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 很奇怪 因为生存的环境不同 创造出了不同的文明 可是为什么会因为文明而起冲突中的种族集团呢?

研究算法偏见人工智能和技术嘚六位有影响力的女性小组发布了一个名为“ 发声消除 ”的口语单词。该项目强调了技术巨头在语音识别系统中的种族偏见并承认了该領域女性学者和研究人员被忽视的贡献。

大约一周前还发布了一份题为“自动语音识别中的种族差异”的报告作者发现,针对苹果亚馬逊,谷歌IBM和微软的自动语音识别系统总体而言,非裔美国人语音的单词错误率达到35%而白语音达到19%。这些技术巨头的自动语音识别系統可以完成语音到文本的转录以及强大的AI助手(例如Alexa,Cortana和Siri)

清除语音项目是由Joy Buolamwini创建的算法正义联盟的产品。参与计算机科学艺术作品嘚参与者包括前白宫首席技术官梅根·史密斯(Megan Smith);赛后技术作者Ruha Benjamin;设计正义作家Sasha Costanza-Chock;哥伦比亚法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教授金伯莱·克伦肖。

本杰明在文章中说:“我们不能让人工智能的希望掩盖真实和当前的危害”

在2018年和2019年,Buolamwini及其合作者对面部识别偏见进行了审计這在立法者和激进主义者中经常被引用。该团队的发现被公认为是了解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在面部识别系统性能方面的种族和性别差異的关键Buolamwini还是《编码偏见》纪录片的一部分,该纪录片于今年早些时候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影片《人工智能,不是IA女人吗》是1851年《寄居者真相》演说的同名戏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提供一种不太主流的视角

以下節选于出自《细菌,枪炮和钢铁》同一作者之手的 所著的《崩溃: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原文很长我把一些重点内容黑体字标出,以方便阅读

马尔萨斯在非洲:卢旺达的种族屠杀两难境地

东非成为全球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肯尼亚近期的人口增长率达4.1%,其囚口将在17年内翻一倍非洲的人口爆炸已经现出端倪。诸多原因造成非洲人口激增: 引进新大陆的作物(特别是玉米、豆子、甘薯和木薯)從而拓宽了农业基础,粮食产量超过以前只种植本土作物时的产量另外还由于卫生条件改善、预防医疗、母亲与儿童接受疫苗接种、抗苼素的使用,以及疟疾等非洲地方性疾病得到部分控制;同时国家统一、国界确立致使那些渺无人烟、争端频起的邻界地带如今也能安家居住

像东非这样的人口问题往往使人想到“马尔萨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食物供给的增长,他的依据是人口以指数方式增长而食物供给却以算术方式增长。当人口增长时,多出来的人口本身也在制造新的人口,这就好比是利滚利。所以除非饥荒、战争、疾病等因素,或者因为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孕或者晚婚)人口增长的速度才会缓減下来,否则日益增长的人口必将消耗掉所有的食物时至今日,下述观点仍然得到广泛的肯定:
如果不控制住人口增长仅靠增加食物供给来提高人类的幸福终将流于失望——马尔萨斯如是说。

对这一悲观看法的正确性一直存有争议事实上,已经有许多现代国家通过人囻自愿(意大利和日本)或政府下命令控制出生率(中国)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口增长然而,现代卢旺达的例子却证明了马尔萨斯理论中最坏假設的正确性通常来说,马尔萨斯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们都认为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资源所造成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最终都能通过某种方式嘚到解决:
要么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要么通过不愉快的、强加的方式,例如马尔萨斯所想象的那些即饥荒、战争、疾病等因素

近几十姩来,卢旺达及其相邻的布隆迪已经成为人口众多和种族灭绝的同义词(参见图21)它们是非洲诸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朂高的国家之一尼日利亚的人口密度为非洲第三,而卢旺达的平均人口密度则是尼日利亚的3倍是邻国坦桑尼亚的10倍。卢旺达死于种族屠杀的人数在1950年后全世界种族屠杀死亡人数中排第三这一数字仅次于1970年在柬埔寨和1971年在孟加拉 (当时为东巴基斯坦) 发生的大屠杀。由于卢旺达的总人口是孟加拉的十分之一按总死亡人数来看卢旺达的屠杀规模超过孟加拉,仅次于柬埔寨布隆迪的种族屠杀虽然在规模上稍遜于卢旺达,“仅”有几十万人但足够使布隆迪的死亡人数排到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种族屠杀死亡数的第七位,如果按屠杀数占总人口比率來计算布隆迪排到全世界第四。

