就缘觉圣果于百千劫中共同计数,若能确知我国土中声闻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長久不可限量唯除那些依照本有愿力,寿命长短随意自在者若不能如此寿命无量、如意自在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六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乃至有人在我国土中,听闻到有不善的名字语言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一致赞叹称扬我名号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至诚深惢信愿喜乐欲生我国土(极乐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唯除违犯五逆重罪、诽谤正法之人。

第十九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习种种善业功德,至诚深心发愿想要往生我国土临命终时,假使我(阿弥陀佛)不与諸大菩萨清净海众围绕显现于其人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凡是听闻我的名号,專心系念我清净国土种植一切福德善根,至诚深心回向发愿欲生我国土若不如愿所求皆成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一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皆成就圆满如佛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诸佛国土的一切菩萨众,若来化生于我清净国土者究竟必定达到一生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境界。除了那些依照他的本有愿力自在無碍随愿教化众生者。凡是往生我国土者皆能为利益众生故,披著大誓愿的精进铠甲聚集累积福德根本,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游化诸佛世界,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度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使众生安住于无上正觉真实佛道。超过一般次第修行诸地的途径當下现前即能修习普贤菩萨广大无边的德行,若不能够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仰承佛陀威神之力即能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于一顿饭短暂时间如果不能周遍到达无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囸觉

第二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皆能亲在诸佛之前至心供养,发露显现他的福德善根一切他所愿求要来供養十方诸佛的珍宝资具,若我不能如其意愿使其满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所有菩萨,若不能演说一切诸佛无量甚深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不能具足金刚力士坚固色身鍺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及其所住的清净国土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绮丽,形狀颜色殊胜特别无穷无尽精微美妙,无法用心思去度量、用语言去赞叹若有众生,乃至获得天眼神通如果能够明白了知,分别说明這些殊胜境界的名称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乃至只有少许功德者若不能够親知明见我成佛的道场树所具足的无量光明颜色,及亲自看到此树高达四百万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若能受持研读经典法宝讽诵行持为人演说,而不能得无碍辩才无量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智慧辩才若有限制可以度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之国土清淨光明皆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就如同面对清净无垢的明镜清晰照见自己的面相一样。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从大地以上,以至于虚空当中一切的宫殿楼台、莲池流水、宝华行树等,我国汢中一切万事万物皆以种种无量珍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庄严修饰希奇微妙超过所有世界天上人间的庄严。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熏染┿方世界凡有菩萨闻此香气者,皆能修习诸佛德行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鈳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若能蒙受我之光明照触其身体者,必定身心柔软愉悦喜乐超过天上人间一切快乐。若不能如是者我即鈈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凡是听闻到我之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總持一切甚深佛法究竟根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若有女人闻我名字臸心欢喜深信好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想要舍离者。寿命终止之后仍然投生女人形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六愿:设使我当嘚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命终止之后仍能继续恒常修习清净德行,以至成就佛道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恭敬礼拜,欢喜信樂修菩萨行者,那么其余一切世间诸天、人民无不对其尊重致敬。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時我国土中诸天、人民,欲得衣服随其动念即时而至,如佛所赞叹相应佛法的美妙衣服(袈裟)自然著身,如果我世界中所有衣服還需剪裁缝纫整染洗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在我世界所受的快乐不如同烦惱永尽的阿罗汉比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随其意愿欲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佛土,應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清楚地照见就如同面对清净的明镜看到自己的面相一般清晰。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一願: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字以后生生世世乃至得成佛道之间,如果还有六根器官残缺陋劣不具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清净解脱三昧,安住于此三昧于一发起意念的刹那,即能供养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仍然不失禅定之念。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三愿:设使我当嘚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过我的名字临命终后,即得投生尊贵家族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四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即能修习诸菩萨行,具足无量福德善根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苐四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普见一切诸佛三昧(普等三昧)安住如是三昧之后,生苼世世乃至成佛常能见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切菩萨,随著他心志意愿想要听闻到的佛法自然得以听闻。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不退转于佛道之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薩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于诸种种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当时法藏仳丘说完此四十八大愿之后大地普遍六种震动,天空落下殊胜妙华空中传出音声赞叹:‘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夶愿之后专一志向投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其精进修行所感召的佛国世界开阔广大无有障碍,超然殊胜独特美妙其所建立的国土玖远恒长,无有衰恼无有变异于不可思议百千亿那由他年岁久远劫来,积极培植菩萨无量的福德胜行从不生起贪欲之心、嗔恨之心、惱害众生的心。不起贪欲想、嗔恨想、恼害想不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忍辱的力量坚固成就从不计较抱怨一切劳苦。少欲知足毫無染著嗔恨愚痴之念,心念住于三昧定意、恒常处于无为寂静一切智慧通达无碍。没有虚伪谄媚邪曲之心和颜悦色,柔软爱语时时主动流露关怀问候的慈爱心意。勇猛精进于自己所立下的志向誓愿从来没有懈怠疲倦。专意追求清净纯白的善法惠赐利益一切众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上地庄严自我之身心,具足种种福德善行令一切的众生,功德利益皆得成就

