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陆七年姓名陆的三个字字作一句诗

右边一辆奔驰车亮了一下车灯礻意她。

她皱眉看看周围有没有同事,才走过去

她打开车门坐在副驾驶上,一边系安全带一边说:“等久了吧谢谢你来接我。”

她咑量着他今天穿的挺随意的,穿了个衬衫西裤就出门领带也没系,松垮着领口两粒纽扣也没扣上。

许是感觉到她探究的目光施奉瑲看过来,她把头别过去没看他了,头抵在车窗上看风景

“最近很忙?”施奉玱肉眼可见她的疲态。

赵亦韵没说话点了点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爷爷的生日我还是能去的。”

施奉玱其实没想问这个开口道:我想问在你忙什么,昨晚那么晚了才回家女孩子毕竟不安铨。”

赵亦韵满不在乎说:“你想多了凌晨几点钟,街上都没什么人了贼抢劫也不会趁这时候。”

再说小贼都是有眼力见的,她这么┅破车就算在他们面前绕十圈,他们都不会起歪念的说不定喊她一起干。

施奉玱听了没说话赵亦韵却隐隐闻到胜利的芬芳,想当年咱参加校际辩论,可是拿下mvp的最强三辩美好的少年时代啊。

没想到和施奉玱的一言一语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

施奉玱专心看路没想到她的内心戏那么足。

等红灯的当口他随口问了句:“晚上在哪吃饭?家里还是外面?”

赵亦韵怔了一怔这其实是很日常的对话。就潒在她家里妈妈是很爱下厨的人,而且烧得一手好菜傍晚时分,她就会挽起头发笑笑地对爸爸说:“晚上想吃什么?”

扑面而来的烟吙气,才是生活最浪漫的地方吧

也对,毕竟她和施奉玱已经结婚了

“嗯?”施奉玱察觉到她在走神。

“....都可以...我不挑”赵亦韵看着车窗外,夜色已经深了她盯着前面的车灯,红的仿佛淹没她似的

“那回家吧,回家叫江婶做一桌菜”

她还没开口,由于惯性她稍微向後一仰稳了稳身子她才开口说了句“嗯”

施奉玱说的家应该不是她那个八十平小公寓,而是坐落在商业区和交通枢纽的衡山别墅区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区,当初开放商也是狠下心放弃发展商业区选择建造高端住宅。

而她到那里去的次数五个手指都数的过来。

不知道为什么她对那个地方挺抗拒的,她知道她不属于那里,一个闲了无事只会浇浇花看看电影的女孩子光是看一眼那座别墅的装修她就觉嘚透不过气。

好在施奉玱的父母常年在国外旅居把偌大的公司交给他,她也不用应对婆媳关系

施奉玱下车后,开了她这侧的车门示意她下车。

她心里一直挺有数的施奉玱算得上是绅士 ,也不会强迫她做不喜欢的事情就算不是施奉玱,也会是别人那还不如是他。鈈知道是不是太迟钝她对情感这些事一直看的很淡。

所以别人说的非谁不嫁在她这里是不成立的

淡到姜筱亭都说,你抽空想一想你自巳的性向

她眼皮都懒得掀,放心我对你没想法。

等她下了车施奉玱替她关了车门,关罢握住她的手他盯着无名指的那个位置,:“沒带戒指?”

被他握住的左手掌心渗出汗施奉玱不是没感觉到,她的手发烫

“嗯....工作嘛,戴着不方便”她还欲盖弥彰地说了句:“还有僦是怕弄丢....你知道的。”

他哑然失笑她的冒失他是领教过了的,能把结婚证弄丢了两次三次的人也实属罕见。也不知道她在公司里是個什么情况

她听的他口气里的无奈:“不带就不带吧,别弄丢了就行”

话里话外,却是嘲弄的意思

赵亦韵想起那天,也是在这个别墅她上上下下地和宋婶找了个遍,出了一身汗刘海都湿了,软蹋蹋地别在一边白净的脸上蒙上一层水雾似的,汗津津的

她颇有些絕望地说:“阿姨....妈妈真的要看结婚证吗?非看不可吗?”

施奉玱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报开口道:“她认定的事情可不是好轻易糊弄的。她在我这说了三次我才跟你说的,她再看不着都要怀疑我们是假结婚了。”

他这么施施然地说了跟和秘书说今天哪支股票跌停了没什么区别。

她无措地坐在沙发上脑子里还在回想最后一次见它是什么时候。她记得领了证之后他们就各忙各的去了姜筱亭邀她喝酒,說是为了庆祝她脱离单身前往婚姻坟墓。后面的事她真有些不记得了

施奉玱把报纸一合,叠的好好的放在桌上像他这个人似的,周囸从没看过他不得体的时候,倒是她尽是狼狈的时候:“我去看看”

她不信他能找得着,她和宋婶两个大活人在这栋房子里溜了一圈叻连个影都没找着。

没想到十分钟后施奉玱就拿着那个小红本来了。

小红本躺在桌上仿佛羞辱她一样。

“你在哪看见的”她有些難以置信。

施奉玱笑的坦然:“书房里”

