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解放战争纪录片时有没有叫闫振堂的

解放战争是哪一时期?为什么叫解放战争?_百度知道
解放战争是哪一时期?为什么叫解放战争?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为推翻国民党统治
9.10因为它是最终解放中国人民的战争,故叫解放战争,又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这里所谓的“国内革命”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9.10
因为是解放全国的战争,所以叫解放战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_百度百科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19世纪中叶,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将其变成原料基地和战略大后方。二战期间,为了与轴心国作战,法国曾向阿尔及利亚人许诺,只要帮助法国赢得战争胜利,就允许其独立。二战结束后,法国如愿以偿地成为战胜国,但急于修补战争创伤的法国不仅没有履行承诺,反而变本加厉地压榨阿尔及利亚人民。阿尔及利亚各地的爱国者在1954年3月秘密建立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开战后改名为民族解放阵线),建立游击武装,确定当年11月发动大起义。[1]
1958年,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法、阿谈判开始。一面谈判,一面领导解放军多次攻破法军长300公里、宽约1公里的“莫里斯防线”,粉碎敌人的“固守要点,全面封锁”的战略方针,,被迫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签订《》,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自决权。同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举行。7月3日,宣告独立。9月25日宣布国名为,取得最后胜利。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起因
阿尔及利亚是国家,位于西部,紧靠海上交通要道。由于阿尔及利亚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且与法国本土较近,因此早为法国统治者所垂涎。1830年,法王派遣布尔蒙将军率3万军队远征阿尔及利亚。当年7月,征服了阿尔及利亚。,法国宣布阿尔及利军为法国属地,实行军事统治;,将阿划为法国的3个省,由法国派总督统治;,法军攻占撒哈拉地区,使阿尔及利亚全部为法国领地。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后,当局推行和政策,掠夺阿尔及利亚巨额财富。法国人的行径造成了阿尔及利亚的贫困,也激起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强烈反抗。自1830年至前夕,在100多年时间里,阿尔及利亚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无数次各种形式的抗法斗争,削弱了法国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及利亚人民积极参加反斗争。美、英、法等曾许诺,战后将满足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要求。但是,法国当局没有实现诺言,反而对要求独立的群众实施严厉镇压。统治者的行为教育了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了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在战后亚、非、拉高涨的形势下,阿尔及利亚革命者于1954年建立了“团结与行动”(起义后改为民族解放阵线),并开始将分散的游击武装联合起来,建立新的游击队(后改为民族解放军),至10月发展到3000多人。不久,游击队做好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经过
日凌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全国30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袭击殖民当局的驻地、哨所、宪兵队、警察局和其他军事目标。当日晨,起义者还通过在埃及开罗的阿尔及利亚爱国者,将起义的消息和民族解放阵线与解放军的宣言,向全世界广播。起义后,民族解放军首先在的大卡利比山区和靠近边境的奥雷斯山区建立根据地,并不断扩大根据地范围。起义者的行动给法国殖民当局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他们立即召集在阿的近5万人的军队进行镇压,并紧急从本土大量增兵。 至1955年底,兵力骤增至20万人。法军按照“分区围剿,梳型搜索,聚而合歼”的战略,动用、等现代化武器装备,对民族解放军实施围剿、突击和大规模进攻战役。面对法军的战略和优势兵力,民族解放军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和战术,避开敌人的突击力量,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散成小股活动,有力地打击法军。至1956年初,民族解放军已发展到1.5万余人,加上民兵共有11.5万人,武装斗争已遍布阿整个北部地区。
民族解放军初期的武装斗争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组织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和正确的政治纲领。为此,8月在卡利比亚的苏马姆溪谷召开了阿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苏马姆会议”。会议选出了由17名正式委员和1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阿民族解放阵线的最高政治和军事领导机构——阿尔及利亚全国。
会议还通过了《民族解放阵线纲领》。该《纲领》对阿尔及利亚的革命性质、战争目标、停战条件和和平谈判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战争目标和停战条件是,打败法国军队,破坏法在阿的经济,并依照战时国际法,不断壮大革命势力。迫使法国当局完全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主权,承认民族解放阵线是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唯一代表。
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阿民族解放军进行了组织调整。全国分为6个军区,即、、卡利比亚、北、奥雷斯—内门查、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军分区,军分区分成若干地区,地区又分成若干区段,区段则包括若干村庄。解放军编成团、营、连、排、班。基本战斗单位为连,配置于区段。经过调整与发展,至1956年秋民族解放军已达3万人,并在和建立了训练基地和武器供应基地。
而对阿民族解放斗争蓬勃发展的势头,法国当局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至1956年底,法军数量已增至40万人。根据阿民族解放军多活动在高山丛林既分散又隐蔽的特点,确定了“重点围剿,机动搜索,空降突击”的战术。同时,针对民族解放军装器装备主要来自境外的情况,加强了对阿的边境封锁,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同摩洛哥、突尼斯边境以及阿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多条陆、海封锁线,配置重兵把守,并派出摩托部队和飞机日夜巡逻。
从1956年到1958年的两年时间,是阿民族解放军武装斗争势头持续上升的时期。但是,阿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过高地估计了群众普遍参加起义的准备程度,在政治和军事指导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放弃的战术方针,改而进行正规战,结果遭受较大损失。
在挫折面前,民族解放阵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恢复游击战,战略上争取实现的目标也改为以积极的进攻行动保持军事上的“均势”,迫使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日,在埃及开罗成立了以为首的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
阿民族武装斗争动摇了法国的统治,从1955年到,已死伤数万人,耗费80多亿美元军费。从1959年起法宣称要给阿人民以自决权,并建议举行法、阿谈判。
6月,法、阿谈判开始。但就在同一时期,法国当局进一步强化军事行动,法军增加到80多万人。法军采取“固守要点,全面封锁”的战略方针,专门修筑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宽约1公里,由数道电网、堡垒、电子报警系统、观察哨、地雷场组成的所谓不可突破的“莫里斯防线”,企图扼守主要城镇和石油产区,严密封锁阿突和阿摩边境。