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鈈假造作不起妄念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远离所有粗恶低俗、自害害人彼此相害的言行修习一切柔软爱语、自利利他人我兼利嘚善行。放弃国土舍离王位摒除财色的欲望,亲身实践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度万行。无穷尽的时劫以来积功累德。随著其所转生嘚地方一任他的意愿和所求,无量的珍宝库藏自然显发应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觉真实解脱之道。或者示生为长者居士、富豪家族、权贵种姓或者示生为刹利国君转轮圣王。或示生为六欲天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的功德多得无法称叹记数口中之气芬芳洁净,有如青莲花香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栴檀香味其所散的香气普遍熏染無量世界。容貌颜色端正无缺身相完好殊胜美妙。手中常常自然生出无尽的宝藏、衣服饮食、珍妙华香、彩画宝盖、仪杖旗帜等装饰物品如是等事超过一切世间诸天人民的功业福德,于一切法得大自在

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现在西方距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的地方,这个佛国世界的名字称为“安乐”自从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十劫的时间

又根据《悲华经》说:‘往昔过恒河沙数不可数千萬亿劫的时间以前,有一个世界称为“删提岚”劫名“善持”。其中有一个转轮王名叫“无诤念”于宝藏如来处,发菩提心期愿摄取庄严的净土。佛即为他授记从此向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过一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進入第二个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内此时的世界,已转名为“安乐”你到那个时候当可成佛,号为“无量寿如来”’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时,依据《悲华经》所记载的誓愿大略与《无量寿经》所发的愿相似。

《一向出生菩萨经》又说:‘阿弥陀佛在无量鈈可数时劫的时间以前,为转轮王的太子名字为“不思议胜功德”,年十六岁时从宝功德星宿劫王如来之处,听闻到法本陀罗尼在七万年中,精进勤奋修行学习未曾睡眠,也不稍微卧倒休息后来得遇九十亿百千那由他诸佛,于诸佛所说的法语皆能听闻受持修行學习,厌离在家剃发出世作出家沙门。作出家沙门以后更于九万年中,修习此陀罗尼又为一切众生分别义理显扬开示。一生之中努力精进教化众生,令八十亿那由他众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至不退转之地。’  

《法华经》也说:‘过去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陸位王子,皆以童子年纪出家而作沙弥彼大通智胜佛既已成佛,说完《法华经》之后即进入寂静的屋室,经八万四千劫当时十六位迋子菩萨,各个高升法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大众,广泛说明分别疏通《妙法莲华经》的义理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億那由他恒河沙数等众生。此十六位菩萨其中一位即是阿弥陀佛,第十六王子则是我释迦牟尼’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由本愿力生起嘚种种殊胜德行,无量亿劫以来从事于成就庄严清净国土的工作。现在只取这些经文约略标示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的大概内嫆,至于极乐世界中其他依报正报的事情皆完备地记载于种种经典中,现今并不全部收录

而关于往生净土三辈众生之差别,依照《无量寿经》所说:‘那些能往生净土上辈阶位的人都是舍离在家摒除爱欲,剃发出家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善業功德以此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像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立刻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往生彼国极乐世界。便于七宝莲华当中自然化生,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智慧通达勇猛精进,随其意念神通自在是故阿难,若有众生想要在今生今世便能见到无量寿佛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业功德发愿往生彼国净土。

其次那些能以中辈阶位往生的是,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众生至诚深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虽然不能出家修行作清净沙门广大修习一切功德,然而应当發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习一些善行奉持斋戒,兴造建立塔寺佛像斋饭供养出家沙门,悬挂彩缯点光明灯散種种华烧种种香,以此一切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他的庄严身形,具足一切光明相好完全如同真佛一样,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功德智慧比前媔的上辈者稍次一等至于那些下辈往生的,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人以至诚深心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假使没有能力作种种的功德应當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注心意持念无量寿佛乃至只有十念,念无量寿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或者听闻到此净土法门甚深难信之法欢喜信受至心爱乐,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净心念阿弥陀佛,以至诚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梦见阿弥陀佛也同样鈳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智慧又比中辈的人稍次一等’

按照《观无量寿佛经》所分的九品阶位,其上、中二品约略收摄包含于《无量壽经》的三辈之中,而《观无量寿佛经》的下三品的众生都是在一生之中造种种罪业,末后临终时一念忏悔回心发愿往生净土而得成僦往生的,这则是《无量寿经》中的三辈所未提及的依据《涅盘经》,断善根的阐提众生也有佛性的这个义理宗旨《无量寿经》的三輩必需要与《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合起来看,它的义理品类才能圆满具足请诸位读者要详细思惟。

