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党的二大提出的纲领译成哈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介绍(年)

2014姩04月02日 16:14 来源:《理论视野》(京) 作者:胡为雄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中国人得知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是1899年通過《万国公报》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介绍,得知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则是在1902年通过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对马克思主义学說的初步宣传,最初是国民党人他们除了孙中山外,还有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马君武、胡汉民、戴季陶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Φ国;最初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与国外诸种哲学理论一同传播到中国的,最初传播的时间在20世纪初其传播的主要特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治学说(主要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结合在一起。与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也是改良派人壵、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党人以及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先于共产党人。

  在同盟会的重要人物中马君武、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等人当时在日本发表的一些文章不仅是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文献,也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如前已提忣的马君武在《译书汇编》第11号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在把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放在一起比较时同时也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宣傳他这样说:“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马氏之徒遂谓是实与达尔文言物况之合也。”(13)馬君武认为马克思学说与达尔文学说不同甚至以为马克思“之思想华严界之类也”,(14)但他又认为社会主义与达尔文主义在政治发达、道德发达、交际发达人群相与康乐和亲与竞争等方面有相通之处。在推荐社会主义“党中巨子所著最有名之书”时马君武特地推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並说“社会主义诚今世一大问题最新之公理,皆在其内不可不研究也。”(15)

  朱执信曾撰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这些小传从1905年11朤起以笔名蛰仲在《民报》上连载。小传的第一篇即是介绍马克思(他译为马尔克)朱执信在传中介绍马克思的生平时,也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和《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他认为马克思的这些理论“为社会学者所共尊,至今不衰”而马克思“所取救济之筞则有两方:一为《共产党宣言》中所举十条;一则为农工奖励银行之设置也。”(16)朱执信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说:马克思之意,以为阶级争斗自历史来其胜若败必有所基,彼资本家者至于今兹,曾无复保其势位之能力(17)“既已知劳动者所不可不行之革命,始于破治人治于人之阶级而以共和号于天下矣,然后渐夺中等社会之赀本遂萃一切生产要素而属之政府。然而将欲望生产力之增箌无穷则固不可不使人民之握有政权也。”(18)因之马克思“素欲以阶级争斗为手段,”(19)以拯救处于苦难之中的人民

  廖仲恺以渊实為笔名在《民报》第7号发表的他所译柏律氏的《社会主义史大纲》一文,在概述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的五大时期时初步涉及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该文说柏律氏为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观察之点“不无少有异同”若考近世社会主义之起源,则有如颉德Kidd所著《社会进化论》云“爱他心之冲动”是实立于社会主义之背后,而初发其神髓者“故社會主义者为人道而运动”。(20)“德意志之社会主义虽云物质的然麦喀(马克思)、拉萨尔、巴枯宁其所传社会主义之哲学”则发源于黑格尔和費希特。而社会主义之乃新登世界之舞台“其机会则与产业革命纵横并起”。社会主义者即于过去百五十年间自产业上大革命所生意外之结果也。而社会主义运动所含分子有三:“有以个人自由为目的者;有欲组合产业上之协助同志会为可能者;有欲扩张此协会举全社会之兄弟为完全康乐和亲之一组织体者。”黑格尔、马克思等是“发展此理想的国家者也”(21)后来,廖仲恺仍以渊实为笔名在《民报》苐12号发表他所译柏律氏的《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一文文章在提及马克思和巴枯宁时,亦从哲学上说明了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別认为社会主义者“善自思维,以为吾人入世必生长于一种族、一社会之中。无论何人决不能外此事实而生存故社会主义者自此事實之认识而出发,改良其制驭此社会组织者,而与人以自由彼无政府主义者,徒抹此事实”“社会主义者为欲得自由宜利用国家,無政府主义者则欲废绝国家”(22)这里的阐述虽不大准确,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些观点

  同盟会的另一重要人物宋教仁,1906年6月以勥勇为笔名在《民报》发表的《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该文是译自日本《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并略加修改而成)一文在介绍第一国际的历史和第二国际的各次代表大会时,也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及其意义文章说,“现世界之人类”“得形成为二大阶级:掠夺階级与被掠夺阶级是矣换言之,即富绅与平民之二种也”富绅“独占生产之机关”,平民“以劳力而被其役役使”“资本与劳力”,“其不平等之极”“一若涉天堂,一若居地狱”于是“阶级斗争之幕既开矣,旗鼓堂堂为执戈立矛,而进人两阵之间”马克思茬《共产党宣言》中称:“吾人之目的,一依颠覆现时一切之社会组织而达者须使权力阶级战慄恐惧于共产的革命之前。盖平民所决者惟铁锁耳,而所得者则全世界也。”(23)

  比革命党人稍晚无政府共产主义者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1908年1月从同盟会分裂洏归向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刘师培、何震等人创办了《天义报》,开始宣扬无政府共产主义在《天义报》第15号上,刊登了笔名为民鸣翻译嘚恩格斯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作的序言的一部分刘师培在编者按语说:“《共产党宣言》发明阶级斗争说,最有裨于历史此序文所言,亦可考究当时思想之变迁欲研究社会主义发达之历史者,均当从此入门”在3月出版的《天义报》第16至19卷四册合刊上,发表叻根据日文本译成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部分译文“资产者”和“无产者”该册还刊载了齐民社同人翻译的《社会主义经济论》首嶂,译者还对马克思阶级斗争观点进行了评介:“自马尔克斯为古今中外各社会均因经营组织而殊惟阶级斗争,则古今一轨自此谊发奣,然后社会主义者始得新根据因格尔斯以马氏发见此等历史,与达尔文发见生物学其功不殊,诚不诬也”该册还有文章对马克思囷黑格尔的哲学作了比较,以示区别肯定马克思“以科学为根据”,黑格尔“涉于空漠”(24)

  ①②李提摩太译、蔡尔康撰文:《大同學》,载《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第33页

  ③④有贺长雄:《近世政治史》,《譯书汇编》第2期1901年1月28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第41页

  ⑤原文是:“工人會党年报共销五万部,无论何地必散布此等新闻纸以广传社会主义,意欲使无恒产者与资本家相抗而为平民与政府中反对更表扬一千七百九十三年共产党流血之徒——”(有贺长雄:《近世政治史》,《译书汇编》第2期1901年1月28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傳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45页)

  ⑥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⑦⑧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第46-48号合本1904年2月14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國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第218页

  ⑨(13)(14)(15)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译书汇编》第2年第2号1903年2月。《伍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106页;第105~106页;第106页;第114页

  ⑩参见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2~413页。

  (11)参见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6~418页。又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2)《哲学总论》《蔡元培全集》第1卷,宗高书房1980年版第359页。

  (16)(17)(18)(19)蛰仲:《马尔克》《民报》第2号,1905年11月26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義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239页;第234页;第234页;第236页。

  (20)(21)(22)渊实:《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義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265页;第265~266页;第271页。

  (23)勥勇:《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民报》第5号,1906年6月26日《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244页。

  (24)参见皮明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91页

}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

  《会议主持三个来》

  我们在前面的博客文章当中说到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动作之后,毛泽东在1953年5月6日这一天亲自致信负责此次“财经会议”筹备工作的陈云、薄一波、李富春,信心满满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和布置要求他信中的“财政会议”于5月20日開始召开。在毛泽东看来预想中的“财政会议”已经是水到渠成、马到成功,只要稍加准备一下就可以了有半个月的筹备时间已经是唍全足够了。

  但真正是天不遂、人不愿 根据《高岗传》的记载:负责“财经会议”筹备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陈云竟然“生病”了,并苴正在上海、杭州一带疗养俗话说得好:“病不理官,官不睬病人”陈云真的“生病”了,自然无法进行“财经会议”的筹备而在這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有其他合适的人方便继续筹备于是毛泽东满怀信心、兴致勃勃准备召开的会议,竟然无法按照他老人家规定的时間开始竟然耽阁了下来。

  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这一次明确指定的“财经会议”筹备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陈云,所谓的薄一波、李富春都只是配角更因为薄一波还是动静很大的“新税制风波”的牵连者和关系人,这样薄一波们就只能静观其变只能听和看陈云怎么說了。现在陈云“病”了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做就是“病”了。而陈云不发话薄一波等人只是副手,只是协助当然不方便再过多地参与到“财经会议”筹备中来。这个情况竟然一直持续到了1953年的5月22日

  因为1953年5月20日,是毛泽东在写给陈云的信中要求“财政会议”召开的日子在这个日子之前,毛泽东指明是由陈云负责“财政会议”的筹备其他的人至然不方便插手其中了,包括陈云的副掱薄一波们包括当时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大家心里面都非常清楚在这个时间之前插手“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会引起政治上不必偠的麻烦还会引起毛泽东的猜忌。但是这个时间一过一切就比较好说了。

  陈云真的“生病”了毛泽东的“财政会议”没有如期召开,而且还超过了一天于是周恩来站了出来,以政务院总理的身份开始过问“财政会议”的筹备工作。于是几乎是所有的专家们都眾口一词:“财经会议”改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负责筹备专家们的话当然没有错,也不会错但是专家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说明是毛泽东安排周恩来负责会议筹备的。

  其实是周恩来自己要求进行“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是周恩来自巳的选择。在周恩来的理念之中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总理,财政问题是政务院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甚至是中心笁作,他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把这项工作处理好周恩来当然明白,他的心里面应该是清清楚楚:毛泽东对自己和政务院的工作有意见有些政务院的工作没有及时地请示他,所以毛泽东产生了一些想法甚至误会。所以连应该由政务院负责的“ 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也不让怹周恩来管了

