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无相念佛学习班吗

丁师沈阳答问(一)闭关、看经和日常生活
学人:老师,闭关前要有什么基础吗?
老师:必须先明理,我是这个“什么没有”,和我理解这个“什么没有”,是两回事,你先理解这个什么没有了,然后你再慢慢让自己过渡到我是什么没有上。这个慢慢的过渡还是个法,应该是嘛呢?转身即是。转身即是的话那么你不转身也是啊,何必再转身?这就是佛祖所说的难信之法,很难让人相信。
学人:那闭关还是有必要啊?
老师:不明白的话,那是个方法。所以说,逼得佛祖没招了,给你说了个八万四千法。放下自己的角度就是啊,自己的角度难放。这就是我执,搁到佛经上说就是牢关,牢不可破。
学人:为啥闭关就明白了,不闭关就不明白?
老师:闭关不一定明白,其实(这个)明白并不是闭关闭出来的,实际上你很明白,你只不过是不知道自己明白,本来就不糊涂,你说(那个)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
学人:那就这么简单啊,就这么点事啊!
老师:是啊。
学人:那您说经书是不是不用看了?
老师:经书就是指给你那个东西,别拿那个手指头当了实体。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经只是给你一个方向,你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了。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四相,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们大家从来没想一想它指出的是个什么状态,而是着在文字上了。它是为了说明这个状态,这个状态没有这些相。金刚经里还举了个初果罗汉到四果罗汉的例子,我能说我证到什么果位不?你说证到什么果位那就是没证到,因为它本来就没有。还有个四句偈,也是说的这个。你知道这个,你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是了。不要以色相求我,以声音求我,若以色相求我,是人行邪道。什么叫以色相求我,供着个佛像给他烧香磕头,那不是色相吗?你犯了法求他保佑别让政府把你抓到,拉着他当你的同案犯,还是你的保镖,还得当你的财神、管账先生。
学人:阿弥陀佛。.
老师:所以,供上佛菩萨,是叫你跟他学的。
学人:就是说佛像是表法的。
老师:是的,有眼不会看,有耳不会听,有鼻子不会闻,他表的是什么法,就是他并不是不会用,他是闭上不用。闭上六根,不纳六尘,不动六识。就是这么一个法。
学人:丁老师,刚才听您说顿悟,说不用看经书,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就是像我们这些很普通的人,看经书是在把愚昧去掉,使不好的根器有提升,变得相对的智慧聪明,然后就更有可能悟道。如果像我们这样根器的人,连经书也不看了,让我们悟去,一下子顿悟,是不可能的,我能这样理解吗?
老师:你还是没明白佛叫你干嘛?一部大经,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什么?就是彼岸,既然有个彼岸,就有个此岸,这个岸和那个岸是怎么回事,两个岸,本来是一,为什么还有个彼岸。学人:因为迷了。老师:那么这个岸是迷,它是什么样?迷在哪里?我们是大自然造就的,本属于这个大自然,可是我们想把自己独立出来,独立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一独立出来以后,你就脱离大自然了。人人都想脱离大自然,人人都想把自己独立出来,就像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龙,那么谁当虫呢?都当国家主席去了,谁下地干活去,这些国家主席就饿死了。问题就在,都想把自己独立出来,你要是不想把自己独立出来,你不就还是大自然吗?就这么点事。当自己没有自己的角度的时候,你就是一切。举个例子,科学家说一个圆是360度,这360度没有重样的,就像地球上60亿人没有重样的,各人有各人的角度,看法也绝对不一样。360度都不一样,你站在100度上,你看99度,觉得不够格,你看101度,又觉得它过激了,101度又认为100度不足,102度过激。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都认为自己正确。如果你放弃自己这个角度,你会在哪里?你会回到中心点,当你回到中心点的时候,你拥有全部的角度。也就是,放弃你自己,你拥有全部,放弃你自己,你就是一切。我们现在是抱着个芝麻不放,把西瓜丢了。只要放下自己,就是了,就是这么简单,所谓不简单,就是放不下自己。抱着我的认为、我的看法,全是我。
学人:老师,您说放下自己就是了,那是不是就不用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了,连想都不用想?
老师:当你没有欲望了,放下自己,哪个事惹得你不痛快了?甚至连痛快不痛快,高兴不高兴,都没有。谁惹你了?没有我就没苦也没乐,没苦没乐不就是极乐吗。
学人:那死的时候也是这样呗?
