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将领名录将领熊顺义在抗战中获得哪些国府颁发的勋章

国民党军各个时期战斗序列【详细数据】
国民党军各个时期战斗序列【详细数据】
国民党军各个时期战斗序列
国民革命军(简称革命军、国军)是在1925年师法当时军事制度后创设的一支主力重要,也是在后到前的国家,为的前身。
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和均由中国国民党在创设的所加以培养训练。国民政府发动时,国民革命军是主要的武装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后统一,国民政府定于一尊,国民革命军也被称为,简称为“国军”、“国府军”,并同时效忠党与国家,期间历经、等对内对外之。至1947年《》颁布实施后,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成为完全效忠国家的武装力量。
创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
国民革命军未成立前,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军阀作为武力基础,但是在后孙中山决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于中国国民党思想的军事武力。为此,1924年在支持下,孙中山在创立。面对这批非我族类的军队,当时盘据在广东省的各路军阀皆想尽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黄埔军校培育出之军官团发动之成功击溃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势力,国民党军系势力自此站稳脚步逐渐扩充。
1925年7月,护法政府于广州改组为,其军事最高领导组织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军长。“”为,“”改为,“”为,为。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虽然黄埔军校提供了一定军力让国民政府控制广州,但这几千人守省有余,要打垮其它军阀仍差距甚远,为了弥补军力差距国民政府不断以纳降改编的方式吸收各地的军事武力。 1926年1月,改编的“”及吴铁城的“”、并和广东的“”等合组为,军长。3月,收编广西新桂系军队为,军长。6月,湖南的因败于吴佩孚因而加入国民政府,部队改编为。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号称八个军,总兵力约十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为参谋长,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为政治部主任,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二军)/;(三军)/;(四军)/;(五军)/;(六军)程潜/;(七军)/;(八军)/。
以上部队序列如下:
(原黄埔党军)
必须一提的是此时的在广州整编国民革命军的军级单位因为没有旅编制,因此团级以上直接跳师,导致一个军实际满编人员在一万人左右,约等同日后改编时的步兵师。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二、三、六军进攻最初受挫,1927年1月调整战略,七军从江左,二、六军从江右,分兵向及地区挺进,三、一军合击浙江,挺进,至4月军阀主力被击溃。
日发生,清除内的,并在各地大规模捕杀分子,一度中断。国、共两党因而正式决裂,开展长达十年的武装冲突。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及右派的两个。以蒋中正为首的右派在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后的国民革命军开始被称为,中共指责已成为“新军阀”蒋中正的工具。至7月,;蒋中正于8月辞去总司令职。乘机发动的反攻被、、在南京击败。
1928年1月,蒋中正复出。支持北伐的手下的,及手下的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中正、、及任司令;蒋中正为总司令。至6月,退出外时被在炸死。国军亦进至。12月,在,北伐宣布成功。
一次北伐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1926年8月,国民政府以所属右路军、中路军、独立旅等部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日,国民政府以第2师(下辖三个旅,由原黔军第2混成旅扩编)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辖第28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29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30师(由黔籍新兵组成)、教导师(由黔籍新兵组成)。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以所属第十师为基础在扩编为第十一军。
