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二四零一上下细细来,二二前后十全美

  五十三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

  与萧伯纳等合影(1933)


  《自由谈》、《动向》发表的部分文章书影
 前记3…………………………………………………………………
逃的辩护10……………………………………………………………
崇实13…………………………………………………………………
电的利弊16……………………………………………………………
航空救国三愿18………………………………………………………
不通两种21……………………………………………………………
因此引起的通论B:“最通的”文艺(王平陵)22…………
通论的拆通B:官话而已24……………………………………
赌咒28………………………………………………………………
战略关系30……………………………………………………………
备考B:奇文共赏(周敬侪)31………………………………
颂萧35…………………………………………………………………
又招恼了大主笔B:萧伯纳究竟不凡(晚报)36……………
也不佩服大主笔B:前文的案语(乐雯)38…………………
对于战争的祈祷42…………………………………………………
从讽刺到幽默45………………………………………………………
从幽默到正经47………………………………………………………
王道诗话49……………………………………………………………
伸冤52…………………………………………………………………
曲的解放56……………………………………………………………
文学上的折扣59………………………………………………………
迎头经62………………………………………………………………
“光明所到……”66…………………………………………………
止哭文学69……………………………………………………………
备栲B:提倡辣椒救国(王慈)71……………………………
硬要用辣椒止哭B:不要乱咬人(王慈)72…………………
但到底是不行的B:这叫作愈出愈奇73………………………
“人话”75……………………………………………………………
出卖灵魂的秘诀78……………………………………………………
文人无文81……………………………………………………………
备考B:恶癖(若谷)82………………………………………
风凉话B:第四种人(周木斋)83…………………………
乘凉B:两误一不同85…………………………………………
最艺术的国家87……………………………………………………
现代史91………………………………………………………………
推褙图93………………………………………………………………
《杀错了人》异议96…………………………………………………
备考B:殺错了人(曹聚仁)97………………………………
中国人的生命圈100………………………………………………
内外103………………………………………………………………
透底105………………………………………………………………
来信B:(祝秀侠)106…………………………………………
回信B107………………………………………………………
“以夷制夷”110……………………………………………………
跳踉B:“以华制华”(李家作)112…………………………
摇摆B:过而能改(傅红蓼)114……………………………
只要几句B:案语115…………………………………………
言论自由的界限117………………………………………………
大观園的人才120……………………………………………………
文章与题目123………………………………………………………
新药126………………………………………………………………
“多难之月”129………………………………………………………
不负责任的坦克车132………………………………………………
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134………………………………………
王化137………………………………………………………………
天上地下141…………………………………………………………
保留144………………………………………………………………
再谈保留147…………………………………………………………
“有名无实”的反驳150………………………………………………
不求甚解152…………………………………………………………
后记155………………………………………………………………
推197…………………………………………………………………
二丑艺术199…………………………………………………………
偶成201………………………………………………………………
谈蝙蝠204……………………………………………………………
“抄靶子”207…………………………………………………………
“吃白相饭”210………………………………………………………
华德保粹优劣论212…………………………………………………
华德焚书异同论215…………………………………………………
我谈“堕民”219……………………………………………………
序的解放223…………………………………………………………
别一个窃火者226……………………………………………………
智识过剩228…………………………………………………………
诗和豫言231…………………………………………………………
“推”的余谈234………………………………………………………
查旧帐237……………………………………………………………
晨凉漫记240…………………………………………………………
中国的奇想244………………………………………………………
豪语的折扣247………………………………………………………
踢251…………………………………………………………………
“中国文坛的悲观”253………………………………………………
秋夜纪游257…………………………………………………………
“揩油”259……………………………………………………………
峩们怎样教育儿童的?261…………………………………………
为翻译辩护264………………………………………………………
爬和撞267……………………………………………………………
各种捐班270…………………………………………………………
四库全书珍本272……………………………………………………
新秋杂识275…………………………………………………………
帮闲法发隐278………………………………………………………
登龙术拾遗280………………………………………………………
由聋而哑283…………………………………………………………
新秋杂识(二)286…………………………………………………
男人的进化289………………………………………………………
同意和解释292………………………………………………………
文床秋梦295…………………………………………………………
电影的教训298………………………………………………………
关于翻译(上)301…………………………………………………
关于翻译(下)304…………………………………………………
新秋杂识(三)307…………………………………………………
礼310…………………………………………………………………
打听印象313…………………………………………………………
吃教316………………………………………………………………
喝茶319………………………………………………………………
禁用和自造321………………………………………………………
看变戏法323…………………………………………………………
双十怀古325…………………………………………………………
重三感旧330…………………………………………………………
“感旧”以后(上)334………………………………………………
备考B:《庄子》与《文选》(施蛰存)336…………………
“感旧”以后(下)339……………………………………………
黄祸342………………………………………………………………
沖345…………………………………………………………………
“滑稽”例解348………………………………………………………
外國也有352…………………………………………………………
扑空355………………………………………………………………
备考B:嶊荐者的立场(施蛰存)358………………………
同上B:《扑空》正误(丰之余)360…………………………
同上B:突围(施蛰存)361…………………………………
答“兼示”365………………………………………………………
备考B:致黎烈文先生书(施蛰存)367……………………
中国文与中国人370………………………………………………
野兽训练法372………………………………………………………
反刍375………………………………………………………………
归厚377………………………………………………………………
难得糊涂380…………………………………………………………
古书中寻活字汇383…………………………………………………
“商定”文豪385………………………………………………………
青年与老子387………………………………………………………
后记390………………………………………………………………
女人未必多说谎432…………………………………………………
批评家的批评家435…………………………………………………
漫骂437………………………………………………………………
“京派”与“海派”439………………………………………………
北人与南人442………………………………………………………
《如此广州》读后感446………………………………………………
过年449………………………………………………………………
运命451………………………………………………………………
大小骗453……………………………………………………………
“小童挡驾”455………………………………………………………
古人并不纯厚458……………………………………………………
法会和歌剧461………………………………………………………
洋服的没落464………………………………………………………
朋友467………………………………………………………………
清明时节469…………………………………………………………
小品文的生机473……………………………………………………
刀“式”辩476………………………………………………………
化名新法478…………………………………………………………
读几本书481…………………………………………………………
一思而行484…………………………………………………………
推己及人487…………………………………………………………
偶感490………………………………………………………………
论秦理斋夫人事493…………………………………………………
“……”“CCCC”论补496………………………………………
谁在没落499………………………………………………………
倒提502………………………………………………………………
附录B:论“花边文学”(林默)503…………………………
玩具508………………………………………………………………
零食510………………………………………………………………
“此生或彼生”512……………………………………………………
正是时候514…………………………………………………………
论重译517……………………………………………………………
再論重译520…………………………………………………………
“彻底”的底子523……………………………………………………
知了卋界525…………………………………………………………
算账528………………………………………………………………
水性531………………………………………………………………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533…………………………………………
附录B:文公直給康伯度的信535……………………………
同上B:康伯度答文公直536…………………………………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539………………………………………
做文章542……………………………………………………………
看书琐记545…………………………………………………………
看书琐记(二)548…………………………………………………
趋时和复古550………………………………………………………
安贫乐道法554………………………………………………………
奇怪556………………………………………………………………
奇怪(二)559………………………………………………………
迎神和咬人561………………………………………………………
看书琐记(三)564…………………………………………………
“大雪纷飞”566………………………………………………………
汉字和拉丁化569……………………………………………………
“莎士比亚”573………………………………………………………
商贾的批评576………………………………………………………
中秋二愿579…………………………………………………………
考场三丑583…………………………………………………………
又是“莎士比亚”585………………………………………………
點句的难588…………………………………………………………
奇怪(三)591………………………………………………………
略论烸兰芳及其他(上)594………………………………………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597………………………………………
骂杀与捧殺600………………………………………………………
读书忌603……………………………………………………………
  本书收作鍺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
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華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
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

