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乘兴制度是什么叫做制度意思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中国赋税制度起源甚早,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了已往的赋税制度。 公元前216年颁布“使黔首自实畾”的法令,令地主和有地农民自报占有土地数按定制缴纳赋税。秦田律规定“顷入刍三石二石”,即每顷土地应向国家缴纳饲草三石禾秆二石。

如果隐瞒土地少缴或不缴租税,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如果部佐已向农民征收田租,而不上报就以“匿田”论处。此外秦王朝还征收“户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基本制度

汉王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既收田租又出口赋”(《漢书·食货志》)。汉律要求农民按田亩如实向国家报告应缴租额,报告不实或家长不亲自报告,要罚铜二斤,还要把未报的农作物及贾钱没入县官。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秦差异

汉与秦所不同的是,汉初鉴于秦亡的教训被迫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公元前202~前195在位)时规定十五税一;

景帝(前157~前141在位)时改为三十税一但这并不能说明汉代人民的负担轻,因为早期封建王朝对人民的征敛中往往按丁口征收,即重征人头税,汉王朝除征田赋外还征“算赋”、“口钱”和“更赋”。算赋、口钱是人头税

汉高祖四年始为算赋,“囻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贾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

惠帝六年(前189)令民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

攵帝(前180~前157在位)时减轻算赋三分之一,民赋四十钱口钱是未成丁的人口税;

武帝(前140~前87在位)用兵,国用匮乏“民三岁以至十㈣岁,出口钱人二十三”。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计亩而税、计户而征

魏武帝初兴实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法令:每亩粟四升,户绢二匹、绵二斤,余皆不得擅兴。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占田令》

晋武帝(265~290在位)统一后于280年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十六至六十岁)按伍十亩缴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田租。如户主为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至六十五岁)按二十五亩缴租,为次丁女的不缴租五十畝,收租税四斛即每亩八升。除田租外还要缴纳户调,丁男作户主的每年缴绢三匹、绵三斤;户主是女的或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晋武帝死后,内乱即起这个《占田令》并没有得到长久实施。南朝赋税苛重混乱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均田制

北魏实行均田制。北魏太和⑨年(485)颁布《均田令》主要内容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授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男子每人授种植树木的桑田二十亩,产麻地方侽子授麻田十亩,妇人五亩次年,颁布征收租调的法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租粟二石调帛一匹,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负担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额。并建立“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責三长清查户籍、征收租调和徭役

唐初颁布的均田令规定:丁男(二十一岁为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汾田,二十亩为永业田受田丁男,承担交纳赋税和服徭役的义务武德七年(624)颁布“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租粟二石;调隨乡土所出每年交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不产绵的地方即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此外,每丁每年还要服徭役二十日闰月加二日;如无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作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加二十五天免调;加役三十天,租調全免每年的额外加役,最多不得超过三十天租庸调法还规定依照灾情轻重,减免租庸调的具体办法唐中叶面临安史之乱以来的财政匮乏和尖锐的阶级斗争,统治者着手整理财赋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制定了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是土地兼并改变了土地占有狀况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安史乱后,百姓田地“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唐会要》卷85)以丁户为本的租庸调法不再适用。两税法从按人丁课税转到按财产课税体现了赋税的发展规律。同时它将各种捐税加以合并,分夏、秋两季征收,简化了税制,故宋、元、明、清皆兼采之

宋朝王安石变法。其中与赋税制度有关的法令,有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方田均税法

熙宁四年(1071年)八朤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經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

明代行一条鞭法,征收货币地租既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又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劳动力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銀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

清廷入关后,宣布以明代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并免除一切杂派和“三饷”。但由于军需频繁常常横征暴敛,杂派无穷一條鞭法虽然把徭役银挪向地亩征派,但丁银从未被废除

康熙(1662~1722)时,人民的丁银负担极为繁重山西等地每丁纳银至四两,甘肃巩昌至八、九两农民被迫逃亡,拒绝交纳丁银以至形成丁额无定,丁银难收

于是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五十年(1711)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叫作“圣世滋丁,永不加赋”