针对这一形势,阿民族解放阵线以战场上的胜利配合谈判斗争,打破了法国的多次攻势,拒绝了割让阿领土的要求。民族解放阵线还以非武装斗争形式,如罢工、示威游行等,同殖民当局进行坚决的斗争。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结局
在国际社会的持续援助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善,同时法国占领区的示威、罢工等运动此起彼伏。1959年10月,认清形势的戴高乐承认阿尔及利亚拥有自决权。1962年3月,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署协议,法国承认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阿尔及利亚人民可以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独立。日,签订了法、阿《》,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自决权和阿尔及利亚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次日,阿全境实现停火,持续了七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终于结束。
在持续93个月的战争中,法军共损失11.2万人(战死2.5万人),战争费用超过3.5万亿法郎。民族解放军伤亡约20万人,阿尔及利亚平民伤亡约60万人,200余万人被赶入“迁居营”。[1]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意义
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告独立,同年7月29日,定名为阿尔及利亚
民主人民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长达130年的殖民统治。阿民族解放军虽在人数与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依靠人民的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取得了胜利。而法国殖民军却因为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殖民战争,陷入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场战争的国际意义在于,阿尔及利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国家,它的胜利为北非及其他法属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战争中,法国损失数十万人,耗资逾300亿,大大削弱了法国用于维持其他地的人力和财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不得不承认非洲各法属地相继独立。
.www.[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新疆和平解放(新疆解放战争)_百度百科
?新疆解放战争
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解放战争)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新疆和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新疆各族各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949年秋,党中央派遣邓力群到伊犁与三区革命政府联系,邀请其派代表参加即将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三区革命政府踊跃响应,同时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北,取得了解放兰州、西宁的胜利,直叩新疆大门。[1]
新疆和平解放简介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1]
1949年7月,开始了解放西北各省的战斗,很快就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广大地区。[1]
  当时,国民党在新疆的近10万驻军,外有解放军重兵压境
彭德怀(中)在乌鲁木齐检阅进疆大军
,内有“三区”民族军的威胁,孤立无援,进退维谷,发生了剧烈的分化。特别是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和政府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向往和平,希望投向人民。在解放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在新疆各族各界民主人士的积极努力下,日、26日,陶峙岳、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3]
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归向人民。9月28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回了电报,指出:“我们认为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此种态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极为欣慰。希望你们团结军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在正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新新疆而奋斗!”[1]
从此,新疆就和平解放了!新疆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迈开了新的步伐。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20日进驻新疆省会迪化,11月7日,王震、徐立清等同志到达了迪化,受到热烈欢迎。[1]
新疆的和平解放,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取得的,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1]
新疆和平解放过程
新疆和平解放山雨欲来
1949年5月,解放大军摧枯拉朽一路凯歌,先后解放华北、东北290万平方公里土地,直逼陕甘。由于新疆地处边陲,路途遥远,中央把解放新疆的计划推迟到1950年。[2]
而此时,大势已去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依靠长江天险作最后挣扎,妄图利用和谈划江而治。在西北,“马家军”倚仗多年经营的军队与西进解放大军做垂死的较量。这个时刻,美国驻迪化(今乌鲁木齐)领事包懋勋、马克南也没闲着,他们与新疆省主要头目麦斯武德等紧锣密鼓地策划民族分裂,妄图在动荡中宣布新疆独立。也就在这时,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提前解放新疆,命令第一野战军向西挺进![2]
陶峙岳,湖南宁乡人,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陆军中将。面对节节推进的解放大军,历史把陶峙岳推到了新疆是和是战的选择点上。[2]
说起当时的时局,毕业于黄埔军校九分校,在“26师”任职参谋的黄晓天历历在目。他说,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这时打电报给陶峙岳,叫他除留一个旅在新疆担任防务外,把其余部队全调进关内;同时,马步芳也多次打电报给马呈祥,要把其部队调回青海……陶峙岳想请示张治中,可张治中却投身到北平中共方面。[2]
当时新疆驻军有78、42、骑1师三个整编师,总兵力约10万余。陶峙岳很清楚,这些部队各受其主之命,并不能完全指挥。陶峙岳洞悉李宗仁之谋划,反对部队入关打内战,便亲拟了一个缓兵之计,报南京政府,拖延时日。[2]
此时此刻,国民党驻军内部统、战之争正在激烈地较量……
新疆和平解放秘密使者
正当各种政治力量在新疆角力的关键时刻,日,一位秘密使者悄然来到迪化,住进了新疆省主席包尔汉的寓所。他就是中共中央联络员邓力群。[2]
正当解放大军迅速西进之时,中共代表团团长刘少奇及其随行的邓力群等同志正在莫斯科秘密访问。在谈及新疆问题时,斯大林承诺,对提前解放新疆予以理解,并愿给予必要帮助。一个月后的8月14日,邓力群从莫斯科经阿拉木图抵达伊宁。[2]
他此行的使命是,在伊宁建立电台,搭起联络桥梁,使“三区”与中央、西北野战军建立密切联系,促进新疆和平起义。在完成与“三区”的接洽和邀请新疆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任务后,邓力群携带张治中给国民党驻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省长包尔汉的电报,又秘密潜入迪化。
说起这段历史,作为新疆地下党组织“战斗社”成员的刘崇文,一边翻出史料,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在包尔汉的寓所一住下,邓力群就立即与陶峙岳和包尔汉会谈。张治中在电报中劝谏:“今全局演变至此,大势已定,兄等为革命大义,变为新疆和平计……”邓力群向陶峙岳等详细阐述了中共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和政策。[2]
