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短文 伏尔泰 贝多芬 拿破仑和贝多芬

亚历山大大帝 · 34.拿破仑和贝多芬·波拿巴 · 35. 阿道夫·希特勒 · 36.威廉·莎士比亚 · 37.亚当·斯密 38. 托马斯·爱迪生 · 39. 安东尼·万·雷汶胡克 · 40. 柏 拉 图 · 41.伽利尔摩·马可尼 · 42.路德維希·冯·贝多芬 · 43. 沃纳·海森堡 · 44.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 45.亚历山大·弗莱明 · 46.西蒙·玻利瓦尔 · 47.奥利弗·克伦威尔 · 48.约翰·洛克 · 49.米开朗基罗 · 50.乌尔班二世 · 51.欧 麦 尔 · 52.阿 育 王 · 53.圣·奥古斯丁 · 54.马克斯·普朗克 · 55.约翰·加尔文 · 56.威廉·T·G·莫顿 · 57.威廉·哈维 · 58. 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 · 59.格雷戈尔·孟德尔 · 60.约瑟夫·李斯特 · 61. 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 62.路易·达盖尔 · 63.约瑟夫·斯大林” · 64.勒内·笛卡尔 · 65.儒略·凯撒 · 66.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 67.荷南多·科尔特斯 · 68. 伊莎贝拉一世 · 69.威廉大帝 · 70.托马斯·杰佛逊 · 71.让·雅克·卢梭 · 72.爱德华·詹纳 · 73.威廉·康拉德·伦琴 · 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75.老 子 · 76.恩利克·费米 · 93.约翰·道尔顿 · 94.荷马 · 95.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 96.查士丁尼一世 · 97.約翰尼斯·开普勒 · 98. 帕伯罗·毕加索 · 99. 玛哈维拉 · 100.尼尔斯·玻尔

亚历山大大帝 · 34.拿破仑和贝多芬·波拿巴 · 35. 阿道夫·希特勒 · 36.威廉·莎士比亚 · 37.亚当·斯密 38. 托马斯·爱迪生 · 39. 安东尼·万·雷汶胡克 · 40. 柏 拉 图 · 41.伽利尔摩·马可尼 · 42.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 43. 沃纳·海森堡 · 44.亚历屾大·格雷厄姆·贝尔 · 45.亚历山大·弗莱明 · 46.西蒙·玻利瓦尔 · 47.奥利弗·克伦威尔 · 48.约翰·洛克 · 49.米开朗基罗 · 50.乌尔班二世 · 51.欧 麦 尔 · 52.阿 育 王 · 53.圣·奥古斯丁 · 54.马克斯·普朗克 · 55.约翰·加尔文 · 56.威廉·T·G·莫顿 · 57.威廉·哈维 · 58. 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 · 59.格雷戈尔·孟德尔 · 60.約瑟夫·李斯特 · 61. 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 62.路易·达盖尔 · 63.约瑟夫·斯大林” · 64.勒内·笛卡尔 · 65.儒略·凯撒 · 66.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 67.荷南多·科尔特斯 · 68. 伊莎贝拉一世 · 69.威廉大帝 · 70.托马斯·杰佛逊 · 71.让·雅克·卢梭 · 72.爱德华·詹纳 · 73.威廉·康拉德·伦琴 · 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75.老 子 · 76.恩利克·费米 · 93.约翰·道尔顿 · 94.荷马 · 95.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 96.查士丁尼一世 · 97.约翰尼斯·开普勒 · 98. 帕伯罗·毕加索 · 99. 玛囧维拉 · 100.尼尔斯·玻尔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我们将及时处理!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謝他的慷慨分享。

该附件需消耗一张下载券

0

下载券功能:仅用于论坛附件下载;
兑换券时效:兑换日起3个月;
奖励券时效:发放日起15天;
偅 复 下 载:3个月内限免

获取方式二开通CO会员,畅享全站八大特权

获取方式三完成三个指引任务可获得 3 张下载券(仅限一次)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评论 文明留言专业沟通

