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可以发子弹的纸抢坦克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欢迎你:
>>>第三十七章、步枪打坦克(一)
背景颜色:
√白√灰√蓝√黄√红√绿
字体大小:小中大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七章、步枪打坦克(一)
最暴力的杀戮机器终于登场了!
一阵机器声掩盖了战场上的杀戮声,只见一辆轻型坦克冒着滚滚浓烟,轰隆隆地冲向国军阵地。在坦克的背后,至少跟着半个排的鬼子兵,他们叽里哇啦地叫着,时不时地扣动着手里的三八步枪。
“坦克,日本人的坦克,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一名国军通讯员在无线电中,拼命地呼叫道,“14点钟方向,请求开火,请求开火!”
国军通讯员的话还没有说完,日本人的坦克就开炮了……
“轰――”刹那间,心惊肉跳的爆炸声响起,这名通讯员瞬间被轰成了炮灰。几乎就在同时,被轰击的地方升起了一阵烟雾。
“轰――”爆炸声再一次响起,一层小楼被硬生生的轰倒……国军兄弟们的钢盔上,叮叮当当的全是小石子的撞击声。有些小石子溅在了手上、背上,叫人好一阵生痛。
日本人的坦克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欧美坦克作战的能力。但是,小日本作战的对象是东亚各国,这些国家没有像样的坦克部队,更没有完善的反坦克装备,这使得日本人的小坦克能够到处耀武扬威。
当然,也千万别认为日本人的坦克就是豆腐坦克,是纸糊的,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从它诞生开始,就一直是中国步兵的噩梦。日本人的坦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机动性非常好!
几名国军兄弟悍不畏死地站了起来,他们手中拿着德式冲锋枪,对着小鬼子的坦克噼里啪啦一阵扫射。眨眼的功夫,几十发子弹“叮叮当当”地打在了“乌龟壳”的装甲上,冒出了一阵火花。
冲锋枪的子弹纷纷跌落在地,很无奈,这些子弹根本无法穿透“乌龟壳”的正面装甲。刹那间,跟在坦克后面的日本步兵都吓得猫下腰来。
这时,又有几名国军士兵拧开手榴弹盖,手指上扣上拉环,朝“乌龟壳”的头上,连丢手榴弹,几秒钟过后,手榴弹不断在“乌龟壳”的周围爆炸,但是,“乌龟壳”仍旧目中无人,还在狂妄地开着炮。
“妈的,躲在乌龟壳里算什么英雄,有本事就爬出来和我决战!”有个国军连长大骂道,“来几个人,带上手榴弹,随我冲上去。”
“你们冲,我来掩护!”山豹子端着捷克式轻机枪兴奋地扫着,不知道他从哪里抢来的子弹。
话音刚落,就从掩体内冲出几个亡命之徒,他们跟着连长,哇哇大喊着,向鬼子的坦克迎了上去。
忽然,“乌龟壳” 的盖子被打开了,有个炮手探出身来,他的手中拿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只见他直视前方,迅速地扣动着扳机……
“哒哒哒――”歪把子机枪疯狂地吐着火舌,一串串炙热的子弹带着死亡气息冲了出去,一息之间,怪啸的金属弹丸四下飞舞……
拿着手榴弹的国军兄弟们,他们胸口迸出一团团血雾,像靶子一般被轻机枪子弹夺去了生命。
“妈的,这个小鬼子太猖獗了!”夏史仁一边骂着,一边飞快地拉动着枪栓,一颗铜色的弹壳从枪膛里跳了出来,很快,另一发特殊的子弹顶替了它的位置。
“啪――”狙击枪响了,一发炙热的子弹击中了歪把子机枪手,将他猥琐的脑袋轰爆了,红的白的流了出来……
这时,“乌龟壳” 的盖子上又露出了一个人头,他的手刚刚抓住歪把子机枪。“啪――”枪声再一次响起,一颗中型狙击子弹击中了他的眉心……不用说了,两个坦克手当场阵亡,那挺歪把子轻机枪也彻底地哑了火。
国军士兵都朝这边望了过来,他们脸上露出了惊愕的眼神!夏史仁他不知道,此时的他,已成为士兵们心中的偶像。
“好样的,干得漂亮!” 副师长冯圣法大叫起来,“你的战绩太大了,我将亲自向蒋委员长请示,为你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又是“青天白日“勋章,夏史仁心中一阵恶汗!
“冯师长,请你废话少说点,你能不能给咱们来点实惠,要知道,我是个粗人。”夏史仁蹲在残垣破壁下,无耻道。
这神枪手说话怎么这么牛,好像吃了枪药一般,真让人生气!冯圣法的脸微微一沉:“实惠?你想要什么实惠?”
装蒜,给老子装蒜!夏史仁有点火了:“师长大人,当兵的有军响,做工的有薪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该不知道吧?”
冯圣法微微一愣;“这样吧,我给你三百大洋作为奖赏,你看如何!”
“三百大洋太少了点,必须五千块!”夏史仁狮子大开口。
“五千块大洋?我的天啊,你们是不是在绑票?”冯圣法不禁一呆,“奶奶的,本师座一年的薪水也没这么多啊!”
夏史仁继续道,“小鬼子的坦克,我们包打,这个条件你还满意吧。”
虽然坦克的攻击力十分不错,但其防御并非无敌,它的顶部和履带是它的薄弱环节,对于这一点,夏史仁非常的明白。
步枪能打坦克?冯圣法不禁又惊又喜:“只要能够将小鬼子的坦克给爆了,我出二千块大洋,你看怎么样?”
“二千块?太少了!”夏史仁摇了摇头,他知道国军军官平时没少捞,“五千块大洋已是我的底线了,少一个子儿,这事都免谈!”
我就不信,我的一个团还打不过小鬼子的一辆坦克!冯圣法正要拒绝,就在这个时候,有个通讯小兵跑了过来,行了军礼道:“师座,张司令来电,要我团在半个小时之内,将小鬼子击退!”
“炮兵什么时候赶到?”
“半个小时以后!”
听了通讯兵的话,冯圣法心中一慌,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
这时,跑来一名亲卫,他大声道:“师座,小日本的坦克太厉害了,我们很难炸掉,伤亡惨重。”
冯圣法眼珠子立刻动了动,他拉着夏史仁的手,忙问道:“五千块大洋实在有点多,能不能少点?”
“少?这已经很少了!”夏史仁不耐烦了,对着虞琴喊道,“琴儿,我们走,这里不关我们事了。”
“明白,相公!”
看见两人就要离开,副师长冯圣法一咬牙,狠了狠心道:“不要走,我们的买卖成交!”
第三十七章、步枪打坦克(一) 的全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董良辰:由枪的历史,看工程学在历史发展的推动性作用
  董良辰:由枪的历史,看工程学在历史发展的推动性作用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有战略级别的谋略,也包括战术上的技术提升,也包括一些随机发生的P事。中国人的历史观,很多都是从三国演义的开篇那句话开始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冥冥中的推动力,让历史在不偏离总趋势的情况下,在一条似乎早已注定的路上,左右摇摆的前行。
  然而,故事没这么简单!如果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大势,那么欧洲文明圈的发展,则是合久一分,就再难合起来的状态。事实上,即便在中国,倘若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理论,曹操早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应该战胜东吴,一统天下了。试想一下,假如你在东汉末年,曹操携百万大军,战将千员,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而孙权只有5万军队,屯兵柴桑,如果你来分析谁胜谁败,还能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鬼话吗?
