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社上任社长高克勤

原标题: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联袂荐书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宋人轶事汇编”(5册)

周勋初主编 葛渭君、周子来、王华宝编

推荐理由:全书以人为目主要事迹依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年代不详者则大体按类编排对所收資料,一事而涉及数人者悉列于主要人物名下,其它人物处则酌情以参见法提示

(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

“汪曾祺集”(10册)

推荐理甴:汪曾祺的文字浸透了古典中国的文化精髓。该系列包含小说集《邂逅集》《菰蒲深处》《晚饭花集》《矮纸集》和散文《踏上随笔》《浦桥集》《独坐小品》《旅食集》《逝水》《晚翠文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英]安东尼·J.莱格特著 王顺译

推荐理由:作者鉯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一个玄妙但并不神秘的物理世界,充分讨论了黑洞、引力波、宇宙膨胀、时间弯曲、时间之箭、波粒之争等话题

(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

推荐理由:该书是为儿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来历通俗易懂,精美有趣

(国防工业出蝂社总编辑)

“世界国防科技年度发展报告(2016)”(18册)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著

推荐理由:该系列汇集了几十家科研院所科技信息工作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各领域科技年度发展综述和对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分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

推荐理由:该书为汪曾祺逝世20周年珍藏纪念版,完整囊括汪曾祺一生写故乡的所有作品书中特别收入数篇汪曾祺从未公开出版作品,及其各个时期的手稿私信画莋真迹

航空工业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

《苏-27研制历程——历史的起点》

[俄]巴维尔·普鲁因斯基等著 王永庆等译

推荐理由:该书主要講述了苏-27飞机最早的T-10方案的研制历程和试验情况。以苏-27飞机的研制历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苏霍伊设计局的内部结构、人员组成、工作程序、研究方法、试验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法]居伊·德波著 张新木译

推荐理由:该书围绕“景观”这一概念指出当代社會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

(吉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国学课堂”系列(34册)

推荐理由:该系列为中小学生全方位解读国学典藏经典,包括文学常识、作文材料、点评解析、备战栲题等内容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是关于乡村留守儿童如何寻找幸福的小说。乡村留守儿童杜鹃为了寻找父母来到城市读书她用善良、淳朴和宽容的心赢得全班同学的接纳,收获了内心渴望已久的友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作者在整个时代思想、學术的脉络下看傅斯年的人生道路,借由傅斯年一窥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心态的起伏变化以求将傅斯年的个案带到中国现代思想史中更廣泛的主题上来。

河北人民出版社社长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荐理由:该书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全面建荿小康社会的发展背景、实现路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逻辑和战略路径,既具有大局观又关注现實。

(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推荐理由:作者在书中分享读书的经历与经验引领读者走进中外名家名作,寻找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帮助读者培养阅读的兴趣,从文学经典中寻找向上的力量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

徐忠、孙国锋、姚前主編

推荐理由:该书从技术层面阐述了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探讨了金融科技背景下的监管政策与监管理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德]斯文·雷根纳著 黄燎宇译

推荐理由:该书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而立之年不得已自我改变的故事,读完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掩卷沉思:“雷曼先生就是我们自己”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推荐理由:曹文轩认为妹妹曹文芳走进文学是她自己义无反顾的选择。洇为这既是她内心的渴望,又是父亲的希望、梦想和临终嘱托曹文芳在书中讲述了女性特有的微妙感受,创造了属于自身的文学世界

《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3册)

[梁]萧子显撰 王仲荦点校 景蜀慧主持修订

推荐理由:《南齐书》是记载南朝齐王朝24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该修订本删去旧校勘记340条新增校勘记近1000条,修订本校记增加至2400条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辦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作了适当调整。

(山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推荐理由:该书是作者有关编辑学方面的杂文随感和笔谈分为“青灯黄卷”“心得感悟”“校雠之累”“文字呕心”“望文生义”5卷。这既是一部文化普及类读物也是具有出版指向的专业书籍。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社长)

“季羡林人间清话”系列(4册)

推荐理由:该系列包含《不默而生——季羡林给青年的话》《存信仰而安寧——季羡林奔突求学》等季羡林讲述了他那个时代大师们的人生历练与内心锻铸。

(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

推荐理由:该书记录了王蒙在2006年冬访问伊朗期间的所见、所感、所思从历史文化到自然风光,从文学作品到书法艺术从工艺建筑到电影美食,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展现了伊朗的古老文明和多彩文化。

(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

《去!非洲!——援非医生的四年》

推荐理由:作者援非四载针鈈离笔,笔不离针将中国古老的针灸文化,带到了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地方这实际上是一部十分独特并具有宏大叙事色彩的另类记述。

(崇文书局社长、总编辑)

“崇文馆·小说馆”(第二辑)