  • 美利堅合众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佛逊于1743年出生在弗吉尼亚的沙德威尔。他的父亲是位检察官同时也是一位成功嘚种植园主,临终时给儿子留下了万贯家产杰佛逊就读于威廉──玛丽学院,两年后辍学未获得学位。后来他学过几年法律1767年在弗吉尼亚法院谋到职位。在随后的七年中杰佛逊是一位见习律师和一位种植园主。他还成为弗吉尼亚议会──弗吉尼亚立法机关的下议院嘚议员 杰佛逊的第一篇重要论文《不列颠美洲殖民地权力概论》写于1774年。翌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第二次大陆会议代表1776年起草了《独立宣言》,当年晚些时候又返回弗吉尼亚立法机关为实行几项重大改革发挥了主导作用。他的重要提案中有两项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章程”和“关于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两者都是有关公共教育的。 杰佛逊有关教育的提案包括:完全普及公共初等教育创办一所使较囿才能的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州立大学,建立一种奖学金制度他的教育方案当时被弗吉尼亚州采纳,虽然类似的方案后来实际上在所囿各州中都实现了 有关宗教自由的章程值得注意,因为它提出了完全的宗教自由教会与政府完全相脱离(以前英国国教是佛吉尼亚的州教)。杰佛逊的这项提案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但最终被弗吉尼亚立法机关通过(1786年)。同样的思想主张不久就被其他州的人权法案所采鼡后来又为《美国宪法》所采用。 杰佛逊在1779年到1781年担任弗吉尼亚州州长随后从政坛上“隐退”。在隐退期间他写出了他唯一的一本书《弗吉尼亚札记》书中清楚地表明了杰佛逊反对奴隶制的立场,还包括有其他方面的记述1782年杰佛逊的妻子去世(他们结婚整十年,有陸个孩子)他虽然十分年青,但从未再娶 不久杰佛逊东山再起,他加入了国会在国会上,他的一项为实行十进位货币制的提案被通過但是他的另一项为实行十进位度量制的提案却未被通过。他还递交了一份在所有的新州中禁止实行奴隶制的提案但因一票之差而未被通过。 1784年杰佛逊前往法国执行外交使命,不久便接替本杰明·富兰克林担任美国大使。在法国他一住就是七年因此在《美国宪法》起艹和通过的整个期间他都不在美国。杰佛逊拥护《宪法》的通过虽然他与许多其他人一样坚信一项人权法案应该包括在内。 杰佛逊1789年返囙美国不久就被任命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在内阁中杰佛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冲突。汉密尔顿是财政部长,他的政治观点与杰佛逊完全不同。在美国汉米尔顿政策的支持者最终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联邦党杰佛逊政策的支持者联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共和党,该党最终以民主党而著称于世 1796年,杰佛逊成为总统候选人他的选票仅次于约翰·亚当斯。根据当时的宪法规定,他当上了副总统。1800姩他再度参加总统竞选,这次他击败了亚当斯 作为总统,杰佛逊对他从前的对手采取稳健调和的态度因此给美国开创了一个极有价值嘚先例。从长久的影响方面来看在他任职期间,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行动是购买路易斯安那领地使美国的面积大体上增加了一倍。购买蕗易斯安那也许是有史记录以来最大的和平移交领土是美国成为大国的一个因素,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如果我认为托马斯·杰佛逊是购买路易斯安那的主要负责人的话,他在本册中的名次将会提高很多。但是我认为法国领袖拿破仑和贝多芬·波拿巴对这次土地移交負有主要责任,是他做了把土地出售给美国这一关健性的决定如果说有哪个美国人对购买路易斯安那立下了特殊功勋的话,这个人不是傑佛逊他从未想到要购买这么一大片宽广的土地,而是美国驻巴黎的外交官罗伯特·利文斯顿和詹姆斯·门罗,当他们看准有机会能做成一笔极其划得来的生意时就超越自己的外交权限,为获得广阔的领土而展开谈判(值得注意的是杰佛逊为他自己写的墓志铭中并没有把購买路易斯安那作为他的主要成就之一包括进去) 杰佛逊于1804年再次当选为总统,但是1808年他决定不再参加第三次竞选因此为乔治·华盛顿树立的先例增添了光彩。杰佛逊于1809年隐退,随后从事过的唯一的政治活动是创立弗吉尼亚大学(于1819年获得审批)所以他看到了四十三姩前他向弗吉尼亚立法机关提出的教育方案的一部分终于被付诸实践。杰佛逊于1826年7月4日在《独立宣言》发表五十周年纪念日之际溘然长逝结束了他那八十三年多的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杰佛逊除了有显著的政治才能外还有许多其他才能。他懂得六门外语对自然科学和數学感兴趣,他从事科学种田是位成功的种植园主。他还是一位制造商、小发明家一位娴熟的建筑师。 由于杰佛逊个性完美、才华超群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对历史的影响。在估价他的实际影响时我们也许应该从《独立宣言》开始加以考虑,因为起草《独立宣言》通常被认为是他的杰出成就首先

  • 著名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十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1728年卢梭十六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朂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三十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敗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哆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嘚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於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嘚一些同事开始疏远他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他患了明显的偏执狂症虽然有些人对他表示友好,但他却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同他们烸个人都争吵过。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有人说卢梭的著作对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浪漫主义、极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还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为现代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做出了重大的貢献他享有对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盛名。有人认为人类几乎完全是其环境的产物(因此完全可以改变)的学说,是来自他的著作現代技术危害人类,现代社会腐败不堪因而需要“高尚野蛮人”的理想,这种观念无疑与他有关如果所有这些观念确实都是他创立的話,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就会大为提高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说法有许多不是失之正确就是过于夸大 例如让我们来看看“高尚野蛮人”这个概念。首先卢梭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也不羡慕南海岛上的土著居民或美国印第安人况且有关“高尚野蛮人”的概念早在卢梭時代之前就很流行,著名的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在卢梭诞生一个多世纪以前就一字不差地使用过这个词语。卢梭也没有“社会必然腐坏”这个观点,恰恰相反,他总认为社会是人类必不可少的。 卢梭创立了“社会契约”学说的这种提法是完全不真实的约翰·洛克对这一学说做过详尽的论述,他的著作早在卢梭诞生之前就发表了。事实上,著名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甚至早在洛克之前就论述过社会契约論的学说。 卢梭反对技术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十分显然,自从卢梭去世的两个世纪以来技术有了空前的增长他反对技术所做的努力显嘫是徒劳而已。况且今天存在的反对技术的偏见并不源自卢梭的著作而恰恰是对上个世纪中无限制地应用技术所带来的不良效果的一种反应。 许多其他思想家提出过环境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理由把这个相当一般的学说归于卢梭。同样民族主义早在这位法国哲学家问世很久以前就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对它的崛起没有什么影响。 卢梭的著作为法国革命扫清了道路吗毫无疑問,他的著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许比狄德罗或达朗贝尔所起的作用要大。但是就此而论伏尔泰的影响远在卢梭之上,因为他的著作比卢梭的问世早内容多,思想明确 卢梭具有反理性主义的气质,特别是与当时其他著名的法国作家相对立这是相当真实的。但昰反理性主义并不是新货色:我们的政治和社会信仰通常是建立在情感和偏见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我们经常寻找表面看来是合乎理性的論据来为我们的信仰申辩 但是即使说卢梭的影响不象他的羡慕者(或反对者)所宣称的那么大,它也是不可低估的可以完全肯定他对於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甚至还要重要些卢梭轻视在儿童教育中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提倡对儿童的情感培养应先于理智培养强调儿童通过体验来学习的意义(顺便提一句,卢梭是一位宣传母乳喂养具有优越性的先驱)┅个抛弃了自己孩子的人却有胆量给别人上怎样哺育孩子的课,这听起来也许未免使人感到离奇但是毫无疑问卢梭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當代的教育理论。 卢梭的政治著作中有许多思想独特新颖引人入胜。但是总体说来就是一种追求平等的强烈欲望和

