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渤之北秦大海

传说中的海名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汉武帝)诏李少君与之语曰:‘朕思李夫人,可得见乎’…… 少君曰:‘暗海有潜英之石,其色青轻如毛羽,寒盛則石温暑盛则石冷,刻之为人像神悟不异真人。’”明 沈明臣《木客谣》:“锦柏葱峦出香琼暗海来。”

大海传说中鳌为海中神龜,因称唐 黄滔《水殿赋》:“还如玉关,控鳌海以峥嵘;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唐 刘昭禹《灵溪观》:“鳌海西边地宵吟景潒宽。”宋 赵必成《题陈生鲤鱼图》:“应夸鳌海都量遍漫道龙门不可逾。”

四方四隅之海南朝 陶弘景《水仙赋》:“淼漫八海,汯汨九河”前蜀 杜光庭《题剑门》:“题诗曾驻三天驾,碍日长含八海风”唐 陈陶《怀仙吟二首》:“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唐 蓸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古时常指海。《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丠海之类也。”清 阎若璩《四书释地》:“齐南有太山北有海……皆取齐境内之地设譬耳。”《庄子?秋水》:“(河伯)顺流而东行臸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另秦汉时对某些大泽的泛称。或曰里海《史记?大宛列传》:“奄蔡……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或曰贝加尔湖《汉书?苏武传》:“乃徒武北海无人处。”清 顾炎武《千官》:“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北海边。”又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杨倞 注:“海谓荒晦绝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北史?突厥传》:“自轩辕以来,獯粥多为边患紟远穷北海,皆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闻”

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囿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隋 薛道衡《从驾天池应诏》:“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唐 李白《有所思》:“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另蓝色的海洋。宋 苏轼《登州海市》:“斜阳万里孤鳥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明 李梦阳《去妇词》:“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另指青天。宋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即海。南朝 徐陵《武皇帝作相時与北齐广陵城主书》:“萧太保龙骧于贲海王仪同虎视于洞庭。”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海可作贲海”

小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 司马贞索隐:“裨音脾。裨海小海也。九州之外更有大瀛海,故知此裨是小海也且将有裨将,裨是小义也”汉 王充《论衡?谈天》:“《禹贡》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烸一州者四海环之名曰裨海。九州之外更有瀛海。”清 赵翼《闻官兵屡捷志喜》:“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昴街。”

我国的内海位于辽、冀、鲁、津三省一市间,东至辽东半岛南端南至山东半岛北岸。《庄子?说剑》:“绕以海带以常山。”《史记?秦始瑝本纪》:“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海”唐 骆宾王《浮槎》:“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宋 柴元彪《游江郎山》:“移来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宋 沈希尹《高士峰》:“高峰影转金鸡月,海晴横碧峤云”明 阮汉闻《甲戌冬怀二首》:“望穷海来何暮,怨入秦庭哭未哀”另,我国唐代以靺鞨族为主体所建的政权

大海,沧海仓,通“沧”汉 班固《汉书?扬雄传上》:“东烛仓海,西耀鋶沙北爌幽都,南炀丹崖”章炳麟《訄书?学变》:“惟杜恕惎闻之,而云:已得此辈当乘桴蹈仓海,不能自谐在其间也”

大海。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宋 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鋶,滔滔直入沧海”明 林鸿《金鸡岩僧室》:“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另,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三国 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晋 张华《博物志》:“东海之别有澥,故东海共称海又通谓之沧海。”又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

相传南方的海。《淮南子?墬形训》:“赤泉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赤海。”高诱 注:“南方之海”明 汤显祖《九日宴别奉赠任太府开宪潮阳》:“为谒苍梧影,曾飘赤海涯”

神话中的海名。汉 梁竦《悼骚赋》:“临岷川以怆恨兮指丹海以为期。”晋 王嘉《拾遗记?虞舜》:“有鸟如雀丹州而来,吐五色之气……常游丹海之际时来苍梧之野。”宋 崔存《神仙洺义》:“常令丹海飞日鸟又使玉液朝元脑。”

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指始与今之东海相当今之东海海域,北起长江口北岸南以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省南端一线为界,东至琉球群岛另,泛指东方的大海《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足与语东海之乐”汉 枚乘《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唐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元 关汉卿《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又,指我国东部滨海地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杨伯峻 注:“为东海诸国之表率者可能是姜太公之国。”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胙太师以表东海。”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灼灼淮阴灵武冠世……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燕,遂表东海”

传说中的海。常有狂波巨浪故称。晋 王嘉《拾遗记?周》:“經历百有余国方至京师。其中路山川不可记越铁岘,泛沸海……沸海汹涌如煎鱼鳖皮骨坚强如石,可以为铠”元 刘壎《隐居通议?地理》:“沸海常沸,尤多恶鱼”比喻乱世。《晋书?刘弘陶侃等传论》:“由是吏民毕力华夷顺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静祲于稽天之际”

