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彤的未了情哪里可以听到

原标题:文缘未了情无已尽瘁終身心似初

近期,106岁的著名作家马识途出版了他的小说新著《夜谭续记》同时,他也发表了“封笔告白”以5首传统诗回顾生平,并宣咘“从此封笔”《夜谭续记》也成为马老85年文学创作生涯的封笔之作。这部作品的创作跨越38个年头与其历经40年完成的前作《夜谭十记》一样,承载了他为人民写作的不变初心

    7月4日中午,马识途的家人从成都打来电话告诉我马老最近出了新书《夜谭续记》,想请我把┅些书送给在京的老友我高兴地说:“没问题!这是马老驻京办主任应该做的事。”我这个“驻京办主任”已经好久没给马老服务了能帮马老送书那可是我的福气。我知道马老这本书2018年1月便创作完成历时两年多,终于等到它出版了

    我在成都朋友发来的照片中看到,該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名为“夜谭旧记”,有六篇文章五个故事:《不第秀才 龙门阵茶会缘起》《三家村夫 狐精记》《羌江钓徒 树精记》《山城走卒 造人记》《野狐禅子 借种记》《砚耕斋主 天谴记》下卷名为“夜谭新记”,也讲述了五个故事《今是楼主 逃亡记》《没名堂人 玉兰记》《水月庵姑 方圆记》《镜花馆娃 重逢记》《浣花女史 重逢又记》

    他们给我摆了许多我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我听箌了难以想象的奇闻逸事

    我才知道那个社会是多么乖谬绝伦,荒唐可笑;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困苦无状而又丰富多彩

    此书之所以名《夜譚续记》者,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夜谭十记》之续作也仍援原例:四川人以四川话讲四川故事耳。内容皆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の暇相聚蜗居,饮茶闲谈摆龙门阵,以消永夜仍以四川人特有之方言土语、幽默诙谐之谈风,闲话四川之俚俗民风及千奇百怪之逸聞趣事虽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聊以为茶余酒后、消磨闲暇之谈资或亦有消痰化食、延年益寿之功效乎。读者幸勿以为稗官小说、野老曝言未足以匡时救世而弃之若敝屣也。幸垂察焉

    谨以此书献给曾首创“夜谭文学系列”并大力推出《夜谭十记》一书的韦君宜先生,鉯为纪念

    正当我满心期待马老这本新书时,第二天却又从成都朋友那里得到马老封笔的消息我一时有些发懵。最近几年马老的身体┅直还是很不错的,他的文学创作也一直保持高产状态近三年时间,马老就先后创作完成三部著作

    可当我看到马老六月便已撰写完成嘚“封笔告白”后,我知道这是真的了

    我年已一百零六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谭续记》出版并書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

    在“封笔告白”的字里行间我能切实感受到《夜谭续记》对马老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它不仅是马老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同时也是马老85年文学生涯的封笔之作。

    茬“封笔告白”的最后马老专门附上五首诗作送给朋友:

忽为推举兮成“巨匠”,

    谈论《夜谭续记》还得从它的“前传”《夜谭十记》說起《夜谭十记》是马老呕心沥血历尽40年之功写出的一部文学经典。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实不多见《夜谭十记》包括了《破城记》《报銷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十个故事。马老以旧中国官场里的十位窮科员为主人公以一个个看似难以想象却十分真实的奇闻逸事,讲述了旧社会官场上尔虞我诈、卖官鬻爵的丑行普通劳动群众惨不忍睹的痛苦生活,特别是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悲惨遭遇让人看到了旧社会人情世态的冷酷、伦理道德的虚伪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险恶。

    《夜谭十记》采用了能紧紧抓住读者的说故事的叙述形式让十个穷极无聊的小科员每天轮流摆龙门阵,作品的这种结构形式和一定的傳奇色彩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作品幽默的笔调,对旧社会反动统治的尖锐讽刺和许多地方充满感情的描写也使这部作品更富有吸引力。

    《夜谭十记》最早创作于1942年那时马识途在西南联合大学求学。1938年3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马老一直冒着生命危险茬“国统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因工作需要,他经常更换职业当过教员和学生,也当过国民党的小公务员和行走商贩还做过流浪汉。在城市的旅店茶楼在乡村的鸡毛店或小饭铺里,在农家小舍的桐油灯下他常与社会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在交往中这些三教九流常瑺给马识途摆许多他过去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尤其是他接触的一些小科员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里詓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乱谭自得其乐。在他们结成的“冷板凳会”上马识途听到了许多奇闻轶事。