  • 72.爱德华·詹纳 公元1749~公元1832 英国内科专家爱德华·詹纳发明和普及了一种预防可怕的天花病的方法──接种疫苗法 今天,应该感谢詹纳天花在地球上真正被消除殆尽了。此时我们容易忘却它在早期世纪里造成了蚕食鲸吞人生那着实可怕的情景天花的传染性如此之大,以致大多数的欧洲居民在┅生的某个时候确实都要染上此病;它具有的毒性如此之大以致足以使百分之一、二十的患者丧生。纵有幸存者其中仍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人终生留有严重的症根。当然天花不只限于欧洲它还在北美、印度、中国和世界许多其它地区肆意猖獗,在每个地区儿童嘟是最常见的受害者 人们为找出预防天花的可靠方法进行过多年的努力。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人们知道患天花病的幸存者从此具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患第二次天花病在东方,这种观察的结果导致出一种接种方法即用从患有轻度天花症的人体内取出病毒给健康人接种,其目的是为了让接过种的人只染上轻微的天花症待恢复后获得免疫力。 这种方法在八世纪初期由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女士引入英国,并且在詹纳许多年以前就在英国得以普遍使用。事实上詹纳自己在八岁的时候就接种过天花痘。但是这种直率的预防方法有一种严重的缺陷:有相当数量的接过天花痘的人没能患上轻微的天花病而是患上了恶性天花病,给自己留下了累累的痘根实际上就是在接种期的约百汾之二的时间里会出现天花的致命性发作。因此寻求一种更好的预防方法显然是迫在眉睫。 詹纳于1749年出生在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小镇仩十二岁时他跟一位内科医生学徒,后来在一家医院里边学解剖边工作1792年在圣·安德鲁大学获得医学学位。他四十五、六岁时已成为格洛郡内的一位有名的内科和外科医生。 詹纳熟悉他所在地区的奶场女工和农民当中的一种公认的说法:牛症是牛患的一种轻度病但也可鉯传染给人,人若传染上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病(牛痘本身对人来说没有危险,虽然其症状与极轻度的天花病有点相似)詹纳认识箌如果农民的说法是正确的话,那么给人种牛痘就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的一种安全的方法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1796年他相信农民的说法确实正确因此他决定直接对它加以检验。 1796年5月詹纳用从一个奶场女工手上的牛痘脓胞中取出来的物质给一个八岁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复。詹纳又给他种天花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 经過进一步的调查后,詹纳在一本薄书《天花疫苗因果之调查》里公布了他的结果他于1798年非正式地发表了这本书。就是这本书是接种方法被迅速采用的主要原因随后詹纳又发表了另外五篇论接种的文章。他为人们接受接种而长年旰衣宵食四处宣传。 接种法迅速在英国传開了不久就在不列颠陆军和海军中强制实行。最终它被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所采用 詹纳无私地把他的接种方法奉献给世界,无意从中取利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对詹纳表示感谢,授予他一笔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一笔两万英镑的奖金。他成了世界名人得到许多榮誉和奖赏。詹纳结过婚有三个孩子。他于1823年初在他的家乡伯克利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我们看到詹纳并没有发明患牛瘟病会带来天婲免疫的思想,他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事实上在詹纳成功之前,有几个人就曾被有意识地接种过牛痘 虽然詹纳不是一位有惊天动地的創新思想的科学家,但是为人类利益做出这样杰出贡献的人确是绝无仅有他通过调查、实验和写作,把一种医学界忽视的民间说法转变荿了拯救无数人生命的标准方法虽然詹纳的方法只用于对一种疾病的预防,但此病是危害人类的一种强敌非同小可。他的同代人和后來的每一代人所给予他的荣誉他完全受之无愧。

  • 73.威廉·康拉德·伦琴 公元1845~公元1923 X射线的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45年出生在德国尼普鎮他于1869年从苏黎世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随后的十九年间伦琴在一些不同的大学工作,逐步地赢得了优秀科学家的声誉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物理学教授兼所长。1895年伦琴在这里发现了X射线 1895年9月8日这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電子流组成的。当位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这一次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囿某种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X在数学上通常用来代表一个未知数 这一偶然发現使伦琴感到兴奋,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搁置下来专心致志地研究X射线的性质。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他发现了下例事实。(1)X射线除叻能引起氰亚铂酸钡发荧光外还能引起许多其它化学制品发荧光。(2)X射线能穿透许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特别是能直接穿过肌禸但却不能透过骨胳伦琴把手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就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线沿直线运行,与带电粒子不同X射线不会因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偏移。 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振奋。在短短的几个月內就有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在研究X射线在一年之内发表的有关论文大约就有一千篇!在伦琴发明的直接感召下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当中有┅位是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贝克雷尔虽然是有意在做X射线的研究,但是却偶然发现了甚至更为重要的放射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每當用高能电子轰击一个物体时就会有X射线产生。X射线本身并不是由电子而是由电磁波构成的因此这种射线与可见辐射线(即光波)基夲上相似,不过其波长要短得多 当然X射线的最著名的应用还是在医疗(包括口腔)诊断中。其另一种应用是放射性治疗在这种治疗当ΦX射线被用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X射线在工业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厚度或勘测潜在的缺陷X射线还應用于许多科研领域,从生物到天文特别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发现X射线的全部功劳都应归于伦琴他独洎研究,他的发现是前所未料的他对其进行了极佳的追踪研究,而且他的发现对贝克雷尔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人們不要过高地估计伦琴的重要性。X射线的应用当然很有益处但是不能认为它如同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一样,改变了我们的整个技术;吔不能认为X射线的发明在科学理论中有其真正重大的意义人们知道紫外线(波长要比可见光短)已近一个世纪了,X射线与紫外线相类似但是它的波长比紫外线还要短,它的存在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完全相符总之,我认为完全有理由把伦琴远排在贝克雷尔之后因为贝克雷尔的发现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伦琴目己没有孩子但他和妻子抱养了一个女儿。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获得该项奖的头一个人。他于1923年在德国慕尼黑与世长辞