尽管陶峙岳、包尔汉为邓力群的迪化之行做了大量的保密工作,可还是被国民党保密局新疆站察觉了。刘崇文说,他当时听说新疆特务头子饶铁珊密谋特务们对包尔汉公馆进行严密监控,图谋实施暗杀破坏。千钧一发之际,“新疆省保安副司令”张凤仪识破了特务们的阴谋,对邓力群进行贴身保护,才使得特务的阴谋流产。
新疆和平解放是和?是战
与邓力群的多次面谈,张治中将军的力陈劝谏,傅作义的北平举义,都深深触动陶峙岳。陶部参谋长陶晋初,迪化市市长屈武等众多上层军政人士也纷纷进言力促和平。然而,陶峙岳担心的是,新疆情况如此复杂,没有部队内部的统一和团结,致力推动新疆和平起义难成大事![2]
十几年前为新疆黄埔同学会撰写史实的黄晓天,他对那段历史耳熟能详。他回忆,在深思熟虑后,陶峙岳召开第一次师、旅长会议,会上透出的和平起义消息引起的冲击波,使这些国民党官员难以自制。 78师师长叶成、骑一师师长马呈祥和179旅旅长罗恕人等顽固派极力叫嚣:我们要听胡宗南、马步芳长官的。黄晓天说,马呈祥是马步芳的外甥,此人是个孝子,他的父母和妻子儿女都留在青海老家,因而一直企图率部打回去。叶成则是胡宗南的嫡系,兵力最多。罗恕人更是出了名的反共顽固分子。于是,陶峙岳天天与他们恳谈:国民党大势已去,新疆只有走和平道路,别无选择。三人自知无法扭转乾坤,来找陶峙岳谈判:愿交出部队,个人从南疆去印度。于是,叶成、罗恕人、马呈祥携带800多两黄金和其他财物,乘汽车离开迪化。陶峙岳派了一个加强排,乘长车架机枪护送三人出境。[2]
新疆和平解放待命进疆
就在陶峙岳紧锣密鼓酝酿举义之时,8月31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进军河西的作战命令:第一兵团自青海西宁挥师北上,越过祁连山向张掖进击;第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及其右侧西进;第六军为右路绕乌鞘岭、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大靖西进;第三、四军附野战军炮兵团、战车营为左路,直取武威、酒泉。9月21日,两兵团会师于张掖。 10万雄师集结于酒泉、安西一线,直叩新疆大门。[2]
此时,从甘肃张掖入伍的17岁少年袁国祥,因为曾在照相馆当过帮工,被分配到一野一兵团二军政治部当起摄影员。面对记者,作为将军的袁国祥,拿着60年前珍贵的图片把记者带回凯歌进新疆的辉煌岁月。他回忆道,为了加速解放新疆进程,8月29日,彭德怀在兰州解放的第三天就邀请在兰州休假的陶峙岳部校以上军官和在兰州的新疆民族宗教人士到三爱堂。一落座,彭德怀直截了当地说:“解放大军下一步就要挺进新疆,如有人敢阻挡,那是白日做梦。我们做好了两手准备,一个是军事解决,一个是政治解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希望和平解决,使400万新疆各族百姓免受战火之苦。现在希望大家出力,共谋和平解放之路。 ”[2]
在座的国民党军官和民族宗教人士,原以为是赴“鸿门宴”,听了这一席话心中石头落地,纷纷争抢着介绍情况,几个国民党军官也举手报名投诚。彭德怀看到大家解除了疑虑,便提议在座的人组成“新疆研究会”。
在迪化,扫清起义障碍之后,9月17日,陶峙岳、包尔汉联名复电张治中,满怀信心报告:和平起义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叶、马、罗离开迪化后,即前往兰州商谈起义事宜。[2]
9月20日,陶峙岳毅然下定决心,特派国民党第八补给区中将司令曾震五,代表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和河西警备司令部飞抵兰州,正式与彭德怀司令员和平谈判,履行签字仪式。[2]
9月23日,彭德怀司令员在兰州大厦热情接见了曾震五将军,最终确定了新疆和平解放大计。[2]
新疆和平解放举义9·25
在60年前的那个深秋的早晨,“26师”参谋黄晓天和他的同僚们一早就等待着集合的命令。他们知道,今天将不同寻常。也就在这天,公开身份是新疆语文专科学校训育主任的战斗社成员刘崇文,难以掩饰激动和喜悦,接受了神圣的任务,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同样是这天,驻扎在酒泉的袁国祥和军部的官兵们,都在等待电台传来消息……[2]
日,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和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联名向毛泽东发去了电报——
解放军胜利完成人民解放伟大事业,谨致无上之欣祝。此间对新民主主义及尊重少数民族利益之号召,早具坚强之信心及拥护之赤诚,并为之克服困难。经决意与国民党反动政府脱离关系。兹已准备一切力量消灭反动势力,接受领导,俾每一角落共庆新生,以完成贵党所领导的整个中国之解放。特电敬布衷忱,敬祈亮鉴。包尔汉、陶峙岳申皓叩[2]
电报飞传到中南海,毛泽东立即复电:
包主席、陶将军:
申皓电悉,极感盛意。新疆局面的转变,各族人民的团结,有赖于贵主席及贵总司令鼎力促成。尚望联络各方爱国民主分子,配合人民解放军入新疆之行动,为解放全新疆而奋斗。特此布覆,敬颂勋祺。 毛泽东申梗
面对新疆十万守军,陶峙岳宣布:率部起义。他郑重宣告:“自即日起,与广州国民政府断绝一切关系……,听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命令。 ”自此,新疆未动一枪一炮和平解放。
日。开国大典。
新疆代表赛福鼎·艾则孜登上天安门广场,他就站在毛主席的身后,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在王震将军气势如虹的诗词中,10月12日,400余辆装甲车、卡车满载进疆大军先遣部队,从酒泉挺进新疆。[2]
新疆和平解放平叛
新疆和平解放背景
日,当人民解放军重兵云集在河西重镇酒泉时,美国前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悄然离开新疆首府迪化,潜入奇台和乌斯满密谋策划。日,尧乐博斯带领匪徒离开哈密逃进南山。于是,乌斯满、尧乐博斯、贾尼木汉和骑兵第七师反叛官兵勾结在一起,策划了反革命武装叛乱。[4]
乌斯满(哈萨克族)是北疆有名惯匪,从30年代开始,就专事啸聚部众,杀人越货,逞强行霸。三区革命时,窃居阿山专员职务,暗中却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对抗三区革命,得到国民党军事装备和各方面的支持。他不仅有2个团,而且利用民族关系控制着哈萨克族头人。[4]
尧乐博斯(维吾尔族)是国民党哈密专员,乌斯满的结拜兄弟。蒋介石为了收买他,特地派去一个国民党女特务(舍身救国队员)做他的小老婆,使之成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4]
贾尼木汉(哈萨克族)是国民党新疆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是一名政客,很早就和国民党特务勾结,新疆和平解放前夕,因反对起义逃进南山。[4]
1950年3月,台湾蒋介石委任匪首乌斯满为“新疆反G总司令”。乌斯满等匪徒便到处煽风点火,纠集惯匪和散兵游勇,并以残酷屠杀等手段,胁迫牧民2万多人发动武装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天山南北。同年4月,叛匪开始向人民解放军驻守哈密东北地区沁城、小堡、南山口、伊吾等地的部队发动攻击,并对各族群众进行大肆烧杀抢劫。在短短2个月内,即发生抢劫案300余起,烧毁民房30余间,打死打伤群众130余人。他们把奇台南山大、小红柳峡一带作为反革命的巢穴,东向巴里坤取包围态势,伺机夺取哈密,截断人民解放军与关内交通。又以主力由奇台沿公路向西窜犯,企图攻占新疆首府迪化。[4]
新疆和平解放过程
为了稳定新疆的社会秩序,保卫边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指示,新疆军区迅速组织了剿匪指挥部,由王震亲自担任总指挥,张希钦任参谋长,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担任北疆剿匪前线指挥官。根据匪情,人民解放军的部署是:第十六师在哈密,第十七师及第五军第四十团、第六军骑兵团、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一部在迪化至奇台一线。王震司令员还将胡鉴指挥的战车团调归第六军指挥。剿匪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肃清乌斯满、尧乐博斯匪徒和骑兵第七师部分叛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新疆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迪化。[4]
3月25日,新疆军区派出第十六师、十七师、第六军骑兵团、第五军第四十团、骑兵第七师一部、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等2.5万多人,并出动了飞机和坦克,西线指挥程悦长、东线指挥吴宗先,在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援配合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剿匪战斗。4月1日下午,第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率机要秘书、参谋、报务员、警卫员等6人,乘小吉普车一辆,亲赴七角井前线侦察,未与主力同行。行进途中,于七角井以东车古泉山地隘路,被叛匪40余人伏击,罗少伟等5人壮烈牺牲。罗少伟牺牲时年仅30岁,是解放战争以来西北战场牺牲的第一位师级指挥员。[4]
4月14日,剿匪大军兵分两路,取道深山密林、雪原戈壁,日夜兼程,向叛匪巢穴大、小红柳峡奔袭,出其不意地突入匪集。匪帮乱成一团,丢下大批尸体,纷纷四散逃命,仅乌斯满和少数头目侥幸逃脱。[4]