  本文旨在提供给众多依旧走在歧途上的历史爱好者一个更加客观和精确的角度,来让大家明白,历史不只是要分析战略层面的东西。战术层面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有时是能颠覆战略层面的很多常识的。
  而战争的基本武器——枪,更是一个特别具体的,工程学改变“天下大势”的例证。
  枪的原理
  在介绍枪之前,要先介绍子弹的结构。如图。子弹主要包括弹头,黄铜弹壳,火药三部分组成。子弹之所以可以打出去,是通过枪上面的弹簧撞针,击打弹壳的底部底部设有一种特殊的易燃物质,专业名称为底火。即一种通过剧烈物理撞击,即可自发燃烧放热的物质。
  底火燃烧放热,终于温度高于了火药的燃点,于是火药开始燃烧。火药是一种常温下为固体,一旦燃烧之后,物质会急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物质。于是,在撞针撞击之后,火药引燃,就会在弹头和弹壳之间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而让子弹内气压暴涨,并将弹头与弹壳分离。由于持枪者会握住枪身,弹壳和枪身会因为撞针而在一起,所以,强大的气压,就会推着弹头,沿着枪管飞出。与此同时,气压其实也在推着枪身和持枪人,形成反作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坐力。
  这原理看似不难,我们春节玩的摔炮,鞭炮,都是类似的原理。但是,真的将这简单的原理完全实现,则是异常的艰难。从世界上第一个火铳,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期间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
  世界上最早制成火药的国家就是中国《丹经》里最早记载了由炭、硝、硫磺三种粉末混合成的极易燃的炼丹副产品。而后中国就开始把火药用于娱乐、工业和军事用途,早期的火药驱动类的武器是火箭。就是咱们现在仍在玩的窜天猴。绑在竹制弓箭上。点燃后射出。威力其实不如传统的弓弩。而中国强大的工具微调改装能力,使得中国,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实现弓弩弓箭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任何一把秦弓弩的零配件,拆卸后可以在其他的秦弓弩上装配,箭镞的三条棱的误差不超过0.1mm,箭的长度,制式全都是标准的。因此,秦弓弩的望山(也就是准星)也是标准的。想要射多远的箭,把弩弦拉到指定的刻度,就可以发射。使用者无需长时间的训练,只要稍微熟悉秦弓弩的操作,就可以直接上战场,成为一名弩兵。
  到了后来,中国甚至发展出了连射弩。与唐刀(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巅峰)一起,组成了中国农耕文明,可以长期与游牧文明的骑兵所能对抗的优质步兵武器。事实上,弩对于中国古代的军队而言,单个弩兵精确瞄准到能秒人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更多情况下,弩兵都要排成阵列,这样密集的箭雨,火力的压制和批量灭杀成阵列的敌人才是关键。事实上,不论是弓还是弩,古代军事家们都很清楚,成功击中目标的概率并不高。直到二战的时候,曾有人统计弹药消耗量和伤亡人数比,发现平均25万发子弹才打死一个人。在古代,即便比率没这么可怕,恐怕箭支的消耗和敌人的损失比,也是很惊人的。
  如果不看弩臂和弦,这操作结构与现代的枪,已经十分类似了。事实上,由于中国在弓弩设计上的优越,一直以来,铳类武器,都不是特别受重视。主要原因,还是工程上的难题:爆膛。
  这是中国最早的火铳类武器。由竹管掏空后制成(后来也发展出铜管、铁管)。由于当时没有子弹,所以,使用方法是在枪管里灌上火药,然后把球形弹丸装进去,然后点燃火药,火药爆炸,将弹丸推出去。但是这样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枪管有粗有细,弹丸有大有小。弹丸小了,火药爆炸的气体,就会从弹丸周边漏出,而不会产生气压和推力。弹丸如果太粗,卡在枪管里,竹子制成的枪管,很可能会在气压把子弹推出去之前,把枪管炸掉。而一旦开了一枪之后,还需要很长时间,往里灌火药。甚至在开了一枪之后,枪手根本不知道弹丸打出去了没有。总之,以当时的工程学实力,铳类武器,不如弓弩类武器实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小型铳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良好发展,不代表大型铳类不好使。事实上,由于枪管强度不足,导致的炸膛问题,要求铳类制造者,必须要有制作极为结实的圆柱形中空管件的能力。小型圆柱铁管对于古代工匠而言很困难,但是如果是浇筑大型铁管,这个技术,就是可实现的了(由于浇筑的工艺精度所限,没办法浇筑太小的铸件)。我们现在使用的烟花,就是类似这样的原理。只要在弹丸中加入碎石之类的弹片,在击中敌人时炸裂并散出碎片伤人,就形成了世界最早的榴弹炮。这样一来,弹丸的口径问题,随着铳体本身尺寸的稳定而稳定下来。
  怛罗斯之战,使得中国的火药技术,流传到了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火铳技术也在中东和欧洲得到了传播。终于,在1453年,伟大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重镇伊斯坦布尔),在面对奥斯曼帝国的重炮围攻下陷落。从而标志着火铳类武器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由于大型火铳运输困难,机动性差。重达数吨的炮身,只能用于守城和围攻一些城墙坚固的城市。而且在那个年代,浇筑这么个大家伙的资金耗费,是非常大的。甚至说在一般的攻击对方大型集团兵力的时候,炮铳的威力也都很有限。更要命的是,那时候没有膛线,导致炮弹打出去,虽然不至于乱飞,但准头很差。所以,在古代,火器武器,一直不占主流地位的原因,即在于此。
  事实上,中国自己的武备志我看的不多,我估计可能也有过这种武器:还是竹管或者铁管,一次性向管内放入多枚弹丸(弹丸口径小于枪口口径很多)然后点燃火药,一次可以喷射出若干发散乱飞行的弹丸。因此攻击范围其实很近。也就是近身几米远的范围。这种武器,最早在欧洲的骑兵当中使用。作为一种辅助武器。
  历史跟中国开了挺大的一个玩笑:由于中国的弩太出色了,所以能明显比较出来火枪并不好使。而欧洲长期处于小国林立的状态,产生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弩类武器,是不那么必要的,反而成本过高。因此生产精度不高的弓类武器反而大行其道。弓的极大局限性就是:箭的尺寸,重量不稳定,弓与弓之间的品质差异大,需要弓箭使用者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神箭手。因此,当火铳第一次出现在欧洲骑士面前的时候,其威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在一定攻击范围之内,火枪蛋是可以穿透皮甲、布甲的。个别国家产的威力大的枪,铁甲有时甚至也能穿透。
  终于,欧洲凭借其强大的化学知识基础,研制出现了火绳枪。