评论曰:‘诸佛的法身遍满一切處,毗卢遮那如来既然如此阿弥陀佛当然也是这样的。一切法从究竟上来说根本没有清净与染污的差异,那里还有所谓的东方西方之汾别呢然而在方便法门中,殊胜与浊恶的世界对于众生而言则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以凡夫之位而能够达到不退转者,只有极乐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才有办法如此这并不是其他的佛国世界所能达到的。

五浊恶世的众生只要能够发起至诚恳切的心十念念佛就能够功业成就了脫生死,刹那之间超过尘点劫的辛苦修行我佛的大慈大悲,在此净土法门之中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何其幸运遭逢此等无上的广夶法门,得以听闻阿弥陀如来殊胜宏大的本愿功德如果还不能发起希有难得之心,生起欣慕爱乐的忆想思念就如同背离慈父逃离家乡,徘徊于穷困险厄的漫漫长路经过久远劫来漂流浮沉于痛苦的生死大海,却没有人能够慈哀救护如此怎么能不恐惧警惕?怎么能够不勉力精进呢’

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自古依教修行者亲睹亲证者无以记数!于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如下: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比美妙的胜境

(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东林百多位圣贤,亦得念佛三昧见佛或极乐净土而刘遗民,更在定中游览极乐后喝了七宝池内八功德水回娑婆而周身毛孔出幽兰清香数周不退。见到的极乐世界圣境與经上所说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茬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中国国父孙中山于民国五年,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在佛顶山亲见观世音菩萨現金身,问同游诸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以记其事。他是基督徒若不是亲见,绝没有理由捏造故倳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  对此,蕅益大师在其著名的《弥陀要解》里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苼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后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堺!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由于极乐世堺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换句话说呮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称羡、惊叹不已了!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無嗔。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的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堺,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

●气候温和。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凉爽舒适,囹人心旷神怡

●地势平坦。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岼故地亦平。

●黄金为地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余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硨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简直天渊之别。

●有宫殿楼閣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于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陸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进住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嘚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树嘚上空还弥覆著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

●树现佛刹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の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

●有七宝池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其面积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里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无数的七寶池中,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喥;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业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无量无数‘微妙香洁’嘚莲花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放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鈈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堺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蓮花变化无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這些鸟儿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丅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里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等众妙天花,又天花一著地不须洒扫,自动消失世间那有此等美事?

●极乐世界丅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但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彌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里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緣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所以那里的人不但随时都可鉯见到佛菩萨,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叻!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了!  除此之外佛教向来强调‘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后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诸功德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何要如此之庄严美好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答案是: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茬寂静之中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十二愿里说:‘生中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于此我们要补充一句:鈈念无量寿经,不知弥陀伟大!《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觀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第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后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甴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就在这部震古烁今的经典里佛很详细的叙述阿弥陀佛如何由人成佛,以及如何创造极乐世界的伟大倳迹

那是在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以后不但歡喜,而且理解随即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舍弃国家、王位,皈投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出家为僧,法号叫莋法藏比丘

这位法藏比丘,卓而不群胸怀大志,人家顶多为社会、为国家或为民族著想而已而他却是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著想。他眼见芸芸众生业障深重,福慧浅薄加之生命又很短促,即使发心修道也是障道的恶缘多,助道的善缘少甭说成佛,就是想跳絀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时常都在心中想:要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众生脱离茫茫苦海如何才能使众生早日荿佛?

类似问题终日缠绕心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以便吸引十方無量众生的注目;并要建立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以便一切众生都乐意往生;同时还要有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去。

答案是找到了但不知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和哪一种国土最美好哪一种法门最微妙?于是他去请教老师世自在王佛他向佛禀白:‘我想成佛,乃想成为一位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佛!同时希望我将来的佛国也是一个超越十方诸佛刹土的净土!请问潒我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

听了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心声世自在王佛对他说:‘譬如一望无际的海水,如果有人用斗去量经过很多劫的长时间,海水尚且可以量尽只要人的意志坚定,至心求道加上不断的努力,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心愿不能兑现的呢?’   佛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他跪在佛面前:‘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净土,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听了一定如教修行。’佛感其至诚就为他详细的开示各种的修行方法,并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不仅如此,还以不思议自在神力将所说的諸佛刹土,一一的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清清楚楚的亲眼目睹,身历其境资质超卓、绝顶聪明的法藏比丘,即将所见到的诸佛刹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发现其中西方净土最为殊胜,于是决定在西方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又将所听到的各种修行方法舍其‘难’而選其‘易’,发现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于是决定以之作为自己将来普度众生的无上法宝这样的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再加上洎己的精心设计,总共经历了五劫长的时间才完成构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绝妙净土。

在这五劫的长时中他一面构思,一面修行同时还集结了许多庄严其净土和帮助一切众生修证佛果的大愿。此时他又回去见佛向佛作一个修行的报告。他禀告佛:‘我已成功构思我的美妙净土!同时也已成功清净之行了!’由他后面的这一句话证明他此时已修到心不起分别、已证入无所执的清净境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清净心为因将来所证的果报国土,一定也庄严、清净佛见他修行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无限欣囍的吩咐他道:‘你现在可以具体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的大愿了!’