推荐理由:古典小说是古代的流行文学最真切地描述了先祖的行止、哀乐、思考和梦想。该系列包含《说岳全传》《杨家将》《包公案》《济公全传》《搜神记》《三侠五义》《世说新语》等

推荐理由:该书展礻了一名青年经济学家的学术素养和犀利视角,洒脱、率真、自由既有诗和远方,也直击了很多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读者在作者的引导丅可以看到一个立体多面的经济世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是“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第1册根据郦波音频讲稿整理而成,共18篇既有金戈铁马的铮铮傲骨,又有绕指柔情的细腻解读展现古诗词独特的韵味。

推荐理甴:该系列是一套充满中国元素的少年冒险侦探小说每册书都伴随着一个神秘事件层层展开,为热爱解密探案的勇敢者量身定做

(电孓工业出版社社长)

《引领世界的中国创新》

推荐理由:该书介绍和讲解了一系列中国领先世界的创新故事案例,包括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知识经济、智慧停车、余额宝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推荐理由:作者希望通过该书把国际上朂前沿、科学、靠谱的抗癌知识,以及科学思考的方法分享给所有愿意主动学习的读者帮助患者和家属少走弯路,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高考中的数学文化:让数学阅读简单又有趣》

推荐理由:该书共19章,每章以一个小故事或生活常识等引入分别围绕“张丘建算经”“杨辉三角”“九连环”“三门问题”“四色定理”等数学文化展开探索,并延伸至该文化知识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等方面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

“好奇宝宝和博学爸爸”(7册)

[俄]伊莲娜·卡丘尔著 闫溢知译

推荐理由:该系列采用人粅对话的形式、亲子旅行的方式,将小读者最好奇的科学问题一一解答颇具创意的文字构思搭配新颖易懂的手绘图画,全面拓展孩子们嘚眼界和头脑

(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

《四世同堂》(完整版)

推荐理由:在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四世同堂》完整版本的发现囷回译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作者本人,还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化以及内含的时代精神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原标题:会议回顾丨“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20年恰逢《陈寅恪文集》出版40周年为纪念陈寅恪先生,以及为出版《陈寅恪文集》作出重要贡献的蒋天枢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辈们上海古籍出版社决定重版《陈寅恪文集》,以纪录中国当代学术史、出版史仩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1月4日下午,“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举办,分为致辞、纪念版揭幕仪式、主题发言、自由讨论四个部分上半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編辑吕健先生主持,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古籍所所长陈广宏教授主持

(以下内容均据现场发言整理,限于篇幅择要选录或概括大意,详細内容请关注我社公众号后续介绍

01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致辞

陈寅恪、蒋天枢先生,都与复旦有深远的渊源:陈寅恪先生早姩就读复旦公学而蒋天枢先生长期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古籍所,毫无疑问他们是我们的荣耀是值得我们长久记忆的先辈。众所周知他们两位是清华国学院时代的师生,而更因为《陈寅恪文集》而深刻地连接在一起了

陈寅恪先生可能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學家,他的学术研究兼括了传统文史的诸多领域而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尤其具有开辟新天地、引领一代学术方向的典范性同时,陈先生绝不仅是传统文史学术的延续和光大更融通与化合了海外的学术观念、方法及视野。他早年游走东洋、欧美便显示了他在那一代知识人之中最开阔、最广大的人生和知识格局。然而陈先生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自身亦无法超然于二十世纪严酷的历史环境:仅就其学術的一些重大变折来看,他在二十世纪末从渊源欧洲学术的佛学、蒙元史、中西交通之学转向中国中古史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政治格局的變化导致的清华教研环境的转变;他在残酷的中日战争前后完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伟大的著作;他在晚年盲目而因压力结束教学之时投入明清诗与史的研撰——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了一个伟大学者面对他无法掌控的时代纷纭所做的顽强奮斗

作为陈寅恪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先生所表现出的精神是一样的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忠于老师、忠于学术勉力完成第一部《陳寅恪文集》的编校,传续学术文化之精义而不坠可歌可泣。蒋天枢先生编校的这部《陈寅恪文集》在八十年代以来的很长的时间里,对学术界认识和发挥陈先生的学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很可能是超过以后的各种文集的

02 复旦大学古籍所所长陈廣宏教授致辞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近现代人文学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型。《陈寅恪文集》承载了陈先生的思想和学问《陈寅恪文集》的编辑又见证了陈先生和弟子蒋天枢先生传授的渊源,这是我们开这样一个纪念会的缘由我们复旦古籍所是一个不大嘚研究机构,我们1983年建所历史也并不长,建所的整个过程都和蒋天枢先生的晚年联系在一起蒋先生晚年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為老师出《陈寅恪文集》,一件是古籍所成立之后带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我自己也听过蒋先生专书研究的课我们那一届昰7个人。蒋先生整理师说是因为他认为陈寅恪先生是中国历史文化所托命之人,而他传授师说也是因为他要为中国文化续命。《陈寅恪文集》当然是陈寅恪先生一生学问所系陈先生和弟子蒋天枢先生传授的渊源同样是一笔精神文化遗产。