  事实上,火绳枪与刚才介绍的竹筒型火枪结构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枪上加了一段火绳,在枪膛侧面增加了一个开口,供火绳来点燃火药。由于火这种东西,很难在战场上携带。因此在枪上面挂上一段泡过硝酸钾的麻绳,会像香烟一样缓慢燃烧并点燃火药,使得单兵在战场上持续火力输出成为可能。其装弹方式,仍然没有明显改变,而枪膛由竹子,变成了铁管。不要小看铁管这一进步,因为这标志着冶金技术的极大提升。因为要保证一个几乎正圆的并且绝对平直的枪管,对于工艺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试想一下,假如枪管不直,枪弹将会在枪管弯折处爆炸。其实,对于人口缺乏,小国林立的欧洲,一款无需长时间练习就可以使用,土老帽的文盲也能拿起来就用的武器,是欧洲军事家们一直致力寻找的。而火绳枪,就是这么一款武器。
  然而真正凭借火绳枪改变命运的,则是日本。1575年,织田信长在长筱凭借3000名火绳枪手,击败上万重甲骑兵步兵。成为了改变日本命运的著名战役。
  由于火绳枪需要填装火药和弹丸,然后才能进行射击,因此,在战斗中,填装火药和弹丸的速度,成为了决定火枪手生死的重要因素。在欧洲,平均每3分钟,火绳枪手可以打2发。而织田信长,则创造性的,进行了流水线分工——即三个士兵组成一组,三个人中,喵的最准的担任枪手,剩下两个人,负责装填火药和弹丸。这样一来,提高了装填速度,也提高了准确性。
  1547年,法国人率先开发出了在火绳枪基础上改装的燧发枪,即用火石打火引发火药的枪。原理就是打火机的那个转轮,安装到火枪上。
  随着倭寇使用火绳枪,明朝虽然早就接触过火绳枪,但从未得到重视。直到遇到倭寇,明朝才意识到火绳枪的威力。于是开始大规模仿制,并大批量装备部队。这种枪,叫“鸟铳”。也就是鸟枪换炮的那个鸟枪。然而,中国由于有更加方便的引火方法,于是1635年,中国也产生了火绳枪的魔改版本——燧发枪。
  中国当时的冶炼水平在世界上仍属一流,因此中国枪管制造也是世界一流水准的。具体的办法是,用一大一小两卷精钢长方形钢薄板卷成枪管,然后用钻子,疏通内管壁。这样的枪管,在当时技术水平下,最大程度避免了炸膛。成为当时世界顶级火枪。
  然而随着明帝国的衰亡,清帝国对于冷兵器的盲目迷信(以及要保持对汉人的骑射优势),使得中国在接下来的200年时间里,制枪技术迅速落后,埋下了中国近代各种灾难的伏笔。
  而欧洲,燧发枪一直使用到19世纪。甚至拿破仑时代,用的也都是燧发枪。然而由于当时燧发枪在弹药装填上,依然没有突破,导致欧洲的战争中,枪依然只是作为阵列接近时的辅助远程武器,近战依然是肉搏战。我们可以从各种反应18、19世纪欧洲战争的影视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站着整齐队列的两军士兵,直挺挺的向前走,当对方进入射程之后,站着向对方开火。
  也许你会想,他们傻啊?这么整齐的齐刷刷站在那,挨枪子,这不是找死么?事实上,由于子弹在飞出枪管之后,飞行轨迹并不稳定。用当时的燧发枪,我可以轻松的瞄准对方的头,打爆邻居的蛋蛋,所以,倒不是说他们真不怕死,而是确实命中率有够低。完全不用担心被打中,被打中只是少数情况,而战争最主要的手段,仍是近战冷兵器肉搏。
  肉搏战是需要阵形的。就好像打橄榄球,一群士兵组成一个密集阵列,其力量、冲击力是单个士兵无法阻挡的。而阵列排布,也有利于保证最大限度,减小单兵的缺陷。因为人总是有后背的,长矛也只有一个方向是尖的。因此阵列,可以让士兵最脆弱的部分,敌人打不到,而我方最强韧的部分,展现在对方面前。欧洲的马其顿长枪阵,古罗马的龟甲阵,中国的品字阵、八卦阵等,都是这种团队阵列的具体体现。
  直到线膛枪的出现。
  最早,在枪管内增加膛线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准头,而是为了在装圆形弹丸时能够让弹丸顺利的将空气排出,避免因为弹丸与枪管过分贴合导致枪管里面有气无法排出,弹丸塞不进去的尴尬。枪管越长,子弹射出的准度就越高,速度也就越快,但相对的,士兵的负重就越重,越难以将沉重的钢铁制成的枪管端平瞄准。
  然而,在参考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之后,欧洲的枪械设计师们,需要一种方法来让子弹在飞行的过程当中旋转起来。从而像陀螺一样,拥有一个稳定的转轴,这样就能保持子弹,基本呈一个直线射出。人类最早这样的设计,就是弓箭的箭羽。箭羽其实并不是装饰,而是一种利用羽毛,来让箭在射出去之后,因为空气阻力,而使得箭自发旋转,从而保证箭能够延直线射出。然而枪要考虑到,弹丸后面需要有火药爆燃来推动弹丸。因此枪的子弹不可能设计成带箭羽或者相似结构的尾翼。
  于是,膛线!成为了不二选择!膛线诞生了。但是,膛线依然有技术瓶颈——球形弹丸在往里装的时候,不好往里塞,并且造价比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rifle的意思是线膛枪的意思,而汉语译名来复枪,给人以快速方便装填子弹的意思。实际上二者概念相差甚远。
  既然球形弹丸不好塞,那么别的形状呢?
  1851年,法国人米涅研制了一款新型步枪。事实上,与其说米涅制作了一种新概念枪,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新概念子弹。锥形蛋。
  这种锥形蛋,采用含铅的软质地金属制成。米涅为了方便装填,刻意设计的锥形蛋的直径,略小于枪管的内径。但是这样就会有缝隙,会导致气压泄露,但装填的时候会非常顺滑,这使得子弹推力不足。所以,米涅选择了在高温下会变软的金属——铅合金。在高温作用下,子弹会变成软并膨胀这样,子弹就会像高压锅的橡胶密封圈一样,形成气密结构,使得火药的能量全部用于推送子弹飞出。而旋转膛线的不好塞弹丸的问题,被完美解决。同时,因为子弹在射出时时旋转的,因此,设计精度有了极大提高。并且由于在开枪瞬间的子弹气密结构非常好,使得子弹的射程有了质的提高。
  由于米涅枪产生的时候,滑膛枪以其便宜的价格和较快速的装填速度,仍然占据着欧洲大部分的军队的市场份额,线膛枪高价,装填费力的问题,一直没成为主角。而滑膛枪的子弹不旋转,打出去方向不稳定,很难做到子弹与枪管内径完全贴合,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因此滑膛枪一般的有效射程只有100码(约91米)。而米涅蛋,直接将射程提升至500码(约457米)。
  米涅蛋真正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它的毁灭性射程,敲响了骑兵的丧钟。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拥有极其诡谲的移动速度和冲击力。在距离步兵很近的时候,即便是马匹的蹄子,对步兵也是致命武器。骑兵的冲乱敌军阵形的能力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事家所推崇。然而,米涅线膛枪的超长射程,让骑兵对步兵的冲锋,成为了自杀行为。从此,步兵拥有了与大炮相似的攻击半径。而方阵形的步兵阵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连骑兵都跑不到对方步兵的身边,步兵就更不行了。因此,士兵之间借助群体的体力冲击力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你不可能用身体冲击对方了。因此,战法也就变成了单列或者双列的火枪兵阵列。&
  事实上,这种阵列,依然只是手里有米涅蛋的部队,对抗没有米涅蛋的部队。有米涅蛋的一方基本就是单方面屠杀对方而已。米涅蛋射程远,精度高,换装速度快。
  而米涅蛋,也给大清帝国,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先是太平天国大肆进口米涅来复枪,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屠杀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而当时,清朝的江南江北大营,用的最好的火器,仍然是鸟铳,也就是中国产燧发滑膛枪。二者的悬殊差别,其结果不言而喻。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正在太平天国愈演愈烈的时候,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样,英法联军也使用的米涅枪弹。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这两件大事,直接促使晚清重臣李鸿章对于新式武器的极大重视。对太平天国剿匪的时候,积极聘请洋枪队、积极进行洋务运动。要知道,在亲眼目睹了武器落后造成的士兵的大量无谓伤亡之后,任何心智正常的领导人,都会做出要积极发展武器的想法。