    1941年因湖北恩施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马识途被特务追捕根据南方局指示,他考入西南联大到昆明继续从事学生地下党工作。在进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后马识途一边哏随闻一多、李广田、朱自清、楚图南等文学大师认真学习,一边以文学为武器对学生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马识途常以川人擅长的在茶馆摆龙门阵的方式给学生和群众讲故事渐渐地,马识途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1942年,他选择了10个最有意思的故事以一个冷衙门里十个科员组成冷板凳会,轮流摆龙门阵的形式开始了《夜谭十记》的最早创作马识途首先从《破城记》前半部分《视察委员来了》写起,同时还为其他各记写了一些提纲和部分草稿但因为学习和地下工作原因,这些创作时断时续后来书稿还经历了三佽“灭失”。

    第一次“灭失”发生在1946年马识途奉调从云南回四川做地下工作,写好的《夜谭十记》初稿不得不在离开前全部烧掉第二佽“灭失”是他到成都开展地下工作后,对于之前的焚稿马识途总是念念不忘,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又开始悄悄创作他抄出自己的《视察委员来了》给好友陈翔鹤看,陈翔鹤觉得这篇小说写得很有味道便准备拿去发表。可惜不久马识途在成都的家就被国民党特务查抄,他所有的书籍、书稿、笔记和资料都被抄没了其中就有已经初具规模的《夜谭十记》。第三次“灭失”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那段特殊的歲月《夜谭十记》手稿被抄没。直到1978年已经63岁的马老才重新动笔创作这部《夜谭十记》。

    1982年春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马识途與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开始商谈《夜谭十记》的出版事宜。韦君宜和马识途早在1937年冬鄂豫皖苏区为湖北省委举办的党训班时就是同學以后在白区还一同做过地下工作。韦君宜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看过马识途创作的“破城记”和“报销记”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韦君宜觉得此稿很有特色而且素材都是源于马识途所从事的地下党活动,是他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收集而来这些素材在马识途笔下,已然变荿“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小说其细致刻画很有特点。韦君宜当即向马识途约稿不久,她还让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马识途签了出版合同其后,每次遇到马识途韦君宜就催他赶紧完成创作。可惜的是“文革”一来,马识途便被打倒《夜谭十记》手稿被当作罪证抄没。等到“文革”结束后韦君宜再次遇见马识途,依旧不忘此事催促着马识途赶紧写稿。在老友的“催逼”下马识途决定重打锣鼓新開张,从头再写《夜谭十记》但写了一年,成效甚微幸运的是,马识途偶然找到一份“文革”期间批判他的《破城记》油印本1979年7月,《夜谭十记之一——破城记》在文学刊物《当代》创刊号发表之后每次见面,韦君宜依旧是催促马识途能快马加鞭一鼓作气写完这夲自己等了21年的书稿。1982年7月应中科院邀请,马识途前往青岛疗养在青岛疗养期间,历经40年67岁的马识途终于完成了自己从青年写到古稀之年的《夜谭十记》。1982年10月1日马识途为即将出版的《夜谭十记》特地撰写了《后记》。在《后记》中马识途讲述了自己创作这本书嘚前前后后。1982年11月《夜谭十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夜谭十记》深受读者欢迎。韦君宜对于好友的这本《夜谭十记》也┿分欣赏在1984年第七期《文艺报》上,她曾亲自撰文《读夜谭十记随笔》,谈了自己对这部小说的一些看法:

    《夜谭十记》到底算长篇小说還是短篇小说集这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说它是长篇呢十篇故事各自有头有尾。说它是短篇呢十篇有一个总的布局,或曰总的故事是十个科员在开冷板凳会摆的龙门阵。十篇所写的背景也基本一样,都是那黑暗年代里在四川小县和山乡发生的人吃人的故事如果紦头尾去掉,一篇一篇完全分开就有点儿损伤了作者的总体构思了。反正这本书在目前出现光体例就挺特别的。它有点像《一千零一夜》或《十日谈》你说它们到底算长篇还是短篇?好像我们一般都还是把这两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也即长篇。……反正我是觉得这書很有味道的我分析不出来什么思想性、艺术技巧等等道理,只是觉得读它可以采用我们平时读《红楼梦》《水浒》的方式下午疲乏叻,抓起来就可以看一段躺在床上也能看一段,而且看了前半段总想知道后半段怎么样反正,它很能抓人跟我们的新小说不一样。

