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格拉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影响的影响和局限性

您的位置: &
分析材料一所述制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正文
分析材料一所述制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 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熙宁二年,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熙宁四年,以锡庆院朝集院为大学讲舍,其所教者,以经为主。熙宁五年,又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教以诸家兵法。熙宁六年,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凡命官学人,皆得自占入学。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有方脉科、针科等。 ――摘编自《中外名人传记百部?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正式科目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35个门学科,此外,还有预备科的另设一些科目。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科举、教育改革措施的共同点。(8分)
(2)分析材料二改革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2、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6分)
(2)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了近代化之路。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9分)
材料二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转 载 于: 在 点 网:分析材料一所述制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中国进化概括》 (2)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6分) 4、材料一 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情,考虑“当因当革,当省当并”,限期奏报。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此情况下,清廷不得不从1901年起实行“新政”,《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所列变法建议凡27条,涉及改革机构、裁减绿营、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创办学堂、设立学部、鼓励留学、修订法律、废除苛刑、停止捐纳等等,其中许多在戊戌变法时已提出过。 ――何顺果著《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的背景。与戊戌变法相比较,清政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的相同做法是什么?(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6分)
5、材料一 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下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材料二 把游牧民和被征服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计口授田,保证政府赋税的来源,同时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中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加速了北魏经济方式的进一步封建化,并最终使落后的游牧经济为先进的封建农业经济所代替。 ――杨建新《浅评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两次少数民族改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怎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当时北魏生产方式更替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生产方式的变更所产生的影响。(6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宣传形式与内容.
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吴于廑&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 (1)据材料一中的内容,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4分) 7、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据《史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疆”。 材料二 据《魏书?食货志》记载:“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三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认为:“西法各种,西人藉以富强,已收实效,皆有程式。我步趋其后,较易见功。由西文译作中文,以西学化为中学,不及十年,中国人才无难与泰西相领顽”。??他在《易言》中又主张:(中国)“于政事之举废,法令之更张,唯在上之人权衡自秉”,上下“情谊相隔”,不如西方议院制度优越。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所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 材料四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举措,并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国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采取的重要措施及特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进步作用。(1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及产生的历史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美国政权构建体现的原则及进步意义。(6分)篇二:吉林省吉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总计48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24.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 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 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25.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26. 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建议,市舶司领班凡是能招引来外国货船、收取海关税达5万贯、10万贯的,据其数额相应提高级别待遇。阿拉伯客商罗辛贩来乳香价值30万缗,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收税98万缗,都补了低级武官。材料说明 A.政府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B.市舶司的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 C.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崇尚洋货,追求奢华 D.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国家财政收入 27. 清顺治九年政府宣布,“说书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尚典实纯正,今后督学以《四书五经》等书,责成提调教官,课生儒诵习讲解??坊间书贾只许刊成文业有益诸书通行,严禁滥刻其他琐语淫词及一切窗艺社稿,违者从重治罪。”雍正时期则再次宣布,“文人纠众结社,大有关系于人心风俗??如生员监生等以文会结社聚众??该地方官立即拿究申革。??分首从定罪。”材料反映了清政府A.严格限制印刷业的发展
B.要求士人饱读四书五经 C.推行崇尚实践的办学风气
D.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28.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 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29. 某学者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神的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 此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B.董仲舒
C.柏拉图 D.康德 30.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 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1.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 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史实在更加明显的界标影响下出现的是 A.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 B.李鸿章认为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C.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D.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 32.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 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C.卢梭
D.达尔文 33. 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 ‘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基于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措施是 A.颁布《土地法令》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建立集体农庄 34.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与民主党 候选人戈尔的政治前途竟然系于佛罗里达州的区区几百张选票!为此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在最高法院以5比4一票之差做出了不利于戈尔的判决后,戈尔优雅地承认失败。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大选可以诉诸武力进行解决 C.最高法院法官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D.最高法院对宪法负责,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 35.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 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不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大卫?科波菲尔》 D.《战争与和平》
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数据统计,到1879年,全国鸦片的自给率竟达到80.12%。到1881年,不仅波斯鸦片进口全部停止,而且据当年英国驻上海领事提交给本国的贸易报告所说,“在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和贵州等省,印度鸦片几乎都被赶出了市场,现在简直不再运往这些地方,那里的消费全部由中国产的鸦片供应了”。中国鸦片的发展速度惊人,仅过一年即1882年,本土鸦片已经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外国鸦片不仅在华西和西南地区,而且在沿海地区也正在逐渐让位于中国鸦片。就像华西的鸦片正在大批流入缅甸一样,东面的台湾和其它岛屿现在也从大陆获得其部分鸦片供货”。 ――卜正民、若林正编著《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年》 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 材料二
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连上两道奏折,请求朝廷主持禁烟,两广总督刘坤一在一封私人信函中如此评价郭嵩焘的建议:“郭筠仙侍郎禁烟之议,万不能行。即以广东而论,海关司局每年所收洋药税厘约百万有奇,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此项巨款为接济京、协各饷及地方一切需要,从何设法弥缝?……顾据实直陈,必触忌讳,不如暂缓Z议,想朝廷不再垂询。” ――《刘坤一集》 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坤一为什么认为郭嵩焘的禁烟之策“朝廷”会“不再垂询”?(8分) 材料三
“河南汝州、陕州一带,为汴中产土之地,去夏因委员禁拔烟苗,大滋乡民之怒,当时委员敷衍了事,仅将道旁各处烟苗拔去销差,不意今年该处所种较去年又多数倍,地方官虽出示禁止,而该乡民以性命相拼,致死不拔,上月杪,省台委人前往禁止烟馆,拔去烟苗,委员甫到该处,即为乡民所知,聚众违抗。”“山西文水县武树福、弓九湖二人,以要求种烟为名,广布传单,敛钱聚众,甚至订立合同稿据,入约者达二十一社之多。” ――《东方杂志》,1910年4月,第5期, “罂粟种植者立即投向叛民,当革命运动正在展开时,重新种植罂粟” ――高第《论辛亥革命的意义》 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清政府禁烟会产生什么样的益处?为什么种植鸦片地区的人民反对禁烟?清政府的禁烟与其灭亡之间有什么关系?(6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这一观点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的态度,视之为通往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的阳光大道。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现代大机器生产力,的确为人类带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知识成果。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批判者认为,科技技术进步以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或是一个既能开启天堂之门,又能让黑夜降临人间的“双面的雅奴斯”。(雅奴斯,罗马神话中象征开始的神。)因此要彻底否定并摧毁一切现代文明,摧毁科学技术的成果。 ――马克《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所涉及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地理选做题:(42―44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根据维基百科摘编 材料二
