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西方画派分类最有影响的以莫奈为代表人物的画派是

西方19世纪的主要流派?(艺术派别,代表人物,艺术风格)
血刺续殇谆v
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四.“印象画派”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2)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和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中,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对这幅画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的标志.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色彩艳丽,光线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画家想表现外光下的人体和色块的对比,这幅画在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3)后期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法国的塞尚特别注重物体的结构,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对几何形体的探索和变形启迪了后来的立体派,他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法国画家高更的艺术风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其代表作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五.“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1)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被称为野兽派的法国画家马蒂斯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之一.其代表作《舞蹈》.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他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以《亚威农的少女》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格尔尼卡》壁画,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梵高、马奈、莫奈、德加等印象派画家为什么都受到浮世绘的影响?这影响是什么?
按投票排序
浮世绘 floating world 的精髓就是live in the moment 即 “活在当下”,是被当时的市井小民奉为主体的主流思潮,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风俗画。对欧洲画坛影响最大的是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他研究了荷兰的西式透视方法,用来描绘日常生活的风景画。他在70岁时创作了系列风景画《富岳三十六景》共46幅,最广为流传的是《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凯风快晴》这个阶段浮世绘的特点:艺术装饰性更强的构图方式、精简的线条排列、色彩鲜明互不混合、平面上色不加阴影、取材于民间生活。当时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采用定点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性,追求“画得象”。那个时代摄影已经出现,摄影属于单一焦点透视,它的出现对追求“画得象”的古典绘画形成了挑战,因为拍照远比绘画更写实。浮世绘打破了古典创作规则,给寻求创新的画家们带来了全新感受。浮世绘采用了非严谨科学的透视关系,比如散点透视法、前缩透视法和重叠透视法。散点透视法是一个画面没有固定的焦点,中国的工笔画大多是散点透视,把景物和人物都放在一个画面上追求完整的装饰效果,如《清明上河图》。前缩透视法,维基上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漫画中要表现拳头对我们的正拳攻击,拳头被特写夸大,前臂缩小变短。重叠透视法是将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利用前面的物体部分遮挡后面的物体来表现空间感。所以,浮世绘的出现对于当时的欧洲印象派绘画是很大的冲击,除去内容的平民化很吸引人之外,使他们耳目一新的是艺术的构图方式一样可以表现透视关系、远近关系,线条和无阴影的平涂一样可以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鲜明的色彩更具装饰效果,多视点、非单一主体使画面能容纳更广泛的内容。印象派描绘现实生活,比如巴黎市井文化。在绘画技巧上不再象古典派那样把阴影抹得光滑过度到看不出线条,反而强调平面涂色,不加阴影,保留线条,用色大胆艳丽。透视关系上不再严谨科学,进行了大胆尝试。这些都和浮世绘的特点相吻合。每个印象派大师从浮世绘里吸取的精髓又略有不同,这个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不排除有过度解读。马奈引领了印象派的发展。我个人理解首先是他绘画取材于当时的巴黎市井生活,《草地上的午餐》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奥林匹亚》女子裸身躺在床上,两幅画中的裸体女人都是淡定还有些傲慢地看着世界,这对当时学院派传统题材是一种挑战。绘画风格从构图、空间表现上有创新之外,绘画技法不追求立体化,平面大块平涂,色彩对比明显,不追求阴影过度,这些都有浮世绘的影子。