  我到上海以后日报是看的,却从来没有投过稿也没有想到过,并且也没有注意过日


报的文艺栏所以也鈈知道《申报》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由谈》,《自由谈》里是怎样
的文字大约是去年的年底罢,偶然遇见郁达夫〔2〕先生他告訴我说,《自由谈》的编
辑新换了黎烈文〔3〕先生了但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

  我就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

  对于达夫先生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的直白的说罢,我一向很


回避创造社〔4〕里的人物这吔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
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虽然他们之中后来有的化为隐士,有嘚化为富翁
有的化为实践的革命者,有的也化为奸细而在“创造”这一面大纛之下的时候,却总是神
气十足好像连出汗打嚏,也全昰“创造”似的我和达夫先生见面得最早,脸上也看不出
那么一种创造气所以相遇之际,就随便谈谈;对于文学的意见我们恐怕是鈈能一致的罢
,然而所谈的大抵是空话但这样的就熟识了,我有时要求他写一篇文章他一定如约寄来
,则他希望我做一点东西我当嘫应该漫应曰可以。但应而至于“漫”我已经懒散得多了

  但从此我就看看《自由谈》,不过仍然没有投稿不久,听到了一个传闻说《自由谈


》的编辑者为了忙于事务,连他夫人的临蓐也不暇照管送在医院里,她独自死掉了几天
之后,我偶然在《自由谈》里看見一篇文章〔5〕其中说的是每日使婴儿看看遗照,给他
知道曾有这样一个孕育了他的母亲我立刻省悟了这就是黎烈文先生的作品,拿起笔想做
一篇反对的文章,因为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
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但是也没有竟做,改为给《自
由谈》的投稿了这就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篇《崇实》〔6〕;又因为我旧日的筆名有时不能
通用,便改题了“何家干”有时也用“干”或“丁萌”。

  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泹意思都极平常,说话也往


往很晦涩我知道《自由谈》并非同人杂志,“自由”更当然不过是一句反话我决不想在
这上面去驰骋的。峩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
于自己的老脾气。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瑺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
不合。盖写类型者于坏处,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
标本或和某甲的瘡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而见者不察,以为所画的只是他某
甲的疮无端侮辱,于是就必欲制你画者的死命了例如我先前嘚论叭儿狗,原也泛无实指
都是自觉其有叭儿性的人们自来承认的。这要制死命的方法是不论文章的是非,而先问
作者是那一个;也僦是别的不管只要向作者施行人身攻击了。自然其中也并不全是含愤
的病人,有的倒是代打不平的侠客总之,这种战术是陈源〔7〕教授的“鲁迅即教育部
佥事周树人”开其端,事隔十年大家早经忘却了,这回是王平陵〔8〕先生告发于前周
木斋〔9〕先生揭露于后,都是做着关于作者本身的文章或则牵连而至于左翼文学者。此
外为我所看见的还有好几篇也都附在我的本文之后,以见上海囿些所谓文学家的笔战是
怎样的东西,和我的短评本身有什么关系。但另有几篇是因为我的感想由此而起,特地
并存以便读者的参栲的

  我的投稿,平均每月八九篇但到五月初,竟接连的不能发表了我想,这是因为其时


讳言时事而我的文字却常不免涉及时事嘚缘故这禁止的是官方检查员,还是报馆总编辑呢
我不知道,也无须知道现在便将那些都归在这一本里,其实是我所指摘现在都巳由事
实来证明的了,我那时不过说得略早几天而已是为序。

  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九夜于上海寓庐,鲁迅记

  〔1〕 《申报》 旧中国出版时间最久的日报。一八七二年四月三十日(清同治十一


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商在上海创办一九○九年为买办席裕福所收买,一九一二年转让给
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后曾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史量才遭国民党暗杀后该报重趋保守。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解
放时停刊《自由谈》是该报副刊之一,始办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二┿四日原以刊载鸳鸯蝴
蝶派作品为主,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一度革新内容,常刊载进步作家写的杂文、短评

  〔2〕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


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小说集《沉沦》、Φ篇小说《她是一个弱
女子》、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等。

  〔3〕 黎烈文(1904—1972) 湖南湘潭人翻译家。一九彡二年十二月起


任《申报·自由谈》编辑,一九三四年五月去职

  〔4〕 创造社 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文学团体,一九二○年至一九②一年间成立主


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它初期的文学倾向是浪漫主义带有反帝、反封建的
色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郭沫若、成仿吾等先后参加革命实际工作。一九二七年该
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同时增加了冯乃超、彭康、李初梨等从国外回来的新成员。
一九二八年创造社和另一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太阳社对鲁迅的批评和鲁迅对他们的反驳,
形成了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為中心的论争一九二九年二月,该社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闭它
曾先后编辑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等刊物,以及《创造丛书》

  〔5〕 指黎烈文的《写给一个在另一世界的人》。是一篇缅怀亡妻嘚文章载于一九


三三年一月二十五日《自由谈》,后收入他的散文集《崇高的母性》

  〔6〕 作者第一篇刊于《自由谈》上的文嶂,是《“逃”的合理化》收入本书时改

  〔7〕 陈源(1896—1970) 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现代评论派


重偠成员曾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教授。“鲁迅即教育部佥事周树人”是陈源在一九二
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Φ说的话。

  〔8〕 王平陵(1898—1964) 江苏溧阳人国民党御用文人。这里说的“


告发”见本书《不通两种》附录《“最通的”文艺》。

  〔9〕 周木斋(1910—1941) 江苏武进人当时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


这里说的“揭露”见夲书《文人无文》附录《第四种人》。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

  最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


着呆看,还因此赌输赢古时候有斗鱼,现在变把戏嘚会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东方杂志
》〔2〕,才知道金华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

  任怹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兵壵们相斗争所以频年恶战,而头儿个个终


于是好好的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
……。不消说忽而自然不免又打起来了。

  然而人民一任他们玩把戏只是看。

  但我们的斗士只有对于外敌却是两样的:近的,昰“不抵抗”远的,是“负弩前驱

  “不抵抗”在字面上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负弩前驱”呢,弩机的制度早已失传了必


须待考古學家研究出来,制造起来然后能够负,然后能够前驱

  还是留着国产的兵士和现买的军火,自己斗争下去罢中国的人口多得很,暫时总有一


些孑遗在看着的但自然,倘要这样则对于外敌,就一定非“爱和平”〔4〕不可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姩一月三十一日上海《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东方杂志》 综合性刊物,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四八姩十二月


停刊,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该刊第三十卷第二号,曾刊载浙江婺州斗牛
照片数帧题为《中国之斗牛》。

  〔3〕 “负弩前驱” 语见《逸周书》:“武王伐纣散宜生、闳天负弩前驱。”当


时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每当ㄖ军进攻,中国驻守军队大都奉命后退如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军进攻山海关时,当地驻军在四小时后即放弃要塞不战而退。但远
离湔线的大小军阀却常故作姿态扬言“抗日”,如山海关沦陷后在四川参加军阀混战和
“剿匪”反共的田颂尧于一月二十日发通电说:“准备为国效命,候中央明令即负弩前驱

  〔4〕 “爱和平” 当时国民党当局经常以“爱和平”这类论调掩盖其投降卖国政策


,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九月二十二日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演讲时就说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岼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
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古时候,做女人大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的这个也骂,那个吔骂现在这晦气落在
学生头上了,进也挨骂退也挨骂。

  我们还记得自前年冬天以来,学生是怎么闹的有的要南来,有的要北仩南来北上


,都不给开车待到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都恰巧“碰
”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荇失足落水”而死了。〔2〕验尸之后报告书上说道,“
身上五色”我实在不懂。

  谁发一句质问谁提一句抗议呢?有些人还笑罵他们

  还要开除,还要告诉家长还要劝进研究室。一年以来好了,总算安静了但不料榆


关〔3〕失了守,上海还远北平却鈈行了,因为连研究室也有了危险住在上海的人们想
必记得的,去年二月的暨南大学劳动大学,同济大学……研究室里还坐得住么?〔4〕
北平的大学生是知道的并且有记性,这回不再用头来“碰”刺刀和枪柄了也不再想“自
行失足落水”,弄得“身上五色”了却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是:大家走散各自回家。

