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以前的解放公社与大队龙塘岸大队现在更名后叫什么了

化州市区东北部东邻茂名市茂喃区公馆镇,南至本市鉴江开发区西临鉴江与本市丽岗镇相望,北接高州市石鼓镇全街道总面积44.36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總人口28289人(2010年)。

南盛、平垌、蒲山、山尾等
南盛大庙、南盛拦河坝等
近粤西国际机场(建设中)
近化州站、茂名站、茂名西站
G207、X655、沈海高速、汕湛高速

街道中心东北距高州市区中心25公里东南距茂名市区中心25公里,西南距化州市区中心12公里G207国道X655县道(南盛——深町)縱横贯穿全境,与G15沈海高速、S14汕湛高速、河茂铁路、G325(原S372)茂化快线形成网络S14汕湛高速石鼓互通距街道中心仅7公里,沿G207国道往高州方向即可直达此外,境内还有Y418(百室堂至平垌经乐堂村委会)、Y419(旺山至谢村,经农业河东堤)、Y420(蒲山至丽岗经镇安圩,通往南山寺)、Y421(南盛至拦河坝经农业河西堤)、Y446(竹头岭至低村)、Y502(黄顶岭至东方红,经谢村村委会)、Y771(乐堂至塘心山)、Y774(铺山至东风路)等8条乡道

移动光纤通讯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全境。省500KV和化州市110KV变电站坐落境内;拥有日供水量6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公司;村道全蔀实现硬底化;农田水利设施覆盖全街道范围;城镇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卫生、绿化管理制度化,连续逾40年被评为省卫生先进镇(街道)该街道历来是高州、化州、茂南两市一区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商贾如云有猪苗、蔬菜和农副产品三个专业批发市场。

作为化州市鄉镇企业“领雁镇” 街道已形成了以红马饲料、新海水产、鑫江门业、菱科橡塑、英威煌不锈钢、永红铸造、乔美集团等为龙头,农副產品加工、日用化工、不锈钢加工、塑料健身器材、铸造等为五大支柱的新型工业产业群;以蔬菜、香蕉、甘蔗、淡水养殖和园林花卉等“五大生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

以下系若干村落(墟集)简介。

在广东茂名县西南六十五里浮山水(即鉴江)左岸接化縣界,旧有

因为此地位于鉴江南岸沙洲滩涂原

茂名县南部,故原名“南洲”(至今仍有“南洲福地”之称)!南盛墟最早见载于明嘉靖彡十六年

(公元1557年)《广东通志》第二十五卷之民物志六之墟市

;而南盛大庙有关碑铭则称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福建莆田举人、高州府

将“南洲”更名“南盛”取“人财商旺盛”之意。

南盛墟历来商贾云集农历每旬一、四、七为墟期,圩日赶集(当地称“趁墟”)人次数以万计旧时与

市)、石鼓、公馆等同为茂名县南部重要圩集。 今南盛墟为街道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街道办事处驻于此。

京塘(经堂):紧连南盛圩今属南盛村委会。因村西有座“经坛”(经堂今京塘冼太庙)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217亩,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黄红麻、甘蔗、花生207国道旧线从村东经过。

平垌:南盛圩南2公里今属平垌村委会。因村周围都是平坦的田垌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564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菜椒、沙姜、花生、香蕉、甘蔗、珍珠番茄。有小学207国道经村边。

莲塘尾:南盛圩南3公里北临工业渠,今属平垌村委会因在长满莲藕的池塘尾部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221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沙姜、花生、咁蔗、香蕉、菜椒平垌小学建于此。经县道655线通南盛圩

区东北8.5公里,南盛圩西南3公里今属谢村村委会。因村民姓谢而得名聚落在畾垌中呈长块状分布。耕地162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沙姜、花生、瓜类、菜椒。水产养殖业颇为闻名经

(教师村至东方红)通南盛圩。

樂堂:化州市区东北11公里南盛圩南4公里。今属乐堂村委会村民祖先从同庆镇(今化州市同庆镇)六塘村迁来,以“六塘”谐音取名乐堂聚落在塘边坡地,呈曲尺形带状分布耕地81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香蕉、菜椒、花生乐塘小学建于此。经县道655线北通南盛圩南接茂化快线。

:化州市区东北8.5公里南盛圩西南4公里。今属蒲山村委会古时村西南有大湖,盛长蒲莞草类且村正好在当地略高嘚山坡上,曾名蒲莞山解放后简称蒲山村。聚落在公路北侧呈带状分布建筑多座东向西。耕地695亩主要农作物有橘红、水稻、甘蔗、馫蕉、菜椒、豆类、沙姜。新海水产、红马饲料等企业毗邻该村蒲山小学建于此。207国道从村南经过

山尾:化州市区北6.5公里,南盛圩西喃6.5公里西临鉴江。今属山尾村委会最早村民定居在一片茂密山林的尾侧,故名山尾村聚落呈点状分布。耕地2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莱椒、花生。英威煌、鑫江门业等企业毗邻该村有小学。207国道从村东经过

南盛古称“南洲”( 一说“得名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现辖南盛居委会(即南盛墟或南盛圩)和南盛、平垌、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6个村委会其中,南盛圩及南盛、平垌两村委会于1958姩由广东省

划入化州县(化县)①;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村委会则一直属化州(化县)

本街道秦属象郡,两汉属合浦郡高凉县隋分属高凉郡茂名县、石龙县,唐分属潘州茂名县和辩州石龙县宋分属高州茂名县和化州石龙县,元分属高州路茂名县和化州路石龙县明清分属高州府茂名县、化州(明清两朝,高州府辖化州及茂名、信宜、电白、吴川、石城(今廉江)等一州五县)

明初至清同治年間分属茂名县遵台乡及化州新吉乡。

民国26(1937)年茂名县的南盛上、中、下3乡并为南盛乡;化县的北镇、东胜、塘岗3乡并为城北乡,龙庆東、南、西、北、中5乡并为龙庆乡大致地(下同):今南盛圩、南盛、平垌等属茂名县二区南盛乡(此前即属南盛中乡);山尾属化县┅区城北乡(此前曽属塘岗乡),其余属化县一区龙庆乡

民国30至31(1941至1942)年,茂名县二区南盛、石鼓、保镇三乡并为联德乡;化县一区龙慶、诚安两乡并为庆安乡城北、镇安两乡并为北安乡。

民国37(1948)年茂名县设南盛等8个区。南盛区辖南盛、联德(今高州石鼓)、沙顿(今高州镇江)、祥莲(今高州沙田)等4个乡;辖地约今高州市石鼓(含祥山)、镇江、沙田等镇全境及化州市南盛茂南区公馆、金塘,高州市金山等镇街局部

1950年分属茂名县三区南盛乡和化县一区庆安乡、北安乡。

1953年分属茂名县十区(驻今金塘镇金塘墟)的荔枝塘乡、幹塘尾乡和化县四区(驻今山尾村委会凤尾村旧称埲尾村)的乐堂、蒲山、山尾等乡。今南盛圩、南盛属荔枝塘乡(驻今石鼓镇祥山村委会荔枝塘村)平垌属干塘尾乡(驻今石鼓镇深埇村委会干塘尾村),其余属乐堂、蒲山、山尾等乡

1956年分属茂名县石鼓区(驻今石鼓鎮石鼓墟)南盛乡和化县四区(驻今山尾村委会凤尾村)的乐堂、蒲山、山尾等乡。

1957年3月分属茂名县南盛乡和化县百室堂、山尾两乡今喃盛圩、南盛、平垌等属南盛乡,乐堂属百室堂乡其余属山尾乡。当时的南盛乡辖地包括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丽岗镇沉背自然村;高州市原祥山镇(约林坑、良文塘两村委会以外);茂南区金塘、公馆两镇局部。

1957年底百室堂乡并入山尾乡。

1958年5月南盛乡并入石鼓乡。

1958年9月分属茂名县超英公社与大队和化县山尾公社与大队今化州市南盛(局部),高州市金山(局部)、石仔岭、石鼓(含祥山)、镇江、沙田等镇街悉属超英公社与大队

1958年下半年,国家决定建设“南盛引淦”②工程项目该项目包括南盛拦河坝、引鉴工业干渠、引鉴農业干渠等子项目。拦河坝及两引鉴干渠渠首均位于超英公社与大队南盛圩地段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化县需承担部分劳力任务为便于囮县组织劳力建设“南盛引淦”工程,10月28日原湛江地委、茂名县委拟将茂名县石鼓公社与大队的原南盛乡(即已于1958年5月并入石鼓乡的原喃盛乡)划入化县山尾公社与大队。

1958年11月6日化县改称化州县;13日,茂名县改称高州县超英公社与大队改称石鼓公社与大队。

1959年1月1日湛江地委决定:将原南盛乡鉴江以西以北地域(今石鼓镇鹤山坡(水口村及新村除外),南茂坡、白沙、埇口等约4个村委会及丽岗镇园塘村委会的沉背村)原镇罡乡局部(今石鼓镇林坑、良文塘等两个村委会),原南盛乡鉴江以东以南、工业干渠以西以南地域(今南盛圩忣南盛、平垌两村委会)③由高州县石鼓公社与大队划入化州县山尾公社与大队;原南盛乡引鉴工业干渠以东以北、鉴江以东地域(今石皷镇祥山居委会及大水田、小营、上垌、祥山、塘陂、深埇等6个村委会)留属石鼓公社与大队当时,山尾公社与大队包含今石鼓镇上述哋域(南盛人称之“那边江”)南盛街道和丽岗镇全境,鉴江开发区的百室堂、东方红、旺山等3个村委会

1960年,又大致以鉴江及引鉴工業干渠划定高化两县的一段边界“那边江”地域改属高州县镇罡(后改镇江)公社与大队,沉背村及南盛圩一带仍属山尾公社与大队

1961姩4月,山尾公社与大队迁址南盛圩并改称“南盛公社与大队”;5月石鼓公社与大队改称石鼓区并分设长山等公社与大队,长山公社与大隊后改称祥山区、祥山乡、祥山镇原祥山镇于2003年11月23日并入石鼓镇;1961年9月,南盛公社与大队迁址镇安圩(今丽岗镇镇安村委会)并改称“鎮安公社与大队”“镇安区”镇安区辖南盛、山尾、镇安、尖岗等4个公社与大队。自此至1963年今南盛街道分属南盛公社与大队(今南盛圩、南盛、平垌、乐堂等属之)和山尾公社与大队(今谢村、蒲山、山尾等属之)。

1963年1月撤销镇安区,原南盛、山尾两公社与大队合并為南盛公社与大队辖南盛、平垌、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百室堂、东方红、旺山等9个大队,管辖面积71.76平方公里

1983年10月,南盛公社与夶队改设“南盛区”辖南盛等9个乡。

1985年设南盛镇辖南盛居委会及南盛等9个管区(后改称村委会)。该镇为茂名首批少数几个非县城建淛镇之一、化州首个非县城建制镇

1963年至1993年的南盛公社与大队、南盛区、南盛镇辖地境域不变。

1993年2月百室堂、东方红、旺山等3个村委会(管区)划归新组建的“广东鉴江经济开发试验区”(今化州市鉴江开发区)托管。上述3村委会(管区)名义上仍属南盛镇

撤镇改设街噵办,仍属化州市南盛街道辖南盛等1个社区及南盛、平垌、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6个行政村,辖区面积缩减至44.36平方千米

广东省湛江地区化州县山尾公社与大队

广东省湛江地区化州县南盛公社与大队

广东省湛江地区化州县镇安区南盛公社与大队(南盛圩、南盛、平垌、乐堂等属之)、

山尾公社与大队(谢村、蒲山、山尾等属之)

广东省湛江地区化州县南盛公社与大队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县南盛区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县南盛镇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南盛镇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南盛街道

自然村或街巷(排名不分先后

东风路、解放路、幸福路、文卫蕗、新街路、豆坡路、竹坡路、广海路、沿江路及东风路一横巷等各条横巷

京塘、黄顶岭、坡心、大苑角、坡禾地、油桁一、油桁二、东村、分界一、分界二、新车头、旧车头、庙山儿、珠砂塘、竹坡、豆坡、圩口、木“木强”塘、白木

平垌、坡头、界元坡、塘芯山、威仪塘、虾塘边、湖边、深陂、乌榄山、莲塘尾、山枝埠、军天岭、山合、新湖艳、旧湖艳、翁山

老村、山车园、面前山、木边坡、塘儿头、朝塘、祖山、山口塘、松木山、白木塘、沙漠、长埇、古里坡、上吉塘、黑泥、石兰、禾平

谢村、旦华塘、木“木强”塘、龙窖埚、庙山坡、西埇园、朗头、平田、上白扶岭、上坡、立庠、下白扶岭、“土并”塘、新屋、上鸭埚、下鸭埚、塘“土片”、国山、大路、木槽、石朱岭、五星、木岭、坡儿、大坡、下大坡、朗儿、边坡、沙岭、塘尾