老师:你还想着个死,其实真那个样了,连死都不知道。不要再修那个预知时至去了,预知时至还是有个死和生,吃着饭呢,说着话呢,没了,走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他活着和死了是一样的。预知时至,你心里还打鼓呢,还琢磨有个极乐世界可去呢。有相修行,就是小乘,无相修行,就是大乘。同样是念佛,无相念佛,就是净念相续,有相念佛,就是念念相续。净念相续,净在哪里?佛号与佛号之间,就是那个清净。那个清净不是停下念来就是清净,不能这样理解,那个清静是本来就存在。不管你胡思乱想多么密集,没那个清静你不会胡思乱想。有念和无念相互交替才是发展。阿—弥—陀—佛,四个音符,音符和音符之间,就是那个清静,就是什么也没有,没有它,没有思维,没有它,没有语言,没有它,一切都不存在。所以说我们只把眼放在有上,放在容易看见的东西上,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什么没有。恰恰是这个空性是我们的本来。在这个空性上一天能起几万声佛号,能起几万个想法,都在这上面升起灭掉,但是这个空性从来没动过。那么你知道它从来没动过,你那个认识的识和它合二为一,就到家了,就这么简单。
学人:那闭关是什么目的?
老师:要是我这么说法你还不明白,那就闭关去吧,明白了,闭关无用。要是你一个劲地就想闭关,那闭关就成邪法了,因为它成了你的欲望了。打七是打掉第七识。第七识的表现形式就是俱生我执,我的认为,我的想法,我的看法,一切都是我。并不是打死它,而是让它平静下来。就是弥勒佛的“七千”。弥勒佛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间,不是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吗?就是过了五识(眼耳鼻舌身)六意(第六意识)七(第七识,俱生我执)谦(谦虚下来)万念(无数个念头),这个“迷了”的心下去了,你就是个明白人,你就是个佛。
学人:原来是这么回事,以前还以为是说的年头呢。
老师:有些经里的名字的确挺有意思。金刚经是谁问的?须菩提,这个名字解释起来,就是必须觉悟。心经是舍利子问的,他也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叫他舍利子呢?就是舍弃利益的人,舍弃利益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学人:那平时生活中就该注意这些呗?
老师:把佛法应用在平时生活中,就是置心一处,只管当下。当下走着路呢,把心放在走路上,别胡思乱想;当下在写文章,把心放在文章上,围绕这篇文章展开你的想象都不为过,把别的暂时放下。当下做饭呢,一心做饭,把心放在做饭上,如果你习惯了这样生活,这样做事,那么当你没事的时候,是个什么样?什么事都没有,往沙发上一坐,你会很自然地什么都不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丁师沈阳答问(一)闭关、看经和日常生活
前要有什么基础吗?
”,和我理解这个“什么没有”,是两回事。你先理解这个什么没有了,然后你再慢慢让自己过渡到我是什么没有上。这个慢慢的过渡还是个法。应该是嘛呢?转身即是。转身即是的话那么你不转身也是啊,何必再转身?这就是佛祖所说的难信之法,很难让人相信。
自己的角度就是啊,自己的角度难放。这就是我执,搁到佛经上说就是牢关,牢不可破。
老师:经书就是指给你那个东西,别拿那个手指头当了实体。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经只是给你一个方向,你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了。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四相,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们大家从来没想一想它指出的是个什么状态,而是着在文字上了。它是为了说明这个状态,这个状态没有这些相。金刚经里还举了个初果罗汉到四果罗汉的例子,我能说我证到什么果位不?你说证到什么果位那就是没证到,因为它本来就没有。还有个四句偈,也是说的这个。你知道这个,你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是了。不要以色相求我,以声音求我,若以色相求我,是人行邪道。什么叫以色相求我?供着个佛像给他烧香磕头,那不是色相吗?你犯了法求他保佑别让政府把你抓到,拉着他当你的同案犯,还是你的保镖,还得当你的财神、管账先生。
学人:阿弥陀佛。
老师:所以,供上佛菩萨,是叫你跟他学的。
学人:就是说佛像是表法的。
老师:是的,有眼不会看,有耳不会听,有鼻子不会闻,他表的是什么法?就是他并不是不会用,他是闭上不用。闭上六根,不纳六尘,不动六识。就是这么一个法。
学人:丁老师,刚才听您说顿悟,说不用看经书,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就是像我们这些很普通的人,看经书是在把愚昧去掉,使不好的根器有提升,变得相对的智慧聪明,然后就更有可能悟道。如果像我们这样根器的人,连经书也不看了,让我们悟去,一下子顿悟,是不可能的,我能这样理解吗?