他的《吹笛少年》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对比明显、艳丽的色彩,以及让人物悬浮在画面上无空间感很不符合古典精神,明显是受了浮世绘的影响。他的《吹笛少年》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对比明显、艳丽的色彩,以及让人物悬浮在画面上无空间感很不符合古典精神,明显是受了浮世绘的影响。在马奈的引领下,取材自生活,描绘自然,捕捉瞬间的光影印象是印象派大师们的追求。莫奈在绘画时简化细节,用大块色彩来增进绘画速度,画面更平面化,用规则的色块规律性地排布、不加融合过度,来表现远近关系和动感,以上或许是受了浮世绘的影响。《青蛙塘》这些由大到小规则层叠的水纹,是不是受了《凯风快晴》里云朵绘画技法的影响呢?梵高属于受浮世绘影响较大的后印象派大师。他在巴黎期间受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一改过去阴郁的画风,画板开始明亮起来。修拉的点彩画法也影响着梵高,相邻的颜色靠人眼视觉来融合,使画面更明亮。规则的小块分区点画法,给人更精细、秩序和立体感。梵高巴黎时期作品,点彩法和明亮的色彩。清晰明亮的线条,大胆地使用纯度很高的颜色,平涂上色不做晕染。清晰明亮的线条,大胆地使用纯度很高的颜色,平涂上色不做晕染。色调变换着排线,通过这种方式作画能快速有效地抓住事物的运动形式,这也是从浮世绘绘画中得到的启示。有人拿这幅旋转的星空和《神奈川冲浪里》的巨浪来对比。色调变换着排线,通过这种方式作画能快速有效地抓住事物的运动形式,这也是从浮世绘绘画中得到的启示。有人拿这幅旋转的星空和《神奈川冲浪里》的巨浪来对比。关于构图,我重新翻了梵高的作品,看到这幅很有意思,一下就想到了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园》,采用远近法构图,将卧龙梅大手笔地安排在前景,穿过梅树,可以看到远景。浮世绘的空间切割方法,给人不完整的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关于构图,我重新翻了梵高的作品,看到这幅很有意思,一下就想到了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园》,采用远近法构图,将卧龙梅大手笔地安排在前景,穿过梅树,可以看到远景。浮世绘的空间切割方法,给人不完整的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张力。《龟户梅园》《龟户梅园》德加是很特别的一位印象派画家,其他印象派画家忙于风景画,而他对人体更感兴趣。区别于同样喜欢人体绘画的雷诺阿,雷诺阿喜欢捕捉女人美丽的瞬间,而德加却喜欢描绘真实的女人,尤其是后期,简直是近乎残忍地俯视女人的各种丑态,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画家啊!德加最主要的题材是芭蕾舞女,另一个是浴女。他不仅描绘人物外表,也刻画内心。浮世绘对他的影响,我理解对于他早期描绘芭蕾舞女演出和排练大场景时的构图非常重要。他在作品构图中运用了中心位移和空间切割的方法,得以容纳更多的内容,使画面具有真实感。当时摄影的表现方法也被他运用到绘画构图上。《棉花交易,办公室内的景物》中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很细致,没有任何一个相机能拍出他笔下的空间深度及平衡对称。特写镜头夸张的前景、渐行渐远的后景、突然切掉的肢体、从高处俯视的视角、用空间留白强调深度等。就好像某个人在场景外正在偷窥一样。德加在空间构图上的大胆尝试是极具创新意味的。特写镜头夸张的前景、渐行渐远的后景、突然切掉的肢体、从高处俯视的视角、用空间留白强调深度等。就好像某个人在场景外正在偷窥一样。德加在空间构图上的大胆尝试是极具创新意味的。(未完待续,下一节是塞尚)浮世绘对印象派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它是印象派的最关键因素吗?印象派之所以被列入绘画史是因为他们强调光影对事物的影响,对光影的思考才是印象派的最核心要点。印象派,室外作画,喜欢风景题材,重光影,重色彩,写实。当时德拉克洛瓦、库尔贝、柯罗和巴比松画派对印象派画家已经有了很深的影响了,然后这时候来了浮世绘,让他们知道还可以不用科学透视来构图,可以使用明亮不混合的色彩,可以大块平面铺色,用线条和色块可以快速的作画,浮世绘给印象派画家以启示,并被运用到创作作品中去,所以我们在很多印象派的画作中都找到了不少浮世绘的影子。
1853年美国海军强迫日本向西方开放贸易并建立外交,并签订贸易协议允许定期货物交易(具体原因我也不懂,手机码不方便查),日本的艺术品也一同流入市场,浮世绘这么大众的东西肯定少不了。最早引起西方艺术界注意的是葛饰北斋,在法国艺术界引起广泛兴趣,其中就包括左拉一类的大神,影响也就随之扩大。再然后,1867年巴黎世博会举办了欧洲第一个日本版画展览,各类艺术品,包括浮世绘开始出现在特色商店,甚至一些街边小店,也就是形成了一定市场。1872年法国人对日本的兴趣更加高涨,艺术批评家菲利普·博迪提出了"日本主义"的概念,这说明在欧洲艺术领域已经正式占有一席之地了。如此一来,1860年到1900年之间,不管是绘画还是设计都掀起了一股日本风,强调平面和装饰性。惠斯勒画了一幅《瓷国公主》,(就是一个西方古典女神脸穿了身日本和服,cosplay即视感= =,如下图),这幅画的所有者要惠斯勒为放置这幅画的橱柜门配色,结果他居然画high了,趁赞助人不在的时候把整个房间都画成了日本风的蓝绿色孔雀,免不了被骂一顿,但是赞助人还是把这些装饰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个屋子就被叫做孔雀屋。好像跑题了,但是主要想表达那时候的艺术家有多陶醉于日本艺术。回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看腻了几百年的写实主义的欧洲绘画,这拨人本来就是艺术变革的先驱,自然对浮世绘这种新奇的来自神秘东方的艺术狂热。爱玩摄影构图大胆的德加对浮世绘的构图感兴趣,凡·高就喜欢那些疯狂的设计以及手工的粗糙感,每个艺术家都在浮世绘里找到了非常符合自己风格的创意元素,那便不妨在日本热的大浪潮中赶赶时髦(我怎么会用“时髦”这么老派的词啊喂,不过一时想不起别的恰当形容),下面继续放图。第一幅是安藤广重的《龟户梅园》,第二幅是凡·高先生的临摹,虽然是临摹,笔触颜色还是很有个人风格的。做不到像楼上的maggie大神一样在成熟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只能说说印象派大师早期作品里较为直观的日本元素。补上莫奈的《穿和服的女人》,可以看到浮世绘的“硬性植入”,依然很违和,这幅画的模特是莫奈的妻子卡缪,据说莫奈是特意让妻子带上了金色的假发,以强化东西方元素的冲突感,同时与和服上的金线相呼应(大师就是大师,就连违和感都是存心的呢=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美术史小白,以上部分参考玛丽琳等人的《艺术通史》,有错误请大牛指正。虽然是老题,第一次码这么多字完全没人理也好难过QAQ