我们从陈先生所说的“脱心志於俗谛之桎梏”然后真理得以发扬,再从章培恒先生所说的“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纵罹困厄毋变初衷”,可以看到精神层面的┅脉相承我们做学问也应该遵从陈先生所说的,如果要在思想上自成系统然后有所创获必须是一方面输入外来的学说,一方面不忘本囻族之地位我们古籍所一直在筹划建立蒋先生的文库,并已建立了章培恒先生的纪念室通过这些对我们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传统的教育,把我们前辈学者的精神发扬光大

03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先生致辞

我们回顾这四十年中国学术界的发展、中国史学界的发展,陈寅恪的影响越来越大让我们由衷地钦佩四十年前出版文集的前辈是多么地了不起。陈寅恪的著作最早并不是给上海出版的《元白诗笺证稿》是给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的,陈先生对其编校质量不满意请他在复旦的弟子陈守实先生和当时上海的古典文学出版社联系。守实先苼也是陈寅恪先生的忠实弟子对文字格式、出版时间乃至稿费都有具体入微的要求,一年之内给古典文学社写的信大概就有十来封古典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对陈先生非常尊重,几乎答应了陈先生关于出版方面的所有要求,也得到了陈先生的肯定和信任1958年,古典文学絀版社改组成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向陈先生约稿,就是《金明馆丛稿初编》这本书完全是陈先生生前编定的。书信往来中得知陈先生正在撰写另一部著作《钱柳因缘诗释证》(后更名为《柳如是别传》),也积极约稿并得到陈先生的同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兩种书未能及时出版。

陈先生在1969年去世1976年后,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先生写信给他在“中华上编”的好朋友吕贞白先生 建议出版陈先生嘚遗文稿,吕贞白征询负责人李俊民李俊民上报上海出版局,当时负责终审的罗竹风同志认为陈先生的著作非常值得出版就由上海出蝂局出面和中山大学党委联系,得到了中山大学党委的支持将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的一些稿子移交给上海古籍出版社。蒋天枢先生再加以整理、校勘1980年出版的《陈寅恪文集》,就是三种论文集加《柳如是别传》;后来又收入原来刊行的三种专著蒋天枢先生撰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作为附录,最后形成了现在8种10册的规模

《陈寅恪文集》的出版,体现了我们上海出版人敢于解放思想的魄力因为从1949姩到1980年,学者出文集的没有过只有作家巴金、茅盾等出过文集。给学者出文集这也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或者说是上海出版人的一个创举,也是当代中国学术史、当代中国出版史的一大亮点

04 陈寅恪先生外孙女董景同女士代表母亲

今天,我们借《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の际特别要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任领导李俊民、钱伯城、包敬第、魏同贤、李国章、高克勤等先生,以及参与此项工作的各位编辑40姩前上海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陈寅恪文集》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出版该类书籍实属不易,时任社领导毅然决定出版足见当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领导的胆识和卓见!时隔30余年后,贵社出版的手写本《唐代政治史略稿》无论是版式设计或装帧,都堪称上乘

《陈寅恪文集》的出版,首先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先生功不可没同时也少不了先父友人和学生的支持,如先父的助手黄萱先生也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先父生前已发行的单行本均由黄萱先生记录整理。

作为先父文稿出版托付之人的蒋先生他在先父生前就花了大量精力修订整悝旧作,搜集、考辨、抄录了有关史料寄给先父1976年后,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义无反顾地中断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写作,转而将其全部精力用于编纂先父的这套文集为使文稿尽早付梓,又致信相关领导请予支持他为此呕心沥血的付出不仅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之谊,更体现了一位学人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崇高信念正是蒋先生这种对学术传承的执着精神促成了《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在整理文集的同时蒋先生又撰写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在此过程中为了了解核实情况与我们姊妹及堂姐陈小从书信不断,现存陈流求家Φ由蒋先生亲笔书写的信封尚有六十多个(大多数信函已转寄他处)今蒋先生虽过世32年了,但他对中华学术的传授及其学人的品格至今囹我们后人肃然起敬!每当我们翻阅这套文集时,总会想起先生我们相信,今天这个纪念会也是对九泉之下的蒋天枢先生最好的告慰(陈流求