  这正是这几年来的教育显了成效

  然而又有人来骂了〔5〕。童子军还在烈壵们的挽联上说他们“遗臭万年”〔6〕。

  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7〕里的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不


昰学生都不能每人有一架自备的飞机么?能用本国的刺刀和枪柄“碰”得瘟头瘟脑躲进研
究室里去的,倒能并不瘟头瘟脑不被外国的飛机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么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原题为《“逃”的


合理化》,署洺何家干

  〔2〕 指学生到南京请愿一事。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学生奋起抗议蒋介石的不抵抗政


策。十二月初各地学生纷纷到南京请愿。国民党政府于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国加以禁止;
十七日出动军警,逮捕和屠杀在南京请愿示威的各地学生有的学生遭刺伤后,叒被扔进河

  事后反动当局为掩盖真相诬称学生“为反动分子所利用”、被害学生是“失足落水”


等,并发表验尸报告说被害者“腿有青紫白黑四色,上身为黑白二色”

  〔3〕 榆关 即山海关,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为日军攻陷

  〔4〕 一九三二年“一②八”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时,处于战区的暨南大学、劳动大


学、同济大学等校舍或毁于炮火,或被日军夺占学生流散。

  〔5〕 山海关失守后北平形势危急,各大、中学学生有请求展缓考期、提前放假或


请假离校的事当时曾有自称“血魂除奸团”者,为此责罵学生“贪生怕死”、“无耻而懦
弱”周木斋在《涛声》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发表的《骂人与自骂》
一文中,也說学生是“敌人未到闻风远逸”,“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应逃

  〔6〕 “遗臭万年”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國民党当局为掩饰其自动放弃山海


关等长城要隘的罪行在北平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会上有国民党操纵的
童子军组织送的挽联上写:“将士饮弹杀敌,烈于千古;学生罢考潜逃臭及万年。”

  〔7〕 语言历史研究所 应作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国囻党政府中央研究院的一个机构


,当时设在北平许多珍贵的古代文物归它保管。

  一九三三年日军进攻热河时该所于一月二十一日將首批古物三十箱、古书九十箱运至


  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

  例如这《自由谈》其实是不自由的,现在叫作《自由谈》总算我们是这么自由地在

  又例如这回北平的迁移古物〔2〕和不准大学生逃难〔3〕,发令的有道理批评的也


有道理,不过这都是些芓面并不是精髓。

  倘说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的罢这诚然也说得通


的。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岼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还要古。禹是一条虫〔4〕
那时的话我们且不谈罢,至于商周时代这地方却确是已经有了的。为什么倒撇下不管单
搬古物呢?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掉北平之后还
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銅钱来

  大学生虽然是“中坚分子”,然而没有市价假使欧美的市场上值到五百美金一名口,


也一定会装了箱子用专车和古物一哃运出北平,在租界上外国银行的保险柜子里藏起来的

  但大学生却多而新惜哉!

  费话不如少说,只剥崔颢〔5〕《黄鹤楼》诗鉯吊之曰——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


余文化城〔6〕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北平的迁移古物 一九三三年一月日本侵占山海关后,国民党政府以“减少日


军目标”为理由慌忙将历史语言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收藏的古物分批从北平运至南京、

  〔3〕 不准大学生逃难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电令北平各大


学:“据各報载榆关告紧之际北平各大学中颇有逃考及提前放假等情,……查大学生为国
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学校当局迄无呈報迹近宽纵,亦属非是”

  〔4〕 禹是一条虫 这是顾颉刚在一九二三年讨论古史的文章中提出的看法。他在对


禹作考证时曾鉯《说文解字》训“禹”为“虫”作根据,提出禹是“蜥蜴之类”的“虫”
的推断(见《古史辨》第一册六十三页)

  〔5〕 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的《黄鹤楼》诗


原文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
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 文化城 一九三二年十月间北平文教界江瀚等三十多人,在日军进逼关内


华北危急时,向国民党政府呈送意见书以北平保存有“寄付着国家命脉,国民精神的攵化
品物”和“全国各种学问的专门学者大多荟萃在北平”为理由,要求“明定北平为文化城
”将“北平的军事设备挪开”,用不设防来求得北平免遭日军炮火这实际上迎合国民党
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日本幕府时代,曾大杀基督教徒刑罚很凶,但不准发表世无知者。到近几年乃出
版当时的文献不少。曾见《切利支丹殉教记》〔2〕其中记有拷问教徒的情形,或牵到温
泉旁边用热汤浇身;或周围生火,慢慢的烤炙这本是“火刑”,但主管者却将火移远

  中国还有更残酷的。唐人说部Φ曾有记载一县官拷问犯人,四周用火遥焙口渴,就


给他喝酱醋〔3〕这是比日本更进一步的办法。现在官厅拷问嫌疑犯有用辣椒煎汁灌入
鼻孔去的,似乎就是唐朝遗下的方法或则是古今英雄,所见略同曾见一个囚在反省院里
的青年的信,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
免于死云云此人是陆军学生,不明内脏构造其实倒挂灌鼻,可以由气管流入肺中引起
致死之病,却不能进入心中;大约当时因在苦楚中知觉瞀乱,遂疑为已到心脏了

  但现在之所谓文明人所造的刑具,残酷又超出于此种方法万万上海有电刑,一上即


遍身痛楚欲裂,遂昏去少顷又醒,则又受刑闻曾有连受七八次者,即幸而免死亦從此
牙齿皆摇动,神经亦变钝不能复原。前年纪念爱迪生〔4〕许多人赞颂电报电话之有利
于人,却没有想到同是一电而有人得到這样的大害,福人用电气疗病美容,而被压迫者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咜看


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②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切利支丹殉教记》 原名《切支丹E殉教者》日本松崎实作,一九二二年?霭妗R痪哦?迥晷薅┰侔媸备拿??肚兄Уぱ辰碳恰贰J橹屑鞘鍪??兰鸵岳刺熘鹘淘谌毡


镜牧鞔??约叭毡窘??桓?贝?饨ㄍ持谓准抖蘊熘鹘掏降牟锌崞群?屯郎钡那榭觥!扒兄
  (也称“切利支丹”)是基督教(及基督教徒)的日本译名。

  〔3〕 《太平广记》卷二六八引《神异经》佚文中有类似记载:唐代武则天时酷吏来


俊臣逼供“每鞫囚,无轻重先以醋灌鼻,禁地牢中以火围绕。”

  〔4〕 爱迪生(T.A.Edison1847—1931) 美国发明家。精研


电学有很多发明创制,如电灯、电报、电话、电影机、留声机等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八日逝世后,世界各地曾悼念他


  现在各色的人们大喊着各种的救国,好像大家突然爱國了似的其实不然,本来就是这
样在这样地救国的,不过现在喊了出来罢了

  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畫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的说寓救


国于娱乐之中还有,据烟草公司说则就是吸吸马占山〔2〕将军牌香烟,也未始非救国

  这各種救国是像先前原已实行过来一样,此后也要实行下去的决不至于五分钟。

  只有航空救国〔3〕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那将来也很难预测原因是在主张


的人们自己大概不是飞行家。

  那么我们不妨预先说出一点愿望来。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囚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


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4〕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手终于给日本飞
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
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茬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

  所以我们应该在防空队成立之前陈明两种愿望——

  还有更要紧的┅层,是我们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抗”〔5


〕的时候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洏又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
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

  所以还得战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囚民!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申挤·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马占山(1885—1950) 吉林怀德人,国民党东北军的军官九一八


事变后,他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日本侵略军由辽宁向黑龙江进犯时,他曾率部抵抗当时
輿论界一度称他为“民族英雄”。上海福昌烟公司曾以他的名字做香烟的牌号并在报上登
广告说:“凡我大中华爱国同胞应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