某种意义上说,印象派对日本艺术的兴趣与他们的旨趣有关。1860年代北斋的作品启发画家们不必为透视问题操心。这引发了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构型表现规则的质疑。
浮世绘中存在西方绘画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取消焦点透视也可以表示远近,没有明暗也能暗示凹凸,仅凭游刃有余的线条,画家可以描摹万象。另一方面:西方传统构图将人物放在画面正中,风景、建筑、家具放于人物后面,千篇一律,失之简单。日本绘画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同样能描绘复杂的世界,不难想象,那些苦于创新无门的画家看到浮世绘时多么新奇,情不自禁将这种艺术技巧用到创作中去。
推荐题主买一本苏立文写的书,《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第六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与印象派的渊源:,第六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与印象派的渊源:有几十页,只能给你一些节选:
因为他们都认为”艺术在东方“
在没网没手机的年代,西方画家们为什么能看到日本的浮世绘还深受影响,为什么不是中国的山水画先传入欧洲去影响他们呢.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之前看过的几期&晓说&,有两集分别提到了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画家的影响,解释得非常有意思.转述一下:19世纪中期,一些本来由中国出口的生丝,茶叶,瓷器,由于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西方只得改道从日本进口。日本出口的陶瓷、茶叶的包装上就印有浮世绘的图案,这样浮世绘就被顺带着大量流传到欧洲,从而被西方的画家们遇见,算是个渊源.另外,中国和日本都向欧洲出口瓷器,但是有个很有意思的差别,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输出.瓷器运输很容易碎,中国人想的办法是很聪明的,在瓷器里撒很多黄豆,黄豆泡水就会长豆芽,长起来会把整个瓷器里里外外都包住,据说整个被黄豆芽包住的瓷器直接摔地上也不会碎.而日本出口瓷器,是用报纸包起来,日本人本来就爱看报纸,世界上唯一俩个发行过千万的报纸就是日本的读卖和朝日,所以大量的日本报纸跟着日本的瓷器进入到了欧洲,报纸上印着许多绘画也自然被很多欧洲人看见,日本的浮世绘在国际贸易时期率先传入了欧洲而不是中国的山水画,这些小事真是很有意思,如果当时中国不封关禁海,在出口的瓷器里塞上大量的中国的山水工笔,也许会出现截然不同印象派大师也不一定.(以上可以看第三十二期&晓说&,还泛泛讲到中国山水对西方的影响)至于具体有哪些影响,看一看画作就能感觉到,西方绘画里开始有日本和服艺妓的元素,有了线条和明朗的色彩,印象派画作不再拘泥传统绘画的立体感和透视景深,而讲究对瞬息万变的自然光影的情感捕捉,梵高无疑是受浮世绘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他先后临摹过不下30幅浮世绘作品,还有受浮世绘影响最明显的作品&唐基老爹&,背景全是各种日本浮世绘:其他的上面人提到很多了,不管怎么样日本浮世绘影响了欧洲最伟大的一批印象派画家的事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在欧洲的美术史里,浮世绘被认为是日本的主要画种,但在日本,浮世这个词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有暗指生活放荡的意思,浮世绘大多描绘的是娼妓和艺妓,虽然也有以花鸟鱼虫兽为主题的花鸟绘,描写名山秀水的名所绘,以时事为题材绘画的风刺绘,但还是会因为其市井之气被视为宣传单或海报,不被重视,直到浮世绘成为日本绘画艺术的代表享誉全球,才最终被日本自己重视拨高。
不要静态的看待历史,接触浮世绘与当时日本的崛起有关,可以让欧洲的艺术家更早的接触到。但最本质的原因是:这群艺术家的伟大之处是他们乃自己传统的逆反,不是自己传统的 随顺。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是杀伤自己传统的伟大。
关于浮世绘的历史背景,我认为几个答案都有待商榷。日本在江湖时代()还没有出现“美术”的概念。当时的政府实行的也是封闭外交的状态。与海外的贸易和交往只局限在朝鲜,中国以及荷兰。而日本绘画的中心当时一直到江户时代末期以前都在京都。但是江户(东京)却是绘画作品的消费地。而浮世绘是当时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代表,同时也是江户地区的骄傲。浮世绘早在江户初期就已经出现,“浮世”通俗的说就是“现在”“当下”的意思,那么浮世绘就是描绘现代的画。我们今天所说的浮世绘,主要是指绚丽奢华的彩印浮世绘版画,即所谓的“锦绘”,在整个浮世绘的历史上属于中后期的作品群。1867年日本首次参加了世界博览会,通过那次巴黎博览会浮世绘开始被更多欧洲人熟悉,并开始对欧洲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那个时期,对于向学院派发起挑战的后印象派画家来说,浮世绘的构图和色彩以及流畅的线条是一种全新的启迪,他们将浮世绘的技法融入自身的创作中。