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北伐时期的扩编
北伐时期随着战争的进展,扩编为49个军,19个独立师。
国民政府军(84个军)
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研究裁兵时,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当中尚未包括、及等地的部队。而且军队质素非常参差,不少是投诚及收编而成。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国民革命军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实力军人即互以兵戎相见,先后发生(参看)、等多场国民党,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及军队国家化的计划遂无疾而终。
国军编遣计划(60个师)
1935年之后,在下遭到重创,各地军阀在多次冲突失败后大多服从国民政府的指挥,中国局势暂时处于平息的状态;为了应对逐步上升的威胁,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预定将体制混乱、编制五花八门的各类师团进行统一化调整并配发新式武器装备及德国军事训练来强化战斗力。整编目标计划将当时全国正规军力缩减成60个师约70万人,这项工作以中央军优先进行,到1937年对日抗战前已完成20个师的整编行动。最后因对日抗战爆发而被迫中断,不过这项调整师编制仍成功推广到各系军队之中,抗战以后的师团都是以这套调整师体制进行整补与战力规划。
战区(行营)& 北翼方面军(前后左右中东西南北)(辖2~5兵团)& 兵团(辖2~5集团军)& 集团军(辖3~5军以上)& 军团(辖2军)& 军(辖3~5师)& 路军(辖2师)
抗战扩编(120个军,354个师)
1937年,爆发后,国军大幅扩编。至1945年,国军共有120个军、354个师,此外尚有独立旅、独立团等。据统计,八年抗战中,国军中陆军伤亡将士三百万人以上,当中将级军官阵亡已超过二百名,中下级军官更大幅伤亡。此外,抗战期间国军亦首次离开中国,组成,到与军共同作战,且亦屡有胜果。
抗战期间,中国被划为多个。
其序列大致如下:
所辖地区(1937年8月底)
司令长官(1937年8月底)
所辖地区(1939年初)
司令长官(1939年初)
所辖地区(1945年2月)
司令长官(1945年2月)
河南、安徽北部
、陕西北部
浙江、、江苏及安徽南部
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绥远、、、
(后由代理)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上将(追授)
29军副军长
上将(追授)
空军少将(追授)
空军驱逐机司令
172师副师长
75师副师长
上将(追授)
宪兵副司令
156师参谋长
160师参谋长
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上将(追授)
124师参谋长
122师参谋长
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
骑兵第六师师长
173师副师长
23师参谋长
鲁北游击司令
152师副师长
军训部辎重总监
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79军参谋处长
东北游击司令
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上将(追授)
33集团军总司令
33集团军高参
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新27师师长
新27师副师长
新27师参谋长
17军参谋长
190师副师长
新3师副师长
57师步兵指挥官
暂30师师长
暂30师副师长
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
暂45师师长
96师副师长
鲁苏战区高参
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13师参谋长
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14师参谋长
中将(追授)
预10师师长
骑8师副师长
36集团军总司令
104师步兵指挥官
36集团军副官处长
中将(追授)
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少将(追授)
31军参谋长
38师副师长
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内战与迁台