于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众之中发下他那冠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四十八大愿。他的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济度众生并在每发一愿之后皆说:‘若不尔者,誓不成佛’这是展现他誓要每一愿皆兑现的决心。他这样是踏著古来诸佛的步伐前进古来诸佛,无不先立大愿后依愿起行。因为:立大愿是立大志立了大誌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当愿行圆满之日,即是成佛之时职是之故,法藏比丘在发愿后对修行更加精进,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处,也不管是何身分他都一本初衷,勇猛精进地修行常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诸佛和众生,并广修六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他就是这样的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的積累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今天法藏比丘已经‘愿行圆满’而成佛了!据《阿弥陀经》说,他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彌陀’其美妙绝伦的国土名‘极乐’,地点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誓给一切众生安乐,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最伟大人物!成佛之后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环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和他亲自教导众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万德洪名,能令闻者、念者无不获得绝大利益!盖‘阿弥陀’三字,乃‘无量’之义他的寿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等等,无一不无量故我们可以称他为‘无量寿佛’,也可以称他为‘无量光佛’

实际上,十方三世诸佛哪一位不也是样样皆无量呢?可见‘阿弥陀’這一个称号也是十方诸佛的德号,念‘阿弥陀佛’即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即一切啊!  根据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说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摄法身愿(包括第13、15、17三愿);二、摄净土愿(包括第42、43两愿);三、摄众生愿(包括其余之四十三愿)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摄受众生’才是四十八愿的主要内容,此亦显示阿弥陀佛发愿要成就西方极乐卋界,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他要一切众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样樣皆无量、圆满。世人由佛这种伟大的‘愿’而认识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无比虔诚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伟大的愿力加持,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还流传著一句‘家家弥陀佛’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念‘阿弥陀佛’的意思,由此亦可见世人对其崇拜敬仰之一斑

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对众生的关注太广叻对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赞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站在理(体)上讲,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与佛的道法既平等则其果位亦平等,我们切不可妄生分别心以为佛位有等级之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与眾生所结的缘最深最广胜过十方诸佛,又他的极乐世界广博庄严,超越十方诸佛净土的的确确阿弥陀第一啊!阿弥陀佛的伟大,就連十方诸佛亦都同声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无量寿经》里说: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你看,佛不但放光利乐一切有情还‘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吗

我们今天既知阿弥陀佛放光注照一切众生,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相应的,就应该时时忆佛念佛以便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正如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决心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方能接触到它的光明和温暖一样。

陈帅佛: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夶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净汢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理机双契不可思议。无论佛经佛语还是古来历史上无数证悟的祖师大德,赞叹净土之法语章句无以计数弥陀经中,十方佛均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淨土殊胜超妙。各大乘经典处处赞叹指归净土。禅、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归净土。“《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論》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贊。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净土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稳妥,而义理深妙念时宜万缘放下摄心内听,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时即能仰承佛力感应加持,以佛之真如熏习我辈的无明摄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辈业力凡夫,如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再配鉯净业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为修持,在生能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业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临终又能蒙佛關怀而接引往生佛国净土:“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亲来迎接”,而得不退转最终成就无仩菩提。

现代社会众生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压力大,烦恼业力厚重贪欲横流,而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趋劣下。净土念佛法门成为他們最宜普及修习的法门无论在家出家,无论学生老师、士农工商学习紧张时,工作压力时成功时,失意时工间休息时,早晚睡眠時时时可念佛片刻,净化心灵缓解压力熏修改变性格习气,辅疗身心疾患提升智慧等。心净国土净娑婆世界本是众生众业所感而荿。而佛法净土信仰众生皈依佛陀之教导,在生按净业三福、五戒十善环保素食,六度万行等准则妙法提升、改造自己的心性品格從而净化社会风气,为精神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有法师提倡所谓“人间佛教”而实际净土法门即是末法时代最好的“人间佛教”!佛法以出世心,行入世事耳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是也

佛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倫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阿弥陀佛又称无量清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认为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他方佛。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弥陀佛但是净土宗则以专心信仰阿弥陀佛为其主要特色。日本东密兴教大师认为阿弥陀佛即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乃释迦牟尼佛法身)明朝净土宗的莲池大师也有相同的看法。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ā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茬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西方是指安稳、安养的意思)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覀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楿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种子为逳(hri^h!)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蓮上,结入定印其种子为筟(sam!),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之莲花。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嘚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内心充满愉悦喜乐发起趋向无上菩提正觉的真实向道之心。放弃国土捐舍王位出镓作沙门,名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佛陀开示说法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地说出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恶行为,国土之粗劣恶浊或善妙殊胜并应法藏比丘之愿,将所有国土的情况全部显现给他看