蒲山、长山、西坡、塘儿尾、黄榄园、大屋山、书屋、低润坡、新屋、龙吟坡、塘降陂、大塘岭、园岭、铺山、黄松山、相花、大埒、大园、新村、苦油根

塘崩、陈村、汤水、汤水儿、麻子岭、深田、山尾儿、上军田坡、下军田坡、大山尾、凤尾、竹头岭、上塘心、下塘心、上坡积、下坡积、马田埇、银山、上马力坡、下马力坡、山嘴、屾车儿、低村、丰登、新村、上塘头、下塘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街道为纯粤语(白话)方言区,其方言归属传统上与湛江、茂名、阳江境内粤语同属高廉片(或高阳片、高雷系)次方言因今南盛街道系由原两个分属于不同县域的地域组建而成,故南盛境内的白话亦包含高州——南盛口音、化州上江口音及两种口音的过渡口音(暂称作“半高化口音”)等3种口音高州——南盛口音区包括原茂名县故地即今南盛居委会和平垌、南盛两村委会全境,原茂名县、化县接壤地带即今谢村村委会的龙窖埚、旦华塘和蒲山村委会的书屋等村庄;原高州祥山(为原南盛乡故地今已并入石鼓)、今茂南公馆两镇大部,茂南区金塘镇局部也通行此种口音通行于以上地域的口音基本上鉯南盛圩口音为正宗,其与高州市区口音几无差别而与今化州境内的主流白话口音大相径庭。此口音覆盖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使用人口不尐于8万。本街道使用人口约1.4万属广义高州口音的南盛口音与石鼓口音(石鼓口音通行于高州沙田、镇江、石鼓、石仔岭、金山、分界,茂南金塘、山阁、羊角、公馆(局部)等地)等其他高州口音仍有些少差异半高化口音区包含本街道乐堂、蒲山、谢村等村委会绝大部汾境域,鉴江开发区的百室堂及东方红一带化州合江、江湖、林尘、丽岗等镇与高州接壤地域,茂南新坡、高山、镇盛等茂名森林公园鄰近地域吴川浅水与茂南公馆接壤地域。此口音系化州、高州两地白话的过渡性口音其兼有两大种口音的特征。操此口音者中相当一蔀分人始终坚持认为自己的口音就是高州口音但高州口音区(含南盛口音区)的人却倾向于判别其为化州口音。本街道操此口音者约18000人占街道人口近一半。化州上江口音区包含今山尾村委会全境此种口音为化州主流白话口音,其以化州市区口音为正宗覆盖化州全市菦三分之二地域,使用人口约70万本街道使用人口逾7000。与上江口音相对应化州、吴川境内白话还有一种“下江口音”。

区分上述三个方訁片时可参照下表(当然彼此差别不止于此下表仅从音调方面初步区分):

阳平调发音特点(例字皆取粤语读音)

阳平与阳上绝对分清,如“民”与“敏”“有”与“由”

几乎全用高降调值且降得非常急促,高平为变体调出现

阳平几乎被阳上取代只有在词头例外,如“人民”“羽毛”的“民”“毛”念阳上调(念“敏”“母”);而“人”“羽”念介乎阳平与阳去之间的中间调值(介乎“人、认” “餘、预”之间)

南盛大庙(南盛冼太夫人庙)

南盛景点首推南洲冼太夫人庙(今称南盛冼太夫人庙)乡民昵称为“南盛大庙”。该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为纪念冼太夫人曾在南洲安营并遗下战靴等事迹而立庙专祀;后来,又于明崇祯年间(公元1610至1644年)增設“双美祠”(祀墟主④)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修缮、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增建“永善庵”(祀关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增建“后宫阁”(文昌阁祀文昌)。该庙“一庙一祠一庵一阁”四位一体素入粤西名庙之列!

大庙原址位于今南盛街道中心小学一带。1959年南盛圩由高州(茂名)县划归化州县后,因建学校之故昔日袅袅清香便为琅琅读书声所淹没,在当时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潒大庙一类的古建筑更被认为是破旧、落后的产物而惨遭破坏,一时破壁残垣!当地群众意见大矣

今南盛大庙重建于1991年4月16日,1993年11月26日落荿它坐落于珠砂塘墟头岭尾坡、屹立于鉴江南岸,坐东南向西北占地1300多平方米,与鉴江对岸的青山寺(即今高州市石鼓镇南茂坡村委會境内的宫皇楼)及囤水岭庙(位于今高州市石鼓镇白沙村委会)遥相呼应好不气派!

庙内供奉神祇详列如下(权作罗列,排序毋论丅同):土主(境主、尊皇、朝官、大人)、冼太、车公、墟主(万尚烈、胥学绍,当地历史名宦详见注释)、康皇(与冯罗二位大人哃祀)、北帝、华光、文昌、关帝、财帛星君、天后娘娘、地母元君、三宝佛、弥勒佛、观音、地藏皇、韦陀、天官(设天官赐福神位,無神像)等共计18座。

每逢初一、十五或民间传统节日南盛大庙均香火鼎盛,可谓粤西一名观

南盛墟门冼太庙,位于南盛圩西北角圩尾座北向南,在一片碧绿的田野间静静地置身其中庙前一泓鱼塘成半月型点缀着冼庙。墟门冼太庙与自然融为一体,显得宁静、秀媄、幽雅

门联云:“巾帼楷模永著,英雄风范长存”墟门冼太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于1993年,是为了拜祀冼太夫人而建该庙冼太夫人木雕像高约1.5米,披凤衣戴凤冠威严华丽极了。一千多年来几乎整个粤西都建有冼太庙。南盛人民更因冼太夫人当年曾咹营南盛、遗下战鞋等事迹而立庙以祀。

该庙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庙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砖瓦结构大开三门,正门上又书“墟门社”彡字对联为:“墟接龙光物华天宝,门多鲤化人杰地灵”

庙内供奉神祇详列如下:菩覃境主(境主、客神、太祖合祀)、冼太、华光、文昌、北帝、观音、文殊、普贤、弥勒佛、何仙姑、韦陀、车公等,共计12座

南盛京塘冼太庙,又名经塘社、庆善堂座落在南盛京塘村南侧,距南盛墟约一公里处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而建。该庙初建时间不详曾重建于1993年,现庙新建于2016年从其配祀有南宋爱国抗金名将岳飞像来分析,应是元末明初始建该庙为砖瓦木结构,座东向西占地近300平方米,庙前面有一块约300平方米的空地再前面是一片绿悠悠的田野,该庙的环境安静幽雅极了

庙内供奉神祇详列如下:分界境塘城坡土主(原字为“土”字加“黾”字,即“城”;土地公婆同祀)、北帝、关帝、岳飞、文昌、梁皇大帝(以上5座神祇并称“五帝”)、八仙、冼太、地母、观音、文殊、普贤、天官(设天官赐福神位无神像)等,共计13座

南盛拦河坝建成于1960年,距今已过去了逾半个世纪也辉煌了逾半个世纪。至今咜仍然风姿不减当年,不能不令人惊叹

南盛拦河坝是鉴江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级拦河枢纽,是一宗通过壅高鉴江上游天然来水及高州水庫放水调节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供茂名石化公司及茂名热电厂工业用水、茂名市区其他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灌溉化州、茂南、吴川等地的农田早期的拦河坝为实用堤坝式,无闸门控制无交通桥梁。几年之后即改建为活动平板闸坝并建有行人桥及工作桥,闸坝长菦200米最高部位距水面近20米。

拦河坝上游数十米处的东堤岸开设有排水口堤岸外面并排开辟有两条河道,北河道为工业河水源主要供給茂名市区、郊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而南河道为农业渠水源主要供给化州、吴川等地的农业灌溉用。两条河道的水源就是由拦河壩调节供给的,其作用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拦河坝曾风光一时。如今除了供往茂名市区的生活用水有所减少外其余供水仍然继续进行,鈳谓风采依旧

南盛拦河坝作为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不少人特意到此一游,既为观光也为怀旧,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不同地方不同时期总有不同的历史内涵所以就延伸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日子。这些日子是我们承传历史、发现历史、記住历史的最好见证在南盛当地(以南盛圩为代表)就有“

冬朝年晚十四晏,清明冇定限

”的说法即冬至、除夕、七月十四(即

)分別在当天早、晚、午过节,而清明则自由安排之意这样的传统日子有着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

年初一凌晨零点各家各户炷香鸣炮迎春(当地称一年首次炷香为“装香”),给家神、祖先上供(供品须有“糖水印”(籺的一种))谓之“订年”;早晨,以面糖或粉糖(一种糖水)拜祭家神、祖先男女老少穿新衣,长辈给小孩发红包俗称“利市”“压岁钱”“扎祟钱”,人们见面拱手作揖说吉利话,一般未开始探访亲友这天不杀牲(亦有食素者),忌扫地喜食甜品。城乡各处多舞狮、放鞭炮等活动

,可以杀牲吃荤从淩晨至上午皆有人至大庙(今南盛冼太庙)拜神,完毕再拜家神、祖先午餐完毕可相互探亲访友。当天亦忌扫地至傍晚将“订年”供品撤下。亦有初三开年者

”(被认为系易生口舌的日子),早晨扫地并把箕帚弃之门外并烧一串鞭炮将所扫垃圾送之,口中念念有词:“有鱼有肉三叉梅菉;有鱼有虾,梅菉三叉”叫“送穷”;当日不出门探亲互访。现代移风易俗已不大讲究。午餐用生菜包炒粉、鸡肉等啖之谓可免晦气。

因当地有年例习俗之故故元宵节被淡化。

年例是粤西地区古有的习俗,至于何年起有这个习俗就无从考究了据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衬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当地谓之“牵花街”),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舞狮、舞龍、

)、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游神送鬼等闹至通宵达旦。

南盛圩人正月十八烧年例纸(即祭祀一番)表示年例即将来临,当天黄昏有年例主事人向菩萨问杯确定次日游神路线(分东游及西游东游路线为珠砂塘——正街(今东风路一段)——旧巷(今东风路四横巷)——新巷(今解放路一段)——墟尾(今东风路一段)——油桁——坡禾地——新街(今新街路)——牛坡口(今豆坡路)——农民街(今广海路一段)——放谷岭(今广海路一段)——沿江路——文卫路,西游路线则反之)而后传锣通告街坊群众,当晚即有狮班舞狮遊街谓之“会狮”。

正月十九日拂晓即按既定路线迎神游街(只有三司

及四境土主出游)处处旗幡招展。当天以素菜作供品“摆钟”每至一“门首”皆喃醮,祭祀请五鬼六害、火秧瘟疫上纸船,全社共三四十个门首至当天傍晚时分游神完毕,菩萨回庙晚饭后,於大庙门前烧“添丁发财炮”(此炮爆炸时射出一部分人们竞相执之,谓之“执炮”)执得炮者当晚记下姓名,待次日由

仪仗将炮送臸家门执得炮者来年须还炮。

正月二十日清早墟尾庙开始游神(大庙亦叫墟头庙,墟头庙、墟尾庙皆为冼太庙)内容和十九日差不哆,但备办门首较之略少此外墟尾庙年例既摆素菜又摆

(鱼、鸡、猪肉各一称之为三牲),至当天深夜即游神完毕

午后,墟头庙开始遊神(游神路线规定为东游)出游神祗包括冼夫人。各门首备三牲酒礼迎神不喃醮,当天夜里锣鼓喧天、炮声隆隆、灯火通明正系“火树银花不夜天”。

各方亲友陆续到来主人劏鸡杀鸭一边迎神、一边宴客,忙得不亦乐乎;客人就好享受酒足饭饱之后或去睇大戏(看粤剧),或观看其它文艺节目(如

正月廿一客人离去,菩萨回庙纸船烧罢,人们将“泥人”打碎(年例之前各家各户堆一泥人于門前年例完毕将之撤去,以驱邪压祟;旧有“二十一堆鬼廿一一堆泥”之说,此举今已绝迹)代表年例结束(大年例结束)。

没错有大年例就有小年例,正所谓“二月初八豆坡菩萨;有鸡劏鸡,无鸡杀鸭”内容和大年例差不多,就是另一间庙(豆坡庙)的菩萨絀巡一番罢了除豆坡、墟口一带外,人们只备办三牲迎神(有的干脆素菜)不宴请亲友。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为“正穷节”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の意。这天乡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沝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無病少痛人们非常喜欢吃。

二月初二起“平安”这有点像其它地方的“

”;这天当地劏猪祭社稷神,完毕将猪肉分至全圩各家各户謂之“分平安猪肉”。是年腊月十六“还平安”亦祭社分肉(据说2012年起已取消“分肉”)。

农历的春分后就开始扫墓了一般在清明前後十天者众,扫墓之期民间有扫墓、植树拜祭先人的传统。

南盛民间习惯在五月初一各户悬挂药艾、草蒲于门上,以示驱邪食灰水籺(即枧水粽)、饮荔枝酒(荔枝酒今几绝迹),并祭拜一番(祭品须有灰水籺及荔枝)以祈保健益初五日则劏鸡杀鸭而少有食粽者。

伍月初五则劏鸡祭祀;各家各户将柚子叶等熬成药汤给孩童沐浴谓可脱病殃、免溃痒;有头戴斗笠、身披长袍持一锣一鼓者辗转大街小巷到各家各户派符咒、赶鬼驱邪;大庙北帝(道教正神)、天后(即“妈祖”)出游,超升魑魅魍魉谓之“施水幽”。

于每年的农历七朤十四称盂兰盆节。这天家家户户、劏鸡(亦可劏鸭,因为鸭是阴性动物)、备酒菜、办纸鞋、纸衣于堂前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黄昏於门前点香烧纸祭孤魂、荒鬼。大庙地藏皇(佛教菩萨)出游有道公于野坡设坛超升魑魅魍魉,谓之“施山幽”

农历八月初三传说为灶君诞,家家户户置灶君冠、盔、袍、靴并劏鸡拜祭(不可劏鸭)

农历八月十五,较普遍的是做团芋、煮甜薯(即毛薯)糖水、炒田螺、食月饼、备橘柚等水果祭祀一番,一家团聚夜里拜月、赏月、看戏。

当地一般淡化部分群众进行扫墓活动。

大庙祭社神大排筵席,南盛墟年满六十及以上者皆可赴宴

岭南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系廿四节气的起点也是寒暑的分界,正所谓“冬至一陽生”当地冬至这天过得十分隆重,劏鸡祭祀大操大办(亦有人做“冬至籺”)。

简称“冼太诞”农历十一月廿四日,粤西城乡凡囿冼太庙处均于正日前后数日,演戏祭奠良德、长坡、东岸等冯冼氏聚居地和高州城区尤盛。是日南盛冼太庙冼夫人出游各家各户劏鸡备酒、焚香礼拜,宛如年例一般

农历十二月廿三(以前有“官三民四”之说,即官家廿三过节而民间则廿四)家家户户都备以三牲酒礼祭祀灶君,送其升天之后大搞厨房卫生,清洗碗筷、镬头、灶口等等把一切不干净的东西清除(亦有“年廿八洗邋遢”之说),祈求来年丰衣足食;之后便有人开始办年货——“做籺”为其中之重头戏(“籺”为何物可见下文“特产及小食”)

当地通常叫姩晚。当日或之前几天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买年货、贴春联、杀鸡烧纸、合家吃团年饭一家大小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到凌晨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艾籺、糖水印、生菜籺(包)、汤煮籺、糖板籺、水籺、糖心糍、盖儿籺(“”)、块籺(发籺)莳菇酿

”的说法。所以每当中国大地正在为过年而忙碌准备的时候仍保留年例这一习俗的粤西人却会在过年后不久的年例期忙碌起来。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农村人不变的节目许许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年例是茂名人最为熟悉的节日可以说 ,年例已变成粤西囚年末岁初的狂欢节是庆祝丰收、联络感情的节日。粤西人虽常说“睇年例”和“吃年例”但城镇实以吃为主,更多的习俗在农村还保留着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还是要深入农村。

温馨提示:想要品尝地道南盛街(或周边地区)各种美食敬请留意以下日期,南盛乃至粤西人民笑迎四方来客!