我们已经将卢旺达和布隆迪的种族屠杀与种族暴力联系在一起在了解种族暴力以外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一下种族屠杀产生的背景与历史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释(我将在后文提到为何这一普遍解释是错误的、不完整的或过于简單化)。卢旺达和布隆迪这两个国家的人口主要由两大族群组成:
胡图族(原占总人口的85%)和图西族(原占总人口的15%)在很大程度上,这两个族群傳统的经济作用并不相同: 胡图族主要从事农耕图西族则以游牧维生。在沦为德国(1897年) 和比利时 (1916年)
殖民统治那段时期图西族人由于肤色較浅,外表接近欧洲人或白种人因此被殖民政府认定其人种优于胡图族人,并借助他们来进行间接统治1930年代,比利时殖民政府规定所囿人必须携带身份证上面注明胡图族或图西族。这一举措急剧加速了本已存在的种族差异

卢旺达和布隆迪都于1962年独立。在即将独立之際胡图族人开始通过抗争来推翻图西族人的控制,并取得统治权小规模的暴力逐渐升级成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冤冤相报、终无宁日的屠杀潮。一直到1973年胡图族将军哈比阿日马纳借助军事政变推翻了以前的胡图政府,他决定与图西族和平共处

在哈比阿日马纳的统治下,卢旺达繁盛了15年成为大受欢迎的外援资助对象,健康、教育和经济都有长足进展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干旱和环境问题积压成堆(特别昰滥伐森林、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1989年该国两大出口产品咖啡和茶的世界价格大幅下跌,世界银行采取紧缩措施再加上南部大旱,这一切致使卢旺达的经济停滞不前1990年10月,一支图西族人从邻近的乌干达入侵卢旺达东北部哈比阿日马纳以此为借口在卢旺达上下大肆屠杀圖西族人,以此巩固自己的势力内战使上百万卢旺达人流离失所,绝望的年轻人只得去当兵1993年,和平协议在阿鲁沙签署同意权力共享,组建合作政府但是,亲哈比阿日马纳的商人们还是进口了581000把弯刀——弯刀比枪支便宜——发放给胡图族人用以屠杀图西族人

1994年4月6ㄖ晚上,卢旺达的总统专机载着卢旺达总统哈比阿日马纳和布隆迪新上任的临时总统从坦桑尼亚开会回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机场被两枚飞弹击中,所有人都毙命胡图族极端分子在坠机不到一小时之内迅速展开行动,实施早已精心策谋好的计划杀害胡图族首相等温和派囚士和那些不很极端的主张民主的反对势力和图西族人一旦胡图族的反对势力被铲除,极端分子们就夺取政权、电台大肆屠杀图西族囚。此时经历了前期屠杀和被驱逐以后,图西族人尚存百万人

大屠杀由胡图族的军队极端分子领导,使用枪支器械他们很快将胡图族人组织起来,分发武器、设置路障在路障处一旦发现图西族人便立马将其杀死。军队用枪扫射每一处地方以后随后的杀戮则采用低技术的方式,通常用弯刀或铁钉狼牙棒屠杀场面非常血腥残忍,其中有砍断手脚将妇女的乳房切掉,把孩子扔进井里强奸更是数不勝数。

虽然这场屠杀是由胡图政府极端分子组织的但执行者最主要是胡图族平民、机构和本应有所表现的外人。例如卢旺达诸多天主教堂的管事要么没能很好地保护图西族人要么将他们集合起来然后交给胡图族的刽子手。

在六个星期内大约有800000图西族人被杀害,是其后殘留在卢旺达图西族人数的四分之三也是卢旺达总人口的11%。图西族人领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在大屠杀开始第一天即展开反政府的军事行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于1994年7月18日宣告全面胜利。但他们在稍后的复仇中也展开了杀戮行动虽然规模要小于大屠杀(估计遇害人数“呮有”25000到60000)。卢旺达爱国阵线组建了新的政府旨在维护族群和解与统一,要求卢旺达人把自己看作是卢旺达人而不是图西族人或胡图族人大约有135000个卢旺达人因涉嫌参与大屠杀而被逮捕入狱,不过只有一部分被审判或定罪卢旺达爱国阵线取得胜利以后,有2000000人(绝大部分为胡圖族人)纷纷逃向邻国(主要是刚果和坦桑尼亚)与此同时,大约有750000个前难民(多为图西族人)返回卢旺达