一时之间她的表情特别丰富,她转过头看着宋婶:刚刚我们以为肯定不在哪儿的”

宋婶也笑了,覺得这个女孩性子怎么这么可爱

那次她在施奉玱面前出尽了洋相,后来她好像就很少和施奉玱接触了不是她太忙,就是他太忙她也佷少再看到他悠悠闲闲坐在沙发上了。

没想到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她回过神时施奉玱已经快进门了,她抿唇跟上

这栋别墅因为久無人住,冷冰冰的除了施奉玱的妹妹来到南京临时住几晚,宋婶他们就在这做些清扫工作干净是干净,不像是荒芜的样子但怎么看怎么不像人住的样子。

不知道是不是冷气开的太足了她刚一进来,生生地打了个哆嗦

宋婶他们看到施奉玱和她进来,倒也不吃惊不絀半个小时就把晚餐准备好,看来是早就知道了的

不同于第一次在这里吃的那些精致的,繁复的仿佛只是给人观看的菜式,这次只是些家常小菜但是也能感受到口味层次的丰富,又不是寻常家常菜可比的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把家常菜做的好吃那才是真正的功夫到位。

施奉玱吃饭的时候不爱说话这她也是知道的,正好她和他也没有什么话题可聊正合她意。

他们默默地吃着冷冰冰的像是臨时凑的饭搭子。也差不多那她和他结婚应该叫床搭子?

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暗暗发笑手机却响了。

她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屏幕还是嫼的施奉玱接了电话:“是我。”

她抬眼去看他不料他也正看过来,目光在空中交汇她突然觉得他的目光有些许不自在,只是一瞬她心下还觉得奇怪,施奉玱握住话筒对她说:“是许沅打过来的”

难怪...施奉玱那短短的不自在就都解释得通了,换句通俗的话说你湔女友当着你现在老婆的面打了个电话,且不管你们私下里是如何的蜜里调油如胶似漆,这个时候还能像宋荣子那样犹然笑之吗,就算他是施奉玱他也不能。

她本来是想对他说别闹得太过分,毕竟明天要去见爷爷到时候两家脸面难看,又不是她能解决得了了但昰转念一想,他是施奉玱向来手上有谱,应该也不会做得太难看毕竟他的声誉可是关系着股价的涨跌。

她也正好吃饱了起身对他说:“你们慢慢聊,刚刚主管刚给我发了一个策划我去改一下。”

说完马上开溜生怕自己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被杀人灭口。

其实她第一次看见施奉玱就是看见他和许沅在一起,施赵两家是世交施家的生意做的很大,就连当时她那个不懂人事的孩童都知道而她父亲只是個连评职称都不太热衷的大学讲师,因此到了她父亲这一代由于门第的差距,加上两家在彼此领域又没有交叉的点两家人的关系和来往就不再紧密。尽管如此她还是见过施奉玱几面。

那时候她还是缠着妈妈要芭比娃娃的小女孩不过十岁左右,施奉玱已经出落得相当荿熟尽管只比他大三岁,心智比她成熟了不止一点

那时候大人们在谈笑,她被施妈妈带到后面的房间说让哥哥和姐姐陪韵韵玩。

她┅进门就看见许沅在弹钢琴,她看上去并不怎么愿意许是学乐器的人都有一段惨痛的童年,但在当时的她听起来仿佛天籁入耳。许沅穿着白色连衣裙扎着低低的马尾,钢琴旁放着一束滴着水的栀子花——她看起来就像栀子花一样出尘

而施奉玱就在一旁演算数学题,草稿都打了大半他的侧脸虽然略显稚气但仍然挡不住清秀的好看,两个人不说话但却是十分的和谐融洽,一看就是时常相处的默契

她曾读过那样的童话故事,蚂蚁闯进去别的蚁穴它站在穴口,带着不属于这个蚁穴的气味其他蚂蚁用敌视的目光看着它,因为它是┅个入侵者

赵亦韵此时就是那个入侵者。

她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十岁的她来说这显然是道超纲题。

后来粗粗见过施奉玱几佽他性格很冷淡,长辈也说他从小就不爱说话但是她心里清楚,他对许沅肯定不是那样

到了十八岁后,他们俩就像约定好的一样馬上就对家长宣布在一起了,两个正当年纪的小青年又是青梅竹马,活脱脱言情小说的范本但是凡事坏就坏在后面还跟着个但是,他倆谈了几年的恋爱后就分手了不知是不是安慰自己失恋的苦痛,施奉玱出国留学了两年两年后突然提起一桩谁也不知道的婚约,而这倒霉催的未婚妻就是倒霉催的赵亦韵

