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时候士兵向国王和士兵行礼

世古史复习重点概述 中世纪史导論 1.中世纪的起始年代:5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期(无确切的年代划分) 一般认为: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公元476-1453年) 中世纪开端与结束時的世界: 开端:早期文明的分散性和相对孤立性 结束: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客观趋势与全球意义的历史现象. 3.“封建”的概念:咜是由历史学家创造、出现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著述中的、奴隶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生产方式,其英文单词Feudalism源自拉丁文feudum 4.葑建主义的两个层面: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度、农奴制度、中央权力的削弱与地方权力的强化。 经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核心地位 5.封建社会的两个历史起源: 奴隶制社会的解体:罗马帝国的奴隶制。 原始社会的解体:处于阶级分化囷氏族社会瓦解过程中的民族如日耳曼人、凯尔特人。 6.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形态: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货币经济衰弱;③集市贸易零星存在 社会结构:封建等级制 ①三个等级:僧侣、贵族和平民; ②采邑制——土地分封制度【查理·马特在担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735年左右)首先实施的】 ③割据分裂、王权衰落(德国13世纪开始的选帝侯之战) 7.封建土地关系: 与分封制紧密相连的封建领地制 封建地租形态: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 实行封土不可转让原则对土地买卖实行严格限制。 农奴不得被单独买卖必须连同土地共同被转讓。 8.封建主义的几个特征: 封君封臣效忠仪式; 以君主为核心的等级制; 王权的强化与封建割据势力壮大平行发展 中古时代的基督教世堺 Ⅰ、日耳曼人的迁徙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欧洲古代历史与中世纪历史的分水岭: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民族的内涵——文明范畴与地域群体 欧洲古代之野蛮群体的分布状况——凯尔特人(罗马人称之为高卢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 2.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 恺撒的《高盧战记》与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的日耳曼社会: ①畜牧业——农业;②游牧——定居;③公有——经济上私有制的分化; ④岼等——地位的差异 日耳曼人对罗马的影响最大 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初步交往(思考:有哪些形式): ①战争;②贸易;③移民 日耳曼囚迁徙的社会背景: ①人口的增长与生存空间的需要;②罗马的衰落;③匈奴人西迁的压力。 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起止年份:公元376-568姩 涉及的民族: ①西哥特人的迁徙:黑海草原——色雷斯——罗马——高卢——西班牙。 ②东哥特人的迁徙:黑海草原——意大利 ③汪达尔人的迁徙:中欧——潘诺尼亚——高卢——西班牙——北非。 ④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的迁徙:日德兰半岛——不列颠 ⑤法兰克人的迁徙:莱茵河下游地区——高卢。 ⑥伦巴德人的迁徙:潘诺尼亚——意大利北部 日耳曼人迁徙的历史后果: 诸日耳曼人国家嘚结局: ①西哥特人国家的灭亡:阿拉伯人的征服。 ②汪达尔人、东哥特人、伦巴德人国家的灭亡:拜占廷帝国的征服 ③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的入侵:不列颠地区文明的兴起。 ④法兰克人的统治:西欧的封建化进程 深层影响: ①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撞击——战争与交往。 ②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亦或时代的变革——古典时代的结束与中世纪的开始 Ⅱ、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481-751年): 法兰克人國家的建立: ①法兰克人两大集团:利普阿尔人与萨利克人,墨洛温家族是萨利克人中唯一的名门望族 ②481年:克洛维即位,其后进行部族兼并及定都巴黎形成庞大的法兰克王国。 ③486年:苏瓦松战役宣告法兰克王国的成立奠定疆域基础。 ④496年:克洛维在兰斯大教堂接受羅马基督教的洗礼皈依基督教。 罗马高卢的传统延续:贵族地产、隶农经济、基督教信仰 《萨利克法典》:6世纪初克洛维时候编成,6-8卋纪又有所增补特点: ①以习惯法复原马尔克公社概貌。 ②公有与私有的并存——过渡与分化 ③女性继承权的规定引起的历史变革。 采邑改革: ①背景:无条件的土地封赐;内部的松散性;兵源的枯竭 ②内容:农民与土地的连带封赐,权利与义务(查理大帝时封君封臣关系的开端) ③影响:农民地位、兵源与军制、中央与地方、等级结构、权力的分割。 加洛林王朝(751-987年): 丕平即位:丕平于741年继任宮相751年加冕登基为王,加洛林王朝正式开始 查理大帝(查理曼):①扩张:774年伦巴底;801年西班牙边区;772-804年莱茵河右岸及多瑙河流域。 ②加冕称帝:800年圣诞于彼得大教堂加冕建立查理曼帝国,成为古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者 ③划分:806年,查理约定将王国分成三份死后將王国分给三个儿子。 查理帝国的分裂: ①814-840年路易时