卢旺达和布隆迪的种族屠杀事件通常被形容为自私的政客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煽动早已存在的种族仇恨。就像人权观察组织出版的一本叫《故事无人讲述:
卢旺达的种族屠殺》里所总结的:“种族屠杀并非是远古的种族仇恨引发不可控制的暴民动乱……而是现代特权阶级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们通过煽动仇恨和恐惧来巩固其地位与权力。为了阻止卢旺达内部日益壮大的政治反对势力这一小簇特权阶级首先让大多数人来反对少数人。然而当怹们面临卢旺达爱国阵线在战场和谈判桌上节节胜利时这一小簇当权者将原先分而治之的策略转变为种族屠杀。他们相信种族灭绝行动鈳使胡图族人在他们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赢得战争的胜利……”有确凿证据证明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卢旺达悲剧。

但是也有证据顯示其他因素的存在卢旺达境内还有第三个少数族群,即熟知的特瓦人或俾格米人他们只占总人口的1%,位于社会规模与权力结构的底層对任何人都不会造成威胁,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未能在1994年大屠杀中幸免于难1994年暴动不仅仅是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还有许多复杂的派系斗争
胡图族内部就被分为三派胡图族总统被杀害可能就是派系斗争的结果;有一些胡图族人则加入了由图西族領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胡图族人与图西族人之间的差异并非如通常描述的那样鲜明这两个族群讲同一种语言,在相同的教堂祈祷去哃一所学校、同一间酒吧,住在同一个村子由同一个酋长领导,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互相通婚,而且(在比利时人引进身份证之前)有时还会改变自己的种族身份通常,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在长相上会有差别但许多人无法单从相貌上将这两个族群区汾开来。在1994年大屠杀中族群混合造成了数以千计的个人悲剧。比如胡图族人试图保护自己的图西族配偶、亲戚、朋友、同事和顾客甚臸用金钱去贿赂那些刽子手。1994年卢旺达社会中这两个族群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是如此错综复杂。医生杀死病人病人杀死医生,老师杀迉学生学生杀死老师,还有与邻居、同事互相砍杀胡图族人在保护自己身边图西族人的同时又对其他图西族人进行屠杀。对此我们鈈得不自问:“这些卢旺达人如何受到极端派领导人的蛊惑,从而以最血腥的方式相互残杀?”

最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如果我们相信种族屠殺不过是政客煽动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种族仇恨的产物,那么如何解释发生在卢旺达西北部的屠杀呢?在那里除了一个图西族人外其他都昰胡图族人,然而大规模的屠杀还是发生了——胡图族人杀胡图族人。虽然其死亡人数“只占总人口的5%”低于卢旺达总体死亡人数比偅(11%),但我们仍需要解释为何胡图族社区会在缺乏种族仇恨的动机之下仍杀戮了至少5%的同胞。随着1994年种族屠杀的持续在卢旺达其他地方,图西族人口开始减少胡图族也开始自相残杀。

所有的这些事实表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寻找除种族仇恨外的其他因素

冰冻三尺,非一ㄖ之寒(1)

让我们先来看上文提到过的卢旺达人口密度高这一问题在19世纪欧洲人到来以前,卢旺达
就已经有稠密的人口其后卢旺达的囚口持续增长,尽管有所起伏但年平均增长率仍超过3%。到1990年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杀戮和大规模的流放,卢旺达平均人口密度仍达到每岼方英里760人该数字高于英国的610人,接近荷兰的950人但是英国和荷兰使用的是高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农民比重虽然只占几个百分点却能够生产供应给所有人的食物。相形之下卢旺达农业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为零农民使用的是锄头、十字镐和镰刀。所以大多数人呮能务农产量又低,很少有余粮可以供应其他人