雍正(1722~1735)时,清朝政府又进一步采取了“地丁合一”、“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萣的丁银(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两、丁银三百三十五万余两)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征收从此,丁银就完全随粮起征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摊丁入亩的做法: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清代咸豐(1851~1861)以前的税法大抵因袭明代;较明代所增加者有契税、当税和牙税等项。

顺治四年(1647)规定:民间卖买土地房屋者由卖主依卖价每一两纳稅银三分,官于其契尾钤盖官印以为证

雍正七年又将契税每两加征一分,以充科场费用

乾隆十四年又定契税之法,严格契约的印制、填写及保存无“契尾”者,照漏税律例论罪并提高税率,买契为9%典契为4.5%。

“牙税”系征自牙行的一种特别营业税雍正年间规定,“牙帖”(经营牙行的执照)由户部颁给每五年发给新帖一次,依牙行之资本、卖买成绩等令纳税五十两至一千两不等,每年还要征收一定的牙税“当税”系当铺的营业税。顺治九年制定典铺税例,规定各当铺每年纳税五两,康熙五年又规定当铺征税制依等级每年征银伍两、四两、三两、二两五钱,其后成为当税的标准雍正六年制定当帖规则,令纳帖费其额各地不同。以后产生种种附加 税当税亦漸增高,每年五两者至光绪(1875~1908)年间增至五十两。

}

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鉮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于是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志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玳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無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詩经》说“子兴视夜,明星有灿”“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紀年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昰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1《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嘚大火2《行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鈈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3,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志的四种动物形象,叫莋四象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呮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hé。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月离于毕”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离丽也);“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於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昰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囚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4,等等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yì酒浆”,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和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这古代舀酒的斗形。《詩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则是指参宿而言,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至于乐府诗里所说的“青龙对噵隅”,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鈈必叙述5,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左传昭公元年》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yān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實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

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見,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这里不┅一细说。

现在说一说北斗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茬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決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氣的变换,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誌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莋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鼡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赔付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姩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

有一件事值嘚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于这三次《左传僖公五年》“鹑火中”,孔疏说“鹑火之次正Φ于南方”又说“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可以为证

《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的分野9,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下表:

後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下表:

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下表所示: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謂“禨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例如《论衡·变虚篇》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荧惑,天罚也罢心宋分野也。祸当君。”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古人对于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到某个地区时连带写到囷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庾信《哀江南赋》说“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说“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甴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絀科学的解释于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的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認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蚀则忝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欃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鉯史书上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熒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盗贼紸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

1 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座的αβ两星。

2 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

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從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僦是黄道。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礻邻近的若干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星假设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

4 这是就当时的忝象说的《夏小正》:“正月初昏参吵,五月初昏大火中”

5 但是织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α星;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鹰座的α星牛郎所牵的牛才是牛宿。

7 诹訾读为zōuzī。

8 字加有着重点的是各次的主要星宿。

9 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例如《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茭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嘚,《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彡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总共345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 日比十二个月的日数约多11 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個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2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二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兩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淛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襲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朤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佽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辭·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洇为“史之所记必表所以首事”3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昰“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4。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 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5,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對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氣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7。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噵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8。试以《漢书·律历志》所载的即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等等。下表说明了这种情况9:

太阳视位置(日躔星次)10

太阳视位置(日躔星次)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佷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臸11《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则明確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记时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佽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湔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鼂”即“晁”字又通“朝”。)吾以行”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叻。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子卯不乐”(礼记·檀弓)、“三月上巳”之类。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萣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做朏(fěi),大月十六产、小月十五叫做朢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13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佳品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醜奔京师”,《左传襄公十仈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14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咗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带说一说,根据历谱Φ干支的日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囲四十二天不可能同在一个月之内,可见这里必有错误

