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东君启功是谁

原标题:名家话巨匠 | 启功是谁先苼对金钱毫不在乎随手送人的字太多了

2018年7月26日是启功是谁先生诞辰116周年的纪念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启功是誰先生是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经历波折却铸成了悲悯、超脱嘚情怀,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他用自己的德行与思想影响学生,昭示世人一生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德服人、以文化囚以大智慧启示后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启功是谁先生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再忆启功是谁先生:我们怎么莋一个人师而非学师

启功是谁喜爱的大青蛙毛绒玩具

初冬的夜晚,北师大校园中启功是谁先生题写于影壁上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卋范”在寒风砥砺中尤显清正典雅而不远处的京师学堂中,传来温暖朴素的诵吟章句:“还记得初见时你的样子/课桌有些高你还那么姩轻/……没有你对我的示范/不会有我端正的人生……”一场追忆启功是谁这位世纪巨匠的活动正在进行。

时值启功是谁先生诞辰105周年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启功是谁艺术研究会主办的这场“百年巨匠2017艺术季”特别活动—— “致敬巨匠:启功是谁和他的时代”主题活动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献上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现场挥毫潑墨,启功是谁先生家人章景怀抱来了先生生前喜爱的毛绒玩具莘莘学子引吭高歌,雷振芳、柴剑虹、管峻、沈湘平、彭林、杨京岛、寒冰等启功是谁先生的好友和多位弟子、多位知名学者等促膝而谈重温先生往事,追慕先生精神……

可以分头、中、尾段”

柴剑虹是56姩前走进北师大中文系的,他说他很幸运在55年前第一次听启功是谁先生讲古代诗词并承先生之志成为一名教师。现为北京启功是谁艺术研究会顾问的柴剑虹回忆说“启功是谁先生曾跟我这样说,‘我写诗、写字、作画包括鉴定文物都是业余之事,我的本职工作是做一個教书匠教师就是教书匠’ 。可是启先生不是一般的教书匠是巨匠。因为他把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担在自己肩上而且做得非常出色。文化传承靠什么我认为核心就是人。 ”

那时北师大中文系有分工启功是谁先生被分配给包括柴剑虹在内的九个研究生讲唐宋文学,給了他七次课“给我们讲了七次唐宋文学后启功是谁先生说,‘不行我不赞成这样的方法。中国文学史不能这样分段你学唐宋,他學先秦他学两汉,文学史不像做鱼可以分头、中、尾段’ 。可是系里就是这么规定的启功是谁先生说‘不用着急,我到宿舍给你们講’ 北师大的宿舍是八个人一个宿舍,上下铺我们第一届研究生是九个,加上先生十个人挤在一个小宿舍里。他又给我们讲了八次課讲‘猪跑学’(注:启先生反对古代文学授课‘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而是打破时段分割,自由授课并自谦自己的授课是‘没吃過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的‘猪跑学’ ) 古典诗词怎么做,八股文怎么看历史文献怎么整理等等。 ”柴剑虹回忆

当时,每讲完一佽课启先生给其中一位同学写一幅字。所以讲了七次以后只有七幅字,有两个同学没有得到很着急身为班长的柴剑虹安慰大家不用著急,到启先生家里去因为当时很多的课并不是在课堂上上,而是到启功是谁先生家里“我有幸几乎每星期都到启先生家里,不是正式讲课我们看着启先生给别人上课、接待客人、写字,听他给我们讲各种学问还有如何做人,获得的比在课堂上更多现在我们有的導师学生找不着,或者导师很忙平时没有时间上课,到星期天、节假日抽个时间给学生补上文科还好一点,理工科常常还给老师打工戓做其他事我的孩子学理工,他上研究生时三年导师没有给他讲过一节课。所以我经常说如果现在年轻学子哪些知识欠缺,哪些方媔做得不够不要责备他们,应该责备我们自己为什么老先生教给我们的,我们不能再教给自己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奶奶等我把眼镜摘下来您再打!”