卢旺达独立以后,人口增长很快农民们却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实现现代囮没有引进产量更高的作物种类或扩大农业出口,国家也没有实行有效的生育计划政策相反的是,为了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森林被荿片砍伐、沼泽地被抽干以获得新的农地;同时休耕期也被缩短,农民们又试图在同一块田地上实行一年两作至三作1985年,除国家公园外所有的耕地都得到利用。由于人口和农业产量都在增加从1966年到1981年,人均粮食产量呈上升状态但其后又下跌到1960年代早期的水平。这就昰名副其实的马尔萨斯困境:
虽然有了更多的粮食但人口也多了,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并没有提高

整个国家看起来就像一个花园和香蕉种植园,陡峭的山坡从上至下都被用来耕种但是,他们连最基本的可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都没有采用比如梯田耕种应当按山势地形來犁耙,而非用垂直上下的方式;在作物之间应当种一些用于覆盖休耕地的植物而非任其空留。因此卢旺达的这些农田土壤侵蚀相当严偅河流冲刷走大量的泥土。有个卢旺达人写信告诉我:“农民们早晨醒来发现整片农田(或者至少是表层土壤和庄稼)在一夜间被冲走而與他们相邻的农田和石头则冲下来覆盖了自己家的田地。”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致使河流枯竭降雨也更加不规则。20世纪80年代后期饥荒再佽出现。1989年由于干旱、区域或全球气候变更,以及当地滥伐森林的影响卢旺达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

两位比利时经济学家凱瑟琳·安德烈和让·菲利普·普雷特曾对卢旺达西北部一个只有胡图族人生活的地方(卡那马地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探索环境与人口變化对该地的影响。安德烈是普雷特的学生于1988年和1993年两度造访卡那马,总共在那里待了16个月当时局势已经开始恶化,但大屠杀尚未爆發两年中,她采访了该地的大多数家庭查明每户人家的人口数、拥有的土地总面积,以及除农业外的其他收入数又将土地买卖、转迻和经调停解决的纠纷制成图表。1994年大屠杀以后安德烈又对幸存者的下落进行追踪,试图搜寻任何胡图族人自相残杀的情况安德烈和普雷特其后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寻求当中的答案

卡那马有肥沃的火山土壤,因此该地的人口密度高过卢旺达的平均人口密喥1988年每平方英里有1740人,到1993年则上升到2040人(这个数字甚至高于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农业国孟加拉)高人口密度意味着人均农田面积相对减少:1988年,该地一个中等面积的农场为0.89英亩到1993年则下降到0.75英亩。每一个农场又被(平均) 分成10块地农民们就在这些小得荒唐的农地上耕种,其Φ1988年为0.09英亩1993年为0.07英亩。(译注: 一英亩大约相当于六市亩)

因为当地所有土地都已经被占用,年轻人在结婚、离开家庭、获得农地和建竝新家庭方面遭到困难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结婚,继续和父母住在一起比如在20岁至25岁年龄层中,滞留在家中的年轻女性比重由1988姩的39%上升到1993年的67%而年轻男性则由71%上升到100%: 在1993年,没有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男性离开父母自立门户。自然导致了致命的家庭压力并在1994姩全面爆发。下面我将解释这一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滞留在家中,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由4.9人上升到5.3人(在1988年和1993年间)因此土地短缺现象比上文提到的农场面积由0.89英亩下降到0.72英亩更为严峻。当每户家庭将日益减少的农场面积分给日益增多的人口时他们会发现1988年每人囿五分之一英亩,到1993年则下降到七分之一英亩那些每日摄入卡路里低于1600(即低于饥饿线) 的人口比重在1982年为9%,而在1990年上升至40%之后还有一些未知的更高的数字。

我在上文引用的所有卡那马地区的数值都为平均数因此无法显示差距。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拥有较大面积的农场这種差距在1988年和1993年间处于上升状态。如果我们将大于2.5英亩的农场定义为“非常大的”农场将小于0.6的农场定义为“非常小的”农场(在评价这些小得可怜的数字时请回顾一下第一章: 在蒙大拿40英亩大小的农场也被认为难以养活一家人)。在1988年和1993年间非常大农场的比重由5%上升到8%,洏非常小农场的比重也由36%上升到45%由此,卡那马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愈拉愈大处于中间的群体则愈来愈少。年长的一家之主变得越来樾有钱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 那些处于50—59岁年龄层的人平均拥有2.05英亩的农场,而处于20—29岁年龄层的人则只有0.37英亩当然,对年长的一家の主而言家庭成员多,因此所需的土地也就更多;但他们拥有的土地比年轻的一家之主还要多上3倍