  〔3〕 航空救国 一九三三年初国民党政府决定举办航空救国飞机捐,组织中华航


空救国会(后更名为中国航空协会)宣称要“集合全国民众力量,辅助政府努力航空事
业”,在全国各地发行航空奖券强行募捐。

  〔4〕 洋烈士 一⑨三二年二月有替国民党政府航空署试验新购飞机性能的美国飞


行员萧特(B.Short),由沪驾机飞南京途经苏州上空时与日機六架相遇,被击落
身死国民党的通讯社和报纸曾借此进行宣传。萧特的母亲闻讯后于四月曾来中国。

  〔5〕 九一八事变时蔣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公开执行卖国投降政策


一二八战争后,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宣言中曾声称“中央既定长期抵抗之决惢”此外又有
“心理抵抗”之类的说法,这些都是为推行投降政策而作的掩饰辞
  人们每当批评文章的时候,凡是国文教员式的人大概是着眼于“通”或“不通”,《
中学生》〔2〕杂志上还为此设立了病院然而做中国文其实是很不容易“通”的,高手如
太史公司马迁〔3〕倘将他的文章推敲起来,无论从文字文法,修辞的任何一种立场去
看都可以发见“不通”的处所。

  不过现在不说這些;要说的只是在笼统的一句“不通”之中还可由原因而分为几种。


大概的说就是:有作者本来还没有通的,也有本可以通而因叻种种关系,不敢通或不

  例如去年十月三十一日《大晚报》〔4〕的记载“江都清赋风潮”,在《乡民二度兴波


作浪》这一个巧妙嘚题目之下述陈友亮之死云:

  “陈友亮见官方军警中,有携手枪之刘金发竟欲夺刘之手枪,当被子弹出膛饮弹而


毙,警察队亦開空枪一排乡民始后退。……”

  “军警”上面不必加上“官方”二字之类的费话这里也且不说。最古怪的是子弹竟被


写得好像活粅会自己飞出膛来似的。但因此而累得下文的“亦”字不通了必须将上文改
作“当被击毙”,才妥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
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虽然文理总未免有点希奇

  现在,这样的希奇文嶂常常在刊物上出现。不过其实也并非作者的不通大抵倒是恐


怕“不准通”,因而先就“不敢通”了的缘故头等聪明人不谈这些,僦成了“为艺术的艺
术”〔5〕家;次等聪明人竭力用种种法来粉饰这不通,就成了“民族主义文学”〔6〕
者但两者是都属于自己“不愿通”,即“不肯通”这一类里的

  因此引起的通论B:

“最通的”文艺 王平陵


  的《申报》的《自由谈》,发表不到五百字長的短文好久不看见他老先生的文了,那
种富于幽默性的讽刺的味儿在中国的作家之林,当然还没有人能超过鲁迅先生

  不过,聽说现在的鲁迅先生已跑到十字街头站在革命的队伍里去了。那么像他这种


有闲阶级的幽默的作风,严格言之实在不革命。我以为吔应该转变一下才是!譬如:鲁迅
先生不喜欢第三种人讨厌民族主义的文艺,他尽可痛快地直说何必装腔做势,吞吞吐吐
打这么许哆湾儿。在他最近所处的环境自然是除了那些恭颂苏联德政的献词以外,便没
有更通的文艺的他认为第三种人不谈这些,是比较最聪奣的人;民族主义文艺者故意找出
理由来文饰自己的不通是比较次聪明的人。其言可谓尽深刻恶毒之能事不过,现在最通
的文艺是鈈是仅有那些对苏联当局摇尾求媚的献词,不免还是疑问如果先生们真是为着
解放劳苦大众而呐喊,犹可说也;假使仅仅是为着个人嘚出路,故意制造一块容易招摇的
金字商标以资号召而已。那么我就看不出先生们的苦心孤行,比到被你们所不齿的第三
种人以及囻族主义文艺者,究竟是高多少

  其实,先生们个人的生活由我看来,并不比到被你们痛骂的小资作家更穷苦些当然


,鲁迅先生昰例外大多数的所谓革命的作家,听说常常在上海的大跳舞场,拉斐花园里
可以遇见他们伴着娇美的爱侣,一面喝香槟一面吃朱古力,兴高采烈地跳着狐步舞倦
舞意懒,乘着雪亮的汽车奔赴预定的香巢,度他们真个消魂的生活明天起来,写工人呵
!斗争呵!の类的东西拿去向书贾们所办的刊物换取稿费,到晚上照样是生活在红绿的
灯光下,沉醉着欢唱着,热爱着像这种优裕的生活,峩不懂先生们还要叫什么苦喊什
么冤,你们的猫哭耗子的仁慈是不是能博得劳苦大众的同情,也许在先生们自己都不免

  如果中國人不能从文化的本身上做一点基础的工夫,就这样大家空喊一阵口号糊闹一


阵,我想把世界上无论那种最新颖最时髦的东西拿到中國来,都是毫无用处我们承认现
在的苏俄,确实是有了他相当的成功但,这不是偶然他们从前所遗留下来的一部分文化
的遗产,是哆么丰富我们回溯到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科学,那
一件不是已经到达国际文化的水准他们有了这些充实的根基,才能产生现在这些学有根蒂
的领袖我们仅仅渴慕人家的成功而不知道努力文化的根本的建树,再等十年百年乃至千
年万年,中國还是这样也许比现在更坏。

  不错中国的文化运动,也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这二十年中在文化上究竟


收获到什么。歐美的名著在中国是否能有一册比较可靠的译本,文艺上的各种派别各种
主义,我们是否都拿得出一种代表作其他如科学上的发明,思想上的创造是否能有一种
值得我们记忆。唉!中国的文化低落到这步田地还谈得到什么呢!

  要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如不能從今天起大家立誓做一番基本的工夫,多多地转运一


些文艺的粮食多多地树艺一些文艺的种子,我敢断言:在现代的中国决不会产苼“最通

  二月二十日《武汉日报》的《文艺周刊》。


  投稿的地方立论的腔调,就明白是属于“官方”的一提起笔,就向上司丅属控告
了两个人,真是十足的官家派势

  说话弯曲不得,也是十足的官话植物被压在石头底下,只好弯曲的生长这时俨然自


傲的是石头。什么“听说”什么“如果”,说得好不自在听了谁说?如果不“如果”呢
“对苏联当局摇尾求媚的献词”是那些篇,“倦舞意懒乘着雪亮的汽车,奔赴预定的香
巢”的“所谓革命作家”是那些人呀是的,曾经有人〔7〕当开学之际命大学生全体起
竝,向着鲍罗廷〔8〕一鞠躬拜得他莫名其妙;也曾经有人〔9〕做过《孙中山与列宁》
,说得他们俩真好像没有什么两样;至于聚敛享乐的人们之多更是社会上大家周知的事实
,但可惜那都并不是我们平陵先生的“听说”和“如果”,都成了无的放矢含血喷人了

  于是乎还要说到“文化的本身”上。试想就是几个弄弄笔墨的青年就要遇到监禁,枪


毙失踪的灾殃,我做了六篇“不到五百字”嘚短评便立刻招来了“听说”和“如果”的
官话,叫作“先生们”大有一网打尽之概。则做“基本的工夫”者现在舍官许的“第三
種人”〔10〕和“民族主义文艺者”之外还能靠谁呢?“唉!”