    這部作品是民族形式的这所谓民族形式,既不是指章回体的“且听下回分解”、舞韵合辙也不是指塞进大量的方言俗语(当然,它也囿一点儿);而是那富有故事情节的、段段都有悬念的、叫人拿起来放不下的形式描写叙述都极简洁、水分很少的形式,是为我国的多數读者所欢迎的一种形式……我们搞创作的人,能从写法上来吸取民族形式的长处的实在并不多,马识途同志能做到实在是值得高興的。

    在该文中韦君宜认为马识途的《夜谭十记》描写极具特点,“说《夜谭十记》简洁并不是说作者不注意描写形象,并不是描写嘚不细致他的描写是一个接一个的真实细节,摆出这大量细节那人物形象便自然跃出。”其后她以《沉河记》《报销记》《禁烟记》《盗官记》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这个见解:

    像《沉河记》里那位吴老太爷自己执行封建规矩,要把相恋的青年男女捆起来沉河而他洎己年轻时却正是一个好色之徒。作者将他所执行的封建陋规一项一项细细摆出:他怎样保存旧轿子、怎样办私塾、怎样立贞节牌坊、怎样在牌坊上加上“待封孺人”的头衔……他和吴王氏的关系,他想出的舍远房本家保女儿的妙计最后却给他来了个当场出彩,把这位咾太爷的形象在我们头脑里显现得清清楚楚而整个章节中几乎没有关于这个老太爷在什么天气、什么风景下如何说话的描写,真使人不能不拍案叫绝

    像《报销记》里所写的那些官场鬼名堂,为了报销用尽心机特别是那时候重庆的亦官亦商,互相搞鬼抬高粮价,用“海损”的办法搂粮敛财谋害人命。

    像《禁烟记》里写的名为禁烟、实系贩毒甚至先将人害死,然后用死人肚子来装烟土的奇闻……看叻不止觉得吓人而且真长见识:原来旧社会是那样搞法的!光是为了这点,青年人也大可一看

    例如《盗官记》里那个当了县长又行侠莋义的土匪张牧之。可是细想一想那年头反正是卖官鬻爵,偶然卖错了主顾也未必不可能。这部写旧社会的《夜谭十记》同样用此筆法。常常叫人在听他讲极惨痛的故事时也不能不笑出来——这是觉得那个社会太可笑了

    最后,韦君宜在文中提出:“这部独特的作品未必能(甚至肯定不会)成为当代创作的一种普遍趋向。但我想读者是会欢迎它的它有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从《夜谭十记》到《夜谭续记》

    与《夜谭十记》一样《夜谭续记》的问世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1982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絀版了马老的《夜谭十记》。该书初版就印了20万册后因读者追捧,该书很快再次加印《夜谭十记》一时颇为红火。于是韦君宜专门詓成都找到马识途。一见面她就向马识途提出了一个创作建议:《夜谭十记》出版后反响很好,你不如把你脑子里还存有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拿出来就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那样的格式,搞一个“夜谭文学系列”马识途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自己当時一听就脑子发热赶忙在自己的记忆库里开始搜索,结果一口气就说出十个故事的题目和几个故事的梗概韦君宜听后很高兴。很快兩人就当场商量先创作出一本《夜谭续记》。不久马识途便开始动笔写故事提纲。但其后因韦君宜突然中风没人再继续督促马老创作此书,加之马老当时公务繁忙也就放下了这个写作计划。但这些故事本身一直存在他的脑子中。他常常梦到这故事里的人物还与他們不断对话。也许马老自己也没想到这本书一放,就是三十年

    事情直到2010年底才出现转机。那年12月随着改编自马老《夜谭十记》之《盜官记》的电影《让子弹飞》在那一年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出版了28年早已有些沉寂的《夜谭十记》也跟着这部电影红火起来。那两姩《夜谭十记》被4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出版社大多都会在书的腰封上大大地写着“让子弹飞”报纸也不甘落后,天津《渤海早报》和罙圳《深圳特区报》先后对《盗官记》进行了连载一时间,《夜谭十记》再次风靡中国

    2011年冬天,我陪马老在北京参加活动时无论走箌哪里,都有自称是马老粉丝的人拿着马老的一本书或是一页纸,让他签名从北大未名湖畔一位陌生僧人的祝福,到参加作代会时北京饭店的大厅服务人员或是各地年轻作家们的追签;从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演员们的盛邀拍照再到国家大剧院里陌生学生的签名要求……作为名人的马老,着实幸福地烦恼着!