一是和那时西方绘画群开始把兴趣由立体转向平面有关 二是浮世绘生动又有力的画面构成和西方传统里从建筑发展而来几何式的画面分割传统异曲同工 又可互相借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西方美术j鉴赏试题-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西方美术j鉴赏试题
导读: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2、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8、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基督教美术、佛教美术和伊斯兰美术,西方开始出现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1、古代罗马美术有哪些特点?,7、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18、法国立体主业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2、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对同期和后世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40分)
1、《受伤的野牛》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2、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是古代两河流域 亚述王宫浮雕。
3、古埃及三大金字塔指得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4、“爱琴文化”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 克里特――迈锡尼 文化。
5、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是著名雕刻家
6、在古希腊雕刻中,与普拉克希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史珂柏斯
的雕刻则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
7、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8、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
美术、佛教 美术和伊斯兰
9、文艺复兴法国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是 古戎
10、法国雕刻家乌东是使石像具有精神和生命的大师,其中要代表作品有《华盛顿像 》、《伏尔泰像 》等。
11、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是
弗里德里希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是 门采尔 ,而“柏林分离派”的创始人是 利伯曼
12、长期侨居国外的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三个画家是 惠斯勒 、卡萨特 和萨金特
13、确立俄国“情绪风景”画的画家是 列维坦 ,他在1892年所作的《符拉基米尔道路 》一画则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14、非洲黑人木雕有两种:一种是
写实的 ,另一种是
15、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三大文化中心是
墨西哥 、玛雅 和 安第斯,其中的 玛雅
被称为“美洲的古希腊”
16、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
》和《 点线面
》,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另一俄国画家
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奠定了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重要贡献的是荷兰画家
17、超现实主义社团是从达达社团内部分化出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马格利特
18、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 是一位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寄以深厚同情的艺术家,她的重要作品有《织工暴动 》等。
二、名词解释(20分)
1、罗马凯旋门:罗马一种纪念性建筑。通常设在凯旋队伍经过的道路上。用以纪念重要人物或事迹。其由拱门相连两个墩子,拱上为顶部,作为雕像的基座并刻有铭文。著名代表有君士坦丁凯旋门等。
2、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德干高原文达雅山。共29洞。内部壁画可分为三期。内容有佛的生平故事、社会生活、宫廷景象、山林田舍、战争场面等。其艺术风格除以印度民族传统为主外,还有来自波斯、中国的影响。
3、圣像画:特指欧洲中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题材受到教义的严格束缚和程式化规定。多以蛋彩形式画成。画中形象冷漠而呆滞,缺少生活气息和世俗风韵。
4、拉斐尔前派:19世纪中叶出现于英国的画派。该派受罗斯金文艺观的影响,崇尚浑厚、扎实的写实画风,厌弃浅薄的实用主义艺术时尚,注重油画的精神内涵和中古时期的情调。作品多有一种感伤和富于神秘意味的风韵。代表画家有罗塞蒂、米莱斯等。
三、简答题(20分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色?