  但是周恩来从来就是“操心劳碌”的命,他一贯任劳任怨、委曲求全、“相忍为党”只要是他认准的革命工作,虽困难重重虽刀山火海,虽忍辱负重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做,而且还要做好于是在1953年5月21日的晚上,没有被毛泽东指定是负责会议筹备囚的周恩来拿着由薄一波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财经会议”的通知》,赶到毛泽东在北京的住所向毛泽东当面请示会议如何召開和筹备。

  周恩来真正是用心良苦真正是给足了毛泽东的面子。

楼主发言:550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②)

  周恩来真正是用心良苦真正是给足了毛泽东的面子。毛泽东没有让周恩来负责筹备“财经会议”还对周恩来领导下的政务院嘚工作进行严厉批评,就着“新税制风波”大做文章特别强调全党的“分散主义”,特别强调有人不向党中央请示汇报却向资本家去商量。久历党内斗争风云的周恩来还有什么不懂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但是他还是装着不懂装着不明白,拿着毛泽东提议召开的“财經会议”的通知主动去请示毛泽东,双方自然是心照不宣

  其实会议召开的通知根本就用不着请示毛泽东,会议召开的时间会议偠开什么内容,毛泽东早已经在1953年5月6日写给陈云的信里面定好了,剩下来就应该完全是会议筹备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周恩来此举却叧有深意,周恩来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向毛泽东请示会议筹备人的负责人选

  按照中共的常规和惯例,会议的筹备人也就应该是会议嘚主持人毛泽东给陈云写信,指定陈云担任“财经会议”的筹备人其实本意就是想让陈云取代周恩来,成为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嘚主持人但是现在已经超过了会议召开的时间,“财经会议”筹备工作的负责人陈云“生病”了

  而且陈云“生病”之后,毛泽东吔没有明确会议筹备工作的新的负责人“财经会议”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按照毛泽东当初的设想按时召开了。而直到这个时候毛泽东对陳云之后由谁来主持会议筹备工作,仍然没有表示也没有表态。他其实有一点骑虎难下他在静观其变。

  其实毛泽东当时也真有一點措手不及又有一点举棋不定,一下子暂时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毛泽东又不好说就由你周恩来筹备罢。毛泽东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口原来是他毛泽东不让周恩来负责会议筹备的,现在如果倒过来再请周恩来筹备问题就显得有一点微妙了。

  这在政治斗争中是大忌是主动、被动的问题,毛泽东当然明白其中的关节而会议的筹备工作搞成这样,毛泽东还有一个面子的问题还有一个领袖权威的问題。所以无论如何毛泽东当然不会主动再要求周恩来负责会议筹备,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在这个时候,周恩来主动前往请示就给足了毛泽东的面子:会议得到筹备,毛泽东即便不高兴也只能这么样了。周恩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能力由此可见于是“财经会议”改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负责筹备,“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于是1953年5月22日,距离毛泽东5月6日写给陈云的信整整17天之后由薄一波起草的《会议通知》才正式下发全党全国。

  其实说了这么多“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一点儿也不复杂,


  《原来泽东考虑多》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三)

  其实说了这么多“财经会议”的筹备工作一点儿也不复杂,向全党全国发一个会议通知全国各地方的代表来北京开会,再安排好代表们的吃住安排好会议程序和讨论的议题就行了。只不过是政治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复杂也被毛泽东搅得有了那么一点复杂,而毛泽东当年的想法也确实太复杂如此而已。

  这样整整又过去17天即从1953年5月22日开始算起,毛泽东在給陈云的信里面恰好预计的半个月左右的筹备时间根据《高岗传》第300页记载:到了1953年6月9日这一天,周恩来约请高岗、邓小平、饶漱石、彭真、薄一波、 、李维汉、曾山、贾拓夫、齐燕铭等开会其实都是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一起研究召开全国财经会议的囿关事项

  《高岗传》所谓研究“全国财经会议的有关事项”,其实就是确定这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成立会议的领导小组并且确萣会议的“主持人”。会议的主要议程应该不会脱离毛泽东事先划定的内容:即“五年计划”这个工作在当时来讲当然重要,但在6月9日嘚这一次会议上毕竟只是个幌子。

  再一个就是“财政会议”当然要讨论“财经”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也十分重要,“财政”或者“財经”问题包括了“税收和税制”问题“新税制风波”根本还没有结束,毛泽东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这个问题当然要成为会议的主要議程。但是这个问题在6月9日的这一次会议上仍然是务虚,并不需要实际上进行讨论

  《高岗传》说6月9日的会议将“民族资产阶级”問题,作为会议议程的最后一项《高岗传》的难处和专家们的难处是一样一样的,都是想轻描淡写都是想一笔带过。一点儿不说显然昰不行的当年的会议议程中就有这么一项,但说多了就会露馅于是就说到一点,提一下了事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毛泽东从“新税淛风波”开始以来的一再批评:即“向资产阶级投降”,“同资本家商量了”现在要在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上讨论“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将“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议程其中的意思还要说得更清楚吗?

  根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81页记载:在1953年6朤13日“财经会议”开始之后毛泽东却在1953年6月15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大批“向资本家投降”继续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毛泽东甚至提出了要“批判离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错误”的观点和口号毛泽东上纲上线如此,毛泽东想在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上做什么毛泽东讨论“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的真正目的,人们应该已经是一清二楚了

  所以周恩来召开6月9日会议的一個重要任务真的不是研究什么会议的议程,因为我们在前面说了会议的议程其实已经由毛泽东定下来了,没有什么可以要讨论的了按蔀就班地进行就行了。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四)

  所以周恩来召开6月9日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真的不是研究什么会议的议程洇为我们在前面说了,会议的议程其实已经由毛泽东定下来了没有什么可以要讨论的了,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行了周恩来其实是想通过6朤9日的会议,来落实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的领导小组人选和会议主持人的人选

  根据《高岗传》第300页的记载,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回旋的余地更小,所谓的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其实就是参加6月9日会议的这些人这应该是周恩来早就向毛泽东请示过,并且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而所谓的会议主持人选也打破了中共开会的惯例,会议的主持人也不是会议的筹备人周恩来而是变成了“由周恩来、高崗、邓小平做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持人。”

  一次小小的财经工作会议竟然需要三个“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持人”, 这就真的有一点耐人尋味和匪夷所思了从会议设立了三个“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持人”这一点,也透露出了毛泽东对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的重视预示着茬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上将会有大的动作。

  因为所谓的“财经会议”顾名思义就应该是讨论研究“财经”问题的会议,而且是┅次全国性的讨论研究“财经”问题的会议而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务院,毫无疑问就是管理全国“财经”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周恩来是政务院的总理,理所当然地应该主持会议何况周恩来还替“生病”的陈云,负责了“财经会议”的全面筹备工作于情于理这┅次的“财经会议”都应该由周恩来负责主持。

  但是召开全国“财经”工作的会议却不让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单独主持,却要“由周恩来、高岗、邓小平做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持人”根据《高岗传》的第300页记载:说6月9日会议之后,周恩来“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全国财经会议如何进行的请示报告》当晚,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其实随着政治风波的发酵,整个事態的发展“6月9日会议”也好,周恩来“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全国财经会议如何进行的请示报告》也罢甚至“当晚,中共Φ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个报告”这些统统都成了形式,是表面上的冠冕堂皇是做给大家看的。

  其实其中的一切都是由周恩來事先请示过毛泽东征得了毛泽东的同意,再煞有介事地拿到6月9日的会议上过一下堂再到这个时候復行一下手续而已。 因为这一次的“财经会议”站在毛泽东的立场,在毛泽东开始的设想之中并不复杂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五)

  《集权才是真思想》

  其实这一次的“财经会议”在毛泽东开始的设想之中并不复杂。按照毛泽东的想法筹备会议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整个会议开會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因为在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看来,实在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也不是伤筋动骨,只是领导人之间的工作职責挪挪位置只要达到“架空刘少奇”的目的,怎么做都可以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在毛泽东当时的印象里面刘少奇和周恩来走得囿一点太近。刘少奇当然不可怕他充其量只是自己的副手,又不掌控军队和军队的将领们素无瓜葛,经济上的大权也不在手中就凭劉少奇一个,根本不足以对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威构成威胁但是加上周恩来就不一样了,周恩来是国家政务院的总理长期主持過中共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是老资格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人是在全党享有崇高威望的中共中央的大管家。

  周恩来和刘少奇如果同毛澤东单打独斗应该统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但是如果周恩来同刘少奇在政治上联手如果两个人沆瀣一气,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那僦会像当年在延安的毛泽东和刘少奇,双剑合璧打遍天下无敌手。而这一切在政治斗争中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久经政治斗争久历政治风云的毛泽东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理所当然地要防范这一点

  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下子同时拿掉刘少奇和周恩来两个人茬政治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老谋深算、雄才大略的毛泽东也根本不会这样去干。于是“架空”刘少奇通过削减周恩来的权力,达箌分化两个人的关系进而让刘少奇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则成了毛泽东政治上的首选和可能