  然而就在米涅枪弹横扫亚美非等各欠发达地区的时候,普鲁士人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枪,后装线膛枪。由于米涅枪,仍旧是从枪口处往枪膛内灌入火药和子弹,装填的速度仍然不理想。一旦对方走到近处,一分钟才能打2-3发的米涅弹枪,依然不敌近战冷兵器。因此,普鲁士人德雷泽于19世纪初的时候,在自己的工坊里研制了后装线膛枪。这一发明随即被普鲁士政府所重视。并秘密发展,直到1849年才公开普鲁士的后装线膛枪。
  后装线膛枪的原理是,不再从枪口灌入火药和子弹。而将弹头、火药用纸包成一个长圆柱形,直径略小于枪膛内径。在装填的时候,直接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包子弹,从枪膛后侧的开口处装入,然后关闭开口,并锁死。开枪时,撞针撞击纸弹壳,产生高温高压,引燃火药,从而击发弹头飞出。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射速快!一分钟可以打出20发子弹。
  纸弹壳的后装线膛枪弹
  凭借快速装填,美国内战和普奥战争的胜利,所有欧洲军事家们都意识到后装线膛枪的快射速,又一次掀起了战争形态的革命。
  然而纸壳弹和后装线膛枪也有它的问题,此时,欧洲的枪弹火药,仍然是传统的黑火药。由于含有木炭,在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油粘在枪管内壁上,而纸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灰烬、焦油和各种脏东西更多,这样一来,在开过几枪之后,枪管内就沾着黑乎乎,黏糊糊的污垢。而打的更多了之后,这些污垢就会多到影响使用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纸透水且容易破。一旦遭遇阴雨天气或者士兵带着子弹掉进水里,被打湿的子弹,基本就废掉了。而破了的话,就会使得撞针在撞击子弹的时候,无法产生压力增高来压燃火药。就会出现抠了扳机,却不开火的现象。更糟的是,破口的子弹在取出的时候,已经被撞针戳破,黑火药会撒落,并会粘在枪膛内的焦油上。造成枪的故障。你这时就必须停止攻击,用小毛刷,来清洗油乎乎,黑漆漆的枪管,清洗干净之前,枪就不能用了。
  在战场上,也许你这一哑火,就可能是丧命的代价。
  于是1836年,法国富勒夏发明了金属底的纸质弹壳。只有金属底是金属的,剩下的弹壳还都是纸。英国很快开发出了全部都是金属弹壳的金属定装弹。
  由于金属弹壳的出现,使得重新装填的自动化,成为了可能。18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让一个善良的医生,见识到了后装线膛枪给美国的年轻人所带来的毁灭性伤害。那个时候,由于枪的装填速度依然保持在一分钟1-3发的慢速装填,而且没有旋转膛线,美国南北战争时,一个部队阵列的火力密度,枪手数量是决定性的。如果枪手越多,打出的子弹密度就越大。这个善良的医生在给众多伤残士兵治疗、送葬之后,决心开发一款永远结束战争的武器——自动装填枪。
  为了保证能实现连续射击和装填,他设计了6个枪管,6个枪管在转动的时候,一根枪管在第一相位开枪,开枪后,枪管在第二相位退子弹壳,然后转到第三相位,装填子弹壳。而枪管的旋转动力和退壳、自动装填的动力,则由使用者匀速旋转摇把实现。子弹用布穿起,上战场之前,把所需的子弹都装好在纺布子弹链上,就完成一切准备。只需要4个操作员,一把这样的机枪,就可以达到每分钟200发的射速。
  这个善良的医生,就是理查德·加特林。而他为了终结战争而发明的加特林机枪,却打开了速射机枪的潘多拉魔盒。
  这样一来,只需要投入少量兵力,就可以对对面一整个连队,实现火力碾压。几个人扫倒一大片人,成为了可能。而当时正在流行的陆军战法——整排士兵齐射的战术,成为了加特林机枪的活祭品。
  然而加特林仍然有他的缺陷——极其笨重,体积巨大,一旦卡壳,拆解维修极其复杂。在战场上,这是致命的。后来的战争中,更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枪手在打仗的时候,情绪高度紧张,往往手摇越来越快,快速手摇,就容易卡壳。而一旦卡壳,就要费劲去修。
  1865年,又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出现了,就是旋转膛线。子弹在枪管内通过与膛线的轻微摩擦使得子弹在射出的时候,枪管施加给了子弹一个自旋转。这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动能,但是可以让子弹近乎笔直的,准确的打到目标上。事实上由于不能准确确定子弹飞出去的方向,从侧面,让军队排排站是一个比较划算的事情:让枪手排排站,有助于增加射击密度,但缺点是容易成为敌人的活靶子。但在那个年代,被射中的几率很低,这才使得当时的军事家们不停的增加枪手的密度,来努力提高射击密度。增加枪手密度的增益远大于被射中的风险。然而旋转膛线的出现,使得被射杀的风险急剧提高。这就为排排站战术敲响了丧钟。
  图为007电影中的经典镜头。摄像头坐在瞄准007的枪中,可以看到圆形的视野和螺旋膛线,而007则在刚刚进入枪的射程视野的时候,就掏枪把威胁他的人干掉了。
  很快,带有螺旋膛线的枪管装备到了各式枪支上,也包括加特林,形成了10管加特林改进型。
  普鲁士人毛瑟兄弟,于1868年,开发出了新型子弹——黄铜弹壳后装弹。黄铜是一种软质金属,完美的解决了子弹密封性不好,透水漏水,子弹尺寸不易确定等问题。时至今日,现代枪用子弹,依然普遍采用黄铜弹壳后装弹。
  而毛瑟兄弟更是为了黄铜后装弹,开发了M1871式步枪。
  由于黄铜弹的优越性能,毛瑟M1871式成为了一款划时代的步枪。洋务派一次购进了2万只M1871。M1871由于采用了黄铜弹,黄铜弹有个优点:就是每一发子弹,都是一样的形状和大小。绝对不会出现大小的区别。而且子弹是硬的。因此就可以设计一种全新的弹簧弹匣,让步枪在开了一枪之后,通过手动,将弹壳抛出,弹簧就可以将硬子弹,推入枪膛,完成装填。于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连续装填的枪。当你使用M1871时,你开一枪之后,不需要从口袋里掏出子弹,塞进枪里,而是扳动枪栓,把弹壳抛出,这样存在弹匣里的第二发子弹通过弹簧力量,自动嵌入枪膛。第一发和第二发开枪的间隔相差不到一秒。由于M1871的弹匣可装8枚子弹,加上枪膛里自己塞入的一枚子弹,他可以连续开9枪之后,再向弹匣内续装子弹。这样就极大的节约了在战场上换装子弹的时间。
  然而,即便是采用了黄铜作为弹壳,黑火药子弹的容易弄脏枪膛,并最终让枪膛被焦油糊住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法国科学家舍恩拜和维埃里无意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火药——无烟火药,完美的解决了黑火药的问题。无烟火药由硝化纤维,稳定剂等材料制成,火药的固体物质,在反映过后,可以100%的转化为气体,无液体产生。并且释放的能量,也比黑火药更大。于是法国军方便秘密开发了无烟火药弹,并为此设计了累贝尔M1886式步枪。