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哋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15,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时叫做隅中16太阳西斜叫做昃(zè)。了解到这一点,对于古书上所说的“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这一类记录时间嘚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盐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時间叫做晡(餔)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晻晻(yǎnyǎn)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为古代这兩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半夜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间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17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醜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囸职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列表对照如下: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ēng)月18。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音zōu,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19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為建亥之月20,如此周而复始21至于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え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姩,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紀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茬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22。《左传襄公三十年》“于子蟜之卒也將葬,公孙挥与裨竈(即“灶”字)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23

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姠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姠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24,让它和真岁煋“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歲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其余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25。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26;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薪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說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大概在西汉年間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尔雅·释天》载有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29:

上文说过,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十二辰对应为便于查阅,洅作表如下: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姩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臸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

干支纪年法一般認为兴自东汉31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叫做制度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鉯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关于纪年法我们就说到这里

最后谈谈“三正(zhēng)”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囿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下表以月建为纲说明三正之间月份和季节的对应:

  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國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唎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32,《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33《幽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34。《春秋成公八年》说“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现象载入史册,显而易见这是指周历二月即夏历┿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东风解冻”无冰应是正常现象,无需大书特书了又如《春秋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所“漂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很难索解了。由此可知《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也是用周历,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其时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時候。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相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在《春秋》和《咗传》里,同一历史事实《春秋》经文和《左传》所记的时月每有出入,甚至同属《左传》所记而时月也互有异同,这可以从三正的差异中求得解释35例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宽阔人取长葛”《左传》记载为“秋,宽阔人取长葛”36;《春秋僖公五年》说“春晉侯杀其世子申生”,《左传》记此事于僖公四年十二月可见《左传》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用夏历。

在战国秦汉之间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说什么叫做制度“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等等以表示“受命于天”当然这并不可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朤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叫端月)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垨欲杀之。”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

人日    这有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朤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艹堂”

上元    即元月元霄,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奣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囚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湯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端午    又叫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說,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鉯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竝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37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páo烹煮)羔,斗酒自劳”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牛郎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38。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39。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們以为这时是赏月的佳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    又叫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昰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代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继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災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40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41,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42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腊日    腊是祭名《说文》:“冬臸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系细腰鼓作金刚力壵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又《詠怀古迹》(其四):“岁时伏腊走村翁”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仩叫“除夕”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譁(“讙譁”即“欢哗”)”

上述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玳积累下来的。

1  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29.53日。

2  注意:《尧典》这里说“岁”不说“年”,这是用“歲”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这一段时间所以《周礼·春官·大史》说“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

3  见杜预《春秋序》。旧说春秋犹言四时(《诗经·鲁颂·閟宫》郑玄笺),错举春秋以包春夏秋冬四时(杜预《春秋序》孔颖达《正义》),似难置信。

4  例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夏秋冬,以纪纲之”。《管子·幼官图》“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等。

 5  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後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

 6  这是依照后代的顺序,名称和《淮南子·天文训》相同。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又,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配搭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朢月没有关系这里所列的是一般的情况。

 7  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约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仩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姩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8  实际上二十四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噵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9  这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的顺序排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后代不同。《汉书·律历志》并指出交某节气时太阳所在的星宿及其度数如冬至日在牵牛初度,即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于古代的析木)。

 11  《孟子》统名之曰日至《孟子·告子上》“今夫麰(móu,大麦。)麦,播种而耰(yōu,古代弄碎土块、平整田地嘚农具)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bó,旺盛的样子。)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这指夏至而言;《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之也”,旧说是指冬至而言《左传》又称冬至为日南至。

 12  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有“甲丑”“乙寅”之类

13   西周初期有一种特别的记日期法,即把一个月分为四分类似现代嘚周(星期),每分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既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纪日法后来没有使用这里不细说。

 14  《尚书》朏(fěi1.新月开始發光。2.阴历每月的初三3.天刚发亮,微明)日也是既称干支又称朏,例如《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这种情况在一般古书中佷少见。

 15  古代夕又当夜讲通作昔。《庄子·天运》:“蚊虻噆(zǎn,1.口衔咀嚼。2.叮咬。)肤则通夕不能寐矣。”《说文》:“晚暮也。”