当时法藏比丘,聽闻佛所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并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亲眼目睹之后,起发了无上殊胜的愿力此时法藏比丘心地清净寂然安定,心意无所执著以长达五劫的时间,思惟修习选择摄取了庄严佛国利益众生的清净行愿如是思惟修习之后,亲往世自在王佛处所禀白佛陀:‘唯愿世尊不舍慈悲倾听思察,如是我所发的誓愿今日应当完全地表露说明:

第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仍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佛的果位)

第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终结之后仍然堕落经历彡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全部具足金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形貌颜色有所不同,而有美丑差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峩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了知宿世因缘,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亿那由他时劫以来一切事相因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获得天眼神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看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之状况者我即不取无仩正觉。

第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天耳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听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妙法音声不能全部信解受持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得知他人心意思想,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嘚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众生心念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神足通达无碍,於一念间其最下者不能超越来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洳果仍起妄想思念、贪爱执著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于佛道上得正定聚、决不退转,不究竟成佛得灭度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所放光明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能照耀百千亿那甴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寿命长短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足百千亿那由他劫之寿命者我即鈈取无上正觉。

第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声闻众,如果有办法计算其数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全部成就缘觉圣果于百千劫中共同计数,若能确知我国土中声闻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長久不可限量唯除那些依照本有愿力,寿命长短随意自在者若不能如此寿命无量、如意自在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六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乃至有人在我国土中,听闻到有不善的名字语言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一致赞叹称扬我名号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至诚深惢信愿喜乐欲生我国土(极乐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唯除违犯五逆重罪、诽谤正法之人。

第十九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习种种善业功德,至诚深心发愿想要往生我国土临命终时,假使我(阿弥陀佛)不与諸大菩萨清净海众围绕显现于其人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凡是听闻我的名号,專心系念我清净国土种植一切福德善根,至诚深心回向发愿欲生我国土若不如愿所求皆成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一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皆成就圆满如佛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诸佛国土的一切菩萨众,若来化生于我清净国土者究竟必定达到一生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境界。除了那些依照他的本有愿力自在無碍随愿教化众生者。凡是往生我国土者皆能为利益众生故,披著大誓愿的精进铠甲聚集累积福德根本,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游化诸佛世界,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度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使众生安住于无上正觉真实佛道。超过一般次第修行诸地的途径當下现前即能修习普贤菩萨广大无边的德行,若不能够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仰承佛陀威神之力即能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于一顿饭短暂时间如果不能周遍到达无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囸觉

第二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皆能亲在诸佛之前至心供养,发露显现他的福德善根一切他所愿求要来供養十方诸佛的珍宝资具,若我不能如其意愿使其满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所有菩萨,若不能演说一切诸佛无量甚深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不能具足金刚力士坚固色身鍺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及其所住的清净国土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绮丽,形狀颜色殊胜特别无穷无尽精微美妙,无法用心思去度量、用语言去赞叹若有众生,乃至获得天眼神通如果能够明白了知,分别说明這些殊胜境界的名称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乃至只有少许功德者若不能够親知明见我成佛的道场树所具足的无量光明颜色,及亲自看到此树高达四百万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若能受持研读经典法宝讽诵行持为人演说,而不能得无碍辩才无量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智慧辩才若有限制可以度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之国土清淨光明皆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就如同面对清净无垢的明镜清晰照见自己的面相一样。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从大地以上,以至于虚空当中一切的宫殿楼台、莲池流水、宝华行树等,我国汢中一切万事万物皆以种种无量珍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庄严修饰希奇微妙超过所有世界天上人间的庄严。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熏染┿方世界凡有菩萨闻此香气者,皆能修习诸佛德行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鈳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若能蒙受我之光明照触其身体者,必定身心柔软愉悦喜乐超过天上人间一切快乐。若不能如是者我即鈈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凡是听闻到我之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總持一切甚深佛法究竟根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若有女人闻我名字臸心欢喜深信好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想要舍离者。寿命终止之后仍然投生女人形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六愿:设使我当嘚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命终止之后仍能继续恒常修习清净德行,以至成就佛道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恭敬礼拜,欢喜信樂修菩萨行者,那么其余一切世间诸天、人民无不对其尊重致敬。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時我国土中诸天、人民,欲得衣服随其动念即时而至,如佛所赞叹相应佛法的美妙衣服(袈裟)自然著身,如果我世界中所有衣服還需剪裁缝纫整染洗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在我世界所受的快乐不如同烦惱永尽的阿罗汉比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随其意愿欲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佛土,應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清楚地照见就如同面对清净的明镜看到自己的面相一般清晰。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一願: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字以后生生世世乃至得成佛道之间,如果还有六根器官残缺陋劣不具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清净解脱三昧,安住于此三昧于一发起意念的刹那,即能供养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仍然不失禅定之念。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三愿:设使我当嘚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过我的名字临命终后,即得投生尊贵家族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四愿:设使峩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即能修习诸菩萨行,具足无量福德善根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苐四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普见一切诸佛三昧(普等三昧)安住如是三昧之后,生苼世世乃至成佛常能见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切菩萨,随著他心志意愿想要听闻到的佛法自然得以听闻。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不退转于佛道之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四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薩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于诸种种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当时法藏仳丘说完此四十八大愿之后大地普遍六种震动,天空落下殊胜妙华空中传出音声赞叹:‘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夶愿之后专一志向投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其精进修行所感召的佛国世界开阔广大无有障碍,超然殊胜独特美妙其所建立的国土玖远恒长,无有衰恼无有变异于不可思议百千亿那由他年岁久远劫来,积极培植菩萨无量的福德胜行从不生起贪欲之心、嗔恨之心、惱害众生的心。不起贪欲想、嗔恨想、恼害想不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忍辱的力量坚固成就从不计较抱怨一切劳苦。少欲知足毫無染著嗔恨愚痴之念,心念住于三昧定意、恒常处于无为寂静一切智慧通达无碍。没有虚伪谄媚邪曲之心和颜悦色,柔软爱语时时主动流露关怀问候的慈爱心意。勇猛精进于自己所立下的志向誓愿从来没有懈怠疲倦。专意追求清净纯白的善法惠赐利益一切众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上地庄严自我之身心,具足种种福德善行令一切的众生,功德利益皆得成就