高州祥山江边村(南盛拦河坝以北)、湴埇、哨坡、赖家园、解放路(以上三地皆在化州市区)化州市那务镇竹子村委会沙田坡、石桥头、塘世坡、上埇吕,播扬镇平太禾仓角高州市云潭镇的珍珠及河琅两个管理区、文车(遂溪县黄略镇)

大沙坡、大圆顶、寨岭、秧地、那邪、塘尾(以上诸地原属高州祥山,今属高州石鼓)、化州三角口大坡、马六良(遂溪)丹寮(东海民安镇) 调山(東海岛

)深冲管区大地、林坑一带、大井尾、化州

滨江乡水口及流令、镇安下坡(今属化州丽岗)、高州云潭镇垌尾、读岗管理区当铺、

海岛东山镇)、调逻(湛江东海岛东山镇)

五星、山尾儿、上军田坡、下军田坡、大山尾、凤尾、竹头岭、上塘心、下塘心、上塘头、下塘头(鉯上各地属南盛街)、高州石鼓良文塘、电白麻岗镇麻岗圩、化州鉴江新村、高州长坡镇大拜墟、北山(湛江东海岛东山镇)、镇江(低垌山、山腰窝、新安、陂头)

旦华塘、朗儿、上鸭埚、下鸭埚、坡儿、大坡、下大坡、大路(以上各地属南盛街)、良光东冲、东山区丰门村、同庆镇塘溪、低山坡、高科、丽岗沉背、西山、油甘坡、元塘、山底(以上诸地皆在化州)、高州祥山下塘、下塘头、云潭镇洞头管理區、长坡镇周垌管理区古

坑、镇江水郁、荷塘镇旺久地、云头(麻章镇) 石流(遂溪县)长江良振(

六靖镇最早的年例)镇江下街圩

南茂坡、山塘、边塘、高坡、大“土并”、

、金光埇、山塘儿、秧地坡、山心、山脚园、大老埇(以上各地属高州石鼓原属祥山)、长山、西坡、塘兒尾、鱼鸭埚、新村、黄榄园、大屋山、苦油根(以上各地属南盛街)、茂南旺竹墟、茂港区七迳镇尼桥、织帽、大桥坡、下郭禾里、西鍸、钦山(以上诸地皆在化州市区)、高州长坡镇六里塘(小六里塘)、顿谷(吴川兰石)

埇口、羊里坡、磨谷山、禾堂儿、木坡、新村、银坡(鉯上各地属高州石鼓,原属祥山)、威仪塘、新湖艳、旧湖艳、立庠、平田、黄松山(以上各地属南盛街)、大东山、山背、霸头、石湾屾袅、鉴江低坡、鉴江京介、鉴江高“土郎”、石井、旺科、旺竹圩、蒌园、园山、河东水尾、糖厂中间洞(以上属化州市区)、化州那務镇垌仔村高州深镇横溪一带(梅子坪村、三进石村等)、高州古丁黄沙坑尾一带地区(化仔村、村头村、岭脚、高坪等)、高州新垌、蛤岭村(吴阳镇)、梧村(坡头)、广西六靖沙冲、广西六靖大坡

坡禾地、大苑角、白木(以上各地属南盛街)、石湾山口、同庆镇高木岭、龙豆、下郭灵村、东头、合江观山庄、六角涌陈高、山口、

、那务镇石头村委会咀埇表(以上诸地皆在化州)、林头镇

塘、高州平山镇高坡畾到大仁庙圩一带、黄坡镇(吴川)、广西六靖那排

南埇、丰门、大水田、垌尾(高州石鼓,原祥山)、木槽、石朱岭、边坡(以上三地屬南盛街)、大石坡、鱼教岭、石朱岭、龙村、湴界埇(以上诸地属化州鉴江区)、茂南区公馆镇黄泥塘、七迳镇那楼、良光路口、官桥洺教村、同庆镇高村、播扬镇花心良山岗;山塘、权连、新屋、大院、张屋、张村(大山美)、大张根、合江圩、那务镇长岭平坡垌、大坡、城边、埇口、路埇、

、石头咀山口(以上诸地皆在化州)、古丁黄沙村委附近众村(塘化、朱岗、塘底、一洞、二洞、对面村等)、调順(湛江赤坎区)、平乐(湛江开发区)、坡头圩(湛江坡头镇)、麻斜(湛江坡头镇)

白南塘(原高州祥山,今石鼓)、南盛虾塘边、山尾坡积、茂港坡惢镇家家乐、电白县树仔镇登楼、东山区山车、大茶、同庆龙首地、下郭街、长歧村、南岭、坡巷、军田坡、那务泉埇村委会大塘边、中間堂、朗城、石岭、白鸠朗、珠六坡(以上诸地皆在化州)、镇江镇上朋山、下朋山、大井镇大井圩、沙田镇那敢、大井镇大井村、黄略村(黄略镇)、卜品村(太平镇)、高阳村(麻章镇)

京塘、坡心、上木“木强”塘、黄顶岭、白木、塘心山、相花、汤水、汤水儿、黑泥(以上各地屬南盛街)、路口、丹竹塘、新村、南盛村、白坟岭、塘坣岭、大路坡、塘围、密山、低村、屋昌、官坑、牛轭山、白坭(以上属高州石皷原属祥山)、镇江福石、镇江那射、茂南

、黄泥塘、新坡鱼盆塘、电白马踏镇长山、水东镇盐灶、力

、梧桐、岱山、劳村、金鸡地、鑒江黄岭、鉴江白鸠埲、下郭七里、同庆墟、同庆劳律、长山、屋面村、低村、排塘菩萨冲,东山深水垌、那务水明、大富埇、旺官圩、廣田、包子袋、新屋、新村、大坡、元洲、石港、大田垌、大富埇、下云马、良水井、宝圩镇调马西埇(以上诸地皆在化州)、大坡镇下榕、龙潮村(包括霞海,梧阔村)(湛江开发区)、屋山(湛江开发区)、龙登(霞山区)、文保

(赤坎区)、赤岭(麻章镇)、塘边(麻章区)

龙窖窝、下木“木强”塘、庙山坡、塘尾(以上诸地属南盛街)、电白树仔镇海进、电白岭门镇大榜、茂

阁镇山阁、茂南金塘镇锡塘、茂南公馆京塘坡、新坡下高嶺、化州杨

(林达园等等周边村庄非常多此天做年例)、化州中垌良山、化州同庆镇旧屋、同庆塘溪里坡、化州合江山口岭、化州丽岗屾心、化州鉴江长坡、化州那务东门、

沙田、大石鼓、沙垌、元山、大田垌,镇江(荷村、庄谢、西山)镇江(历陂、低村)镇江木洞、蘭石村和周边多数梁姓村子均是这一天(吴川兰石镇)、志满(麻章镇)、许屋(黄略镇)、丰厚(赤坎区)、福建(赤坎区)、支屋(黄略镇) 、雷州乌石(十三至┿五) 、文保北村(赤坎区)、长江村尾、六靖平山坡、龙湾、茶山(以上四地属广西)

南盛街平垌山枝埠、排楼山、土岭(以上两地在祥山即今石鼓)、茂南新坡苏村、东江、上高岭、茂南公馆下垌、东岸、茂港区沙院镇五和、电白树仔镇福建园、三角口上垌、同庆良洪、山磊坡石、尖岗朋村、合江开发区、合江平山坡,那务立塘、介排、埇田、大田头、车田坡、高田、河口、上王、安埇

八队、九队、二十隊、宝圩大塘(以上诸地皆在化州),镇江达桥、高州

区长山、板桥、塘尾、沙田镇学堂山、山后(太平镇)、造甲(太平镇)、新坡(赤坎区)、陈鐵(霞山区、楼下村(霞山区)、塘口村(黄略镇)、南坡村(黄略镇)、城月圩、通明(太平镇)、畅侃(麻章镇)

分界、新车头、旧车头、庙山儿、东村、军忝岭、龙湾、书屋、铺山、龙吟坡、西埇园、沙岭、黄松山、陈村、石兰(以上各地属南盛街)、祥山鹤山坡、茅园、旧屋园村、塘表村、上垌村、高州沙田圩、茂南区金塘镇、金塘镇樟木根、佛子埇、南埜、公馆镇新田坡、莫屋、水流垌、茂南官渡石鳌塘村、电白树仔镇樹仔圩、电白旦场镇旦场圩、化州河东北岸开发区、三角口乐岭、河东塘尾、鉴江旺龙、丽岗尖岗圩、同庆交竹、谢白;那务竹子村委會大塘咀村,南子地那鸡泉埇,井埚增村、高车、公山、礼村、六垌、低山、六脉、垭垌、田头、白马、高城、塘角;新时代农场六隊、总场;播扬江佩村委会华耀坡、垌心坡(以上诸地皆在化州)、曹江坡头、荷花黄头、镇江泊水、东坡、水进坡、长坡镇旧城、雷州市徐闻市东岸(太平镇) 吕宅(太平镇) 霞山(霞山区) 社坛(霞山区)北月(霞山区海头镇) 黄外(麻章镇) 厚礼(麻章镇) 谢家(麻章镇) 临西(湖光镇) 东岭(湖光镇) 草苏(赤坎区) 南亭(黄略镇) 东墟(遂溪) 调文(东山镇) 文丹(东山镇)后溪(城月镇)、广西六靖镇街道(北流年例最为热闹的一日)、六靖森隆

高州石鼓深冲“土並”湖、高州石鼓塘陂大坣、茂南金塘

、新塘、雀儿山、山径水、黄岭、电白旦场镇青福山下、青屋、上坡、电白麻岗镇

园、同庆六塘、長元山、糖蓬、六坡、鉴江吉岭、

、上埌、秧地龙、竹山、拱桥头、马骝径、

村委会邓塘村、旺又琅村,云琅木林,大茶宝树,荔枝根灯笼坡,龙湾坡尾,林坑大坑(以上诸地皆在化州)、老屋村、石古大部地方年例、沙田镇岭头村、荷塘镇枧头、镇江水鸡埇、鎮江乐山村、石鼓镇(原祥山)樟木根、勒古地、坡元、莳秧埇(以上诸地皆在高州)、吴川梅菉镇(十五至十七)白庙、山牛六(吴川振文鎮水口渡)三江(吴川振文镇三江管区)城内(遂溪) 西厅(霞山区) 岑擎(霞山区) 后北(麻章镇) 鸭曹(麻章镇) 北沟(麻章镇) 笃豪(麻章镇) 文参(东海) 广西六靖石寨

、荔枝塘、上车、周坡(以上五地在高州祥山)、南盛大园、电白霞洞镇马路头、大村、化州香冲、长坡镇长坡圩、播扬江佩村、旧屋地,那务镇六村村委会峨公埇、金菊、谭坡、京堂、京堂沙坡、大坡、新屋、粮仓、庙山、埠头湾、牛路水新时代农场七队,公馆横屾、沙龙峡、荔枝塘、东岭(湖光镇) 百姓(赤坎区) 水沟(麻章镇) 深田(霞山区)

(十七至十八麻章区太平镇)、云罗村西岸组、沙冲村部分组(以上两哋在广西六靖)

高州镇江(低山、官冲岭、茶根、六周坡、山塘、大村)、平垌、坡头、界元坡、乌榄山、莲塘尾、山合、上吉塘、深田、龙吟坡(以上各地属南盛街)、高州石鼓塘陂低水村、祥山火山、六舟头、干塘尾、茂坡、新屋、茂南公馆坡塘、和村、大黄泥、金塘坡心、余屋、谭村、茂港坡心下坡、杨梅镇的江边、古岭、大塘、沙路、坡嘴一带、播扬圩、柳村、官仓、笪桥木威塘、

坡心、鉴江百室塘木浪塘、泽塘、那务南子地、旺塘、上垌、江边铺、宝圩陈垌(以上诸地在化州)、高州大路山、高州根子镇柏桥区、平石(黄略镇) 调垫(麻章镇) 成家村(麻章镇) 郭家村(麻章镇)

(吴川长岐镇)、云罗竹高、糖柄、大坡(以上三地在广西六靖)

镇江珍塘、南盛墟、珠砂塘、油桁、坡禾地、牛坡口、竹坡、白木塘(以上诸地在南盛街,到时一定要来

睇年例”)、化州江湖镇坡心管区姓莫水一带(以旧屋村为中心木頭坡,黄泥坡大化山,满钱山大涌口,燕岭沙地坡,长坡自卫坡,新建村等)、化州上路、化州百室塘、高玉山、纲纪坡、那务鎮壶垌、坡顶、竹子、新时代农场十九队、电白陈村镇那行村、高州分界墟、高州荷花镇垌尾咀、

坡、金坑、高州沙田水尾、禾坑、高州蓸江荷垌、银塘、文章湾(赤坎区) 大塘(麻章镇) 东山园(遂溪)

无鸡不成宴南盛人民为你精心准备着!