  然而他们是做不出来的现在只有我的“装腔作势,吞吞吐吐”的攵章倒正是这社会


的产物。而平陵先生又责为“不革命”好像他乃是真正老牌革命党,这可真是奇怪了—
—但真正老牌的官话也正昰这样的。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一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中学生》 以中学生为對象的综合性刊物夏丐尊、叶圣陶等编辑,一九三


○年一月在上海创刊开明书店出版。一九三二年二月起该刊辟有“文章病院”一欄,从
当时书籍报刊中选取有文法错误或文义不合逻辑的文章加以批改。

  〔3〕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6) 字子长夏陽(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


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所著《史记》是我国著名的纪传体史书

  〔4〕 《大晚报》 一九三②年二月十二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张竹平后为国民党


财阀孔祥熙收买。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

  〔5〕 “为艺术的艺术” 最早由法国作家戈蒂叶(1811—1872)提出的一


种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见小说《莫班小姐》序)。它认为艺术应超越一切功利而存在创作
的目的在于艺术本身,与社会政治无关三十年代初,新月派的梁实秋、自称“第三种人”
的苏汶等都曾宣扬这种观点。

  〔6〕 “民族主义文学” 一九三○年六月由国民党当局策划的文学运动发起人是


潘公展、范争波、朱应鹏、傅彦长、王平陵等国民党文人。曾出版《前锋周报》、《前锋月
刊》等假借“民族主义”的名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提倡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攵
学。九一八事变后又为蒋介石的投降卖国政策效劳。

  〔7〕 指国民党政客戴季陶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七日,他在出任广州中山夶学委员会


委员长的就职典礼上曾发表赞成国共合作的演说,并引导与会学生向参加典礼的鲍罗廷行
一鞠躬礼以示“敬意”。

  〔8〕 鲍罗廷(M.M.FGHGIJK1884—1951) 苏联政治活动家。一九?痪拍曛烈痪哦??暝诠膊??试抖?抗ぷ鳌R痪哦??曛烈痪哦?吣昀粗泄??芩镏猩狡肝


??竦程乇鸸宋剩?诠?竦掣淖楣ぷ髦衅鸸???淖饔谩?
  〔9〕 指国民党政客甘乃光《孙中山与列寧》是他的讲演稿,一九二六年由广州中
山大学政治训育部出版当时甘任中山大学政治训育部副主任。

  〔10〕 “第三种人” ┅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胡秋原、苏汶(杜衡)自称是居


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两个阵营之外的“自由人”、“第三种人”。他们宣传“文艺自由”
论鼓吹文艺脱离政治,攻击左翼文艺运动
  “天诛地灭,男盗女娼”——是中国人赌咒的经典几乎像诗云子曰一样。现在的宣誓
“誓杀敌,誓死抵抗誓……”似乎不用这种成语了。

  但是赌咒的实质还是一样,总之是信不得他明知道天不见嘚来诛他,地也不见得来


灭他现在连人参都“科学化地”含起电气来了,〔2〕难道“天地”还不科学化么!至于
男盗和女娼那是非泹无害,而且有益:男盗——可以多刮几层地皮女娼——可以多弄几
个“裙带官儿”〔3〕的位置。

  我的老朋友说:你这个“盗”囷“娼”的解释都不是古义我回答说——你知道现在是


什么时代!现在是盗也摩登,娼也摩登所以赌咒也摩登,变成宣誓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四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2〕 一九三二年底,上海佛慈大药厂在报上刊登广告宣传所谓“长生防老新药”


——“含电人参胶”,说这种药是“科学”发明能“补充电气于体内”,供给“人生命原

  〔3〕 “裙带官儿” 原来是指因妻子的关系而得官的人语出宋代赵升《朝野类要


》卷三:“帝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帶头官。”后来即用以指因妻
女姊妹等女人关系而获官职的人
  首都《救国日报》〔2〕上有句名言:

  “浸使为战略关系,须暂時放弃北平以便引敌深入……

  应严厉责成张学良〔3〕,以武力制止反对运动虽流血亦所不辞。”(见《上海日报

  虽流血亦所不辞!勇敢哉战略大家也!

  血的确流过不少正在流的更不少,将要流的还不知道有多多少少这都是反对运动者


的血。为着什么为着战略关系。

  战略家〔4〕在去年上海打仗的时候曾经说:“为战略关系,退守第二道防线”这


样就退兵;过了两天又说,為战略关系“如日军不向我军射击,则我军不得开枪着士兵
一体遵照”,这样就停战此后,“第二道防线”消失上海和议〔5〕開始,谈判签字
,完结那时候,大概为着战略关系也曾经见过血;这是军机大事小民不得而知,——至
于亲自流过血的虽然知道怹们又已经没有了舌头。究竟那时候的敌人为什么没有“被诱深

  现在我们知道了:那次敌人所以没有“被诱深入”者决不是当时战畧家的手段太不高


明,也不是完全由于反对运动者的血流得“太少”而另外还有个原因:原来英国从中调停
——暗地里和日本有了谅解,说是日本呀你们的军队暂时退出上海,我们英国更进一步来
帮你的忙使满洲国〔6〕不至于被国联〔7〕否认,——这就是现在国聯的什么什么草案
〔8〕什么什么委员的态度〔9〕。这其实是说你不要在这里深入,——这里是有赃大
家分——你先到北方去深叺再说。深入还是要深入不过地点暂时不同。

  因此“诱敌深入北平”的战略目前就需要了。流血自然又要多流几次

  其实,現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10〕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学生,也已经


各自乔迁无论是黄面孔,白面孔新大陆,旧大陆的敌囚无论这些敌人要深入到什么地
方,都请深入罢至于怕有什么反对运动,那我们的战略家:“虽流血亦所不辞”!放心
  百姓的命)一般坚决南迁,无非因为“古物”价值不止“连城”并且容易搬动,容易
变钱的原故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冷嘲热讽!我正这樣想着的时候居然从首都一家报
纸上见到赞成“古物南迁”的社论;并且建议“武力制止反对”,“流血在所不辞”请求
政府“保持威信”,“贯彻政策”!这样的宏词高论我实在不忍使它湮没无闻,因特不辞
辛苦抄录出来,献给大众:

  “……北平各团体之反對古物南迁为有害北平将来之繁荣,此种自私自利完全蔑视国


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团体竟敢说出,吾人殊服其厚颜无耻彼等只为北岼之繁荣,必须以
数千年古物冒全被敌人劫夺而去之大危险所见未免太小,使政府为战略关系须暂时放弃
北平,以便引敌深入聚而殲之,则古物必被敌人劫夺而去试问将来北平之繁荣何由维持
,故不如先行迁移俟打倒日本,北平安如泰山后再行迁回,北平各团體自私自利固可
恶可耻,其无远虑亦可怜也,其反对迁移之又一理由则谓政府应先顾全土地,此言似是
而实非盖放弃一部分土地供敌人一时之占领,以歼灭敌人然后再行恢复,古今中外其
例甚多,如一八一二年之役俄人不但放弃莫斯科,且将莫斯科烧毁以困拿破仑,欧战时
比利时,塞尔维亚皆放弃全部领土,供敌人蹂躏卒将强德击破,盖领土被占只须不
与敌人媾和,签字于割让条約则敌人固无如该土何,至于故宫古物若不迁移,设不幸北
平被敌人占领将古物劫夺而去,试问中国将何法以恢复之行见中国文奣结晶,供敌人战
利品可耻孰甚,……最后吾人奉告政府政府迁移古物之政策,既已决定则不论遇如何
阻碍,应求其贯彻若一经無见识无远虑之群愚反对,即行中止政府威信何在,故吾主张
严责张学良使以武力制止反对运动,若不得已虽流血亦所不辞……”

  二月十三日,《申报》《自由谈》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救国日报》 一九三二年八月在南京创刊的反动报纸,龚德柏主办一九四


九年四月停刊。文中所引的话原见一九三三年二月六ㄖ该报社论《为迁移故宫古物告政府

  〔3〕 张学良 字汉卿,辽宁海城人九一八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兼


东北边防軍司令长官,奉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弃东北三省。“九一八”后曾任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等职

  〔4〕 戰略家 指国民党军事当局。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事发生后他们屡令中


国军队后撤,声称是“变更战略”“引敌深入”,“并非戰败”

  〔5〕 上海和议 一二八战事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坚持“


不抵抗”政策,破坏十九路军的抗战荇动并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参预下,同日本侵略
者进行屈膝投降的谈判于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

  〔6〕 满洲国 日本侵占东北后建立的傀儡政权一九三二年三月在长春成立,以清


废帝溥仪为“执政”;一九三四年三月改称“满洲帝国”溥仪改为“皇帝”。

  〔7〕 国联 “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二○年成立的国际政府


间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
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無形瓦解一九四六年四
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它袒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8〕 什么什么草案 指一九三二姩十二月十五日国联十九国委员会特别会议通过的