在斡旋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共产党在1946年2月在签署《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方案规定全12个月内将中国的军队减为108个师,90个师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18个师为共产党。之后再在六个月缩编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50个师,共产党10个师。但是整军尚在开始阶段时,同年6月国共内战再次爆发。1947年起,各地共产党军队放弃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称谓,改称“”。随后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在大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国民革命军余部随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撤往,国民革命军在大陆的历史亦告一段落。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
日-日;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改编共计155.5万人)辽沈战役(日-日;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改编共计47.2万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卫立煌副总司令 杜聿明 郑洞国 范汉杰 梁华盛 孙渡 万福麟 张作相 马占山 陈 铁参谋长 赵家骧锦州指挥所主 任 范汉杰(被俘)副主任 贺 奎(被俘)&
傅作义将军
第1兵团司令官 郑洞国(兼)(投诚)新7军 军长 李 鸿(投诚)新38师 师长 陈鸣人(投诚)暂56师 师长 张炳言(投诚)暂61师 师长 邓士富(投诚)第60军 军长 曾泽生(起义)暂21师 师长 陇 耀(起义)暂52师 师长 李 嵩(起义)第182师 师长 白肇学(起义)第6兵团司令官 卢浚泉(被俘)第93军 军长 盛家兴(被俘)暂18师 师长 景 阳(被俘)暂20师 师长 王世高(被俘)暂22师 师长 李长雄(被俘)第184师 师长 杨朝纶(逃脱)第5军 军长 刘云瀚(逃脱)第26师 师长 张越群(逃脱)暂50师 师长 罗先之(逃脱)暂60师 师长 陈膺华(逃脱)新8军 军长 沈向奎(逃脱)暂54师 师长 黄建镛(被俘)暂55师 师长 安守仁(投诚)第88师 师长 黄文徽(被俘)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逃脱)第8师 师长 周文韬(逃脱)暂57师 师长朱茂榛(逃脱)廖定藩(逃脱)第198师 师长 张 纯(逃脱)第8兵团司令官 周福成(投诚)第53军 军长 周福成(兼)暂30师 师长 张儒彬(投诚)第116师 师长 刘德裕(投诚)第130师 师长 王理寰(起义)第207师 师长 戴 朴(逃脱)第1旅 旅长 李定一(被俘)第2旅 旅长 王启瑞( )第3旅 旅长 许万寿( )
第9兵团司令官 廖耀湘(被俘)新3军 军长 龙天武(逃脱)第14师 师长 许 颖(被俘)第54师 师长 宋邦纬(被俘)暂59师 师长 梁铁豹(投诚)新6军 军长 李 涛(被俘)新22师 师长 罗 英(被俘)暂62师 师长 刘梓皋(逃脱)第169师 师长 张羽仙(被俘)新1军 军长 潘裕昆(逃脱)新30师 师长 文小山(被俘)第50师 师长 杨 温(被俘)暂53师 师长 许赓扬(投诚)第49军 军长 郑庭笈(被俘)第79师 师长 陈 衡(逃脱)第105师 师长 邹玉桢(被俘)第195师 师长 罗莘求(被俘)第52军 军长 刘玉章(逃脱)第2师 师长 平尔鸣 尹先甲 郭永和(逃脱)第25师 师长 李运成(逃脱)第71军 军长 向凤武(被俘)第87师 师长 黄 炎(被俘)第91师 师长 戴海容( )第17兵团司令官 侯镜如(逃脱)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第151师 师长 陈 植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第92军第21师 师长 李荻秋、张伯权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剿总”直辖骑兵司令部司令官 徐 梁( )骑1旅 旅长 关邦杰( )骑2旅 旅长 张志恒( )骑3旅 旅长 李荣春( )淮海战役(日-日,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改编共计55.5万人)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 司 令 刘 峙副总司令 杜聿明 孙 震 刘汝明 冯治安 韩德勤 李延年参 谋 长 李树正前进指挥部主 任 杜聿明(被俘)副 主 任 孙元良 赵家骧参 谋 长 舒适存副参谋长 文 强(被俘)第2兵团司令官 邱清泉(阵亡)第5军 军长 熊笑三(逃脱)第45师 师长 郭吉谦(被俘)、贤文(投降)第46师 师长 黄宗颜、 陈辅汉、 郭方平(投降)第200师 师长 周 朗(被俘)
第70军 军长 高吉人(逃脱)、邓军林(被俘)第32师 师长 龚时英(被俘)第96师 师长 邓军林、刘志道(被俘)第139师 师长 唐化南(逃脱)第72军 军长 余锦源(投降)第34师 师长 陈渔浦(投降)第122师 师长 熊顺义(逃脱)第233师 师长 徐华(投降)第74军 军长 邱维达(被俘)第51师 师长 王梦庚(阵亡)第57师 师长 冯寄异(后方,未参战)第58师 师长 王奎昌(被俘)第12军 军长 舒 荣(逃脱)第112师 师长 于一凡(被俘)第238师 师长 徐有成( )新44师 师长 王屏南(被俘) 耿文哲( )第116军 军长 谭 心(投诚)(战中新建)第287师 师长 李 芝(阵亡)第288师 师长 陈元良骑一旅(兵团直属)旅长 陈 陶、张荣甲( )第6兵团 (逃脱)司令官 李延年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