老师:你还是没明白佛叫你干嘛?一部大经,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什么?就是彼岸,既然有个彼岸,就有个此岸,这个岸和那个岸是怎么回事,两个岸,本来是一,为什么还有个彼岸?
学人:因为迷了。
老师:那么这个岸是迷,它是什么样?迷在哪里?我们是大自然造就的,本属于这个大自然,可是我们想把自己独立出来,独立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一独立出来以后,你就脱离大自然了。人人都想脱离大自然,人人都想把自己独立出来,就像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龙,那么谁当虫呢?都当国家主席去了,谁下地干活去,这些国家主席就饿死了。问题就在,都想把自己独立出来,你要是不想把自己独立出来,你不就还是大自然吗?就这么点事。当自己没有自己的角度的时候,你就是一切。举个例子,科学家说一个圆是360度,这360度没有重样的,就像地球上60亿人没有重样的,各人有各人的角度,看法也绝对不一样。360度都不一样,你站在100度上,你看99度,觉得不够格,你看101度,又觉得它过激了,101度又认为100度不足,102度过激。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都认为自己正确。如果你放弃自己这个角度,你会在哪里?你会回到中心点,当你回到中心点的时候,你拥有全部的角度。也就是,放弃你自己,你拥有全部,放弃你自己,你就是一切。我们现在是抱着个芝麻不放,把西瓜丢了。只要放下自己,就是了,就是这么简单,所谓不简单,就是放不下自己。抱着我的认为、我的看法,全是我。
学人:老师,您说放下自己就是了,那是不是就不用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了,连想都不用想?
老师:当你没有欲望了,放下自己,哪个事惹得你不痛快了?甚至连痛快不痛快,高兴不高兴,都没有。谁惹你了?没有我就没苦也没乐,没苦没乐不就是极乐吗。
学人:那死的时候也是这样呗?
老师:你还想着个死,其实真那个样了,连死都不知道。不要再修那个预知时至去了,预知时至还是有个死和生,吃着饭呢,说着话呢,没了,走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他活着和死了是一样的。预知时至,你心里还打鼓呢,还琢磨有个极乐世界可去呢。有相修行,就是小乘,无相修行,就是大乘。同样是念佛,无相念佛,就是净念相续,有相念佛,就是念念相续。净念相续,净在哪里?佛号与佛号之间,就是那个清净。那个清净不是停下念来就是清净,不能这样理解,那个清静是本来就存在。不管你胡思乱想多么密集,没那个清静你不会胡思乱想。有念和无念相互交替才是发展。阿—弥—陀—佛,四个音符,音符和音符之间,就是那个清静,就是什么也没有,没有它,没有思维,没有它,没有语言,没有它,一切都不存在。所以说我们只把眼放在有上,放在容易看见的东西上,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什么没有。恰恰是这个空性是我们的本来。在这个空性上一天能起几万声佛号,能起几万个想法,都在这上面升起灭掉,但是这个空性从来没动过。那么你知道它从来没动过,你那个认识的识和它合二为一,就到家了,就这么简单。
学人:那闭关是什么目的?
老师:要是我这么说法你还不明白,那就闭关去吧,明白了,闭关无用。要是你一个劲地就想闭关,那闭关就成邪法了,因为它成了你的欲望了。打七是打掉第七识。第七识的表现形式就是俱生我执,我的认为,我的想法,我的看法,一切都是我。并不是打死它,而是让它平静下来。就是弥勒佛的“七千”。弥勒佛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间,不是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吗,就是过了五识(眼耳鼻舌身)六意(第六意识)七(第七识,俱生我执)谦(谦虚下来)万念(无数个念头),这个“迷了”的心下去了,你就是个明白人,你就是个佛。
学人:原来是这么回事,以前还以为是说的年头呢。
老师:有些经里的名字的确挺有意思。金刚经是谁问的?须菩提,这个名字解释起来,就是必须觉悟。心经是舍利子问的,他也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叫他舍利子呢?就是舍弃利益的人,舍弃利益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学人:那平时生活中就该注意这些呗?
老师:把佛法应用在平时生活中,就是置心一处,只管当下。当下走着路呢,把心放在走路上,别胡思乱想;当下在写文章,把心放在文章上,围绕这篇文章展开你的想象都不为过,把别的暂时放下。当下做饭呢,一心做饭,把心放在做饭上,如果你习惯了这样生活,这样做事,那么当你没事的时候,是个什么样?什么事都没有,往沙发上一坐,你会很自然地什么都不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