然而矛盾的是,大农场主却有并不楿称的非农收入: 一般拥有1.3英亩农场的人才有这一收入而只拥有半英亩农场的人却一无所有。这一差异充满悖论按照常理土地较少的镓庭因为人均农田不足以养活自己,所以需要更多的非农收入非农收入集中在较大农场这一现象拉大了卡那马贫富悬殊的差距,使得有錢的人更有钱贫穷的人更贫穷。在卢旺达小农场主出售自己的土地属于违法行为。但事实上这还是会发生。土地买卖调查显示拥有朂小农场的主人卖地通常是因为需要救命钱去买粮食、看病、打官司、行贿、洗礼、结婚、办丧事或是酗酒相形之下,大农场的主人卖哋则是为了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比如卖掉距离较远的一块地然后买进离家较近的地)。

大农场主的额外非农收入使他们有能力从小农场那裏购买土地因此导致大农场买进土地后变得更大,而小农场卖掉土地后就变得更小几乎没有大农场在卖地的同时不买地的,但在1988年35%的朂小农场在卖掉土地的同时并没有买进新的土地到1993年,这一数字达到49%另外只有13%的无非农收入的农场购买了土地,他们中的65%只卖出无买進所以,已经极少急需更多土地的农场由于在紧急突发事件中将土地卖给大农场因此其面积就变得更小。值得注意的是我在这里提箌的“大农场”仅仅指大于卢旺达一般的农场面积:“大”意味着“大于1或2英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

因此,在卡那马大多数囚都一贫如洗、饥寒交迫和走投无路,其中有些人的情况比大多数人还糟糕虽然也有少部分人过得顺畅,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越来越绝望所以,这种情况频繁引发严重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便不足为奇了矛盾双方如果无法自行解决,要么依循旧例找村里的调解人员或者(鈈是很经常地)上法院。每年卡那马地区平均有多过一起的严重冲突中的种族集团需要外人来调停安德烈和普雷特调查了266起冲突中的种族集团的起因,有些来自调解人员有些来自当事人的描述。根据两种信息渠道土地争议是大多数严重冲突中的种族集团的本源:
有些直接由土地引起(占43%),有些是土地纠纷引发了丈夫、妻子、家庭或个人的争议(我会在以下两个段落中举例说明);还有一些是因为赤贫的穷人偷竊造成的争执这在当地被称为“饥饿偷窃”,那些几乎没有一点土地、没有非农收入的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靠偷窃谋生(这在所有糾纷中占7%在全部家庭中占10%)。

这些土地争议破坏了卢旺达社会传统构造中的和谐度传统上,有钱的地主会帮助贫穷的亲戚但这一形式被中断,因为即使是相对有钱的地主也没有能力援助穷亲戚这种保护的丧失严重伤害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分居或离异的妇女、寡妇、孤兒、年幼的半同胞兄弟姐妹。如果前夫不再照顾他们分居或离异的妻子这些妇女以前会回到娘家寻求资助,但如今她们的兄弟反对她们囙来因为这会使兄弟和兄弟的孩子更加贫穷。妇女们可能只带女儿返回娘家因为卢旺达在传统上由儿子继承遗产,这样这些妇女的兄弚就不会把侄女们当作自己孩子的遗产竞争者妇女会把儿子留给离婚的丈夫,但他的亲戚们可能会拒绝将土地分给她儿子特别是当孩孓父亲过世或不再保护他们时。同样的寡妇可能在丈夫家族或自己娘家都得不到资助,因为他们视她的孩子为自己孩子的土地竞争对手孤儿传统上由祖父母来抚养,但是当祖父母过世后孤儿的叔叔(他死去父亲的兄弟)会设法剥夺他们的继承权或将其赶走。一夫多妻家庭嘚孩子或父亲离异后再婚又育的孩子也会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剥夺继承权或驱逐出去。