在天山高峰天格尔大坂之下,另一股叛匪头子乌拉孜拜(哈萨克族),也在绥来、景化、昌吉等地,裹胁l万多牧民叛乱。乌斯满向北塔山地区逃窜被人民解放军阻击后,企图通过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逃天格尔大坂,与乌拉孜拜汇合,进行反扑。为了粉碎敌人阴谋,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勇猛追击,严密封锁。同时,又及时打响了天格尔大坂的围歼战,歼灭叛匪大部,仅匪首乌拉孜拜带20余骑南逃。[4]
3月26日,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第二连,由副营长胡青山带领进驻伊吾,与主力部队相距100公里。在主力进剿骑兵第七师叛乱时,二连突然被尧乐博斯匪帮包围。敌人破坏了交通,切断了电话线,使二连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二连孤军与匪作战,英勇地坚守伊吾40天,击退敌人7次大规模的进攻,毙匪53人,直至5月7日始与东进部队会师,完成了保卫伊吾的光荣任务。5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来电嘉奖二连,后又授予“钢铁二连”光荣称号,授予胡青山“战斗英雄”称号。[4]
新疆和平解放结果
在剿匪战斗中,人民解放军历经千辛万苦,进军红柳峡,翻越冰大坂,奇袭北塔山,在人迹罕至无水无草的五百里将军戈壁上追击叛匪,战胜重重困难,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对敌人穷追猛打,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实行军事清剿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执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区别对待的政策,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取得了剿匪斗争的胜利。
6月15日,新疆军区发布剿匪战报,宣布新疆剿匪部队自3月分东西路钳追乌斯满、尧乐博斯残余股匪后,西线骑兵已沿北塔山一带向西清剿乌斯满残余匪徒;东线部队兵分三路追击南窜的尧乐博斯残余匪徒,并在黑山头以东扫清了曾在七角井一带进行破坏活动的哈巴斯股匪。[4]
6月20日,新疆军区再次发布战报,宣布剿匪部队自3月5日以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剿匪斗争;大股匪帮业已击溃,剿匪斗争获得重大胜利。[4]
由新疆逃至甘肃敦煌、安西一带的乌斯满、尧乐博斯等少数残匪,经新疆、甘肃部队联合清剿,于11月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参加叛乱的国民党起义军官马占林(副师长)被俘,乌斯满于1952年2月在甘肃被捕获,贾尼木汉、乌拉孜拜亦先后就擒,仅尧乐博斯只身逃往台湾。[4]
.人民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塔山阻击战(解放战争战役)_百度百科
?解放战争战役
塔山阻击战
(解放战争战役)
塔山战役是中国的期间国民党军队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15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1]
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以及中的,并称为“”中的“三大阻击战”。[2]
塔山阻击战历史背景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陆战经典之辽沈战役---- 塔山阻击战
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的转战,到1948年夏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的人口已获解放,东北工农业生产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余万人,装备改善,士气高涨。而东北国民党军由于连连受挫,损兵折将,55万余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长春、沈阳的陆上全被截断。军心动摇,士气低落。力量对比,东北人民解放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国民党军,已经有实力争取一战而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全东北。
塔山阻击战
面对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很焦虑。为了保存力量,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铁路交通线,把沈阳主力转移到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东战场;但是又顾虑放弃东北,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产生严重后果,因而,是撤是守举棋不定。在蒋介石对东北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从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有利于东北早日解放着眼,做出了主力南下北宁路,把作战重心放在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地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的战略决策。并号召东北人民解放军,要树立打前所未有的大的决心,即在沈阳敌军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将其就地歼灭。[3-4]
塔山阻击战战役回顾
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地区浴血奋战6昼夜,成功地阻击住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东进兵团”。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把蒋介石在东北的反动统治的“生命线”(沟通华北的咽喉)一举切断。17日,被长久围困的长春守敌一个军宣告起义;19日,包括一个兵团部又一个军的守敌余部全体投降。 曾经是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当即解放。?
日,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
蒋介石急调北宁县华北“剿总”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4个师,共11个师,于10月10日至15日猛攻塔山。
10月10日,东北野战军为全歼锦州守敌,在锦西蒋军援军北进的唯一通道塔山展开了阻击战。10日拂晓,解放军一部扼守塔山阵地。蒋军飞机在几十分钟内低空投弹5000余枚,平地炸松几尺土。蒋军3个师以密集的冲锋队形,由连、营、团长带头,督战队压后,叫着往上冲,解放军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拉锯状态。蒋军轮番攻击5昼夜未能攻下。蒋军最后把号称“没有拿不下的阵地”的赵子龙师拿出来冲锋,并以50万金圆券抽骨干分子组成“敢死队”,冲锋还是被打退。解放军阻击蒋军的阵地已用尸体堆成。15日凌晨,蒋军又以5个师偷袭阵地,见到用尸体堆积起来的工事望而生畏。到中午12时,蒋军全线溃退,战役结束。
塔山阻击战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第4、第11纵队等部在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塔山阻击战使塔山闻名于世。塔山本来没有塔,阻击战后在这里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纪念塔,使塔山有了塔,烈士的鲜血使塔山永放光芒。
塔山阻击战援锦行动
为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行动,根据命令,四纵、十一纵和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塔山阻击战战斗激烈
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两个师、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11个师。也就是说,东北我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我军 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塔山阻击战塔山地势
塔山阻击战山势
塔山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东临,西接白,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十二公里宽。从村子的东侧穿过,山海关至沈阳的公路与铁路并行。村南有条干涸的河滩,架有一座铁路桥。村子周边地势平坦低洼,村西通向的地方,是一片宽约八千多米的开阔地,散布着一些高差不大的小丘陵;东边靠着锦州湾的山包就是打渔山岛,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从海边往西,地势逐渐抬高,西面的白台山高两百米,是唯一的防御制高点。塔山不是山。