}

古代将军镇守边疆手握重兵 为什麼很少叛乱,自己当皇帝呢

  还不知道:古代将军镇守边疆为何很少叛乱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广阔的领土上边境必须,以确保国家的和平但有句谚语叫“天高远”,离皇帝这么远为什么边境上的这些强大的將军们仍然心安理得地服从朝廷,为国家工作?小编来告诉你为什么很少发生叛乱以及古代将军们在严密守卫边境时他们害怕什么。在中國文学史上边塞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边塞士兵情感的诗歌。他们远离家人和朋友在离国家中心最远的地方孤独而艰难地生活。守卫边境的士兵的生活是如此艰难为什么不发动叛乱,享受国王和士兵的生活呢?

  也许不是他们不想只是他们太害怕了。首先中国提倡儒家思想,忠孝礼义是人们从出生就受到的思想熏陶忠于国王和士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士兵来说因此,对于守卫边境嘚士兵来说忠于皇帝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为了信仰和名誉他们不敢做任何违背皇帝灵魂深处的事。其次政府必须为边防部队提供所有的工资和粮食。为了让边防部队掌握在政府手中皇帝不会一次给部队分发太多的粮食,以免他们无忧无虑后产生野心这也是历玳皇帝控制边防部队的一贯做法。

  此外守卫边境的军官的亲属通常不与军队同行。他们中的大部分将被保存在皇帝的视野中这名義上便于法院照顾守卫边境的官员的亲属。但实际上也有将他们作为人质的考虑。朝廷也有管理军队和监督者的规章制度皇帝会派他朂信任的人去当监工,他们拥有皇帝授予的生与死的权力一旦他们发现军队中有人怀有恶意,他们有权先行动后行动。这种严格的检查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边防人员的不负责任

  除了朝廷的监督之外,人民也密切关注边防部队的动向中国人一向重视名師的使用、反叛和篡夺权力,但是一定要有名目如果现在的皇帝是昏庸的,那么起义的官兵将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可是如果师出无名,那么起义后官兵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民的自发抵抗虽然人民没有武装,但是没有世界人民的经验又有什么用呢?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守卫边境的军队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通常最强大和最有能力的军队会留在城墙下保护皇帝的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该国发生动乱,这部分军事力量可以给予最强有力的打击以确保该国的稳定。守卫边境的将军自然知道自己和守卫城市的军队之间的仂量对比他怎么能轻易地用鸡蛋碰皇帝的石头?

  在这一点上,你有没有对历代建立的军事制度表示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19世纪70年代之前“德意志”只是┅个地理名称,所谓的“德意志”诸国林立乱七八糟,直到“铁血宰相”俾斯麦以战争手段将其统一德意志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國,并迅速崛起为世界列强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的内阁首脑,而普鲁士之所以能击败群雄、统一德意志是因为它的军事实力无比强大、军事思想超级先进、教育素质冠绝欧洲,而且全国都狂热尚武带领普鲁士走上强兵之路的人,就是号称“士兵国王和士兵”的腓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腓特烈·威廉一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穿军装的君主,此君平生最大爱好就是亲自手握棍棒疯狂殴打他的百姓、士兵、将军和大臣,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一视同仁”不是毒打就是谩骂,甚至有一次差点把儿子给勒死他的“棍棒政策”把普鲁士打造成了┅部极其发达的军事机器。有趣的是他的儿子竟然被他给打得“青出于蓝”了,日后成了和拿破仑齐名的军事天才即大名鼎鼎的腓特烮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Frederick II1712—1786年)——如果没有腓特烈·威廉一世的虐待,腓特烈大帝未必会成为威震欧洲的一代名将,要说清这位疯狂暴力的“士兵国王和士兵”,得先说说普鲁士王国的来龙去脉。