在中华民族抗战中,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
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第8师 师长 周文韬、施有仁第198师 师长 张 纯第291师 师长 廖定藩第96军 军长 于兆龙第141师 师长 肖续武、甫紹武第282师 师长 章毓金第99军 军长 胡长青第92师 师长 艾 瑗第99师 师长 杨 达第268师 师长 李慎言第7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阵亡)第25军 军长 陈士章(逃脱)第40师 师长 曾正我(逃脱)第108师 师长 李世镜(逃脱)第148师 师长 刘清昶( )第44军 军长 王泽浚(被俘)第150师 师长 赵璧光(投诚)第162师 师长 何葆恒、杨自立(被俘)第63军 军长 林 湛、陈 章(阵亡)第152师 师长 雷秀民(被俘)黎天荣(代,被俘)第186师 师长 张泽琛(被俘)第64军 军长 刘镇湘(被俘)第156师 师长 刘镇湘(兼)、 陈庆斌(代)(被俘)第159师 师长 刘绍武 、 钟世谦(投降)王耀武第100军 军长 周志道(逃脱)第44师 师长 刘声鹤(阵亡)第63师 师长 盛 超(被俘)第8兵团(逃脱)司令官 刘汝明第55军 军长 曹福林第29师 师长 荣光兴第74师 师长 李益智第181师 师长 米文和(被俘)、 刘兴远(该师后方重建中)第68军 军长 刘汝珍第81师 师长 葛开祥第119师 师长 刘广信、 张勋亭、 刘铁钧第143师 师长 崔贡琛、 阎尚元、 王保谦、 李金玉第12兵团司令官 黄 维(被俘)第10军 军长 覃道善(被俘)第18师 师长 尹 俊(逃脱)第75师 师长 王靖之(被俘)第114师 师长 夏建勣(被俘)第14军 军长 熊绶春(阵亡)第10师 师长 潘 琦(被俘)第85师 师长 吴宗远(被俘)第18军 军长 杨伯涛(被俘)第11师 师长 王元直(被俘,后被遣返)第49师 师长 何竹本(逃脱)第118师 师长 尹钟岳(被俘)第85军 军长 吴绍周(被俘)第23师 师长 黄子华(投降)第110师 师长 廖运周(起义)第216师 师长 谷允怀(后方,未参战)第13兵团司令官 李 弥(逃脱)第8军 军长 李 弥(兼)、 周开成(被俘)第42师 师长 石建中(逃脱)、伍子敬第170师 师长 杨绪钊(被俘)第237师 师长 孙进贤(逃脱)第9军 军长 黄 淑(被俘)第3师 师长 周 藩(投降)第166师 师长 萧超伍(被俘)第253师 师长 王青云(被俘)第115军 军长 司元恺(被俘)第39师 师长 韩肇琏( )第180师 师长 陈芳芝(被俘) (该师由收容残部组成)第64军 军长 李荩萱(被俘)(战中新建)第156师 师长 吴家钰(被俘)第159师 师长 黄志坚(被俘)第16兵团司令官 孙元良(逃脱)第41军 军长 胡临聪(被俘)第122师 师长 张宣武(逃脱)第124师 师长 严 翊(逃脱)第47军 军长 汪匣锋(被俘)第125师 师长 陈 玲(被俘)第127师 师长 李家英(被俘) 张光汉(被俘)
&第3绥靖区司令官 冯治安(逃脱)第59军 军长 刘振三(逃脱)第38师 师长 杨干三(起义)第180师 师长 崔振伦(起义)第77军 军长 王长海(逃脱)第37师 师长 李宝善(被俘)第132师 师长 过家芳(起义)第1绥靖区(逃脱)司令官 周 喦第4军 军长 汪作华第59师 师长 林方策第90师 师长 薛仲述 唐 连第21军 军长 王克俊第145师 师长 李志熙第146师 师长 李前荣第51军 军长 王 炎(王秉钺?)第41师 师长 刘 卫第113师 师长 李 楚第66军 军长 罗贤达第13师 师长 罗有经 王炽生第185师 师长 袁越人第107军 军长 孙良诚(投降)第260师 师长 王清瀚(投降)第261师 师长 孙玉田(被俘)战役预备队第28军 军长 李 渤、刘秉哲(逃脱)第52师 师长 朱 丰第90师 师长 李西开第20军 军长 杨干才(逃脱)第133师 师长 景家模第134师 师长 李介立
张灵甫,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阵亡,终年44岁。
平津战役(日-日;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改编共计52万多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副总司令 陈继承 刘多荃 上官云相 宋肯堂 邓宝珊 吴奇伟 冯钦哉 郭宗汾
第4兵团司令官 李 文(逃脱)第16军 军长 袁 朴(逃脱)刘裕经(起义)第22师 师长 黄剑夫(逃脱)梁诗传(起义)第94师 师长 周士瀛(逃脱)李启南(起义)第109师 师长 严映皋(逃脱)张鹏翱(起义)第94军 军长 郑挺锋(逃脱)、朱敬民(逃脱)第5师 师长 杨培德(逃脱)刘文英(起义)第43师 师长 王治熙(被俘)、饶启尧(逃脱)第121师 师长 韩 悌(起义)第305师 师长 姚葛民(逃脱)第9兵团司令官 石 觉(逃脱)葛晏春(代理)(起义)第13军 军长 骆振韶(逃脱)邓邦捷(起义)第4师 师长邓邦捷(起义)第89师 师长 胡冠天(逃脱)潘如涵(逃脱)倪晋培(起义)第155师 师长 杨 齐(逃脱)第297师 师长 欧孝全(逃脱)第299师 师长 巫剑峰(逃脱)