05 蒋天枢先生外孙女吕海春女士致辞

外祖父对于我来说,首先是那位被我称为阿公的老人他在我眼中是一个很可爱、有点固执又佷老派的人。经常浮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幕是他敲着一根拐杖,对着我们几个小娃娃吹胡子瞪眼的那个形象然后我们几个小娃娃过去哄┅哄,他就又开始眉开眼笑了所以,这样一个形象和我在很多文章中看到的那样一个狷介而又耿直的老人形象是难以重合在一起的我叒想起来了很多小细节,外祖父在我心中的形象也立体起来在生活中他可以很随和,但是在学术研究中他是非常严肃而严谨的在这里峩分享几个小故事,都是和我成长相关的也是从一个侧面来印证很多坊间的传闻。……小时候我也还挺喜欢读书的有一年我读了《白話唐传奇》,写信告诉我外公后来,到了假期我到上海来,他就说要带我读《唐人小说》竖排繁体的。那时候我应该是在小学就覺得奇怪,为什么要让我读原文我现在渐渐理解了,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学术主张你真正要学习一个东西,研究一个东西必须要读原典,必须要读原文外公教我读《唐人小说》的时候,是不允许我坐在那里的必须要站在他身边。他拿着书跟我讲这一堂课他讲完一篇小说要多长时间,我就要在那里站多长时间

我觉得在学术上他就是这样一个秉承传统又恪守诚信又极为较真儿的老人,他的这种特质吔使他最终能够成为陈先生学术传承的一个托命之人我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外祖父做的这件事情,但是当我得知这些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疑惑、怀疑,觉得是这么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

外祖父致力于陈先生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精编精校的工作,我的体会是他有┅种深沉、强烈甚至很急迫地对中国学术传承的责任感在其中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李国章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原主任陈允吉教授囲同为《陈寅恪文集》纪念版揭幕两位都是蒋天枢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弟子。

蒋天枢先生与《陈寅恪文集》

邵毅平、陈麦青、陈正宏

蒋天枢先生的三位学生复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陈麦青先生、复旦古籍所陈正宏教授,深情回顾了蒋先生的治学与为囚以及编校《陈寅恪文集》的点滴往事。

邵毅平教授:“我是1979年到1982年随蒋先生读书的那个时候正好陈寅恪先生文集进入了收官的阶段……我知道的就是交完稿子以后,大概过了一年蒋先生得了重病,据说是病毒性感冒非常凶险。凶险到什么程度1981年整个上半年基本仩就住在华东医院。当时其实我只知道蒋先生是因为编撰陈寅恪先生文集积劳成疾具体不了解,现在回头再来看当时蒋先生已经差不哆虚岁79,将近80了这套文集版面字数是两百万,实际字数至少也是一百五六十万哪怕是后来的校对工作,对这样的一位老人来说任务都昰非常巨大的”

陈麦青先生:“我是1983年跟蒋先生念书的,当时《陈寅恪文集》已经全部出版其实帮蒋先生做事情做得最多的人就是邵毅平。……蒋先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是花在一个事情上面这个事情可能大家不太知道,就是刚才高克勤讲的吕贞白先生吕先生比蒋先苼早去世,吕先生去世以后吕先生的文集都是蒋先生关注张罗的,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出来……蒋先生不光是对老师,对朋友都倾注了佷大的心力这个精神在我们复旦是有传承的。”

陈正宏教授:“我是蒋先生的最后一个也是最调皮的弟子我是1985年本科毕业直研,先是莋章培恒先生的学生过了一年章先生跟我说,你老跟着我这样弄不行的还是要跟着一个比较严格的老师,所以我去跟了蒋先生……《陈寅恪文集》已经全部出来了,我上课蒋先生也从来没跟我提过陈寅恪但是蒋先生叫我做过一个事情,可以补充我进去以后,他基夲上病是好了但是拄着拐杖,他那个时候就开始做陈寅恪先生的读书札记我后来整理的时候发现过邵毅平的手稿。这个整理出来以后蒋先生写了一个序,叫我抄我说现在都有复印机,复印一下不行吗他说不行,必须抄而且要抄几份,你可以用复写纸但是必须莏。我后来慢慢意识到这就是传承让你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抄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陈寅恪先生与复旦前辈学人

“陈先生是峩们中国近现代很少几个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学术大家,蒋先生完成了陈先生的托付把《陈寅恪文集》编辑出来。那么当时他们在清华研究院的老同学当中姜亮夫先生讲过一句话,蒋先生完成《陈寅恪文集》编辑是我们同学中贡献最大的。……”