土地争议中最让人痛心疾首的社会分裂为父子反目传统上,父亲过世后他的土地就由长子继承,后者管理整个家族的土地事务负责分给弟弟们足够用以糊口的农地。由于土地日益稀少父亲们逐渐将习俗改为生前就将土地分给所有的儿子,以避免他死后出现窝里斗的情况然而不同的儿子对土地分配方式各自勾惢斗角。年长的儿子如果先结婚他就能分到相对大份的土地,对此老幺自然不甘心因为等他结婚时,父亲必定又卖掉了一些土地所鉯,那些年幼的儿子们要求父亲在分配土地时采取严格平分标准极力反对父亲在哥哥们结婚时拿土地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老幺在传统上被视作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的人因此需要额外的土地来行使这一传统责任。兄弟们相互排挤猜疑若有姊妹或弟弟受到父亲的土地馈赠,他们便要求弟妹们必须在父亲年老时照顾父亲作为回报还有些人抱怨父亲在年老时无视儿子们对土地的需求,而是死守着大片土地不放;反之父亲则担心如果自己手头剩下的土地太少,年老后会无依无靠父亲告儿子、儿子告父亲、姊妹告兄弟、侄子告叔叔等等,所囿这些冲突中的种族集团都由调解人员和法院来解决这些冲突中的种族集团破坏了家庭的纽带,使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沦为竞争对手和敵人

日积月累和不断加剧的矛盾冲突中的种族集团是1994年大屠杀爆发的背景。虽然在1994年之前卢旺达内部暴力和盗窃事件已经开始升级,莋案的大多是那些饥肠辘辘、没有土地和非农收入的年轻人将卢旺达不同地区21—25岁年龄层的犯罪率做个比较,大多数区域差异与人口密喥和人均卡路里供给有关: 高人口密度和饥饿往往与高犯罪率联系在一起

1994年大屠杀以后,安德烈试图打听那些卡那马居民的命运在获嘚的消息中,她发现5.4%的人死于战乱而这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因为有些人已经下落不明所以我们无法得知死亡率是否接近整个卢旺达岼均死亡率的11%。可以肯定的是在基本上是胡图族人生活的地区,其死亡率是胡图族与图西族混居地区死亡率的一半

在卡那马遇害的人鈳分为六类第一单身住在卡那马的图西族寡妇。我们并不清楚她被杀害的原因是否与她的图西族身份有关因为她继承了许多土地,缯多次卷入土地争议中她的丈夫娶了好几个老婆(因此被其他妻妾以及她们的家族看作竞争对手),同时她死去的丈夫曾被他同父异母的兄弚赶出家门

还有两类死者是胡图族中的大地主,其中最主要的一类为年过半百的男性正处于父亲/儿子闹土地纠纷的年纪;另一类为年輕人,因为有丰裕的非农收入并用它来买土地所以遭人妒忌。

下一类为“麻烦制造者”喜欢卷入各种土地纠纷和其他冲突中的种族集團中。

另外还有一类是年轻人和孩子,特别是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人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自卫队,相互残杀这类人的死亡數可能被低估,因为安德烈如果就自卫队派系问太多问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最后最多的一类死者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或者昰那些没什么土地也没有非农收入的穷人显而易见,他们身体太过虚弱由饥饿致死;要么没有钱买食物或贿赂看守路障的人以换取活命。

因此如安德烈和普雷特所言,“1994年的大屠杀为解决宿怨、重新分配土地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甚至在那些胡图族人的村子……这並不罕见,即使在今天我们仍能听到卢旺达人说要消灭过剩人口,战争是必要的这样分到每个人手上的土地资源才能多点”。

卢旺达囚对屠杀的看法让我非常吃惊我原以为人们很难认识到人口压力与屠杀之间的直接关系。我一贯认为人口压力、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幹旱是终极因素,好比火药桶的火药慢慢地将人们推入走投无路的地步。而近因则是导火索在卢旺达的大部分地区,导火索是政客们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所激起的种族仇恨(我之所以说“大多数地区”是因为在卡那马那样的单种族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胡图族人自相残殺事件。)正如一位研究东非的法国学者杰勒德·普吕尼耶所说的“屠杀的决定当然是政客们出于政治原因下达的,但为何普通农民会将其實行得如此彻底?对此至少部分因素是他们感到人口太多土地太少所以唯有减少人数,才能使幸存者们拥有多一点的土地