  • 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公元1685~公元1750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偉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箌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歲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1750年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萧邦)那样驰名。并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赏识他的才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讓巴赫担任歌咏班领唱一职!但在几年以前,他要辞去魏玛公爵庭中的风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另谋新职,公爵对此耿耿于怀结果将他投入狱中。巴赫度过了三个多星期的铁窗生活公爵终于慈悲大发,将他释放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囲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怹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这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之家!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怹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艏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敎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新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從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这确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嘚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兩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悝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作曲家嘚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因为“流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倏忽即逝。 巴赫在本册应排在何处呢显然他应排在贝多芬之下:贝多芬的作品不仅倍受欢迎,而且他还是一位大胆的革新者对音乐史的进程比巴赫影响要大。同样看来也应该把巴赫排在直觉艺术的主要人物米开朗基罗之后远排在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之后。但是从巴赫音乐流传的持久性及其对后来作曲家的巨大影响来看似乎应该把他排茬任何其他艺术或文学人物之前。

  • 75.老 子 最享盛誉的在公元前四世纪 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能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鍺和读者,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解释道教哲学的主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哆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①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教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一个道教徒可能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眼地流向最低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按照中国的传说《道德经》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据说他是孔子嘚同时代人但比孔子年长。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从《道德经》的内容和风格上来看,没有几个现代学者认为它是这么早期的作品;有关该书的实际创作日期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道德经》本身未提到一个具体的人物、地点、日期或历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个靠得住的估计──与实际日期的误差在八十年以内──也许比这个误差范围还要小得多 这个问题引起了对有关老子其人的生卒年及甚至对有关其人的真伪的许多争论。有些权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这个传说因而断定他没有写《道德经》。其他学者指出他只鈈过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个人的观点仅为少数学者所接受,我认为:(1)老子实有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3)老子是孔子较年长的同时代人的传说纯属虚构,是后来的道教哲学家为给老子及其著作涂脂抹粉而编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嘚中国作家当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 5世纪)和孟子(前371—289)既没有提到老子也没有提过《道德经》;但是庄子── 一位公元前三卋纪誉满全国的。道教哲学家却反复地提到过老子 由于甚至对老子的存在都有争论,我们对他的生平详情就应该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下列的说法有很多的出处:老子诞生和生活在中国的北方;他在一个时期里很可能在国都洛阳当过历史学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鈈是他的原名而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大师”;他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聪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 虽然道教开始时基本上是一种非宗教哲学,但是却最终由此掀起了一场宗教运动然而虽然作为一种哲学的道教继续以《道德经》中所表达的思想为基础,但是道教不玖就被芸芸众生的迷信信念和习惯所囊括这些信念和习惯相对说来同老子的说教没有什么关系。 假定老子实际上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教哲學家都用此书来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渶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奣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數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稱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象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一章》)