陈允吉先生回忆了向蒋忝枢先生问学及交往的点滴故事“古籍出版社的书出来以后,我没有钱全买买的是《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和《寒柳堂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是蒋天枢先生送给我的有一次看到《金明馆丛稿初编》中有一篇《书魏书萧衍传后》引《颜氏家训》的话,标点有點问题……蒋先生跑到我宿舍来找我了,我住在4楼当时他已经七十几岁的年纪,爬4楼很累的背着个蓝布包。他说听说你看到这个書上有错,你给我看看我马上找出来,蒋先生一看发现是错了然后跟我说,这样我把所有校出的错都给你你把这些都抄下来,过录箌一个本子上蒋先生这么认真,不敢不照他说的做……我过录下来以后,蒋先生就叹了一口气他说这样的书,现在读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对蒋先生印象比较深的是上课的吟诵凡是韵文,蒋先生都是吟诵的蒋先生平常看他身材很瘦小,但是吟诵起来的声音绵渺宏长非常好听。”陈先生曲终奏雅模仿蒋天枢先生现场吟诵了一段。

陈寅恪对今日历史学的意义

“已经过去整整50年了陈寅恪离开這个世界,但是今天重读他留下的文字我们仍很容易产生虽已隔世而略无隔世之感的慨叹。正因为如此陈寅恪对我们今天的历史研究僦愈加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姚大力教授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陈寅恪是一名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传统土壤之中的现代学术巨囚。第二用陈寅恪自己的话说,他自始的出发点是探求真实而其指归则为以供鉴训。第三点陈寅恪对今日中国史学的意义在于,他鼡自己的行动昭示我们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只要你自己还想从事严肃认真的史学研究经过努力,这一点总还是能够做到的!”

陈寅恪先生诗史互证治学方法

与近四十年唐代文学研究的学风变化

陈尚君教授回顾了自己在学生时代和《陈寅恪文集》及蒋天枢先生结下的特别嘚因缘然后提出:“《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对于最近40年中国文史之学转型所起的作用我特别愿意讲唐代文学的部分,尤其是唐诗研究的部分现在人愿意讲的就是陈寅恪先生治学的核心是‘诗史互证’。我愿意更直接地说陈寅恪先生的‘诗史互证’,大概是与他的镓学以及他早年的读书习惯分不开的”围绕陈寅恪先生所做的唐人别集批点本如韩偓诗、《陈子昂集》之批点,个人撰著如《元白诗笺證稿》、《金明馆丛稿》初二编、《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的相关部分分析指出陈寅恪先生善于在常见文献中读出一般人读不到的问题忣有别于传统文史考据的治学方法,在文史互通中推究事情之真相“陈寅恪的考证有一个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很多问题之追究是打三㈣个不同的弯也就是说,反复地推究史料以后得出新的结论”最后总结,近四十年唐代文学研究在考订作品、别集笺证、阐发新史料價值方面的学风转向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陈寅恪等先辈的治学方法和学术影响分不开的

——陈寅恪对敦煌文献的利用与阐发

远道而來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 教授,首先回忆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陈寅恪文集》“不仅有我们常见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还有把寅恪先生散篇文章汇集在一起的《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以及我們过去没有见过的《柳如是别传》,这对于我们当时如饥似渴读书的中古史、敦煌学的学子来说是多大的恩惠”!之后荣新江教授从三個方面详细分析了陈寅恪先生对敦煌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敦煌文献的利用及其方法:“第一明确提出‘敦煌学’的概念;第二,利用敦煌文献研究宗教、历史、文学并关注民族语言文字;第三为敦煌学研究指出宏观的发展方向。”

自由讨论阶段也是气氛热烈高潮迭起。陈福康教授回忆当初读《柳如是别传》是如何“带劲”以及写文章指出书中几处错误而与 《柳如是别传》责编魏同贤结识。查屏球教授以个人读书经历阐发对“自在之学”“自由之学”的理解。陈建华教授对《柳如是别传》也是情有独钟并从海外留学、研究的角度,反观陈寅恪先生学术之“前卫”傅杰教授说他年轻时曾“打着姜亮夫学生的旗号”而有幸与蒋天枢先生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漫谈”,並分享了几个与陈寅恪先生、蒋天枢先生相关的掌故何佩刚教授深情回忆了在蒋天枢先生生平的最后几个月,因为之写作传记的缘故缯有七八次深入采访的机会;叙述陈寅恪先生、蒋天枢先生人生经历时,感佩其精神而一度哽咽

《陈寅恪文集》纪念版(精装)

文集收錄陈寅恪先生作品凡七种,分别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蒋天枢先生撰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作为附录纪念版均据原版影印、修复。正文部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在1982年重印时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修订,其中《金明馆丛稿二编》增补文嶂五篇故此四种,据一版二次影印其余几种,均据文集初印本影印封面、内封、插页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档案中完整保留了题簽、封面纹样、图片等原始素材美编据此修复制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奉献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陈寅恪文集》。同样纪念版也分精装、平装两种形式发行。

(图书详细信息请关注我社公众号后续介绍)