  很快,德国偷到了法国的最新技术。于是德国的路德维希洛伊公司,研制出了德制委员会步枪M88式。但是,这一款枪其实是不成熟的作品,由于德国在偷取法国技术的时候,并没完全掌握无烟火药的性能,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低估了无烟火药的爆炸冲击力,导致枪膛容易爆,很快,出了质量问题的M88式,德国陆军便弃之不用,洛伊公司不得不将全套设计图纸,剩余存货,连蒙带骗的,卖给了中国汉阳兵工厂。由此,M88成为了叱咤中国近代风云50年的汉阳造步枪。成为中国近代的主力国产步枪。  
  与此同时,李鸿章也见识到了加特林机枪的威力。北洋军也大量购置了加特林,当时翻译为格林快炮。虽然加特林价格不菲,但李鸿章深知,甚至比当时欧洲的军事家们都更早的预见到了它的实战价值,这种武器将改变当时陆战的形态。当时的欧洲主流军事家都很鄙视这种无视“武士精神”的卑鄙武器。事实上,“武士道”并非日本的独创,在世界各国的封建文化中广泛存在。而当时,军事界对于加特林对于步兵排排站战术的巨大影响,严重估计不足。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发新的战法以应对这一变化。
  然而,加特林机枪可谓生不逢时,由于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很少有两个可以大量装备的起加特林的大国发生过战争,因此加特林机枪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很快,新一代产品出现了。
  故事发生在1883年,托马斯·爱迪生。对,就是那个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我们在各种课本里的对他的印象是一个穷孩子出身,天资聪慧,百折不挠。然而课本没告诉我们的是,爱迪生也是个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奸诈角色。爱迪生除了逼死特斯拉以外,还逼走了一个天才——马克沁。马克沁原本是做电器的,很快他的新式灯泡成了爱迪生的眼中钉。于是爱迪生用了很多下三滥的手段(爱迪生年轻时候,就是盗窃集团的黑社会小头头),逼迫马克沁卖掉了在美国的公司,远赴英国。到了英国,马克沁很快发现,研究新式枪械,可以赚大钱,于是他洞察到了速射武器的广阔前景,决心开发一款全自动装填的速射枪。
  如果要实现自动装填,就需要一个动力,来完成枪械的脱壳,装填。加特林机枪的动力,就是操作者手摇。而这也就限制了装填的速度。马克沁在美国产的春田式步枪的巨大后坐力上寻到了灵感。反正后坐力也不需要,干脆就利用起来,于是,一款利用子弹发射的后座力,实现枪膛抛壳,装填的全自动机枪——马克沁机枪诞生了。
  马克沁机枪不再采用笨重的多个枪管,而采用单一枪管。瞬间完成装填、开枪的动作,可以达到1分钟600发。然而一个以前意想不到问题出现了:以前由于射速很低,火药爆燃的温度会通过金属枪管迅速散去,不会影响使用,甚至加特林机枪由于用了多个枪管,枪管温度这个问题也不影响使用。但面对每分钟600发的射速,一根枪管的马克沁机枪,枪管温度直接上千摄氏度。随着温度上升,金属枪管也会逐渐变软,并最终无法支撑火药爆燃的巨大冲击力而炸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沁为他的机枪,安装了一个水箱包在枪管上,在开枪之前,水箱里灌满凉水。如果水烧开了,烧干了,就再往水箱里灌水,就可以不停的达到冷却效果。
  面对这种新式武器,除了枪迷德皇威廉二世大量购买,世界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觉得这种枪性价比略低。因为片面追求高射速,虽然可以获得绝对的火力压制,但是子弹消耗量也严重拷问着各国的钱包。包括李鸿章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没有大量购置马克沁。
  1894年,甲午战争,洋务派购买的大量装备,大到我们经常在研究甲午战争时听到的铁甲舰,致远号、定远号。小到毛瑟M1871和十管加特林(也就是格林快炮)大量已经列装到中国的前线部队上。虽然由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失当(临阵脱逃,都已经不是用“失当”来形容的了),密码电文被破译,等原因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全面溃败,但是中国军队的基础武器,实际上是比日本的要强的。在平壤作战时,中国部队的M1871的拥有五法子弹弹匣的步枪,和拥有速射火力覆盖的加特林。并造成了日本陆军的重大损失。而日本陆军步兵,当时只是配备了单发的村田十三式和村田十八式。
  虽然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实际上,这场胜利日本那些亲自指挥战争的人和对甲午真相了解的职业军人也都能意识到,这场胜利其实赢得很侥幸。并且也从战争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日本由此开始重视速射枪以及连发枪对于防御作战的重要作用。
  就在马克沁机枪在欧洲热卖的时候,法国人开始研究如何仿制速射机枪。由于马克沁申请了关于机枪的一些关键技术的专利。法国人不得不开发出绕开最简便的设计,终于法国人也设计出了一款法制重机枪,霍奇基斯重机枪。为避免枪管过热,霍奇基斯采用金属散热片。在枪管外加设,以增加金属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然而这种办法终究不能与水冷的效率相比,在开很多枪之后,枪管依然会过热。于是,霍奇基斯采用了可替换的枪头。通过简单的锁扣,在使用者觉得枪管过热的时候,将枪管拆下,换上备用枪管。把热枪管放到一边去晾。即便如此,霍奇基斯的枪管,也需要比较高的冶金技术,对于重工业实力差的国家而言,霍奇基斯的枪管,是无法制造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机枪的对决,发生在了遥远的东方。1904年的日俄战争。双方实际上都采用了老式的战法,但配备了新式的武器——重机枪。双方在阵地战过程中,进攻一方往往损失惨重。双方都付出了伤亡20万人的惨重代价。事实上,日俄战争一役,就已经暴露出以前的滑膛枪,线膛枪时代的集群冲锋已经在重机枪面前毫无意义了。但是,远在欧洲的军事家们,并不是特别关注日俄战争。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血腥的战争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协约国双方都采用了重机枪,而进攻方式却仍然是步兵集群冲锋。这样,成群的步兵,成了重机枪的活靶子。索姆河等战役,一天一战就打掉6万人屡见不鲜。战壕两侧,尸体堆积如山。为了打破僵局,化学武器发明了。为了让对方无法在自己的战壕内固守,因此丢过去一个化学烟雾弹,可以成片杀伤对方战壕内的敌人。英国人则研制出了坦克。利用厚重的钢板作装甲,这样任何机枪、步枪,都无法对其造成伤害。而步兵,就可以跟在坦克身后,快速突防对方的战线。
  当己方人员冲入对方的战壕时,需要一种快速的火力来消灭身边一切敌人。因此沉重的重机枪无法完成任务。一开始,很多德国突击队的士兵都携带小的毛瑟手枪,虽然轻便,但火力不够猛。美制汤普森冲锋枪和德制MP-18应运而生。它采用短小但威力大的手枪弹,枪管短小,枪身轻便,适合单兵携带,并如同机枪一样,拥有自动装填的快速速射能力。
  在拥有螺旋膛线的枪当中,枪管越长,子弹在枪管内与螺旋线摩擦的时间就越长,射出的子弹就转速越高。但火药所提供的动能有限,自转速度越高,相应的它发射速度就会降低。速度降低的直接影响,就是射程变短。而如果降低枪管的长度,那么子弹初速度就大,威力大,射程远,但是自转速度慢的话,准头就差。于是汤普森冲锋枪和MP-18为了减少重量和体积以适应单兵携带,很短的枪管,就意味着准头很差,射程也不远。但是,当你冲进敌人战壕的时候,你也不需要500米的射程和多高的准头。你的敌人都是和你只有几米远的敌人,一发子弹干不掉,你还可以多给他几发。