关于调解中日争端的“决议草案”一九三三年一月又据此草案修改为“德鲁蒙新草案”。
这些草案明显地袒护日本默认“满洲国”伪政权。

  〔9〕 什么什么委员的态度 指参加国联十九国委员会的英国代表、外相覀门的态度


他在国联会议的发言中屡次为日本侵略中国辩护,曾受到当时中国舆论界的谴责

  〔10〕 行都 在必要时政府暂时遷驻的地方;陪都,在首都以外另建的都城国民


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战事时于一月三十日仓皇决定“移驻洛阳办公”;
三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又通过决议正式定洛阳为行都,西安为陪都同年十二月一日由
  萧伯纳〔2〕未到中国之前,《大晚報》希望日本在华北的军事行动会因此而暂行停止
呼之曰“和平老翁”〔3〕。

  萧伯纳既到香港之后各报由“路透电”〔4〕译絀他对青年们的谈话,题之曰“宣传

  萧伯纳“语路透访员曰君甚不像华人,萧并以中国报界中人全无一人访之为异问曰


,彼等其呦稚至于未识余乎”

  我们其实是老练的,我们很知道香港总督的德政上海工部局〔5〕的章程,要人的谁


和谁是亲友谁和谁是仇雠,谁的太太的生日是那一天爱吃的是什么。但对于萧——惜
哉,就是作品的译本也只有三四种

  所以我们不能识他在欧洲大戰以前和以后的思想,也不能深识他游历苏联以后的思想


但只就十四日香港“路透电”所传,在香港大学对学生说的“如汝在二十岁时鈈为赤色革命
家则在五十岁时将成不可能之僵石,汝欲在二十岁时成一赤色革命家则汝可得在四十岁
时不致落伍之机会”的话,就知噵他的伟大

  但我所谓伟大的,并不在他要令人成为赤色革命家因为我们有“特别国情”〔6〕,


不必赤色只要汝今天成为革命镓,明天汝就失掉了性命无从到四十岁。我所谓伟大的
是他竟替我们二十岁的青年,想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而且并不离开了现在。

  阔人们会搬财产进外国银行坐飞机离开中国地面,或者是想到明天的罢;“政如飘风


民如野鹿”〔7〕,穷人们可简直连明天也鈈能想了况且也不准想,不敢想

  又何况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呢这问题极平常,然而是伟大的

  此之所以为萧伯纳!

  又招恼了大主笔B:

  萧伯纳究竟不凡 《大晚报》社论也没有一件事怎样的坏;可是你们总找不出那一件事


给英国人做坏了。他做事多有主义的他要打你,他提倡爱国主义来;他要抢你他提出公
事公办的主义;他要奴役你,他提出帝国主义大道理;他要欺侮你他又有渶雄主义的大道
理;他拥护国王,有忠君爱国的主义可是他要斫掉国王的头,又有共和主义的道理他的
格言是责任;可是他总不忘记┅个国家的责任与利益发生了冲突就要不得了。”

  这是萧伯纳老先生在《命运之人》中批评英国人的尖刻语我们举这一个例来介绍蕭先


生,要读者认识大伟人之所以伟大也自有其秘诀在。这样子的冷箭充满在萧氏的作品中
,令受者难堪听者痛快,于是萧先生的洺言警句家传户诵,而一代文豪也确定了他的伟

  借主义成大名,这是现代学者一时的风尚萧先生有嘴说英国人,可惜没有眼估量自


己我们知道萧先生是泛平主义的先进,终身拥护这渐进社会主义他的戏剧,小说批评
,散文中充塞着这种主义的宣传品萧先苼之于社会主义,可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忠实信徒
然而,我们又知道萧先生是铢锱必较的积产专家,是反对慈善事业最力的理论家结果,
他坐拥着百万巨资面团团早成了个富家翁萧先生唱着平均资产的高调,为被压迫的劳工鸣
不平向寄生物性质的资产家冷嘲热讽,洇此而赢得全民众的同情一书出版,大家抢着买
一剧登场,一百多场做下去不愁没有人看,于是萧先生坐在提倡共产主义的安乐椅裏
笑嘻嘻地自鸣得意,借主义以成名挂羊头卖狗肉的戏法,究竟巧妙无穷

  现在,萧先生功成名就到我们穷苦的中国来玩玩了。多谢他提携后进的热诚在香港

  “二十岁不为赤色革命家,五十岁要成僵石;二十岁做了赤色革命家四十岁可不致落


伍。”原来莋赤色革命家的原因只为自己怕做僵石,怕落伍而已;主义本身的价值如何
本来与个人的前途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在社会里混出头,只求不僵只求不落伍,这是现
代人立身处世的名言萧先生坦白言之,安得不叫我们五体投地真不愧“圣之时者也”的

  然而,蕭先生可别小看了这老大的中国像你老先生这样时髦的学者,我们何尝没有


坐在安乐椅里发着尖刺的冷箭来宣传什么主义的,不须先苼指教戏法已耍得十分纯熟了。
我想先生知道了一定要莞尔而笑曰:

  然而,据我们愚蠢的见解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芓你信仰什么主义,就该


诚挚地力行不该张大了嘴唱着好听。若说萧先生和他的同志,真信仰共产主义的就请
他散尽了家产再说話。可是话也得说回来,萧先生散尽了家产真穿着无产同志的褴褛装
束,坐着三等舱来到中国又有谁去睬他呢?这样一想:

  也鈈佩服大主笔B:

  前文的案语 乐 雯〔8〕“令受者难堪听者痛快”,不过是取得“伟大”的秘诀;


(二)这秘诀还在于“借主义成大名,挂羊头卖狗肉的戏法”;(三)照《大晚报》的
意见,似乎应当为着自己的“主义”——高唱“神武的大文”“张开血盆姒的大口”去吃
人,·虽·在·二·十·岁·就·落·伍,·就·变·为·僵·石,·亦·所·赞·成·了
·那·种·主·义,·当·然·又·当·别·论。可惜,这世界的崩溃,偏偏已经到了这步
田地:——小资产的知识阶层分化出·一·些爱光明不肯落伍的人,他们向着革命的道路上
开步走他们利用自己的种种可能,诚恳的赞助革命的前进他们在以前,也许客观上是资
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拥护者但是,他们偏要变成资产階级的“叛徒”而叛徒常常比敌人更

  卑劣的资产阶级心理,以为给了你“百万家财”给了你世界的大名,你还要背叛你


还有什麼不满意,“实属可恶之至”这自然是“借主义,成大名”了对于这种卑劣的市
侩,每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种物质上的荣华富贵的目的这是道地的“·唯·物·主·义”—
—名利主义。萧伯纳不在这种卑劣心理的意料之中所以·可·恶·之·至。

  而《大晚报》还推论箌一般的时代风尚,推论到中国也有“坐在安乐椅里发着尖刺的冷


箭来宣传什么什么主义的不须先生指教”。这当然中外相同的道理鈈必重新解释了。可
惜的是:独有那吃人的“主义”虽然借用了好久,然而还是不能够“成大名”呜呼!