第31军 军长 廖 慷(逃脱)孙子仁(起义)第205师 师长 邓文禧(逃脱)第35军 军长 郭景云(阵亡)朱大纯(起义)第101师 师长 冯 梓(被俘)梁泮池(起义)第262师 师长朱大纯(起义)唐文左(起义)第267师 师长温汉民(被俘)刘一平(起义)第101军 军长 李士林(起义)第271师 师长 栾乐山(起义)(重建师,即原独立318师)第272师 师长 刘化南(起义)第273师 师长 郑海楼(起义)第104军 军长 安春山(起义)第250师 师长 王建业(起义)第258师 师长 张惠源(被俘)第269师 师长 慕新亚(起义)新骑4师 师长 刘春方(起义)第309师(原第258师) 师长 赵树桥(起义)第310师 师长 张副元(起义)第311师 师长 孙英年(起义)第11兵团司令官 孙兰峰(逃脱)第105军 军长 袁庆荣(被俘)第210师 师长 李思温(被俘)第251师 师长 韩天春(被俘)第259师 师长 郭济堂(被俘)独318师 师长 张进修(被俘) (原101军271师)整骑5旅 旅长 卫景林( )整骑11旅 旅长 胡逢泰(起义)整骑12旅 旅长 鄂友三(起义)第17兵团司令官 侯镜如(逃脱)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被俘)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被俘)第151师 师长 陈 植(被俘)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起义)第317师 师长 ( )第92军 军长 黄 翔(起义)第21师 师长 张伯权(起义)第56师 师长 周中砥(起义)第142师 师长 王凤岐(起义)第318师 师长 刘元伯(逃脱)第86军 军长 刘云瀚(被俘)第26师 师长 张越群(被俘)第284师 师长 罗先之(被俘)第293师 师长 陈膺华(被俘)
第87军 军长 段 沄(逃脱)第220师 师长 路静澄(逃脱)第221师 师长 王永树(逃脱)第222师 师长 周雨震(逃脱)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逃脱)交警第3旅 旅长 杨遇春( )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 陈长捷(被俘)第184师 师长 杨朝纶(被俘)第326师 师长 柴玉峰(被俘)第333师 师长宋海潮(被俘)、王殿臣(代)&&&&&&&&&&&&&&&&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徐蚌会战——孙元良将军谈五十六年前萧县突围内幕
徐蚌会战——孙元良将军谈五十六年前萧县突围内幕
  国共内战结束五十六年了,但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九四八年冬那场血肉横飞的徐蚌会战(中G称淮海战役)一直争论不休。在那场恶战中,国军被歼五个兵团-廿二个军五十五万精锐部队,导致国民政府仓惶退守台湾。指挥那场恶战的双方统帅:毛太祖与蒋介石,战地指挥官:邓太宗刘伯承陈毅粟裕与杜聿明刘峙邱清泉李弥尽皆墓木已拱,唯一健在的战地高级指挥官乃是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十六兵团中将司令官孙元良。这位一百零二岁的抗日名将已退出军政界半个多世纪,鲜少与外界传媒接触。这一代的年青人在报刊上见到孙元良的名字,往往是因为他的五儿孙祥钟(秦汉)的艺术成就与影坛新闻。内战期间的孙元良将军五月廿七日下午陪同笔者到台北市北投怀德街一座五层住宅访问孙将军的有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征校处处长容鉴光、国防部作战次长室战备处处长王云翀(他在台大、陆官任主任教官时教过陈水扁、马英九、赵少康、汤耀明等人)以及台北银行副理李永中,尽皆将门之后。□孙元良 ○郑义○:孙将军,徐蚌会战本是相持之局,敌我双方犬牙交错、层层包围,共军几度陷危境,据了解若非吴化文、刘振三、张克侠、廖运周等高级指挥官在紧要关头拉开口子投共,共军本已臻强弩之末。即使徐州突围决策欠妥,也有希望全师而退,倘能顺利转进淮北,至少可以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但官方与民间的史书对萧县突围的论述不一,言人人殊,作为这场关系中国命运之大决战的前进指挥部副主任,您对最后廿万人全军覆没的内幕秘辛了若指掌,如果您默不作声,未亲历这场战争的后辈们纂写历史时,可能会有所偏颇……□:徐州是使用过不少人力物资,花过长时间经营的补给基地和空军基地,它的地形利于防御,工事强固完备,交通通讯设备齐全,粮弹燃料有相当存储量。既使后勤联络被截断,空投也较容易。我们这么庞大的集团兵力,武器车辆都很充实,当然需要庞大数量的补给,徐州是可以满足供应的。徐州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呢,长期以来我一直怀疑国防部有潜伏共谍在作怪,他们假最高统帅的名义把徐蚌前线五十多万将士驱赶到了绝境。○: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历史学家确认,从徐蚌会战计划的酝酿制订,到杜主任被围陈官庄,在国防部作战厅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要决策的刘斐、郭汝瑰系潜伏共谍。郭汝瑰先拟定固守徐州方案,又私下透露给中G,因而未能全面付诸实施。接着拟定撤离徐州方案,由于杜主任疑心郭汝瑰通共,故有意避开郭、刘等人而与蒋公直接达成“撤而不打”的密议。