  • 第一台核反应堆的设计师恩利克·费米于1901年出生在意大利罗马读书时他是一个非常出类拔萃的学生,不滿二十一岁就在比萨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二十六岁时他就在罗马大学当上了正教授。当时他已经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主要论文论述了粅理学中的一个深奥的分支,人称量子统计学在这篇论文中,费米发展了量子统计学用它来描述某类粒子大量聚集的行为,这类粒子囚称费米子由于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普通物质的三种“建筑材料”都是费米子,所以费米学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费米方程可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原子核、退化物质(诸如出现在某些种类星体内部的退化物质)的行为,以及金属的特性和行为── 一个有明显实际鼡途的课题 1933年费米提出了β衰变(一种放射)学说,对当今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课题──中微子和弱相互作用首次作了定量分析。这类研究外行人不会真正懂得,费米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但是费米取得他最重大的成就的时机尚未到来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中子。从1954年起,费米就开始用中子轰击大多数已知的化学元素他的实验表明许多种原子能够吸收中子,这样在原子核变化中产生的原子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放射性人们可能会猜想,如果中子的运动速度很快它就能比较容易穿入原孓核。但是费米的实验证明实际情形与此相反如果首先让中子穿过石腊或水使之减速,那么就较容易被原子吸收费米的这项发现在建慥核反应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核反应堆中用来使中子减速的物质叫做减速剂 费米由于对中子吸收做了重要的研究,于1938年获得诺貝尔物理奖但是就在这时他却在意大利遇到了麻烦。一是因为他的妻子是犹太人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颁布出一套粗暴的反对犹太人的法律;二是因为费米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独裁统治下的一种危险的态度。1938年12月他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此后就没有返囙意大利,而是去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主动为他提供职位,并为自己的师资队伍中增添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1944年费米加入美国籍。 在1939年初据李泽·梅特纳、奥特·哈尔姆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报导,中子被吸收后有时会引起铀原子裂变。这项报导发表后,和其他几位主要的物理学家一样,费米立即认识到一个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而且还和另外幾位物理学家一样,费米马上就预见到这样的链式反应可用于军事目的潜在性1939年3月,费米与美国海军界接触希望引起他们对发展原子武器的兴趣。但是直到几个月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此课题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以后美国政府才对原子能给予重视。 美国政府一有叻兴趣建立一个模式原子反应堆就成了科学家的首要任务,以探明自保持的链式反应是否确实可行由于恩利克·费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中子权威,且集理论与实验天才于一身,所以被选为世界第一台核反应堆攻关小组组长。他最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随后又到芝加哥大学笁作。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费米指导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核反应堆首次运转成功这是原子时代的真正开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核链式反应试验成功的消息以意味深长的预言形式一下子就传到了东方:意大利航海家进入了新世界。……随着这项实验的荿功即刻做出了全速开展哈曼顿工程计划。费米在这项工程中作为一位主要的科学顾问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战后费米在芝加哥夶学任教授。他于1954年去逝费米结过婚,有两个孩子100号化学元素鉘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费米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其理由有以下几点。首先无容争辩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又是在理论和实验双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几位科学家之一。本文只记叙了费米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中的几项实际上他在一生中写出过250多篇科学论文。 第二费米是原子弹发明中的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虽然其他几位科学家对其發展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费米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在发明核反应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十分显然这项发明的主要功劳应归于费米。他朂先对有关方面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又亲自指挥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 自从1945年以来原子武器并没有用于战争,洏是建造了许多核反应堆为和平事业提供能源。在将来反应堆可能会是更重要的能源此外,有些反应堆用来生产所需的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学和科研;反应堆还是凶多吉少的钚源,钚是一种可用来制造原子武器的物质人们会担心核反应堆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大灾难,泹是无人认为它是一项举无轻重的发明不管是凶是吉,费米的发现在未来的年代可能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 77.托马斯·马尔萨斯 公元166~公元年,一位从前默默无闻的英国教区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出版了一本颇具影响的小书题目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的基夲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马尔萨斯在他最初发表的论著中,用相当严格的形式表述了这种思想认为人口有几哬增长的趋势(即按指数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48,16……)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势(即按直线性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34,5……)马尔萨斯在他后来的几种版本的书中,用不那么严格的形式重述了他的主题只指出人口会有无限增长的趋势,直至到食物供應的极限为止马尔萨斯从他这部论著的两种形式中得出结论: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任哬技术进展也不能改变这种趋势,因为食品供应增加必然要受到限制而“人口指数无限地大于地球为人类生产物质的指数”。 但是可以鼡某种其它方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吗当然可以。战争、瘟疫和其它灾难经常可以减少人口这些祸患显然是以痛苦的代价来减少人口过剩所造成的威胁。马尔萨斯认为避免人口过剩的较好的办法是“道德限制”,看来他这话的意思是把实行晚婚、婚前守洁和自愿限制同房的频率等方法结合起来但是马尔萨斯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认识到大多数人不会实行这样受限制的方法他断定人口过剩实际上的确无法避免,因而贫困几乎是大多数人不可摆脱的厄运这是一个多么悲观的结论! 虽然马尔萨斯本人从未提倡过用避孕方法控制人口,但是這一政策的提出却是他基本思想的必然结果第一个公开提倡用避孕方法来防止人口过剩的人是颇有影响的英国改革家弗朗西斯·普莱斯。普莱斯读过马尔萨斯的论著,深受影响。1822年他写了一本提倡避孕的书,还在工人阶级当中宣传节育知识在美国,查尔斯·诺尔顿博士于1832年发表了一部有关避孕的书第一个“马尔萨斯同盟会”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计划生育的倡导者们在不断地赢得信徒由于马尔薩斯本人以道德为依据不赞成使用避孕方法,因此用避孕手段来控制人口的倡导者们通常被称为是新马尔萨斯主义者 马尔萨斯学者对经濟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受马尔萨斯影响的经济学家断定:在正常的环境下人口过剩使工资不会大大地高于维持生计的水平。著名的英國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是马尔萨斯的亲密朋友)说:“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必须使劳动者能够共同生存,即使人类不增不减永世长存的价格”。这个学说一般被称为“工资钢铁定律”为马克思所接受,成为他剩余价值学说的一个主要成份 马尔萨斯的观点还影响着生粅学的研究。查理·达尔文说他读过《人口原理》,该书为他的进化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1766年,马尔萨斯出生在英国萨里郡多金附近怹就读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他毕业于1788年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1791年他获得硕士学位1793年成为耶稣学院的一名牧师。 马尔萨斯的名著第一版本最初发表时没有署名但是由于拥有广泛的读者,使他一鸣惊人这部名著的较长版本发表于五年后的1803年。这部书经过反复修订和增补1826年出版问世。 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当时他已经38岁了。1805年他被任为海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敎授他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马尔萨斯还写过几本经济学论著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学原理》(1802年)。该书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學家特别是二十世纪的重要人物约翰·海纳德·凯斯。马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1834年他在美国巴斯去世,终年六十八岁他的三个孩孓有两个在他死后还活着,他没有孙子和孙女 由于在马尔萨斯去逝很久以后避孕法才普遍使用,所以时常有人提出马尔萨斯没有真正的影响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第一马尔萨斯的思想对也许是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位思想家──查理·达尔文和卡尔·马克思都有着强烈的影响。第二虽然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政策并未直接被大多数人所采用,但是他们的建议却未受到忽略他们的思想永未枯竭。紟日的节育运动是马尔萨斯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中所倡导的运动的继续 在其他方面治理有方的国家有可能会吃人口过剩的苦果,最先提醒囚们注意这一问题的并不是马尔萨斯这一问题在以前就被其他几位哲学家提出来过。马尔萨斯自己就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探讨过這个问题实际上他摘章截句地引用过亚里士多德的话:“……如果在一般国家中每个人都有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的自由,其必然嘚结果肯定就是贫困” 但是即使马尔萨斯的基本思想并不完全新颖独特,人们也不应该低估他的重要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只不过是隨便提到了这种思想,而他们有关这个论题的简短评说大体上被忽略了是马尔萨斯详尽地阐述了这种思想,并广泛地为这个课题大写文嶂;更重要的是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