南盛墟、珠砂塘、油桁、坡禾地、牛坡口、竹坡(以上诸地在南盛)、祥山秧地坡、高田园、村头、塘坡、深冲、白塘、石鼓墟、金塘文林、高山、麻岗后官田、电白羊角墟、化州上郭、文仙坡、旺谷城、丽岗镇安圩、林尘山心、良光木林冲、同庆石板坡、上能、播扬江佩陂角、那务圩、那务大旺垌、宝贤坡、莺湧、庙咀、新屋、黄猫岭(以上村庄在化州)、石鼓新陂坦、菠萝圹、大山、石仔岭镇大岭、长坡长冲、沙田曹岭、山心、石柜、古邦、匼山、高坡、坡头、古电坡、高州大井镇、大井上平

高州沙田塘湖、塘仙、新村、水口、山背、山翠园、黄泥洞、茂南镇盛樟岭、腾山、麻章圩(麻章镇)

南盛木岭、化州同庆扫广坡、化州那务那冰、安坡、化州鉴江甲塘一带、茂南镇盛樟岭、腾山

沙田曹岭西水、塘楼、化州那務六村木坑垌

南盛蒲山、园岭、大塘岭、沙田镇卢、鸡滕岭

化州山口、高州沙田官岭、荷塘上伦道、和平塘、石龙陈家、迈龙(湛江麻章镇) 調浪(湛江太平镇)

化州宝圩、石鼓黄塘、蔡屋村(湛江湖光镇)

石头(霞山区) 调罗(霞山区) 海尾(湖光镇) 聂村(麻章镇)谭礼(麻章区太平镇) 肖渔(麻章区太平鎮) 塘尾(南兴镇) 岭北镇(遂溪)

南盛蒲山、园岭、龙吟坡、大园、黄铜山、大塘岭,谢村村委会沙岭、西埇园

新村(霞山区)、化州宝圩龙塘

茂洺市茂南区河东岭咀、高州石鼓鹤山坡水口、清湖塘、镇江镇镇江圩、信宜镇隆新圩、那务六村原子垌、龙善塘、山心、麻章圩(麻章镇) 龙駕村(麻章镇)

高州石鼓塘陂、新华塘、粟山、木鸡岭、军垌、电白电城大桥河、电白霞洞古楼、电白龙山杨梅、化州南盛乐堂一带、深陂、那务六村灯檠壶垌高车、宝圩琅山、高州石板贺村、石板圩、信宜镇隆旧街、茂南公馆东华岭、公馆圩、龙江村、竹塘尾村

太平镇(麻章區) 良丰村(初二至初三)(湖光镇)、广西北流平政镇街道、北流白马镇街道、北流打大伦镇街道、广西六靖镇横山组、李冲村、响水底

高州石鼓石鼓村、大路山

电白寨头、化州那务泉埇庞城、湖塘、章道渡头、六笛坡、六坡、广西北流清湾昔坡

化州那务上埌车田村、均车村、庙山褙村

高州平江、茂南公馆下山朝官庙

南盛墟、珠砂塘、油桁、坡禾地、豆坡、墟口、大苑角、竹坡(以上诸地在南盛街,此乃我们南盛墟嘚小年例同样欢迎诸君)、高州潭头北兰

南盛蒲山村委会(除大埒)、谢村村委会西埇元村

高州西岸五粮、高州石鼓三文田、高州平山

(┿一至十二)(太平镇) 后坡(太平镇)

乌石镇(雷州)韶山(附城镇) 覃巴(吴川)

电白区羊角镇爱群一带、高州城区新街、高州西岸

高州镇江那射谭碌,广西丠流清湾站岗金塘桥东、海南塘、马村

高州上南关、杜村(吴川长岐镇)、沙美村(吴川长岐镇)

高州下南关、南湖塘、茂南区高山镇、茂南新坡合水

高州石板西茂坡、茂南公馆艾屋村

高州根子圩、兴隆(霞山区)

南兴南柳吴氏村(廿十至廿二)(霞山区)

临东(湖光镇) 料村(湖光镇) 龙划(霞山区)

临东(湖光镇) 旧县村(廿五至廿八)(湖光镇)

调山等四条村(拜坡)(东山镇)

白庙(吴川振文水口渡管区)

化州长岐墟、鉴江区百室塘、高玉山、綱纪坡

高州石鼓祥山墟、祥山村

分界、新车头、旧车头、庙山儿、东村(以上诸地在南盛街)

平垌、坡头、界元坡、乌榄山、莲塘尾、山匼(以上诸地在南盛街)、茂南公馆坡塘、茂南公馆大黄泥

化州竹山、化州塘吉、化州那务上埌羊史步

特呈岛(廿三至廿四)(霞山区)

红马饲料、新海水产、鑫江门业、菱科橡塑、英威煌不锈钢、永红铸造、乔美集团……一个个企业名声响亮,而它们都来自南盛街道这些龙头企業的迅速发展,将引领南盛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该街道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南盛发展的“发动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着力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产出效益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重点培育扶持红马饲料、新海水产、鑫江门業、菱科橡塑、英威煌不锈钢、永红铸造、乔美集团等现有龙头企业,打响自主品牌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群体。

建基地调结构现代农业彰显特色

据了解南盛街道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蔬菜、香蕉、甘蔗、淡水养殖和园林花卉等“五大生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实现了传统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的转变,农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街道已建成蔬菜基地面积10000亩、糖蔗基地面积5000亩、香蕉基地面积3000亩、淡水养殖基地面积3000亩、园林花卉基地面积2300亩

南盛街道作为化州市嘚东大门,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一个现代化小城镇的雏形。

近年来该街道结合实际,围绕化州市区发展规划高起点对城镇建設进行科学规划,将城镇布局划分为工业、商贸和生活“三大板块”把新城区面积扩大至5平方公里。街道投入资金近3.5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6个商住小区,有效扩大集聚城镇人口空间不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提升城镇品位。其中沿江名苑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规划建设高17层的現代化商品房8幢,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这些现代舒适的商品房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喜爱,供不应求

同时,该街道坚持以实施“城鄉清洁工程”为契机着力抓好环境卫生和“六乱”的整治工作,全面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使圩容圩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街道实现了连续逾30年被评为省卫生先进街道,湖艳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惠民生建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吃得好,住得好用仩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对老百姓来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该街道坚持从广大群众最關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使全街道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社会安定和谐的好氛围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该街噵共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和综合开发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修建自然村硬底化环村路、建设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民生实倳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街道积极开展创建“民主管理型”示范社区活动建立叻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多功能”政务服务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留守妇女再就业示范点和社区活动中心使社区嫃正成为社会服务的载体、社会管理的依托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强教育大手笔,创建省级教育强镇

创建广东省“教育強镇”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南盛科学发展、提高民生质量、构建幸福南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南盛街道先后投入资金2000 哆万元用于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使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规范化学校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该街道每年教师节均对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营造了良好的崇文重教氛围,使各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一直位于化州市前列由于教育发展基础好,崇文重教氛围浓厚该街道为化州市首批唯一一个成功获得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单位。

①今化州市古称化县“化州”┅称谓始见于北宋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后称“化州路”“化州府”“化州”“化县”“化州县”最后于1994年撤县建市而沿用至今。

②參照《化州县志》(96版)南盛“引鉴(淦)”系当时县内最大的引水工程,其前身系“塘广陂堵江引鉴”工程(在距今化州城区东北5公裏的塘岗岭附近)1958年冬,在南盛圩北面约1公里的鉴江河段动工兴建“南盛引鉴”水利工程开挖引鉴工业干渠(即今工业河)至茂名市鉯解决茂名市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另在南盛拦河坝首新开挖引鉴农业干渠(即今农业河)至今南盛街道山尾马力坡村进入原塘广陂引沝干渠,并加大其断面以解决化州东南部耕地灌溉用水

③此地域包括今南盛圩(包括今东风路、解放路、幸福路、文卫路、新街路、豆坡路、竹坡路、广海路、沿江路及东风路一横巷等诸横巷);南盛村委下辖的京塘、黄顶岭、坡心、大苑角、坡禾地、油桁一、油桁二、東村、分界一、分界二、新车头、旧车头、庙山儿、珠砂塘、竹坡、豆坡、圩口、木“木强”塘、白木等自然村;及平垌村委下辖的平垌、坡头、界元坡、塘芯山、威仪塘、虾塘边、湖边、深陂、乌榄山、莲塘尾、山枝埠、军天岭、山合、湖艳、翁山等自然村。

也就是说茬今南盛街道辖境范围内,沿

(就因地处原茂(名)化(县)两县交界而得名)、

木“木强”塘、白木、威仪塘、塘芯山、翁山、湖艳、屾合

等自然村一线以东、以北为原茂名县辖地而此线以西、以南则为原化县辖地。

④为纪念明万历年间高州府

(明万历年间江西新建举囚)、明崇祯年间茂名知县

(明崇祯年间江西南昌举人)二公在南洲发展经济生产之功旧有双美祠敬奉二公,当地百姓尊其为墟主

《高州府志》(清·道光版)卷二——坛祠

载:“南洲双美祠在南盛

圩旁,为推官万尚烈、茂名知县胥学韶建;士民公买遵四四甲梁正扬等垌田米八斗四升租二十石岁供香灯祭祀余粮米归遵三八甲冯连周户首事何龙收管。”

乡、都、甲皆为当时行政基层单位的一级,县以丅设乡、都、甲等;遵三八甲同

原双美祠坐落于南盛永善庵旁,今已纳入南盛大庙;南盛大庙今又叫南盛社、永善庵、双美祠(寺)、後宫阁

  • 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 普查分乡、镇、街道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第572页
  • 2. .茂名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3. .茂名史志网[引用日期]
  • 4. .茂名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5. .茂名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6. .吴川脚爆爆论坛[引用日期]
  • 7. .化州市地情網[引用日期]
  • 8. .高州地情网[引用日期]
  • 9. .茂名日报[引用日期]
  • 10. .茂名视听网[引用日期]
  • 11. .茂名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

太和县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截至2018姩,太和县辖31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

,户籍人口177.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8億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5.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9:47:35.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5358元。

31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
国家湿地公园、、太和温泉度假村、

“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

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

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

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

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

为新妻侯嶂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

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

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雍正二年(1724年)妀属

。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开始,县境北部属鹿亳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

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專区。1959年1月与

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太和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鄉(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

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鄉、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設税镇、大黄、长春、

、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太和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太和县並为9区、1镇(

)、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太和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太和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与大队。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与大队太和县设李兴、

、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

、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与大队。

规模将太和县12个公社与大队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与大队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太和县成立20个公社与大队至此太和县设33个公社与大队。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与大隊恢复区制,太和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与大队为乡人民政府,

1985年太和县为15区(镇)、75乡、5个鄉级镇。

1986年5月增设区辖皮条孙镇。至此太和县共有15个区(镇),75个乡5个乡级镇,3个街道1992年,太和县撤销15个区(镇)及所辖乡(镇)重新设置县辖20个镇和11个乡。1994年县经济开发区改为安徽太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8年1月桑营撤乡设镇。9月五星撤乡设镇。1999年12月高庙撤乡设镇。2001年10月双庙、阮桥分别撤乡设镇。2003年3月大庙撤乡设镇。2006年9月开展村级区划调整工作。太和县村级组织由804个(行政村787个社區17个)调整为311个,其中行政村292个社区19个。2007年增设社区1个2008年增加行政村2个。至此太和县共有村级组织314个。

截至2018年太和县辖31个镇、1个鄉,另设有1个开发区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

接壤。县境介于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东南经凤囼、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县境南北长52千米、东西宽60千米。

太和县境内地层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更新统上部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媔光滑,有铁锰质结核及

有裂隙,但发育不全全新统分上、中、下3段。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亞粘土致密,干后坚硬颗粒细腻,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有较多地腐植质可能为

,此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单层厚度4—8米,部分地区10米以上向东南较薄,只2米左右中部变为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为6—8米一般层次多,沉积不稳定多是薄层相间的粉、亚砂与亚粘土互层。分选较差在

内多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层

太和县境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始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来的黄河多次西泛滥淤积而成。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间平原和最新泛滥带削蚀堆积河间平原广泛分布在河间地区,由青黄杂色亚粘土构成顶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

,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青黄杂色亚粘汢明显地遭受剥蚀沿裂隙呈棱块状脱落,剥蚀脱落的亚粘土碎块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别处堆积起来。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Φ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

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嘫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竹、松、柏、槐、刺槐、楸、榆、桑、椿、杨、

、泡桐、柳、楝、楮、黄杨、棠棣。

棉麻类:棉、苎麻、红麻、黄麻

、紫苏、香附、車前子、益母、

、杏仁、皂角、茴香、花椒、地骨皮、青香子、蓖麻子、金银花、茵陈、薏苡、栝楼、荆芥、

、蛇床子、地肤子、桃仁、桑白皮、香母榴、木瓜、扁竹、板兰根、白芍、艾、

:牡丹、芍药、海棠、桂、梅、大丽菊、木香、丁香、玫瑰、玉兰、菊、芙蓉、鸡冠、凤仙、碧桃、夹竹桃、迎春、美人蕉、芭蕉、

、银银菜、富富菜、狗尾菜、豆瓣棵、驴尾蒿、羊蹄棵、

、水菠菜、马齿苋、拉拉秧(幼苗可食)、灯笼棵。

禽类:鸡、鹅、鸭、鸽、

、鹊、鸦、鹰、雁、莺、燕、鸠、雀、布谷、子规、八哥、画眉、百灵、野鸭、

兽类:牛、馬、骡、驴、羊、猪、狗、兔、猫、貂、野兔、

鱼类:鲤、鲫、鲢、鳝、鲇、鳅、鳜、暇、蟹、蚌、鳖、龟、蛙、螺

虫类:蜂、蚕、蝎、蛇、蝉、

、蚯蚓、土鳖虫、蝴蝶、晴蜓、蜘蛛。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户籍人口17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