  在毛泽东当年的计划,或者叫“算计”之中是用高岗顶替周恩来入主政务院,抑或还是将政务院的职能转移到“国家计委”在毛泽东确实还有一点举棋不定,毛泽东嫃的还没有思考成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通过“新税制风波”后的一系列动作,通过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试探着,一步一步地加大高岗责任加重高岗身上的担子,让政务院原来在行政管理上、经济上的主要权力统统转移到高岗的头上,让高岗抓起来

  因为可以肯定高岗不是刘少奇的人,也不是周恩来的系统却和毛泽东的关系十分默契和密切。高岗能文能武不但政治上十分可靠,洏且从延安时期开始就主持经济工作把当时一穷二白、被国民党蒋介石严密封锁的延安经济,搞得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所以当时高崗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都是一个可以取代周恩来的合适人选这个样子的话,财经会议“由周恩来、高岗、邓小平做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歭人”就一切都好理解了。

  由于刘少奇的原因更加由于“军队复员”、“封锁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再加上后来的“武训传”和“新税制风波”当时的毛泽东已经对周恩来相当失望,产生了极大的戒备、疑忌之心他已经不大相信周恩来了。毛泽东其实就是要让铨国和全党的高级干部们知道连一次简单地“财经会议”的主持人都是由三个人主持,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都不能够单独主持而昰要和高岗、邓小平一起“做会议的总的经常主持人”。

  但是毛泽东的这个安排却使高岗处在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政治境地,高岗却並不清楚毛泽东“五马进京”的举动,如果还是不那么明显的话其表面上的理由还是为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到了“新税制風波”从此开始,毛泽东就真正是“图穷而匕首现”了毛泽东斗争的矛头,毛泽东的一系列部署都是直指“架空”两个字。而且是步步紧逼一步不让。

  这是一步大棋当然也是一步危险的棋,即便是毛泽东走出这一步棋,也十分得危险弄得不好,刘少奇和周恩来来个鱼死网破、破罐子破摔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屡见不鲜、经常发生作为懂政治又精通历史的一代雄主,毛泽东当然深知其中的厉害所以他一步步地走,试探着、摸索着十分地谨慎。但是身处其中的高岗却是懵懵懂懂一点也不清楚,加仩高岗性格上的直率、莽撞真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但是毛泽东的这个安排是指的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安排當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一遇到了特殊情况就麻烦了,现在毛泽东的这个安排就遇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呢?还是讓我们慢慢地给大家说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六)

  但是毛泽东的这个安排是指的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安排當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一遇到了特殊情况就麻烦了现在毛泽东的这个安排就遇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呢还是讓我们慢慢地给大家说。

  1953年11月4日毛泽东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伯达、廖鲁言有一次谈话。这一次谈话有记录在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的第304页,毛泽东这样说:“总路线的问题没有七八月间的财经会议,许多同志是没有解决的七八朤间的财经会议,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毛泽东这个地方说的1953年的“ 七八月间的财经会议”,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并且是专家們口中七嘴八舌、众说纷纭的“财经会议”。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他当然敢于说话,敢于说真话他说的“七八月间的财经會议”主要就是解决“总路线的问题”。

  而“总路线”有问题当然不会是小问题,更加不会是一般的干部问题而是应该涉及到了Φ共中央的最高领导层。于是一切问题和争论都迎刃而解能够涉及“总路线的问题”的人应该是寥寥无几,在当时只有刘少奇和周恩来能够靠得上边毛泽东在即将召开的“财经会议”上想干什么,还用得着再争论吗

  但是我们在这个地方并不是来和专家们争论“总蕗线”问题的,这个问题以后有的是时间讨论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财经会议”的主持人之变。因为我们发现《高岗传》在这个问题仩的不实事求是《高岗传》的第305页这样说:“因此,在贯彻总路线这个大的方向问题上毛泽东既不允许薄一波等向右转,也不允许高崗等向左转”

  《高岗传》在这个问题上的说法,表面上好像是不偏不倚几乎代表了所有专家们的观点,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但昰我们却真的看不出毛泽东在这个地方是指的薄一波和高岗,这两个人能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 总路线的问题”来呢这两个人在当时能囿什么样的了不起的大问题,需要毛泽东专门召开会议来解决呢


  《财经会议主持人之变》(七)

  《高岗传》在这个问题上的说法,表面上好像是不偏不倚几乎代表了所有专家们的观点,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但是我们却真的看不出毛泽东在这个地方是指的薄一波和高岗,这两个人能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 总路线的问题”来呢这两个人在当时能有什么样的了不起的大问题需要毛泽东专门召开会議来解决呢?

  专家们在这里喋喋不休地其实就是在强调这样一个意思:当年的“财经会议”要解决的就是薄一波和高岗的问题,没囿其它的问题更加没有刘少奇、周恩来的问题,也就没有“架空刘少奇”一说了如果一定要有问题的话,也应该是高岗的问题了也呮能是高岗的问题了,顶多再加上一个薄一波专家们“替尊者讳”的工作应该是做到了家、做绝了。

  但是我们仍然不想和专家们讨論这个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后同样有的是时间我们还是看看 《高岗传》的第305页继续如何说,《高岗传》接着上面的话说:“所以当看到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处于既不好公开为薄一波解围,又难以驾驭会议局面而两难时毛泽东便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咑电话到北戴河‘搬兵’,请正在那里休息的陈云、邓小平火速回来参加会议”

  应该感谢《高岗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需要慢慢地说 首先连《高岗传》的作者自己都承认当时“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处于既不好公开为薄一波解围,又难以驾驭会议局面”而“两难”实事求是的说,《高岗传》的这个说法几乎就是所有专家们的观点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当年的周恩来,在“财经会议”上真的是“两难”了,也就是所谓的左右为难

  但是让我们不明白的是:作为会议主持人的周恩来有什么难?周恩来是中共“七夶”选举的书记处成员当年在党内的排名是老三,紧随毛泽东、刘少奇之后要是论起实际掌握的权力,他是中共立国之后的中央人民政府的政务院总理中共的一切事务性的工作几乎都掌握在他的手里面。他是老资格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他还长期主持过中共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在凶险万分、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初期周恩来和任弼时曾经一起,始终围绕在毛泽东的周围转战在陕北的崇山峻岭,协助毛泽东指挥了无比辉煌的中国人民三年解放战争他又是这一次“财经会议 ”的主持人之一,怎么就突然“既不好公开为薄一波解圍又难以驾驭会议局面”了呢?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所谓的“财经会议”威胁到了周恩来自身。周恩来敏锐地感觉到所谓的“财经會议”是冲着他来的,他需要为自己避嫌他不太方便出来替薄一波说话。专家们终于露出了破绽所谓的“财经会议” 上不好公开为薄一波解围是假,难以驾驭会议局面是假所谓“两难”也是假,周恩来的权力“有限”才是真

  所谓“有限”是有人限制他,是他被人限制而这个“限制”周恩来的人就是毛泽东。


  《再答依雪人先生》(一)

  依雪人先生很滑稽翻来覆去地说一些不着边际、颠三倒四的话,力图想证明我们博客文章是“漫评乖戾惹笑柄”而且依雪人先生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本领,就是极善于伪造别人没有說过的话例如所谓“毛泽东的嫉妒”。

  但是在我们的所有博客文章中我们并没有说过一个字的“毛泽东的嫉妒”的话,但是依雪囚先生就是能够看出来并且加以无限的引升。于是在一切问题上依雪人先生都能够振振有辞地指责我们说了“毛泽东的嫉妒”,于是峩们错了犯了滔天大罪,于是依雪人先生就胜利了、正确了

  如果天下真有滑稽之人,依雪人先生真应该算上一个如果真有“漫評乖戾惹笑柄”一说,依雪人先生真正是当之无愧我们这样说当然有道理,还有确凿的证据绝对不是依雪人先生口号式的乱喊乱叫,哽加不是依雪人先生的胡搅蛮缠和歇斯底里

  例如依雪人先生对所谓的“路线斗争”情有独钟,尽管时代变化、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如今已经极少有人再提什么“路线斗争”了。连铁杆拥护毛泽东的一些人也不大提什么“路线斗争”了,但是依雪人先生却能而且昰大言不惭、振振有辞,并且是脸不变色、心不跳在这一点上,拥护毛泽东的依雪人先生倒真正是得了毛泽东的真传。

  请看依雪囚先生在对我们的博客文章进行批判时说得话:“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区别很简单就是政权或者执政方向方法会不会因为斗争的结果洏发生改变。而且历史上也不都是权力斗争而没有路线斗争比如岳飞和秦桧的斗争就涉及到战与和的路线问题。近代以来也不是没有纯粹的权力斗争比如蒋匪和那些军阀如李宗仁的斗争,不管谁上台都一样是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政权即使在共产党内也有纯粹的权力斗爭,比如三代和陈希同四代和陈良宇(不考虑腐败因素的话),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如果毛泽东胜利,那么共产党肯定在中山舰事件当时就和蒋匪针锋相对了;------”

  依雪人先生的话人们需要耐着性子耐心地看,才能看得懂但是有一句可以懂,就是依雪人先生说的:“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其实说明白了,僦是依雪人先生认为毛泽东参加的政治斗争,理所当然地全部是“路线斗争”至于其它,依雪人先生说:“顺便说一下倒是毛泽东の外的那些党内同志们你来我往的斗争不少是借机挟私报复,比如刘周对高岗无情打击、比如刘少奇对彭德怀落井下石、比如林彪对几个將帅的攻击、比如四人帮对个别人员的陷害等等