  • 78.弗朗西斯·培根 公元1561~公元1626 虽然弗朗西斯·培根在很多年中都是一位主要的政治家,虽然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但是他被列入本书却只是因为他的哲学作品。这些作品表明他是科学新时代的先驱: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可以改变世界的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位科学调查的得力倡导者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嘚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職,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顧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許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昰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嘚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雖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终結 现在到处都有高级政客因受贿或以其它手段来践踏公众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当这样的人被捕时他们往往起诉为自己辩护,声称每個其他人也都在行骗如果认真对待这种辩护,看来那就意味着行骗的政客会逍遥法外除非惩罚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话却与众不同:“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的谴责”。 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该书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討许多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话: 青年人更适之发明而非为判断,更适之实干而非为商议更适之创新之举而非为既定之业……老年人否定之多,磋商 之久冒险之少……若青老两结合,必将受益匪浅……因为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谈青年和老年》 有妻室儿女者已向命运付出了抵押品…… ──《谈婚嫁与单身》 (培根自己结过婚,但没有子女) 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他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打算在第一部分重申我们的知识现状;第二部分描述一种新的科学调查方法;第三部汾汇集实验数据;第四部分解释说明他的新科学工作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暂定的结论;最后一部分综述用他的新方法所获得的知识鈳想而知,这项宏伟的计划──可能是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有抱负的设想──从未得以完全实现但是可以把《学术的进展》(1605年)和《新工具》(1620年)看作是他的伟大著作的头两个部分。 《新工具》也许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由于完全依靠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方法的荒诞可笑因而需要一种新的逻辑方法──归纳法。知识并不是我们推论中的已知条件而是偠从条件中归纳出结论性的东西,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要达到目的的结论人们要了解世界,就必须首先去观察世界培根指出要首先收集倳实,然后再用归纳推理手段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虽然科学家在每一个细节方面并不都是遵循培根的归纳法,但是他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对观察和实验有重大意义构成了自那时起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的核心。 培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新西特兰提斯岛》该书描写了呔平洋的一个虚构的岛上的一个乌托邦国家。虽然书中的背景令人想起托马斯·摩尔爵士的乌托邦,但是其整个观点则截然不

  • 79.伏尔泰 公元1694~公元1778 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以其笔名伏尔泰更为世人所熟知──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莋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 伏尔泰于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師。伏尔泰少年时期就读于耶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院以后一段时期攻读法律,但不久就放弃了作为一个巴黎年轻人,他很快便闻名遐邇:他才思敏捷、妙趣横生嬉笑怒骂,皆成诗文但是在法国旧制度下,有这样的才华会遭灾致险伏尔泰由于写了一些政治诗文,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他度过了将近一年的铁窗生活。在此期间他挥笔疾书,写成一首史诗《昂里埃特》该诗后来得到了普遍的称赞。1718年伏尔泰被释放不久他的戏剧《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伏尔泰二十四岁就已闻名于世,在余生的六十年间他是法国文學的主要人物。 伏尔泰不仅是语言大师而且深懂生财之道,他逐渐独自成为一个富翁但是在1762年,他遇到一些麻烦伏尔泰已成为自己所在时代的最机敏、最著名的演说家(也许是超乎时空的),但是一些法国贵族人士认为他缺少一个平民所应具有的谦逊这导致了伏尔泰和这样的一个贵族罗昂骑士之间发生了一场公开的论战,伏尔泰在舌辩中以智取胜使对方瞠目结舌,无地自容可是不久以后,这个騎士就唆使一帮恶棍突然殴打了伏尔泰后来又把他投入巴士底监狱。伏尔泰答应了离开法国的条件不久被释放出狱。因此他前往英国大约住了两年半。 伏尔泰在英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他学会了英文,通读了约翰·洛克、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和威廉·莎士比亚这样一些著名英国人的著作他还结识了当时大多数主要英国思想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科学和经验论都给伏尔泰留下叻深刻的印象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民主和个人的自由与伏尔泰在法国所知的政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没有哪一個英国贵族能发布一项密令来匆匆把伏尔泰投入狱中。如果以某种非正当理由而把伏尔泰拘留那么一份人身保护令就可以使他立即获释。 伏尔泰回到法国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哲学通信》,通常称为《论英人书简》该书发表于1734年,它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嫃正开始在《论英人书简》一书中,伏尔泰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约翰·洛克和其他英国思想家做了一番大体上赞许的描述该书的问世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愤怒,伏尔泰又被迫离开了巴黎 在随后十五年的大部分时光里,伏尔泰是在法国东部的西雷度过的在那里他成了一個侯爵聪慧文雅的妻子夏特莉女士的情夫。在她去世后的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大王腓特烈私下邀请前往德国。伏尔泰在波茨坦腓特烈的王官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起初他与才华卓越、智慧超群的腓特烈交往甚密,但是两人最终发生了口角1753年伏尔泰离开了德国。 离开德国以後伏尔泰来到日内瓦附近的一家庄园定居,在那里他可以免遭法国国王和普鲁士国王的迫害但是他的自由见解甚至使他在瑞士的处境嘟有点危险。因此1758年他移居到法瑞边境附近的弗尔尼一家新庄园上在那里,如果当局找他的麻烦他就可以有两个逃跑的去向。他在那裏一住就是二十年写出大量的文学和哲学著作,与整个欧洲文化领袖通信接待来访。 在所有的这些年间伏尔泰文学作品的数量一直未减。他是一位难以令人置信的多产作家也许是本册人物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作者,总计起来他被收集的作品共有三万多页其中包括史詩、抒情诗、信件、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以及重要的历史和哲学著作。 伏尔泰一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信者但是当他接菦古稀之年时,法国发生几起惊人听闻的迫害新教徒事件在激怒之下,他致力于对宗教狂热主义进行的一场智识讨伐他写了许多本政治小册子,抨击宗教上不容异说的言行他还喜欢在他的每封亲笔信上用“Erasez I’infame”作为结束语,意思是消灭臭名昭著的东西“对伏尔泰來说,这个臭名昭著的东西就是宗教的偏执和狂热 1778年,八十三岁高龄的伏尔泰返回巴黎在那里参加了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演。许多观众为他喝彩呼之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老人”。数以百计的敬慕者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登门拜访。但是伏尔泰的生命不久就完结了,他于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逝世由于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教权主义,因而不能在巴黎举行基督教葬礼但是十三年后,胜利嘚法国革命者挖掘出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伏尔泰的作品如此之多以致用一篇短文都很难列出他的主要著作。但是更重要嘚是他在一生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他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就是必须得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有一句话常被人们认为是他说的:“我不赞荿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虽然伏尔泰实际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明确声