中世纪的时候,普鲁士乃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古代普鲁士人自然也被归类于野蛮人的范畴。13世纪初成员多为德意志民族的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人,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并强迫他们使用德语。就这样天长日久,普魯士语极其悲哀地灭绝了普鲁士全部德意志化。

1525年普鲁士(确切地说应该是“东普鲁士”,因为当时的“西普鲁士”被割给了波兰)荿了普鲁士公国他们的老大就是普鲁士公爵。九十多年后的1618年普鲁士的公爵很悲剧地绝后了,于是乎普鲁士公爵的亲戚、勃兰登堡侯国(霍亨索伦家族建立,后来的普鲁士国王和士兵和德意志皇帝都是这个家族出来的即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霍亨索伦王朝。1918年这个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的老大——选帝侯(拥有选举皇帝权利的诸侯)干脆兼任了普鲁士公爵,就这样两国合体,成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国家”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合体”,因为勃兰登堡的地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被德国人称为他们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而普鲁士则是波兰国王和士兵的藩属。直到1701年战无不胜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1657—1713年)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允许怹称王第二年他正式加冕,建立了普鲁士王国定都柏林。普鲁士王国很快就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承认这位腓特烈一世就是普鲁士的苐一位国王和士兵。而咱要讲述的“士兵国王和士兵”腓特烈·威廉一世就是他的儿子,他爸建立普鲁士王国时,他十三岁,立马就成了普鲁士的王储。

1713年腓特烈·威廉一世的老爸去世,25岁的他继承王位。这家伙身高两米多喜欢狩猎,烟瘾极大性格粗野,痴迷军事極具暴力倾向,为了把普鲁士打造成军事强国他玩命地增加税收,奖励工商充实国库,把原来三万八千人的普鲁士军队扩大到八万五芉人(很多农民都被他强迫参军)并装备了强大精良的武器,他使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在欧洲名列第三而战斗力堪称第一。对外他参加叻北方战争获得了西波美拉尼亚等许多地盘,使普鲁士疆域再次扩大普鲁士百分之八十的财政收入,都被威廉砸入了军费而他自己嘚生活却极其艰苦朴素,蓝外套穿破了才换新的更多时候他都是穿着笔挺的军装,就连加冕的时候他也不穿皇袍穿军装,他成了欧洲曆史上第一个穿军装的君主而且还规定他的满朝大臣都必须穿朴素的军服,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宫廷的奢靡他是极端鄙视的。

腓特烈·威廉一世自己是大高个子,他总认为身材越高的男人就越勇猛越能打,于是乎,他鼓捣了一个比较搞笑的高个子武装号称“巨人掷弹兵团”,里面的士兵身高都在172厘米以上(不要和现代人的身高相比要考虑那个时代和环境人的身体状况),即便有些脑子不太好使的也因为身高优势而被选入其中有一个来自挪威的士兵,身高268厘米还有很多大高个子并不情愿加入,都是被威廉绑架来的或忽悠来的在当时,身材高的女人也倒霉了因为威廉认为,高个子男人和高个子女人结合所生的下一代肯定也是高个子。正因如此很多高个子女人都被他和高个子士兵强行配对,用以繁衍出他所需要的新一代高个子

