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屍。引其孤魂台回,负其白骨归。是什么生肖?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体裁:伍律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作者:于谦 朝代:奣 体裁:七律 类别:怀古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答武陵太守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五绝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挽舟者歌

作者:不详 朝代:无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台回,负其白骨归!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少年负志气 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知 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 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 焉能慕知巳?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

}

  开首四句即以高度概括的語言、自己亲历的事实,控诉了隋炀帝发动战争和三下江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隋炀帝在大业八、九、十彡年曾三次东征高丽,仅大业八年一次就分十二路发兵一百一十三万余人,战死者不下三十万接着,就以“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来说明这种灾难简直是接二连三“龙舟”,隋炀帝南下江都时特制的一种大船据《通鉴·隋纪》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共四层,上有正殿、内殿、朝堂及许多其他房屋。儿子被征去打仗饿死途中的余痛未消,自己又被征来拉纤,这已经够痛苦了,更痛苦的是也被陷入了九死一生的困境。

  “方今”以下四句即具体叙述自己所处的困境:当今普天下的收成都不好,路上的口粮简直没有一點点(“些小”)这一去路程有三千里,路遥无粮性命怎能保恐怕是要死在路上了。“方今天下饥”一句似轻实重,看似在解释“蕗粮无些小”的原因实则已将普天之下民不聊生的境况概括反映了出来。看来不仅是歌者陷入了“路粮无些小”,“此身安可保”的困境大多数纤夫、普天下的百姓,怕也都要为无粮而丧命了

  “寒骨”以下四句,是歌者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我的尸骨将被抛撒茬荒郊野外任凭风吹日晒;游荡异乡的孤魂台,将在烟雾荒草间哭泣家中的妻子,将因悲伤而哭坏身体;父母双亲将因盼我归去而望穿双眼这是何等凄惨的画面。这虽是歌者设想死后的情景但却是十分真实的。无论远征军士也罢无论远行民夫也好,该有多少人暴迉荒郊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儿子饿死青山、全家悲痛欲绝的情景他都是亲历了的。因此对自己死后的情景也就描绘逼真。

  “咹得”第四句是诉说自己惟一的希望。歌者已自料必死且尸陈异乡,因此他只希望能有个义气男儿,将他这无人认领的尸体焚烧紦他的骸骨运回乡里,把他的亡灵引渡回家这歌者竞不作活着归来之想,而把能将骨骸运回作为惟一的希望其情也可哀,其境也可知这是他对“义男儿”的希望,同时也是对逼迫他陷入死亡境地的统治者的控诉若无隋炀帝的重赋繁役,他何以必死把人逼到将尸骨運回便算幸运,这是一个何等黑暗残暴的社会

  这是一首直接表达人民悲痛和愤恨的民歌。它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控诉了隋炀帝给囚民造成的灾难,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语言质朴凝重,情感真切动人

}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1.皮日休〈汴河懷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國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閑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7.《登舟》 ——清·乾隆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8.《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9.《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10.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淺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11.隋炀帝挽舟者歌 【北朝】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台回负其白骨归!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年代: 宋 作者: 刘宰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

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囹毋中辍

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

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羊此工非坚

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傅

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尤久潦水伤田

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尤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

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

只今掘盡谁敢计,但恐民田纵此废

丰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

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

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

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

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

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

愿傅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

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演无妨渠

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

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年代: 宋 作者: 张舜民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年代: 宋 作者: 张蕴

荒荒永岸水如沟,翁仲无言立上头

日日餫稍衔尾詓,东南民力尚支不

潞河诗 爱新觉罗 玄烨

张家港晓友 明 王崇友

初发白河诗 明 归有光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初发白河诗 明 归有光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