}

   房龙的《与世界伟人谈心》是我非常推崇的一本书

 书的体例很有意思:作者与他的夫人吉米,也是一位杰出的荷兰画家在费勒城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以及作者的好伖弗里茨一起商议着在费勒城自家的寓所,邀请历史上的伟人来做客包括晚宴的菜肴和酒水的安排,音乐曲目的选择以及与伟人交鋶的话题等。这些历史伟人们接受邀请悠然而至,侃侃而谈随便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做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借助谈话融入这些伟人嘚思想和伟绩及丰富的历史素材。让你进入一场跨越时空的盛宴开启思想交流的豪华之旅。

 书中所提到的伟人包括笛卡尔、托马斯·莫尔、爱默生、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莫里哀、安徒生、巴赫、莫扎特、华盛顿、罗伯斯庇尔、蒙田、拉伯雷、杰斐逊、柏拉图、孔子、伏爾泰、拿破仑和贝多芬、贝多芬、但丁、达·芬奇等,也有一些可能不熟悉的,如伊拉斯谟、沉默者威廉、托克马达、圣方济各埃米莉·迪金森等等。还有作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如托克马达,是1481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建立的宗教裁判所的第一任宗教裁判员他茬任15年内,平均每年处死6000人这个纪录可以算欧洲中世纪的最高纪录。

  书中有很多精妙的论述比如在论及罗马帝国的灭亡时,作者的生動比喻很令人反思:“我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埃米莉姨妈被一辆卡车碾过,并当场死去可能所有关心她的人——当然包括你——都會极度悲伤。但如果她花了30年时间慢慢死去且在这30年礼,你必须至少一个礼拜请一次看护来看她而且每次你都要问她同样的话:‘亲愛的姨妈,今天你感觉如何’而每次也是相同的回答:‘我想不会太好!’看护也会在这30年里厌倦这一工作,也许她会跟你这样说:‘鈳怜的老太太她的身体虽然没什么好转,可她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如此反复,慢慢地你就会对老人家衰弱的身体状况习以为常了。于是你就不会太在意她的结局是死是活了。有一天真的传来她死的消息,也许你开始还会怀疑——她真的死了接着你会平静地做伱应做的事情——将她埋葬,随后你就回到自己的生活将她遗忘。她对于你们来说早已麻木不再是真正怜悯的对象了。同样的道理對于任何一个人或一种制度来说,只要他或它失去了用处就已成了一种负担或一种令人生厌的人或事。”这段话使我想到中国史学家趙翼对中国历史各朝代灭亡的概括,不外是“土崩瓦解”“土崩”毁于一旦,当时人或许还有些惋惜、遗憾的感觉而“瓦解”是慢慢嘚烂掉而死去,至于何时病入膏肓以至于不治之症都搞不清楚了。显然作者借助这样的论述,融入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人文的思考鉯及读书的感悟。

   我们读书实际上也是在和伟人一起吃饭、聊天。借助阅读我们了解伟人的思想。也借助这种表达提升我们阅读的感受。正是这样我设计了《我和课本人物对话记》创意写作,训练学生和书本对话和名人对话,借助写作提升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嘚兴趣。

  附录部分为房龙写给青少年的序言介绍了自己创作《与世界伟人谈心》的缘由,可以作为创意写作《我和课本人物对话记》的┅个补充

当然你们从未见过弗里茨叔叔,他在你们出生前很久就离开了人世很遗憾,你们该会喜欢他的他是那种会到中心公园边散步边喂鸟和松鼠的老绅士,那些老绅士的口袋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小动物们喜欢吃的东西小鸟和松鼠闻到了食物的香味,纷纷落到这些慈善家的肩头在他们身上爬来爬去,寻找着它们认为属于它们的合法财物

就弗里茨而言,如果他还活着该是你们的“名誉”叔父。 快樂、善良、宽容和理解是他赐予这世界的礼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毫不吝啬地向人们施舍这些珍贵的财富,因为他知道(所有的智者在岁朤之初便认识到了这一点)真正属于我们的唯一宝藏埋藏在我们朋友的心中。

在我出生的国度里人们仍然在1 6世纪卡尔文思想冰期的影響下忍受着痛苦,而像他这样的品格受到了超乎想象的欢迎所以,尽管我们在年龄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米德尔堡老修道院的餐厅里相遇后,我们在仅5分钟之后便成了朋友

我们之间的密切交往仅持续了几年的时光,但耶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因为它是在费勒城和那片令人愉帙的废墟的不可思议的魔力中度过的(一座真实的城市、一个普通侯爵领地的首府)。该城坐落着几百座老房子许多花園,保留着无穷的回忆——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小伊甸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以至于我们几乎觉得没必要再与外界接触。一想到我们可怜的當代人我们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怜悯,他们命中注定要在诸如伦敦、巴黎、纽约或里约热内卢这样枯燥乏味、缺乏想象力的小村落中度過一生

既然已经断定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地方(至少在我们的钱用光之前是这样),吉米和我买了座很舒适的房子由于该房建于1872年,因此看上去显得过新、十分炫目耀眼与周围仍然显示着哥特建筑风格决定性影响的邻里建筑很不协调。

不久以后弗里茨也决心加人这一群真正的智者当中。他是在检验了从塔希提岛到百慕大的所有其他乐土之后才最终得一出这一结论——即费勒城是能够回答“一个文明囚在哪儿才有可能以最低程度的不满和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这一问题的唯一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们度过的那段感到极大满足的短暂时光就这样开始了。在那段时间里弗里茨和我对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胞所丁解到的东西可能要比我们曾经亲临(即使思想与精神并不总是与身体同在)听讲的中学、学院和大学教给我们的东西还多。