然而当杜部到达青龙集一带时,共军佯作北撤,刘斐察觉蒋公求胜心陡然上涨,乃巧妙地从旁指责杜主任蓄意避战“只想逃跑”,郭汝瑰则旁敲侧击,极力强调杜聿明必须求战而不能避战。于是,蒋公一改初衷命令杜聿明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解黄维兵团之围。现在从杜聿明回忆录可知,他接到国防部电令后,感觉蒋公“所以变更决心,是被郭汝瑰这个小鬼的意见所左右的”。□:是啊!黄伯韬兵团被歼时,我就当众说过:“消灭黄兵团的是国防部,不是陈毅!”叫王泽浚四十四军由海州撤向徐州、叫黄伯韬带一个兵团去援救王浚一个军、叫黄维兵奔驰千里去双堆集袋形之地挨打、叫刘峙轻易放弃徐州、叫杜主任的三个兵团在公路上排成无法作战的难民式长龙沦为庞大软体动物的,都是刘斐、郭汝瑰。徐州撤退的翌日,我在吉普车中看到沿途拥塞混乱情形,就致电杜主任,指出共军只要用一个排就能将我们二十万人打散,这样下去实在危险,最好我们三个兵团分开来行动,赶快脱离战场,把态势整备好了再合起来同共军决战。两小时后杜主任覆电说,统帅部不同意我的意见,杜要我去研究作战计划。我事忙不能去,便派副参谋长熊顺义出席。熊提醒我:突然改变方向,转攻东南,掉转方向起码需要两天多时间,在这期间不知有多少共军追赶上来,那时就不止濉溪口三、四万敌人,而将是十几万、几十万敌人跟踪而来重新形成包围圈。我们自投罗网,插翅也难飞了。我让他到指挥部同邱清泉辩论,说透彻“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事到如今,卅六计走为上计,停上来是死路一条!”○:据熊顺义在大陆所撰回忆录,他在会上讲述了孙将军与各友军的意见:“明知不可久待而竟待之,岂不是睁眼跳崖自己找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必须从整个形势来考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是邱清泉说:“无论从战略、战术、士气上都不应该这样停下来掉过头去钻圈套,但是老头子这一关过不去!谁能担保不挨罚!还是遵令调头吧!共军围就让他围吧,围过十天半月,吃不了,他们会自动逃走的!”李弥也附议,于是杜聿明就让熊顺义回去说服您。□:问题就出在这里!国家兴衰存亡所系的一场大战,其胜败仅由一名骄兵悍将的乖谬举措来定夺。我实在无意去批评统帅部昧于现势不够明断,遗憾的是杜主任优柔寡断,未能果断执行他在南京与总统所定的密案,而听任竖子妄作主张,将廿万国军主力轻易葬送,大陆也就很快陷共了!黄维兵团的东来,原是为了增援徐蚌,但从十一月廿五日起,这一兵团被困双堆集,弄成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反转来要我们去援救他。到十二月六日,统帅部弄清战局知道两部无会合之可能,终于同意我们分道突围。即使高层有共谍捣乱,设若杜主任有壮士断腕的魄力,耳根不软,毅然坚持突围,何至于全军覆没呢?十二月六日共军既未调集,也没有把我们围困得那样严实,而我们孙邱李三个兵团都相当完整,占踞在有利的内线位置上,如果一齐行动,是有冲出重围的力量,最坏的结果也可以冲出一半,稍经整补又可作战,何至于让共军捞便宜覆我全军、此后如入无人之境轻易渡江呢?再站在共军的立场上说,他们究竟是希望我们呆在一起让他们围住一口一口吃掉呢,还是希望我们走开以保存实力呢?当然是前者而非后者,我们为什么要甘心钻入敌人的圈套呢?○:据大陆出版的军史说,共军华野司令员粟裕闻悉杜主任弃徐州西撤,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那时共军已比国军行动晚了一天,而国军部队大都是机械化兵团,倘杜部南下与黄维兵团会合,将会给刘伯承邓太宗的中原野战军造成致命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粟裕晚年同他妻子楚青谈起徐蚌会战时,说他曾经紧张过两次,其中第二次就是追击杜聿明集团。他说:“非常危险啊!尽管我们估计到他们的撤退方向,却没有想到他们撤退得这么快。我们有些纵队又突然失去了联络,怎么也找不着了,万一让他们三十万部队撤到淮南,问题就大啦!”可惜国军自己变生肘腋。据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文强的回忆录说:“……天色昏暗便听到孙兵团突围行动已经开始的密集枪声。奇怪的是,邱清泉忽然改变了计划,自作主张下令就地宿营。杜聿明问邱为何不照决定行事,邱说:‘一切由我自行负责。如果突围时丢失了重武器,即算到了南京,又怎能交账?’杜竟同意邱的意见,又致电李弥令他也改变计划就地宿营”“由于邱清泉一意孤行,破坏了杜聿明十二月六日晚三个兵团同时突围的计划,杜感到非常非常不快,可又无可奈何。邱清泉在包围圈中曾一度想赶走杜聿明取而代之,认为没有架在他头上发号施令的必要,甚至正式向杜提出:‘包围圈中一切责任由我来负,你的身体不好,请回南京去为老头子妥筹善策吧!’杜听了这些话难受极了,杜表示要为党国尽忠。邱赶不走杜,便迁怒杜身边的高级幕僚,指桑骂槐闹得大为不安”。□:文强是个忠厚君子。从延误援救黄伯韬到萧县突围,足可以看出邱清泉以其私怨,败国殄民。总统下令五个兵团集中力量打通津浦路徐州至蚌埠之间交通时,邱清泉私心自用,故意留下国军装备最精良之王牌中的王牌第五军在潘塘至水口一线迟迟不投入战斗;到陈官庄他下令停止前进,名义是休整,实际是为了调兵救援他担负掩护任务而被共军包围的亲信四十五师郭吉谦部和九十六师邓军林部,只因舍不得掩护部队而让几十万大军坐以待毙!十二月六日我十六兵团的第四十一军七、八千官兵突围到了永城,我自己率领的兵团司令部突围入黄泛区,最后到了武汉。邱李兵团虽然按兵不动,事实证明了突围的可行性。