  至于可恶可怪的萧,——他的伟大却没有因为这些人“受着难堪”,就缩小了些所


以像中国历代的离经叛道的文人似的,活该被皇帝判决“抄没家财”

  《萧伯纳在上海》。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申报·自由谈》,原题为《萧伯纳颂

  〔2〕 萧伯纳(G.B.Shaw1856—1950) 英国剧作家、批评家。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参加过英国改良主义的政治组织“费边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谴责帝国主义战争,同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九三一


年曾访问苏联。但他始终未能摆脱资产阶級改良主义观点主要作品有剧本《华伦夫人的职
业》、《巴巴拉少校》、《真相毕露》等,大都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罪恶一
九三三年他乘船周游世界,于二月十二日到香港十七日到上海。

  〔3〕 “和平老翁” 一九三三年一月六日《大晚报》曾载蕭伯纳将到北平的消息


题为《和平老翁萧伯纳,鼙鼓声中游北平》其中有希望萧伯纳“能于其飞渡长城来游北平
时,暂使战争停顿”嘚话

  〔4〕 “路透电” 即路透通讯社的电讯。路透社由犹太人路透(P.J.Reut


er)一八五○年创办于德国亚琛一仈五一年迁英国伦敦,后来成为英国最大的通讯社
它在中国的活动,始于一八七一年前后

  这里所说的“路透电”,指一九三三年②月十四日该社由香港发的关于萧伯纳发表演说


的电讯曾刊登于十五日《申报》,题为《对香港大学生演说——萧伯纳宣传共产》

  〔5〕 工部局 旧时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天津等地租界内设立的统治机关


,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政策和奴役中国人民嘚工具

  〔6〕 “特别国情” 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时散布的一种谬论。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


五年间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F.J.Goodnow)鼓吹中国有“特别
国情”,不宜实行民主政治如他在一九一五年八月十日北京《亚细亚日报》上发表的《共
和与君主论》一文中,胡说从中国的“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来看“以君主制行之为
易”。当时中国拥袁称帝的反动势力洳筹安会等也极力宣传“共和不适于国情”之类。这
种“特别国情”论成为反动派阻挠在中国实行民主改革和反对进步社会学说、压淛革命的

  〔7〕 “政如飘风,民如野鹿” 上句出《老子》第二十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


终日。”下句见《庄子·天地》:“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8〕 乐雯 原是鲁迅的笔名一九三三年二月,瞿秋白在上海养病期间经鲁迅提


议和协助,把当时上海出版的中外报刊上围绕萧伯纳到中国而发表的各种文章辑成《萧伯
纳在上海》一书,署为“乐雯剪贴翻译并编校”由鲁迅作序,一⑨三三年三月野草书屋出

  对于战争的祈祷〔1〕——读书心得热河的战争〔2〕开始了

  三月一日——上海战争的结束的“纪念ㄖ”,也快到了

  “民族英雄”的肖像〔3〕一次又一次的印刷着,出卖着;而小兵们的血伤痕,热烈


的心还要被人糟蹋多少时候?回忆里的炮声和几千里外的炮声都使得我们带着无可如何
的苦笑,去翻开一本无聊的但是,倒也很有几句“警句”的闲书这警呴是:

  “喂,排长我们到底上那里去哟?”——其中的一

  “走吧我也不晓得。”

  “丢那妈死光就算了,走什么!”

  “不要吵服从命令!”

  “丢那妈的命令!”

  然而丢那妈归丢那妈,命令还是命令走也当然还是走。四点钟的时候中山路複归于


沉寂,风和叶儿沙沙的响月亮躲在青灰色的云海里,睡着依旧不管人类的事。

  这样十九路军就向西退去。

  (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4〕)

  什么时候“丢那妈”和“命令”不是这样各归各,那就得救了

  不然呢?还有“警句”可以回答這个问题:

  十九路军打是告诉我们说,除掉空说以外还有

  十九路军胜利,只能增加我们苟且偷安与骄傲的迷梦!

  十九蕗军死,是警告我们活得可怜无趣!

  十九路军失败,才告诉我们非努力还是做奴隶的好!

  这是警告我们,非革命则一切战爭,命里注定的必然要失败现在,主战是人人都会


的了——这是一二八的十九路军的经验:打是一定要打的然而切不可打胜,而打死吔不好
不多不少刚刚适宜的办法是失败。“民族英雄”对于战争的祈祷是这样的而战争又的确
是他们在指挥着,这指挥权是不肯让给別人的战争,禁得起主持的人预定着打败仗的计画
么好像戏台上的花脸和白脸打仗,谁输谁赢是早就在后台约定了的呜呼,我们的“民族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热河的战争 一九三三年二朤日本侵略军继攻陷山海关后,又进攻热河省

  〔3〕 族英雄”的肖像 指当时上海印售的马占山、蒋光鼐、蔡廷锴等抵抗过日夲侵


略军的国民党将领的像片。

  〔4〕 黄震遐(1907—1974) 广东南海人“民族主义文学”的骨干分子


。《大上海的毀灭》一部取材于一二八上海战争,夸张日本武力宣扬失败主义的小说;
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起连载于上海《大晚报》,后由大晚报社出版单行本
  讽刺家,是危险的

  假使他所讽刺的是不识字者,被杀戮者被囚禁者,被压迫者罢那很好,正可给读他


攵章的所谓有教育的智识者嘻嘻一笑更觉得自己的勇敢和高明。然而现今的讽刺家之所以
为讽刺家却正在讽刺这一流所谓有教育的智識者社会。

  因为所讽刺的是这一流社会其中的各分子便各各觉得好像刺着了自己,就一个个的暗


暗的迎出来又用了他们的讽刺,想来刺死这讽刺者

  最先是说他冷嘲,渐渐的又七嘴八舌的说他谩骂俏皮话,刻毒可恶,学匪绍兴师


爷,等等等等。然而讽刺社会的讽刺却往往仍然会“悠久得惊人”的,即使捧出了做过
和尚的洋人〔2〕或专办了小报来打击也还是没有效,这怎不气死人吔么哥〔3〕呢!

  枢纽是在这里:他所讽刺的是社会社会不变,这讽刺就跟着存在而你所刺的是他个


人,他的讽刺倘存在你的諷刺就落空了。

  所以要打倒这样的可恶的讽刺家,只好来改变社会

  然而社会讽刺家究竟是危险的,尤其是在有些“文学家”奣明暗暗的成了“王之爪牙”


〔4〕的时代人们谁高兴做“文字狱”中的主角呢,但倘不死绝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
,要借着笑的幌孓哈哈的吐他出来。笑笑既不至于得罪别人现在的法律上也尚无国民必
须哭丧着脸的规定,并非“非法”盖可断言的。

  我想:這便是去年以来文字上流行了“幽默”的原因,但其中单是“为笑笑而笑笑”

  然而这情形恐怕是过不长久的“幽默”既非国产,Φ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


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变样子了非倾于对社会的讽
刺,即堕入傳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做过囷尚的洋人 可能指国际间谍特莱比歇·林肯(T Lincoln,1


879—1943)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他当时曾在上海活动以和尚面目出现,法名

  〔3〕 也么哥 元曲中常用的衬词无字义可解;也有写作也波哥、也末哥的。

  〔4〕 “王之爪牙” 语出《诗经·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

  这里指反动派的帮凶


  “幽默”一倾于讽刺,失了它的本领且不说最可怕嘚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
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长远流年也大致顺利的,但愈堕愈近于国
货终将成為洋式徐文长〔2〕。当提倡国货声中广告上已有中国的“自造舶来品”,便

  而况我实在恐怕法律上不久也就要有规定国民必须哭喪着脸的明文了笑笑,原也不能


算“非法”的但不幸东省沦陷,举国骚然爱国之士竭力搜索失地的原因,结果发见了其
一是在青年嘚爱玩乐学跳舞。当北海上正在嘻嘻哈哈的溜冰的时候一个大炸弹抛下来〔
3〕,虽然没有伤人冰却已经炸了一个大窟窿,不能溜の大吉了

  又不幸而榆关失守,热河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做挽歌的也有


,做战歌的也有讲文德〔4〕的吔有,骂人固然可恶俏皮也不文明,要大家做正经文章
装正经脸孔,以补“不抵抗主义”之不足

  但人类究竟不能这么沉静,当夶敌压境之际手无寸铁,杀不得敌人而心里却总是愤


怒的,于是他就不免寻求敌人的替代这时候,笑嘻嘻的可就遭殃了因为他这時便被叫作
:“陈叔宝全无心肝”〔5〕。所以知机的人必须也和大家一样哭丧着脸,以免于难“
聪明人不吃眼前亏”,亦古贤之遗敎也然而这时也就“幽默”归天,“正经”统一了剩下

  明白这一节我们就知道先前为什么无论贞女与淫女,见人时都得不笑不言;现在为什


么送葬的女人无论悲哀与否,在路上定要放声大叫

  这就是“正经”。说出来么那就是“刻毒”。

  〔1〕 本篇朂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八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徐文长(1521—1593) 名渭号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明末文学家、书画家。著有《徐文长初集》、《徐文长三集》及戏曲《四声猿》等浙东
一带流传许多关于他的故倳,有的把他描写成诙谐、尖刻的人物这些故事大部分是民间的
创造,同徐文长本人无关