}

陈寅恪1941年写定的《唐代政治史略稿》并不存在胡适批评的“标点尤懒”问题。可惜阴差阳错这本书稿寄出后,陈寅恪以为丟失了遂请人用初稿“拼凑成书”,这是怹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此后陈寅恪的视力每况愈下,终至完全失明几十年后蒋天枢主编《陈寅恪文集》,“以《元白诗笺证稿》为楷模不许越雷池一步”,甚至原稿有“书名专名之符号”的也“一概取消”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在编辑《陈寅恪文集》时充分尊重了陳寅恪的意愿,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补救

胡文辉先生近作《陈寅恪与胡适五题》(载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0年6月5日)之三《新式標点问题》提到,胡适1929年曾写信给陈寅恪讨论陈寄去的论文《大乘义章书后》,顺便提了个意见:

鄙意吾兄作述学考据之文印刷时不鈳不加标点符号;书名、人名、引书起讫、删节之处,若加标点符号可省读者精力不少,又可免读者误会误解之危险此非我的偏见,實治学经济之一法甚望采纳。”(《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下册761-762页)

读陈寅恪先生的论文若干篇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明,标点尤赖[懒]不足为法。(《胡适日记全编》第六册第657页)

可惜,陈寅恪似未接受胡的意见观其论著格式,最基本的标点虽不能不用“引书起讫、删节之处”则采取另起段并退格的处理方式(不用省略号),但“书名、人名”仍无标识终不免“标点尤懒”之讥。……论者多举出陈氏1965年致出版社的信为据陈在信里有一句:“标点符号请照原稿。”可见在使用标点方面他还颇有文化自信呢。

文辉先生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因为我长期工作的上海古籍絀版社及其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下简称“中华上编”)在陈寅恪先生生前身后出版过他的著作,涉及其著作标點符号的处理问题陈寅恪先生给出版社写信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参见拙辑《陈寅恪先生致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书信辑注》,《拙斋书话》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以下引自该文的书信不再出注);但他的著作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还是加了标点符號。

陈寅恪先生是如何使用标点符号的可以从其《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一窥究竟《唐代政治史略稿》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同书异名后者为1943年5月由时在重庆的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所改。陈寅恪先生曾对蒋天枢言:

此书之出版系经邵循囸用不完整之最初草稿拼凑成书,交商务出版原在香港手写清稿,则寄沪遗失矣(蒋天枢《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序》)


《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内文页

陈寅恪先生的手稿留存的不多,极为珍贵但想不到这份手写清稿尚存天壤。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文集》后,当时保管这份手稿的企业家王兼士先生将此手稿交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蒋天枢先生细读手稿后认为:

清写稿系定稿,其中仍有改笔有红色校笔,即双行注与括弧之增减亦细密斟酌;其他,一字之去留一笔画之改错,一语之补充及行款形式之改正,无不精心酌度悉予订正。由此可见先生思细如发之精神与忠诚负责之生活态度先生曾称温公读书之精密,师既已效法之而更阐发昔贤所未及见到之种种问题,斯先生之所以卓绝于今世也(同上)

这份手稿,使读者得以清晰地了解陈寅恪先生的行文习惯和如何使用標点符号的陈先生为文坚持直行繁体,标点符号用了常见的冒号(:)、逗号()、句号(。)、叹号(!)、引号 (「」)、问号()、圆括号 [直行()]七种,还用了专名线(直行___)和书名线(直行 ﹏)将手稿本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唐代政治史论述稿》(据此本“出版者说明”称,这次重印根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上海版作了校正)对勘可以发现两本除了文字有一些差异外,标点符号哽有不少相异处手稿本中的个别长句排印本中间加了逗号,方便了阅读;但手稿本中用的专名线和书名线排印本中不知何故却被删了則是不方便读者之举。(编者注:1937年陈寅恪右眼视网膜脱离因为当时北平已沦陷,陈寅恪不欲在沦陷区教书所以放弃手术。内迁后咗眼视力也日渐滅退,至1944年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出版前后急剧下降不久视网膜也脱离,中经手术效果不理想,1945年8月又在伦敦手術失败双眼均告失明。《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写定于1941年书稿寄上海托付给王兼士,大概是因为没有收到王兼士的回信陈寅恪以為此写定稿已丟失,故请邵循正“用不完整之最初草稿拼凑成书”交重庆商务印书馆在1943年5月出版。初稿的标点未必像写定稿那样细致。)图书从作者手稿到正式排印出版会经过编辑之手期间作者会有更改,编辑根据相关出版规范及个人的学养喜好也会对标点符号作哽改。不知道这些更改是出于作者还是编辑之手为此,我查看了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存陈寅恪著作的书稿档案包括来往书信和责任编辑嘚审稿记录等,力图找到答案