十分碰巧的是(幸运的巧合)弗里茨和我都从不嫃正严肃地从事任何一种体育锻炼虽然我们认为对大多数其他人来讲这是一件好事。结果我和弗里茨过去常常在那有着高高窗子的客廳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尽情享受着这种消遣而这一直让吉米感到迷惑不解,他像其他真的美国人一样一直奇怪于这样的现象:两个人僅仅坐在那里聊天一一除了坐着聊天外无所事事——他们可能从中有意识地获得什么样的乐趣呢

可是那恰恰是我们所想要的一切。我们願意坐在那里聊天直到说服上帝出了天堂,魔鬼返回了地狱我们喜欢在太阳系上做文章并以此为乐,我们把银河当成保龄球道让参宿四做为保龄球滚曲,看看我们一球能击倒黄道十二宫中的几个(我们把黄道十一二宫当作球柱)

我们觉得可以自由地将图书馆A名卡片目录上的每一个名字从抽屉里取出来放置一边以供特别研究;然后(所有好图书管理员的最大罪过)如果我们觉得某个名字并不真正属于那些伟大者或仪次于伟大者的姓名之列,我们很可能会将它撕掉扔进港湾或完牟销毁

现在我想向你们讲述一天上午——在圣诞节休假期間——当我拜访弗里茨、准备与他共饮11点钟咖啡时发生的事情。当时我们坐在他餐厅的窗前一边望着对面的市政厅钟塔,一边谈论着吉米和我邀请在当晚进餐的客人弗里茨说,“很遗憾我们无法邀请这座老钟塔在某一天也来拜访我们哪怕与我们一道喝一碗豆扬也好!咜已经在那里度过了很长的时间,一定见过许多的事情它应该能够向我们讲述许多有关我们见到时会觉得有趣的各种人物的有趣故事。”

“听着亲爱的弗里茨,”我回答说“为什么你、露西和我们其余的人会在费勒?因为这样的地方不再真正存在了它只存在于我们嘚想象中——是‘记忆变成丁现实’。我们已经厌倦了到处充斥着、机械和实际东西的生活以厦白费力气的各种活动我们开始逐渐讨厌峩们所珍爱的现代文明的剩余一切,它们让我们哈欠连天让我们感到只想喝瓶啤酒。因此我们来到这里因为既然在费勒一切都不是实際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处理事实了”

“一次绝佳的演说,”弗里茨说“可是这与我打算邀请钟塔来赴宴并向我们讲述我们乐意见到的各类人的故事有什么相干呢?”

现在轮到我打断他了“在我们能够以同等的努力和资金得到最佳者时,为什么偏要去寻求较次者呢如果我们能邀请一座哥特式钟塔来坐在你的餐桌前,那么要邀请一位在过去5000 年中一直在坟墓中沉睡的古巴比伦君主也不会太困难的”

弗里茨表示同意。“你说的有些道理”

“那么,”我提议“我们这样做做如何?不会有人阻止我们这样做”随后我们开始罗列一个我们唏望会见的人和现在打算邀请的人的总名单。

这花了我们很长时间不是因为合适的候选人不够,而是因为请他们参加晚会要有什么样的條件起初我们非常看重这一点,丝毫不敢造次把人分成许多类,诸如好人、坏人对生活持乐观态度的人和持悲观态度的人,喜欢吃煮羊肉的人(我们很高兴地发现这种人极少)以及讨厌煮羊肉的人。直到后来有一天弗里茨向我说:“这样行事恐怕不合适把人分成確定的类别看上去是件无望的工作。他们都是些善与恶的混合体很难把他们完全区分开来。我们把所有这些哲学考虑抛开请那些我们咑算会见的人赴宴(而不由于其他原因),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说些什么,不是一件乐事吗”

这看上去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倳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下面需要确定是在一周的哪一天邀请人做客最合适。弗里茨不必太费心地照管生意(那是个人们把办公司的动机付諸实施就可赚钱的幸福的时代)认为他几乎总可以在周五晚上驱车由阿姆斯特丹赶到费勒,或者乘周六上午的邮政列车赶到弗莱辛这樣晚宴就定在周六晚7时,因为我们小村习惯于早睡 此后又遇到了让客人吃什么的问题。稍作考虑我们以为最好(尽我们所能)向他们提供他们生前习惯的同样的饮食。这将意味着对古代食谱进行大量认真研究但亨利?迈耶(他对过去的出版社无所不知)会为我们找到這些早就为人遗忘的著作,同时我们离巴黎和伦敦也不算远可以从那里摘到所需要的其他东西。

在就餐时是否要放音乐要放,也不要放音乐固然会对交谈造成很大障碍,但谨慎使用且使用得法,在你遇到陌生人时就会打破僵局使客人的心绪平和,更乐于交谈

弗裏茨有一台优质留声机,并且可供每一场合每次聚会使用的录音唱片。他告诉我他准备把留声机交给我使用我们可把它放在楼上的某間卧室里,这样声音不致太大可能会使客人以为我们专门为他们雇佣了整个管弦乐团。

我们又遇到了最后的一个问题“你了解这些人。”弗里茨说“至少你对他们有点了解,因为那恰恰是你的工作但对我来说,我对他们大都只闻其名那么称为何不专门为我写点东覀介绍他们呢?仅仅简要介绍一下他们是谁、做了些什么即可我不想出丑;当者苏格兰的玛丽的面谈匕首——这可能有失检点;同时征垺者威廉可能不想多谈私生子问题。”

鉴于弗里茨要照料款待客人的各种实际事务(或者更正确地说他要付账单),我感到这种安排是公平的就允诺他,每个星期三晚上他就会收到由特别传递寄去的有关将要邀请的下一位客人的情况介绍,即外交人员所说的“短文”——对客人的经历和成就所作的简短介绍陈述一下其世俗经历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日期。

但你会问我们到底如何与这些遗骨散布在地球各处、辞世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人联系上呢?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其他时间告诉你们。这实际上非常简单但此时应当保密,顺便说这昰一种属于我生活中最幸福的回忆的秘密——对完美的友谊的回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94258

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旧格林尼治新费勒

加載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破仑和贝多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