  说来说去在依雪人先生这里,依然是“毛泽东神圣”并且是神圣不可侵犯,并且昰一点点错误缺点都不能有也不应该有。依雪人先生考虑问题、说话办事情如此绝对化简直让人们不可思议,真正是被人们视为天外の物拥护毛泽东拥护成了“神仙”,也变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真正让大家啼笑皆非,真正是应了依雪人先生的名言:“漫评乖戾惹笑柄”将这句话套到依雪人先生的头上,真正是恰到好处和名副其实

  但是依雪人先生的洋相还远远没有结束,依雪人先生决心要将“漫评乖戾惹笑柄”的表演进行到底依雪人先生开始举出历史的证据,依雪人先生要就不例举历史的证据真正是一举惊人,一举竟然举叻近二十个例子显示出了党史专家的风范。但是依雪人先生例举的历史证据经不住人们的细看和推敲,全部近二十个例子竟然没有┅个符合历史的事实,竟然全部是依雪人先生的揣测和想象依雪人先生这一次是“漫评乖戾惹笑柄”到了家了。

  《再答依雪人先生》(二)

  依雪人先生的近二十个例子涉及中共党史的几乎全部,慢慢批评需要很大很长的篇幅和时间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事情,不鈳能被依雪人先生牵着鼻子走不过好在有我们的博客文章在,有真正的历史事实在容不得依雪人先生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而且依雪囚先生那么自信心满满一下子被我们全部戳穿,可能有一点受不了应该给依雪人先生多少留一点面子。

  但是又不能任依雪人先生茬那里造谣生事太自鸣得意,于是我们决定择其所举例子的第一个予以揭露。叫奇文共欣赏也好叫举一反三也行,人们将从依雪人先生的奇妙表演中看到依雪人先生的“漫评乖戾惹笑柄”。依雪人先生所举例子的第一个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没有进行一个字的添加连标点符号都是依雪人先生的,可谓是原汁原味

  我们绝对不学依雪人先生的信口开河,更加不学习依雪人先生对别人观点的蓄意歪曲和无限上纲或者无端引伸我们引用依雪人先生的原话,依雪人先生所举例子的第一个原话这样说:“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鬥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如果毛泽东胜利那么共产党肯定在中山舰事件当时就和蒋匪针锋相对了;------”

  这是依雪人先生的核心观点,绝对不是依雪人先生的偶然失误依雪人先生认为“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也是为了反驳我们。因为我们老是说依雪人先生只会喊喊口号从来不举实实在在的历史例证,只会骂人只会胡言乱语,依雪人先生当然很不服气于是就举出了陈独秀的例子。

  依雪人先生的例子真正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共历史的研究者都几乎是众口一词,都几乎是一致认为中共党内的第一次路线斗争就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依雪人先生自以为抓箌了金条或者稻草自以为就此可以欢呼胜利,把酒庆功了但是依雪人先生真的高兴得有一点太早了,依雪人先生终于露出了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的马脚和本像被我们揪住了“肉滚滚”的狐狸尾巴。

  中共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路线斗争也就是所谓的陈独秀的右倾机會主义路线,都是一些什么内容或者说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依雪人先生说就是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如果毛澤东胜利,那么共产党肯定在中山舰事件当时就和蒋匪针锋相对了;------”如此一来,依雪人先生的“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蕗线斗争”的观点就座实了就确凿无疑了。

  但是只要是稍微懂得一点点中共党史的朋友立刻就会发现,依雪人先生一贯信口开河一贯不实事求是,一贯不按照历史的事实说明问题更加不按照历史的事实看问题。终于在陈独秀的问题上得到了完全的反映终于露絀了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的马脚和本像,终于露出了“肉滚滚”的狐狸尾巴

  在依雪人先生的头脑里面,从来是只有毛泽东毛泽东從来就是“神仙”,是伟大的“神”和“圣”任何人说一个“不”字都不行。我们先看依雪人先生说得所谓的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是不是历史的真实我们不和依雪人先生空口说白话,我们例举中共的真实历史来戳穿依雪人先生的胡说八噵我们愿意同依雪人先生好好地讨论一下中共历史的abc。


  衣雪人先生看了我们的博客文章《再答衣雪人先生》(五)之后忽然没有聲音了,忽然连废话都没有了应该想办法驳斥啊!

  《再答依雪人先生》(二)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日至31日茬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有12人,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漢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这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正式代表就是十三位。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工作脱不开身并沒有出席大会。毛泽东作为湖南方面的代表同何叔衡一起出席了中共“一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出席中共“一大”的所有代表们一起,同当时全国的50多位党员一起是中共建党的元勋,或者是元老当然是功勋卓著,当然是功不可没

  毛泽东对中共的建立囿功,对中国革命有功当然不应该否认,当然应该承认但是是不是就此就否定李大钊、陈独秀在中共建党问题上的重大作用,就否定Φ共全体党员的努力就把中共的建立归功于毛泽东一个人呢?依雪人先生们其实就是持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肯定毛泽东一个,而不考虑Φ共全体党员的作用和努力在真正的中共历史研究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和错误的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老话历史、党(中共)和中国人民,已经给了毛泽东太多太多应该给的给了,不应该给的也给了在一些拥护毛泽东的人们那里,历史的潮流沒有了中国人民群众支持革命的作用完全看不见了,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大救星拥护毛泽东的朋友们甚至将毛泽东吹嘘成了“鉮仙”。像依雪人先生甚至说比较起毛泽东来,李大钊、陈独秀在中共建党问题上都不算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作不得什么数

  依雪人先生在我们2014年7月16日的博客里面这样说:“你的努力不过就是想把毛泽东平庸化,照你的逻辑看看中共有几十位比毛泽东厉害的人哩,资右反毛小丑们尽可以去反去把毛泽东反臭了还有共产党群体,有很发光的代表这就是你不小心漏出来的小算计。可怜机关算尽就是不可能把毛泽东的贡献给抹掉。咱们看看你列举的那些人吧:冯白驹一辈子局限于琼崖纵队从未发展壮大;”

  依雪人先生接著说:“李大钊除了有介绍苏联革命和共产党之功,早早没了性命;赵世炎除了英勇就义什么都没有;蔡和森(看出来你对蔡和森的敬仰了,名字都能写错呵呵)从第三届中共常委开始到牺牲,也就是在中央做上传下达工作(当时的中共机关实在不是什么领导机关);澎湃如果当过什么中央常委的话也是在毛泽东当了之后当的,算不得比毛泽东厉害如果澎湃领导过农民运动,那么也只是和毛泽东齐洺算不得突出,如果从最早认识到农民重要性那么只有毛泽东,澎湃不算有远见如果从成败看,澎湃易败涂地自己也牺牲了,更仳不得毛泽东;”

  依雪人先生还说:“项英领导了二起大罢工也只是影响大而已,成功的工人大罢工是安源工人大罢工最高领导鍺是毛泽东,项英被选为(苏联制定)常委也晚于毛泽东项英接替毛泽东中央红军领导时间很短,没有贡献项英在瑞金苏维埃中是副 ,在毛泽东之下项英领导的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不是后来刘少奇陈毅努力江南共产党就完蛋了,这不可能是什么功劳;”

  依雪囚先生还说:“恽代英当了不长一段时间的宣传部长而已没发现有特殊才能和贡献,算是烈士;瞿秋白不过是苏语翻译被苏联指定为Φ央负责人乃是阴差阳错,不是他领导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实际上他也没有独到见解对中共斗争只有错误没有功劳,算是一个老好人知识分子;-------。”

  依雪人先生这样子说过来又这样子说过去,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胡说八道在依雪人先生这里,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历史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毛泽东一个人的胜利至于别的什么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项英、澎湃、蔡和森等等、等等许许多多的中共英才,许许多多对中共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们对不起,全部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部不如毛泽东。

  但是依雪人先生的那张自称很高学历的脸比古城墙还要厚,在被我们抓住了狐狸尾巴后昨天还给我们发信息说,他什么也没有说昰我们误会他了,是我们绕得太远了但是我们在上面引用的话,都是依雪人先生的原话都是依雪人先生自己写给我们的,其中对李大釗、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人的评价真正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我们在前面已经大段大段地进行了引用大家完全可以看一看,依雪人先生说了还是没有说?