  原本,汤普森是歀极优秀的枪,但倒霉在它开发出来的时候,一战快结束了。生不逢时。反而被美国黑帮、中国的军阀大肆购买,并仿制。而德制MP-18被英法销毁。
  由一战的惨烈血腥和大量步兵无意义的冲锋死亡,催使着全世界的军事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在新舞器的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法国的军事家们,认为既然重机枪拥有横扫一切的力量,那么,最佳的进攻,就是防守。倘若我能布置好防线,那么敌人来多少,我就能干掉多少。
  由于一战中法国获胜,日本开始向法国学习军事科学与技术。法制霍奇基斯等装备都被日本所推崇。法国的军事思想,也指导着日本军事思想。与法国强大的国力不同,日本相对来讲,并不能像法国那样肆意的挥霍子弹。有限的资源,迫使日本必须少用火力压制,这比较浪费子弹,而更需要强调每个士兵的枪法。因此,日本在一战之后,倾向于将枪管做长,这样使得子弹射出时,能够更稳定,打的更准,再配以对士兵强法的训练,并且加强近战拼刺刀的肉搏训练,最大程度的减少弹药的不必要的浪费。长枪管正好配合刺刀,成为了一件长兵器。
  这是暗堡林立的法国马奇诺防线内部,在二战西线战斗开始前,法国人对此寄予厚望。但却被德国人绕后,不攻自破了。
  于是我们看到日本这个阶段的武器,都朝着越来越长的方向发展。要不是日本步兵的身高所限,日本的枪还可以做的更长。但长枪管就意味着更沉重的重量,这对于长途奔袭是不利的。但对于日本,倾向于如法国一样进行阵地战的影响,长途奔袭,并不是日本军队的主要战法。因为此时世界主流的军事思想,是防守是最好的进攻。然而,同时期的欧洲军事家们,都认为,过分精密的瞄准和指望士兵的枪法是不现实的。因为你不可能指望所有士兵都是神枪手,他们当中的90%以上,都只是拿着枪对着敌人的方向乱打。既然士兵都不怎么瞄准,设计那么高的精度,提高枪管长度,枪体重量,就没那个必要了。
  日本陆军制式步枪——三八大盖
  然而德国人想到的破解之法,这在当时是非主流的战法:在当时,坦克只是掩护步兵冲锋对方阵地的辅助工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其视为主战兵器,坦克只是步兵的挡箭牌而已。在纳粹的坚强领导下,德国逐渐突破了英法的制裁,成为了军事正常国家,也根据一战的教训,开发出了速度更快,火力更猛的坦克和装甲车。为了能解决掉困扰一战军事家们的大型火力密集的防线,德国的古德里安提出了闪电战理论。利用机械化的装甲部队的高速度,高防御力,高攻击性,迅速突击一点,然后实现大军团快速穿插绕后包围,迅速占领对方军事、交通、战略要地,不从正面进攻对方的防线,而选择从一点突破绕后包围,这样防线最强的正面根本就不会发挥作用。防线守军没有了粮食和弹药补给,也就不战而降了。
  由于坦克的主炮换装慢,威力大,所以,除了主炮以外,德军坦克还装备了MP-38式冲锋枪,用来作为坦克的近距离扫清近处少量步兵的武器。这样一来,德国的坦克就远近火力搭配,攻守兼备了。再加上德国空军轰炸机的技术领先优势,德国可以先对敌人重要目标进行轰炸,瘫痪对方的电力、桥梁、工厂、碉堡、阵地防线、兵营、机场等重要设施,然后用无敌的坦克进行穿插,在敌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完成对敌人军团的分割包围。
  这种全新的战法与思想,在二战一开始的时候,可谓是完全出乎所有主流军事家的想法。从一战以来的所有战法,在德军面前,全都无效了。这也导致了法国在面对德国的进攻时,所显出的彻底的无力感。事实上虽然法国当时国力不如德国,但工业实力其实相差也不多。而整个法国战线,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全线崩溃,就是新旧两种战法碰撞的必然结果。
  而在遥远的中国,工业实力的差距使得中国(正规军,即国民党政府军)无法生产法式霍奇基斯重机枪的合金枪管,重机枪只能采用马克沁的仿制版本。冲锋枪则选择了造价便宜,性价比高的捷克CZ-26式轻机枪。而步枪,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各地零散的军工厂之间的武器口径不统一,各地军工厂制造的步枪也五花八门,但主要的,有中正式、毛瑟1971,和汉阳造(仿制德国M88式)等。各国军也都配备不同来源的汤普森冲锋枪、MP-18等德制或者仿制枪。但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思想,则是完全由欧洲各主流军事学家而来。因为国民党的军事指挥的中坚人才,大都是日本、欧洲军校毕业。事实上,国民党的部队的战法,与欧洲主流战法没有区别。第五次反围剿时,其实也仍是采用阵地战步步推进,甚至到抗战爆发时,固守上海、南京、长沙等地的保卫战,基本都采取了当时欧洲的主流军事思想。
  我曾经认识过一名国民党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说他当时算是国民党比较普通的装备:一杆步枪(他没说型号),30发子弹(一般在战场上,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打出这么多子弹的。大部分人30发没打完就死了。如果你有幸打完了,你可以从牺牲的战友的尸体上找更多子弹。实际上30发妥妥够用),一柄大刀,2枚手榴弹。
  然而,物资条件更为匮乏的土共军队,却在与国民党和日本人的长期斗争和巨大损失当中,逐渐也摸索出了类似于德国的战法。即通过长途奔袭,避免正面团战,而选择敌人薄弱处,集中优势火力,扑杀一点,然后迅速撤退。这种战术对于士兵的长途奔跑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但也是最省钱,最省弹药的战术,也最有效的打击阵地战的守军。
  这个时候,技术世界所有的军事指挥者都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成排站的士兵已经毫无意义了,因此,士兵分散站立则有助于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存活率。
  就在二战打响的时候,人们惊叹于德国装备精良,武器先进,战术灵活的同时,也意识到武器生产时的一个重要问题:生产的容易性。
  由于前线大量的士兵消耗和武器消耗,使得武器生产必须快速,简单。维修容易,子弹能够互相通用,零件能互相通用,且不容易坏的武器。
  日本早在二战开始之前,在与中国人在东北的战斗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日本开发了三八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和大正十一式(俗称歪把子)。考虑到日军未来主要在交通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的远东战场使用枪械,因此为了对抗中国北方的风沙、南方的潮气以及东南亚的泥和雨水。日本人设计了装子弹的地方有一个大铁盖,以防止沙子、水、泥的进入。大大降低了枪的卡壳率。而为了保证能够让步枪的子弹(为减轻重量,一般冲锋枪都采用更小的手枪弹,这样整个枪的大小都能因为小型号的子弹而缩减体积和重量)可以放进机枪的弹匣中,日本开发了大正十一式,但特殊的装弹装置,使得整个枪的质量重心偏左,这使得快速射击时,枪会逐渐往左倒,于是士兵必须为其施加一个向右的力,才能保证枪的稳定。于是,歪把子实际上是一挺不怎么实用的枪械。以至于日本士兵更喜欢从中国缴获的捷克产CZ-26。  
  捷克产CZ-26轻机枪
  但是对于装备极为缺乏的中国军队,经常缴获的歪把子也是不得不用的武器,甚至一度使用到了朝鲜战争。