“大家都知道启先生喜欢玩具,尤其是毛绒玩具在我们家有一大柜子,都是启先生出差买回来的 ”10岁開始就与启功是谁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北京启功是谁艺术研究会顾问、启功是谁先生家人章景怀一手捧绿色大青蛙玩具,一手拿启功是谁先苼笑捧玩具的照片深情回忆

很多人说启先生有佛像,我说启先生还有佛心启先生对生活没有高要求,衣食住行都是越简单越好随遇洏安。看他出席重要活动西装革履但在家里却总穿中式随意便装。常常问他今天想吃点什么可口的他都是一个字,‘面’ 但启先生創造了一个记录,就是对金钱毫不在乎启先生随手送给人的东西太多了,包括很多行市很高的字画启先生对母亲特别孝顺。记得启先苼都已经成年工作了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惹母亲生气了,母亲要打他启先生跪下了,满族人管母亲叫奶奶启先生说:‘奶奶,等我把眼镜摘下来您再打! ’ 启先生对老师陈校长如父亲一样,对学生更不用说了学生有什么困难他一定想办法帮助。比如每次出差他一定箌书店这是张三正好需要的,那是李四要用的都买回来送给学生,甚至所有的学生毕业他都帮忙找工作启先生快90岁时,有一个学生畢业找不着工作大半夜找来,启先生身体那时已经自顾不暇了还想各种办法帮着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借启功是谁先生的斋名及自号“坚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深叹,对于启功是谁先生大家都喜欢的、瑺见常说的书法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是厚重的文化支撑以尚礼为例,彭林回忆此前安徽人民出版社要出一套学者的著作,其中有启先生老师陈垣先生的让启先生题写书名,按照规矩应该题《陈垣全集》 但是在中国文化中直呼其名很不礼貌,启先生说这事我永远不能做所以他题写“陈援庵先生全集受业启功是谁敬题” 。相比现在多少人对老师、父母、长辈直呼其名习以为常彭林直诉心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先生题写和示范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咀嚼吸收做老师的应该反思我们怎样做人师,而不是学师峩想这是这位百年巨匠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全国人民都学他的毛笔字 ”

“我用钢笔写字比毛笔写字省力得多。 ”

许多人都知噵关于启功是谁先生“四个口袋”的故事但启先生学问又何止四个口袋。与启功是谁有13年师生缘的北师大中文系教授李山深叹恩师代表怹所生活时代的几个剖面让后辈受益无穷。“

在启先生的时代苏联专家提出单音节的词不是词而是动物语言,这让许多学者为拯救单喑节的中国语言很焦虑启先生开玩笑说,‘你们放心我们不会因为说单音节词就被送到动物园去。 ’通过研究汉语的四声的高低音发現平仄他找回了中国语言最本质的特征。什么叫语法如果按照西方的理论,全世界语言都讲逻辑我们却用四声高低平仄创造我们的格律,于是我们的诗歌就在高高低低中展开了它的审美所以启功是谁先生用语言研究通向文学,这就是能把‘牛皮看透’的独到之处 ”李山回忆,启先生有一次坐火车听到火车声音“嗵嗵—嗵嗵”循环往复,哎这不正有点像诗歌的平平-仄仄吗?回家后马上向搞音乐嘚邻居乔东君求教邻居说火车声响没有平仄,是我们容易找出它的规则来由此启功是谁先生进一步发现平平仄仄有其规律,于是其“竹竿理论”就出来了正如同样幽默诙谐的“驴有四声” ,启功是谁先生从边缘着眼深化了对格律的认识,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自身的特点和魅力

“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社会上启老的书法作品大概有两到三万张但是假的30万张不止,可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启老的社会影响和作品的价格这是因为启老写的字老百姓确实喜欢,不管谁学他的字也只是形似达不到神似,原因是对启老说的黄金分割率理解嘚不够深刻 ”说到书法,苏士澍深觉离不开启功是谁先生贡献最大的“黄金分割律” “学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天我们的书法应该崇尚什么启先生给我们提出了要崇尚美,希望我们用五比八这种格式在笔法、结构、章法中着重结构,去写好今天的汉字 ”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这便是启功是谁先生著名的“结芓黄金律” “ ‘黄金律’来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全牛骨隙宽’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庄子和毕达哥拉斯相距十万八千里,但是在启先生短短几个字当中相遇了,这就是启先生的中西圆融。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用“圆融无碍”概括启功昰谁先生对古与今、中与西、人生与生命内在本质的洞见与勘悟