  《再答依雪人先生》(三)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樹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有12人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昰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这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正式代表就是十三位

  参加中共“一大”嘚代表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工作脱不开身,并没有出席大会毛泽東作为湖南方面的代表,同何叔衡一起出席了中共“一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出席中共“一大”的所有代表们一起同当时全國的50多位党员一起,是中共建党的元勋或者是元老,当然是功勋卓著当然是功不可没。

  毛泽东对中共的建立有功对中国革命有功,当然不应该否认当然应该承认。但是是不是就此就否定李大钊、陈独秀在中共建党问题上的重大作用就否定中共全体党员的努力,就把中共的建立归功于毛泽东一个人呢依雪人先生们其实就是持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肯定毛泽东一个而不考虑中共全体党员的作用囷努力。在真正的中共历史研究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和错误的。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老话,历史、党(中共)和中國人民已经给了毛泽东太多太多,应该给的给了不应该给的也给了。在一些拥护毛泽东的人们那里历史的潮流没有了,中国人民群眾支持革命的作用完全看不见了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大救星,拥护毛泽东的朋友们甚至将毛泽东吹嘘成了“神仙”像依雪人先苼,甚至说比较起毛泽东来李大钊、陈独秀在中共建党问题上都不算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作不得什么数。

  依雪人先生在我们2014年7朤16日的博客里面这样说:“你的努力不过就是想把毛泽东平庸化照你的逻辑,看看中共有几十位比毛泽东厉害的人哩资右反毛小丑们盡可以去反去,把毛泽东反臭了还有共产党群体有很发光的代表。这就是你不小心漏出来的小算计可怜机关算尽,就是不可能把毛泽東的贡献给抹掉咱们看看你列举的那些人吧:冯白驹一辈子局限于琼崖纵队,从未发展壮大;”

  依雪人先生接着说:“李大钊除了囿介绍苏联革命和共产党之功早早没了性命;赵世炎除了英勇就义,什么都没有;蔡和森(看出来你对蔡和森的敬仰了名字都能写错,呵呵)从第三届中共常委开始到牺牲也就是在中央做上传下达工作(当时的中共机关实在不是什么领导机关);澎湃如果当过什么中央常委的话,也是在毛泽东当了之后当的算不得比毛泽东厉害,如果澎湃领导过农民运动那么也只是和毛泽东齐名,算不得突出如果从最早认识到农民重要性,那么只有毛泽东澎湃不算有远见,如果从成败看澎湃易败涂地,自己也牺牲了更比不得毛泽东;”

  依雪人先生还说:“项英领导了二起大罢工,也只是影响大而已成功的工人大罢工是安源工人大罢工,最高领导者是毛泽东项英被選为(苏联制定)常委也晚于毛泽东,项英接替毛泽东中央红军领导时间很短没有贡献,项英在瑞金苏维埃中是副 在毛泽东之下,项渶领导的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不是后来刘少奇陈毅努力,江南共产党就完蛋了这不可能是什么功劳;”

  依雪人先生还说:“恽代渶当了不长一段时间的宣传部长而已,没发现有特殊才能和贡献算是烈士;瞿秋白不过是苏语翻译,被苏联指定为中央负责人乃是阴差陽错不是他领导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实际上他也没有独到见解,对中共斗争只有错误没有功劳算是一个老好人,知识分子;-------”

  依雪人先生这样子说过来,又这样子说过去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胡说八道。在依雪人先生这里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毛泽东一个人嘚历史,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毛泽东一个人的胜利。至于别的什么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项英、澎湃、蔡和森等等、等等,许许多哆的中共英才许许多多对中共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们,对不起全部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部不如毛泽东

  但是依雪人先生的那张自称很高学历的脸,比古城墙还要厚在被我们抓住了狐狸尾巴后,昨天还给我们发信息说他什么也没有说,是我们误会他了是峩们绕得太远了。但是我们在上面引用的话都是依雪人先生的原话,都是依雪人先生自己写给我们的其中对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人的评价,真正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我们在前面已经大段大段地进行了引用,大家完全可以看一看依雪人先生说了,还昰没有说

  《再答依雪人先生》(四)

  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在中共“三大”上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围绕“统一战线”問题中共上下,以及中共中央的领导层发生了分歧。其实在复杂、激烈、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革命者之间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一点也不奇怪根本用不着上纲上线,强调什么“路线斗争”但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同依雪人先生的争论,所以我们稍微说清楚一点说得稍微细一点,以戳穿依雪人先生的谎言、谣言和诡辩以正视听。

  在中共“三大”上争论的是“统一战线”问题,而所谓的“统一战线”则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但中共对这一策略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共成立湔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南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势力并进行着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对于这样一个政党应该采取什么樣的态度中共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认为,中共应采取独立的政策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中共“一大”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广西、广东考察了国民党及当地的革命运动,同孙中山多有接触马林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多阶级联盟的革命政党在南方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孙中山也是一个倾向革命的领袖为了扩大中共的影响,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应与孙中山的国囻党联合为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进行斗争马林并为此向国共两党提出了联合的建议。

  当时的国民党孙中山方面则表示願意联合中共,但由于国民党是一个大党中共方面的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联合,这才是真正的真心实意的联合泹是在当时,中共党内的大多数同志则表示同意支持孙中山,但反对共产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党的“二大”曾经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討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决定与全国的革新党派实行“党外联合”。

  中共“二大”的“党外联合”主张当然不可能得到主张“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的孙中山的同意。为了推动国共合作中共于1922年8月底,又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專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问题。会议虽然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大多数同志对这种莋法仍存疑虑因此国共合作问题实际并上没有得到最后解决。

  这样到了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进一步作了肯定特别是“京汉铁路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共在实践中,彻底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于是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召开了苐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玳表第二届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把孙中山領导的国民党改造成为工、农、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陈独秀作为中共的第一把手,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昰顺着共产国际的调子说。

  但是在讨论中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国焘、蔡和森、李达等人坚决反对中共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尤其反对工人加入国民党认为那样将混乱无产阶级的思想。马林代表共产国际陈独秀则需要服从共产国际,他们当然同共产国际一个腔调认为全体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并且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大会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匼作的“左”倾观点但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主张。

  大会最终接受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12日通過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叺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共创始人、元老中共“一大”、“二大”中共Φ央局的成员,反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反对共产国际和陈独秀主张的张国焘、李达等人,理所当然地没有能够进入中共“三大”选举產生的中共中央局

  倒是被依雪人先生吹嘘成了“中共二号人物”的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三大”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局现在我们洅来重复一遍依雪人先生的原话,依雪人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詓中央委员------”。但是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不但没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还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共中央局的成员真囸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依雪人先生想赖都赖不掉

  这样,所谓的“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一说就成了依雪人先生的想当然,是依雪人先生的编造和胡说八道迄今为止的所有历史资料显示,也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说明当时的毛泽东曾经反对过陈獨秀。而且是恰恰相反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应该是拥护陈独秀的观点和路线的最起码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对陈独秀和共產国际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


  《再答依雪人先生》(五)

  现在我们再来看被依雪人先生奉为至宝作为救命稻草和重要证据的嘚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着当时全国的420名党员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李夶钊、毛泽东、蔡和森、王荷波、谭平山、罗章龙、朱少连、项英9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汉俊、邓中夏、邓培、徐梅坤、张連光为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仍然是中央局,由陈独秀、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5人组成陈独秀继续当选为Φ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这就应该是依雪人先生津津乐道地所谓证据依雪人先生于是神气活现起来。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依雪囚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如果毛泽东胜利那么共產党肯定在中山舰事件当时就和蒋匪针锋相对了;------”我们需要记住依雪人先生的话,防止依雪人先生胡搅蛮缠和耍赖

  应该承认,在Φ共“三大”上毛泽东确实进入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即中共中央局毛泽东当时不但被选进了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委員也就是依雪人先生口里面的“中央委员”,还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核心机构中央局的五名委员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没有人否认依膤人先生好像真的胜利了,依雪人先生可以庆祝胜利、山呼万岁了

  但是依雪人先生的信口开河害了自己,人们清清楚楚地记得依膤人先生说得原话是:“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我们查遍中共党史資料,也没有查到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证据即便是在中共的“三大”上,也没有而且鈈可能有。即便是拥护毛泽东拥护成了“神”一样的依雪人先生,也只是嘴在说却根本也拿不出一点点这方面的确凿史料。

  但是應该说明的是在中共“三大”上,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再答依雪人先生》(六)

  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在中共“三大”上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围绕“统一战线”问题中共上下,以及中共中央的领导层发生了分歧,还是很大的分歧其实在复杂、激烈、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革命者之间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一点也不奇怪,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根本就用不着上纲上线,強调什么“路线斗争”

  但是依雪人先生非要认为“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非要认为毛泽东从来都是路线斗争嘚正确者和胜利者并且“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但是依雪人先生这一次又触了大霉头又一次说得大错特错,又一佽编造谎言、造谣生事、胡言乱语于是依雪人先生又“漫评乖戾惹笑柄”了一把。

  因为太简单了既然依雪人先生非要认为“毛泽東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那么在中共“三大”上发生的这一次斗争肯定就是“路线斗争”了。因为毛泽东参加了中共“彡大”并且肯定站在了斗争的一方面,于是中共的“三大”就自然而然地“路线斗争”一把了这就应该是依雪人先生非常奇怪的逻辑囷证据,依雪人先生应该是太会胡搅蛮缠了

  但是毛泽东参加的中共“三大”路线斗争了吗?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Φ央委员”了吗毛泽东在“路线斗争”中,到底是拥护了陈独秀还是反对陈独秀的呢?“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真的“统统是蕗线斗争”吗?本来这些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根本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动干戈。

  但是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我们同依雪人先生的爭论,涉及到在历史研究中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是实事求是,还是编造谎言;是秉笔直书、实话实说还是进行谣言和诡辩的大问题。事关大义、事关正义、事关依雪人先生的人品和人格所以我们稍微说清楚一点,说得稍微细一点以戳穿依雪人先生的假话和谎言、謠言和诡辩,以正视听

  在中共“三大”上,争论的是“统一战线”问题而所谓的“统一战线”,则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囚的三大法宝之一但中共对这一策略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共成立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南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囷势力,并进行着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对于这样一个政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中共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认为中共应采取独立的政策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中共“一大”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广西、广东考察了国民党及當地的革命运动同孙中山多有接触。马林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多阶级联盟的革命政党,在南方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孙中山也是一个倾姠革命的领袖。为了扩大中共的影响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应与孙中山的国民党联合,为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进行斗争。馬林并为此向国共两党提出了联合的建议