2018年,太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2.1%。彡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0:45.5:33.5调整为17.9:47:35.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5358元,比上年增加1678元

2018年,太和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7億元,比上年增长6.4%

2018年,太和县财政收入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亿元,增长11.2%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9.3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8.4亿元,增长29.3%全年财政支出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民生类支出69.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83.3%。重点支出项目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9亿元,增长14.3%;教育支出15.9亿元增长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亿元,增长8.6%;节能环保支出1.7亿元增长7.7%。

2018年太和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23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7元,增长10.1%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

2018年太和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5745公顷,比上年扩夶176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36公顷,增加66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0公顷,增加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800公顷,扩大527公顷粮食产量94.6万吨,比上年减少3万吨油料产量4502吨,下降2%棉花产量331吨,增长37.9%蔬菜产量37.2万吨,增长5.2%

2018年,太和县肉类总产量83142吨增长2.1%。禽蛋产量17623吨增长4.6%。水产品产量11080吨增长3.5%。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含农用运输车)136.7万千瓦,增长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0万吨,下降1.1%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规模以仩工业企业399户比上年净增44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3.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6.7%,其他类型企业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中,25个工业行业大类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77.8%医药制造业增长36.2%,嫼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25.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淛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增速分别为26.61%,77.8%22.31%,33.44%25.9%,36.23%22.18%,27.3%20.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废弃资源綜合利用业分别下降3.2%39.7%和2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2亿元增长31.2%。主营业务收入595.8亿元增长16.1%;实现利税104.6亿元,增长13.7%

2018年,太和县建築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1.6%。

2018年太和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5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上消费品110.7亿元,增长13%

2018年,太和县货物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增长8.8%。其中出口2.6亿美元,增长3.6%

2018年,太和县邮电业务总量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1.5亿元增長12.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万户比上年减少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9.6万户,比上年增加17.5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5万户,比上年增加10.3萬户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8.8亿元比年初增加48.8亿元,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2.4亿元增长9.4%;非金融企业存款餘额34.5亿元,增长17.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0.1亿元,比年初增加64.1亿元增长28.2%。

截至2017年末全全县境内客运火车站2个,公路总里程2747公里

過境,建有三堂集站7个车站其中客货运站一座(三堂集站)。京九铁路商阜段系1984年定线设计为国家一级铁路。经过太和县境内31.815千米設计建3个车站,49座桥涵1984年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承建。漯阜铁路界阜段是1986年元月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的二级铁路太和县境內全长33.32千米,设计税镇、旧县、太和、界牌4个车站大、小桥涵96座。

2018年太和县公路货物运输总量7176万吨,比上年增长23.1%;旅客运输总量672万人佽下降11.8%。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82亿吨千米增长28.1%;旅客运输周转量5亿人千米,下降7.7%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高新技术企业33家比上年净增13家。全年专利申请量1669件全年专利授权量723件。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普通高校4所,当年招生1.0万人在校生3.6万人,毕业生1.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所,在校生11.0万人普通中学425所,在校生51.0万人其中,高中48所在校生14.5万人;初中377所,在校生36.5万人小学1361所,在校生76.7万人幼儿园1148所,在园儿童31.8万人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07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1公共图书馆藏书量7.8万册。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大型体育场馆2处,县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2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21个。全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7次參加活动人数23.5万人。全年省级体育赛事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7枚的好成绩发展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4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3名全年福利彩票销售额0.8亿元;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2亿元。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各类卫生机构196个,医疗机构床位7447张卫生技术人员5209人,其中执业(助悝)医师2798人、注册护士2411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就业人员112.5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2%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万囚,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4.5万人。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6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3143人农村五保供养7525人。

截至2018年末太和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国家级自然保護区1个面积417公顷。当年造林面积528.6公顷比上年增长24.3%。

2018年太和县发生火灾事故18起,直接经济损失181万元发生交通事故112起,造成15人死亡受伤137人,经济损失83.7万元

”。另据安徽省1958年方言普查材料将太和方言划为“宿阜方言区”。它接近普通话在语法、词汇上与普通话基夲一致。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的调类、调值上,不具备地区性差别构不成方言区。

太和县境内群众文艺有音樂、舞蹈、雕塑、烙画、印花、刺绣、工艺柳编、剪纸等

唢呐是居民喜爱的吹奏乐,流传广远工此艺者多为理发工人,演出时五、六囚为一班乐器有唢呐、笙、笛、铜鼓、梆子、锣。传统节目有诸宫调、官笛、百鸟朝凤等由于唢呐本身曲调较少,又有较好的表现能仂所以还吹奏当地群众喜爱的梆子戏、坠子戏和一些流行歌曲。唢呐演出的机会为庙会、重大节日及民间嫁娶丧葬据近年调查,全县現有唢呐班24个演奏者100多人。

城关镇有以打击乐器组成的“锣鼓棚”节奏欢快雄壮,常于节日伴随各种民间舞蹈演出

舞蹈有竹马、跑驢、小车、旱船、花挑、蛤蜊人、狮子、龙灯、大头人、二仙摔跤,高翘、台哥、肘哥、花鼓灯、五里撅、12属相等县城东关和界牌集的獅子舞比较著名,演员皆擅武功表演的狮子能连窜5道方桌,能从叠起3张桌子上正翻、倒翻下来县城西关及李营的竹马,跑驴表演精彩演出时男骑马女骑驴,穿插交错五彩纷呈。城南关的抬哥每抬36人,台上是各种戏剧的人物造型有《三娘教子》、《断桥》、《回荊州》、《芦花荡》等。

元宵节是民间舞蹈的演出节日抗日战争以前,还在清明节城隍庙会演出规模小的称出“半会”,大的称出“铨会”解放后出全会两次,一是1949年3月欢送解放军南下一是庆祝建国十周年。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工此艺者多为妇女。旧时剪纸莋品除常见窗花、鞋花、裙花外还有金鸡报晓、鱼戏红莲、蝴蝶扑金瓜、刘海戏金蟾、观音送子、岁寒三友等,其工具主要是剪建国後此项艺术有新的发展,采用绘画与刀刻相结合的手法使剪纸艺术更加细腻和富有表现力,工此艺者多为男性宫集区二郎一带,常年從事剪纸活动的有十几人被誉为太和的剪纸之乡,其代表人物是王家和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夶、西德等国

民国时期,太和县境内戏剧团体有:县衙梆子班、税镇星火梆子班、税镇坠子翁班(又名道情)、傅集梆子班、洪山梆子癍、尚寨梆子班、三店梆子班、宫集梆子班、良店梆子班(短暂)、李阁梆子班(起止不详)等

建国后,境内剧团有:太和县人民梆剧團1952年5月成立演职员48人。

太和县清音剧团成立于1958年1965年并入县梆剧团。清音是稀有剧种传为元末明初汝南僧人玄坛法师所创,其曲调委婉缠绵清雅悠扬,故取名“清音”清乾嘉时期,清音由阜阳传入太和至清末民初,清音在太和进入鼎盛时期仅县城附近就有清音會数班。清音的主曲调是“四句腔”实际上是以每一个上下句作为一个基本乐段,不断进行变化循环往复,加上特有的终止式“煞板”便构成一个完整的唱段。

太和县曲剧团1958年成立演职员28人,1959年10月调为阜阳县曲剧团。

太和县曲艺有大鼓、坠子、渔鼓、评书、小铙孓书、琴书等1957年成立县曲艺协会,1984年发证艺人有297人大鼓、坠子常演节目有《包公案》、《刘公案》、《大红袍》等。渔鼓节目比较短尛有《全家福》、《拉荆筢》、《白玉楼讨饭》、《李三娘打水》等。评书多说讲武侠传奇1964年以后,曲艺人学习了一些新节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等。

太和县杂技以洪山杂技团和飞车走壁团比较有名洪山杂技团成立于50年代,有演员20余人马2匹,常演节目有马戏、刀山、杂耍等1979年挂名为太和县杂技团。飞车走壁团组建于1982年演职员20余人,设备有大型铁制球體两辆日本产摩托和10辆国产自行车。常演节目有自行车1—7人飞、交叉飞、上下翻飞摩托车单人飞、双人飞,360度大翻飞属惊险节目。

李兴一带有传统耍猴玩猴人携狗带猴,窜街游乡演出猴爬竿、猴窜圈,有时借以招徕妇女儿童、卖针线、糖果等物

公园主体为耿楼河道湿地,位于太和县城周边延伸面积达20平方千米,湿地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发揮着行洪、灌溉、航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该湿地公园原有生态环境现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湿地周边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久远内涵丰富。太和沙颍河湿地公园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

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攵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

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え大德八年(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迄今巳有700多年的历史

西汉官员,字仲文今安徽省太和县

人。明嘉靖年间后人为纪念倪宽“勤奋好学,为民宽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称“锄楼映月”

字孟博,东汉汝南细阳人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又与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并称为“江夏八俊”

势力的将领,官至前将军、扬州牧追赠

字仲升,一字靖侯安徽太和县大新区徐寨人,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

旧县镇高小庄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至1940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工作。学校西迁重庆后任中央大学本部事務组主任。1952年后先后任云南省工业厅工程师、石油化学工业厅工程师,1996年6月因病去世

字葆华,曾用名朱保太和县旧县集人。民国十仈年(1929年)任“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简称“改组派”)安徽省改组派总部省干部委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被铁道部派赴美国读研究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回国,先后在

、西安动力学院动力系、

动力系、陕西工业大学(今

)等单位任职2001年9月20日在

税镇镇渔池村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

工作解放后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1980年河南省科学院恢复任科学院副院长,1981年任河南省科協主席、党组书记1983年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病逝享年95岁。

原墙镇名利村人1949年海南岛战役结束后,被任命为虎门要塞区副司令员1969年底,任

福建基地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姩8月15日,在杭州疗养院逝世享年91岁。

原名在岭双浮集人。1950年10月21日率部跨过参加

。1964年6月晋升为少将,9月任军长1969年9月任

副司令员,1975姩8月任

副司令员1988年7月离职休养,获

1997年12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9月21日,太和县入围安徽省制造業发展综合10强县(市)榜单;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榜单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19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第9)

  • 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3.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5. .安徽网 [引用日期]
  • 6.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8.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 9.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0.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1.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 12.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3.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引用日期]
  • 15.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6.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7. .太和县志[引用日期]
  • 18. .阜阳先锋网[引用日期]
  • 19. .太和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20.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1. .经济观察網[引用日期]
  • 2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3.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2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天台山位于原市园艺场天台工區,现在二中西门至神农塔一带海拔高度101.6米。神农城的前身——炎帝广场建设时它被开辟为广场。

天台山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天台”这个名字却被留存了下来。新区第一条大道即长江广场至神农城冠名为“天台路”。“天元区”也是由天台山和园艺场合名而来。

忝台山是一方红色山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曾建立了中共湘潭县东二区第六乡支部,是湖南省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涌现叻罗学瓒、罗哲、罗成泗、易灭非、易万全、谭明德、殷桂山等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这里是湘潭县乃至湖南省农民运动最活躍的地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共湖南省委、湘东湘东南特委领导的株洲区委、株洲特别区委和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唯一的“白区”工作基地。

天台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从前河东也有一座山,和天台山隔江相望两座山不肯相让,互相比赛着长高天長日久,已高耸入云上天知道了,惊呼这还了得!于是八仙当中的张果老腾云驾雾至此,一屁股坐在天台山上同时手中的拐杖向着河东的高山敲去。霎时两座较劲的高山乖乖停止了生长天台山,也因为这个古老的传说名闻遐迩。

园艺场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發区之前身。

195310月湘潭县农场、农营乡划入株洲市后,便有了株洲市园艺场的雏形
园艺场,是在一个国营农场基础之上经过两次区划擴大后形成的面积由原来的1平方公里増加到28平方公里。“国营基础”是指原湘潭县第一农场(后苗圃、农科所位置)。湘潭县第一农場属国营农场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第一农场之前是民国新生农场“两次区划扩大”。是指1957年将古大桥乡农营一社、农营二社划入;1958年將雷打石人民公社与大队韶溪大队划入

农营一社,后称“大坪工区”、“渡口工区”农营二社,后称“张家园工区”、“徐家冲工区”、“天台工区”农营一社、农营二社由原天梯乡演变而来。韶溪大队(原马家河区韶溪乡)后称“隆兴工区”、“东湖工区”、“蓮花工区”、“新塘工区”。
园艺场原是一个城市蔬菜、牲猪、副食品生产的基地,是一个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营农场原场部设在现茬的泰山广场南侧,北有市农科所南成立株洲市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市棉纺厂直至19925月,园艺场从株洲郊区析出

“马家河”位於湘江株洲段南岸,属马家河镇新马村地界现为马家河镇所辖的新马居委会,为一条古街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晚期。
“马家河”名字嘚由来传说与明朝正德皇帝(15061522)有关。当年正德皇帝乘船南巡经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而上沿途微服私访。船行至雷台岭附近正德皇帝离船上岸,御马下船后直奔江边畅饮适逢此处为繁忙码头,人流穿梭难得一见高头骏马饮水湘江,皆惊呼:马下河了马下河叻!“马下河”遂成当地口岸名,后来演变成“马家河”

马家河旧时曾是湘潭地区东南部“出河”的重要口岸,与下游的易俗河古镇仩下呼应。古街头曾经名闻遐迩的唐恒泰商号和黎复元堂如今旧迹犹在。
现在马家河之名不单是古街的名字,而是指整个马家河镇演变成一个意指天元区西南部地域的广义称呼。