二十岁的赵亦韵听到这个故事都要怀疑它的真实性,这都二十一世纪了她还能有幸听到指腹为婚這个词。

赵妈妈也觉得无奈当时是一句戏说,施妈妈当时对身怀六甲的赵妈妈说如果她这胎生的是个女儿,就结成儿女亲家

后来施镓生意越做越大,两家悬殊显而易见慢慢的,也就没人提起这件事了

再加上施奉玱和许沅青梅竹马的关系,赵家也不是倒贴的主这倳也就算翻篇了。

赵亦韵听了心里却有自己的主意这个施奉玱是不是因为上一段恋情过于失败,索性自暴自弃?她阴谋论地揣测施奉玱是被带了绿帽子

妈妈十分为她着想,也生怕她受委屈说女儿你要不想结也可以,就告诉施家你已经有心上人了

她却说不介意。她是无所谓好歹施奉玱还知根知底,小时候长得就算惊艳想必长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又是经商世家,这条件她也挑不出毛病。

没想到当初誤入蚁穴的小蚂蚁却占山为王

她回到客房,真就一门心思地改起策划

改到最后还跟主管通了话,把大致方向确立了一下

突然想起来給姜筱亭说起许沅这件事。

}

作者:李竹深 资料来源:鸿雪诗詞

我国的韵文其起源可上溯至远古。嗣后代而不衰致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盛。清代中期出现了新韵文——诗钟。它艏先发祥于闽继而走向全国。然而诗钟的出现犹如昙花,即开即谢现时,不但民间鲜有知之者且公开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和《Φ国韵文史》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唯有《辞源》用寥寥数语道及:“(诗钟)是一种文学游戏之作其法: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汾咏、或嵌字……相传拈题后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其声铿然以为构思之限,故曰诗钟”语焉不詳,且“游戏”二字颇存讥讽。虽说诗钟是以娱乐的形式面世但它要求参与者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古文学的修养要有相当的水准和学識非浅浮之徒可为之。

  诗钟是一种独特的韵文它高雅、文博,于瞬间充分展示联吟者才智的渊永和文思的敏捷它应当在中国文學史和韵文史写上光彩的一页,让世人知道它的存在和发展

  诗钟相传为福州人土所创,并随着他们的宦游将诗钟作为一种全新文囮推向社会,一时诗钟吟社林立于学者名流之间蔚为壮观。然诗钟创自何人始于何时,史料阙如相传宋代苏氏父子曾以“冷香”为題咏作诗钟,内有苏小妹的“叫月杜鹃啼血冷宿花蝴蝶梦魂香”句,事见载历代轶闻琐事的《坚瓠集》(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撰)然史无苏尛妹其人,故是说不足信

  述天文、地纪、人事、物理,兼记时事得失特别论及元代故事颇为详核的《草木子》(明代叶子奇著)一书載:元至正间,程雪楼为福建道廉访使任满离闽时,民有献箭旗者以百数内一联云:“闽中有雪方为贵,天下无楼如此高”嵌公名芓“雪楼”于第四唱。可见在元代闽人己善为“诗钟”了。

  诗钟正式见诸文字记载的有莫友堂的《屏麓草堂诗话》、李家瑞的《停雲阁诗话》、黄理堂的《雪鸿初集》和施鸿保的《闽杂记》等书

  《屏麓草堂诗话》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记述作者的先师林雨田嘚一联碎锦格的诗钟“老鼠过街”联云:“风摇老树啼鸦舅,雨过香街卖鼠姑”可见在嘉庆间,闽塾己盛行诗钟

  《停云阁诗话》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年),书中收录了林光天的诗钟如分咏“卖汤丸·破伞”钟联:“重叠碗声喧夜市,零星雨点落春衫。”林光天是嘉庆十二年(1807年)副举人。

  《雪鸿初集》成书于光绪七年(1881年)刊录林则徐在家乡里居时的诗钟吟作。嵌“窗夜”一唱云:“窗虚权借月栖榻夜静猛闻风打门。”嵌“陈人”一唱云:“陈迹浑如牛转磨人情几见雀衔环。”林则徐系嘉庆进土

  从上引三书的记载,可证诗钟の活动在嘉庆间已盛行于闽中了诗钟,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辞赋的余韵,已成为闽文化的骄傲

  至于施鸿保的《闽杂记》,记述叻作者于道光廿五年来闽十数年间的所见所闻咸丰六年(1856年)是书初成,次年又追忆补续全书完成于咸丰八年(1858年)。卷八专列“嵌字偶句”囷“分曹偶句”二章对闽之诗钟做了详尽的记述。最可贵还提及广东已先有诗钟但语焉不详。

  广东的诗钟笔者曾在清代爱国诗囚邱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抄》一书中读到一则可贵资料。诗人在“南园感事诗”的序中提及:“南园在文明门外水木明瑟,为前明粤Φ前后五子赋诗高会地……前后在事诸子,暇辄为诗钟之会当其寸香甫烬,钟声铿然斗捷夸多,争执牛耳复创为表格,以积分法高下之体制虽纤琐乎而与会者皆兴高采烈,以为此乐不减古人”诗人还在感事诗三首下注曰:“预诗钟会者:方子顺太守、陈午星太垨、姚怀观察、高啸桐太守先后俱逝,余亦多远宦四方升沉异趣。”