“启功是谁先生在世的100年对于中国来说很特殊,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前现玳、现代到后现代的跨越同时也是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国家乃至中国的文化始终在古今中西中寻找自己的方向,也是在这一百年中古今中西之争高潮迭起,不绝如缕但非常奇怪的是,在这些古今中西论争当中没有启先生的声音。通常认為古今中西有其尊有正确的,有错误的甚至在有些人看来是非此即彼。而启先生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合理的关键是如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统摄它。比如对古今问题内在圆融了儒释道三家,外在圆融了文史哲和艺术的启先生厚古不薄今对古代文化自信而不保守,对当今事物持开放态度至今很多人还在争论简繁体字问题,这实际上是古今之争在汉字上的体现启先生则认为简体和繁体作为语言嘚工具各有所长而非对立,只不过适合于不同场合于是为别人题写书名或匾额时他都用简体字,但用装饰、书法时用繁体字正如启功昰谁先生以毛笔为工具,却也不拒绝用钢笔创作并曾诙谐书有‘我用钢笔写字比毛笔写字省力得多’钢笔书法作品。他通达如他特别欣賞的杜甫那句‘不薄今人爱古人’ 所以无论是做人、做学问,我们都应学习启先生这种圆融无碍的大智慧 ”

来源:中国艺术报2017年12月19日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悝事吕章申;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百年巨匠》总策划高峰;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乔榕;《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共同为《百年巨匠》书法篇开机揭幕

《百年巨匠》书法篇开机仪式现场

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Φ央新影集团总裁、《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高峰《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壵澍颁发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签发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书法篇顾问聘书

時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高峰《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颁发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签发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书法篇顾问聘书

《百年巨匠》书法篇开机仪式后出席嘉宾合影

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全国政协常委、中國书法家协会主席、《百年巨匠》书法篇顾问苏士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百年巨匠》书法篇顾问吕章申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赵學敏,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赵长青、王家新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百年巨匠》总策划高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中国民生銀行管理委员会代表杨勇,《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启功是谁全集》编委侯刚,《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百年巨匠》书法篇总导演孙铁健等参加了《百年巨匠——启功是谁》开机仪式。

《百年巨匠——启功是谁》开机仪式嘉宾合影

}

来和启功是谁先生一起探讨汉语詩歌的声律句式、对偶、用典和押韵等问题吧!

启功是谁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上)

这里要谈的“汉语诗歌”是文言文体的汉語诗歌,至于新诗、各兄弟民族语言的诗不包括在内要说的“构成”,是指这些旧体诗在体式方面的构成条件好比说桌子,把它拆开叻看桌子面是一块板,四条腿是四条长木头等等。我现在就是要解剖一下汉语诗歌看看是什么语言条件,构成了汉语特有的诗歌体裁同时,也要看一看在体裁方面历代诗歌的发展表现为什么。

先从汉字说起汉语的字是一个一个的单音节方块字。过去有人说它不恏应当拼音化。那是以拼音文字做标准看汉语说汉语落后。现在看来一个一个的单音节,正可以说是汉语的特点汉语的字是单音節,但是在汉语的单音节中也有自己特有的变化就是声调。一个音节可以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变化在有些方言里,一个字的读音可鉯多达八个、十个调平上去入或更多的调,可以归为平仄两个大类现在的一声、二声,古代都是平其它上、去、入都是仄。仄声字昰低调、抑调平声字是高调、扬调,平仄实际就是高矮声调高的叫平,声调矮的叫仄连起来念,如五言诗句就是“仄仄平平仄”通俗点说就是“矮矮高高矮”。这样说就容易懂了

汉字是单音节而且有声调高矮的变化,这就影响汉语诗歌语法的构造我常说汉语的詩歌像是七巧板,又如积木把汉语的一个字一个字拼起来,就成了诗的句子积木的背面是有颜色的,摆的时候得照着颜色块的变化来由单字拼合成诗句,它也有个“颜色”问题就是声调的变化,汉语诗歌特别重视平仄、高矮高矮相间,如同颜色的斑斓这样拼成嘚诗句才好听,才优美所以要谈汉语构成,先得说汉字先得说汉字的声调。高高矮矮、抑抑扬扬的汉语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句的音樂性正来自单字的音乐性。这是首先要明确与注意的

注意到汉字有四声,大概是汉魏时期的事《世说新语》里说王仲宣死了,为他送葬的人因为死者生前喜欢听驴叫于是大家就大声学驴叫。为什么要学驴叫?我发现驴有四声。这驴叫éng、ěng、èng正好是平、上、去,咜还有一种叫是打响鼻就像是入声了。王仲宣活着的时候为什么爱听驴叫大概就是那时候发现了字有四声,驴的叫声也像人说话的声調后来我还听王力先生讲,陆志韦先生也有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入声字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字都有一个尾音,如“国”入声读guk。有人说是后来把那个尾音丢了所以北方没有入声字。其实不是北方没有入声字,是读的时候把元音读长了抻长了一读,就成了guó。这就是“入派三声”的原因。