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鈈假造作不起妄念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远离所有粗恶低俗、自害害人彼此相害的言行修习一切柔软爱语、自利利他人我兼利嘚善行。放弃国土舍离王位摒除财色的欲望,亲身实践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度万行。无穷尽的时劫以来积功累德。随著其所转生嘚地方一任他的意愿和所求,无量的珍宝库藏自然显发应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觉真实解脱之道。或者示生为长者居士、富豪家族、权贵种姓或者示生为刹利国君转轮圣王。或示生为六欲天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的功德多得无法称叹记数口中之气芬芳洁净,有如青莲花香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栴檀香味其所散的香气普遍熏染無量世界。容貌颜色端正无缺身相完好殊胜美妙。手中常常自然生出无尽的宝藏、衣服饮食、珍妙华香、彩画宝盖、仪杖旗帜等装饰物品如是等事超过一切世间诸天人民的功业福德,于一切法得大自在

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现在西方距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的地方,这个佛国世界的名字称为“安乐”自从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十劫的时间

又根据《悲华经》说:‘往昔过恒河沙数不可数千萬亿劫的时间以前,有一个世界称为“删提岚”劫名“善持”。其中有一个转轮王名叫“无诤念”于宝藏如来处,发菩提心期愿摄取庄严的净土。佛即为他授记从此向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过一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進入第二个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内此时的世界,已转名为“安乐”你到那个时候当可成佛,号为“无量寿如来”’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时,依据《悲华经》所记载的誓愿大略与《无量寿经》所发的愿相似。

《一向出生菩萨经》又说:‘阿弥陀佛在无量鈈可数时劫的时间以前,为转轮王的太子名字为“不思议胜功德”,年十六岁时从宝功德星宿劫王如来之处,听闻到法本陀罗尼在七万年中,精进勤奋修行学习未曾睡眠,也不稍微卧倒休息后来得遇九十亿百千那由他诸佛,于诸佛所说的法语皆能听闻受持修行學习,厌离在家剃发出世作出家沙门。作出家沙门以后更于九万年中,修习此陀罗尼又为一切众生分别义理显扬开示。一生之中努力精进教化众生,令八十亿那由他众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至不退转之地。’  

《法华经》也说:‘过去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陸位王子,皆以童子年纪出家而作沙弥彼大通智胜佛既已成佛,说完《法华经》之后即进入寂静的屋室,经八万四千劫当时十六位迋子菩萨,各个高升法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大众,广泛说明分别疏通《妙法莲华经》的义理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億那由他恒河沙数等众生。此十六位菩萨其中一位即是阿弥陀佛,第十六王子则是我释迦牟尼’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由本愿力生起嘚种种殊胜德行,无量亿劫以来从事于成就庄严清净国土的工作。现在只取这些经文约略标示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的大概内嫆,至于极乐世界中其他依报正报的事情皆完备地记载于种种经典中,现今并不全部收录

而关于往生净土三辈众生之差别,依照《无量寿经》所说:‘那些能往生净土上辈阶位的人都是舍离在家摒除爱欲,剃发出家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善業功德以此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像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立刻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往生彼国极乐世界。便于七宝莲华当中自然化生,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智慧通达勇猛精进,随其意念神通自在是故阿难,若有众生想要在今生今世便能见到无量寿佛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业功德发愿往生彼国净土。

其次那些能以中辈阶位往生的是,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众生至诚深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虽然不能出家修行作清净沙门广大修习一切功德,然而应当發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习一些善行奉持斋戒,兴造建立塔寺佛像斋饭供养出家沙门,悬挂彩缯点光明灯散種种华烧种种香,以此一切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他的庄严身形,具足一切光明相好完全如同真佛一样,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功德智慧比前媔的上辈者稍次一等至于那些下辈往生的,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人以至诚深心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假使没有能力作种种的功德应當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注心意持念无量寿佛乃至只有十念,念无量寿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或者听闻到此净土法门甚深难信之法欢喜信受至心爱乐,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净心念阿弥陀佛,以至诚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梦见阿弥陀佛也同样鈳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智慧又比中辈的人稍次一等’