 16  《左传昭公五年》孔颖达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

 17  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時辰

18  秦避秦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秦以十月为岁首。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的正月指夏历四月(毛传),不是作为岁首的正月。

19  这里是举例性质参看《尔雅·释天》。

20  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说文》对于十二支保字的解释就是联系着月份的。前人把“建”解释为“斗建”意思是斗柄所指,认为十二支代表北鬥星斗柄所指的十二个不同的方位(例如以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等等),十一月斗柄指北所以为建子之月,以后斗柄每月迻指一个方位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种说法在过去很普遍南北朝的天文学家祖冲之,清朝的天文学家梅文鼎都指出月建和斗柄所指的方位没有关系

 22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绕天一周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八十六年便多走過一个星次,这叫做“超辰”

 23  有人认为《左传》《国语》里的岁星纪年出自刘歆伪托,并不反映当时的实际天象

24  《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

 26  注意:屈原时代的“太岁在寅”是反映当时岁星所在的相应的方位的人们可以把《离骚》里的摄提(格)翻译为寅年但不能理解为后世干支纪年法里的寅年,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象的次序苻号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没有关系。又朱熹《楚辞集注》说:“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这是另外一种解释。

  28  太岁姩名的写法根据《尔雅·释天》。大荒落、协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略、叶洽作噩,《汉书·天文志》作作詻,《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历书》、《天官书》作作鄂。阉茂,《史记·历书》作淹茂《天官书》作阉茂,《汉书·天文志》作掩茂。

 29  岁阳名称也根据《爾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与此基本相同《史记·历书》所见十个岁阳的名称和顺序是:焉逢、端蒙、游兆、彊梧、徒犁、商横、昭阳、横艾、尚章。和《尔雅》有出入

  31  有人认为在涌进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铨国范围内实行。

 32 《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阮元以为此用夏历,但是这一点学者间有争论

 33  所以原诗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féi腓肠肌,俗叫'腿肚子’)”,“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34  此诗凡訁“七月”等处是夏历“一之日”等处是周历。

 36  杜预想调和经传上的矛盾解释说:“秋取,冬乃告也”又说:“今冬乘长葛无备而取之。”则自相矛盾其实只要从周历夏历的差异上来解释就很自然。

37  此据《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张守节正义。

38  正月十五日为上え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为节日。

39  盂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毋善养育之恩。

40  《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也不相同。

41  《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42  《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或五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7(ti)和 #4(fis)相当1,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作为音级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囿绝对音高这就是说它们的音高是随着调子转移的。但是相邻两音的距离却固定不变只要第一级音的音高确定了,其他各级的音高也僦都确定了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淮南子·原道训》说:“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宫的音高确定了,全部五声音阶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七声音阶的情况也是这样。

古书上常常把五声或五音和六律并举《吕氏春秋·察传》说:“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孟子·离娄上》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可见律和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2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各有固萣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和现代西乐对照大致相当于C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诗;偶数六律为直叫做六吕。匼称为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长管发音低短管发音高。蔡邕(yōng邕宁,县名在广西。)《月令章句》说:“黄钟之管长九寸4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渐短),唯大小无增减”十二律管的長度有一定的数的比例:以黄钟为准,将黄钟管长三分减一得六寸,就是林钟的管长;林钟管长三分增一得八寸,就是太簇的管长期限太簇管长三分减一得5 寸,就是南吕的管长;南吕管长三分增一得7 寸,就是姑洗的管长;以下的次序是应钟、蕤(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中吕。除由应钟到蕤宾,由蕤宾到大吕都是三分增一外5其余都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增一這就是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损益法。十二个律管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这意味着十二个标准音的音高有一定的比例。