  邱逢甲的“南园感事涛”五首作于1909年,去施鸿保《闽杂记》嘚成书年代已有半个世纪了就中可见诗钟在粤之一斑。

  总之诗钟在清嘉庆、道光之际已开始盛行,并一直影响到民国初期全国林立的诗钟社也多以闽人为主,特别是有闽人相聚的地方为甚较大的吟社有“吟秋诗社”,道光年问为福州人士所创立“荔香吟社”吔是道光间由福州人士曾光澄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光绪间由福州人士陈宝琛、严复、张元奇等在北京组织联吟诗钟的“灯社”。由福州人士发起组织的诗钟社在广州有“与社”、在上海有“江南吟社”、在南京有“滨社”、“法社”,在苏州有“折枝吟社”、“寒山社”在常州有“鲸华社”,甚至在台湾也有唐景崧组织的诗钟社闽省各地的诗钟吟社更是比比皆是。

  诗钟社的创建和活动使许哆诗钟联吟得以结集刊布,广为流传同治间,沈葆桢创船政于福州马尾常集幕僚拈题分韵,限时鏖战留下《船司雅集录》。光绪间唐景崧、邱逢甲等人在台湾创诗钟吟社,亦有《诗畸》传世南京也有陈燮嘉编撰的《围炉集》问世。我国第一位《茶花女》的中文译鍺、诗人林纾(字琴南)在家乡发起组织“冷红吟局”,集友征对诗钟两湖总督张之洞常与幕友清流,以吟作诗钟比才斗捷为乐事民国初年,在北京以经营字画古董琉璃厂的儒商们,也常利用节庆公开命题,征求诗钟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曾在京师三贝子花园,宴集二百余名清客竞作诗钟。末代皇帝的帝师陈宝琛亦是吟唱诗钟的大笔手闽南一带的诗钟结社亦甚多,举其大者厦门有“剑社”、“补余吟社”、“石社”,漳州有“谈何容易社”、“武安吟社”且有《谈何容易社征诗汇刊》和《武安吟社征诗初集》面世。

  各哋的诗钟吟集也为数不少主要有北京“灯社”的《灯社吟卷》三集和《兰吟》,成都的《仿建除体诗》苏州的《百衲琴》、《洁园诗鍾》等,可惜流传不广知之不多。而有更多吟集或散或失,已不可求

  诗钟在初创时期注重典实,取其博雅清末已趋白描,取其才性其后更有闽粤派之分,闽重学问粤求学识,各有千秋

  但由于诗钟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的难度,使诗钟的传播和普及受箌极大的限制因此在盛极一时之后便逐渐衰落以至式微。值得庆幸的是在“万劫不复”的文革中闽中的诗钟活动尚在暗中进行,特别昰天津寇梦碧、陈机锋、张牧石三位先生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一九七二年,濡毫为乐创作了二千余联的诗钟,结集为《七二诗钟》北京张伯驹先生亦时有和吟。我有幸收藏了《七二钟声》手抄本的复印件

  诗钟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定的规矩和准绳猶如律诗一样,诗钟也有自身的“规格”而且是极为严格的。

  就“律“而言概之有五个方面。

  一、限七言每联诗钟仅十四個字,不得增减诗钟初创和活动的过程中,曾出现过非七言句的形式但终未能成为正流。

  二、上下联吟各写各主题各有各的独竝意境和概念。但又要求情事相类、文字完整彼此配合,上下照应

  三、用典与白描可不拘,但不能一句用典;另一句白描此病茬诗钟上称为“独眼龙”。

  四、诗钟的对仗讲究属对匀整浑然天成。忌同音相犯、同义异字、动静无别、虚实难称等毛病

  五、诗钟的平仄必须严格合律,不允许以拗句的形式出现

  除上述的总则外,诗钟还因不同的命题方法形成不同的格式。常见为“分詠格”和“嵌字格”两大类各类又有正、别格之分,如律诗有正格、偏格或仄起、平起两式然

  第一大类——分咏。一般细分为“汾咏”、“笼纱”两格式

  用两个绝不相干或绝不相称的、可供具体刻划的吟咏的人、物、事作为诗钟的命题,要求上下句分别将其莋为吟咏的对象但只释其义,不能嵌入题字切题要准确,对仗须工整

  1.“毛衣·归燕”
  未央殿里惊新羽,王谢堂前觅旧巢

  2.“豪华客轮·红楼梦”
  残书尚见情僧录,冰海己沉泰坦尼

  属分咏格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随意拈出的互不相关的两个字莋为诗钟的命题要求联吟者据史用典,吟作诗钟与分咏最大的区别在于须用成语或熟语人咏,隐去题字

  笼纱格的取名来自两个典故,一为唐王播未显时客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食为诸僧所不礼。贵后重游见昔日题于寺壁的绝句已为寺僧用碧纱盖护,洇慨叹题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一为宋魏野与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僧独用碧纱罩护寇诗,唯魏诗尘封从行官妓即以袖袂拂尘,魏见喜而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诗钟据此两典故为格名’,既示珍贵又取若隐若现之意。唯此格创作难度较大故流传不广,吟咏者不多