倘若那天三个兵团同时行动,当然突围成功了。○:从结局看,杜主任与多数军、师长被俘,三个兵团司令,一战死两突围,所以滞留大陆的部将不无怨怼之心,从他们的回忆录可以看出这种忿忿不平情绪。譬如您部下一二二师参谋长魏煜焜说您“命令通信营把所有电话线截断,电台也停止收发报,特别嘱咐指挥部发来电报一概不收,目的是唯恐杜聿明变卦,下令不再突围”;该师师长熊顺义说您“只身潜逃”;魏煜焜说您“化装假称中尉副官,未被解放军查出,乘混乱之际逃跑”;总统府战地视察官李以劻则说您“藏躲在老百姓的床下未查出,侥幸逃出重围”;一二五师师长陈仕俊说您“由三七四团保护突围,在半途化装商人逃到武汉”;就连杜聿明都说您“只身化装逃走”。□:光亭兄不愧为一诚实的军人,他对总统完全说实话-他电告总统第十六兵团是遵照他的命令而行动的。设若杜主任像某些奸佞那样把一切过失往别人头上推-万一他否认下令让我突围,我必须面对军法审判。到河南确山会见省主席张轸时,我才知道十二月六日那天指挥部临时变更计划,只有我一个兵团突围,杜主任他们仍在原地作战。如果我知道杜主任变更决心,我绝不会违抗命令单独突围的。至于截断电线一说,那纯粹是有些人推卸责任的遁词,我知道邱清泉曾责怪十六兵团撤退太早造成后方车辆遭受重大损失。有人说我切断电线,那是无稽之谈,须知当日突围时兵慌马乱,人车争道,冲过敌军火网时,我身边的兵团参谋长张益熙都腹部中弹阵亡,在人马车辆争相夺路时,谁能保证通讯畅通?说我只身逃出,也是出于想像。我辖下一二五师是机动师编制,有载重四吨的卡车三百多辆。第十六兵团冲出重围的部队有四万人,其余未突围的三份之一约两万人由兵团副参谋长熊顺义收容,合编为第一二二师,他们在原地奋战至最后一刻;四十一军有八千人突围抵达河南永城,我自己率领的兵团司令部四百多官兵经河南确山换乘火车到了武汉。我的同袍部下在共方俘虏营里对我作不实之描述,我不忍指责他们。作为统领廿万人的徐州剿匪总部前线指挥部副主任,对这一场惨败我自有无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我们自己的官书-《戡乱战史》,拾人牙慧而歪曲史实,使我几十年来一直骨鲠在喉。例如再版本的《戡乱战史》云:“……孙司令官乃乘势突围而去,但因部队混乱,又未与邱李两兵团预行协同,终不免为匪截击溃散……”。读者很容易误会为:“突围的停止实施,并非由于杜主任拗不过一个人的临时反对所致,而是由于孙兵团过早单独突围所致”。这当然不合事实,再版本删去了初版本上“邱清泉司令官忽又反对突围,力主拼战到底以死殉国。杜副总司令决心动摇,乃罢突围之议”一段。徐蚌会战是国军彻底失败的一役,参战的各位将领皆应负战败丧师之罪责,绝无可逭。故我绝无为自己辩护之意。但为惩前毖后,作为信史,使后代以古为鉴,则纪录必须翔实。○:到武汉后,宋子文有没有找您麻烦?□:我到南京是卅八年一月十日,斯时宋子文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已鞭长莫及。想当年抗战胜利时,我兼任过军长的第廿九军首先被编散。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日寇摇撼陪都之际,这支部队孤军奋战夺回独山,因而全军受到国府嘉奖,我亦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不料廿九军却被陈诚以“整军”名义取消番号,以达其排除异己的目的。我从萧县突围后,陈诚去了台湾任省主席,自无暇北顾。总统知道我已尽职,并未怪责我,他叫我马上到川东万县尽速重组第四十一、四十七两个军。○:后来您怎样离开重建的十六兵团呢?□:这事说来话长。八年抗战的第一仗淞沪会战和最后一仗反攻独山我都与有荣焉。胜利后,由于陈诚妒贤嫉能,我被解除兵权,做了近一年的常(熟)镇(江)地区守备指挥官,做了十八个月重庆警备司令,有些人在抗战中没打过硬伏却因巴结陈诚而做了大官。卅七年初,戡乱战事吃紧,我又被起用担任整编四十七军军长,八月调任十六兵团司令官开往徐蚌前线。按军功来计,升任兵团司令官统率六万人马,与军中同辈相比,可说毫无逊色。但说来惭愧,我统率的军队却是家叔德操先生(川军孙震上将)的廿二集团军班底。当时有人向当局进谗,称吾叔企图保存实力,于是吾叔名义上晋升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实际被解除兵权。该集团军属下的四十一、四十七军都是川军,后者是“水晶猴子”(比喻精灵滑头)邓锡侯旧部,起初叫我去当整编四十七军军长是为了整合这两支川军部队。要是没有家叔的部队做本钱,我在参谋总长陈诚底下是做不成整编军军长和兵团司令官的。这和我们从前在广东做连排长时俨然以党国大事为己任、掌权者以天下为公的革命精神,已大相迳庭。我虽是孙震之侄,毕竟和川军并无渊源,其战力也同黄埔军人相差甚远。卅八年春,第十六兵团重建后,驻扎川东。重庆陷落后两周,吾叔飞赴台湾,将川鄂绥署主任职交我代理。成都陷共前六日,川鄂绥署副主任董宋珩与十六兵团副司令官曾苏元率六万人在四川金堂投共。我即指挥六十师董兆均部乘大卡车五十多辆冲入什邡,想调度各军假道彭县、灌县西撤,以与胡宗南部并驱西康云南,或相机突围进西藏打游击,不料四十一、四十七军官长均避而不见,且警戒森严。四十一军军长严翊本是萧县突围时的一二四师师长,突出重围后我带他入川重建四十一军,因原军长胡临聪被俘,便升他做军长。不料严翊见利忘义,受董宋珩策动在马脚井设置阵地准备同我决战,董宋珩派人送来一信,略谓:“全兵团已经起义,不愿西行,你快走吧!”我方知大势已去-川军有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安土重迁,不愿出省作战。