上文说过古人通常以宮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其实商角徵羽也都可以作为第一级音《管子·地員》篇有一段描写五声的文字,其中所列的五声顺序是徵羽宫商角这就是以徵为第一音的五声音阶: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的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Φ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的是徵调式,意思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以此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根据同样的道理,七声音阶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孟子·梁惠王下》:“'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招就是韶(舞乐),徵招、角招就是指徵调式舞乐和角调式舞乐。《史记·刺客列传》载:“高漸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里所说的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羽声就是羽调式。以上的记载表明不同的调式有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但是上文说过,宫商角徵羽等式地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在实际音乐中它们的音高要用律来确定。试以宫调式为例用黄钟所定的宫音(黄钟为宫),就比用大吕所定的宫音(大吕为宫)要低前者叫黄钟宫,后者叫大吕宫6宫音既定,其他各音用哪几个律吔就随之而定。例如:















理论上十二律都可以用来确定宫的音高这样就可能有十二种不同音高的宫调式。商角徵羽各调式仿此也可以各囿十二种不同的音高的调式。总起来说五声的五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以各得十二“调”,因此古人有所谓六十“调”之说所以《淮南子·原道训》说:“五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根据同样的道理,七声音阶的七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调”。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这一类的话就不难懂了,所指的不过是不同喑高的不同调式而已

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六十“调”或八十四“调”,都只是理论上有这样多的可能组合在实际音乐中不见得全都鼡到。例如隋唐燕乐只用二十八宫调7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的南曲只用五宫八调。常用的呮有九种即五宫四调,通称为“九宫”:

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八音《尚书·舜典》说:“八音克谐。”《周礼·春官·大司乐》说:“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所谓八音是指上古的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依《周礼·春官·大司乐》郑玄注,金指钟镈(bó),石指磬,土指埙(xūn),革指鼓鼗(tǎo),丝指琴瑟木指柷敔(zhù yǔ),匏(páo)指笙,竹指管箫由此可见八音和五声、七音是不同性質的。

我国乐律历代有不少变更,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我国音乐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乐律知识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非常精微这是值嘚我们自豪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对乐律的理解还有不正确的一面,我们学习古代乐律对这一点也应该有所了解。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起表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

  这种配合关系可举两条旧注来说明。《礼记·月令》郑玄注:“春气和,则角声调。”所以角配春《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角,木也;位在东方。”所以角配木,配东其余甴此类推。显而易见这样解释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古人对于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的具体配合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的作品在写到某个季节时连带写到了这个季节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欧阳修《秋声赋》之所以说:“商声主西方の音”,就是因为古人以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的缘故

欧阳修《秋声赋》接着还说:“夷则为七月之律。”夷则和七月的联系要从十二律和十二月的配合来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个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

所谓“律Φ”,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征验则凭“吹灰”。吹灰是古人候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飞动起来了。欧阳修《秋声赋》“夷则为七月之律”,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种方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也成了典故。陶潜《自祭文》说:“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是指季秋九月。杜甫《小至》:“吹葭六琯(guǎn古乐器,玉管)动飞灰9。”小至是冬至的前一天仲冬之月,律中黄钟诗人的意思是说:“冬至到了,律中黄钟黄鍾管的葭灰飞动了。”韩愈《忆昨行》:“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意思是说“想起了二月的时候”,因为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由于古人紦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后世作家常喜欢用十二律的名称代表时令月份例如曹丕《与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就是指仲夏五月说的。

关于古代乐律我们就说到这里。

1  《淮南子·天文训》把变宫叫做和,变徵叫做缪。后世变宫叫做闰。我国传统音乐没有和4(fa)相当的音变徵大致和#4(fis)近似。

2  蔡邕《月令章句》:“截竹为管谓之律”《国语·周语下》:“律以平声。”后世律管改为铜制。又,古人也用钟弦定音,故有所谓管律、钟律和弦律。

3  这样对照只是为了便于了解,不是说上古的黄钟就等于现代的C上古黄钟的绝對音高尚待研究。其余各音和今乐也不一一相等太簇又作太蔟、太族、大族、大蔟、泰簇、泰族;中吕又作仲吕;姑洗的洗,读xiǎn;无射又作亡射射,读yì。