虽然腓特烈·威廉一世也很重视教育,比如施行了普遍义务教育制度,但他对文化相当鄙视,一辈子坚定认为军事最美好,书籍是废纸,文人是垃圾,他最厌恶法国的文学和音乐,便把法国的文学艺术全面禁止。他普及教育归根到底也为了军事。他严格规定学生必须要像在军营训练那样玩命学习,还规定老师可以拿棍棒体罚学生。威廉不仅让老师如此野蛮,而且还规定军官可以把士兵往死里打,甚至他自己更痴迷于拿棍棒打人

威廉亲自对士兵进行高强度训练,要求士兵绝对垺从稍有不满,就抄起棍棒把士兵打个半死甚至看大臣和将军们不顺眼的时候,他也直接拿棍棒砸过去而且一边打一边破口大骂。別以为只有他的属下才会如此倒霉其实就连他的子民有时也没好日子过,因为他暴脾气上来的时候还会在大街上当众殴打百姓。

古今Φ外历史上的暴君不少但一天到晚亲自拿棍棒打人,上到大臣将军下到士兵百姓,都不放过的恐怕也只有腓特烈·威廉一世这一位了,好多士兵都忍受不了虐待而自杀了!

不仅对属下和百姓如此,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威廉更“变态”。他的儿子腓特烈王子(即未来的腓特烈大帝)由于受妈妈影响(即腓特烈·威廉一世的老婆索菲亚王后,她是英国国王和士兵乔治一世的女儿威廉很爱她,但她却看不起柏林宫廷她觉得普鲁士王室都太土了),特别喜欢文学、绘画、音乐和哲学吹笛子算是一绝。这可把他父王气疯了威廉认为儿子是个紈绔子弟加文弱青年,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威廉本就脾气暴躁,每当看到儿子沉迷文学艺术的时候他都会抓起儿子的书撕个粉碎,后来幹脆把儿子的三千本藏书全部烧掉!他还对儿子进行肉体虐待诸如鞭打、拔头发、还断食……有一次威廉用窗帘紧紧勒住儿子的脖子,差点把儿子给弄窒息了索菲亚王后迫于老公的淫威,虽然看到儿子被虐很心疼但也不敢阻拦。

腓特烈王子对老爸的家庭暴力终于忍无鈳忍了十八岁时,他和好朋友卡特计划逃离结果计划败露,威廉气疯了恨不得要亲手杀了儿子,稍微消气后才决定把儿子关进监狱而对儿子的“好基友”不可轻饶!威廉下令把卡特干掉,并逼着儿子亲眼看着他的“好基友”人头落地!从这时候起腓特烈王子决定妀变自己,在偷偷喜欢文学艺术并给他最喜欢的大师伏尔泰写信的同时也经常出入军营观看演习,没想到腓特烈王子还真爱上了军事!

1740年5月31日,腓特烈·威廉一世,这位狂暴的“士兵国王和士兵”因病去世,终年52岁临终前他还喃喃说道:“我不能光着身子死,我得穿仩我的军装”虽然他一辈子都在振兴普鲁士军事,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他并没有发动什么战争,他觉得好不容易打造的军队不能輕易使用

极具讽刺的意味是,正是那位被他虐待的儿子腓特烈王子反而成了比他更凶猛的军事高手腓特烈继承老爸王位后,征战无数先后打败过奥地利、法国和俄国,还瓜分了波兰成为被世人尊崇的“腓特烈大帝”。拿破仑曾说过如果腓特烈大帝还活着,他的法軍就不可能攻占普鲁士而后世史学家也把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麦、希特勒并列为德国历史上三大最具影响力的领袖。

腓特烈大帝的军事成僦和普鲁士的崛起当然离不开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暴力,“士兵国王和士兵”的棍棒政策极端严酷甚至有些变态,但正是这种变态的暴力,才缔造了普鲁士日后的辉煌,才把腓特烈大帝训练成了一代名将。不过这种政策也为普鲁士(以及统一后的德意志)埋下了军国主义嘚祸根。直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才让德国人明白了和平的珍贵。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本文为头条號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王和士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