  〔3〕 一个大炸弹抛下来 一九三三姩元旦,当北平学生在中南海公园举行化装溜冰


大会时有人当场掷炸弹一枚。在此之前曾有人以“锄奸救国团”名义,警告男女学生鈈
要只顾玩乐忘记国难。

  〔4〕 讲文德 国民党政客戴季陶曾在南京《新亚细亚月刊》第五卷第一、二期合刊


(一九三三年一月)发表《文德与文品》一文其中说:“开口骂人说俏皮话……都非文明

  〔5〕 “陈叔宝全无心肝” 陈叔宝即南朝陈后主。《南史·陈本纪》:“(陈叔宝


)既见宥隋文帝给赐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
守者奏言:‘叔宝雲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
  “人权论”〔2〕是从鹦鹉开头的。据说古时候有一只高飞遠走的鹦哥儿偶然又经过
自己的山林,看见那里大火它就用翅膀蘸着些水洒在这山上;人家说它那一点水怎么救得
熄这样的大火,它說:“我总算在这里住过的现在不得不尽点儿心。”(事出《栎园书影
》〔3〕见胡适〔4〕《人权论集》序所引。)

  鹦鹉会救吙人权可以粉饰一下反动的统治。这是不会没有报酬的胡博士到长沙去演


讲一次,何将军〔5〕就送了五千元程仪价钱不算小,这“叫做”实验主义〔6〕

  但是,这火怎么救在“人权论”时期(一九二九——三○年),还不十分明白五千


元一次的零卖价格莋出来之后,就不同了最近(今年二月二十一日)《字林西报》〔7〕

  “任何一个政府都应当有保护自己而镇压那些危害


  自己嘚运动的权利,固然政治犯也和其他罪犯一样,应当得着法律的保障和合法的审

  这就清楚得多了!这不是在说“政府权”了么自嘫,博士的头脑并不简单他不至于


只说:“一只手拿着宝剑,一只手拿着经典!”如什么主义之类他是说还应当拿着法律。

  中国嘚帮忙文人总有这一套秘诀,说什么王道仁政。

  你看孟夫子多么幽默他教你离得杀猪的地方远远的〔8〕,嘴里吃得着肉心裏还保


持着不忍人之心,又有了仁义道德的名目不但骗人,还骗了自己真所谓心安理得,实惠

  文化班头博士衔人权抛却说王权,


    朝廷自古多屠戮此理今凭实验传。

    虐政何妨援律例杀人如草不闻声。

    千古同心有孟子也教肉食远庖厨。

    好向侯门卖廉耻五千一掷未为奢。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按本篇和下面的《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诀》、《最艺


术的国家》、《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以及《南腔北调集》中的《关于女
人》、《真假堂吉诃德》,《准风月谈》中的《中国文与中国人》等十二篇文章都是一九
三三年瞿秋白在上海时所作,其中有的是根据鲁迅的意见或与鲁迅交换意见后写成的鲁迅
对这些文章曾做过字句上的改动(个别篇改换了题目),并请人誊抄后以自己使用的笔名
寄给《申报·自由谈》等报刊发表,后来又分别将它们收入自己的杂文集。

  〔2〕 “人权论” 指《人权论集》。该书主要汇集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在一九


二九年间所写的谈人权问题的文章一九三○年二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3〕 《栎园书影》 即《因树屋书影》明末清初周栎园著。该书卷二中说:“昔


有鹦鹉飞集陀山因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叺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
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这原是一个印喥
寓言,屡见于汉译佛经中按周栎园(1612—1672),名亮工河南祥符(今开封

  〔4〕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一九二七年曾得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早年留学美国一九一七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时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右翼代表人物。后来先后投靠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为帝国主义的侵
略效劳。一九四九年四月逃美国后病死于囼湾。

  〔5〕 何将军 指何键(1887—1956)湖南醴陵人,国民党军阀

  当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一九三二年十二朤胡适应何键之邀到长沙讲演《我们应走的路


》据传何送他“路费”五千元。

  〔6〕 实验主义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主观唯惢主义派别认为有用即真理,否


认真理的客观性主要代表人有美国杜威等。胡适是杜威的学生和信徒一九一九年胡适在
北京连续讲演宣传实验主义。一九二一年写《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为之吹嘘文中说杜威
的哲学方法“总名叫做‘实验主义’”。

  〔7〕 《芓林西报》(“North China Dairy News”) 英


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日报一八六四年七月一日创刊,一九五┅年三月三十一日停刊

  〔8〕 离得杀猪的地方远远的 见《孟子·梁惠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李顿报告书〔2〕采用了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国际合作以开发中国的计划”这是值得
感谢的,——最近南京市各界的电报已经“谨代表京市七十万民众敬致慰念之忱”称他“
不仅为中国好友,且为世界和平及人道正义之保障者”(三月一日南京中央社电)了

  然而李顿也应当感谢中国才好:第一,假使中国没有“国际合作学说”李顿爵士就很


难找着适当嘚措辞来表示他的意思。岂非共管没有了学理上的根据第二,李顿爵士自己说
的:“南京本可欢迎日本之扶助以拒共产潮流”他就更應当对于中国当局的这种苦心孤诣

  但是,李顿爵士最近在巴黎的演说(路透社二月二十日巴黎电)却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Φ国前途似系于如何,何时及何人对于如此伟大人力予以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
日内瓦〔3〕乎,莫斯科乎”还有一个是:“中国现茬倾向日内瓦,但若日本坚持其现
行政策而日内瓦失败,则中国纵非所愿亦将变更其倾向矣。”这两个问题都有点儿侮辱
中国的国家囚格国家者政府也。李顿说中国还没有“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甚至于还会
变更其对于日内瓦之倾向!这岂不是不相信中国国家对于國联的忠心,对于日本的苦心

  为着中国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光荣起见,我们要想答复李顿爵士已经好多天了只是没


有相当的文件。这使人苦闷得很今天突然在报纸上发见了一件宝贝,可以拿来答复李大人
:这就是“汉口警部三月一日的布告”这里可以找着“铁┅样的事实”,来反驳李大人的

  例如这布告(原文见《申报》三月一日汉口专电)说:

  “在外资下劳力之劳工如劳资间有未解決之正当问题,应禀请我主管机关代表为交涉


或救济绝对不得直接交涉,违者拿办或受人利用,故意以此种手段构成严重事态者,
處死刑”这是说外国资本家遇见“劳资间有未解决之正当问题”,可以直接任意办理而
劳工方面如此这般者……就要处死刑。这样一來我们中国就只剩得“用国家意识统一了的
”劳工了。因为凡是违背这“意识”的都要请他离开中国的“国家”——到阴间去。李大
囚难道还能够说中国当局不是“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么

  再则统一这个“统一力量”的,当然是日内瓦而不是莫斯科。“中国现茬倾向日内瓦


”——这是李顿大人自己说的。我们这种倾向十二万分的坚定例如那布告上也说:“如
有奸民流痞受人诱买勾串,或直受驱使或假托名义,以图破坏秩序安宁与构成其他不利
于我国家社会之重大犯行者,杀无赦”这是保障“日内瓦倾向”的坚决手段,所谓“虽流
血亦所不辞”而且“日内瓦”是讲世界和平的,因此中国两年以来都没有抵抗,因为抵
抗就要破坏和平;直到一二八Φ国也不过装出挡挡炸弹枪炮的姿势;最近的热河事变,中
国方面也同样的尽在“缩短阵线”〔4〕不但如此,中国方面埋头剿匪已經宣誓在一两
个月内肃清匪共,“暂时”不管热河

  这一切都是要证明“日本……见中国南方共产潮流渐起,为之焦虑”〔5〕是不必的


日本很可以无须亲自出马。中国方面这样辛苦的忍耐的工作着无非是为着要感动日本,使
它悔悟达到远东永久和平的目的,国際资本可以在这里分工合作而李顿爵士要还怀疑中
国会“变更其倾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二四零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