我即率部乘原车冲出什邡,行至成都北郊新都唐家寺,将车队分散,令六十师董兆均去金堂归附六十七军胡长青。我本人再回成都,欲在凤凰山机场搭机,结果机场关闭,这次才是只身化装到了香港转赴台湾的。○:您知道胡临聪严翊他们的下落吗?□:大陆长期消息封闭,我在台湾隐居,音讯全无。○:胡临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十二年整,还当上了“学习组长”,于一九六O年“特赦”释放。严翊投共后又反水,事败后判刑十年,民国四十六年由重庆转押公安部北京监狱,五十二年四月“特赦”,三年后病故北京,年仅六十二岁,他比您小一岁,但少活四十年多。□:这也是天意啊!时隔五十六年,我对于苦战四十天、曝骨沙场的二十万袍泽仍然永难忘怀;我对此役全军尽墨也终生感到无比的耻辱,这是我毕生之最痛。想来想去,还是要归咎于我们从上到下没有做好保密防谍工作!○:刘斐、郭汝瑰出卖军机情报为中G立下汗马功劳。可是中G始终大力宣传他们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未重用他俩,也忌谈他们的通共行迳,直至刘斐死后十五年,他女儿刘沉刚撰写《刘斐将军传略》一书,程思远为之撰写序言,才露出一段“为章先生以参谋次长参加官邸作战会议,存心作出了许多错误的部署和献议,使国民党军受到非常不利的后果”。郭汝瑰在国防部任职期间,与中G地下联络员接头一百多次,提供了辽西会战、徐蚌会战以及长江江防的大量军事机密,但这些事在他的回忆录中都绝口不提,倒是他死后陕西出版之《中G党史人物传》中的《杜聿明传》泄露出以下天机:杜聿明特赦后在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遇见郭汝瑰,杜聿明手指郭汝瑰激动地说:“郭汝瑰呀郭汝瑰,我们吃败仗都吃在你手里!”郭汝瑰笑着说:“各为其主嘛!”不过,刘郭二人晚年并不安逸,刘斐在文革时饱受皮肉之苦,他妻子被红卫兵强迫剪成阴阳头,夫妻俩都挨鞭打,被罚跪,存摺现款全被抢走,还被迫在北太平庄国务院宿舍扫街;郭汝瑰仅仅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肃反时有一投降留用军官检举他是潜伏特务,审查一年才结案;反右时他被打成右派,文革时又被残酷批斗……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中南海颐年堂合影。前排左起:粟裕、周恩来、朱德、毛太祖、程潜、刘少奇、陈毅;中排左起:聂荣臻、高岗、张治中、邓太宗、张云逸、刘斐;后排左起:罗瑞卿、贺龙、蔡廷锴、傅作义、刘伯承。□: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是老天有眼呀!你从香港来,我想起一个人……民国卅六年我当重庆警备总司令时,侦悉中G地下市委准备在六月二日暴动,企图煽惑青年学生扰乱治安。我抢在他们前面,于六月一日深夜一举传讯了中G嫌疑份子一百六十七人。原拟遣送他们到共区。不料他们对身份都供认不讳,可谁也不肯离开繁华都市重庆去贫瘠遥远的陕北。于是我们接纳他们的自新悔过书,一律予以开释。其中有个名叫曾敏之的大公报记者,听说现在是香港左派报纸的头儿了?○:噢,曾敏之已经八十三岁了,他因为在重庆写了一篇《十年谈判的周恩来》而窜红,当上了重庆大公报采访主任。可是中G建政后他并未春风得意-民国四十六年被打成右派,六十七年来香港定居,至七十八年退休也位止副总编辑而已,历四十二年才升了一级。在报业比他资历浅的,如张作锦、马克任等,在台湾都升至大型报纸的社长一级,江春男(司马文武)还当上了国安会议副秘书长。曾敏之□:当年我出于怜惜人才,不忍断送他们的前程。可是中G对待我们的新闻从业员就没有这般仁慈了,据说上海《新闻报》总经理詹文浒死在青海劳改农场,总编辑赵敏恒瘐死于江西狱中,连他们G产党自己培养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都被逼自杀。这样一比,就善恶分明了。○:近几年到奉化蒋公溪口故居朝拜的游客每年不下三百八十万人,而去毛太祖韶山故居参访者只有前述数字的十份之一,这便是真正民意的表露呀!今日相扰三个小时了,真想不到老将军这般思路清晰、反应敏捷,条分缕析,出口成章,请问您的长寿之道是……□:噢,我平生不抽烟,不饮酒,不吃辛辣,不吃葱姜蒜,不吃泡菜腌菜,不吃腐乳酱瓜;不吃冷盆、凉拌菜,不吃西餐中的调味汁,不吃未在菜里煮熟或煎熟的生酱油;每天喝几杯香片茶。我虽有这些忌口,倒也无病无痛。我平生只进过两次医院,一次是因脚癣入广州公医院,适逢廖仲凯先生遇刺,我亲见他的遗体抬进医院;另一次是当排长时在兴宁城根中弹负伤住院。此外,我与医生、医院无缘。我嗜好园艺,喜欢栽种剪刈花木,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好读历史书,从而探究文明的兴衰规律,所以人世间的荣辱名利我拿得起、放得下,也看得开。这五十多年我无官一身轻,心理平静、平衡,心平才能气和。回溯我来到世间一百零二年的经历,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党国、对得起领袖、对得起天下苍生,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安徽萧县突围的那一幕,我今日对你细谈因果,是希望中国人,不论在台湾、香港、大陆抑海外都要尊重历史,绝不可像某些当权者那样恣意窜改历史。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各期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