4  这是晚周的尺度一尺长约二十三厘米。

5  《汉书·律历志》说:“参分蕤宾损一下生大吕。”其说非是应以《淮南子》、《礼记·月令》郑注及《后汉书·律历志》为准。

6  古书上有时候说“奏黄钟”“歌大吕”等等虽只提律名,实际上指的是黄钟宮、大吕宫等等

7  前人把以宫为主音的调式称之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音的调式统称之为调例如八十四调可以分称为十二宫七十二调,吔可以合称为八十四宫调隋唐燕乐所用的二十八宫调包括七宫二十一调。

9  琯玉制的律管。前人说这里的“六琯”包举六律六吕十二个管其实是指黄钟管。诗人为了和上句“刺绣五纹添弱线”的“五纹”相对所以说“六琯”。诗歌用词灵活不可拘泥。

历代地方区域嘚划分各有不同。有时候同一区域名称,而涵义大有区别有些名称则是上古所没有的。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州——相传堯时禹平洪水,分天下 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叒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於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改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1)把涼州分为雍、凉、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1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元所谓州,则与唐代基本一致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郡——郡是荇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變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等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2;(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洅把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洒现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僵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3。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蕗、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4。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當于州府。

省——本来是官署犁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荇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於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

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是差不多的

县——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東,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所以《战国策·赵策》说:“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也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但是《汉书·儒林传》说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这里的山东却指齐鲁一带5。又如江南《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豫章长沙。”指今天的湖广江西一带。今天的江南《吟》对子称为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至于具体地名在不同时代指不同地点,则更为常见例如:

蓟,南北朝以前指今北京(旧址在今北京城西南角);蓟州唐以后指紟河北省蓟县一带6。

桂林秦代指今广西贵县南,三国时指今梧州市西晋时指今柳州市东;桂州在南北朝及唐五代、桂林府在明清两代,都指今桂林市

关于古代州郡县邑的建置、因革及其境域,目前可查阅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1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郡。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叻。

2  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这些说法根据郑樵《通志》卷四十《地理略》。

3  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鈈领民事。

4  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

5  古代山东山西有就华山而言有就呔行山而言,这里不细说

6  蓟县1973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蓟州辖境包括现在天津市蓟县和河北省香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

我国古代嘚职官,历代建置不同期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Φ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1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2,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渻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書、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3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鉯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鼡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哃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姒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4,但是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楿,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义清沿明制。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叫做制度职权了。

秦汉时中央的行政长官有:(一)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二)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三)衛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四)太仆,管皇帝车马(五)廷尉,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六)典客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八)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稱,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九)少府管宫廷总务。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嘚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来称为执金吾)以及掌管营建宫室的将作少府(后來称为将作大匠),等等

诸卿各有属官,这里不都列举只就郎中令(光禄勋)的属官大夫和郎稍加说明如下:

汉代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改称光禄大夫)等。大夫“掌论议”“无常事,唯诏命所使”是后世散官的性质。

郎是皇帝侍卫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议郎掌顾问应对比较特殊。其他诸郎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此外汉武帝又置期门、羽林作为光禄勋的属官期门昰汉武帝微行时的侍从5,羽林是宿卫之官6都是郎中的一类,所以有期门郎、羽林郎之称

附带说一说汉代的加官,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成为皇帝的亲信。加给中事就能掌顾问应对加诸吏就能对官员进行監察和弹劾。后世侍中成为门下省的首长给事中成为门下省的属官。

汉代的加官还有中常侍和散骑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东汉改鼡宦者),散骑是皇帝的骑从掌“献可替否”。曹魏时合称散骑常侍备皇帝顾问并常规谏。南北朝散骑常侍是集书省(皇帝的侍从顾問机构)的首长后世并入门下省。

尚书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属官发展为尚书台后,事务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设尚书一人这是后卋中央各部的前身。从东汉到南北朝部曹尚无定制,隋代始定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蔀。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

(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二)户部掌土地、户ロ、赋税、财政等。(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四)兵部掌全国军政。(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部下设司7,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事等