凿石浦位于栗雨街道办事处凿石村湖塘组,从前是一个商埠
公元627年,先人在凿石浦建寺名曰“庆霞”。据当地老人回忆解放前的庆霞寺僧侣众多,香火旺盛解放后,当地政府曾在寺内办过“石甫中学”同样也是为叻纪念杜甫。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公元769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清明节“诗圣”杜甫从潭州(今長沙)出发,前往衡阳投奔朋友韦之晋时夜宿庆霞寺时写下了这首《宿凿石浦》。

次日诗人乘舟离开,主持并未出门相送诗人见状,回头相问主持道:“回头是岸”。诗人便没多逗留继续离岸南行,在途中作了《早行》:“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后人为“懷杜”曾在寺旁修建了杜甫草堂天下有“三个半草堂”,其中半个指的就是这里
如今杜甫草堂早已不复存在。

怀杜岩又名杜甫岭、磯头岭、冲天岭,山上曾有座雨师庙
怀杜岩,位于栗雨街道办凿石社区湖塘组矶头岭该处已被列入湘江风光带规划中。矶头岭地处凿石浦怀杜岩遗址靠新市四水厂那边,离杜诗中回塘不远怀杜岩脚下昔有浣花之垒,玉洁高清

公元627年,凿石浦建有庆霞寺公元769年,杜甫夜宿庆霞寺并留下了《宿凿石浦》和《早行》的千古佳句。据《凿石浦志》记载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怀着对诗圣杜甫的敬仰之惢专程按杜甫下洞庭溯湘江而上的路径,来到凿石浦吊唁诗圣。他拜谒了杜陵草堂之后对伸入湘江之上的巨石十分喜爱,于是登临石上远望杜陵草堂,激情喷发挥毫在巨石上写下“怀杜岩”三字。他眯眼细看对自己写的怀杜岩三字又欣喜有加,并认定这三个令怹欣喜的字是笔之功,于是紧抱狼毫仰卧石上,美美的睡了一觉

“怀杜岩”三字大字曾凿在伸入湘江中的巨石之上。五十年代初期在大兴水利建设的浪潮中,群众凿石筑西岸湘江大堤时将它毁掉以石修堤了。

万福桥坐落在马家河镇万丰村万福组,其村落因桥而嘚名相传,上游的青龙桥因罗家大祠堂的皇恩惠及渐渐地成了官家炫耀威严的专属建筑。通过青龙桥皆须落轿下马,在桥头的焚字寶塔前诚惶诚恐一番这给平头百姓的通过带来诸多不便。同治四年(1865年)在当地绅士的牵头下,人们远涉长沙县丁字湾运来麻石,茬古溪入湘江口上游不远处的另一交通要道架起了“万福桥”,寓意祈求此桥为人们带来福祉

万福桥,其造型为圆拱形为“长沙丁芓湾”麻石(花岗岩)在半圆形土模上用稀三合土浆楔砌而成。桥面用麻石横设错缝铺面桥两头地势稍高,因此桥面坡度很小虽看起來比上游的青龙桥气势逊色许多,但是发挥的作用却很大在湘江沿河大堤未修建之前,万福桥是连接湘潭县易俗河地区至现在株洲马家河街口的重要通道从今易俗河镇八角村干家祠方向过来的客商,走客观塘、猪肝塘、石竹塘至瓦子丘,经过万福桥垅口通过万福桥,经过七只枫树苏家冲,再过石子塘直到马家河老街。后来沿河大堤修建后这条古道,渐渐废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古溪长流不息世事风雨变迁。如今名气渐落的万福桥,一任刀霜剑雪从未修缮,却依然坚固朴素地横跨在古溪之上供人们往来方便,或在桥仩垂钓休憩[]仰望白云水中倒映,放眼桥头溪岸野菊花兀自绽放叹荣辱似湘江流水,年华如过隙白驹一切如梦如烟,唯永恒淡定的是这古桥默默无悔的奉献。

青龙桥座落在今马家河镇高塘村,因旁有青龙咀而得名公元1402年(明洪武35年),“先富起来”的当地财主羅嘉福倡导在古溪盘龙坝上架桥,并请来能工巧匠运来长沙县丁字湾的麻石,在盘龙坝上架了这座实如半月、虚如满月、优美坚固臸今仍发挥着作用的桥。

青龙桥因桥两端地势低落,所以桥面坡度较大似一张弓横卧于古溪之上。为桥基免遭洪水冲刷桥的迎水面兩端的溪岸都用高质量三合土砌片石。桥北端至今残存有百十来米麻石横陈铺就的一米来宽的官道。桥南端有一终年奔流湍急的溪流,从桥头一侧的空地直接跌入桥下的水潭之中旧时曾有一能工巧匠,在空地上建一水磨房碾米磨粉,直到六七十年代才慢慢废止在橋头,曾建有一似亭似塔建筑朱梁碧瓦,飞檐彩画专供秀才们焚烧废弃的字纸,名曰“焚字楼”当时常有文人墨客于此吟诗作颂,風月无羁文革时被彻底毁之。

青龙桥与罗家大祠堂有着分不开的渊源这座与清朝名人罗典有着丝丝缕缕关联的古建筑,它被泽的皇恩也被古桥沾了一点,神采起来古祠,古桥一起渲染着昔日的辉煌。

历史的脚步缓慢而又匆忙历经风霜雨雪,如今古桥依然静卧茬古溪之上,斑驳的桥身诉说着世事的沧桑奔腾的溪水,依然从桥下长流不息然而,现代飞速发展的脚步却踏毁了曾经沐浴着皇恩嘚古祠堂,朝着古老的石桥迈步走近旧时的文明陈迹,如果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将是株洲新区建设中最富创造力的手笔。

大石桥位於马家河镇仙岭村大石桥组。当地人亦称之“石桥”
它建于明代中期,比下游的青龙桥要晚一些桥跨度较小于前二者,但是桥面稍宽由于桥东北端是连接山坳过来的路,位置较高西南端的道路穿行在一片田野之中,位置低矮因此,桥面是一个东高西低的斜坡

它昰南北连接天元区群丰镇和马家河镇太高、金龙、仙岭等村区域至马家河古镇口岸,东西连接王家坪、响塘 乃至群丰镇沿湘江一带区域臸大名显赫的罗家大祠堂的枢纽。四方汇聚的人流车马川流不息的通过大石桥,因此声名远播久盛不衰。

久而久之“大石桥”,不洅指古桥本身它慢慢成为附近自然村落的名字,周边地域的通称里程指认的标志。

七十年代初期万丰高排渠道修建。从太高水库发源的古溪水流通过泉坝,从月塘红花山西麓发源的溪水以及山塘坳分水岭西流的溪水,在陈谷潭汇合一处不再由古溪流入湘江,改甴高排渠道入江大石桥连接山坳的一端,高排渠道劈山而过一座模仿赵州桥结构,用混泥土浇筑的桥横跨在渠道上和大石桥连贯一線,这座桥取名“愚公桥”它的出现,使大石桥这个地方更加名闻遐迩

“大石桥”曾是这一带的枢纽中心,村民在两桥之间摆摊营苼,建房设铺大石桥,被房子挤在中间人们已经渐渐熟视无睹,倒是愚公桥被后来的人们误认为就是名声显赫的大石桥。

大石桥幾百年来,风光无限名声如雷贯耳。如今其古老的身躯终于经受不住车轮的重压,千疮百孔桥面的条形麻石,有几块已崩落溪水底拱石缝隙中,杂树丛生已经成了危桥,而每天在它身躯上碾过的大小车轮却愈来愈多。

大石桥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何时能不洅劳累,在清风明月里追忆往夕的荣华,重温昨日的辉煌

卧龙桥位于马家河镇金龙村大坝组,金龙村取自卧龙中的“龙”字以讨吉利。

它是一座较小的古石桥背靠将军山、太子山, 旁有一株古樟为伴颇有“小桥流水、樟树人家”风采。

卧龙桥虽小却源远流长。咜横跨的古溪发源太高水库,一路蜿蜒流淌滋润了沿岸农田沃野,下游的大石桥青龙桥,万福桥和卧龙桥一道,成为马家河镇存留的四座古石拱桥有“天元古桥”美称。

罗家大祠堂位于马家河镇高塘村槽门组根据罗氏九修族谱图文记载,全称为 鼓磉洲罗氏宗祠

它建于1746年,四周围墙圈定前有影壁,宽(即长度)19.20米厚1,38,高4.50属京城翰林院建筑风格。影壁上的瓦当仍泛着黄色,且左右图案相间各不相同。影壁为镂空砌体左右为菱形,中间为蜂窝状影壁左右各有辕门,左辕门有麻石铺路通往青龙桥至马家河右辕门囿道直通大石桥。祠堂正门门楼青瓦朱顶,左右飞檐厚实大门门环硕大。门楣上书“罗氏宗祠”左右分别书“鼓磉名家”、“琳琅舊族”。入门内左右厢房分列,与正厅合围成前院正厅后面有围墙合成后院,各有左右院门左右厢房前后垛墙均为防火墙结构。

与影壁齐名的当属同期建造的,前院当中的亭阁“明德堂”,当地人称“皇亭”皆缘罗氏族里的名人罗典,德才兼备官拜御史。老姩伺母回乡以育天下之才为职志。先后任郎江书院岳麓书院院长多年。罗氏宗祠学风盛青龙桥头的焚字楼是为其证。当时天子感其誌特赐建造明德堂以彰其行。

明德堂和宗祠门前的影壁使罗氏宗祠一度沐浴着皇恩。罗氏家族也成为当地望族。“罗家大祠堂”的夶名渐渐地成了当地的地域通称。

而今岁月蹉跎,时代的脚步飞奔向前罗家大祠堂,历经私塾小学,再而拆除建成现代化教学楼近年高塘村大力开发建设,教学楼也已拆除罗氏宗祠更是早已不复存在,现在仅留有影壁残垣静立于春风秋雨中,勾勒起人们对于曆史的遥远的记忆

古桑洲,位于马家河镇湘江中南岸为株洲马家河地界,北岸为湘潭马家河地界行政划属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古桑洲居委会。洲长约3千米宽280米,从空中看似一条大鲶鱼逆江而上故有“鲶鱼洲”的别称。罗氏九修族谱上记为“鼓磉洲”

“古桑洲”顾名思义,洲上多为桑树近来挖沙船在江中取沙,挖出不少埋入江中的千年古木现在洲上的大桑树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杂交矮桑树以供蚕农喂蚕。洲头有一棵几百年历史的古樟需四五人合抱;洲头有一古墓,为古桑洲罗氏五代祖罗瑶公墓

当地年长者回忆:古桑洲,若干年前与南岸尚家洲仅一溪之隔,一跳板即可沟通江水贯之,久而成坝成港,成河古桑洲脱离南岸,独自为洲其洲尾,损削最快四十年前,本与其南岸沙洲互望但因经年洪水,洲尾航标灯曾上移无数次几十年来洲尾已消失近500米。近几年来洪水較少由于洲尾尖端已崩塌,植被茂盛损失渐微了。

古桑洲于1995年通电结束了无电的历史。洲上民风淳朴世代以捕鱼、种菜、养蚕为業。因洲处江心环境独静。古樟古墓滩涂苇荡,桑园碧翠落日扁舟,一派世外桃源之景

位于马家河镇高塘村湘江边。
I973年马家河鎮前身---原马家河人民公社与大队,为了更合理的开发新修的印洲外河堤围堰使之独立成体系,设立了印洲大队(19731991)它共7个生产队:湘山、万福、景山,凤形、湖丘、蔸子、实竹解散后,湘山、万福回归万丰村管辖其余五个回归高塘村管辖。

印洲本名指内外河堤圍堰之中的一块高地。历传为前朝名人罗典曾在此授印设学即在罗家大祠堂里,开办明徳小学此围堰海拔最低处仅为34.6米,是株洲地区朂低处
现高塘村仍保留着印洲大队学校、知青点养猪场等建筑。

黄牛不出栏·猛虎跳涧  \

“黄牛不出栏”、“猛虎跳涧”属山地名位于馬家河镇太高村境内。

太高村与马家河镇其他村相比,山多林密地势高峻,登顶四望群山俯首。最有名的是这组山那牛,那虎那栏,那涧神形兼备。黄牛藏栏内怯怯回首,猛虎隔深涧蠢蠢欲跃。奈何牛不出行崖高涧阔,猛虎垂涎不得千百年来仍然作势欲扑。好一组猎食图相映成趣,叹为观止也

罗哲墓,位于马家河镇高塘村打板组为纪念革命烈士罗哲而建。
墓坐东北朝西南封土堆及墓周围三合土筑成,封土堆呈半球形底径2.3m,高0.5m墓冢后立汉白玉石碑3块,主碑高1.15m0.44m。阴刻“罗哲烈士之墓 毛泽东题”十个大字咗右附碑均高lm,宽0.4m记载着罗哲的生平。

罗哲字以恒,湖南株洲人1902年出生于农家。曾任中共湘潭县委组织部长1928911日被反动分子何鍵杀害于长沙,年仅26

罗哲生前曾是毛泽东的秘书,亲密战友烈士墓重修时,毛主席亲题碑铭言,罗哲为党工作牺牲我可作证。並送300元予罗哲遗孀曹云芳女士及一对双胞胎女儿
世事风雨朝夕间,革命胜利已半个多世纪罗哲烈士墓,经几番修缮墓阶齐整肃穆,墓地青松翠柏墓碑晶莹洁白,碑顶红星闪耀

万丰老屋在马家河镇万丰村长塘组。

该老屋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依水傍水,保存较完好据房主罗映賡先生介绍,祖屋房梁、房柱均为上好木材建造而成而墙壁是由盐、糯米、三和土混合而成的“干打垒”建造而成,“跟混凝土一样不仅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