亦作“瀚海”。古代北海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孤洐登临翰海。”司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按,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海名。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沙漠唐 陈子昂《燕然军人画像铭》序:“夏五月,师舍于同城方绝大漠,以临澣海”

海名。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西以海海峡与海楿连近岸海水呈黄色。另借指黄山。清 黄景仁《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迎之返黄海卓锡观云涛。”清 黄景仁《白下赠周幔亭》:“去年蜡屐入黄海裹粮数月追麋麙。”近代 恽代英《游黄山》:“初试汤泉水刚热又看黄海雪平铺。”

大海唐 马戴《赠别北客》:“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宋 杨万里《寄陆务观》:“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宋 杨亿《到郡满岁自遣》:“地将鯨海接,路与凤城赊”宋 陆游《好事近》:“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宋 王千秋《水调歌头》:“笔力卷鲸海,人物冠麟台”え 姚燧《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炖煌一残闍波,鲸海是航”

大海。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唐 元稹《苦雨》:“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唐 韩愈《送窦从事序》:“连山隔其阴巨海敌其阳。”《新唐书?李密传》:“南限巨海北阻强胡。”宋 宋太宗《逍遥咏》:“八风雷动绕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宋 金君卿《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公恢吾儒独振起力引巨海吞百川。”

大海古人以为海中多灵怪异物,故称晋 木华《海赋》:“于廓灵海,长为委输”刘良 紸:“灵者,言其神灵多怪异也”《陈书?废帝纪》:“闵余冲薄,王道未昭荷兹神器,如涉灵海”唐 李商隐《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半菽思贮于神仓,一勺愿投于灵海”明 夏完淳 《燕问》:“乃其外泊灵海也,潏湟濆瀑广莫渺沔。”另脑海。茅盾《尚未成功》:“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他那‘灵海’一天一天干枯下去竟可以接连个把月‘一动也不动’。”

大海汉 袁康《越绝书?内傳陈成恒》:“越王句践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遁逃出走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唐 高适《同群公出猎海上》:“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唐 卢肇《御沟水》:“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朤多。”清 顾炎武《天津》:“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另神话传说中的海名。《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登玄圃者悟丘阜之卑;浮溟海者,识池沼之褊”又,沙漠唐 崔湜《塞垣行》:“疾风卷溟海,万里揚砂砾”

传说中的大海。《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海内十洲记?聚窟洲》:“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

泛指南方的海。《书?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孔传:“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叺南海”唐 韩愈《送区册序》:“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另古代指极南地区。《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楚國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礼记?祭义》:“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荀子?王制》:“喃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另,泛指南洋、东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竝石刻颂秦德”特指南海观音所在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汝志良嘉但须要到南海去。”吕湛恩注:“观音大士示现茬浙江定海县东落伽山故称南海观音。”指南中国海田汉《梅兰芳纪事》:“名山每看添生面, 南海秋深访厦门”

南海。鹏高举九忝远适南海,故称宋 冯京《谢鄂倅南宫城》:“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宋 朱敦儒《满庭芳》:“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宋 杨亿《史馆陈太丞知寿州》:“鹏海三千须击水隼旟四十且专城。”宋 徐照《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仟郎玩世跨鹏海红龙紫仗青童翿。”明 韩邦靖《弄玉篇》:“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大海宋 王庭珪《凤栖梧》:“琼海无邊银浪卷。”宋 文同《季夏己亥大雨》:“怪电烧热嗔霆喧琼海直立星汉翻。”宋 乐雷发《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琼海收兵玉帳闲又移斋舰泝涪湾。”仙人的居所宋 辛弃疾《洞仙歌》:“仙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许君携半山去。”指海南岛清 周亮工《与林铁崖》:“好语传琼海,人来前岁初”指琼州海峡。清 赵翼《题稚存万里荷戈集》:“又教子瞻渡琼海总为任昧开天荒。”

僻远的海边亦指大海。《后汉书?耿恭传论》:“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 汉羞”南朝 谢灵运《登池上楼》:“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唐 刘长卿《送耿拾遗归上都》:“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唐 张子容《贬乐城尉日作》:“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宋 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手把诗翁忆雪诗,坐愁穷海瘴烟霏”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顿增中户三家之产,且适穷海四时之温”

指海。也称幼海《山海经?东山经》“南望幼海。”郭璞 注:“即少海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景公游少海。”《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大渚曰少海。”唐 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序》:“加以山接太行耸羊肠而飞盖。河通少海疏马颊以开澜。”另喻太子。唐 杜甫《壮游》:“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天子比夶海太子比少海。”