塔山阻击战周围地形
塔山距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离葫芦岛不过5公里。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生与死的搏斗。
塔山阻击战战役过程
塔山阻击战版本一
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的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以独95师为主导的攻势。10月16日之后至10月28日,由于遭受了重挫,国民党军实际放弃进攻,只在前沿保持小部队的接触。
第一阶段:10月10日到11日的进攻
由于轻视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国民党军在进攻前仅进行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虽然对塔山的阵地有较大破坏,但仍遗留有大量的地堡、铁丝网,成为阻挠步兵突破的巨大障碍。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了坚强的抵抗,同时,解放军的炮兵同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并以密集火力猛击国民党军二梯队的集结地域。当日国民党军共向白阵地进行了七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九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
11日国民党军仍按原部署继续攻击,只加强了炮火配备及海空军的。各部队将10日的预备队调上一线,希望能保持进攻的锐气。十一日拂晓,62军151师453团曾通过夜袭夺取了二○七高地,但旋即为解放军重新夺回。稍后451团正、副团长带头冲锋,均被击毙阵地前。战到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了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但还是不能进塔山一步。
由于敌54军、62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了兵力部署。以10日到达的独95师担任对的主攻,以54军第8师代替暂62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62军仍攻击白。以92军和暂62军作为预备队。
第二阶段:10月13日到15日的进攻
塔山阻击战
13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国民党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原来我军利用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
10月14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进入了第五天。凌晨五时,各军的炮火就开始向塔山阵地轰击,海军的大炮也同时开始。在猛烈炮火鼓舞下,国民党军士兵的士气振作起来。第8师仍采取三路密集冲锋的战法,反复冲锋,曾一度攻入塔山铁路桥头堡的防御阵地,黑压压的士兵有的爬到了地堡盖子上面。在塔山以南阵地观战的62军军长林伟俦正准备调21师的部队上去增援,第8师已经被解放军的反冲锋赶出了阵地。
上午10时,塔山阵地的后方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炮声,锦州总攻开始了。塔山之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国民党军及在不顾一切地向解放军防线冲击。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独95师几乎被打残,全师缩编起来不过三个营多一点。其它部队也是伤亡惨重。国民党军的斗志被完全瓦解,塔山阵地真正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铜墙铁壁。
14日晚,期待已久的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15日,从烟台来的第39军也已抵达。然而这都为时已晚。15日之后,锦州方面的炮声渐渐减弱,敌东进兵团仍在塔山地区未能前进一步。
塔山阻击战版本二
日,对锦州至段铁路发起攻击,至10月1日,攻克北面屏障和锦州南面的、、,孤立锦州。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为历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接到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的告急电后,立即从南京飞到北平、沈阳,经过精心谋划,决定集中22个师,组成东西两兵团,分别从锦西、沈阳出动,东西对进,夹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获悉国民党军增兵锦西后,担心担负阻击任务的兵力太少,阻挡不住,因为两锦之间距离仅为50公里,担心打锦州的部队陷入敌人内外夹击之中。于是在10月2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回师打长春。但过了不多时,他又报告中央,决心仍然打锦州,并调整了兵力部署。、等人收到林彪的报告后,立即复电,重申必须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并且指出,&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
按照新的部署,以2个纵队7个师和炮纵主力,组成北突击集团,以2个纵队6个师组成南突击集团,以1个纵队组成东突击集团。从10月9日开始,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对锦州发起攻击,扫清外围后,于10月14日10时发动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人,俘虏范汉杰。在攻击锦州的同时,东北野战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分别在、新立屯和塔山地区,进行了防御作战,尤其是塔山阻击战,东北联军总部命四纵副立即到十二师的一线去指挥。及时改变了只守村后小山的部署,构筑起坚固的村落防御体系,坚守村庄,控制村边通道。10月10日开始,指挥塔山部队激战6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猛烈进攻,坚守住了阵地,涌现出了&&、&&等英雄战斗集体,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
向沈阳突围
锦州解放后,东北战局急转直下。10月15日,又飞到沈阳,严令东北&剿匪&副总司令率部向沈阳突围,郑洞国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决定10月17日行动。但他没有料到,在人民解放军的争取下,第60军军长率所部于这天起义了,突围计划破产。19日,新7军军长率部放下武器。郑洞国被迫于21日凌晨走出指挥部向解放军投诚。长春和平解放。与此同时,&西进兵团&司令官,在蒋介石督催下,于10月20日由彰武、新立屯地区南下,企图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掩护沈阳国民党军沿铁路线撤入关内。10月21日对黑山、大虎山发动攻击,遭遇解放军的顽强抵抗。
电告林彪、,仍然不改变锦西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对我军来说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的方针甚为正确,&望即本此方针,即刻动手部署,以全歼廖兵团为目的。&
、阻击战鏖战正急之时,攻锦州得胜之师迅速回头,犹如飞将军从天降,从南北两翼钳击合围廖耀湘兵团。廖耀湘进攻黑山、大虎山受阻后,乃改变计划向方向撤退,企图从海上逃走,但途中又遇解放军的拦截,不得已分成两股向沈阳方向突围。由于指挥错乱,部队来往调动,陷入一遍混乱。这时坐在北平指挥的获此消息后说:&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被围歼而无可奈何。
从10月26日4时起,东北野战军在以西、大虎山以东、以南、魏家窝棚以120平方公里区域内,展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空前大规模的围歼战,至28日5时,歼灭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第6两军,俘虏廖耀湘,取得了的决定性胜利。
东北&剿匪&总司令惊悉廖耀湘兵团被围歼,知道大势已去,乃匆忙乘飞机逃离沈阳,由第8兵团司令官统一指挥沈阳残部14万人继续顽抗。乘胜于11月2日解放东北最大城市沈阳和营口。、地区的国民党军,在廖耀湘兵团被围歼时,未敢北进增援,沈阳解放后,于11月9日乘船从海上逃走。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以伤亡近7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取得震惊中外的胜利。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力量。,加上当时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据此,指出,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算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现在看来,只需从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实现了。