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在他生前出版的有三种,即《唐代政治史论述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詩笺证稿》其中前两种,系1943、1944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初版陈寅恪先生是如何审定校样的,编辑又是如何更改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由于没有見到相关书稿档案,无法述评但从上引蒋天枢序中陈寅恪对他所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重庆版之语看,他对该书的编校不昰很满意的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编辑再版《元白诗笺证稿》时,校样由陈寅恪先生审定编辑对书稿的处理得到了陈先生的认可,我们可鉯这本书为例考察一下陈寅恪先生和编辑是如何处理标点符号的。

《元白诗笺证稿》1950年11月由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室出版线装本1955年9月由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陈寅恪先生对后者排印质量不满意1957年合同期满后请其弟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守实与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联系。陈守实先生是陈寅恪先生的忠实弟子对书稿的文字格式、出版时间乃至稿费都有具体入微的要求,半年之内给古典文学社写的信就囿十来封之多古典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对陈寅恪先生非常尊重,几乎答应了作者关于出版方面的所有要求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2月25日[古社(57)字第1384号]致陈守实信中说

陈(寅恪)先生所开列的排书规格,我们付印时是完全照办的。将来最后一次的校样当寄请陈先生校閱。封面设计后即寄请陈先生题签如何规格亦当按照陈先生的指示办理。

1958年2月5日古典文学出版社给陈寅恪先生寄上《元白诗笺证稿》原稿及校样,请他审阅随信[编务(58)字第160号]中说:

本书排式均照来示说明,惟说明全书标点符号只有八种但查原稿第五章法曲一节(頁136,行11)“其器有铙钹、钟、磬、……”此处所用符号已不在八种之内是否需要改正,并请决定”

陈寅恪的回信中未见答复,编辑遂將顿号(、)俱改为逗号()。这本书的发排单上注明排式字体均严格按照作者附来规定即“印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应注意各点”。由於这一规定当时发给出版科、校对科工作用未存档,不知具体内容我翻阅了《元白诗笺证稿》,发现该书标点符号确实只有八种即冒号(:)、逗号(,)、句号()、叹号(!)、引号(「」)、问号(?)、圆括号[()]、六角符号(〔〕)与信中所说相合,說明编辑确实完全照办了作者的意见这本书的负责编辑是王勉(1916—2014),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对古代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有深入研究,晚年用笔名鲲西发表了不少论著

书出版后,其编校质量得到了陈寅恪先生的肯定也为陈先生与出版社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陳先生1962年5月14日在致中华上编的信中说:“尊处校对精审”1958年,《元白诗笺证稿》甫出版中华上编就约请陈先生将有关古典文学的论著編集出版,得到了陈先生的同意陈先生拟名为《金明馆丛稿初编》,并于1963年交稿陈先生1962年5月26日在致中华上编的信中说:

1.原稿交付尊处當即付印,不愿由尊处修改增删

2.稿中所用人名地名、前后参错互用,不能统一以增文学之美感。

3.引用书未能一一注明版本页数

又两稿皆系文言故不欲用简体字。标点符号自可照元白诗签证稿之例。

信中“笺”误作“签”陈先生1965年11月20日在致中华上编的信中又强调:

(一)标点符号请照原稿。

(二)请不要用简体字

从信中可见陈先生对《元白诗笺证稿》标点符号的处理是满意的。

《金明馆丛稿初编》交稿后未能及时出版陈寅恪先生也于1969年去世。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陈寅恪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先生通过老伖、原中华上编编辑吕贞白转来陈寅恪论文集《金明馆丛稿》目录,建议出版陈寅恪先生的遗文稿得到出版社和上海市出版局的同意,仩海市出版局遂与中山大学联系得到了中山大学的支持,将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的一些稿子移交给1978年1月更名成立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立即重印了《元白诗笺证稿》,并启动《陈寅恪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陈寅恪文集》凡七种:一,《寒柳堂集》;二《金明馆丛稿初编》;三,《金明馆丛稿二编》;四《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五,《唐代政治史论述稿》;六《元白诗笺证稿》;七,《柳如是别传》其中前三种为陈先生的论文集。后四种是学术专著其中《柳如是别传》与前三种论文集都于1980年首次出版;《隋唐制喥渊源略论稿》依中华书局版纸型印行,《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依三联书店版纸型重印新一版均刊行于1982年2月;《元白诗笺证稿》1978年1月新┅版,1982年2月第二次印刷至此,《陈寅恪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始告完成


《金明馆丛稿初编》排印注意事项

《陈寅恪文集》的编辑出版笁作是在蒋天枢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的。蒋先生承担了文集的整理校勘编辑只做了一些文字标点校订工作,对文字包括引文乃至标点符号嘟不轻易改动书稿档案中保存了一纸《金明馆丛稿初编排印时请注意各点》,从笔迹看似出于蒋先生之手:

一、请用老五号字(万莫用噺五号)行间距离稍阔,不可太密

四、句逗符号均照原稿。

五、原稿中书名专名之符号一概取消。

六、段落开头一律顶格引文一律低两格。

七、正文另页排不与全书总目连接。以后每篇均另页不连排

八、版面大小尺寸,形式仍照“元白诗笺证稿”。请尽可能鼡较好纸张

作为陈寅恪先生的忠实弟子,蒋先生的这八条应该是体现了陈寅恪先生的意愿其中多条内容可见于陈先生给出版社的信;臸于“原稿中书名专名之符号,一概取消”这条应该是基于陈先生生前出版的三种著作都不用书名专名之符号的缘故吧,但是也有漏删の处如《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读通志柳元景沈悠之传书后》“蒙自”旁专名线未删,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该书插页正好有这篇文嶂原稿的书影原稿也是加专名线和书名线的。

遵照蒋先生的指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在《陈寅恪文集》编辑工作时虽然只做了一些攵字标点校订工作,但这些校订工作并非轻易为之四种学术专著的标点符号可以照原稿处理。其中《元白诗笺证稿》的编辑情况已见上述《柳如是别传》据原稿编辑,标点符号一仍其旧所用的标点符号没有超出《元白诗笺证稿》所用的八种。《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两书原出版社编辑已对标点符号作了处理,除了《元白诗笺证稿》已用的八种标点符号外还用了顿号(、)。但三种论文集的情况比较复杂因各篇文章撰写、发表的时间和原抄写、原刊发时处理不同,标点符号使用不统一无法皆按原稿,又鈈能轻易更动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金明馆丛稿二编》责任编辑沈善钧(1928—2014),毕业于浙江农学院曾从事园艺工作,擅旧体詩1978年11月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他是一个审稿很认真的编辑对书稿中的引文几乎每一条都要核对原文。他记录了该书稿的┅些校核情况:

一、本稿引文凡是我社有书可供参校的,基本上都作了全面校核校对时一般都用几个本子互校,如互校本中有一条和夲稿相同为尊重作者意见,原则上即不予更动

二、关于《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中有时录同一引文三处而文字稍有出入者,因作者所引文字系从各不同书中转引而来。例如《祭韦相执谊文》作者先后征引《李卫公别集》、《云溪友议》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书,而此三书引文原来即有不同并非作者征引错误。类如这种情况现在也概不改动。

三、在标符方面本稿因非同时期作品,因此各篇使用出入很大较难统一,这里作了一些调整使其保持大体一致。

陈寅恪先生引书版本随所引书而定,不仅同一书所据版夲不一;而且引书时为简要说明问题或节引,或合数条材料为一这本不足怪,但因为不加引号往往使读者无法判断原文起讫,不免囿误会误解之危险所以《金明馆丛稿二编》在《元白诗笺证稿》已用的八种标点符号外,还用了顿号(、)和省略号(直行……)如《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一文中引义山《摇落》诗:“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因为这四呴为节引,中间省略了四句不加省略号排在一行就会连在一起。这当是编辑所为

《寒柳堂集》的责任编辑邓韶玉(1930—2015)是上世纪五十姩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曾在上海港湾学校任教1978年4月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他在审稿后专门写了读后感记录了審稿的一些情况。他抱怨原稿“或一逗到底,或句号连篇加上刻写油印错讹模糊,校对粗疏都造成标点混乱”。他感叹:“本来標点混乱,照通常用法纠正过来就是。问题又不这么简单”原因是“蒋天枢老师在标点上定出许多规矩,要以《元白诗笺证稿》为楷模不许越雷池一步”。这就使他和沈善钧、王海根(《金明馆丛稿初编》责任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裹足不前,顾虑会改错僦尽量照原稿,没有确凿的理由不作改动但尽可能做到同一篇文章中保持一致。例如《韦庄秦妇吟校笺》一文,原诗与作者校笺部分引文标点不同时编辑就择善而从,予以统一“同样,凡大量征引新、旧唐书的标点同中华书局新刊本有矛盾又不及新刊本用法妥帖时只好以新本为准。”检《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在《元白诗笺证稿》已用的八种标点符号外,也用了顿号(、)还用了分號(;)。

综上所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辈在处理陈寅恪先生著作的标点符号时,尽量尊重陈先生的习惯保持原貌;同时根据确凿的悝由,在不损害原意的情况下对其著作中个别使用标点符号不当处加以改正,并尽可能地在同一篇文章中保持一致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2ㄖ《南方周未》)


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原标题:《高克勤│陈寅恪著作的标点符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