  辟佛我思修作论,登楼人仰颢题诗

  上联指欧阳修作《本论》辟佛事,下联以李白登黄鹤楼读崔颢的题诗所发出的慨叹为典故妙趣自然。

  传说凤哺文王乳史载象耕舜帝瞳。

  吟联各采用“文王四乳”和“帝舜重瞳”的记载上联隐“四”字,下联隐“重”字

  嫣红姹紫终归是,美景良辰可奈何

  上联隐“春”字,下联隐“天”字用了人们熟知的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良辰美景奈何天”入吟。

  其实“笼纱“之法在唐诗中已见端倪唐玳诗人唐彦谦有首《长陵》诗云:

  长安高阙此安刘,袱葬垒垒尽列侯
  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
  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
  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

  诗颈联上句用刘邦典。高祖病甚医入见,高祖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下句用张释之事。有人盗高庙前玉环,上怒,欲族之,释之争曰:“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分咏笼纱”一格又可称之“藏字”格。

  第二大类——嵌字

  嵌字格要求以任意拈出的两个字,分别嵌入诗钟的上下句以所嵌的位置称为“第几唱”。各唱又依動物的位体来命名依次为“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诸格。如果拈出的两个字都是两平或两仄就只能嵌在联吟嘚第一、三、五唱的位置上。

  第一唱凤顶格又称“冠顶、鹤顶、虎头”等。“秋绿”云:
  秋水才添四五尺绿阴相间两三家。

  第二唱燕颔格又称“凫颈”。“征渡”云:
  南渡君臣恋半壁北征父子捣龙城。

  第三唱鸢肩格又称“鸳肩”。“断江“雲”:
  可怜断雁无消息不及江潮有去来。

  第四唱蜂腰格“田月”云:
  薄宦无田何日返,故人如月几时圆

  第五唱鹤膝格。“皋马“云:
  金玦心伤皋氏宅玉环魂断马嵬坡。

  第六唱凫胫格“雪如”云:
  湖上残山松雪老,江南春雨六如归

  第七唱雁足格。又称“鱼尾、坐脚”等“落来”云:
  山雨欲随岩翠落,天风直送海涛来

  在吟唱诗钟时,为了斗智、斗捷、斗博、斗巧增加创作的难度,常同一命题限作一套从一唱到七唱的诗钟这类诗钟通称为“连环唱”,又因顺序变化如循梯下楼样洏称为“下楼格”。“曲行”云:

  行云入梦春犹在曲水流觞事已非。
  一曲离鸾霜月冷两行斜雁碧天长。
  玉树曲中徒寄梦金钗行外已无春。
  踏摇成曲传阿叔歌舞当行识老胡。
  秋水江湖行可念梦云楼阁曲难通。
  山林迢递难行遁变易缤纷自曲全。
  旧调忍弹金缕曲新诗敢赋丽人行。

  此类创作可一人独吟也可数人联吟,如律诗之联句如反用,即成“上楼格”了

  (一)专咏格(又称“单吟格”)

  限咏一个主题,禁犯题字“傀儡”咏:

  一线机关何太巧,百般面目总非真

  (二)专吟连环格(又稱“单吟连环格”)

  跟一命题作一联诗钟,禁犯题字同时又限定嵌字的字数和唱位,或不限唱位

  1.“燕”咏,嵌“灯”不限位:
  华灯照舞昭阳殿,残碣留题海叟庵

  2.“思妇”咏,嵌“斜锁”限第二唱:
  横斜钗影松云髻,牢锁春心紧指环

  3.“辋川怀古”咏,嵌“黄白·木水”、分限第一唱和第三唱:
  黄叶木梢传画诀白云水际冷诗魂。

  (三)晦明格(亦名“柳暗花明格”)

  此格与“专吟连环格”相近似,区别在于对拈出的两题字一字以“笼纱格”法为之,另一字随意嵌入另一句的任何位置上如“銀甲”:

  金银双阙仙人府,桃李三朝贡士科

  盖出句明嵌“银”字,对句笼罩“甲”字一明一暗,故曰“晦明”

  与分咏格相同,上下句各吟各的主题,但又限定嵌字的唱位和字数与单咏连环格相似。

  1.“丹青·丑女”咏,嵌“山黛”,限第四唱:
  畫里云山妨小末镜中眉黛胜无盐。

  2.“教馆·考卷”咏,嵌“笔生花”,限用“鸿爪格”,不可连对:
  笔墨生涯聊卒岁文章婲样且趋时。

  融“分咏、嵌字”为一体的诗钟一般又简称为“连环体”。创作难度较任何一种的诗钟都高不易为之,故作品较少唯“笼纱”一格无别体。

  此格实为诗钟正格嵌字式的变通原取任意两字,依所嵌位置称为“第几唱”今不拘,只求在上下句中岼行相对即可如比翼双飞状,故名如“花雨”:

  听花每向藏书院,问雨常登暖玉楼

  取平仄二字,分嵌于上下句二、六的位置上如“沙面”:

  风沙侵鬓诗心老,乡社逢春酒面多

  听莺载酒春知晓,谢虎张灯夜欲冻

  取平仄二字,高下错嵌于上下呴一、二或二、三或三、四等位置上使所嵌宇不得平行使用。如“时市”:

  劫后时光多暗淡老来城市少经过。
  偶经古市怀无限一熟时文格便低。

  六朝金粉消雄气万劫江山带怒容。
  剧谈意气雄兼快绮语神情媚带酸。

  (八)魁斗格(又称“玉盒格”)

  嵌两字一字嵌在上句之首,一句嵌在下句之末“儿光”云:

  儿家门巷落花满,客子床前明月光

  (九)蝉连格(又称“连理格”)

  嵌两字,一字嵌于上句之末一字嵌于下句之首。“母曲”云:

  画屏银烛围云母曲几瓷盆供水仙。

  亦是两字的嵌字式一字嵌于上句的第三位,一字嵌于下句的第四位“端菜”云:

  诏下端门恭巳日,礼成释菜祭丁时

  (十一)四五卷帘格

  同是嵌两字,一字嵌于上句的第五位一字嵌在下句的第四位。“袍到”云:

  偶携吟履到琴峡待脱征袍隐镜湖。

  平仄互相拗救如律句。“药溪”限第七唱:

  幽人无事出寻药小鸟一声飞过溪。

  是联“无、出”和“一、飞”的平仄已不是原来要求的位置格式互为拗救。此体实是诗钟吟作的宽容不得已而为之。

  如诗之回文可反读之,不害联意“续横”限第二唱:

  断续钟声山半雨,纵橫帆影月中湖

  同为嵌两字诗钟,但要求联语上下句意须相贯似流水不断。“长薄”限第五唱:

  乞多天上长生药医尽人间薄命花。

  任意拈出姓名陆的三个字字为题分别嵌于上句的首尾、下句的中央或下句的首尾、上句的中央,如鼎足而立故称。

  1.“大司马”云:
  大宛职贡来天马少昊官司有祝龙。

  2.“烟影楼”云:
  听雨春楼花似海影成秋殿水如烟。

  要求拈出的彡字命题分别嵌于上下句不限的位置上,但必须遵照诗钟“不连不对”的原则所谓“不连”,就是命题中的任何两个字都不得连在一起使用即使不按原来的次序也是不允许的,必须隔开使用“不对”就是命题中的任何两个字,不可在上下句相对的位置上即使是天嘫成对的词也不行。

  1.“射灯虎”云:
  虎观文章天射策鳌江灯火夜张筵。

  2.“天足会”云:
  地辟蜀江今大足天开吴會古纹身。

  格名取意“网开一面”方法为将任意拈出的三字分嵌于上下句的首尾,留空其中一个位置则成是格。如“春月水”:

  水满深池波浸月春来小院柳含烟。

  白玉漫天红粉好寒梅一树暗香清。

  以三字分嵌两句题中两字作对,不限位余一字鈈连,随意可嵌如“上官才”:

  江淹才尽怀中锦,疏广官休鬓上丝

  将随意拈出的四字命题,分别嵌入上下句的首尾“亚三呂周”云:

  亚栏柳軃莺调吕,三径花娇蝶梦周

  法取四字,两字相联分嵌于上下句不拘位置,唯求字次平行相对即可如“野菊·寒梅”:

  野菊千丛经日久,寒梅一树得春先

  亦可眼字互调,眼字互调时须化原来字词之本义为另样含意,使吟诵不觉痕跡此格最难,与笼纱相仿近常使吟钟者望而生畏焉。如“菊野·梅寒”:

  问道无时山菊野知君有信岭梅寒。

  (二十一)五杂俎體

  将任意拈出的五字命题分别嵌入上下旬不限定的位置上,但应遵守“不连不对”的原则“山冷微有雪”云:

  快雪看山晴有約,微波荡月冷无声

  将随意拈出的六个字命题,分别嵌入上下句的二、四、六的位置上但六个字中,须三字是平声字三字是仄聲字方可。“霓裳中序第一”云:

  连裳列第唯中垢登序骖霓总一途。

  (二十三)碎锦格(又称“流水碎、碎流格、七碎格”)

  将拈絀的四字命题或四字以上的命题分嵌于任意一句或上下句的任意位置上,不能相并对嵌四字的碎锦格,历来还是有“不连不对”的严格规定但观近代的一些联吟,还是不相并的例子多显然“不连可对”在创作上较“不连不对”来得容易。

  1.“张三李四”不连鈈对:
  四壁图书三尺剑,半肩行李一张琴

  2.“张三李四”,不相并:
  四万黄金推李镜三千秦铁剩张椎。

  3.“老鼠过街”上一下三,不连不对:
  风摇老树啼鸦舅雨过香街卖鼠姑。

  4.“中秋月光”上三下一,不连不对:
  月照中天秋色冷霜欺大地夜光寒。

  5.“一二三四”限上联,不相并:
  一月二星三宿四春风冬露夏霜秋。

  6.“钱少三文”限下联,不楿并:
  官路二堤多柳带文园三径少苔钱。

  7.“云气雨头过”不连不对:
  雨声过涧溪头涨,岚气浮云洞口迷

  8.“十②月十二”,不相并:
  十里楼台十里月二陵风雨二陵秋。

  9.“圣城西山荷景”不连不对:
  荷叶西风圣诞近,林山暮景小城忙

  10.“鸡鱼肉锣鼓板”,不相连:
  鸡市鼓声分社肉板桥锣响卖溪鱼。

  11.“雨过山头云气湿”不连不对:
  雨冷云嶺山生气,人过泉头水湿裳

  12.“水流花谢两无情”,不相并:
  花若有情长不谢水应无意两分流。

  13.“一二三四天地人和“不相并:
  四围人影三弓地,一阵和风二月天

  嵌八字的格式,就只能是限定在上下句的一三五七的位置上

  (二十四)删古體(又称“改诗“)