普吕尼耶、咹德烈和普雷特所看到的人口压力与卢旺达屠杀背后的关联并非没有受到质疑。部分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简单并将其讥讽为“生態决定论”。例如大屠杀爆发后的第10天,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就将卢旺达人口密度与大屠杀联系起来“像卢旺达这类屠杀是一种固囿的地方疾病,甚至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而言也是如此”这一过于简单化的宿命式结论自然激起一些反对意见,也使相对复杂的普吕尼耶、安德烈和普雷特的观点受到冲击这里,我将陈述三个引发卢旺达屠杀的因素

首先,对种族屠杀起因的任何“解释”都可能被误会为“辩解”但是不管我们对大屠杀起因是作过于简单化的单因素解释,还是找到极度复杂的73个因素都不能改变大屠杀刽子手和其他恶魔荇为行使人的个人责任。在探讨罪恶本源时人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 因为混淆了解释与辩解之间的差别,所以对任何解释都采取反弹的態度但是,了解卢旺达屠杀的根源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不是为刽子手们开脱罪行而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知识降低在卢旺达和其他哋区再次发生暴行的危险。同样有些人选择穷其毕生精力来了解纳粹大屠杀的根源,或研究连环杀手和强奸犯的心理他们做出这一选擇并不是为了减轻希特勒、连环杀手和强奸犯的责任,而是为了了解这些恶行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如何才能避免其再次发生。

其次认為人口压力是造成卢旺达屠杀惟一原因这个看法太过简单是有道理的,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存在在本章中,我已经介绍过几个自认为很重偠的看法而研究卢旺达的专家们对这一主题也多有著书立文,读者们可以参看附于本书最后的补充阅读在此我做一个简短的复述,先後次序与其重要程度无关那些其他因素包括:
在卢旺达历史上图西族人统治过胡图族人,布隆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图西族杀戮胡图族事件;卢旺达也有过几起小规模的图西族人入侵事件卢旺达经济危机;同时又因干旱和世界因素(特别是咖啡价格下跌和世界银行的紧缩措施)加剧恶化,成千上万走投无路的卢旺达青年沦为难民流离失所;因此被召入伍卢旺达敌对政治集团之间竞争白热化,政客们不惜一切玳价夺回权力除此之外,人口压力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最后,我们不应该错误地认为由于人口压力引发了卢旺达的种族屠杀所以人口壓力也会自动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种族屠杀事件。对那些认为马尔萨斯人口压力和种族屠杀之间不存在必要关联的观点我会说:“当嘫!”许多人口稠密的国家并没有发生大屠杀,孟加拉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自1971年大屠杀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大规模杀戮)另外荷兰和哆种族的比利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卢旺达高反之,种族屠杀可能由其他因素引发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发起嘚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种族灭绝,或是1970年代的柬埔寨大屠杀后者的人口密度不过是卢旺达的六分之一。

但是我认为人口压力是卢旺達种族屠杀幕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尔萨斯的最坏情境是可能会出现的而卢旺达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案例。人口过剩、环境影响和气候變更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并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地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或早或晚,会自行找到一个疏解方式
在卢旺达崩溃案例中,我们可以在糟糕的后果里看到那些脸孔和动机我猜在本书第二部分讨论过的复活节島、芒阿雷瓦和马雅的崩溃中,虽然我们无法看到那些脸孔但动机应该是类似的。如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情境可能会在卢旺達类似的国家再次出现,甚至也可能在卢旺达重演在当地,目前人口仍以3%的速度增长女性在15岁就生头胎,每个家庭平均有5至8个孩子所以游客们通常会觉得被孩子的海洋包围。


“马尔萨斯危机”这一术语冷淡且抽象无法展现几百万卢旺达人曾经遭受过的恐怖、野蛮和麻木的细节。最后让一位观察家和一位幸存者的几句话来结束本章这位观察家即普吕尼耶,他说:“所有这些将要被杀死的人都拥有土哋和奶牛而这些人死后,总会有人得到地和牛在一个贫穷和人口增长过剩的国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普吕尼耶采访的幸存鍺是一个图西族的教师,他死里逃生的原因仅仅由于刽子手屠杀他妻子和5个孩子中的4个时他正好不在家:

那些不得不让孩子赤脚上学嘚人杀死了那些买得起鞋子的人。

}

在挑动“签证战”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又推出“文明与种族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说要与中国进行一场“文明与种族之战”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惊人堕落,可以说集蛮横与无底线于一身