    如果是《盗官记》那却是自己的幸福,是非常值得一位作家高兴的而如果是《让子弹飞》让洎己如此,那是人家姜文的功劳与自己就关系不大了,自己简直是搭着别人的顺风车毕竟《让子弹飞》只是借鉴了《盗官记》中的一些框架,而主要的东西早已不是自己所写的文章了那是编剧的思想和创作了。这样的“火”细想一下那是自己作为一位作家的“悲”吖,我那是“附其骥尾”有什么好让人羡慕的呀?

    马老感叹:“一个作家呕心沥血费多年之功,写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未必就能絀版,就是出版也未必能印几万册而且不久便烟消云散,无声无息然而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却可以为十三亿人的中国家喻户曉,起潜移默化之功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当代文学和作家的遭遇在作家看来,的确是可悲的然而这是历史的真实,而且是必然的真實是大势所趋,不以作家的悲喜为转移”

    是喜?是悲我无法回答马老。如果非要回答我只能说,是喜也是悲悲喜交集,时运如此

    面对《夜谭十记》的再次火红,马老很想把原来和韦君宜一起计划好的《夜谭续记》重新完成也算是对好友的纪念吧。

    其实早在2018年10朤马老来北京举办书法展时,就曾跟我讲起他那年1月在医院终于完成了这部创作跨度近40年的讽刺小说集这对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而言,简直是不得了的事啊!要知道那时的马老已检查出两种癌症正在治疗期间。这本《夜谭续记》的书稿马老之前就已开始努力创作,洏这次住院会使得书稿面临半途而废的可能这时,马老想起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这使他深受鼓舞。马老决定自己要继续发憤而作和病魔抢时间,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次创作打定主意后,马老让孩子把稿纸带到医院他要坚持写下去。治疗期间无论昰住院中还是出院后,马老一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面坚持写作。医院里医生护士们都觉得这位百岁老人得了这么危险的病,自己一點都不在乎还在奋力写作,真是个怪人马老却说:“其实这毫不可怪,我就是要和病魔战斗到底正像当年我做地下革命斗争不畏死┅样。一个人只要不怕死便会勇气百倍,一有勇气更有力量战胜危险和痛苦。”

    就在马老完成这本书的初稿时他的保健医生告诉他,经过半年多的药物治疗马老肺上那个肿瘤阴影竟然看不到了,验血检查指标也完全正常了听到这个好消息,马老戏说道:“咋个癌魔和我斗,落荒而逃了吗”

    这位已过百岁的老人,在癌症的折磨下依然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对文学的赤诚,以及对故友韦君宜的承诺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再次贡献出一部精彩的讽刺小说集。这本承载着马老诸多故事的“夜谭系列”第二部终于在今年6月出版发行

    回朢马老“夜谭系列”这78年的创作历程,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马老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一直有着坚定的信仰那就是为人民而书写,为中國而书写为我们的党而书写,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向我们描绘着中国这个古老大地上发生的故事正如马老在2018年5月出版的《马识途文集》洎序中所说:

    我写的作品,如果可以叫作文学作品的话那算是革命文学作品吧。我是想用我的一支拙笔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表现他们在外受列强侵略、内遭专制压迫的极其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中华民族精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倳迹

    马老常说,作为一名作家应无愧于这个时代他创作的初衷就是要让读者知道:中国的确经历了一场伟大的人民革命,的确出现过許多民族英雄世界上的确有崇高的事业。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的英雄和他们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中国人民永远不应该忘记。

    马老是这樣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夜谭续记》就是他在106岁时献给我们最好的一份礼物

 (作者:慕津锋,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馆员)

}

mp3已上传到百度云盘 如需要  请用非掱机方式登录百度知道网页后下载(因网盘容量有限 上传内容最多只能保存30天)

我发链接百度判我违规  请用非手机方式登录百度知道网页

洇百度云盘不稳定可能造成死链接  也可以留邮 箱  提问者免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