1、(1)为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的需要,油画逐渐普及到中、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中去,并成为一种商品大量进入市场。故小幅而制作精致的油画日益流行,从而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荷兰小画派。”
(2)随着绘画服务对象的改变,作品的题材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肖像画、风俗画得到很大发展。风景画、景物画也很发达。为适应市场需要,绘画体裁出现首次分工,且得到全面发展。
2、(1)新古典主义。崇尚理性、重素描、轻色彩。
(2)浪漫主义。强调感性、重色彩、轻素描。
(3)现实主义。注重写实,热爱自然,渴望即刻可及的现实。
(4)印象主义。强调光色效果,追求瞬间印象。
(5)新印象主义。按色彩分割理论,以“色点”的形呈现于画面上。
(6)后印象主义。重视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
一、填空题(40分)
1、欧洲中石器岩画以西班牙的拉文特
岩画最为突出。
2、埃及古国王时期写实主义雕刻杰作是《
》和《书吏凯伊
3、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形式是
4、以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魅力的是产生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刻《 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
5、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
镶嵌画和壁画 。
6、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玻璃窗画
7、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第一位大师是乔托,最后一位大师是
8、达?芬奇的重要绘画作品是《最后的晚餐 》和《蒙娜丽莎
9、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 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巨幅天顶画《创世纪 》和祭坛画《最后的审判 》。
10、在17世纪荷兰绘画中,著名的肖像画家有伦勃朗 ,风俗画家有维米尔 ,风景画家有 雷斯达尔
,景物画家有考尔夫 。
11、被认为是推开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门的人是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其代表作有《 圣母升天 》。
12、《秋千》的作者是罗可可画家弗拉戈纳
13、法国画家安格尔的艺术典雅精美,其中以女性人体为主的作品有《瓦平松浴女 》、《大宫女 》、《泉 》。
14、1855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拒绝接受库尔贝送去的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是《奥尔南的葬礼 》和《画室 》。
15、法国雕刻大师罗丹创作的三幅杰作是《加莱义民
》、《 地狱之门
》和《巴尔扎克
16、法国新印象主义又被称作“分割主义 ”或“点彩派 ”。其发起人是 修拉 ,代表作有《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 17、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代表画家是
亨特 、米莱斯 和 罗塞蒂
18、本世纪初,西方开始出现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1905年在法国和德国分别出现了“野兽主义 ”和“桥社 ”;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 未来主义 ”。
二、名词解释
1、祭坛画:中世纪西欧宗教绘画之一。专门用于教堂正面的祭坛。其画像明显受当时神权统治、宗教秩序的制约,有严格的布局要求和程式化的形象刻画规范,充斥着禁欲主义的味道。
2、浮世绘:日本德川时代的一种木板风俗画。“浮世”即现世之意。题材多为民间风俗、人物、风景等,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画面造型简练,色彩明艳,衬托简单的背景,富有装饰效果。代表画家有葛市北斋、铃木春信等。
3、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教堂建筑风格。流行于4-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其综合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技术和装饰手法,希腊古典柱式和罗马建筑的宏大气派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内部装饰得五彩缤纷与外形朴实浑厚的强烈对比为主要艺术特征。著名建筑有圣菲索亚教堂等。
三、简答题(20分)
1、古代罗马美术有哪些特点?