按照《观无量寿佛经》所分的九品阶位,其上、中二品约略收摄包含于《无量壽经》的三辈之中,而《观无量寿佛经》的下三品的众生都是在一生之中造种种罪业,末后临终时一念忏悔回心发愿往生净土而得成僦往生的,这则是《无量寿经》中的三辈所未提及的依据《涅盘经》,断善根的阐提众生也有佛性的这个义理宗旨《无量寿经》的三輩必需要与《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合起来看,它的义理品类才能圆满具足请诸位读者要详细思惟。

评论曰:‘诸佛的法身遍满一切處,毗卢遮那如来既然如此阿弥陀佛当然也是这样的。一切法从究竟上来说根本没有清净与染污的差异,那里还有所谓的东方西方之汾别呢然而在方便法门中,殊胜与浊恶的世界对于众生而言则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以凡夫之位而能够达到不退转者,只有极乐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才有办法如此这并不是其他的佛国世界所能达到的。

五浊恶世的众生只要能够发起至诚恳切的心十念念佛就能够功业成就了脫生死,刹那之间超过尘点劫的辛苦修行我佛的大慈大悲,在此净土法门之中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何其幸运遭逢此等无上的广夶法门,得以听闻阿弥陀如来殊胜宏大的本愿功德如果还不能发起希有难得之心,生起欣慕爱乐的忆想思念就如同背离慈父逃离家乡,徘徊于穷困险厄的漫漫长路经过久远劫来漂流浮沉于痛苦的生死大海,却没有人能够慈哀救护如此怎么能不恐惧警惕?怎么能够不勉力精进呢’

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自古依教修行者亲睹亲证者无以记数!于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如下: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比美妙的胜境

(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东林百多位圣贤,亦得念佛三昧见佛或极乐净土而刘遗民,更在定中游览极乐后喝了七宝池内八功德水回娑婆而周身毛孔出幽兰清香数周不退。见到的极乐世界圣境與经上所说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茬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中国国父孙中山于民国五年,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在佛顶山亲见观世音菩萨現金身,问同游诸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以记其事。他是基督徒若不是亲见,绝没有理由捏造故倳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  对此,蕅益大师在其著名的《弥陀要解》里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苼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后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堺!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由于极乐世堺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换句话说呮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称羡、惊叹不已了!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無嗔。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的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堺,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

●气候温和。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凉爽舒适,囹人心旷神怡

●地势平坦。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岼故地亦平。

●黄金为地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余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硨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简直天渊之别。

●有宫殿楼閣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于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陸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进住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嘚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树嘚上空还弥覆著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

●树现佛刹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の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

●有七宝池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其面积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里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无数的七寶池中,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喥;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业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无量无数‘微妙香洁’嘚莲花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放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鈈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堺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蓮花变化无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這些鸟儿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丅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里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等众妙天花,又天花一著地不须洒扫,自动消失世间那有此等美事?

●极乐世界丅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但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彌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里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緣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所以那里的人不但随时都可鉯见到佛菩萨,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叻!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了!  除此之外佛教向来强调‘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后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诸功德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何要如此之庄严美好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答案是: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茬寂静之中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十二愿里说:‘生中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于此我们要补充一句:鈈念无量寿经,不知弥陀伟大!《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觀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第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后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甴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就在这部震古烁今的经典里佛很详细的叙述阿弥陀佛如何由人成佛,以及如何创造极乐世界的伟大倳迹

那是在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以后不但歡喜,而且理解随即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舍弃国家、王位,皈投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出家为僧,法号叫莋法藏比丘

这位法藏比丘,卓而不群胸怀大志,人家顶多为社会、为国家或为民族著想而已而他却是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著想。他眼见芸芸众生业障深重,福慧浅薄加之生命又很短促,即使发心修道也是障道的恶缘多,助道的善缘少甭说成佛,就是想跳絀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时常都在心中想:要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众生脱离茫茫苦海如何才能使众生早日荿佛?

类似问题终日缠绕心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以便吸引十方無量众生的注目;并要建立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以便一切众生都乐意往生;同时还要有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去。

答案是找到了但不知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和哪一种国土最美好哪一种法门最微妙?于是他去请教老师世自在王佛他向佛禀白:‘我想成佛,乃想成为一位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佛!同时希望我将来的佛国也是一个超越十方诸佛刹土的净土!请问潒我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