  就在法国在二战中彻底溃败,英国不得不跟美国紧急签署合同,租赁旧军舰和购买大量的汤普森。由于汤普森机枪一挺要200刀(那个时候的200刀是非常贵的)即便是因为二战而大幅增产,成本降低,也十分昂贵,对于已经被德国炸的千疮百孔的英国,汤普森的高造价已不可承受。过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和过大的材料消耗,对于战时的国家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于是生产枪的方式逐渐改为简单快速的冲压钢板,并且,武器设计也逐渐简化零件,这样在战场上,如果自己的武器坏了,就可以从废弃的武器上取得自己需要的零件,并对武器进行快速维修。
  于是英国开发了斯登冲锋枪,德国开发了MP-40,MG-42式,苏联开发了波波莎。  
  德制MP-40
  苏制波波莎
  这几款枪,都采用了冲压材料,生产速度快,用料节省,最大限度避免浇筑、焊接等费时费力费钱的生产方法,简化零件数,使得前线士兵容易保养维修。
  就在德军在欧洲的平原地形上,用大军团穿插战术所向披靡时,遇到了一座背靠着河流的城市——斯大林格勒。由于斯大林格勒背后的河流,导致德军无法使用引以为傲的钳形攻势包围城市,在面对拥挤的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时,重型坦克转身不便,苏联人往往藏在瓦砾中,当德军走到离苏军很近的时候,才会发现敌人,德国的冲锋枪便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狙击枪。狙击枪是一种极致追求准确性和射程的变态武器。由于它的设计理念追求的是在尽量远的距离射杀敌人,因此枪管长,也不设置速射装置(因为在速射过程中,一定会有后坐力,让枪抖动,肯定就打不准了)。狙击枪讲究远远的一击致命。而冲锋枪的100-200m的短射程的武器,当士兵没看到敌人在哪的时候,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最初实际上也没有专门的狙击枪,而是由相对射击比较稳定的步枪而来。而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面对的狙击枪,是早在1891年就已问世的莫辛纳甘M1891。
  瓦西里·扎伊采夫和他的莫辛纳甘M1891
  实际上,苏联并不是狙击枪作战的首创者,而是狙击枪作战的受害者。1939年11月,苏联为了拓展战略缓冲区,而武力进攻芬兰。在寒带针叶林的环境下,掩体众多,缺乏平原。苏联的大军团完全无法发挥团体作战优势,反而被小分队的芬兰军队,用狙击枪和轻便冲锋枪打的损失惨重。从此,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利用狙击枪来游击打击对方的有生力量的战术被苏联掌握。并被成功移植到斯大林格勒。其中苏联狙王瓦西里·扎伊采夫更是留下了击毙包括德国狙王科宁斯在内的250多人而名垂史册。甚至人气游戏dota当中的狙击手这一英雄的名字,就是扎伊采夫。
  在二战末期,随着各国士兵的战斗经验的增长,一个重要概念被提了出来:
  一般来说,冲锋枪的射程都在150m以内,而步枪的射程一般都在400m,而狙击枪可以达到600m甚至更高,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空档:150m至400m的范围内,有没有一款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快速射击,并且准头比较高的武器呢?事实上,这个空档急需填补,因为前线的士兵,80%的战斗以上都是发生在敌我双方相距150-400m这个范围内的。
  于是,德国的冲锋枪设计大湿雨果·施麦色于1844年开发出了STG-44突击步枪。集合了中等火力,轻便速射,准头比较好的特点。但是这支枪在完全发挥更大作用之前,二战就以德国的战败而告终。
  远在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对决了八年,双方都在以非常薄弱的工业基础(日本工业基础比中国强很多,但和欧美比,九牛一毛),进行着殊死搏斗。国民党军作为正规军,武器装备更好,但是战术更加古板,兵员素质相对也比较低。日军兵员训练更加严格,日本崇尚枪法和肉搏战的作风在实际作战中,其实优势非常明显。日本的长枪在中国的广袤平原上,不论是远距离枪战,还是近距离搏斗,都有很大优势。日军用三八大盖加刺刀,总长度达到1米6。远比中国的大刀要长。在比较宽阔的地方近战,越是长形的武器,往往更占据优势。而平均起来,日军的近战攻击力因为训练的更严格,也比中国普通士兵要强很多。所以,像某些抗日神剧里所描绘的一个中国女侠,用弓箭单挑几十个日本兵的情况,基本是扯淡。请各位不要相信抗日神剧里,一个中国兵,能够像黑客帝国里李维斯一样躲开枪林弹雨,然后回身几枪,干掉一片鬼子。纯属扯淡。事实上,倘若不清晰的认识到当初抗日战争有多艰难的人,也就认识不到历史的真相。中国当时在武器弹药,士兵训练严重不足,并且武器种类繁多,子弹口径各异的情况下,能做的,也仅仅是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虽然也有山西的使刀名家,发明了用大刀近战的简单实用的5、6招,用来教授广大士兵,但仍然没能改变1比十几的敌我伤亡率。
  国民党的装备尚且如此,土共的装备更是差劲。自制枪弹需要大量金属材料。对于工业基础为0的游击区而言,偷铁轨,拔电线杆还有更加实际的用处——炼铁和炼铜。甚至在打仗之后,土共都会组织人们去打扫战场,把用剩下的弹壳捡回来,从新再制成新的子弹。枪管用的铁是轨道钢,实际上轨道钢的硬度耐热性,用来做枪是不合格的。但是没办法,总比没有强。而火药,则是乡亲们懂得如何熬制炸药的几个村民,在自家农村的大铁锅里,熬制,晒干。从黑火药到硝基炸药各种类都不同,做成枪弹药或者炸药包。
  正因为土共装备差,所以缴获来的武器就显得弥足珍贵。不管多难使,也比自己造出来的可靠。见识过那个年代,因为武器装备不行,而见到成排成排的战友倒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的人,就会深刻明白,工业可以挽救多少本不该送命的战友的。所以建国后,中国的这帮领导人,都深刻的知道,军工重工不行,由此带来的战场上生命的重大损失,他们无不对此痛心疾首。再苦再穷,也要发展出独立的军工体系。
  中国在抗战中,倒也不是完全没长进,土共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游击战的战术和经验。事实上,土共和纳粹德国的军事思想,都是针对法国-日本的阵地战思想而衍生的战略思想。都强调集中力量,避其锋芒,攻击对方最柔软的弱点。而中国的游击战,更像是在没有大量装甲部队的情况下,步兵的闪电战。这也就是为什么,林彪能够准确预测德国会通过何种方式击败法国的原因。倘若给土共同样的武器装备。土共也会按照纳粹德国的战术进攻。而这种战法,恰恰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法。
  用这种灵活的,充分挖掘士兵的奔跑能力,集中非常有限的资源,以及战场主帅的提前预判和指挥能力的打法,在解放战争中,展现出巨大威力。国共作战初期,土共就利用这些战斗经验,巧妙的与国民党周旋,并削弱对方。
  但是,土共在攻坚的时候,是没办法用游击战来占领城市的。而是要面对完善的防御工事,以及敌人密集的防御火力。很多很实用的战术,比如倒三角冲锋,挖交通壕等。
  倒三角冲锋,是一种分散站位的做法。兼顾每个单兵之间火力可以互相掩护,并且遇到对方重机枪火力扫射时,稀疏的站位避免大坨人马成为对方的活靶子。
  交通壕战术,主要是应对攻克防御工事严密的敌人目标。一般在夜里,悄悄的向敌军阵地挖半个人多点那么高的交通壕。站在交通壕里,敌人的枪弹无法打到自己,士兵也可以从容的顺着交通壕,冲到离敌人非常近的位置。即使敌人用火炮或者飞机轰炸,炸弹落入交通壕爆炸的几率比较低,即便真的落到交通壕内,工兵随时可以再把交通壕挖通。这样交通壕就可以掩护步兵冲到距离敌人碉堡几米远的地方,