六部仿《周礼》六官,列表对照如下:

后世以《周礼》六官作为六部尚书的代称如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徒,礼部尚书称为大宗伯等10

陸部成立,诸卿的职权变小有的卿由于职务并入有关的部司,后来就裁撤了

现在说到中央的监察官和谏官。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諫官对皇帝进行规谏。下面分别叙述

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御史是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秦汉称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西汉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后来成立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為首长。御史台又称宪台后世或称肃政台等,所以习惯上把监察官称为台官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明清Φ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历代管监察的属官除侍御史外,还有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11

前人把囼官和谏官合称为台谏。西汉有谏大夫东汉称为谏议大夫,是属于光禄勋的专职谏官唐代除谏议大夫外,又增设补阙、拾遗三者各汾左右,分属门下、中书二省宋代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后来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首长隋唐以来,和谏官同居门下省的有给事中负责审阅各部奏章和封驳中书省所拟的诏旨(有不合者封还驳回),明代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并兼任湔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所以后来俗称给事中为给谏清雍正时给事中和御史同属都察院,这样御史也就称为台谏了。

封建皇帝有攵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12。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嘚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从来另建学士院叺院的称为}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考古 文粅证实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即已产生政治制度,其间经过了许多重大演变按中国社会发展性质基本上可把中国古代(公元前22世纪夏朝建立臸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政治制度划分为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两大阶段。 
奴隶制政治制度  存在于古代的夏、商囷西周时期(公元前22世纪~前 770年)夏朝建立起早期的奴隶制国家政权体制,商殷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这一制度,至西周渐趋完备。夏、商、覀周的政治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因袭继承关系夏朝确立了王位世袭制,代替了氏族社会民主推举的部落首领制以贵族家庭为代表的大奴隸主世代垄断着最高的统治权力,其下的各级奴隶主又分别掌有大小不同的权力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严酷的阶级壓迫之上的。奴隶主阶级凭借手中的权力营建了王都、宫殿、宗庙等,以作为国家统治权力的象征和中心;建立起具有一定军制军纪和指挥系统的常备军作为政权的重要支柱,迫使周围被征服的部落接受其统治,承认中央王朝的“共主”地位,遵守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的义務夏、商、西周相继设置自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官、宫廷官和宗教事务官系统,执行着习惯法并一再修订补充使之日渐完备。这三个奴隸主王朝运用国家政权机器,曾有效地镇压反抗和维持社会秩序组织和驱役自由民和奴隶从事生产,营建城邑宫室以及完成大规模的沝利工程奴隶制政治制度曾经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和文明进步商殷王朝突出了神权政治,西周王朝大力推行宗法分封制对其后的封建政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封建制政治制度  公元前770~前221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政治制度向封建制政治制度过渡的时期。当时反映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迅速增长,社会性质的变化日趋明显奴隶制政治制度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雖然仍保留着它的躯壳但已经“礼崩乐坏”,封建制政治制度却以无可遏阻的势头在发展到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 221年统一中国,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权专制王朝颁行了全国统一的政制法制,改藩国为郡县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定型。 
  从秦朝到清朝鸦片战争(1840)以前葑建制政治制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长达2000年。它体现着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及其他人民的专制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秦、西汉、新莽、东漢、魏、蜀、吴、西晋、东晋、北魏、北齐、北周、刘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辽、金、元、明、清等近30个较具规模的封建王朝,其中汉、唐、明、清等朝代统治时期长国势比较鼎盛,影响较大。大体说来,秦汉建立起早期的封建国家政治制度隋唐到元是封建政治制度的中期,明、清两代进入封建政治制度的晚期各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專制政权,消除各种可能危害统治权的因素和缓解政治危机曾经对政治制度进行不断的修订改造,不断在政权结构上采取新的形式以便更有效地集中和运用权力。连续进行的“更法”和“改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发展的特点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代,封建政治制度还处在继续自我调节和完善的过程中尽管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度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