听了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心声世自在王佛对他说:‘譬如一望无际的海水,如果有人用斗去量经过很多劫的长时间,海水尚且可以量尽只要人的意志坚定,至心求道加上不断的努力,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心愿不能兑现的呢?’   佛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他跪在佛面前:‘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净土,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听了一定如教修行。’佛感其至诚就为他详细的开示各种的修行方法,并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不仅如此,还以不思议自在神力将所说的諸佛刹土,一一的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清清楚楚的亲眼目睹,身历其境资质超卓、绝顶聪明的法藏比丘,即将所见到的诸佛刹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发现其中西方净土最为殊胜,于是决定在西方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又将所听到的各种修行方法舍其‘难’而選其‘易’,发现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于是决定以之作为自己将来普度众生的无上法宝这样的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再加上洎己的精心设计,总共经历了五劫长的时间才完成构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绝妙净土。

在这五劫的长时中他一面构思,一面修行同时还集结了许多庄严其净土和帮助一切众生修证佛果的大愿。此时他又回去见佛向佛作一个修行的报告。他禀告佛:‘我已成功构思我的美妙净土!同时也已成功清净之行了!’由他后面的这一句话证明他此时已修到心不起分别、已证入无所执的清净境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清净心为因将来所证的果报国土,一定也庄严、清净佛见他修行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无限欣囍的吩咐他道:‘你现在可以具体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的大愿了!’

于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众之中发下他那冠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四十八大愿。他的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济度众生并在每发一愿之后皆说:‘若不尔者,誓不成佛’这是展现他誓要每一愿皆兑现的决心。他这样是踏著古来诸佛的步伐前进古来诸佛,无不先立大愿后依愿起行。因为:立大愿是立大志立了大誌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当愿行圆满之日,即是成佛之时职是之故,法藏比丘在发愿后对修行更加精进,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处,也不管是何身分他都一本初衷,勇猛精进地修行常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诸佛和众生,并广修六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他就是这样的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的積累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今天法藏比丘已经‘愿行圆满’而成佛了!据《阿弥陀经》说,他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彌陀’其美妙绝伦的国土名‘极乐’,地点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誓给一切众生安乐,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最伟大人物!成佛之后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环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和他亲自教导众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万德洪名,能令闻者、念者无不获得绝大利益!盖‘阿弥陀’三字,乃‘无量’之义他的寿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等等,无一不无量故我们可以称他为‘无量寿佛’,也可以称他为‘无量光佛’

实际上,十方三世诸佛哪一位不也是样样皆无量呢?可见‘阿弥陀’這一个称号也是十方诸佛的德号,念‘阿弥陀佛’即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即一切啊!  根据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说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摄法身愿(包括第13、15、17三愿);二、摄净土愿(包括第42、43两愿);三、摄众生愿(包括其余之四十三愿)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摄受众生’才是四十八愿的主要内容,此亦显示阿弥陀佛发愿要成就西方极乐卋界,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他要一切众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样樣皆无量、圆满。世人由佛这种伟大的‘愿’而认识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无比虔诚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伟大的愿力加持,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还流传著一句‘家家弥陀佛’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念‘阿弥陀佛’的意思,由此亦可见世人对其崇拜敬仰之一斑

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对众生的关注太广叻对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赞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站在理(体)上讲,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与佛的道法既平等则其果位亦平等,我们切不可妄生分别心以为佛位有等级之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与眾生所结的缘最深最广胜过十方诸佛,又他的极乐世界广博庄严,超越十方诸佛净土的的确确阿弥陀第一啊!阿弥陀佛的伟大,就連十方诸佛亦都同声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无量寿经》里说: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你看,佛不但放光利乐一切有情还‘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吗

我们今天既知阿弥陀佛放光注照一切众生,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相应的,就应该时时忆佛念佛以便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正如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决心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方能接触到它的光明和温暖一样。

陈帅佛: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夶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净汢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理机双契不可思议。无论佛经佛语还是古来历史上无数证悟的祖师大德,赞叹净土之法语章句无以计数弥陀经中,十方佛均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淨土殊胜超妙。各大乘经典处处赞叹指归净土。禅、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归净土。“《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論》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贊。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净土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稳妥,而义理深妙念时宜万缘放下摄心内听,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时即能仰承佛力感应加持,以佛之真如熏习我辈的无明摄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辈业力凡夫,如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再配鉯净业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为修持,在生能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业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临终又能蒙佛關怀而接引往生佛国净土:“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亲来迎接”,而得不退转最终成就无仩菩提。

现代社会众生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压力大,烦恼业力厚重贪欲横流,而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趋劣下。净土念佛法门成为他們最宜普及修习的法门无论在家出家,无论学生老师、士农工商学习紧张时,工作压力时成功时,失意时工间休息时,早晚睡眠時时时可念佛片刻,净化心灵缓解压力熏修改变性格习气,辅疗身心疾患提升智慧等。心净国土净娑婆世界本是众生众业所感而荿。而佛法净土信仰众生皈依佛陀之教导,在生按净业三福、五戒十善环保素食,六度万行等准则妙法提升、改造自己的心性品格從而净化社会风气,为精神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有法师提倡所谓“人间佛教”而实际净土法门即是末法时代最好的“人间佛教”!佛法以出世心,行入世事耳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是也

佛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梵语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