之所以能在52天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就其战役组织指挥来说,主要是坚决贯彻执行了以主力南下北宁路的作战方针;集中两倍半于敌的兵力,迅速攻克了战略枢纽锦州;攻锦州后迅速回师合围了廖耀湘兵团;在合围的同时,乘敌慌乱,猛烈进行穿插分割;同时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密切结合起来,争取了一部分敌军起义,加速了战役胜利进程。(军事科学院军史部 周宏雁)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距锦州30公里,距锦西10公里。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村东面是铁路,通往锦州的公路从村中间穿过。村南有一条干枯的滩河,宽约30米,叫。塔山这个史书上鲜见的地名,在中却载入了史册。其原因就是:它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我军四纵、十一纵和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统一指挥。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安排四纵扼守塔山,是基于对四纵的信任。四纵是在从山东带来的胶东部队的基础上组成的,在东北打了许多胜仗,并且创造了在东北战场最早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光辉战绩,但像这样死守阵地的硬仗、恶仗还打得不多。而对于塔山阻击战,林彪尤为关注,林彪的犹豫动摇,也是基于我军很难阻击住锦西、葫芦岛方向增援之敌的考虑。林彪坚定攻打锦州的决心后,对阻援锦西、葫芦岛方向之敌问题的担心并没有消除,在视察地形时还说,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州方面的敌军挡住。为了消除林彪的担心,加强四纵指挥员的信心和决心,保证攻克锦州,打好搭山阻击战,罗荣桓主动建议派野司参谋处长去四纵协助指挥作战。征得林彪同意后,罗荣桓把苏静找来,交代任务:“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去四纵,那里将有一场恶战。
四纵、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的任务就是把敌人隔在锦州以西,以便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攻下锦州。四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你的任务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协助四纵首长指挥部队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要告诉、政委,指挥员不要怕牺牲,不惜代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总部的战略意图你是清楚的,但部队一时不一定能理解得了。你要向指挥员多次、反复解释总部的意图,一定要顶住敌人,顶住了就是胜利。”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苏静去四纵后,给四纵领导人留下了“监军”的印象。莫文骅在回忆录中说:“塔山战斗开始的第五天,总部派来了一位处长到纵队当联络员,其任务是上通下达,加强联系。总部联络员可参加纵队的党委会(只听不表态),总部给他或他发给总部的电报,我们不能过问。个别同志私下开玩笑称联络员是‘监军’,纵队主要领导对此做法也有反感。不管上边出于什么意图,这种作法会引起下边的考虑,甚至影响到作战情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好在我四纵领导人是党性很强的同志,莫文骅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即将产生的矛盾。
10月10日拂晓,塔山阻击战打响。凌晨3时半,国民党军趁落潮之际,袭占了我军打鱼山岛阵地,袭占了我军前沿几个尚未修好工事和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的小。特别是打鱼山岛阵地,位于我军防线的东端,东与西海口阵地北侧陆上毗连,西与塔山堡隔路相望。敌人攻战打鱼山岛,就直接威胁到我军西海口和塔山堡阵地的侧翼安全。如果敌人从海上登陆西海口,还可以越过塔山,绕过,直抵锦州外围。打鱼山岛阵地的丢失,引起了我四纵领导人的关注。立即命令:迅速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因此,塔山阻击战刚一开始,我军在前沿阵地上就展开了,丢失的几个小高地在我军连续反击下夺了回来。
敌军攻击和我军适时反击贯穿于塔山阻击战的全过程。
与我军指挥员充满信心、精心部署、正确指挥和我军指战员英勇善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援锦官兵的心态。国民党军葫芦岛指挥官未及时到位,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发起进攻,胡乱干预指挥,却告密于,说阙汉骞援锦态度不积极。明显地看出,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失败是必然的。
当时任国民党秦、葫港口副司令的在追忆葫芦岛作战时说:“侯镜如对于蒋介石的打内战,我看是不大感兴趣的。特别在他所指挥的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于一九四七年秋季在东北失利以后,对东北局势感到严重,不愿沾边。这次蒋介石一再拉他来指挥,他总是设法推脱,对蒋敷衍也是煞费苦心的。我以后从葫芦岛去时,曾在塘沽办事处与侯氏晤谈,问他东北已经解放,对平津看法如何?他慨叹地说:‘谁还要打内战?军民厌战,士气不振,哪一个队伍是完整而有战斗力的?看不出傅老总(指)会有什么办法。’”
既然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应付的命令,当然不会作出积极的努力,但又不能不作出努力。因此,他不仅不及时到位指挥,而且到位指挥也明确告诉他的参谋长:“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他指示参谋长拟定的方案,就是稳扎稳打,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也能应付蒋介石。从这两个方案付诸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心态也可窥见一斑。
塔山阻击战战役结果
塔山阻击战纪念碑
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我军四纵等部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胜利原因
塔山阻击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四野正确的作战部署。事实证明,正是实行了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的相结合,第一线和第二线合理配备的相结合的部署,才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是我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纵队党委层层动员,提出&死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保卫锦州胜利&等口号,开展&立功运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英勇杀敌,战后,仅12师通令嘉奖的160人中,党员就占了70%。
再次是广大人民群众强有力的支持。战地人民群众积极、热情地支持我军作战,塔山一线阵地出现了热烈的支前场面,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历时6昼夜,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海陆空三军却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最终未能攻下塔山。作战中,解放军伤亡3774人,歼灭国民党军6549余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主力攻克锦州赢得了宝贵时间。坚守塔山堡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战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称号;12师35团被授予“白英雄团”称号;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备团”称号;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称号。