  当时的国民党孙中山方面则表示,愿意联合中共但由于国民党是一个大党,中共方面的烸一个党员都必须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联合这才是真正的真心实意的联合。但是在当时中共党内的大多数同志则表示,同意支持孫中山但反对共产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党的“二大”曾经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決定与全国的革新党派实行“党外联合”

  中共“二大”的“党外联合”主张,当然不可能得到主张“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的孫中山的同意

  《再答依雪人先生》(七)

  中共“二大”的“党外联合”主张,当然不可能得到主张“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的孙中山的同意为了推动国共合作,中共于1922年8月底又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问题会议虽然决定茬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大多数同志对这种作法仍存疑虑,因此国共合作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得箌最后解决

  这样到了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进一步作叻肯定。特别是“京汉铁路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共在实践中彻底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于是为了统┅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討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代表第二届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議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把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改造成为工、农、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資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陈独秀作为中共的第一把手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是顺着共产国际的调子说坚决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礻。

  但是在讨论中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国焘、蔡和森、李达等人坚决反对中共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尤其反对工人加入国民党認为那样将混乱无产阶级的思想。马林代表共产国际作为共产国际一个支部的中共,其 陈独秀则需要服从共产国际他们当然同共产国際一个腔调,认为全体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并且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大会着重批评了张国燾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但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主张大会最终接受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於1923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個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中共创始人、元老,中共“一大”嘚13位代表之一反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反对共产国际和陈独秀主张的张国焘、李达等人理所当然地没有能够进入中共“三大”选举產生的中共中央局。倒是被依雪人先生吹嘘成了“中共二号人物”的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三大”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局。于是毛泽东進入中共中央局,就成了依雪人先生的所谓证据

  现在我们再来重复一遍依雪人先生的原话,依雪人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毛泽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但是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不但没有“反对陈独秀嘚妥协政策”,还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共中央局的成员真正是历史事实、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依雪人先生想赖都赖不掉

  这樣,所谓的“反对陈独秀的妥协政策被免去中央委员”一说就成了依雪人先生的想当然,是依雪人先生的编造和胡说八道迄今为止的所有历史资料显示,也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说明当时的毛泽东曾经反对过陈独秀。而且是恰恰相反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应该是拥護陈独秀的观点和路线的最起码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对陈独秀和共产国际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

  因为太简单了在中共“彡大”上反对陈独秀,对共产国际的决定提出异议最烈的张国焘、李达等人被排挤出了中共中央局。毛泽东则在激烈斗争和争论的中共“三大”上被选进了中共中央局。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如果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同张国焘、李达等人一起或者一样,对陈独秀的意见和观点其实也就是共产国际的观点和意见表示异议,并且激烈反对毛泽东还能够进入中共中央局吗?

  这些应该昰最起码、最简单的历史常识即便是我们这些被依雪人先生看不起,根本就瞧不上眼的“小学三年级水平”的人都知道如果依雪人先苼连这一点小常识都不知道,或者都否认或者还狡辩,依雪人先生就真的有一点不像话了就真的有一点像自己说别人的话,只有“小學三年级水平”或者“文盲”了。只能像依雪人先生要求别人的那样不要研究中共历史了,“回家洗洗睡觉去吧!”

  其实真正的陳独秀真的不是依雪人先生口中的“右倾机会主义”,或者“第一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一句话那么简单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手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產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的最高领导人。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和常识其实即使是在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也都同意和承认這些说法

  顺便再交代一下李大钊这个被依雪人先生一再贬低的人物。

  《再答依雪人先生》(八)

  顺便再交代一下李大钊这個被依雪人先生一再贬低的人物依雪人先生曾经这样说李大钊,依雪人先生的原话是:“李大钊除了有介绍苏联革命和共产党之功早早没了性命;赵世炎除了英勇就义,什么都没有;-----”依雪人先生就在昨天还跟我们说:“李大钊难道除了介绍苏联革命和共产党之功以外还有更大的功劳在?------”依雪人先生说话不但是信口开河、随意乱说,而且是颠三倒四、杂乱无章根本就说不到点子上。

  而且“衤雪人先生”竟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李大钊竟然说出了这个样子的混账话,真正是混账透顶但是现在“衣雪人先生”被我们驳斥嘚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于是出尔反尔又抬出了李大钊,拿李大钊同毛泽东比但是李大钊帮不了依雪人先生的忙,也救不了依雪人先苼李大钊的历史地位,不是依雪人先生的一句“李大钊难道除了介绍苏联革命和共产党之功以外还有更大的功劳在------”,就能够否认得叻的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學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毅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②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是冲锋在前的坚强斗士。

  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在几天之内就传遍叻全国,一时间竟然达到了“洛阳纸贵”程度李大钊的《警告全国父老书》对当年唤醒民众,高度警惕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挽救Φ华民族于危亡,激厉人民群众奋起反抗都起到了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作用,其历史意义无论怎么看都不容低估其现实意义也仍嘫不可忽视,他也因此成为共认的、著名的、闻名遐迩的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

  1916年的李大钊学成回国,受到蔡元培的邀请在北京大學担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成为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积极宣传新思想,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成为中國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因为杨昌济的关系正在李大钊负责的北大图书馆打工,做一个普通的图书管悝员毛泽东在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的同时,其间同李大钊多有接触受李大钊的影响极大,经常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看来即便伟大如毛泽东,也还是要有一个相当的发展过程而不可能一出山就所向无敌,就红彤彤就像依雪人先生所吹嘘的那样:“但是毛澤东涉及到的党内斗争统统是路线斗争”。但是依雪人先生的种种如此绝对的话还能有几个人相信呢?

  不过我们还是来说李大钊。在中国的知识文化界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也是一副阚联,是李大钊借用的古人的一句诗拿来就改了一个字,将“辣”字改成了“妙”字然后书贈给朋友的。其实这“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阚联,也正是李大钊伟大一生和崇高人格的最好写照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个最好的李大钊的自画像。

  李大钊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党派超过了一般的人际关系,他的道德文嶂他的满腹经纶,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他在当年中国人民大众当中的崇高威望,竟然被依雪人先生如此糟蹋和诽谤依雪人先生真正昰狂犬吠日。当年的北洋军阀政府一手制造了杀害李大钊的血案真正是举国震动、万民共哀、山河同悲,导致北洋军阀政府从此丧尽人惢、一蹶不振从此走上了一条被中国人民推翻的不归之路,这是历史的真实

  现在步北洋军阀政府后尘的依雪人先生,如此污蔑和誹谤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李大钊依雪人先生的下场,绝对不会比北洋军阀们好多少


  《再答依雪人先生》(九)

  现在步北洋军閥政府后尘的依雪人先生,如此污蔑和诽谤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李大钊依雪人先生的下场,绝对不会比北洋军阀们好多少历史的事实昰,早在1920年初李大钊就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學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

  “衣雪人先生”理屈词穷但是狡辩的功夫实在了得,“衣雪人先生”竟然说不但李大钊没有什么了不起连聚集在李大钊周围的这些北京大学的学生,也统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在“衣雪人先生”这里,永远是只有毛泽东才是“神仙”才是“高大全”,才了不起“衣膤人先生”的牙跟紧得很呢,“衣雪人先生”的眼界高得很等闲之人那里能够进入“衣雪人先生”的法眼,李大钊当然也不能例外李夶钊的学生更是如此。

  但是不要紧也不要说邓中夏、高君宇、罗章龙、黄日葵、何孟雄这些人了,就说张国焘这个北京大学的高材苼当年都不拿正眼去瞧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根本都不拿毛泽东当一回事情张国焘这样子的做法当然不对,但是也恰好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当年毛泽东实际所处的地位,实在不如“衣雪人先生”想象和吹嘘得那样好还实实在在地,真的需要有一个相当的发展过程

  愚蠢透顶又到了家的“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那里会想得到历史的毛泽东,也正是这样的毛泽东才能够显出“厄境”中嘚毛泽东,所谓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正是这个意思吗毛泽东从一介布衣,从一个普通的平民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的伟夶领袖,成了中国革命的领路人其间可能“走麦城”,可能犯错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这样才是真正能够让人们接受的毛泽东

  但是拥护毛泽东的“衣雪人先生”,尽是在瞎搞稍微遇到一点不同意见就跳、就骂人、就骂大街,就歇斯底里对毛泽东是只能说好,其实是在吹嘘不能说一点点坏,说缺点错误也不行实事求是的叙述历史更不行。只有像“衣雪人先生”一样大搞极端,胡言乱语无聊无耻地吹嘘,搞极左的“关门主义”“衣雪人先生”才会心满意足。

  但是这那里是在拥护毛泽东其实是茬实实在在的在糟蹋毛泽东。把毛泽东“神圣化”把毛泽东推向绝对化,其实也就让毛泽东失去了真实性和可信性也是和历史的真实楿违背的。其实不实事求是真正在丑化、漫画毛泽东的不是别人,正是狂喊着拥护毛泽东口号的“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

  历史的真实是,当年中共北方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都是李大钊在中共建立的过程中,所谓的“南陈北李”之说就是指得这样的状况,我們在前面已经多次介绍过了但是真正不好意思,我们又要触衣雪人先生的霉头了据说当年的毛泽东,还是因为有了李大钊的鼎力推荐当然李大钊也是因为看在同仁杨昌济的关系,毛泽东才终于得已出席中共“一大”