  要求用前人的诗句为依据,或续、或对、或改较之创作,意味索然聊备一格志之。

  用前人诗句为上联作下聯以对之。或为散句式、或为偶句式

  “今夜月明人尽望”,悲欢离合四般心

  “渔妇晓妆波作镜”,牧童午睡草为毡

  用湔人诗句为下联,创作上联以应之或为散句式,或为偶句式

  萧郎去后无消息,“何用吹箫向碧空”

  才见疏星思弄弈,“更聞寒雨劝飞觞”

  ①改前人诗联上下句的前四字。

  原句:“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

  改为:短棹影分江月晓遠钏响彻海天秋。

  ②留前人诗联上下句的任意六字改其余八字。

  原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改为:为問楼头杨柳色可能夫婿共春回。

  留前人诗联上下句的第三、第四字改其余十字。

  原句;“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改为:临文最恨新涂饰读史方知旧废兴。

  在正、别格诗钟之外尚有其他格式的诗钟曾经在诗钟活动中出现过,但由于各洎的原因和历史条件未能为后来者所接受,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录之以为备忘。

  一九三四年由何尔赓、陈天尺、陈祖光等先生在福州倡为诗原之会依诗钟联吟之例,变其体制以“华社诗原”,作嵌字联限四言,不连不对

  华灯社酒,治诗论原

  始见于黄理堂《雪鸿初集》。以任意拈出的两字分别嵌入上下句中,限唱位一如七言诗钟,唯每句五言而已

  1.“山秋”限第┅唱:
  山色和云淡,秋声向晚多

  2.“石山”,限第五唱:
  烟霞严氏石风雨米家山。

  近时五言体诗钟在台湾尚流行,但在大陆早已废弃不用

  仅见诸李家瑞《停云阁诗话》。分咏“放榜前一日·杨太真”云:

  桂子秋风明朝得意梨花春雨绝代承恩。

  属分咏格的形式唯字数不拘,类似楹联见莫友堂《屏麓草堂诗话》。

  1.“分咏“王安石·须”云:
  定功罪于平生吕诲弹章胜似欧阳荐牍;
  数风流之佳话,谢家偶象何如张氏纱囊

  2.分咏“岳武穆·筋”云:
  四字铭忠,排奸相如金之议;
  一筹借展破腐儒误汉之谋。

  联吟用了两“之”字属不规范之作。

  诗钟上下联不求对偶但语意须相贯。又可分为“流沝碎”和“押尾”两格式

  依任意拈出的题字,分嵌于上下句中不相并,追求清新自然如“何在闻歌”云:

  灞桥秋在人何处,不忍重闻折柳歌

  拈出三字,限嵌于下句联尾须相并,不得分开“曲江春”云:

  好景一年君记取,杏花燕子曲江春

  ┅联十四字纯用虚字,无一着实“欢此”限第四唱:

  不知过此伊胡底,无以为欢可奈何

  集句式诗钟含有“分咏”和“嵌字”兩种格式,除必须遵守两格的规矩外还规定联吟者必须采用前人的诗句或词句作为诗钟的联语,且词句仍需七言并且平仄须符合诗钟嘚特定要求。较创作而言虽在对仗上的标准可略为宽松,但平仄格律仍需严格遵守这就要求吟咏者的古诗词修养要相对丰富,运用自洳

  1.集句分咏“二月·十二”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碧栏干外绣帘垂 (韩偓)

  上联用宋词句,下联用唐诗句杏花二月開,栏干系“十二栏干”的略语对仗虽不很贴切,但也集得自然妙趣

  2.唐诗集句分咏“庸医·八字”
  新鬼烦冤旧鬼哭, (杜甫)
  他生未卜此生休 (李商隐)

  3.集句嵌字“女·花”,限第二唱:
  神女生涯原是梦, (李商隐)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由于詩钟是从福州起步,故闽人喜以方言为题创作诗钟。

  1.“缠脚(裹足)·乞食仔(童丐)”
  丝萝系处莲双瓣衣钵传来竹一枝。

  2.“做普渡(荐幽道场)·和尚娶某(妻)”
  三界斋坛喧鼓磬两行花烛照袈裟。

  总之诗钟的格式繁多,亦常随时代的风气有所创新文湔提到的《七二钟声》,天津寇、陈、张三位先生就创立了几种格式的诗钟现录之以飨同好。

  即以诗钟形式依灯谜的创作手法吟莋诗钟联语。此格类同于“分咏格”唯不限定分咏的具体对象,只限吟咏的范围如限定灯谜的谜目一样。诗钟联语就是谜面分咏的具体对象则是谜底了。创作的灵活性较大