塔山阻击战败因
照理说,国民党军在汇集了很多高级指挥官,出动了海、陆、空三军的精锐部队进攻塔山,攻克塔山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永远比书本理论要复杂多变。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等人于不顾,安排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空军司令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也只能干瞪眼。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或者说只是喊一喊而已。例如重庆号巡洋舰因担心吃水深搁浅,缺少主炮弹再加上毕重远为首的地下组织作用下,只打了20多发炮弹就草草收场。给了他们的职务,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因此,陆军进攻时,海军、空军的协同只是造造声势,尽管海军的炮击、空军的轰炸,一度严重地威胁着我军塔山阵地,惠德安曾经这样描述:“从葫芦岛北山上向塔山遥望,但见海空火力集中轰击,真是地动山摇,霎时间塔山成了一片火海,硝烟直冲云霄,凝结成一团巨大的乌云。在这样的疯狂攻势下,解放军塔山英雄团,竟创造了战史上伟大的奇迹,打得国民党看着塔山的红旗失魂丧胆败下阵去。”但是实际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林立彼此倾轧,军事指挥难以令行禁止思想统一,看似声势浩大的海陆空作战却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效果也就顺理成章了,如10月11日为国军提供掩护的只有4门榴炮,10门山炮和5架螺旋桨飞机。另一方面,实际上解放军拥有的火力并不弱。4纵有1个炮兵团拥有26门75MM山炮,10门野炮,3门105MM榴弹炮和10门高射炮。给4纵打下手的11纵相对弱,只装备了24门75MM山炮。为了更好的完成阻击任务,四野还从东北炮兵纵队和兵团直属部队里为塔山阻击部队增加了150MM重型榴弹炮(口径上压倒国军),105MM榴弹炮,105MM野战加农炮,75MM山炮,57MM战防炮和75MM高射炮(可用于平射)。[5]
国民党军内有着“赵子龙师”绰号的独立95师以大量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并于日,在前线,全师连续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以整营整团排成密集阵形的冲锋,这种战法固然强悍勇猛,但相当愚蠢的,当即遭到了解放军轻重武器的反击,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
塔山阻击战历史评价
应该说,迄今为止,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对于塔山之战评价仍有不足之嫌。这场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上旬的阻击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局部战场——塔山之战的胜负,不但关乎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塔山之战的这一价值,作战双方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官兵,当时都没有或者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在那个狭小的局部战场上,每分每秒都经受着生死考验的他们,无法设想国共两军在的交战将由此演变成何等规模。他们仅仅知道:这是一场血拼,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必须不惜代价。
塔山阻击战塔山名将
《塔山阻击战我守军名将》-原著吴东峰大校
塔山阻击战吴克华
颜面白皙,身材颀长,语言儒雅,气宇轩昂。将军有勇有谋,军政皆优,指挥作战以稳、细、准、狠见长。⑴
将军十六岁参加红军,少年老成,人称“小大人”。⑵
莫文骅将军共吴克华将军统领四十二军,莫为政委尝戎服佩枪,望之凛然。吴为尝便衣布履,手执书卷,人谓之曰:“不像个司令员,倒像个穷教员。”⑶
塔山阻击战前,吴克华将军于纵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曰:“同志们,我们纵队几位领导人决心已下,要准备打硬仗、恶仗、苦仗,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守住塔山。打掉吴克华还有莫政委、胡副司令员等领导人。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欧阳文将军与此曰,其时吴神情严肃,话语激越,有破釜沉舟之气概。⑷
莫文骅将军言,塔山阻击战前某日下午接东野总部电报,派作战处处长苏静至四纵作联络员,参加党委会,不发表意见。苏静单独与总部联络,来往电报他人无权知之。是时,将军忿忿与欧阳文曰:“这是从红军以来没有过的怪现象!”苏静将军曾告余,林彪派将军赴塔山,主要目的为督战,担心伤亡过大,指挥员动摇。⑸
江雪山言,塔山阻击战中,吴克华将军体重至少减去十斤。前有阻力,上有压力,难啊!。⑹
塔山阻击战中,将军奉四野令,率一纵进至,随时准备增援。每战至关键,李天佑将军便电话询将军:“老吴,有没有把握?我们上罢!”吴克华将军则乐呵呵答道:“此战役我们四纵包了,绝对不会有劳老大哥。” ⑹
吴克华将军总结塔山阻击战经验曰,要把防御作战的任务,总的企图,以及达成这一任务的重大意义告诉大家,为全体指战员所理解。这样就能够防止和克服那种认为防御“伤亡大,收获小,啃骨头,没油水”,甚至认为好像“打防御不是主力的任务”等错误思想。
又曰,要做到既知敌之短,又知敌之长。知其短,可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知其长,可避敌之长,匿我之短,更多的给敌制造困难,减杀其优势。可以从劣势中争取相对优势。
又曰,选择有利地形,构成重点、纵深梯次的环形防御。坚守防御,选择正面比较狭窄,一翼或两翼有天然障碍的有利地表,是保障重点防守和纵深配备的重要条件。
又曰,火器配备的原则是“火器分散,火力集中”,既能保障集中火力杀伤敌人,又不致使火器遭敌破坏。
又曰,保持机动,保持主动。将主要兵力集中使用在主要防御方向上,作纵深梯次的部署,在次要方向中注意节省兵力。切忌分兵把口。⑺
将军言:“宁可把子弹消耗在靶场上,不要让子弹浪费在战场上”。将军抓训练要求符合实战,具体细致,如射击训练要求既要瞄死靶,又要瞄活靶;投弹训练要求既能由上而下投,又能由下而上投;刺杀训练要求由静的目标,进到动的目标;齐步、跑步等训练不能只求整齐而减低速度等等。⑻
吴克华将军慎战,每役非利不动,非得不用,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1944年初冬,有领导提出与决战计划。吴克华将军亲自至赵保原主要据点万第观察后,则认为立即打有失败危险,须作充分准备再打。胶东军区领导问将军:“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呢?”将军对曰:“三个月左右吧。” 其时有人言将军保守,有人言将军右倾,而将军不以为然。1944年冬至次年开春,将军嘱司令部模拟万第之地形和防御工事,组织部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战前攻坚演练。日至19日,将军率五个团加五个营的兵力,进行讨决战,一举歼敌一万二千余人,胜利完成了胶东军区交给的任务。⑼
将军有诗赞将军云:
气如虹,披肝沥胆建奇功。
土城阻击护北斗,驿道奔袭挫敌锋。
论兵惊四座,塔山鏖战震两京。
难忘春风风人时,入地甘霖细无声。⑽
“文革”之初,吴克华、、莫文骅三将军同打倒,其罪名为“刘邓黑干将”, “三华反三军”。“三军”者,海陆空军队院校造反派也。⑾
日,吴克华将军接一匿名电话,通知晚上至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六周年文艺晚会。将军按通知如期至集中,见他人均有入场券而己无,“知趣”而返。是晚,演出舞剧《》(***和林彪会师)。数日后,海、空军机关造反派指将军反对林彪,组织万余人举行“炮轰”大游行。此后,将军被非法监护,立案审查达五年之久。⑿
“文革”中,几位老乡战友揭发吴克华将军于红军赣东北时期被俘变节,将军有口难辩,愤愤,曰:“老乡老乡,背后一枪。”⒀
“九、一三”事件后,有人赞吴克华将军是“反林彪的英雄”。将军对曰:“过去说我反对林彪,我不承认,那是强加给我的。今天我还是这样说,我没有那么高的水平。”⒁
吴克华将军复出后,工作调动频繁,先后任铁道兵、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将军临危受命,南调北遣,人走家搬,从不讲价钱、提条件。军委凡遇棘手问题,即派将军出马,故时人称将军为“突击司令”。⒂
1979年2月,将军赴任新疆,适中苏边界若临战之际,谣峰四起,人心惶惶,西北汉族群众纷纷内迁。其时将军夫人张铭正患病,将军毅然举家北上,飞抵乌鲁木齐。是日傍晚,将军携夫人、子女安步上街,观街景,购物品,谈笑风生。乌鲁木齐市民见之,,人心定矣。⒃
1987年冬,吴克华将军赴任广州军区,暂居军区宾馆。将军住下后,即招秘书伸三指,曰:“第一,我既然住在这里,它就是我的宿舍,请把原来的服务员撤走;第二,把地毯和公家的物品搬走,按照我应配备的家具给我配备;第三,我从外地来,没有蚊帐,能否留下两床蚊帐,我按价付款”秘书一一照办,不敢懈怠。⒄
1980年1月,将军至广西边防视察,由南宁而宁明,由宁明而,由凭祥而,由东兴而,轻车简从,不住宾馆,不吃酒店,均宿部队招待所,二十余天无一日不是“四菜一汤”,宴请领导亦不破例。⒅
吴克华将军守正不阿,廉介自持,为官数十年,未尝馈略权要,未尝以权谋私。子由士兵而将军,现任湖南省军区参谋长,颇有父风。