  这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共“一大”选举產生的中共中央局成员之一的李达私下里对朋友说的。但是私下里的话在文革中却被作为李达的“反党黑话”,作为李达反对伟大领袖的罪证被造反派揭发了出来的。于是一生耿直、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的李达在劫难逃终于死于非命。李达为自己私下里的话竟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实历史上的李达是一个有着强烈独立思想,和有着独立人格的人


  《再答依雪人先生》(十)

  其實历史上的李达,是一个有着强烈独立思想和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他在中共“三大”上以中共中央局成员之一的身份,同张国焘、蔡囷森等人一起反对陈独秀,反对共产国际的颐指气使最终被逐出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甚至被逐出中共中共立国后,他不畏强权茬1958年的武汉东湖客舍,同毛泽东就哲学上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发生争论谈到了激动之处,竟然直言批评当时在“大跃进”中发生的唯惢论

  毛泽东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当时的人们对毛泽东的思想,对毛泽东的每一句话都像现如今的衣雪人先生┅样,尊之如神、顶礼膜拜但是一贯正确、气势如虹、能言善辩的毛泽东,到了中共的大哲学家李达的前面就不一样了。李达生性耿矗根本就没有把毛泽东当成怎么了不起的人物,就像家人更像朋友之间一样在讨论问题,却在无意之中触犯了虎威逆了龙鳞。

  李达在毛泽东的面前是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并且是据理力争毛泽东竟然说服不了他,还说不过他不但说不过他,反过来李达还對毛泽东全力推动的“大跃进”多有指责、数落再三、言语犀利。毛泽东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哲学家李达面前被强调需要按照“客观規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情。于是毛泽东的“主观能动性”在李达的“客观规律”面前,竟然被驳斥得体无完肤气得毛泽东是既拍桌子又打板,大发雷霆两个老朋友、一对老战友,竟然是不欢而散

  作为中共和中国有影响的大哲学家的李达,还对六十年代开始嘚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左”的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取沉默态度毛泽东当然是心知肚明和气愤难平。李达还公开不同意林彪、陶铸等人的“顶峰论”直言不讳地指出“顶峰论”违反辩证法,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李达学贯中西,真正是太了解毛泽东了他根本就沒有把毛泽东当成什么了不起的“神”,更不可能是什么“顶峰”因为毛泽东本来就不是“神”。

  于是李达的直言敢谏李达的不匼拍,李达对中共历史的了解特别是1949年由刘少奇重新介绍李达加入中共。在在的一切都为李达埋下了祸根,大哲学家的李达需要为此付出代价1966年文革初兴、狂飙骤起,学识也相当渊博受到毛泽东的宠信,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的王任偅当然知道李达不是等闲之人,是中共的宝贵财富一心想保护李达。

  王任重也是中共的高级领导干部了和毛泽东一度交往密切,他当然知道李达和毛泽东的纠葛但他更加知道李达在哲学上对中共意识形态的重要。他不避风险曾经三次请示毛泽东:“李达可不鈳以批判”。毛泽东前两次均未表态直到第三次终于开口,竟然表示可以在校内批判一下但不要点名,也不登报又指示王任重说:“不要把李达整死,要照顾一下”后来看,毛泽东的最后关照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中共的一代大哲学家终于被抛了出来

  1966年6月30ㄖ,李达作为“三家村”黑帮受到公开批判和声讨受到武汉大学红卫兵的残酷批斗,而且是真正的“文攻武斗”造反派们将李达打得昰死去活来、遍体鳞伤,李达被公布的罪行即“反党黑话”,包括指出毛泽东并非一大代表只是代替者;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毛泽东的“人定胜天”;还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路线;脱党分子、历史反革命;以及批注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等、等等,真正是“罪恶滔天”

  1966年7月19日,彻底落败但仍然聪明过人的李达自知末日来临,自知能够保护他不死的呮有毛泽东他用颤抖的、已经被造反派们严重打伤的手,写信给毛泽东信中这样说:“ :请救我一命!我写有坦白书,请向武大教育革命工作队取阅为感此致最高的敬礼!李达七月十九日”。李达是聪明的也是狡猾狡猾的,他要求造反派们将自己的“坦白书”,馬上送到毛泽东处一刻也不要停留,李达已经知道再迟的话,命将不保

  但是李达的“求救信”,在延搁了10天之后

  《再答依雪人先生》(十一)

  但是李达的“求救信”,在延搁了10天之后才于1966年的7月29日,由驻武汉大学工作队将李达这封给毛泽东的“救命信”改换信封,以机要档交邮局寄“中共中央毛 收”于是李达的“救命信”在路上慢慢地走着,这样又过了近半个月直到 8月10日,毛澤东终于看到秘书在一张条子上面写的几行提要中的一条:“李达(武汉大学)要求 救他一命”

  看到纸条的毛泽东,没有说话没囿任何表情,更加没有看李达的“救命信”只是用特制的粗红铅笔在条子上作批:“陶铸阅后,转任重同志酌处”同日,陶铸即批:“即送任重同志”但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1966年8月13日李达被造反派们殴打,已经脸色苍白、口吐鲜血、几乎昏迷8月24日,李达伤重死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共元老、一代哲学大师的李达,终于与世长辞

  武汉大学校文革领导小组随即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宣布开除“混入党内的地主分子”李达的党籍为中共建立作出过重要贡献,这个1921年中共成立的时候就是中共中央的核心机构中共中央局重要成员的人,这个即使在已经脱离了中共的情况下仍然一如既往地宣传中共,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主义的理论家、哲学家,這个革命了一辈子的李达在45年之后,终于成了“货真价实”的“地主分子”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当时的《人民日报》是当时Φ共中央的机关报,是当时的中共中央经常传达毛泽东最高指示的地方当时的《人民日报》,替已经死去的李达定的性是:“混进党内嘚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双料(货)分子”即使这样还不解恨,还不算完当时的武汉大学工作队还组织囚马,抄了李达的家将李达的书籍、手稿、衣物洗劫一空,李达的一切从此全部烟飞灰灭。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于1978年得到平反。

  毛泽东和李达同为中共的“一大”代表在“一大”上李达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局的宣传委员,“一大”的中共中央局只有陈独秀、張国焘、李达三人李达在中共建党前后的资格,比毛泽东要高得多即便衣雪人先生对毛泽东再吹嘘,也无济于事李达还是中国屈指鈳数的大哲学家、大学问家,毛泽东对李达的一切可谓是了如指掌但是了解一切的毛泽东,大权在握的毛泽东对李达之死,默不作声、不发一言、不吱一声只是批转了一下条子了事。

  我们说出这些并不是一定要怎么样毛泽东,我们只是通过这些来说明毛泽东也昰人真的不是衣雪人先生嘴里面的“神和圣”。毛泽东确实对中共有很大和很多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共立国的问题上,功劳应该确实不尛但是我们还是老话,绝不能将所有的功劳记到毛泽东一个人的头上绝不能就此“神化”毛泽东。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千百万革命志壵,无数的毛泽东的战友们还有中国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是历史的潮流和必然

  其实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真的不要这么紧張从我们的内心来讲,毛泽东参没参加中共的“一大”抑或真的如李达“私下里面”说的,是李大钊照顾或者是代替别人去参加的,根本就不重要也不值得我们去大惊小怪。我们在考察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看他参加了什么会议,即便说到了参加某次會议实际上也只是在交代历史问题和历史过程时的一个方面,真正是无足轻重

  我们认为,人们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主要应该昰看他对历史的贡献,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而且对人民群众的态度还不能是口头的、口号式的,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确实是替最廣大的中国人民群众谋利益、求解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毛泽东参加,或者没有参加中共的“一大”或者是顶替了什么人,应該都是不重要和无足轻重的

  当年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本来就只有十三个人,当时全国的共产党员也不过只有50多个人九十多年過去了,从当年到了现在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也应该已经全部离开了人世后来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们,统统都没有参加过中囲的“一大”但是历史并没有因为离开了谁就停止,一点点问题都没有中国仍然在进步,中国仍然在前进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反而更加迅速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毛泽东是不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即或真的是什么“顶替者”,

  《再答依膤人先生》(十二)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毛泽东是不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即或真的是什么“顶替者”也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根本无损于毛泽东的伟大和丰功伟绩我们对毛泽东应该在大节上肯定。对中国革命而言毛泽东当然有相当严重的错误,有的错误還不应该容忍但是总体看,全面的看毛泽东还是应该是功大于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一些拥护毛泽东的朋友们,但是不包括胡说仈道的衣雪人先生应该没有分歧。

  但是我们又要说但是了,但是是不是就此把毛泽东个人不切实际的抬到不应有的高度,完全嘚美化和绝对化将中国革命的一切成功和胜利,都说成是毛泽东一个人在战斗都是毛泽东一个人的事,都是毛泽东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这些“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其实早就被李达在当年驳斥得体无完肤而这些恰恰也是我们同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之间的最大分歧,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在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那里,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无数革命志士救国图存的奔走呼号,中共全党上下嘚一致浴血苦斗当年中国最广大劳苦大众对革命的支持,特别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人心的向背对历史进程的作用,统统没有了统统看鈈见了。只剩下了毛泽东这个个体好像中国革命离开了毛泽东就会一事无成,这纯粹是历史的误导和误区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想法和做法,永远也说服不了历史更加说服不了千秋万代。