  这些对阵国民党的行之有效的战术,又被照搬到了朝鲜战场,事实上,当时的美军的装备,并不能比解放军的技术水平甩开太大的档次。美军使用的步枪、冲锋枪、机枪,轰炸机,坦克,火炮等,其所谓比中国的装备好,也不过就是人机性能更佳、弹药更充足,每个师团好装备更多而已。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这样的典型。由于害怕与志愿军近距离作战,美军采用了素以浪费子弹著称的指挥官詹姆斯·范佛利特。范佛利特的思路很明确,既然美国掏得起钱,那就用炮弹把上甘岭的志愿军消耗干净,再进行近距离冲锋作战。由此,交通壕战术、分散站位等战术,使得在此战当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损失。
  中国绝不是靠人海战术胜利的,事实上人海战术是打不过美军的。而是通过几十年战斗经验的累积,战术思想的淬炼,战争武器的优化最终使得中国逼着联合国,坐到了谈判桌前,签署停火协议。  
  这也让世界其他的不发达国家看到了凭借有限的资源和武器,能与世界强权战斗,并能赢得可能性。这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掀起了20世界的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潮流。
  就在二战结束的时候,苏联的一个战士卡拉什尼科夫,直面了德国的STG-44式,这种枪给了卡拉什尼科夫以深刻印象。于是,卡拉什尼科夫根据这一款突击步枪,设计了一款新的突击步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什尼科夫AK-47。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
  AK-47是一款极其便宜的枪,结构简单大气,易于替换维修,轻便且威力大,操作简单。任何一个新手,只要5分钟就能掌握其基本操作。当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枪身比较轻,所用的7.62mm口径的苏制M1943弹火力猛,所以在射击的时候抖动比较厉害。不易瞄准。事实上,大部分新手、非职业士兵,都喜欢用AK-47j就因为操作简单。速射能力可以弥补枪法差的缺陷。
  真正让这款枪威震天下是在越南战争的时候,当时美国的M-14式突击步枪遭遇了苏制AK-47.由于越南的高温高湿,沼泽雨林的地貌,极大考验着枪械的防尘防泥沙防水功效。AK-47可靠性远比一进沙子就卡壳的M-14要好得多。由于AK-47的可靠性,很多美国兵纷纷丢掉了自己的M-14而努力设法从越共手里拿抢一把AK-47。由于太好使了,故障相对少,即使出了故障也好修。加之全部采用便宜的冲压件,以至于有个电影《战争之王》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一个军火贩子,AK-47论斤卖,是中东冲突地区最畅销的武器。
  由此,北约开始了枪械、子弹的标准重设定。一般来说,子弹口径越大,火药量就越大,那么威力就越强。如果是一发8mm的枪弹和7mm的枪弹,同时击中同一个人。8mm造成的伤害将远远超过7mm的。当子弹口径比较大,冲击力强的时候,即便是打中你的手,冲击力也可轻易地将你的肩膀,连同半个身子扯下来。必死无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枪战游戏中,有的枪可以一击毙命,不论打到了哪,都一枪毙命,实际上,游戏这么设定是没错的。反过来说,倘若子弹口径小,那么威力就小,但优点是节省材料和造价,再有就是减少抖动,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于是子弹口径的决策就是一个平衡:如果口径大,则威力大,保证一枪毙命,如果口径小,则打的准,也省钱。
  因此北约设定了北约NATO制式子弹。所有北约成员国在生产武器和但要供应上,都要使用标准制式子弹。确保一种子弹,可以用在所有种类的枪上。这样一来,所有北约国家产的所有型号的枪,都可以用同一款子弹,避免了在战场上,还要区分子弹口径,抱着枪找子弹,或者抱着子弹找枪的尴尬。
  具体哪种口径的子弹最好,实际上没有定论,完全取决于枪手实际需要和个人喜好。一般新手都喜欢大口径,稳定性差,射速高的,操作简单的。比如AK-47。特种兵则喜欢口径小,稳定性好的子弹,因为他们有时要解救人质,如果武器打的不太准,往往造成人质损伤。一般像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国,军事训练相对完善,士兵练习枪法的时间长的,一般倾向于采用小口径,节省材料的同时,最大发挥枪手的准度。而战乱的小国穷国,没可能让士兵长期训练的,一般采用简单粗暴的武器。
  顺便一提的是,NATO的制式子弹口径有3种:5.56mm,7.62mm,12.7mm。中国的制式子弹主要有国产5.8mm(这个5.8mm据说是国内的工程师精密实验测算各种口径的子弹,认为5.8-6.0mm的口径,能实现威力和稳定性的最契合范围,因此采用用料最小的5.8mm,但实战性能如何,还有待大的战争检验),7.62mm俄系托卡列夫弹(以前苏联援助中国打朝鲜战争时提供的波波莎用的即是此弹,后来此型号冲锋枪生产线引入中国,故成为中国的一种制式子弹)同时,中国也生产NATO制式子弹。
  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告诉大家,历史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操纵现在的学问——政治军事,也同样没这么简单。我们的历史书,总喜欢讲一遍天下诸侯将相的兴亡沉浮,却往往忽略影响战争的很多细节的因素。这是我们中国学历史的人的一个盲区。如果不深入这个盲区,就会拍出抗日神剧那样的笑话。我相信,真正跟日本鬼子打过的老兵们,见到抗日神剧的夸张剧情,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当时打鬼子,真的很难。不然也不会打了八年,最后还是美国人把鬼子打投降了。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复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深刻的了解历史,而只是把历史当作一个童话,一个故事来读,不了解当时人们的无可奈何,不了解其中的技术原理,只能让我们的后代重复前人犯下的错误。我们经常对日本人这么说,实际上,我们自己也需要这样做。
  杜绝文理科撕逼,有那个功夫,文科生多学学理工知识,理工学生多学学文史哲。汉朝的时候,儒家独尊,但是内生两派:古文派和今文派,原本只是学术冲突,演化为朝政上两派对立。20世纪,原本只是为了追求幸福社会的两种理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却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谁说理论撕逼不会造成恶果?其实讨论姓资还是姓社,原本就是很无聊的问题,中国能够在现在,从国家层面上,已经认识到姓资姓社完全就是无用的撕逼,好好搞经济科技文化才是正途。这才有了改革开放30年。
  原文链接:
我的更多文章:
( 16:48:36)( 19:28:32)( 17:33:14)( 19:15:43)( 18:46:45)( 18:37:41)( 19:20:56)( 19:20:54)( 08:13:52)( 19:01:5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折纸可以发子弹的纸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