吴克华将军治军格言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⒆
有人问将军带兵秘诀,将军答:“尊重人,尊重士兵”。
吴克华将军下部队视察,喜与士兵交谈,临别必一一与在场士兵握手,数十人上百人不计,若发现漏握一人,必回头再握。某日,将军视察炮兵某部某连,将返之际,忽见门前一棵大树,树上设一了望台,台上站一士兵,即沿梯攀登廿余米,与之握手致意。又某日,将军至某边防站视察,一一看望士兵,闻一士兵外出牧羊未归,即坐门口等之,见面握手后方上车离去。将军言:“一个士兵能见到大军区的机会太少了。”⒇
, 吴克华将军晚年,常思念战争年代牺牲之战友。将军常与来访者屈指数之:四十一军解放战争中,有一名名师级干部,十名团级干部,三十名营级干部和六千零四十七名连以下指战员牺牲,尤为曾付出伤亡三千余人代价的塔山阻击战而痛惜。日,将军病逝于广州,骨灰安放塔山,与牺牲将士共长眠。
塔山阻击战胡奇才
胡奇才(1914年9月--日)原名胡其财,1914年9月出生于湖北(今红安)一个佃农家庭,全家七口人,靠租种地主一石田、撑持一个小的豆腐坊度日。小小年纪,胡奇才就在豆腐坊、田畈随家人一起从事力不胜任的劳作。母亲因产后热不幸去世后,他更是竭尽全力替父亲分担繁重的农活。9岁进村里私塾读书,半耕半读,三年乃辍。虽然只读了三年,可他的启蒙老师、共产党员张楚峰,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极为深刻。
“汉阳造”步枪
1929年,胡奇才亲眼看到敌人把张楚峰抓到村前的河边,残酷地杀害了,他满腔悲愤,参加了少先队。他村地处赤白两区交界,少先队的主要是任务是站岗放哨。1930年8月的一天,胡奇才正在后山顶上放哨,少先队大队长说:上级号召要扩大红军,你们谁要参军,赶紧去报名。他连忙答应:我去!父亲拉住他说:你祖父年迈,哥哥病重,两个妹妹还小,我身体也不好,你走了,家里怎么办?他回答说:不参加红军,都没有活路!一狠心,参加了华河区红军特务营。他从小生得身材魁梧,能吃苦耐劳。参加红军后,不避艰险,不怕牺牲,不到三个月连打五仗,亲手缴获一支“汉阳造”步枪。参加了苏区四次反“围剿”和开创川陕苏区的斗争。
转入中国共产党
胡奇才1931年加入,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胡奇才参军不到三年就身负五伤,1933年6月担任红四方面军十一师三十五团政委时,年龄不到19岁。随即参加长征,先后担任十一师、十二师政委。
1937年12月,胡奇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三大队六队队长。1938年8月,党中央派遣干部增援山东,组成山东干部大队,胡奇才任大队长。8月21日,奉同志“第一要当好学员,第二要当好教员,第三要当好指挥员”的临别指示率队离开延安。历时三个月,行程三千里,胜利到达。11月,他被分配到第八支队任副,不久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兼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从此坚持鲁中抗战达七年之久。先后担任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鲁中军区参谋处处长,指挥所部进行葛庄战斗、战斗,攻克城,打击顽军势力,粉碎日寇“扫荡”,为鲁中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鲁中人民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胡奇才司令。
1987年,到沂蒙山区视察,有一七旬老翁特地向他打听胡奇才同志,并当场唱出了当年歌颂临朐战斗胜利的歌谣:“胡奇才,不简单,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迟浩田听后感慨万千,回京后即亲笔写下了这首歌谣,敬赠胡奇才老将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奇才任山东区第三师副师长,率部急驰东北。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1946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10月底进行了。10月间,国民党政府为实现先南后北逐次占领全东北的目的,集十万兵力分三线进犯南满根据地。我辽东军区拟集结主力保卫,掩护首脑机关和后勤各单位转移。胡奇才根据战场形势机动处置,果断决定将已经分散的全纵队迅速收拢,把敌中路军二十五师诱至地区新开岭,歼敌8000余人,俘敌师长以下6000余人,缴获无数。战后,敌人从三面向我压来,南面是,情势万分危急,他沉着指挥部队迅速撤离战场,穿过原始森林向辑安地区转移。途中,带着6000多名俘虏,还要不断与追敌交火,异常艰险。这段历程,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逆风千里》。新开岭战役,是辽东我军首次大捷,在自卫战争敌强我弱形势下,首创东北我军一役歼敌一个整师的战例,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扭转了南满战局,受到中央军委、东北联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日,胡奇才部到达与军区会合。他头部旧伤复发,离开部队到大连医治。1947年4月返回部队,参加了夏季攻势,因头剧痛不愈,只得又去哈尔滨疗养,1948年5月因召归队。9月,开始。辽沈战役的开端是,塔山阻击战是保障锦州战役胜利的一场重要战斗。9月间,我迅速包围了锦州,对东北敌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国民党政府见状大吃一惊,分别以11个师和12个多师的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东西对进,急救锦州。我四纵队和十一纵队及两个师部署在锦西以一线阻击敌东进兵团,四纵队布防于塔山一带核心阵地。塔山位于锦西至锦州之间,是我防御阵地的一道门闩。两锦之间仅距30余里,这就决定了我军只能寸土不让地坚守,而决不能采取运动防御。可是,塔山无山,只是个无险可守的村庄。任务重大,东北联军总部命胡奇才亲临塔山指挥。他多次到阵地观察,他指挥塔山部队与敌激战六昼夜,抵住了敌人六个师的轮番攻击,打得敌人寸土未进。难以置信,乘飞机亲临塔山观察,叹道:“没有料到,三个军在海空军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塔山阻击战,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防御战,许多文艺样式都有描述它的作品,广泛传颂。
同年11月,胡奇才任第四十一军副军长,率部入关,途中又因旧伤复发回沈阳治疗,1949年9月,转到北京治伤。周恩来同志听说他到京便接见了他,详细地询问了塔山战斗情况,后来亲自给他联系医院,还安排他见到了毛主席和总司令。不久,通知他参加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
辽东军区、辽西军区司令员
1950年后,胡奇才历任辽东军区、辽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2年5月,他主动要求赴朝鲜战场参观学习,任赴朝参观团团长,兼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副军长,工作半年。同年12月,进入高级班学习。1954年10月毕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分管军务、装备、科研等项工作,参加过、人民大会党、等大型维修和修建工程,参加过“两弹”试验基地、指挥及防护防御阵地建设等保密工程,参加过勘察筹建军事工程院校和军事工程机械等项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1988年获一级。
因病医治无效
日,胡奇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一位外国军事学者在仔细研究了新开岭战役和塔山阻击战后,十分惊诧地说:“胡将军居然是位从班连营团旅师军、一级没漏提拔起来的土生土长的高级将领。”
将军在塔山之战之时几轶事
塔山,无塔也无山。
四纵,就是塔,就是山。
――作者手记
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绝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和兴趣。
黑衣、黑裤、黑帽和海带一样的黑脸,就象一团黑乎乎的铁塔在移动,唯独那叼在嘴上的咔啡色雪茄烟,呈现出略微不同的色彩。
谁也不会回头看他一眼,因为他的衣着太普通了,太一般了。如果时光之手把他推回四、五十年前,人们肯定会把他当成挑担卖菜的菜农,推车扛包的脚力,或者挖山掘井的矿工......,而今天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进城走亲访友的老农民。
他匆匆走向塔山
45年前,当他在秋叶飘零中匆匆地从九股屯走向塔山时,就毫无疑问地成为当时东北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我林彪注视着他。
国民党“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注视着他。
.凤凰历史.[引用日期]
.凤凰视频.[引用日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引用日期]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
.网易军事.[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