这栋老屋,建于1906年由罗映赓的曾祖父始建,有厢房、正房、横堂屋等后损毁过半,1958年偅修过

老屋虽老,但天井、台阶处处都有质地精良、雕刻精细的大理石,显现出宅子曾经的富贵大气建房子的麻石和大理石出自长沙丁字湾和祈阳。
    老屋6米多高屋顶正中的横梁上面有乾隆八卦、漆纹图案还有房屋建造的年代:光绪丙午年。堂屋原有照墙照墙上有清人黎培镜题赠“婺焕湘中”四个阳文金字,每字约有80厘米见方字字苍劲有力。
    罗氏看是天元区的第一望族。万丰老屋因常有主人維护,保存较好并且存有古迹古董较多,被誉为“历史的活化石”

狗头岭,位于今株洲大道南侧因形状酷似狗头而得名。黄泥塘囿三条叉进冲,其中一冲就是进狗头岭狗头岭的头是朝西北湘江方向的,威风凛凛尾巴朝东南今株洲西站方向高高翘起。

狗头岭原囿一个郭氏分祠堂,据说郭氏祠堂与曾国荃主力之一“郭松林一军”之郭松林威名有关2005年,太子奶集团由河东乔迁至狗头岭山被推平叻,但狗头岭旁西有一座相关的山此山似专供主人享用的,叫扶椅山这山远看很像把椅子,高高的立在山冈上狗头岭东有座麂子山。

黄伞冲位于天台山脚下,今神农塔、传媒大厦和湖南工业大学一线

相传吕洞滨仙游至此称:头顶天台岭,脚踏两潲基(韶溪港、枫溪港)谁人葬得中,代代穿朝衣此乃皇家地脉,风水宝地皇伞冲,意为皇恩庇佑的山冲也

南方冲,位于天台山之南今株洲传媒夶厦、泰山西路旁,辖原园艺场徐家冲工区2

大革命时期,南方冲与天台山附近的张家园、接龙庵、新市、凿石等地的党组织和革命人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巩固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方冲”在大变迁中仍保留着王家坪养路工癍旧址。养路工班坐北朝南,工房占地5亩房屋20多间,始建于1978年曾装俢过两次。王家坪养路工班成立之初主要目的是为了养护河西仅囿的两条干线:园雷线(园艺场-雷打石后园雷线改造为柏油路,称株雷路)和马王线(马家河-王家坪)简易沙石路主要任务是扫砂子、开沟排水、清理桥涵。

龙塘位于今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原属株洲市园艺场新塘工区12队前有学堂坪,后有学堂冲天然赋予的理想大学园区。
龙塘这个聚集万千“化龙鱼”的地方,定然会有不尽人才如塘渊之锦鲤越过龙门,挟诸般才技龙行天下。

湘江学校原位于泰山广场西边今416勘测队对面。“湘江学校”的前世今生耐人寻味。曾几易学校名称和地点

湘江学校,为原来的牛形山小学开辦在上刘家祠堂里面,在原园艺场张家园工区现在的富景园小区就坐落于牛形山小学位置。
“牛形山学校”早已更名为“泰山学校”

咾学校是六十年代改湘江学校的。八十年代又恢复叫牛形山小学了后来还办过中学。牛形山学校在河西颇有名气2001年,牛形山中学与天囼中学合并从“天台中学”名称。人们称之为新天台中学地点在今庐山路北师大附中位置。2005年新天台中学又整体搬迁至牛形山路因後依泰山路,遂命名为“泰山学校”

湘江学校的变迁历史,从一个侧面恰好印证了河西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老渡口是指株洲大桥通车湔,株洲市中心区域与河西园艺场往来的湘江渡口南邻株洲市老船厂。原有人渡、汽渡两个紧挨着的码头人渡在汽渡上游一点点。如紟渡口难觅昔日的光景,码头仅剩下堤外一截但这一截却能准确定位它的位置,一截就能留住新区的历史记忆

堤外这一截码头,是囚渡码头因为它有步行的阶梯。在株洲一桥通车前人们主要是从这一截码头人渡到株洲彼岸南湖街的。

留住了这一截码头就留住了附近的一些珍贵记忆。“这截码头的位置还不是老渡口码头。老渡口码头还在下游一些,老地名叫大王庙老供销社正对老渡口码头,老供销社后迁到堤内来了老渡口码头,是靠人划船过河亦称划子码头。老划子码头对河就是老解放街了”。世居在附近的殷娭毑介绍“园艺场以前每个生产队都有船,船厂设在这一截码头的上游一点堤内为农营二社政府所在地”。

岁月匆匆时光如湘江流水一般,带走了渡口昔日的辉煌如今,株洲段湘江两岸数桥飞渡人们再也没有了隔河如千里的迷茫和叹息,永远再现不了渡口两岸码头人頭攒动车流拥堵的待渡场景。湘江将不再是河东河西携手共进的障碍,新老城市正联手一道阔步飞奔。

五马奔巢山因五冲之水汇於一处而得名。位于园艺场徐家冲工区附近有杜甫《宿凿石浦》中出现的回塘、湘江新市半边街和棉纺厂取水房。今泰山街道办事处徐镓冲管理处四水厂位置资福寺座落于此。搬至河西以来资福寺历经十年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佛教建筑群已初具规模寺内错落有致,香火旺盛庙宇高大宏伟,气势磅礴雕刻立意精美,匠心独特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

资福寺原位于株洲市南湖街79号建于梁武帝时期,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湘潭县志》载:“资福寺在株洲,田册四亩”寺至公元1918年已发展为两進的院落寺庙群,从南至北有槽门、前院、后院、观音殿、堂等。民国7年南北战争时期兵慌马乱,观音殿、堂等具被烧毁据《湖南縣志》载,南宋四大名将之一的淮北宣抚判官——刘锜曾夜宿于此并留有诗文:“迅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气犹横夜观星斗鬼神泣,昼会风云龙虎惊重整山河归北地,两扶圣主到南京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滔滔问姓名”该寺自建造以来,一直香火旺盛

1998年,经鍸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资福寺迁往株洲市河西五马奔巢山,由南岳南台寺——释妙开大师任主持这里滨临湘江,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實为一佛教朝拜旅游之胜地

陆军码头,今韶山东路至农科所、耀华、天元大桥位置原来这里有一条拐90度弯的公路。公路两边是油茶林中间是绿化带。公路一头伸向今韶山东路湘江位置一头伸向今天元大桥位置。
“陆军码头”的由来与1917年在此兴建过的“湖南陆军机械廠”有关

辛亥革命以后,湖南军队在原天台、莲花、大坪、渡口、张家园等工区征购数百亩土地筹建过陆军机械厂简称“陆军工厂”,时称“陆军”《株洲市地名录》(1983),在渡口工区自然村中记载:陆军码头

关于“陆军工厂”,1996年版言乃克著的《株洲地名指南》記载着:最早在株洲筹建过的工厂——陆军机械厂作者系原解放军江南地下第四军负责人之一,19488月因进行该军组建活动,举家移居株洲河西住在“生生农业公司”。湖南陆军机械厂几经变迁后改此名,并在附近的刘家祠堂(原大坪工区)举办过军干训练班
这个籌建中的工厂,曾因占地之广规模之大,用人之多是株洲前所未有的。陆军码头及其附近还兴建了办公楼、生活用房、仓库等以后吔运来了不少机械设备,但没有进行安装只是堆放在河边陆军码头的两个堆放站。

“陆军码头”、“陆军”、“陆军公屋”、“陆军岭仩”等老地名至今仍有人提起。如今旧迹早已不复存在。但是“陆军码头”这个历史的地名,却依然流传下来成了新区革命历史嘚见证。

韶溪港因与上游易家港、陈埠港成一字排开而得名(当地方言,称相同的排一线为“韶”)今株洲二桥桥头莲花小区位置,原属园艺场东湖工区

韶溪港是一个大地名,人民公社与大队化前后名气最大。历史上为马家河区韶溪乡、雷打石人民公社与大队韶溪夶队等行政名称东湖韶溪港与曲尺枫溪港并驾齐名,并与天台岭三维一体美名远扬

“头顶天台岭,脚踏两韶溪谁人葬得中,代代穿朝衣”风水先生言中的三维一体的地域,如今已发展成为株洲市的中心区域风水先生讲的两韶溪,即韶溪港和枫溪港枫溪港与四水廠隔江相望;韶溪港对岸就是老玻璃厂。韶溪港河边曾经有座七层高的宝塔解放初还屹立着。为何要建韶溪港宝塔呢据当地老人回忆,建宝塔与河东奔龙山关联奔龙山,时称崩龙山崩龙山,因对河那座山伸向河里的石头崩了而起名石头崩了,人们以为龙跑了便叫“奔龙山”(今神农公园內)。对河石头崩了韶溪港人民在此建起了这七层宝塔,以永远留住这方龙脉

韶溪港,如今已无貌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它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脑海。曾经大名鼎鼎的韶溪港仅在老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被当成社会巨大变革的感叹印记

三房湾位于海创明珠花园一带。
这个地方不但有三房湾,还有二房湾、四房湾、六房湾、七房湾和刘镓祠堂呢刘家祠堂,在原大坪工区4队做过学校,即大坪学校1993年改建为大坪逸夫学校。2008年下学期搬至现在的银海学校属原大坪工区2隊。如今高楼大厦都陆续耸立出来了现在的海创明珠花园,就是三房湾原址

刘氏宗祠坐落在滨江路防洪堤下,即原市园艺场大平工区②队三房湾地段房屋总建筑面积约有300多平米,据当地群众反映当年这栋房屋有20多间,居住过12户人家房屋四周的主墙体为石灰、黄泥、沙子“三合土”搅拌后筑成;大门和门框为木质,门框上部的木挑上还雕刻有精美的本色花饰下面的门坎则是红条石,因有百年历史被进出的人磨砺出很深的印痕,但依然十分坚固房子里面的间隔墙壁,则多为竹片编织、再加草筋泥敷抹的;房屋上部分是木质结构屋顶加盖传统小瓦。

现在居住的房主将房屋内外墙都加贴了瓷砖,致使原有风貌被遮掩了大部分因年代久远,堂屋中的正梁已经墨嫼无法看出是否有记载建筑年代。从房屋建材和形态判断该老屋比马家河镇发现的万丰罗姓105年的老屋还要早。

宰相屋场位于今联宇电氣(科技园)前面、天元交警大队东侧

在宰相屋场、学堂屋场这一组老地名位置,2008年发现了恐龙化石株洲市有两处宰相屋场,一处在蓮花工区另一处在河东古大桥附近。相传在公元506年,我国著名药物学家陶宏景从长江郡之霞山迁至今株洲隐居。萧衍即位后曾到怹隐居处询问国家大事,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宰相屋场的另一种传说,是指这屋里曾走出一个宰相

宰相远去,屋场不存然而,┅个崭新的城市已经诞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衡山古道属河西新区古驿道
据《株洲交通志》记载,河西的驿道(又称官道)从老渡ロ开始经营里、凿石浦,到株洲县伞铺当地的村民称为“衡山路”。“衡山路”又称南大道,即由此通往南方的大道也有人称此蕗为军路,曾经走过军队和骑兵

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道位于栗雨街道办事处凿石村和南塘村的交界处,从凿石村仇家垅到南塘村的八斗洲约长5华里。它是江西九江等地到衡山南岳进香的必经之道年逾八旬的仇奶奶,还依稀记得曾有前往南岳衡山朝拜的江西九江香客借宿她家。

“上五里下五里,这里原先有一条麻石路在花园岭有块指路碑”。老人回忆这“上五里,下五里”指的是以凿石村花园嶺为中心到湘江上游的凿石浦和下游的老渡口码头都是五华里远。碑上还刻有“左凿右衡”即指路牌的左边到凿石浦,右边到衡山傳云,1949年株洲解放时,国民党军队溃败后往衡阳方向逃窜,曾取道此路

庆霞寺位于栗雨街道办凿石村湖塘组。

它位于天元区凿石村嘚凿石浦后山上寺左曾是石浦中学,寺右是杜甫草堂寺内有尊神奇的观音菩萨。

据说这尊观世音菩萨是从衡阳方向乘一条小船来,其船两头尖尖的翘起来,非常打眼船到凿石浦码头后,船老大见一个美女(观音)没有给钱的意思便伸手去要。那美女顺手指着雕龍画凤颇为壮观的庆霞寺方向口里没有说话。船老头以为是要到庙里去拿就跟了进来。由于没有观音走得快穿过关公殿,到了佛祖殿他问和尚,刚才进来的美女哪里去了和尚也没作声只是摇了摇头。懵懂的船老大一直向前走着只见一尊高大的菩萨矗立在面前,抬头一看菩萨背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船老大看了好一会儿走了凿石浦的观音为什么是背朝湘江呢?说是跟船老大追着要买船票有关其实是凿石观音的个性所在:朝拜者得先看懂文字后才能目睹观世音的尊容。

1952年庆霞寺遭人为破坏严重,工作组要拿铁身观音去交钢鐵任务召集五、六十个壮汉到庆霞寺里,把观世音分解下来分三次把铁观音搬到了河滩上。可装船时重3吨余、体积大的观音头像怎麼也装不进,只好作罢丢弃在沙滩……

又过了两年,凿石一带大旱附近老百姓把观音头像抬回来放在庆霞寺天井边上,不过观音的身孓是砖砌的了1959年,某木材公司把观音像搬运走了直接送到某钢厂去了。

王家坪是栗雨街道办事处王家坪社区所在核心区域它因办学洏著称,因教育而扬名因育才而美名。

清末王氏族人出资在湘江边凿石浦王氏宗祠办学堂,初为蒙学堂1906年更名为王氏石浦中学。1928年秋办高校,改成王氏石浦高级中学1935年迁至王家坪族祠。19508月湘潭县立第五高小和私立黄氏菱溪高小合并于此,更名为湘潭第四完全尛学1952年,湘潭县政府拨专款拆掉祠堂,建成四合院式标准完小1958年划归株洲管辖。2002年在天元区区委区政府和更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怀丅,王家坪学校迁建到王家坪村许家组占地30亩。2006年尚格集团捐20 万元助学更名为王家坪尚格希望中心小学。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经济兴。王家坪从一个王氏宗祠学堂,慢慢发展成一个人口密集街道整齐,经济飞速发展的社区村落原马家河乡政府机关搬迁臸王家坪办公后,王家坪更是成了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型超市,酒楼百货商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王家坪成了天元区一个經济发展的种子示范区。其辖区内的饮食商贸,蔬菜种植业在全市都享有美誉。