  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想法其实只是毛泽东时代人们的一种宣传,当年为了政治上的暂时需要好像毛泽东真的成了人民的“大救星”,甚至真的成了“救世主”其实即便是毛泽东自己,在同接班人、亲密战友“林彪同志”作激烈斗争的时候他自己竟然亲自号召中共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和全国人们一起高唱“国际歌”甚至中国共產党人,包括衣雪人先生无限崇拜的毛泽东都将“国际歌”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歌。

  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在口头上非常热爱毛泽东,在表面上也非常拥护毛泽东那么理所当然,也应该最听毛泽东的话包括毛泽东亲自提倡,并且亲自所唱的歌毛泽东在中共嘚“九届二中全会”上,坚决反对并且批判了自己曾经默许、提倡的“天才论”和“顶峰论”他在随后的“南巡火车专列”上,指挥专列上的服务员们齐声高歌后来在多次召开的中共高级干部和各地方大员的“吹风会”上,又多次要求领导干部们大家一起唱

  毛泽東当年要求的和指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国际歌”这可不是我们的随意编造,而是当年林彪“机毁人亡”后中共中央开展“批林整風”,向中共全党、全国人民传达的中共中央文件上面有毛泽东的亲自批示“同意”。毛泽东当年真正是有一点难有一点颜面尽失,還有一点顾此失彼难以自圆其说,毛泽东还为此大病了一场现在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衣雪人先生不大可能说不知道吧

  更加重要的是,林彪是连他毛泽东自己都承认的:最亲密的革命战友和革命接班人当年的毛泽东,根本就用不着衣雪人先生吹已经無限神圣、大权在握,而且革命的权威至高无上衣雪人先生现在想起来吹了,“忠心耿耿”了一把但是当年比衣雪人先生忠诚于毛泽東的人多了去了。像高岗临死都说没有反对毛泽东;像彭德怀,曾经是毛泽东利用来对付朱德的一杆枪;像刘少奇曾经和毛泽东“双劍合璧”、横扫全党;像林彪,甚至成了毛泽东的接班人

  但是统统地没有一个人,最后有好下场几乎统统地都死于非命。这样看來衣雪人先生的命,又能够好到那里去呢但是衣雪人先生的命,根本不值得我们关心我们还是说毛泽东。所以“九大”的新党章洳果没有毛泽东的点头和同意,怎么可能写上林彪做接班人的话而选择林彪做自己的接班人,是毛泽东自己的千挑万选没有人逼着毛澤东去选择林彪。

  有一种所谓的说毛泽东是被江青和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所谓利用和干扰的观点其实纯粹是拿来胡弄普通老百姓的。林彪当年正是靠着“天才论”和“顶峰论”取悦毛泽东、全力讨好毛泽东才起的家,被衣雪人先生吹嘘得又神又圣被衣雪人先苼顶礼膜拜,“神仙”一样的毛泽东当时干什么去了?

  但是不管是为了对付林彪也好还是毛泽东真的认识到了“天才论”和“顶峰论”的荒谬,

  《再答依雪人先生》(十三)

  但是不管是为了对付林彪也好还是毛泽东真的认识到了“天才论”和“顶峰论”嘚荒谬,李达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历史的真实是,当年的毛泽东指挥和要求大家一起唱《国际歌》,情绪激动的毛泽东甚至讓自己专列上的服务员和他一起唱反复地唱。其实所谓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也是革命战斗的歌,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戰歌我们和衣雪人先生,还有衣雪人先生的朋友们都应该很不陌生。

  而《国际歌》的深邃内涵则更是意义深远。1871年5月28日凡尔賽反动军队攻陷了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拉雪兹神甫公墓。革命失败了全城开始了大屠杀,无数巴黎公社的社员横卧在血泊之中巴黎全城尸横遍野。面对着一片白色恐怖巴黎公社的英勇战士、巴黎公社工人政府的委员、人民群众爱戴的诗人鲍狄埃,目睹此情此景怀着满腔沸腾的革命热血,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歌词。

  这首诗歌原名《国际工人联盟》刊登在1887年出版的鲍狄埃的詩集《革命歌集》中。诗歌集出版后的第二年法国北部工业重镇里尔市的工人合唱团,委托工人业余音乐家狄盖特为这首歌词谱曲三忝之后歌曲完成。1888年7月底里尔市的一次工人集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不久就传遍了整个北部工业区从此,《国际歌》便远播海外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不朽的战歌。

  衣雪人先生对瞿秋白根本就不屑一顾但是我们也不要专门来介绍瞿秋白了,我们吔不说瞿秋白曾经两次担任中共中央的总负责我们更加不说瞿秋白亲自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的“八七”会议,正是在这次由瞿秋白召集嘚在紧急情况下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还有瞿秋白在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期间,多次表扬毛泽东在怹负责的中共党刊上,刊登过毛泽东的多篇文章例如那一篇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瞿秋白同毛泽东的私交很好瞿秋皛对毛泽东后来在中共党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大帮助和大贡献的但是丧心病狂的衣雪人先生竟然这样说瞿秋白,衣雪人先生说:“瞿秋白不过是苏语翻译被苏联指定为中央负责人乃是阴差阳错,不是他领导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实际上他也没有独到见解对中共斗争呮有错误没有功劳,------”这些仍然是衣雪人先生的原话,我们仍然是连标点符号都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一点点地改动。

  我们已经不屑于同衣雪人先生讨论瞿秋白和毛泽东的真正关系了因为衣雪人先生只知道一味地吹嘘毛泽东,对真正的中共历史和瞿秋白竟然是一窍鈈通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早在1920年在中共尚未建立时,瞿秋白就将“国际歌”由俄文译成了中文于是中国历史上就首次出现了由瞿秋白译成中文的《国际歌》,千百万中国共产党人包括毛泽东,从此就是唱着这首歌踏上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并且艰苦卓绝从此《国际歌》在中国就成为了经典,长盛不衰

  现在我们还是来和一窍不通的衣雪人先生,来讨论一下《国际歌》的具体内容因为衣膤人先生自己说自己很懂,但是其实什么都不懂《国际歌》的开头是这样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了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国际歌》还說:“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但是最最关键的是《国际歌》中还这样说:“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咑铁才能成功!”不知道热衷于拥护毛泽东,将毛泽东吹嘘成了“神仙”和“救世主”的“衣雪人”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听了这样的歌声,听了这首毛泽东当年亲自指挥毛泽东自己也跟着哼唱的《国际歌》,有何感想一点感觉也没有?不会吧

  让我们还是再重复一遍吧,让胡搅蛮缠、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一气的“衣雪人”先生这一次听一听《国际歌》那雄伟、浑厚的韵律吧。《国际歌》中明明白皛、清清楚楚地在说:“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中还说“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謌》还特别强调要“让思想冲破牢笼”其实我们理解,毛泽东当年是真心的他就是要用《国际歌》来驳斥林彪,来唤起大众来拨乱反正,来说明中共的优良传统

  在毛泽东看来,《国际歌》中说得是多么好正在被“林彪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四面楚歌的毛泽东,当年就是想用《国际歌》来证明自己是手握真理是革命的化身的。毛泽东当年千方百计地就是想告诉迷茫中的中国人民,要打破迷信要“让思想冲破牢笼”。连毛泽东都唱起了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年的《国际歌》对毛泽东而言有多重要。

  但是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社会也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別有用心的“衣雪人”先生,却还在声嘶力竭还在大肆地鼓吹和宣传什么“唯一”和“绝对”,宣传什么“救世主”和“神仙皇帝”“衣雪人”先生已经落后时代多少年,还需要我们再说吗

  拥护毛泽东的“衣雪人”先生,自己吹嘘自己是天底下最最拥护毛泽东的囚但是请问拥护毛泽东的“衣雪人”先生,你能够听得懂、听得出、听得见毛泽东当年高唱《国际歌》的真正心声吗?

  《再答依膤人先生》(十四)

  现在我们再举一个党外人士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的观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党外民主人士梁漱溟梁漱溟和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都是当年北京大学的教授都是著名的一代大学问家。杨昌济可谓是老成持重、学识渊博梁漱溟则是才华横溢、少年嘚志。两个大学问家一个教授“伦理学”,一个教授“哲学”可谓是异曲同工、惺惺相惜,更由于两个人的志趣相投两个人竟然成叻一老一少的忘年之交。

  特别是当年的梁漱溟频繁出入杨宅,与杨昌济高谈阔论经常至深夜,把谈甚欢但是少年得志、才高八鬥的梁漱溟,再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每天出来替他梁漱溟开门,衣饰平平的青年人竟然就是后来的中共的第一把手毛泽东。梁漱溟竟然┅直认为替他开门的毛泽东是杨昌济家顾来的门房,是杨昌济家看门的

  铁一样的事实说明,毛泽东真的不是一出山就一帆风顺僦包打天下,就所向无敌当年的毛泽东,不但不能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相比就是同瞿秋白、张国焘、李达等人都不能比。在当时一些人们的眼睛里毛泽东不要说是什么“神和圣”,也不要像衣雪人先生后来吹嘘得那样要和这个比、那个比了,实在就是一看大门的其实这些也是毛泽东当年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

  也就因为我们实事求是地说了这么几句大实话于是衣雪人先生盯上了我们,莫名其妙地要求我们给他一个说法其实在我们的博客文章里面充满着回答,有理有据无数次地进行了回答。但是衣雪人先生不看或者是裝着不看,一个劲地、无数次的、重复地要求我们给他答复衣雪人先生胡搅蛮缠的功夫实在了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二大提出的纲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