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根据维基百科摘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 (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杰斐逊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
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他…… ――《独立宣言》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美国宪法》 (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些理念?(6分)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 于?(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是否矛盾。(5 分) 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这时冷战已经开始。但这次战争中,美国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材料三
“我左手持枪,右手拿橄榄枝,巴勒斯坦人追求和平,但请不要逼我用枪。” ――巴勒斯坦国第一任总统阿拉法特 (1)根据材料一回答,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4分) (2)根据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各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8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1)材料一、二、三各如何评价克伦威尔?(6分) (2)利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评价克伦威尔的共同点?(4分) (3)上述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评价克伦 威尔的分析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24.D【解析】A中的“没有诸侯”明显错误,C项的表述也不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儒家在当时不受重视,B错误。材料中的“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指的是纵横家收到统治者篇三:高一历史第二单元试题 巨野县实验中学 高一历史单元检测(二)
高一(1)部历史组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元老院 D,陪审法庭 3.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 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4.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5.在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中,最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的措施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取消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发放津贴 C.创立“陶片放逐法D.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7.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 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 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8.一位法制史专家欲研究西方陪审制度的起源,他研究的最佳地应选择 (
) 1.A.雅典、
B.伦敦 C.罗马D.巴黎 9.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
)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10.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 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利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11.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B.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C.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D.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12.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原告或被告)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 ) A.陪审制度 B.审讯制度C.律师制度 D.诉讼制度 13.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氏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其中渗透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 A.执政为民
B.民主集中 C.保护私产 D.加强监督 1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的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D.人文思想盛行 15.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16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里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A 最高权力机关B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机关 C 最高行政机关D 最高立法机关 17.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关系 19.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爱琴文明时代,你能看到情景是( ) 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论的场面 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20.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人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 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D.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 材料三
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 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1)材料一反映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4分) (3)材料三中抽签选举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缺陷?(6分)
(4)材料三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说明这种现象和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关系。(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伤害者在某些情况下有权对肇事者给予同样的伤害。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解决纠纷方式叫做“同态复仇”……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以上条文选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的立法工作对古代罗马法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归纳。当今世界人们对罗马法的了解,主要是根据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这套法学巨著至今仍是法学院学者和研究古代世界历史的各个方面的学者的必读经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局限性。有人据此分析《十二铜表法》没有太多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6分)
(2)材料一、二的法律条文中相同的内容是什么?这说明罗马法制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总的来看,《十二铜表法》只是对传统的习惯法加以整理和记录。《十二铜表法》极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婚姻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二 屋大维的顾问曾经说:“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材料三 查士丁尼大帝,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526 ~ 565 年在位。 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诞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既然这样,为什么说法典的编纂仍然是平民的胜利?
(2)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局面,古罗马在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方面是怎样应对的?
(3)查士丁尼即位后为什么特别重视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突出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5.B6.D 7.B 8.C 9.B 10.A
14 C 15A 16 B 17A 18.C 19 A 20 D 21(1)小国寡民。 (2)是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对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3)优势:相对公正、公平;劣势:可能会使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 (4)原始直接民主,公民广泛参与;因果关系,这种直接广泛的参与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 22.(1)原始落后,程序僵化,极力维护债务奴隶制;这种说法不正确:《十二铜表法》作为第一个成文法,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在―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保护债务奴隶制;维护奴隶主专政。(3)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3(1)①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斗争;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②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权。③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2)原因:罗马的对外扩张,版图扩大,帝国内部关系复杂。应对措施:政体上,屋大维确立独裁统治,实行元首制,后来公开建立帝制;法制上,增加罗马法的内容,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3)原因:继承前代罗马皇帝的传统;吸取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成果:《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法典)。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有效地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5.B6.D 7.B 8.C 9.B 10.A
14 C 15A 16 B 17A 18.C 19 A 20 D 21(1)小国寡民。 (2)是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对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3)优势:相对公正、公平;劣势:可能会使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 (4)原始直接民主,公民广泛参与;因果关系,这种直接广泛的参与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 22.(1)原始落后,程序僵化,极力维护债务奴隶制;这种说法不正确:《十二铜表法》作为第一个成文法,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在―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保护债务奴隶制;维护奴隶主专政。(3)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3(1)①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斗争;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②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权。③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2)原因:罗马的对外扩张,版图扩大,帝国内部关系复杂。应对措施:政体上,屋大维确立独裁统治,实行元首制,后来公开建立帝制;法制上,增加罗马法的内容,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3)原因:继承前代罗马皇帝的传统;吸取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成果:《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法典)。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有效地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分析材料一所述制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伏尔泰思想主张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