1、(1)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2)在表现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
(3)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
(4)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
(5)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2、简述非洲黑人木雕的风格特征。
(1)写实的。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或祖先雕像,则与统治者的面具和雕像一样,力求逼真笃实。
(2)程式化的。制作抽象的偶像。凶像的面具或宗教用的形象,变形与夸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大卫的《马拉之死》
(1)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肉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
(2)以崇敬的心情表现了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3)构图简洁单纯,人物造型追求纪念碑雕像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马拉的形象。
(4)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是画家一生中意义最大的肖像性历史画。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1)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肉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
(2)以崇敬的心情表现了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3)构图简洁单纯,人物造型追求纪念碑雕像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马拉的形象。
(4)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是画家一生中意义最大的肖像性历史画。
一、填空题(40分)
1、被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维也纳附近的 温林多夫
出土的女性雕像。
2、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故 宗教
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3、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 帕特农
神庙,而伊克瑞翁 神庙则以有一组女像柱而著称。
4、提出人体比例为1:8的希拉雕刻家留西波斯
,其代表作有《 赫拉克勒斯 》。
5、古罗马浮雕具有
记事和 写实
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 图拉真
纪念柱浮雕。
6、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7、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
,其代表作品有《 维那斯的诞生》和《春》。
8、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 尼德兰
(国)的凡?埃克兄弟
10、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 鲁本斯
。 11、17世纪西班牙画家穆立罗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题材
画,一类是
12、在法国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画家 夏尔丹
那沉穆凝重的景物画愈显得醇美动人。
13、写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三幅代表作:(1)《荷加斯兄弟的宣誓》、(2)《布鲁图斯》、(3)《马拉之死 》。
14、代表着浪漫派色彩成就的《阿尔及利亚女人》,是德拉克洛瓦赴东方后所作。象征法国革命精神的则是吕德的雕刻作品《 马赛曲 》。
15、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种者 》、《拾穗者
》和《晚钟
16、在法国印象派中,以画人物著称的画家有 马奈
;以画风景著称的画家又
17、在19世纪英国风景画派,具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画家是透纳
,而另一位画家
康斯太勃尔
的作品,则被称为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
18、法国立体主业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
,其油画作品《亚威农少女
》,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二、名词解释(20分)
1、岩画:指绘制或凿雕于山岩、洞穴内壁上的远古绘画品种。表现内容一般为各种简括的形象和符号,手法古拙,富于神秘气息,可称人类表现自我和创造力的最原始形式。西班牙的拉文特岩画是其著名代表。
2、罗可可艺术: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3、巡回画派:19世界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该派画家大都重视绘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普遍运用写实手法却又不失画家鲜明的个性。先后举办过“巡回”于各地的48次展览。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等
4、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三、简答题(20分)
1、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
(2)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
(3)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4)建筑内部雕刻或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都被夸张和变形,表情恐怖、冷漠。构成中世纪艺术中特有的造型方式。
2、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不满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
(2)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
(3)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
(4)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
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古希腊米隆的阿佛洛狄忒(断臂的维纳斯)。
(1)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在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世俗化。优美典雅的女性神话人物大量出现。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爱与美的女神雕像。
(3)躯体富有转折的螺旋上升似的节奏感。表情宁静、温柔、端庄。集中了人间女性的一切美质,达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4)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作品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2. 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1)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民主革命浪潮一度出现低潮,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感到失望,故借作品对现实进行影射和抨击。
(2)取材于当时法国发生的一起海上遇难事件。
(3)画面取金字塔式构图,突出了主题,扩大了表现的空间。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海上的巨浪和沉重的云层,更加渲染了画面的悲剧性气氛。
(4)主题已超越海难事件本身,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同时宣告了浪漫主义绘画的胜利,对同期和后世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一、填空题(40分)
1、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 拉斯科
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2、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
到梯形金字塔
,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3、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黑绘式、
4、《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有两种形式,即
6、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
式建筑之一。
7、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8、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
9、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
和霍尔拜因
10、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流派,即学院派艺术
、巴洛克艺术
现实主义艺术
11、《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普桑
12、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 舟发西苔岛
》为标志。
13、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 大卫
14、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 梅杜萨之筏
》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的《自由领导人民
》,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15、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
,其代表作品有《画室
》、《奥尔南的葬礼
16、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透纳
和 康斯太勃尔
17、“印象主义”一词由 莫奈
所作的《日出?印象
》一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中善于描绘舞女题材的是德加
,而注重表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画家是
18、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是 苏里科夫
,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
》、《女贵族莫罗佐娃
》和《 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二、名词解释(20分)
1、汉谟拉比法典浮雕:汉谟拉比建立巴比伦王国,并颁布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汉谟拉比王肃立在太阳神的宝座前,听他口授法典。神的威严和王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严肃。
2、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文档下载、IT计算机、人文社科、考试资料、教学研究、旅游景点、外语学习以及西方美术j鉴赏试题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7世纪荷兰小画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