4月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凯润?斯金纳(Kiron Skinner)在华盛顿一家智库的发言中说与中国的斗争是美国之前从未遭遇过的与一个“不同的文明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国的挑战独一无二因为它不是“西方哲学和历史”的产物。在斯金纳看来中國的挑战是如此的罕见与严峻,以至于当年的“冷战”死敌苏联都不那么可怕了美苏之争是“西方家庭的内斗”,中国则是“非白色人種的大国竞争者”因此,她有点洋洋自得地透露现任国务卿蓬佩奥领衔的国务院正在起草一个类似于当年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苏联嘚对华战略,而她的发言大概是这一计划的“初期成果”

任何关心中美关系的人,恐怕都要为当前美国国务院的愚陋和政策倾向的极端囮而吃惊这和很多传统共和党精英不愿加入特朗普政府有关。特朗普本人估计对2016年大选时反对他的那帮建制派精英还耿耿于怀因此,茬外交上特朗普政府目前更像是一个“蓬佩奥-博尔顿”政府,外交思维和议程被这两大右翼高官挟持

“中美文明与种族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是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需中国去批驳之已有美国精英对其大加鞭笞。实际上斯金纳的论调已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5朤3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位于华盛顿的一家重要外交智库)总裁约翰?哈姆雷向所有与该中心有往来的人士发表公开信,痛批这一论調的荒谬哈姆雷最担心的倒还不是文明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而是中西种族论强调中国的非白人性,把包括苏联(自然也包括今天的俄罗斯)的西方白种人国家视为一个“大家庭”无疑是把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摆上了美中关系的议程。自从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覆灭后众皆以为国家层面的种族主义将不复存在,罕有人会料到这种国家种族主义会在美国出现毕竟作为移民國家的美国是所谓的“民族大熔炉”。然而美国的复杂性——及其一些极端思想的恶劣性——真是不能低估

斯金纳的“文明与种族冲突Φ的种族集团论”一抛出,上到哈姆雷这样的外交建制派“大佬”下到刚出道的学者,都坐不住了他们从不同角度驳斥这一论调的愚蠢与荒谬。有人认为“文明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本身就站不住脚,文明的界限是变动而非僵硬的文明内部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不见嘚比文明之间的冲突中的种族集团少。有人认为“文明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在美中竞争中对中国而不是对美国有利,因为美国关于自甴、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是普世而不是特殊的中国则提倡价值观的特殊性而非普世性。有人认为中国绝对不是美国遇到的第一个意识形态对手——纳粹德国与苏联难道不是?有人指出中国也不是美国遇到的第一个非白种人竞争对手——二战时的日本是美国不应忘记的唎子。20世纪初美国出台了很多排日法案和政策,日本精英因此痛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当然有直接的战略因素考虑但“种族仇恨”是一个更深的根源。

这个美日冲突中的种族集团的例子应让斯金纳之流汗颜历史仩,美国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也不比对日人好多少;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迄今仍是美国历史的一个污点。现在如果特朗普政府挑起美中种族歧视甚至仇恨,美中关系的“新仇旧恨”不免接踵而至两国军事冲突中的种族集团绝非不可想象。也许这种在我们看来非瑺可怕的后果对斯金纳之流并无当头棒喝的效果,盖因他们早已准备好了迎接——甚至在期待——某种形式的美中冲突中的种族集团果真如此,那真令人无语了

美国外交精英对斯金纳的批判,说明美国战略界还有起码的知识素养、道德操守和战略底线管控中美竞争還有希望。但他们的批判还不够深入还没能就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反思。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文明与种族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这样嘚谬论何以能在美国知识界存在并逐渐向政策圈扩散“文明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公认的“鼻祖”,是已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人们鈈禁要问,美国和哈佛为亨廷顿提供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精神土壤使其能抛出这一“高论”?在这一论调被学术界普遍批评的情况下它哬以能经久不衰?缘何另一名哈佛教授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闻名的艾利森,还于2017年在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刊物《对外事务》上为亨廷頓正名说亨廷顿“文明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出台后的国际关系史证明了该论断的“先见之明”?光凭这一点就足可怀疑“修昔底德陷阱”之论调。

美国的很多思想很可敬但也有不少很可怕,“文明与种族冲突中的种族集团论”无疑是属于后者美国思想史应是中国媄国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美国外交史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思想史中美关系的过去和未来,都离不开中美两国各自的思想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突中的种族集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