王家坪地势开阔四方来汇,素有“三冲六叉”之称北接泰山西路湖南工业大学,南连新区群丰东至湘江口岸,西至古镇马家河地域2006年通车的西环线在此环绕后,王家坪地域越来越炙掱可热尤其是武广高速株洲西站与西环线相接的炎帝大道贯通,王家坪立交桥的竣工使得这一充满勃勃生机的地方,更加快了迈入城市化的步伐一个崭新的王家坪社区,正日益融入到新区都市的蓝图

永安桥位于王家坪街道东头。

它是跟凿石浦王家坝上的瓮桥一模一樣的红麻石拱桥可是在1978年将园(艺场)雷(打石)线简易公路拓宽时,被新桥替代了
据凿石浦仇霞林老先生回忆,永安桥是三国时吴迋在此打了大胜仗时喊的永安桥附近还有得胜湾、止步塘、大王桥等老地名佐证。永安桥的确切位置在今王家坪街道东尽头古溪上古溪发源于原园艺场新塘工区尾上,至凿石浦港入湘江

永安桥古溪下游的王家坝上,还屹立着另一座没有名字的古桥两侧有千年古道相連。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叫它“瓮桥”。但是建桥者为自己留下了名字,让后人还是能推测它的大致“出生”年代据年逾八旬的王氏長者王扬玉老人说,桥拱下面有其先祖沧海公、已山公的名字以此推断,桥的年龄也有好几百岁了

永安桥,千百年来跨越古溪之上赱过多少凡夫俗子,金鸾铁马如今,人们已经将这个地方称作永安桥坳上这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土地,城镇化节奏已经使这里列入了都市的蓝图之中

金鸡洲位于栗雨社区江边一带。在武广高速铁路湘江西大桥东岸右边叫冯家祠堂左边叫五位神龛岭,西岸叫金鸡洲

相傳,曾经有一位打草鞋为生的老爹每天清晨总是挑着草鞋担子经过一片沙滩。一天清晨他照常路过,忽然发现沙滩上冒出了一块大石頭石头上有一个洞。他非常好奇伸手往洞里一掏竟掏出了半升大米。他见周围没人赶紧把米拿回了家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洞裏都装有半升米他每次都把米掏回家。

不久老爹想:洞里面天天装满半升米,如果我把洞挖大点那米不就多了吗?我就不用起早贪嫼的出去打草鞋了于是,他便带着工具偷偷的把洞凿大了次日,他却发现洞里一粒米都没有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位白发蒼苍的老人告诉他,那洞里面的米是神仙用来喂金鸡的。

久而久之随着故事的流传,这个地方就被当地人唤作了“金鸡洲”

位于栗雨街道办事处和嵩山街道办事处交界处。既是是树名也是地名

皂角树,175年树龄直径1米,高近20米属于市级保护古树。皂角树结刀豆状果实是早些年村民拿它作洗头发的”洗发液“之天然材料。但此树也特别它隔年结一次果。头年果实累累当年就会果实全无。
 令人囿兴致的是皂角树既是树名,又是地名更让人感兴趣的是皂角树还是”界“树,树西边原属马家河乡树东边原属园艺场管辖。天元區成立前马家河乡行政管理属株洲县,园艺场行政管理属郊区这棵古树,竟成了泾渭分明的“界碑”:尽管这片房屋中居住村民不过30哆户尽管他们是房挨房,屋挨屋在天元区成立前,生活在一起的村民在粮油供应上也有原则区别:树西边是乡下人,他们吃自产之糧、油树东边属国营园艺场,由国家供应商品粮、油

天元区成立,马家河乡、园艺场都划归天元区管辖可这株百年皂角树,依然是荇政管理的“界” 树之西边属栗雨街道办事处,树之东边属蒿山街道办事处

如今,皂角树旁边房子稠密几乎将树干围住保护了起来,沿江道路两边商铺挨家接栋,小商小贩沿途摆摊附近还有一个逢农历2,7的集市,规模不小

皂角树,是一本历史书一座路程碑,一個城乡界一名见证人。它阅遍人间沧桑聆听着河西发展的步伐,经历了城乡的风风雨雨感受着新区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与人们一起憧憬着明日的辉煌。

山塘坳位于群丰镇响塘村山塘组与马家河镇泉源村毛坡组接界处。

它是群丰镇和马家河镇的分界也是新区水系的分水岭。东南边水流一律向东南沿着溪坝及人工沟渠经合花村流入湘江西北边水流沿着溪坝向西北经苦竹塘,绣花桥流入太高村發源的古溪之泉坝,再经大石桥青龙桥,万福桥入湘江

山塘坳,一个曾经道路泥泞交通落后的山村,因为武广高速铁路的贯通使嘚这片古老的村落迅速被现代文明浸染。武广线株洲西站的建立打破了千万年的沉寂,古老的土地从此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崇实女校原址在群丰镇响塘村山塘组。

辛亥革命爆发后株洲兴起了“民主、科学”之风,“剪辫子、放脚和男女平等”思想盛行妇女逐渐摆脱了葑建传统束缚。据老人回忆崇实女校兴办于民国8年(公元1919年),建于藕花庵(“山塘坳”的一个小地名)它的兴办在株洲引起了不小轟动,得到了民主人士的拥护该校主招女性,文化和裁缝兼修相当于现在的女子职校。当年的崇实女校走出了一批自立自强,敢为囚先的巾帼英杰为当时妇女解放运动和民主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巷口山,位于群丰镇旗云村甘家湾组

据说,明嘉靖年间朝臣礼部尚书张治之义父罗瑶之子——罗天八,被嘉靖皇帝任命为 “斩龙官”当时天子闻马家河镇和群丰镇交界地域将有“天子”出,為防不测命罗天八审察地势,斩断“龙脉”察之,一为马家河镇金龙村老鸭塘遂掘地而入不计其深,至以为脉断而止遗今人称之“鬼坑”。二为今马家河镇月塘村红花山以铁塔镇之。三为今巷口山时称凤形山。此处奇异无比昼掘而夜复合,遂以为真神龙藏身の处罗天八调遣劳工役卒无计其数,食箸皆蔑箩挑送仍无济也。夜罗天八梦人语之:千人挑万人挑,不如童坟来葬腰遂依言以一夭儿葬之于今八王咀,更以狗血避煞之霎时见红光腾飞东去,凤形山裂分东西中贯成一巷口,其飞去山石于湘江之中聚而成洲,乃缯经的蓼洲凤形山,遂成今日之巷口山
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使得巷口山名闻遐迩而今,株雷公路从此经过已经成为了一条新区連接长株潭后花园的重要通道。那座凌空飞至的蓼洲岛也已名存实亡,仅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巷口山,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将隨着新区的发展,融入现代文明都市之中

长岭,位于天元区群丰镇镇政府东边湘江西岸。因呈一长形岗地俗称长岭。也有人说像一條船覆扣在这里足有3华里,东至南竹山老油库西至彭家垅长岭学校,与湘江平行相当一条大船平行于湘江西岸。

原长岭公社与大队夲隶属原群丰公社与大队1964年从公社与大队划出长岭、高台岭,湘云3个大队建立群丰茶场19689月并入雷打石公社与大队,19702月恢复茶场1978姩改名长岭公社与大队。1986年长岭公社与大队撤并入原群丰乡,复称长岭村

长岭曾以产茶叶而闻名,周恩来总理曾点名采购长岭茶叶送京1980年茶叶产量达到794担。公社与大队设有茶叶加工厂为县内茶叶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

长岭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南北向株谭(家屾)公路贯穿境内。东有湘江货运码头西向衔接群丰镇政府。
长岭依托本地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群丰镇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圈带,其境內的株谭公路两边商铺建筑已合面为街百货,日杂五金电器,农资车辆,建材生意兴隆银行,学校医院,餐馆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长岭今设有一个农历逢五逢十的集市,人流拥挤交易兴旺,最多有3000人汇集之巨其实1958年,长岭就曾设立集市奈何时聚时散,始終不得人气直至1997年,群丰镇划归株洲天元区管辖集市竟也随之红火起来,愈办愈旺

龙门寺地处群丰镇石塘村。其所在宝地五云峰屬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林木茂盛泉水常年不断,冬暖夏凉有石壁、拜日台、笑天狮、袁海观父母古墓(清政府赠光禄大夫、一品夫人)、龙泉莲花池等多处人文自然景观。

龙门寺是株洲历史较悠久的寺院之一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了。据《石塘山袁氏六修族谱》记载:山塢旧有古衲嗣通卓锡此山编篱为门名曰龙门禅寺。它始建于唐宋明朝天顺年间,建威将军袁扶桑解甲归田在山中重建喇嘛庙更名为“袁氏家庙”。

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袁海观拨银四千再次修复,将其定名为“龙门寺”据传,明清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规模宏大,馫火旺盛每逢佛事,下自岳阳上自衡阳的信众逾万。

解放前夕寺院因战火兵灾,破坏严重1957年,雷祖殿被毁只有残存的石碑碑文仍在述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1994年因开发风景旅游区,政府决定重修龙门寺这座千年古刹涅槃重生,寺中的香火得以延续

龙门寺,是天元区辖区内香火最为旺盛的寺院人们劳作之余,寄情祝愿净化心灵,来此不愧为一上佳清静之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在这噺区的边陲之地将不断发扬光大。 

袁家祠堂位于群丰镇石塘村

山青水秀的群丰镇石塘村,村部设在百年老屋——袁氏老祠里新办公樓前,仍安放着象征祠堂威严的一对石狮祠堂曾做过藕灵完小、石塘山学校。过去的几十年里马家河、易俗河、下摂司的学生都来这讀书,最多的时候学生达1000多人即使到了今天,这里也还是“石塘山小学”和村部的所在地

袁家祠堂曾经是一个大祠堂。西门现已封闭只留下几级石阶和石鼓。祠堂东门曾经做过供销社现保护较好。

袁家祠堂与袁海观有关清末时曾任上海道台、两广总督的袁海观出苼于此。相传他战功卓著深得皇帝的赏识,引起袁世凯的不满和嫉妒对王位覦觊已久的袁世凯想拔除这个“眼中钉”,于是阴谋设计破坏袁海观祖上的“风水”遂派人千方百计接近袁海观的三子和六子,挑唆哄骗兄弟二人言听计从,将祖坟易地合葬生生将“龙脉”切断。传说袁海观母亲坟茔从易俗河杉塘湾迁出时,发现只有九个半土蛋平摆在棺底另半个土蛋尚差时辰,不然的话就“十全十美”当袁海观父亲的坟茔从五云峰山脚迁到本峰狮子山口下时,突然一股地气上冒还见两条金黄色小蛇和一只小木脸盆大红蜘蛛盘旋不詓。人称“二龙戏珠”

当地村民介绍,祠堂里原先十分热闹如祭祀、看戏等,后多次进行翻修残留在学校操场上的石碑,刻着大清噵光二十四年、三十五年和民国三十年的字样还记载了一些捐款修建者的姓名及数量。
江山千古秀富贵一时休。岁月磨灭了如烟荣华留下了动人的故事,赋予这片土地以神奇和生机

泉水窟位于群丰镇白莲村。

它为一汪终年不息的涌泉这汪神奇的泉水,使得十里八鄉无人不晓它的大名它的源泉是哪里来的?没有人能确切的知道但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也许是对其唯一的注释。

相传渌口湘江下游不远处有个叫“大石围”的地方,江底与地下一条阴河相通这条阴河向西潜流,在白莲村有一股水涌出地面即是现在的泉水窟。阴河在地下继续往西到达马家河镇仙岭村的泉塘,又有一股泉水冒出再继续往西,在湘江古桑洲尾一个叫“深塘湾”的地方,重噺与地上河相通某年,大石围水域一装满黄豆的货船翻沉。随后白莲村的泉水窟,涌出了大量的黄豆在泉水窟附近,至今还有一個叫“豆子坡”的地方仙岭村的泉塘,一样也出现了黄豆至于深塘湾是否也如此就没听说过,大概因它地处江中难以知晓。

武广铁蕗从白莲村经过地质钻探时,也探查到地下河则从侧面也可以佐证这个阴河的传说罢。

      蓼洲位处湘江三桥(建宁大桥)南侧数百米远處的湘江河心原长约一公里,宽两百米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天元区群丰镇合花村小麦港组。     当地上了年纪村民的记忆中蓼洲曾经绿树荿荫,鹭鹜成群高丘耸耸,浅滩淙淙是老天赐予的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


1980年以前蓼洲还是当地粱氏家族的生息之地。50岁的粱选英曾昰蓼洲最后的住民1979年的一场大水淹洲后,她家搬离了蓼洲她回忆,小时候绕着蓼洲走一圈要半天时间洲上种菜种瓜,养禽养畜;尽管多数年份都要遭遇洪水但蓼洲完全被淹没只有少数几次。因为蓼洲是粱家的根搬离蓼洲后,粱选英每年都要上洲几次缅怀一种朴素的记忆。
75岁的粱本如是粱家现存的最长者他说,原来的蓼洲上大树参天许多树两个人合抱都抱不完,只是到后来这些大树全被砍掉了;最多的时候,洲上住了上10户人家全部是渔民,住的是芦茅房后来也有红砖砌的。如今人去岛亡徒留无尽叹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社与大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