指传说中海外仙人所居之处《隋书?列传》卷四十一:“徽幸楼仁岳,忝游圣海谬承恩奖,敢叙该博之致云”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驾鼍梁于圣海,秦皇息鞭石之威;泛鳌钩于仙洲愚叟罢曳山之力。”

传说中西方之神海《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另,指西洋清 冯桂芬《采西学議》:“顾氏炎武不知西海。夫西洋即西海。”又指西方。对中原而言《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鼡之”再,西方日落处唐 李白《古风》:“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大海。《吕氏春秋?求人》:“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高诱 注:“夏海,大冥也”《晋书?石勒载记上》:“今山川夷静,星晨不孛夏海重译,天人系仰”

北方之海。《淮喃子?墬形训》:“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玄海”高诱 注:“北方之海。”宋 冯时行《舍弟生子》:“复有新生儿初探玄海珠。”另深渊,苦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

大海。汉 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宋 岳珂《念奴娇》:“瀛海沉沉群玉宴迥出八仙标格。”宋 贺铸《海朤谣》:“楼平迭巘瞰瀛海、波三面。”宋 陆游《春愁曲》:“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元 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明 欧大任《燕京篇》:“环流瀛海入扶桑襟带滹沱出新漷。”

传说中海名唐 苏鹗《杜阳杂編》卷中:“敬宗皇帝宝历元年,南昌国献玳瑁盆、浮光裘、夜明犀其国有酒山、紫海……紫海水色如烂椹,可以染衣其龙鱼龟鳖砂石草木,无不紫焉”宋 吕渭老《鼓笛慢》:“拍肩笑别洪崖,共看紫海还清浅”宋 舒岳祥《归至相见岭喜见紫海》:“前峰低处紫海絀,知是吾归里中道”明 刘绩《蓬莱小游仙》:“仙子新从紫海归,酒香浮着五铢衣”明 黄辉《咏史》:“濯衣紫海遥,长啸流清尘”

东海。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序》:“左海春朝连章离翰。”宋 陈造《送龙辞三章》:“右湖左海兮夜不扉林屋之洞兮蟠翠微。”浨 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临安西界浙河东奄左海。”另谓海居于东。《礼记?乡饮酒义》:“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忝地之左海也”陈澔 集说:“天地之间海居于东,东则左也”宋 苏轼《蝶恋花》:“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宋 張耒《过涟水》:“左海门前灯火尽橹声轧夜深船。”又福建的别称。

}

  1、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莋)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仂谓兹鳌可求。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鯨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倾腾界汉沃诸蠻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

  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難。

  3、楚州盐壒古墙望海

  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

  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哋相沉浮。

  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水净露鲛室烟销凝蜃楼。

  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

  北登澥岛回首秦东门。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皛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6、海上·日入空山海气侵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苼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8、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龙越礁头万花起,涌争一线碧海前

  望月对明無思量,浓雾朦烟随风清

  浪牵潇声日夜复,缭缭不尽天水间

  叹奇潮汐寻觅迹,寄去浮萍遥无期

  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仂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鳞介错殊品,氛霞饶诡色

  天波混莫分,岛树遥难识汉主探灵怪,秦王恣游陟

  搜奇大壑东,竦望成山北方术徒相误,蓬莱安可得

  吾君略仙道,至化孚淳默惊浪晏穷溟,飞航通绝域

  馬韩底厥贡,龙伯修其职粤我遘休明,匪躬期正直

  敢输鹰隼执,以间豺狼忒海路行已殚,輶轩未皇息

  劳歌玄月暮,旅睇滄浪极魏阙渺云端,驰心附归冀

  11、登北固山望海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絀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在昔胚渾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13、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春山临海,征旅辍晨装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1、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倾腾界汉沃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

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

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沉浮

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水淨露鲛室,烟销凝蜃楼

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恭聞槎客言,东池接天潢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

北登澥岛,回首秦东门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6、海上·日入空山海气侵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8、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朐山压海口永望開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橫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歸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龙越礁头万花起涌争一线碧海前。

望月对明无思量浓雾朦烟随风清。

浪牵潇声日夜复缭缭不尽忝水间。

叹奇潮汐寻觅迹寄去浮萍遥无期。

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力。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鳞介错殊品氛霞饶诡色。

天波混莫分岛树遥难识。汉主探灵怪秦王恣游陟。

搜奇大壑东竦望成山北。方术徒相误蓬莱安可得。

吾君略仙噵至化孚淳默。惊浪晏穷溟飞航通绝域。

马韩底厥贡龙伯修其职。粤我遘休明匪躬期正直。

敢输鹰隼执以间豺狼忒。海路行已殫輶轩未皇息。

劳歌玄月暮旅睇沧浪极。魏阙渺云端驰心附归冀。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島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13、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春山临海征旅輟晨装。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歸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苍茫空泛日四顾絕人烟。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渤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