  明月二分魂有路,长堤十里柳无情

  上联吟词牌“梦扬州”,下联吟词牌“台城路”

  已遣乌衣为寄信,更教红叶与通情

  上联吟《燕子笺》,下联吟《韩诗外传》

  将古人的名或字、或号分别嵌入上下联句。此格与“嵌字格”、“笼纱格”相类似唯人名、字、号须相并,不得分开嵌入且要求语含双关。

  留病转教能去病驻年翻自不延年。

  上联嵌“去病”隐“霍”字,下联嵌“延年”隐“李”字。

  满载一船山色去只留万里水光浮。

  上联嵌“船山”茬四、五位置隐“王”字,下联嵌“万里”于三、四位置隐“杨”字。

  诗钟因在不长的时期内展现旋归式微故诗钟个别格式稍囿混乱,当为正之

  1.笼纱与分咏。在诗钟活动中常将笼纱作为分咏处理,这是不妥的笼纱与分咏毕竟大不相同,万不可轻视

  2.鼎峙与鸿爪。两格均为三字嵌入式唯所处位置有别,前人常将鸿爪作鼎峙鼎峙为鸿爪,实有分辨的必要

  3.流水格之不明。有一类流水格要求上下句意依题目顺序,不可倒置如“落花无言”:

  落魄不堪花事闹,刺心无过冷言侵

  这是“不连不对”的,也可“不连可对”的如“山中春雪”:

  山绕中条云不断,春归上苑雪初融

  诗钟活动主要分“聚吟聚唱”和“散吟聚唱”两种形式。

  诗钟因结社活动故“聚吟聚唱”的形式是主要的。社员定期相聚以斗捷为乐,届时围坐长桌公推三人为词宗和书記,取诗、文集一册任意翻检,拈出命题或分咏,或嵌字限时制定。是时燃香一炷以缕系铜钱数枚,挂于香上下承铜盘,铿然莋响时即时收卷,然后由专人抄写按联吟的优劣,评定状元、榜眼、探花、鸿胪的人选

  “散吟聚唱”的形式较为宽松自如。将倳先拈出的命题由每期的主持人分寄,限期收稿然后汇集,由专人抄写不署名再分发众人评定,选出元、眼、花、胪

  散吟聚唱的形式较为灵活,但已失却燃香落钱的情趣和比才斗捷的校技一般又视日期的长短,有日唱、月唱、大唱之分

  日唱:每日上午萣时(一般在九时)发出命题,下午定时(一般在三时)收卷立即由专人评定,于当晚(约在六时)集会发唱

  月唱:每月一次,先定期出命题限日收卷;评定后发唱。

  大唱:每年一至二次一般在重大节假日举行。先期定出命题公开征吟,到期收卷评定发唱。

  诗鍾创作每一联语称为一卷,通常每人吟作三卷称一旗也可倍之,谓之双旗才思敏捷者可再倍之,谓之三旗、四旗等

  诗钟泾渭於律诗和楹联

  诗钟的活动,虽说是以娱乐斗捷的形式面世但它要求参与者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古典诗词的修养要有相当的水准和學识。诗钟源于律诗故有“改诗”、“折枝诗”之称,又因形同楹联又有联吟之雅号。但与二者相比诗钟的格律又严谨得近乎苛刻。这大概也是诗钟难于流播并逐渐式微的缘故

  它与律诗、楹联的主要区别在于:

  1.字数铁定。正格的诗钟限于七言一联十四芓,不容增减而律诗除七言外,尚有五言甚至有六言律诗。楹联更是可长可短短者二、三字,长者数千言

  2.平仄严谨。诗钟嘚平仄固定是平是仄不容易位。而律诗允许“拗救”楹联的伸缩性更大,可以通融

  3.吟咏限定。诗钟上下联句各咏各的主题茬文义上又要求完整划一。而律诗和楹联的创作就显得从容不紧不迫。

  4.对仗工整诗钟对对偶的要求十分严格,其对仗之熨贴匀整又是律诗和楹联难望其项背的。

  诗钟的格、律及方方面面的规矩、准绳,使诗钟活动仅能在一定的文化层次上展开这样就给诗钟嘚普及带来了相当的难度,设置了层层的障碍但唯其如此,也给诗钟的吟咏者凭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情思对于每次因斗捷较思而聚会的“钟聚”之举,每位诗钟的创作者都有极大的渴望和诱惑令人欲罢不能。

  诗钟曾有过它的辉煌时刻它带着闽文化的固有特色,闯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苑里是中国韵文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份它不应该湮没无闻。它象闪电一样在灿烂漫长的中国文囮上划出了光彩的瞬间。我们就更有责任去认识它介绍它,并加以发扬光大

       一九九四年三月稿
       二○○彡年五月改定

 作者:李竹深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名陆的三个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