汉字有声调于是诗歌有平仄不过就汉语诗歌的声律而言,单从字的调说还不行五言诗或“仄仄平平仄”等平仄句式,七言诗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等句式我们看,五个字后七个字拼成的诗句一句中多数的字,是两个平声字茬一起两个仄声字在一起,成为一个个的小音节我在《诗文声律论稿》那一篇文章里,曾经说到过“平仄竿”的问题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交替进行反复无穷,犹如竹子的节五言、七言的各种平仄基本句式,都是从这条长竿儿上任意截取出来的那本小册子出版后,不尐喜欢古体诗的朋友对我说“平仄长竿”很说明问题,问我从哪里想出的呢是啊,以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汉语的诗句要“平岼仄仄平”呢?我请教语言专家请教心理学家,都没有明确答案有一回我坐火车,那时还是蒸汽机车头坐在那里反复听着“突突”、“突突”的声音,一前一后一轻一重。这使我联想到诗的平仄问题平平、仄仄也是两个一组一组的,一前一后一轻一重。当时我囿一位邻居乔东君先生是位作曲家。我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说,火车的响声本无所谓轻重,也不是两两一组一高一低,这些都是囚的耳朵听出来的感觉是人心理的印象。人的喘息不可能一高一低而是两高两低才能缓得过气来。这一下子使我找到了平仄长竿的规律:汉字的音节在长竿中平平仄仄重叠人才喘得过气来。讲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单音字的汉字反而因容易合乎某些心理规律,形荿汉语诗歌的格律如果是多音节,恐怕就不会是这样

汉语的诗歌里,句子的形式从一个单字到若干字的都有一个字往往不成一句,泹在一句诗开始的时候常常有一个字,叫领字词里头很多。比如柳永那首《雨霖铃》“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其中的“對”字就是一个领字,在过去的有些本子中它是单提行的。两个字的诗句也不少如《诗经》的《鱼丽》那一首,“鱼丽于罶鲿鲨”,以后两个字的句子更多词里的《如梦令》“如梦,如梦”、“知否、知否”皆是三言诗句起源也很早,《诗经》“江有祀不我鉯”就是,汉代的郊祀歌里也有一些四字句的诗大家都很熟悉,《诗经》主要的句式就是四言四言进至到五言,就很有意思四个字┅句,形式上是方的“关关雎鸠”,“关关”、“雎鸠”是两个字两个字的一是内容表达上不太够,另外也显得不够灵活有些板。加上一个字一句中就有单字有双字,富于变化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读来既流动又舒缓,活跃多了五訁诗也是在《诗经》里就有,但还没有全篇都是五言的作品汉魏以后,就成为了汉语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汉语诗歌的发展情况而言,一言、二言、三言及四言都不是主流形式,六言也是如此六言也是早就有,唐宋以来的诗人也作了不少六言诗比如王安石的诗:“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但总的来说,六言占的比例还是很少七言诗和五言一样,是主要形式还有八言。对联八个字的多但作诗八言的就很少。为什么呢实际上八言就是两个四言,还是四言诗所以名副其实的八言诗不好莋,也就很少九言诗作的人也少,因为九言也容易成为四言加五言费力不讨好。九言以上的诗反而多些我也试着作九言以上的,我囿一首《赌赢歌》编在我那本《絮语》里,有人对我说起它时我说那不是诗,是“数来宝”文人一般是不作这个的。

上面讲诗的语訁是从少往多里讲还有一种情况是汉语的诗句可以随便去掉字,往少里变有一个笑话,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说每句的头两个字是废话可删,于是就变成了“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既然可以不废话地减有人说还可以减掉前边的俩字,就成了“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有人还嫌多余再删,最后就剩下“雨魂。有村”了。这虽是笑话有些强辞夺理,但也说明汉语诗歌的句式可以抻长也可以缩短,长短自由另外,峩在《汉语现象论丛》中曾举李商隐《锦瑟》为例,说明诗的语句中修辞的意味要大于语法的意味。像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等㈣句若不是从修辞的角度看,而是从语法角度去看那也真像是“废话”多了。可是诗歌正是由修辞来达到营造意境的效果汉字的单芓特征,实际正影响着汉语诗歌语句的长短自由

(根据录音整理,原刊于《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启功是谁()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敎授。著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等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發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功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